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中華高歌·走近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

第12章 一一長跑者徐茂——記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徐茂

在重慶市墊江縣長龍鄉朝陽村6組,有一個眾所矚目的小院。小院四圍,黃葛扶疏,綠竹掩映。竹木之側,群芳爭艷;竹木之間,百鳥齊鳴。小院之內,一幢兩樓一底的小洋樓亭亭玉立,一方成多邊形的地壩坦蕩如砥。 這所院落,無可爭議地成為這個組這個村乃至這個鄉的標誌性建築。 院落的主人叫徐廷貴,乃當地一大能人,自然也是當地一大名人。 徐廷貴效仿祖輩的故事,雖然年年月月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地不遺餘力,卻依舊是飽一頓,餓一頓,吃了上頓沒下頓。他雖然身健足健心靈手巧,卻毫無用武之地。在苦幹中苦熬,在苦熬中苦等,他深信久等必有一禪。那一“禪”便是頓悟,便是機遇,當然也是挑戰。在1978年歲末,隨著中國共產黨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成功舉行,他終於等到了他以及他的世世代代的祖輩們百載千載也未曾相逢的機遇與挑戰,在雪壓冰封的隆冬,迎來了他22歲生命之中第一個真正的春天。農民可以離土了,農民可以離鄉了,農民可以進城了,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本事、興趣與愛好自由選擇自己的工作方式與生活方式了。粗通土木建築原理的徐廷貴揭竿而起,組建了一支建築施工隊,今日砌堡坎,明日夯地基,他麾下的施工隊員個個有工資,他作為施工隊長月月有利潤。不過幾年之間,徐廷貴順利立業,也如意安家,愛妻是村里如花似玉的楊永芳。小兩口夙興夜寐,苦幹巧干,小日子日益紅紅火火。轉眼之間,他倆變戲法似的推倒老屋,建起瞭如前所述的那座美輪美奐的別墅式院落。 1987年的一個夜晚,一聲嬰兒的啼哭飛出院落,倏然劃破墨黑如漆的長空,他倆喜得貴子,這貴子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徐茂。

小倆口無論如何也不會料到,他們的這個寶貝兒子在未來的歲月裡,不僅僅只是他們的寶貝,而且更成為了學校的寶貝、社會的寶貝、國家的寶貝。 徐茂出生之日,正是家中幸福指數蒸蒸日上之時。父親在外砌磚蓋瓦,修房建屋,為家裡引來財源滾滾。母親在家養花澆樹,煮飯炒菜,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月月生活不差錢,年年盤底有餘錢,方圓百里內外的這一個首富之家,連錢都不缺,還會缺什麼呢? 所以然,十九歲以前,較之一般的農家子弟,對於生活與讀書,徐茂的感覺是極為奇特的。 比如對於錢,他的感覺就是沒有感覺。向爸爸要學費,爸爸給。向媽媽要伙食費,媽媽給。他在火鍋店宴請了同學,爸爸去買單。他在超市看中了一件夾克,媽媽就掏錢。爸爸媽媽就像取款機,徐茂花起錢來彷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比如對於路,他的感覺也是沒有感覺。自記事起,只要出門,他都是隨著爸爸或媽媽驅車去來。長大之後,去學校也好,去鎮上也罷,他都要么是的士去,要么是巴士回。他的感受是:車到門前才有路,有路就有出行車。 至於讀書,他的感覺就更是沒有感覺了,嚴格說來,他是對學習的困難沒有任何感覺或者可以說是對學習的困難任何時候都沒有感覺。他自幼頗具天賦,生性又酷愛讀書,不僅把各種教材諸如數理化語算外讀得頭頭是道,而且還將教材之外的群書雜書諸如中國的諸子百家西方的文史典籍讀得如痴如醉讀得活色生香。 生活不缺錢,讀書也不缺天分,徐茂還缺什麼呢? 如此這般,徐茂便暗暗滋生出恃才傲物的性格特點。 2006年6月,高考大幕莊重地拉開。進入肅穆的考場,大多考生心中愁云密布,唯有徐茂滿懷燦爛陽光。明朝金榜題名,他今日誌在必得。

果然金榜題名。他以597分的優異成績,在當年墊江縣數万高考生中名列前茅,他當即報考了他晝思夜想的中國人民大學“勞動與人事關係”專業,這也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王牌專業。 孰料,陰差陽錯,錄取他的高校卻是四川大學。他將他不少同學羨慕得眼紅心跳的四川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悄悄置諸篋底,毅然決然地作出了決定:立即復讀,來年再考,一定要考進人大,一定要讀到該校的“勞動與人事關係”專業。 家裡有錢,他讀得了書;他有天賦,他讀得好書。對於復讀,他信心如若東風鼓蕩的好一葉滿帆。 一年復讀,終於結束。他正待躍躍欲試,再上考場。 2007年6月6日即當年高考的前一天,這個對所有衷心渴望大吉大利的人們視為六六大順之日,飛來橫禍卻自天降臨徐家小院——徐茂之父徐廷貴因病醫治無效,撒手人寰!

那一刻,一首已記不清歌名的當年卻流行一時的反法西斯歌曲的幾句歌詞頓時反反复复地迴盪在徐茂的心頭:“萬惡的強盜闖進了家園,烏雲佈滿了藍天……” 那萬惡的強盜,就是對他親愛的父親與他幸福的家庭謀財害命的萬惡的病魔。 父親逝世,當然是大事。但高考之於徐茂,乃是更大的事。冥冥之中,徐茂老是覺得父親的亡靈在頻頻催促他快進考場快進考場。於是,父親逝世之翌日,徐茂擦乾眼淚,強忍悲痛,貌似若無其事地進入了考場。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挨至第三天,乃其父出殯之日,他在考場再也坐不住了。他是父親的獨苗,也是父親唯一的端靈人,他得回家,他得回家。於是,他只得忍痛割愛,決然放棄了最後一科即英語的考試,匆匆返家奔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如此,他的高考成績自然大打折扣,分數揭曉,他僅得507分,離他預期的分值少了一百餘分。

為父親治病,家裡積蓄耗費盡淨。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家裡還欠下外債8000元。 家裡近三十年來破天荒地差錢了。沒有錢,百事難為了,徐茂心知肚明。再度复讀,他已沒有條件了;出門坐車,他已沒有資格了。從今往後,腳下的路,再也不能靠四輪六輪機動車而只有憑依他雙腳步步前行了。 他接到了也不得不接受了重慶工商大學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2007級1班的錄取通知書。來日方長,中國人民大學之夢,待來日再去圓吧。 償還家里外債,要錢;支付自己的學費與飯費,要錢;解決媽媽的生計,要錢。 掙錢,便成了徐茂獨立生活別無選擇的第一步。 徐茂本為高才生,高才生往往都會被愛才如命的老師另眼相看。一個時時關注徐茂的徐茂高中時代的班主任余紹康老師找到徐茂,對徐茂面授機宜:你科科優秀,完全可以開辦補習班掙錢謀生。

余老師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萬事開頭難,徐茂不畏難,只緣於他已然沒有畏難的餘地了。東問西詢,總算租定了教室。八方聯絡,終於招來了學生。在這個高中補習班,徐茂又是班主任又是輔導員又是科任教師,而且還是多個學科的科任教師。語文、政治、外語他門門皆通,數學、物理、化學他類類皆精,所以講起課來,曉暢而又生動。學生擁戴他,家長歡迎他。短短一個月,徐茂不僅掙得了講課費3萬元,而且還收穫了“好老師”的好名聲! 錢是人的膽,錢是人的魄,錢也是人孝心愛心的催化劑。憑這3萬元,徐茂一分不欠地償還了家中的全部債務,還剩2萬2千元。有了這2萬2千元,徐茂便有了學費有了飯費而且還有了媽媽的生活費,其心深處自然也冉冉升騰起了未來生活的底氣。他隨之拿定主意,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帶你上學!”

媽媽聽罷,倏然眼紅心熱,她在心中喃喃自語:“我的兒子長高了!我的兒子長大了!” 媽媽當然絕不會想到,在未來的日子裡,兒子的生理身高與心理身高會長得更高更高,兒子腳下的路會走得更遠更遠。 愛子莫如母。 母親隨徐茂進入大學。但作為母親,當然不情願成為兒子的累贅,決意出校打工,自食其力。兒子拗不過母親,只好陪母親去應聘。 徐茂的母親,中等身材,壯壯實實,生得清清爽爽,長得乾乾淨淨,一看便是個能幹的人,也是個勤快人。結果,在一家頗具規模的餐館,徐茂的母親順利應聘,包吃包住,月薪千元。 徐茂少了後顧之憂,心情何其暢快,一時之間,信心滿懷,只覺得“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作為重慶工商大學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2007級1班新生,徐茂提前三天便進入了大學校園。

認到一個人可能簡單,但認識一個人卻很難很難。徐茂有幸,他事前絕對沒有料到,他因為提前三天進校,竟然就迅速進入了兩個關鍵人物的視野。換言之,兩個關鍵人物憑依極為簡捷而有效的方式,迅速認識了提前三天進入校園的徐茂。 這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王仕勇,一個是冉濤。 王仕勇,重慶師範大學中文系1990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1994年進入重慶工商大學任教,現任重慶工商大學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黨總支書記。王書記才思敏捷,嗜詩如命,大學時代其詩作便頻頻刊發於《詩刊》、《星星》等核心詩刊,為當時重慶著名的校園詩人。 冉濤,四川師範學院教育系1990級教育管理專業畢業生,與王仕勇同時進入重慶工商大學任教,現任重慶工商大學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冉副書記儒雅睿智,沉穩剛毅,大學時代便相繼擔任系學生會學習部長、校團委學習部長,為當時南充地區高校系統頗有名氣的學生領袖。

王書記第一次同徐茂相逢,便對徐茂留下了深刻印象。王書記當然不認識徐茂,可作為有心人的徐茂,卻通過他人打聽到了誰是王書記。見著王書記,他便主動請纓:“王書記,開學在即,進校新生眾多方方面面的事情也多,有事您儘管吩咐,我可以全力參與接待新生的工作”。徐茂熱情似火一席話,說得正忙得焦頭爛額的王書記心頭如同大旱逢甘霖。 冉副書記結識徐茂,更富戲劇性。開學前的某一個晚上,冉副書記巡查新生宿舍,走進一個房間,他便看見有的學生在忘乎所以地玩電腦,有的學生在天南地北地侃大山,唯有一個坐在牆角床頭的學生,正在安安靜靜地看書。他徑直走到那個學生身邊,問:“你叫什麼名字?”“徐茂。”“你看的什麼書?”“《哥達綱領批判》。”得知人名,冉副書記喜出望外,原來此人便是那位他事先已聞其名卻未見其人的雖然缺考一科卻傳奇般考入王書記與他治下的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的徐茂。聞聽書名,冉副書記更為吃驚,吃驚於徐茂課外閱讀之廣泛。當得知來人是冉副書記,徐茂便合上書本,趕忙給冉副書記讓座,接著便將自己生活與學習的種種坎坷娓娓道來。雖是言及背運,然而,談吐之間,徐茂卻盡顯意氣風發,鬥志昂揚。

王書記大學時代便是優秀學生,且頗具詩人氣質,對才華橫溢朝氣勃發的徐茂自是惺惺相惜。冉副書記大學時代也是優秀學生,且精明幹練,將“學生領袖”做得名至實歸。對徐茂,兩位書記當然各有偏愛之處,但偏愛之外,卻有更多的共識:徐茂父親早逝,家道中落,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徐茂渴望一本,卻降入二本,雖然失意卻不改進取的初衷。徐茂學而不厭,科科成績出類拔萃。徐茂以助人為樂,對服務於同學情有獨鍾。徐茂渴望獲得一個發展的平台,我們就慷慨地為他提供一個平台。徐茂急欲脫穎而出,我們就盡力推助他脫穎而出。 新學年剛剛揭幕,徐茂便榮任重慶工商大學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2007級1班的班長。 接下來的路,當然得靠徐茂自己走了。畢竟,辯證法歷來顛撲不破:外因只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才是變化的根據,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後來的實踐作證,書記沒有看錯徐茂,徐茂沒有辜負書記。徐茂一路走來,走得風生水起,走得如詩如歌,走得如圖如畫,壯哉美哉,好一片奼紫嫣紅! 人若自強,先須自立。 這個自立,即經濟上的自我獨立。恩格斯說得好:“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談得上從事政治、經濟、文化等等上層領域的工作。” 徐茂失去了父親,也就完全斷絕了經濟來源,生活陡然瀕臨絕境。 20歲的徐茂,自父親溘然長逝之日,便做出了自己奮鬥的抉擇。自進入大學前的那一個暑假起始,年年暑假與寒假,他都堅持歸返故鄉開辦高三補習班,他語數理化不拒,日復一日,每個補習班期達至一個月。時復一時,每天課時多達十五個小時。他講課講得口乾舌燥,講得嘴皮發麻乃至頭皮發麻,但他樂此不疲。每每進入新學期,他在假期中掙得的學費與伙食費便在他的衣袋中鼓鼓囊囊地同他相依相偎地同時返校,他為之氣定神閒。作為學生,他超前擁有了自己的一份事業,“徐茂補習”已然成為一個頗負美譽的品牌名傳遐邇,他為之何其快慰。 自立之後,便當自強。 作為一個學生,自強之首選,當然是學習。徐茂先天豐厚,後天又極勤奮。自發蒙之日起,他讀書讀得一路順風,在各個年級在各級學校盡皆如木秀於林。他不僅將課堂知識爛熟於心,而且還將課外書籍讀得有滋有味。進入大學之後,更高層次的師資配備,更為豐富的圖書儲藏,更讓他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使他進一步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重慶工商大學一等綜合獎學金”和“學習優秀獎學金”他期期都拿,拿得手軟。門檻甚高的“國家勵志獎學金”他居然也將其收入囊中。林林總總的徵文競賽,他是有賽必赴,赴必獲獎。他曾相繼榮獲教育部工委“建國六十週年讀書徵文比賽”全國一等獎、“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學生論文競賽重慶市一等獎、“稅收、民生、民主、發展”徵文比賽國家三等獎等不勝枚舉的多個獎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親自倡導的“傳箴言”活動中,徐茂以個人上傳短信515條、審核通過261條的不俗成績被評為“南岸區'傳箴言'冠軍”。 徐茂榮獲的獎項中有一個獎不能不提。 2009年7月,中共中央黨校隆重舉辦“全國青年大學生培訓班”,每個省(直轄市)僅有一名大學生代表,徐茂竟然就有幸被遴選為重慶市大學生之唯一代表,進入中央黨校參加培訓,同時,他還榮幸地被有關方面指定為這個培訓班的班長。在這個培訓班,三十幾位學員,男生人人皆為人中龍,女生個個都是人中鳳,在這個龍飛鳳舞的龍鳳齋被指定為掌門人,惹得徐茂之外的眾多學員對徐茂的來頭好一陣猜測,但終歸沒有弄清徐茂究竟是何方神聖。只是在後來的時日里,憑依耳聞目睹,同學們心目中的徐茂形象才漸漸自模糊而清晰,自清晰而豐滿,自豐滿而高大。徐茂不僅恪盡職守,將班長的作用發揮得盡善盡美,使培訓班得以正常運轉。而且,作為一名普通學員,他還分外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他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加緊複習,同時,還四處查閱圖書資料,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某日上課,有關的官員及學者入室旁聽。台上,主講教師突然言及《哥達綱領批判》,並當場提問:“何為'哥達綱領'?請台下的同學回答一下。”孰料,老師這一提問,無疑給幾十個同學頭上刮來好一片茫茫迷霧,人人面面相覷,個個噤若寒蟬。冷場之中,一聲流利而舒朗的普通話突然自後排響起:“老師,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大家抬眼回望,答話者正是他們的班長徐茂。只聽徐茂侃侃而談:“哥達綱領,即第一國際時期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的綱領。1875年5月在哥達舉行的愛森納派和拉薩爾派合併代表大會上通過,史稱'哥達綱領'。1875年2月威廉·李克內西等人不聽馬克思、恩格斯的勸告,迷戀表面的團結,追求無原則的合併,匆忙地同拉薩爾派的哈資爾曼共同起草了一個充滿了拉薩爾機會主義觀點的綱領草案,於同年3月7日分別在兩派的機關報上發表。這個綱領對社會主義革命的不可避免性,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必要性以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隻字未提,而用空洞的'勞動'和'社會'的說教來掩蓋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宣揚'依靠國家幫助'建立社會主義和'力求用一切合法手段來爭取自由國家'作為黨的鬥爭目標,實質是反對用暴力革命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否認農民的革命性和工農聯盟,不提德國無產階級的國際主義義務,鼓吹所謂'不折不扣'、'公平分配勞動所得'。馬克思和恩格斯堅決反對在機會主義綱領基礎上的合併,馬克思並寫了《對德國工人黨綱領的幾點意見》予以批判,即《哥達綱領批判》。”說到此處,徐茂更提高了音量的分貝,“《哥達綱領批判》對以後各國無產階級如何奪取政權與奪取政權後如何建立政治體制,均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導意義。”徐茂慷慨陳辭,在此戛然打住,全場同學異口同聲地一陣狂呼,台上提問的老師張口結舌,忘了叫徐茂落座,一邊廂的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時任中共中央黨史教研室主任的俞俊生也驚得目瞪口呆,竟然忘記了對徐茂的精彩詮釋予以點評。 忘情狂呼也罷,張口結舌也罷,目瞪口呆也罷,徐茂無可爭議地讓在場者有幸領略到了21世紀中國高素質大學生融匯古今學貫中西的熠熠風彩。 順理成章,徐茂也被評為那一屆“中共中央黨校全國青年大學生培訓班”的優秀學員,唯一的優秀學員。 自立了,自強了,徐茂並沒有以為船到碼頭車到站了。 自幼學而不厭的徐茂曾經破書萬卷,受益良多。 徐茂讀梁啟超:“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漸亡為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州則國勝於歐州,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讀得徐茂蕩氣迴腸,讀得徐茂倍覺雙肩莊重,那莊重,便是一個中國當代青年理該履行的莊重的使命與責任。 徐茂讀康德:“頭上的星空和內在的道德律,於我心中充滿著常新的、益增的敬仰與畏懼,我們越常思考,便越堅定它。”讀得徐茂心明眼亮,滿目新美如畫,那新美,就是一個地球新新人類該擔承的道德與道義。 作為生命,本來就具有個體與社會的雙重屬性。生命對於自我,當然屬於個體;但生命來到世間,也自然屬於社會。此前,命運多舛,徐茂感慨系之;此前,因之多方受惠,徐茂更是刻骨銘心。各級政府的悉心關照,徐茂不敢忘;各級學校的深切愛護,徐茂不敢忘;高中校園的班主任余老師雖未授他以“魚”而是授他以“漁”,引導他辦成了補習班,使他劈就了生活費與學費的雙重來源,徐茂不敢忘;剛剛跨入重慶工商大學,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黨總支王書記與冉副書記便慧眼識珠,任命徐茂為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2007級1班的班長,為徐茂提供了發展的平台,徐茂不敢忘。兩千多年前的淮陰侯韓信落魄時受漂母一飯之恩,發達後尚且還知道對漂母以千金相報,兩千多年後,我徐茂更應以我一生一世,盡情回報包括對我徐茂不可勝數的施恩者! 當年,在班長就職演說會上,徐茂泥土般質樸的幾句話擲地有聲:“我很窮,我什麼都沒有,但我有一雙勤奮的手為大家服務”。 這裡的“大家”,應讀作包括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2007級1班全體同學與徐茂認定的他的恩人在內的廣大人民。 而且,徐茂一直在積極要求入黨並且在大二時光榮入黨,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其基本的行為準則,他是了然於心的。那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就是“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 想到此,徐茂心中有歌油然迴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作為班長,徐茂頗具犧牲精神與服務精神,他事無鉅細,絕對身體力行,是同學的主心骨,是老師的好助手。他所在的班級多次被評為學校的“先進班集體”、“優秀團支部”、重慶市“優秀班集體”。他個人也一次又一次榮獲重慶工商大學“優秀學生”、“優秀班長”等榮譽稱號。青年人大都爭強好勝,徐茂一路走來,一路有鮮花鋪路,難免就有同學不太服氣,不太服氣的同學之中,同學胡倩就是其中的一個。某日,胡倩與人談及,她酷愛清朝著名詩人納蘭性德的作品,然而她去了多家書店,卻一次次空手而歸。孰料說者隨意,一旁的有一個聽者卻聽得在意。翌日,當班長徐茂將一部印刷精美的《納蘭性德詩詞集》不動聲色地遞到胡倩同學手中,胡倩如獲至寶,感極如泣,其心深處,對徐茂種種成見頃刻間如風捲殘雲。如此,這般感人事例多多,徐茂因之贏得了同學日益廣泛的尊重與校方日益高漲的器重。他在校內的“仕途”也因之順風順水。按學校不成文的規定,就學院團總支而論,大一的學生任幹事,大二的學生任團總支屬下的部長,大三或大四才能擔任團總支書記或副書記。就學生會而論,院學生會主席及校學生會主席,一般都安排大三或大四的學生擔任。於此,徐茂一直在破格也一直在破紀錄。他大一上學期榮任班長,大一下學期便榮任學院團總支副書記,大二時榮任院學生會主席,至大三時,他已榮任校學生會主席。值得一提的是,他任幹部不僅破格不僅破紀錄而且還破了學校不成文的規定。為不影響學生幹部的學習,學校不主張學生幹部兼職,但是,徐茂已任學院團總支副書記,卻依舊兼任班長;徐茂已任院學生會主席,又依舊兼任院團總支副書記與班長;徐茂已任校學生會主席,卻依舊兼任院團總支副書記、院學生會主席,其班長職務,即使廣大同學一再挽留,他也勉強辭掉。他當乾部,旨在為老師服務,為同學服務;老師挽留他,同學挽留他,只緣於老師與同學都親眼看到了親身感受到了徐茂是全心全意在為他們服務。 作為一個置身於民族復興中華振興之偉大時代的大學生,徐茂時時刻刻都同母親般的祖國與人民唇齒相依,息息相通。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千年未遇的特大地震頃刻爆發,一時間,山崩地裂,房毀人亡,交通癱瘓,水源斷絕,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汶川人民乃至川西人民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徐茂的課桌再也不能平靜了,徐茂的坐椅再也不能平靜了,徐茂再也坐不住了。搶在第一時間,他積極組織同學做好了支援災區的種種準備,同時,他急若星火般奔向渝中區中山四路,向團市委遞交了奔赴災區的請命書,但因故未予獲准。徐茂並未氣餒,旱路不通就走水路,他四處奔走,八方出擊,募得不菲的善款和物資。然後,他率領同學積極投身團市委發起的“陽光慰問”活動,一次次冒著烈火般的酷暑在渝中區及周邊區縣的大大小小的醫院進進出出,對前來治療的災區群眾,或噓寒問暖,或送錢送物,讓因震災受傷的一個個病員如沐春雨。 2008年6月20日,作為抗震救災優秀自願者代表,徐茂應邀參加了在重慶市人民大禮堂舉行的“抗震救災英模事蹟報告會”,受到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張軒等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和熱誠鼓勵。 徐茂表現日益優異,其影響愈益強烈,因此也引起了更高領導層次的關注。 2009年,在紀念“五四”運動九十週年之際,徐茂在冷靜而深入地思考之後,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寫了一封信,全面闡述了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擇業觀念,提出了對教育體制改革的種種有益的建議。對徐茂來信,薄書記予以高度重視,並作出了重要批示。 無可置疑,徐茂將其社會責任感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當數他對山區貧困學生的慷慨資助。 2008年仲冬,徐茂領著同學來到江津駱崍山,開展校方旨在加強學生道德實踐的義工服務活動。當時,北風呼嘯,雪花紛飛。在駱崍山小學,幾個學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個是三年級學生宋春鳳。但見小春鳳滿臉暗色,衣褲單薄如蟬翼。徐茂一問,才知道春鳳很小時其母親便遠走他鄉無消息,從此便同年老體弱的爺爺與癱瘓在床的爸爸相依為命。家中幾乎無經濟來源,年老體弱的爺爺種了小塊自留地,養了幾隻雞鴨鵝,維持一家三口的生活無異於杯水車薪。春鳳每週生活費僅有區區5元錢,也就不奇怪了。所以,她每頓只吃鹹菜拌飯。另一個四年級學生何巨浪,數九隆冬,腳上還穿著一雙在城區已然絕跡幾十年的塑料涼鞋,一絲不掛的雙足,凍得又紅又腫。徐茂一問,才知巨浪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地打工,因收入不穩定,只能時斷時續地寄點錢回來,這就苦了小巨浪,小巨浪因之攤上了有一頓無一頓的無盡無休的苦日子。還有一個4年級學生黃菲,目光有些呆滯,神色有點黯然,因缺少營養,滿頭頭髮泛黃,她也是留守兒童。她的父母雙雙體弱多病,雖然常期在外務工,可含辛茹苦掙得的一點工錢大都熬進了他們的藥罐,所以,他們寄給黃菲與爺爺的生活費就少得可憐,可憐到月均不足百元。爺孫倆憑這微薄的幾十元,除了吃飯,難及其餘。在黃菲的記憶中,她已有好多年都沒穿過新衣服了,置身21世紀,其生活水準及其理念,還滯留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那一個特殊的困難時期的生活水準及其理念而裹足不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 孩子們的苦情,既讓徐茂觸目驚心,更使徐茂好生心痛。 他當即選擇了八個生活最無著落的苦孩子,決意對他們予以定期資助。 資助孩子,不是一個而是八個;資助孩子,不是一次性而是長期性且是月月踐行。這對於一個一餐海鮮可以不惜吃掉三萬五萬的大款而言,易如反掌;可對於一個長期依靠勤工儉學所得與獎學金讀書與吃飯的徐茂來說,又談何容易。但徐茂其人,從來都篤信言必行,行必果。他慷慨地捐出了自己的獎學金,捐出了自己所掙補課費的積蓄,精心統籌,周密計算,按受助孩子困難程度的不同,有的一月寄給100元,有的一月寄給120元,月月不誤。即便如此,徐茂遠未心滿意足。在接下來的悠悠歲月裡,那些苦孩子成了徐茂心中揮之不去的牽掛,成了徐茂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些苦孩子當中,有誰過生日,徐茂必定到場,送上一個生日蛋糕,送上一份虔誠的祝福。每逢開學,徐茂必定到校,給他們送上一套精美的文具。有的周末,他會專程奔赴駱崍山,把八個孩子請到鎮上的小飯館,請他們吃上一餐平素很難吃到的回鍋肉、水煮魚、姜爆板鴨、芋兒燒雞,大快朵頤,彼樂何極。有的周末,他又會將那幾個孩子接到主城區,領著孩子們坐纜車,乘輕軌,觀摩天樓,遊大禮堂,神清氣爽,又何其開心。只要同徐茂哥哥在一起,因艱難時事而不苟言笑的孩子們便又有了歡聲,又有了笑語,又回歸天真,又再返爛漫。 徐茂還經常給孩子們寫信,對孩子們多有鼓勵,多有鞭策。孩子們也時時給徐茂回信,向他們倍感親近的徐茂哥哥報告他們在他們父母面前也不會透露的他們學習與生活的種種情狀以及他們極為私密的種種念想。宋春鳳在給徐茂的一封信中,便這樣寫道: “親愛的徐茂哥哥: 您好! 徐茂哥哥,多謝你對我們山里孩子的關心。 那天下午,聽說您要來學校看望我們,我是又激動又高興。我們走進小會議室,胡老師叫我們靜靜地等待您的到來。當您到來,我又高興,又羞怯,也還有些緊張,我怕我有什麼做得不妥當,遭到你們笑話。當您問我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我當時沒好意思告訴您。現在,我可以明確地告訴您,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想好好讀書,長大後成為國家的棟樑。雖然我現在還僅僅是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但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我就一定能夠實現我的夢想。您問我生活中有沒有困難,我生活中確實有不少困難,但只要一想到有您的資助,我就有信心克服眼前的一切困難,更為發憤而努力地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以盡快地改變我的命運……” 春鳳其言,讀來不乏酸楚,但我們感受最多的卻是欣慰。 徐茂善舉,已經遠遠不止於對幾個掙扎於貧困線上的苦孩子成功實施了生活的資助,應該說,徐茂善舉,已經對幾個掙扎於貧困線上的苦孩子完美實施了靈魂的救贖。孩子們冷漠的心,因之注入了汩汩的熱流:還是有好人在身邊,還是有希望在人間。孩子們迷濛的眼,由茲沁入了縷縷陽光:唯有知識,才能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這之後,同樣是領著同學開展義工服務活動去了黔江,在那裡,徐茂又發現了10名貧困學童。他當即斷然對他們予以資助。這樣,他資助的孩子已有18名,資助的金額已逾2萬元。在徐茂的影響下,徐茂有3名同學加入了“關愛行動”,他們紛紛捐助出自己的獎學金專門成立了專款專用的“愛心基金”,受資助的學生已經達到20名。 徐茂出名了。 記者競相追踪,榮譽紛至沓來。徐茂其人其事,相繼刊發於《重慶日報》、《重慶晚報》、《重慶晨報》、《重慶時報》、《重慶商報》、新華網、華龍網、人民網等多家媒體。重慶電視台科教頻道的《真實》欄目,對徐茂予以了專題報導。 2009年7月18日,中央電視台《道德觀察》欄目以為題,以徐茂同學勤工儉學資助山區孩子的感人事蹟為主線,多角度展現了徐茂同學貧而不困、自強不息、心懷社會、拼搏進取的高尚品質。他因之被評為重慶工商大學“2008感動校園年度人物”,被該校莘莘學子譽為“工商叢飛”,同時被評為“重慶市第二屆道德模範”。 2009年,徐茂雙喜臨門,他不僅作為全國大學生代表光榮赴京,觀賞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慶祝60華誕的大型閱兵式,而且,他更是一舉斬獲了“全國道德模範”的光榮稱號,有幸成為了五千年禮儀之邦十三億中國人民的道德楷模。 好人徐茂,闊步登至榮譽的巔峰。 掌聲經久不息,鮮花層層相擁。 徐茂很平靜。他平靜地表白:“其實,我的力量很小很小,我只是希望盡我綿薄之力,能讓這些孩子多買些鉛筆,多買些好書,穿得暖些,吃得飽些。” 徐茂很謙遜。他謙遜地言說:“我能評為'全國道德模範'很幸運,我只是重慶工商大學兩萬多名學子中極為普通的一員,重慶市三千萬市民中極為渺小的一個。我只是有幸生長在了一個好的時代,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做得太少太少,人民卻給了我太多太多。” 對於徐茂,黨則已有定評,人民則自有公論。 2009年9月20日,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典禮並給包括徐茂在內的所有全國道德模範莊重地頒發了大獎。頒獎大會的盛況,也極為耀眼地登上了《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 2009年9月25日下午3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在市委辦公廳專門接見了全國道德模範徐茂同學及全體“重慶市第二屆道德模範”。中共中央委員、市長王鴻舉,市委常委兼市委宣傳部長何事忠,市委常委兼市委秘書長范照兵陪同接見。 談及徐茂事蹟,薄書記竟一連說了六個“了不起”,對之予以了極高的評價,然後,他對徐茂親切地說道:“你的事蹟我早就知道,向你致敬,希望你能正確對待所獲得的榮譽,繼續保持好的品格。重慶和祖國的騰飛需要廣大青年的努力,祝福你一路走好!” 薄書記教誨諄諄,徐茂聽得明白。薄書記希望殷殷,徐茂聽得真切。 此前,有老師與同學說起徐茂走路,均有愛憐兼有的熱烈讚美:“徐茂哪裡是在走喲,他經常是在跑”。筆者第一次採訪徐茂,電話那頭,徐茂告訴我:“張老師,我同你還有20分鐘的距離”,“不要忙,我們相向走吧”,“張老師,你原地莫動,我跑著來吧!”未及十分鐘,跑得氣喘吁籲的徐茂便翩然而至。由是,“徐茂經常是在跑”之說,筆者深信不疑。 昨天,徐茂早已變走為跑。明天,徐茂將跑得更久更長,跑得更快更歡。他要跑出更多的時間,開拓更為廣闊的空間,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以實實在在的幫助,給更多需要愛的人以真真誠誠的愛,直至讓天之下,地之上,整個世界都充滿了愛。 徐茂日夜兼程,徐茂義無反顧。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