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中華高歌·走近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

第13章 一二英雄感動中國——記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孟祥斌

孟祥斌小傳:山東齊河人。 1979年4月出生,1997年12月入伍,歷任戰士、班長、學員、區隊長、參謀等職。 200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為第二砲兵某旅機要參謀,中尉軍銜。 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因奮不顧身搶救一名跳江女青年壯烈犧牲,年僅28歲。第二砲兵某部追授孟祥斌為“革命烈士”,他先後被評為“山東省道德模範”、“山東新聞人物”、浙江省“見義勇為勇士”、“浙江最具影響力人物”。 2008年初,孟祥斌被評為“感動中國2007年度人物”。 2009年5月,獲“捨己救人模範軍官”榮譽稱號,2009年9月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 是什麼讓億萬民眾永生銘記你的事蹟和精神;是什麼使神州大地處處傳頌你的名字?

被評為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的第二砲兵某旅原機要參謀孟祥斌用生命作答,十米高橋驚人一跳的壯舉詮釋了人性之美,讓人們感受到道德風尚的無窮力量,正如斯言:“是你們,面對災難和死神大義凜然、知難而上,把平安和生機留給他人;是你們,不畏流血犧牲、義無反顧,體現了人民至上的高尚情懷。”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一首《武陵春》,傳唱數百年。如今,在“雙溪”交彙的婺城,也在傳頌著一位英雄的名字。 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從浙江金華城南橋上縱身一跳,28的年輕生命化作一道絢爛的彩虹。那一刻起,從金華到山東齊河再到北京,從耄耋老者到學步孩童,人們用不同的方式洒淚祭英雄、愛心慰英雄、虔誠學英雄,人間真愛似春風吹暖大街小巷,像春雨滋潤著人們的心靈。他用生命燃燒的感動,驅走了這個冬季的寒冷。

2009年9月,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揭曉,孟祥斌高票當選,他英俊肖像和英雄壯舉,再次通過熒屏傳遍神州,把人們的思緒帶回刻骨銘心的冬季,帶回金華城南橋…… 2007年11月30日,南國古城,寧靜的婺江流淌著千年的眷念。綿綿的細雨終於走出人們的視野,冬日張開笑臉掛在婺城晴朗的天空,輕輕地撫摸著這座古城。穿城而過的婺江和往常一樣平靜,像一道哈達環繞著這座城市,呵護著善良的婺城兒女。寒風拂過,江面上吹起道道漣漪,橫跨婺江南北的城南橋上,流動著匆匆穿行的車輛和人群。 城南橋頭的櫻花公園,是金華市民休閒遊玩的常去之處。那天雖然是星期五,可攢動不停的人流給公園增加了幾分生機,老人在下棋聊天,情人在竊竊私語,小孩在奔跑玩耍。公園一角,孟祥斌的三口之家也在融融暖意中享受著甜美,徜徉在茵茵綠草之中,聽著婺江潺潺流淌的聲音,女兒詩妍拽著爸爸的手不停地奔跑,一會抓蟲子,一會聞花香,不斷傳來的歡笑驅趕著冬日的寒冷。小詩妍只有3歲,她已經知道有很長時間沒有拉爸爸的手了,媽媽總告訴她“爸爸太忙了”,今天總算有了機會,她的小手一刻也不肯鬆開那雙長滿厚繭的大手。爸爸的那雙手,總是不時摸摸女兒凍得發紅的小臉,微微發暖的體溫如同絲絲慈愛,傳遞到小詩妍的身上。

團聚的幸福,對孟祥斌一家來說,已經等待太久了。孟祥斌所在部隊執行歷時兩個多月的發射演練後,又接受總部作戰能力評估考核,妻子葉慶華不僅不能到部隊探親,就連電話都很少有時間打通。她只好帶著女兒待在江西弋陽老家,掰著手指算日子,每過去一天就在日曆上畫上一個紅圈,盼著見面時刻的早日到來。 結婚幾年,總是分多聚少,孟祥斌永遠都像一名衝鋒的戰士,馬不停蹄地忙碌在工作崗位上。有過不滿,有過牢騷,可更多的還是理解,葉慶華清楚作為一名軍嫂肩負的責任,更清楚家國天下的道理,她總是把相思之痛化作一臉笑容,千方百計地哄小詩妍開心:“就快見到爸爸了,爸爸給你買了好多好吃的。” 部隊任務結束後,部隊調整時間休息,已經有幾個月沒有見到妻女的孟祥斌,來不及洗去一身的硝煙,便向遠方的妻子葉慶華許下諾言:部隊放假休息時,帶她們到金華市裡游公園、逛超市、吃肯德基,還要給女兒買雙過冬的紅靴子。

11月29日晚,葉慶華帶著女兒趕到部隊,三口之家聚在一起享受著難得的天倫樂趣。第二天上午,早早起床的孟祥斌和妻子把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一家人牽著手走出坐落在城郊的軍營,去市中心購物遊玩。逛完商場上超市,走出大街竄小巷,孟祥斌最著急的事就是先給女兒買雙紅靴子,他比了又比,看了又看,總想找到最價廉物美的那一雙。孟祥斌出生在山東齊河的一個小山村,拮据的家境讓他從小就養成了節儉習慣,一直到現在也沒變,每月工資除留下200元的日常生活開支,其餘都寄給妻子貼補家用。 逛了幾個小時,孟祥斌也沒有挑到中意的紅靴子,便帶著妻女來到婺江之畔的櫻花公園遊玩。信步婺江之畔,瑟瑟江風捲來初冬的寒意,卻吹不散孟祥斌一家人臉上的歡笑,久別重逢的他們享受著無盡的甜蜜。

“快救人啊!有人跳江了!”11時20分左右,一聲呼喊瞬間繃緊了孟祥斌的神經,他本能地鬆開了女兒的手,快步跑出公園循聲望去,身後傳來妻女焦急的呼喊,“祥斌,幹什麼去?”“爸爸,等等我!” 城南橋上,一名為情所困的年輕女子在電話中與男友激烈爭吵後,憤然摔掉手機,縱身跳江輕生。 此時,大橋上人與車川流不息,不一會兒,橋上便聚集了很多市民。大家盯著江面指指點點,議論紛紛,有人呼救,有人撥打110報警,也有人試圖從輕生女子扔掉的手機上找到她的親人朋友求助。 雖然身著便裝,孟祥斌卻像一名勇敢的戰士聽到衝鋒的號角,邊脫上衣外套邊向人群聚集的橋中央衝去。知夫莫如妻,葉慶華清楚孟祥斌的品性,知道他要做什麼,因為從相識到結婚幾年來,孟祥斌當街擒賊、扶貧濟困的事兒乾得太多了。葉慶華沒有阻攔,趕緊抱起女兒,緊緊地跟在他的後面大聲勸說:“這橋太高,太危險了,你還是從岸邊下去吧!”

“來不及了,救人要緊!”孟祥斌邊說邊把上衣外套、鞋子扔給妻子,連毛衣和牛仔褲都來不及脫掉,撥開人群衝到橋邊。 “小伙子,這麼高多危險,你行嗎?”市民徐惠華女士見狀一把拽住孟祥斌的毛衣,關切地問道。身邊的市民,都十分佩服這位年輕人的勇氣,但更為他擔心。初冬季節,正是婺江的枯水季節,水面距離橋面有10米高,而且水位很低,如此高處跳江救人,危險顯而易見。 “我行,我行!”孟祥斌堅定地說著,他來不及作更多的解釋,縱身躍上橋欄,像燕子一樣飛身而下。一道弧線,像流星一樣劃過人們的視線,轉瞬間刺入冰冷的婺江,水面濺起幾米高的浪花。 場面驚心動魄,觀望的人群驚呆了,空氣似乎在瞬間凝固,突然的安靜讓這個城市感到窒息。車水馬龍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他們的眼睛裡,他們的心中,只有這位跳江救人的壯士。

從冰窟窿中救人的羅聖教,從糞坑中救起老大爺的張華,這些讓人們所熟悉的英雄人物,在大家的心中只是一種符號,一種“人為而己不為”的壯舉。只在電影裡見到過或者書本上描寫的情景竟然出現在他們的視線裡,人們第一次零距離見證瞭如此捨己救人英雄的壯舉。很快,回過神兒來的人們呼喊著、驚叫著、奔跑著,感動與震撼衝擊著他們的心靈,一陣高過一陣的嘈雜霎時驅走婺江的寧靜,人們焦急地望著江面。人群中,有人焦急地撥打電話報警,有的聯繫了急救中心,還有的用手機拍攝記錄下這個驚天壯舉的瞬間…… 風,輕輕拂過江面,水中泛起的波浪,畫著一個又一個同心圓,為人們指示著凝視的焦點。一秒、兩秒、三秒……人們屏住呼吸等待著,有的人眼中已經泛起淚光,這是一種久違的感動催人淚下,這是一種人性的美麗散發出的無限光芒。

少不經事的小詩妍還不清楚怎麼回事,眼睛直愣愣地盯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葉慶華趴在橋欄上大聲呼喊:“孟祥斌,孟祥斌……”每一聲呼喊,都撞擊著人們的心靈。 大約過了十多秒鐘,孟祥斌從3米多深的江底浮上水面。人們懸著的心落了下來。十米高處的衝擊、冰冷江水的刺激,岸上的人們沒人能夠真正了解孟祥斌當時的感受,但孟祥斌每一個艱難的動作都揪住大家的心。他迅速找到正在下沉的女青年,一把抓住她的衣服艱難地向岸邊游去。他和女青年都穿著厚重的毛衣和長褲,可以想像,吸飽了水的衣服會多麼沉重,孟祥斌每揮動一下手臂都要付出極大的體力。他使盡全身力氣艱難地托住女青年向岸邊游去…… 寬闊的江面、刺骨的江水,對人的身體和毅力是一種極大的挑戰。雖然出生齊魯的孟祥斌身體素質一向不錯,可接近冰點的江水迅速吸收他身上的熱量,急劇消耗著他的體能,每前進一米對孟祥斌來說都顯得異常艱難。向前游動了大約10米,孟祥斌的體力已經嚴重透支,身體在江水中忽上忽下、時隱時現,他一次又一次將女青年托出水面,又一次次沉入水中。當他又一次奮力浮出水面後,大聲向橋上和岸邊的人呼喊:“我不行了,誰來幫幫我……”說著,他和女青年又沉入水中。漸漸地,人們看見孟祥斌的機率越來越少,最後幾次都只看到女青年飄散的頭髮,卻始終沒有看到孟祥斌的頭探出水面。

“快救人啊,快救人啊!”橋上和岸邊的吶喊聲傳到不遠處的江豐水上游覽公司碼頭,一艘摩托快艇劈浪駛來。就在快艇駛近時,又一次從水中挺起的孟祥斌竭盡最後一絲力氣將輕生女頂出水面,並把她用力向快艇推去,而他自己卻再一次沉入江中。快艇上的人將輕生女救起,駛向江岸。橋上焦急的人們大聲呼喊著:“快救,還有一個人,還有一個救人英雄。”縱是聲嘶力竭,依然被機器轟鳴聲所湮沒了。 救護車到了,輕生女青年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聞訊趕來的警務人員迅速組織摩托艇和三艘漁船駛往事發江域搜救,援救行動立即展開。 城南橋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家都焦急地等待著孟祥斌能浮出水面,一種不祥的預感游動在人們的心頭,大家感到一種針扎般的心痛。此時此刻,最揪心的便是葉慶華,她眼睜睜地看著丈夫從如此高的橋上縱身躍下,眼睜睜地看著丈夫的身影在水中時隱時現,眼睜睜地看著丈夫最終消失在湍急的水中。她焦急,她心碎,她感到孤獨無助,葉慶華兩腿發軟癱坐在地上,使勁地抖動著孟祥斌脫下來的衣服。掏出孟祥斌的軍官證,聲嘶力竭地向人們哭喊著:“快救救我丈夫,他是軍人,快救救他吧!”

葉慶華怎麼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剛才還在一起說笑的丈夫,竟然沉入江中沒了踪影。當一個妻子,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在自己面前慢慢地下沉,直到離去,那是怎樣的一種裂痛。葉慶華抱著女兒失聲痛哭:“爸爸沒有了,爸爸沒有了……”3歲的小詩妍雖然還不清楚死亡的含義,但突如其來的情況嚇得她哇哇大哭,提著爸爸的鞋子大聲哭喊:“爸爸呢?爸爸呢?” 三艘漁船一字排開,撒下搜救網進行地毯式搜尋,一遍又一遍,來來回回在江上搜索。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江面上仍未見到孟祥斌的踪影,孟祥斌生前所在部隊官兵來了,越來越多的市民來了,市電視台的記者也來了,大家死死地盯著水面連眼都不肯眨一下,他們在等待著奇蹟的出現。 時間每過去一秒,人們的心就刀割般地疼痛一下;搜救人員每一個來回無功而返,大家就多一分失落。 13時40分,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搜救,孟祥斌終於被打撈上岸。 還是那件衣服,還是那條褲子,可剛才還健步如飛的孟祥斌,此時已經不省人事,臉色蒼白,渾身冰冷。悲慟欲絕的戰友衝上前去,緊緊抱住他濕漉漉的身體,一遍又一遍地呼喚著他的名字:“老孟,老孟,你醒醒,你醒醒呀!”戰友們希望用體溫能夠溫暖孟祥斌僵硬的身體,希望用熟悉的呼喊喚回親愛的戰友。 幾名戰士抬著孟祥斌,大聲呼喊著:“散開、散開!”人群迅速閃開一條道來,救護車呼嘯著馳往附近的中醫院。 忙碌的婺江漸漸恢復了平靜,它似乎並不知道剛才發生的感天動地的一幕。城南橋上的市民和官兵顧不上吃飯,急急忙忙趕往中醫院,他們要近距離守望著英雄,他們想在第一時間聽到英雄平安的消息。有的默默地閉上眼睛為孟祥斌祈禱,有的著急地搓著雙手,有的一支接著一支地抽著悶煙。 紅燈閃爍的急救室裡,醫院最優秀的醫生和護士全部匯集在此,最先進的搶救設備也全部搬運到位,大家竭盡全力搶救英雄。戰友們猛勁地搓著孟祥斌冰冷的四肢,醫護人員眼睛盯著監視器,雙手不停地在孟祥斌胸口進行電擊、擠壓,好幾個市民一次又一次背過臉去偷偷抹眼淚。用上了所有可用的藥物和手段之後,15時03分,醫生無奈地搖搖頭,宣布了那個讓人無法接受的消息:孟祥斌永遠離開了! 其實,在孟祥斌被抬進搶救室的那一刻,大家都清楚生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十幾名醫生護士和部隊官兵仍奮力搶救了80多分鐘,他們看到了孟祥斌從十米高處跳江救人的壯舉,也憧憬能看到他起死回生的奇蹟,哪怕僅有億分之一的希望。 戰友們哭了,醫生護士哭了,在場的市民也哭了,這座城市也哭了……心碎,無法接受的心碎,一位年輕的護士掩面跑到花壇中,摘下一朵鮮花,放在孟祥斌的胸口。不管醫生護士,還是軍人市民,大家都自發地摘下帽子、手套、口罩,流著淚默默地為英雄祈福。 英雄犧牲的消息很快傳遍大街小巷,城市的上空瀰漫著悲傷。 孟祥斌在被送往醫院急救的同時,傷心過度幾次昏厥的葉慶華也被送到部隊招待所休養,她幾乎每隔兩分鐘就會焦急地打電話詢問:“祥斌怎麼樣了?”等待,度秒如年的等待,當官兵接上她前往醫院的時候,葉慶華從大家嚴肅的表情中察覺到不祥的徵兆,她不敢去問,也不敢去想,只是不停地催促駕駛員開得再快些。 相聚不到20個小時,轉眼就陰陽兩隔。望著丈夫冰冷的身體,葉慶華最後一絲希望破滅了。她突然掙開攙扶的人,撲向孟祥斌的遺體,她不停地撫摸著那張熟悉卻已冰冷的臉,不停地呼喚:“孟祥斌,你醒一醒啊,你不要丟下我們,我和詩妍怎麼辦呀,孟祥斌,你醒一醒啊……” 淒慘的哭喊,迴盪在空蕩蕩的太平間裡,揪著大家的心彷彿要擰出滴滴鮮血。這個往常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此刻卻令人如此眷念,因為這裡躺著他們的親人,躺著他們的兄弟,躺著人民的好兒子。沙啞的哭聲漸漸低沉,淚眼淹沒了悲傷,大家扶起幾度昏厥的葉慶華,想帶她離開這裡,葉慶華強忍悲痛地說:“讓我多陪他一會兒,我還有好多話沒跟他講,他三年前就患上了嚴重的脈管炎,幾年都不敢沾涼水了,沒想到最後還是在冰冷的江水中走了,他的病又該犯了……” 十米高橋,孟祥斌用生命丈量出道德的高度,在市民婆娑的淚眼中,驚人一跳的那道弧線,已化作心靈中的一道燦爛的彩虹。 士有百行,以德為首。孟祥斌的驚人一跳,像一道絢爛的彩虹,劃出他從軍十載無私奉獻的軌跡,也劃出了一名英雄的人生軌跡。這座古老卻生機勃發的城市、在匆匆奔忙的人流中,流傳著同一個名字,傳頌著他短暫人生中一個個傳奇般的故事。 孟祥斌犧牲後,從千里之外的山東齊河老家到第二故鄉婺江古城,從同窗幾載的同學到朝夕相伴的戰友,思緒像奔騰的江水一瀉千里,那些平凡普通卻又閃亮的瞬間成為這個冬天不朽的傳說。 孟祥斌相貌英俊,濃眉、大眼、高鼻、闊嘴鑲嵌在方型的臉盤上,近乎完美。在熟悉的人中,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他的心靈和相貌一樣美。 “祥斌從小就特別懂事,學習成績特別好,爸媽最疼他了。”孟祥斌的姐姐孟霞看到遺物中大捆大捆的書籍,忍不住淚如雨下,睹物思人,孟祥斌為學習可以三餐不食、五更不眠的倔樣在她腦海裡翻騰。 孟祥斌的老家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識字不多的父親和文盲母親嘗盡了缺少文化的苦頭,經常用最樸實的話語激勵孟祥斌刻苦學習:“肚子裡沒點墨水呀,活在世上就好比走在沒有燈光的黑夜裡。”雖然農村很苦,農活很多,可全家人卻很少讓孟祥斌沾手,盡量騰出時間讓他學習。在這樣的環境熏陶下,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孟祥斌除了吃飯睡覺,手裡總是捧著書,從小學到高中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所以也一直擔任班長。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壯志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這些能讓人熱血沸騰的詩詞,孟祥斌上高中時就能倒背如流。他在日記中寫到:“夢想穿上綠色的軍裝,我絕對不是追趕潮流,只是心中有一種激情在衝擊自己,有一種強烈的願望需要實現。” 1997年高考過後,從“獨木橋”上舉步維艱一路走來的孟祥斌,以優秀成績被德州雙語技校錄取。通知書寄到這個偏僻的小鄉村,鄉里鄰居都紛紛上門道喜,就在大夥兒慶祝他跳出“農門”的時候,孟祥斌卻作出一個讓大家意外的決定:去當兵,到了部隊考大學。 有了目標,人生就有了力量。孟祥斌入伍第二年就以優異成績考入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電子技術學院蘭州分院。這是實現人生跨越的關鍵一步,孟祥斌吃的苦受的累是別人難以想像的。這一點與他一起當兵入伍、一同考上軍校的戰友王昌瑞印象最為深刻。為了備戰軍校考試,孟祥斌把所有的知識要點都抄在小紙條上,一有時間就拿出來學習,哪怕就是一兩分鐘也不放過。一次,部隊組織野營拉練,經過幾十公里的徒步行軍,大家挨著床邊就呼呼大睡,可孟祥斌卻一個人躲在洗漱間裡看書,連長半夜上廁所發現後,硬把他攆回宿舍,而此時已是凌晨三點多了。 孟祥斌所學的專業,課程理論性強,要求具備較好的數學基礎。這對於來自部隊、基礎相對薄弱的孟祥斌,無疑是一座高山。但這座高山,最終卻被永不放棄的孟祥斌踩在了腳下,《高等數學》、《工程數學》、《數字電路》等課程總評成績均達到良好。對於孟祥斌“拼命三郎”的精神,二炮工程學院的副教授李敏對此印象最為深刻。 做畢業設計時,孟祥斌選擇的是一道難關——“軍事網絡信息安全系統研究與設計”。李敏勸他換一個研究方向,以確保順利畢業。可孟祥斌卻說,畢業設計是對自己兩年來學習的最後總結和提煉;如果不認真對待,既對不起自己兩年的時光、對不起自己的家人,更對不起把自己送到學院來的部隊!就這樣,經過半年的奮鬥,孟祥斌終於順利通過了畢業設計答辯。 老師最喜歡的,永遠是好學上進的學生。副教授李敏與專升本學員孟祥斌,就是這樣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李副教授說:“我帶過的學員裡,孟祥斌並不屬於很聰明、底子好的一類,但他卻是最勤奮、最刻苦的一個!聽課最認真的是他,提問最多的是他,作業完成最好的也是他!可是現在……我一定要到他生前的部隊去,親手為他獻上一束最美的花……” 有知識的人並不一定有膽識,有智慧的人並非都會成為勇者,而孟祥斌是一個智者,更是一個勇者。在他的人生詞典裡,沒有懦弱與畏懼。在他短暫的一生中,見義勇為已經在無數次實踐中昇華為一種責任。 2002年10月的一天,孟祥斌和戰友一起上街購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孟祥斌突然看見一個小偷正在偷竊一名中年婦女的手機,他飛快地衝上前去,一把抓住小偷的手:“把手機交出來,不然立即送你去派出所!”身邊的群眾見當時的情形都驚呆了,戰友事後問他:“這個地方時有小偷結夥砍人的事情,你就不害怕嗎?”孟祥斌脫口而答:“當時誰想那麼多,再說邪不壓正嘛!” 義舉源於自覺,勇氣源於正氣。面對不平,孟祥斌總是本能地衝上前去,面對弱者,他總是在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二炮工程學院學員隊長閆公軍得知孟祥斌犧牲的消息後,專門打來長途電話,流著淚講起孟祥斌的那次“義舉”。 2006年4月21日晚,閆公軍接到女學員李蕾的求救電話:她和隋媛媛乘坐出租車歸隊時,司機見是兩個女青年,便漫天抬高車價,不從就不放人。得知情況後,閆隊長準備帶人前往“營救”,孟祥斌立即自告奮勇:“我去!”兩人乘坐軍車趕到事發地點,車還沒有停穩,孟祥斌就從車上跳下來,沖向出租車,司機見狀,將兩人推出車門加大油門逃走了。 勇者無畏,若能有愛相伴,便會熔煉出一副俠骨柔腸。葉慶華看著孟祥斌的遺像,撫摸著女兒詩妍的頭髮說:“長大了你要向爸爸學習,學會幫助別人。”雖然孟祥斌很少給她提起自己做的好事,但有幾件事情在葉慶華的記憶里永遠也難以磨滅。 孟祥斌多次參加無償獻血,僅獻血證就有3本,他經常動員家人加入無償獻血的行列,他經常和妻子開玩笑說:“你的血,我的血,在大家急需的時候相互融合,慢慢地就變成一家人了,親人越來越多難道不是件好事嗎?”2004年夏天的一個週末,孟祥斌和幾個戰友一道上街購物。當孟祥斌看到街頭停著一輛採血車時,就拉著戰友一道上車,每人獻血200毫升。孟祥斌走下採血車感覺尚好,又出人意料地返回採血車,強烈要求再無償獻血200毫升。獻過血的人都能體味鮮血從體內抽出時的惶恐,也能感受到獻完血之後的疲乏與困倦,但孟祥斌卻始終樂此不疲。 2006年10月,孟祥斌回家探親,女兒因患秋季流行病急送省城兒童醫院就診。當時病床非常緊張,葉慶華多方找人托關係說情才辦到了一個床位。就在他們辦好手續準備入住時,孟祥斌看見一對年輕的鄉下夫婦抱著一個病情異常嚴重的小孩,著急地走來走去,一旁的醫護人員正準備在樓道裡支一張臨時小床讓小孩住院。看到這裡,孟祥斌什麼也沒說,將那個農村小孩抱到小詩妍的病床上,而自己卻帶著詩妍住到了樓道的小床上。辦完入院手續的葉慶華,看到孟祥斌的自作主張有些不高興,孟祥斌卻說:“他們的情況比咱危急,多不容易呀!” 無獨有偶。 2007年的春節,火車票異常緊張,為讓孟祥斌按時返校,葉慶華找朋友把他帶上了火車。火車開動後,朋友把自己休息的舖位讓給他,過了不久,孟祥斌卻讓給了一位素不相識、年老體弱的老大爺,自己在餐車坐了20多個小時。 這些點點滴滴的義舉,讓我們為他10米高處驚人一跳找到了註解。孟祥斌已經把見義勇為、服務人民當做一種責任。這種責任融入到了他的血脈,化作一種高度的自覺。 孟祥斌犧牲後,家鄉山東齊河電視台記者張勇受命前來採訪。一路上,張勇就在琢磨著這個熟悉的名字不知是否就是高中的同窗,當他見到孟祥斌遺像的時候,不由失聲喊道:“老班長!”雖然多年不見,但高中生活的動人點滴仍在張勇腦海裡縈繞,宛如昨日。高中入學不久,一名同學的父親不幸因病逝世,家庭失去了頂樑柱,這名同學生活面臨斷頓。作為班長,孟祥斌立即發動全班為這名同學獻愛心。當時,大家都不富裕,也沒有什麼零用錢,僅有從家裡帶糧食換得的飯票,孟祥斌就帶頭捐出了自己的大部分飯票,幫助同學渡過難關。 家裡經濟雖不富裕,可每年年底部隊組織申報家庭困難補助時,他都把名額讓給別人。 2006年5月,孟祥斌得知一名同學家境困難,父母病重,就帶頭髮動全班同學為其捐款。其實,孟祥斌家庭也非常困難,他父親心臟不好需要開刀,但巨額的手術費卻沒有著落;母親、岳母都有病,經常住院;孩子年幼,妻子還沒有固定工作,他每月2000多元的工資,一般只留200元用於日常開支,其餘均寄回家。可他卻從來沒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當同學們商量著要為他組織捐款時,他爽朗地笑了:“我還沒到揭不開鍋的時候呢!真到那時候,大家別跟我爭啊!” 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孟祥斌身上太多太多。其實,孟祥斌自幼家境清貧,父親心血管硬化急需手術,母親患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長年需要打針吃藥。結婚後小家庭困難接踵而至,女兒疑似患有先天性膽總管阻塞,先後5次被緊急送往江西省兒童醫院救治;妻子葉慶華從縣印刷廠下崗待業,經濟捉襟見肘。但孟祥斌卻揣著一顆熱情而善良的心,自己處處省吃省用,無論在什麼時候,不管是遇見舉步維艱的殘疾人,還是流浪街頭的孤寡老人,他都會慷慨解囊,多則三五十元,少則一兩元。 在孟祥斌的身上,大家看到的不僅是俠義風範,更是一種軍人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責任,讓他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遭受威脅的時候挺身而出;責任,讓他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慷慨解囊;責任,讓他血脈噴張,使命在肩,點燃尚武的激情枕戈礪劍;責任,讓他年僅28歲的生命如此多彩! 自古軍人生為戰。清理孟祥斌的遺物時,一本筆記本上抄寫著《史記》裡的一句話,被他用紅色圈畫了好幾遍:“故受命而出,忘其國;即戎,忘其家;枹鼓之聲,唯恐不勝,忘其身。”在場的戰友都說,孟祥斌如果沒有成為捨己救人的英雄,他一定會成為未來戰場上的一名勇士。 2004年7月,妻子葉慶華臨產,身體有些不適。她多麼渴望這段特殊時期裡丈夫能守候在身旁。而此時,孟祥斌所在部隊即將赴高原進行成建制演習,他正在為這次近似實戰的綜合演練做準備。為抓住這次難得的摔打磨煉機會,孟祥斌在電話裡對妻子說:“我也想守在你的身邊,親眼看到孩子降生盡享天倫之樂,但軍人有自己的職責……”最後,孟祥斌沒有寫請假報告,而是乘車遠赴西北高原。當他從高原演習凱旋趕到家時,女兒已經出生半個多月了。 2004年5月,孟祥斌83歲高齡的奶奶突然病逝。孟祥斌是家中最小的孫子,學習用功,成績優秀,奶奶從小就特別疼愛他,他也對奶奶特別依戀,奶奶臨終前還一個勁念叨著他的名字。論情論理,孟祥斌都想回去為奶奶送終。可當時部隊正在執行一項重大而特殊的戰備演習任務,所有崗位時刻處於臨戰狀態。作為機要幹部,他深知責任重大,委婉地打電話告訴家人安頓好奶奶後事,替他為奶奶燒串紙燃炷香。打完電話後,孟祥斌圍著部隊訓練場跑了10圈,宣洩內心的悲痛,然後朝著家鄉的方向磕了幾個響頭。 就在孟祥斌犧牲的前幾個月,他專升本從二炮工程學院畢業時,部隊正在進行綜合演練。按常理,孟祥斌完全可以繞道回家看望年邁多病的父母和分別已久的妻女,也可以回到部隊留守。可孟祥斌從戰友那裡得知,這次演練不僅動用一批新裝備,還要摸索未來作戰的一些新訓法戰法。他毫不猶豫帶著行李直接到演練場報到,投入到緊張的綜合演練中。 這就是孟祥斌,在他的人生信條裡,永遠清楚地排列著大愛與小愛、國家與小家、他人與個人的序列,十米高橋上奮不顧身的驚人一跳,看似偶然,卻是他肩負責任的必然選擇。滔滔婺江,日夜不息地向前奔流,它流傳著孟祥斌每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流進大海,流進汪洋,流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談及英雄的生前歲月,追溯英雄深厚的道德積澱。當目光轉向婺江城南橋時,又會感受到因英雄壯舉而演繹的更多的故事。 風蕭蕭兮,婺水寒;英雄一跳兮,不復返! 英雄長眠婺江,奔流不息的江面很快恢復了平靜。古老的婺江呀,你可知道,你帶走了一個英雄年輕的生命,留給婺城人民的卻是流淌不盡的眷念與哀思,你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見證了當今的繁榮,也見證了英雄捨己救人的悲壯。 孟祥斌的犧牲,感動了這座古老的城市,也感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古橋為之垂淚,婺江為之嗚咽,就連晴朗數日的天空也變得陰沉,整座婺城沉浸在悲痛之中。 心靈一旦受到震撼,靈魂一旦得到淨化,就會迸發出無限激情和感動。孟祥斌縱身一跳的瞬間定格於目擊者的淚眸,英雄樸實的話語烙在市民的心中,感動化作波瀾,理性催生行動。在孟祥斌犧牲的城南橋上,湧動著有史以來最為擁擠的人流,相識或不相識的人們,自髮用各種方式哀悼、追憶英雄。古老的城南橋,變成了一個祭拜英雄的露天靈堂。 孟祥斌犧牲幾小時之後,有人在城南橋上拉起“沉痛悼念英雄孟祥斌”的橫幅,有人送來了花圈,輓聯上寫著“送給捨己救人的解放軍英雄”,落款是五個蚊蠅小字:金華一市民。數百隻花圈綿延數里,數千朵菊花綻放婺江兩岸,讓這個不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卻綻放著滿眼的金黃。 經過的人停住了腳步,來往的車輛放慢了速度,還有許多人專程趕到城南橋上祭拜英雄。他們向著婺江深情張望,向著英雄縱身一跳的地方鞠躬……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市民聞訊趕來,越來越多的花圈,擺滿了橋兩側人行道,一直延伸到了江邊。 12月1日,仍是孟祥斌所在部隊輪休的日子,數百名官兵一大早就抬著英雄穿著新軍裝的遺像來到城南橋,把遺像固定在他縱身躍江的橋欄上。照片上的孟祥斌身著新式軍裝、佩戴著中尉軍銜,精神的板寸短髮,目光炯炯,英氣逼人、帥氣奪目。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大媽湊上前去,撫摸著孟祥斌的遺像,眼淚吧嗒吧嗒地流個不停:“斌斌,多好的孩子,跟我的孩子差不多大,太可惜了!” 官兵戴著黑紗,他們一個一個把手中的菊花擺放到孟祥斌的遺像面前,然後排成整齊的隊伍,用盡全身力氣齊聲高喊:“孟祥斌,我們看你來了!”勢如雷霆,氣吞山河。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作為鋼鐵般的革命軍人,他們傷心至極,眼中卻沒有眼淚,他們剛毅的眼神向著孟祥斌犧牲的婺江眺望,他們用軍人獨特的方式祭拜英雄,送別戰友,婺城上空迴盪著壯烈和豪邁。 城南橋,因為英雄孟祥斌而成為這座城市的焦點,感動在這裡像電波一樣迅速擴散,衝破城市的邊緣,瀰漫在城市的上空。成百上千的市民在城南橋上排起了長龍,他們手捧黃菊花,逐一走到孟祥斌的遺像前,敬上菊花,鞠躬致哀。人潮中,有古稀之年的老者,也有蹣跚學步的孩童,有西裝革履的成功人士,也有衣著樸素的打工者,有英雄的山東老鄉,有結伴而來的年輕情侶,也有意氣風發的莘莘學子…… 英雄,讓這個城市徹夜不眠;壯舉,撥動著這個寒冬溫暖的琴弦。古老的婺城不再平靜,每個角落都傳頌著英雄的壯舉,每個人都在念叨著一個令人垂淚的名字——孟祥斌! 一夜間,金華移動公司投資一筆不小的經費將城南橋上22個燈箱廣告牌全部換上了孟祥斌的照片,上面寫著:“一個人感動一座城,向英雄孟祥斌致敬。”城南橋頭,那塊全市最大的電子廣告屏,伴著哀婉的音樂,日夜不斷閃現著“沉痛哀悼英雄孟祥斌”、“向英雄孟祥斌致敬”等標語。知情人介紹,這個電子廣告屏一天的廣告費好幾萬元,這些天來,這位從未謀面的老闆損失了好幾十萬。孟祥斌,已成為這座城市冬日里最深刻的記憶。 英雄捨己救人的壯舉在互聯網上公佈後,在廣大網民中很快引起強烈反響。 “孟祥斌”成為網上點擊率最高的關鍵詞之一。短短幾日,在百度搜索引擎粗略統計,已有19900餘個網頁熱議孟祥斌事蹟,2160多個網上論壇發帖51300餘條,網絡點擊瀏覽超過240萬次。 “我們應該為英雄燭光守靈!”此帖一出,立即得到網友的積極響應。從孟祥斌犧牲的第二天夜晚開始,城南橋上,數百名網友和市民默默為英雄守靈,他們長久陪伴在英雄的遺像前,讓英雄夜晚不再孤單。有的在孟祥斌跳江救人的地方點上蠟燭,跪地祭拜;有的來到江堤上,點燃蠟燭,捧在手心,對著江面為英雄祈禱;也有的將蠟燭放在特製的紙船上放入婺江,點點燭光映照水面,就像滔滔婺江哭紅的眼睛,寄託著婺城人民對英雄的無盡哀悼和緬懷,彷彿在向人們輕聲地訴說:有一位英雄,他曾經來過…… 來祭拜的人中,有很多人的名字,我們無法忘記—— 黃麗坤,浙江溫州人,賣報為生。當他從報上得知孟祥斌縱身一跳化作永恆的事蹟後,他的心靈震顫了,花了半個多月掙到的1000元錢,打車專程從溫州趕來,凌晨2時許趕到了城南橋,在英雄的遺像前獻上菊花,含淚一拜再拜,然後又匆匆乘車返回,要趕在天亮之前回到溫州。因為他得知,當天的報紙上刊載了英雄捨身救人的事蹟,他要在第一時間把報紙送到人們手中,讓人們第一時間得知英雄的壯舉。 金華市民範廣昆,出差歸來準備打車回家,從交通廣播電台得知孟祥斌救人的消息後,立即讓司機調轉車頭,買了一個大花圈放到城南橋上,默默地祭拜英雄。此後幾天,每天下班後,他都會專程繞道20多公里過來祭拜英雄,寄託哀思。站在城南橋上,範廣昆經常一個人靜靜地思考,他在思考人之本性,在思考道德的力量,在思考英雄帶給這個社會深刻的啟示。 哽咽無聲,淚流無聲,刻骨傷痛怎能用語言表達,又怎能用語言描述。 城南橋上,婺江兩岸,800多個花圈延綿數里,上萬朵黃菊競相綻放,3萬多名民眾自發前往弔唁祭奠,千餘軍民手捧蠟燭為烈士守靈…… 保安陳斌,在孟祥斌犧牲當天就一直在城南橋上維持秩序,為英雄募捐,當天他向領導請假時,得到的答復是:“英雄犧牲的地方,就是你們工作的崗位。” 熙熙攘攘的人流,有抱著嬰兒的母親,有繫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有路過的三輪車夫,人們爭先恐後地把錢塞進捐款箱卻無人留名,多則數千,少則幾元,擠不進人群的群眾乾脆把捐款直接塞進軍人的口袋…… 有一對年輕情侶,把百元鈔票折成紙鶴捐出;一名小學生,砸開儲錢罐,把幾十個一元硬幣送到了橋上;一名靠蹬三輪車謀生的中年男子來到現場,他摸遍全身沒有找到錢,最後從三輪車座位下藏著的錢袋裡找出10元錢,投進募捐箱。 還有一名年輕的三輪車夫,一連幾天都到城南橋上參加紀念活動,他對自己曾經收下的5元車費一直愧疚不已。就在孟祥斌犧牲後幾個小時,他在市區被一名老伯攔下,遞給他5元錢,託他幫忙送一個花圈到城南橋上。這位車夫看到花圈上寫著“解放軍烈士永垂不朽”,落款是“金華一市民”,當時很是奇怪,這位老伯卻說:“人家連性命都不要了,咱還留什麼名。”這位還不知道孟祥斌壯舉的三輪車夫一路納悶的蹬到城南橋時,被眼前的情形感動得直落淚,他後悔自己收下了那5元錢。而此後幾天,只要聽人說到城南橋去紀念孟祥斌,他一律免費接送,也給自己創造更多祭拜英雄的機會。 來自江西的殘疾青年程瑞祥,搖著輪椅來到城南橋頭,送上一束百合,捐了300元錢,這位在街頭靠給人擦皮鞋謀生的年輕人,他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他說:“我一直認為多數在城市生活的人都很漠然,來去匆匆,各顧各家,平凡人的突然離去就會像死了一隻螞蟻一樣微不足道。孟祥斌是一個極其普通的軍人,卻正是這樣一個軍人,給了這座城市最溫暖感人的力量。” 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坐著輪椅來到英雄犧牲的地方敬獻花圈,還非得捐出300元錢。從他樸素的衣著和破舊不堪的輪椅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並不殷實,可他仍堅持要為英雄親屬作點貢獻,見有人不解其意,老人吐露了心聲:“我們老百姓的富裕軍人功不可沒,他們不僅練兵打仗保衛國家,還得支援地方經濟建設,遇到天災人禍,總是沖在最前面。沒有軍人的犧牲奉獻,老百姓的安穩日子都不會有,還談什麼富裕生活。要是趕在以前,我連自己都吃不飽,就是想擁軍也沒啥可捐呀!” 樸實的話語,道出了所有老百姓的心聲,這也許就是和平年代對軍人最高的獎賞。對於一個人來說,優秀的精神就是他的靈魂,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千萬人優秀的精神就是民族的靈魂。孟祥斌所帶給今天的,將超越時間和空間,在歷史上留下記憶的絕非一座城市,每一個被英雄感動的國人都是幸運的參與者。 幫女兒買一雙漂亮的紅皮鞋,這是孟祥斌當初給女兒的承諾,也是他短暫人生未了的夙願。孟祥斌走了,人們卻記住了他的這個承諾,不少市民買來了各式各樣漂亮的紅靴子送給小詩妍,他們告訴詩妍:“爸爸睡著了,這是爸爸專門給你買的。”因為不知道詩妍的腳有多大,各種尺碼的鞋子都有。幾十雙紅靴子,擺滿了半個房間,就像一團團熊熊烈火,燃燒著愛的激情。 英雄遠去,浩氣長存。當青春的哀歌隨風飄去,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沉思。婺城興起的感動,在城南橋化作一股暖流,讓英雄在寒冬裡感受春暖。在孟祥斌跳水救人的當天,在市電台工作的音樂人方向難以控制自己,半夜兩點跑到橋頭,橋上感天動地的一幕幕打開了他的感情閘門,一首感人的歌曲《這一次》傾瀉而出。這首歌很快就成為響遍婺城的流行元素—— “這一次你縱身一躍,滔滔婺江見證壯烈。這一次你奮力地托舉,托起生的希望震撼人間。這一次你永遠離去,崇仰正氣如唱大風歌。這一次雖不再醒來,卻用生命的光芒照亮人間。把生給了別人,用死鑄就軍魂,古老的城南橋為你嗚咽,金華山水把你銘記。英雄就在身邊,英雄並不遙遠,你用軍人的脊梁,擎起一座豐碑、一座永恆的豐碑!”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