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巴山紅旗·紅四方面軍川陝紀實

第19章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

從鄂豫皖到川陝,部隊千里轉戰,每次戰鬥中都會出現傷病員,由於部隊要行軍打仗,又沒有根據地,往往不得不忍痛將一些重傷員留在地方,這些傷病員總是成為敵人殘酷報復的犧牲品,以至於有些戰士說,寧可犧牲,不願負傷。犧牲後就再沒有痛苦,負傷後往往還要承受更多的磨難。在戰事不斷的情況下,如何救治傷員成為部隊建設發展的大事。入川後,形勢相對穩定,紅四方面軍總部決定以紅十師醫院為基礎,從十一師、七十三師醫院各抽調一部分醫務人員,在泥溪場成立西北軍委總醫院,又稱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當時的總醫院規模很小,醫護人員只有三十餘人。 1933年元月,總醫院遷駐毛浴鎮,因為環境條件的限制,總醫院規模較小,醫生、護士缺乏,醫藥設備缺乏,病房分佈於瓦室鋪、九浴溪、雷家河、圓池河一帶,收治傷病員一千四百多人,治療條件十分惡劣。 1933年3月,田頌堯向新創立的蘇區發動“三路圍攻”。為了誘敵深入,紅四方面軍總部撤出通江城,總醫院也由毛浴鎮遷回到泥溪竹子坎。 1933年5月,紅四方面軍發起空山壩反擊戰。戰鬥異常激烈,部隊傷員驟增,為了就近治療,總醫院奉命從泥溪場遷往檬壩的長坡。在長坡時,總醫院共有中西醫生十四名、醫療看護人員三十名左右。就是這樣的條件和規模,總醫院仍然收治傷病員一千五百名。同年7月,隨著反“三路圍攻”勝利結束,總醫院又奉命遷往民胜鎮的鸚哥嘴。由於傷病員的增加,醫院規模也隨之擴大,傷病員數量劇增,但醫院規模、醫療條件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西北軍委決定,調川陝省委書記周光坦出任總醫院院長兼政委。

1933年夏,張琴秋由川陝省紅江縣委書記調任紅四方面軍總醫院政治部主任,事實上成為總醫院的具體事務負責人。張琴秋文武雙全,具有極高的政治修養和領導天賦,張琴秋、周光坦以及蘇井觀等總醫院的主要領導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中,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艱苦開拓,把總醫院和川陝蘇區的醫療衛生事業開展得有聲有色。 在鸚哥嘴停留了半年左右,1933年底,劉湘發起“六路圍攻”,紅四方面軍收緊陣地,步步後撤。總醫院全是傷員和醫護人員,必須要一處交通便利,又安全可靠的環境。經選擇,1934年2月,總醫院轉移到沙溪的王坪。 王坪是川陝根據地的大後方。地處大巴山腹地,東接川北門戶竹峪關,南與通江相連,西抵軍事重鎮得漢城,北面直抵巴山腹地簡池壩。這里四面群山聳峙,到處溝渠交錯,總醫院中心地帶背靠巍巍高聳的大城寨,腳下是潺潺流過的沙溪河,兩邊是直插雲天的絕壁,整個地勢猶如一把大靠椅,總醫院所在的王坪方圓十多里地形相對平坦,周圍土地肥沃,稻田環繞,漫山遍野,竹木成蔭,一年四季鬱鬱蔥蔥,風景優美,氣候溫和,宜於養傷和治病,是設立野戰醫院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在這裡,總醫院得到長足的發展,全盛時期有四千多人,其中中西醫醫務人員達一千多人。

總醫院是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的直屬單位,其編制相當於軍級。當時,由於川陝蘇區處於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總醫院既要領導全軍的醫療衛生工作,又要兼管全軍醫療機構的行政事務,同時還兼具培養戰地醫衛人才和醫藥研發的功能,實際上是一個集醫、政、軍、教、研於一體,中西醫並重的機構。 總醫院下設政治部、醫務部、總務處三大部門,轄七所分院、五所軍醫院、十五所師醫院和四十四所團衛生所,是我軍當時規模最大、機構最健全、功能最完善的後方醫院。 政治部主管總醫院系統的一切行政事務,內設組織科、宣傳科和保衛科。首任政治部主任張琴秋。張琴秋調到婦女獨立團後,徐立清接任政治部主任。最初,政治部設在大路邊的一所地主大院裡,後為安全起見,搬到位置僻靜、綠樹環抱的山坳裡。組織科負責全院的人事和黨團員的管理工作。

宣傳科是全院最為活躍的科室,負責全院的宣傳、文化和教育工作,還設有列寧學校、俱樂部和版報組、歌詠組。列寧學校負責招收看護兵、護士和一定數量的傷病員,學習的教材是總政治部編的《新戰士讀本》和《紅色戰士叢書》。俱樂部是當時的文化場所,也是人氣最旺的地方。 俱樂部製作了鞦韆、木馬、沙坑等體育運動器材,供輕傷員們鍛煉身體。 俱樂部還有一個五十多名演員的新劇團,這是張琴秋的點子。劇團有一支小樂隊,二胡、笛子、手風琴是樂隊的主要樂器。張琴秋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高才生,她政治堅定,頭腦冷靜,能歌善舞,具有極高的政治理論修養和藝術素養。擔任總醫院政治部主任後,張琴秋將這些為革命流血負傷的傷病員當成自己的親兄弟,以女性特有的溫柔、細緻,體貼入微,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恢復健康。治療傷病,除了藥物外,還有精神療法。看到傷病員們整天在傷病的折磨中,情緒不高,為了調動傷員自我恢復能力,張琴秋廣泛尋找有文藝天賦的戰士,將他們組織起來,為傷病員們表演節目。張琴秋有時自己也親自參加演出。好幾次她到病房去視察,聽說張主任來了,傷病員們的情緒立即振奮起來。有一次,張琴秋來到一個重傷號面前。這天天氣很熱,她看到這個重傷員滿頭滿臉的汗珠,便坐在他的身邊,掏出自己使用的毛巾,給他揩汗,問他的名字、籍貫、在哪裡受的傷、疼不疼,又問他有什麼要求。沒想到,這個傷員說,我最大的要求是想听張主任唱歌。他的話一出,周圍的傷病員紛紛鼓掌。張琴秋大大方方地說:“好,大家喜歡聽我唱歌,那我就給大家唱一首。”張琴秋有一副天生好嗓音,她一開口,甜美的聲音如同清風吹拂,傷病員們立刻就忘記了暑熱,沐浴在她美妙的歌聲中。一曲終了,病房裡掌聲一片,張琴秋又給大家演唱了一首。張琴秋離去的時候,那個重病號的眼裡飽含淚水。離開病房,張琴秋立即找來劇團負責人,要求他們盡快編排一些反映戰士們戰鬥生活的小歌舞,要經常去給傷病員們演出。演出多半是在病房外的場地,對一些不能動的重傷號,劇團就到病房裡,到他們的床邊去演出。每次劇團來演出的時間,就是傷病員們最快樂的時光,比較著名的節目有歌舞《八月桂花遍地開》,話劇《劉湘投江》等。

保衛科也稱交通科,主要擔負醫院保衛工作。保衛科配有一個營的兵力,下設四個步兵連和一個騎兵排。 醫務部主要負責軍隊的醫療業務工作,普及醫藥衛生知識,培養醫護人員,指導下轄醫院的業務工作,醫務部下設中醫部、西醫部、護士學校、看護營、院部醫務所等機構。 由於總醫院的傷員多為刀槍創傷,所以西醫部是醫院裡的重要部門,為傷病員動手術的手術室就在西醫部。手術室恐怕是總醫院裡最闊氣的地方了。手術室原是一地主的大莊園,和一般農村常見的磚瓦房不一樣,這個莊園的房屋高大寬敞,牆壁全部刷有白石灰,最為顯眼的是寬敞明亮的窗戶,寬大的窗戶裝有農村極為罕見的玻璃,陽光射到屋裡,亮堂堂的,這種房屋在當地極為少見,被稱為“洋房子”。洋房子共有三大間,一件儲存手術器械和藥物,一間是醫生手術前的消毒準備間,一間是手術間。兩張方桌並排,上面舖一床白單子,就是手術台。距王坪二十餘里的桑絲坪設有西醫分部,相當於一個分院,最多時共收治傷病員兩千多人。護士學校又叫衛生學校,專門為總醫院和各分醫院培養醫務人員。校長蘇井觀,學員有兩百多人,全是十六七歲的青年男女。

中醫部設在距離總醫院約兩里左右的廖坪。中醫部實際上就是一所中醫院。 總醫院的病人幾乎全是戰鬥中負傷的官兵,人數多達好幾千。為了看護他們,總醫院將五百多名十二三歲的小紅軍組織成一個看護大隊,負責傷病員們的吃、喝、拉、撒、睡。這些小紅軍們每天在各個病房之間往返穿梭,為傷病員打水送飯,洗衣擦澡,採藥製藥,運柴運糧。這些小紅軍用自己稚嫩的雙手,為紅軍的醫療衛生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總務處是醫院的第三大部門,負責總醫院的一切後勤工作以及各分醫院,軍、師醫院的醫藥器械保障。 總務處下設供給處,主管全院數千人的衣、食、住、行、採買、倉儲、食堂以及為死難傷病員製作棺材的鐵木工廠。為解決傷病員床鋪所需的墊被、蓋被、衣服、鞋子等需求,總務處還設有紡織連、縫衣連、做鞋隊、彈花班、洗衣隊、擔架營。紡織連有紡車一百五十多架,紡出的棉線送到苦草壩的織布廠。縫衣連共三個排,九十餘人,做鞋隊五十餘人,彈花班有工匠十餘人,專門給總醫院彈棉花,做棉絮棉被。洗衣隊一百五十多人全是年輕的女紅軍,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她們天天在沙溪河畔為傷病員們洗衣晾衣,在嚴酷的戰爭環境裡,洗衣隊姑娘們的青春氣息,成為沙溪河畔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總醫院的三大部及下設的若干科、股、室、校、隊等部門組成大型野戰醫院完備的建制,為源源不斷送來的傷病員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成為新中國衛生醫療體系創建的重要參考。 除三大部外,總醫院還設有若干分醫院。隨著川陝革命根據地的不斷擴大,敵人的圍攻與紅軍的反圍攻激烈進行,戰鬥越來越頻繁,傷病員也越來越多。為適應需要,總醫院設置了幾個分醫院,主要有設在瓦室舖的劉二溝分醫院,設在新壩場的新壩場分醫院,設在沙溪鄉的蔡家溝分醫院和設在麻石鄉的張村壩分醫院。分醫院的設置基本仿照總醫院,行政上接受總醫院領導。 第一大難題是住宿和醫療機構用房嚴重不足。 紅軍入川後,天天戰鬥不斷,近三年的時間裡,大小戰鬥多達一千七百多次,殘酷激烈的戰鬥給紅四方面軍帶來極大的傷亡。僅萬源保衛戰,就有三四千傷病員轉過來,最高峰時,曾經一天就送來一千多傷員,“每天做手術後扔掉的血棉花,都要撿一大麻袋。”全院共收治了六千多傷病員。為了便於管理和分級治療,總醫院將傷病員編為十四個連,分別為:幹部連、重傷連、輕傷連、病員連、休養連等。

幹部連收治的全是連長以上的干部。重傷連全是生命垂危的重傷號,重傷連流動性較大,傷勢好轉後便轉入輕傷連。輕傷連的人數最多,共有九個連。病員連是中醫部收治的病患官兵。由於戰場環境惡劣,傷寒、痢疾、瘧疾流行,中醫部將患傷寒和痢疾的病患者編為重病員連,將患瘧疾的病患者編為輕病員連。休養連又叫歸隊連,大部分都是傷勢基本痊癒,在這裡休養一段時間即可出院。休養連的干部戰士都要參加一定的活動,如幫廚、輕度的軍事訓練。凡是出院的官兵,都必須持有休養連的證明到院部辦理出院手續,否則以不守紀律論處。 十四個傷兵連外加上醫護人員近七千多人住在哪裡? 王坪位置偏僻,只有一個人口不多的小山村。這裡的百姓生活艱苦,住的全是泥坯草房。經過當地蘇維埃動員,老百姓騰出十七套民房,但這點房子遠遠不夠,房少人多成為一大矛盾。以當時的條件而言,大規模建設病房也不現實,而且蓋房子也非一日之功。為緩解房屋緊張,只有化整為零,分散居住。總醫院將西醫部放到桑絲坪,把中醫部設到廖坪,十四個傷兵連,以連隊為醫療區分散居住,六千多傷病員分散居住在周圍方圓十多里的村落裡。因為住房緊張,傷病員的床位也有嚴格規定,輕傷病員的舖位,每人不超過兩尺五,一頭一個,顛倒相睡;重傷員單獨一個舖位,寬度不超過三尺。就是這樣,每個房間裡全部被床位擠得滿滿的。

除了手術室、藥品倉庫、食堂和少量的治療用房外,其餘的醫療用房也隨同傷員一起,每個醫療區一兩間房子作為看病的地方。就是這樣因陋就簡,總醫院建成了紅軍歷史上最龐大的綜合野戰醫院。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收治了傷病員近萬人次,為紅四方面軍在川陝戰鬥期間的傷病員提供了全方位的醫療保障。 第二大難題是醫護人員極度缺乏。 醫護人員是專業性極強的特殊人才。以當時中國的醫療衛生教育水平而言,受過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就是在大城市也屬鳳毛麟角,紅軍的根據地都是建立在敵人統治薄弱的窮鄉僻壤,專業的醫護人員就更稀少了。在當時的情況下,紅軍的醫護人員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俘虜敵人的專業醫官,經過做工作,讓他們留下來為紅軍服務;二是充分利用四川的“郎中”,也就是中醫;三是自己辦紅色衛校,培養自己的醫護人員。

戰場上俘獲敵人的醫官數量有限,周光坦和張琴秋便將眼光盯在中醫上。中醫的特點是家傳,很多中醫有了絕招後便在家裡坐堂行醫,也有一些“走方郎中”。在當時的情況下,首先要解決“有無”的問題,能治病就是“醫生”。在科班出身的醫護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他們充分利用本地的中醫資源,僱用、聘請一些老中醫來醫院工作。但在當時,階級對立情緒勢同水火,要聘請那些不屬於工人和貧雇農的郎中到醫院來為紅軍服務,絕非易事,有些人將此視為嚴重的“政治問題”。搶救醫治好傷病員,是穩定軍心,增強部隊戰鬥力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周光坦、張琴秋在這個問題上據理力爭,爭論的焦點落在究竟是所謂的“政治問題”重要還是搶救紅軍戰士的生命重要,不是工農出身的醫護人員究竟能不能用。

1933年8月11日,紅四方面軍總部專門召開醫務工作會議,周光坦和張琴秋在會上作了重要的發言,就解決醫生不足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辦法。他們的發言得到了徐向前、陳昌浩、傅鍾及鄭義齋等人的大力支持。會議結束後,川陝蘇維埃和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陸續出台了好些相關政策,如《團結爭取舊的醫務人員,設立中藥房》的決議,川陝省蘇維埃政府和西北軍區政治部聯合佈告更是明確宣布: 對於醫生、軍人、技師、熟練工人、科學家、文學家等專門人才,知識分子和學生,不但不殺害,如果這些人才願意忠誠在蘇維埃政權下服務,政府予以特別優待。 《川陝省蘇維埃政府關於土地改革佈告》第十三條規定: 白區醫師、技術人材、專門家、教員,在服從蘇維埃法律,在赤區工作者,除應有之工資外,如其家屬進境,亦同樣分得土地。 徵得方面軍總醫院院長兼政委周光坦的支持後,張琴秋一面與地方黨委聯繫,找到駐地中共沙溪區委書記閻仕金,請他們協助提供當地的中醫情況,一面發動總醫院現有的幾位中醫提供名單,動員其所熟識的中醫到總醫院來工作。最早來到總醫院工作的本地中醫是閻文仲,以後閻文仲又介紹了楊成元。楊成元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老中醫,醫術高明,但他曾經在當地的保安團擔任過團總,紅軍解放通南巴後,楊成元擔心受到鎮壓,嚇得躲進深山。得知這個消息後,張琴秋認為,紅軍極度缺乏醫療人才,對楊成元要利用他的特長為我所用。她在閻仕金和閻文仲的陪同下,鑽進深山老林,找到楊成元,親自給他做工作,以人格擔保只要他為紅軍服務,保證對他不關不殺。張琴秋說:“共產黨說話算數,只要楊成元願意給紅軍看病,不再乾壞事,我用腦袋擔保他的生命安全。” 張琴秋這樣做是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的,當時川陝根據地“肅反”之風正盛,極左環境下,很多人為一句話、一件事被抓被關。擔任敵人“團正”一級官員,按規定要予以嚴懲。張琴秋將鎮壓的對象請到總醫院做大夫,引起了一些非議。張琴秋力排眾議,堅持讓楊成元給紅軍戰士治病。為感紅軍不殺之恩,到總醫院後,楊成元第一天就給九十多名傷病員看病,表現出了精湛的醫技,贏得眾人信服。在以後的工作中,楊成元勤勤懇懇,搶救了很多重傷員,得到醫院的信任。總醫院中有專長的中西醫生,均稱為醫官,相當於軍隊的連級幹部。由於蘇區財政經濟困難,軍隊指戰員、地方乾部實行供給制,一律不發薪金,但對技術人才則特別照顧。經紅四方面軍總部同意,對楊正元等一批當地聘請的醫官給予薪金,醫官楊貫英每月工資一百六十元,醫官楊成元每月工資一百二十元,醫官陳殿之每月工資一百元,醫官李邦銳每月工資四十元。醫院為醫生專門開小灶伙食,“無葷不擺飯”;對有煙癖的醫生,特批供給鴉片;老中醫行軍、出診可以騎騾子。外出就診配以坐騎,這就如同今天給專家配專車一樣。張琴秋更是決定任命楊成元為中醫院負責人。 1935年,紅四方面軍撤離川陝根據地,楊成元不顧古稀之年,毅然決定跟隨紅軍長征。此時張琴秋已經離開總醫院,得到這一消息後,她立即將自己的坐騎送給楊成元。長征路上,楊成元繼續給紅軍戰士治病,部隊到川西理番時,楊成元不幸病逝。辭世前留下遺言:“我老年遇知音,幸得參加革命,我死值得,死而無怨。” 除了留用和聘請,周光坦和張琴秋的第三個辦法是自己培養。舉辦“紅色醫官”和“紅色看護”培訓班,成立衛生學校,培養衛生人才。這項工作的最大功臣是蘇井觀。 蘇井觀,河南省潢川人,名蘇炳達,字靜觀。 1927年畢業於天津海軍軍醫學校,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初離開潢川進入鄂豫皖蘇區並參加紅軍。先任紅二十八團軍醫,後調任紅軍第一師(後改為第十師)醫院外科主任、院長。紅軍入川在泥溪開辦總醫院,蘇井觀為第一任紅四方面軍總醫院院長,參與創建和領導川陝革命根據地的衛生事業。 1935年7月至1936年3月任紅四方面軍總衛生部醫政局局長。 1936年後先後任中共中央西北局衛生部部長、紅軍西路軍衛生部部長、延安邊區醫院院長、八路軍醫院院長、中共中央軍委衛生部部長、中共中央軍委總衛生部部長。解放後任衛生部副部長。 為了解決醫護人員緊缺的問題,紅軍入川後,蘇井觀就開辦了紅四方面軍歷史上第一所“紅色衛校”,招收“粗知文字,有學習精神”的僱工、貧農、中農及社會關係清白、無反動嫌疑的男女青少年,畢業後即分配到各紅軍和工農醫院服務。蘇井觀一邊創建總醫院,同時自任校長,他自編教材,親自講課,手把手帶學生實習。蘇井觀、周吉安、林春芳、李炳伍、黃興蓉、潘文森、俞明成等醫生講授病理學、解剖學、藥物學、脈絡學等課程,為紅四方面軍培養了一大批衛生工作骨幹。總醫院定址王坪村後,蘇井觀除了擔任外科主任外,把主要精力用在了開辦衛生學校、培養醫護人才的工作上。在蘇井觀的努力下,“紅色衛生學校”開辦得有聲有色,學員們在較短的時間裡學到了很多急需的實用知識,這些人畢業後立即進入總醫院和部隊各級醫院,有力地提高了紅四方面軍的醫護水平。學校共為根據地培養了四百多名醫護人才。 第三大難題是藥品和醫療器械空前的緊張。 紅軍入川後戰事頻繁,總醫院傷員日收治量在三千人左右,萬源保衛戰最艱苦的時候,日收治量曾高達六千餘人。這麼多傷病員,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需求巨大。由於敵人的封鎖,治療所需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極為缺乏。紅軍當時醫藥和醫療器械的來源主要有如下途徑: 繳獲。這是戰爭年代紅軍醫藥和醫療器械的主要來源。每逢戰鬥結束,部隊打掃戰場,都要注意清點繳獲的藥品及醫療器械,然後集中送到總醫院。總政治部和總經理部專門通知各部隊,提出收繳藥品及醫療器械的要求。但數量較少,也不夠系統。 購買。這是紅軍總醫院系統獲得醫藥及醫療器械的重要途徑。當時紅軍通過地下交通線到敵占區採購物資的順序是:指揮戰鬥所需的地圖、電台、彈藥,再就是醫療用品了。紅四方面軍總經理部和紅四方面軍總醫院派人裝扮成商人到敵占區的大城市購買,然後想方設法偷運回來。紅四方面軍與孫蔚如部達成互不侵犯協定後,武志平通過地下黨建立的地下交通站成為重要採購運輸通道。但由於敵人封鎖嚴密,交通阻塞,數量有限。 自製。總醫院醫務人員自力更生,自己動手試制急需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這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徑。 大巴山山高林密,中草藥資源極為豐富,總經理部通過在川陝蘇區廣泛建立的經濟公社和貧農合作社大量收購中草藥原料回來自己加工。總醫院也專門組織挖藥隊進山採集,同時自己種植桔梗、川芎、紅花等常用中草藥,醫院醫務科大量利用這些中草藥療傷治病。如用生半夏、生川芎、生草烏汁做麻醉藥,用大小血藤、見腫消及嫩桐樹枝搗碎敷創傷口。若遇沙子和碎骨取不出來時,就用蓖麻仁、倒提龍搗成糊狀敷在傷口上,讓沙子和碎骨自動流出來。 自製藥品內容極為廣泛,如鹽化鈣注射液、碘酒、葡萄糖注射液和鴉片製作的阿片丁以及樟腦酊、遠志酊、陳皮酊、豆蔥酊等藥物。尤其是用鴉片製作的止痛藥和麻醉劑,效果良好。紅軍傷員多為刀槍造成的創傷,這類傷口治療時都需要麻藥。但麻藥奇缺,最初,給傷員開刀時,幾乎沒有麻藥,只能憑傷員的忍耐來強行實施手術,後來外科醫生用白酒和漂白粉混合通過蒸餾製成一種名叫“哥樂方”的麻醉劑,傷員手術前將這種藥品吸入口內,就可起到較好麻醉效果。大煙是川陝根據地大量種植的毒品,總醫院藥劑科的醫師用大煙為原料,經過提取後製成嗎啡作為鎮痛劑。打針沒有蒸餾水,便用蒸桶把水燒開,像煮酒一樣收集蒸汽,然後冷卻成水。創傷治療需要大量的脫脂藥棉,藥劑科就將普通棉花彈散,疊成塊狀,用冷水浸泡後壓成薄片,再用水煮,脫去油脂,最後用漂白粉漂洗消毒後做成藥棉。將土棉布加鹼放到鍋裡反复蒸煮使其柔軟,然後加漂白粉清洗乾淨,再用食用鹽水浸泡消毒後作為藥用紗布。沒有透視設備,不能準確診斷傷員身上的彈頭或彈片,就用鐵製或竹製的探針在傷口周圍探尋。 醫院不僅缺乏藥品和醫療器械,就連一般用的衛生用具也沒有,沒有尿壺,醫務人員就用大楠竹筒給傷病員當尿壺。每天早晨護士們把傷病員用過的楠竹筒抱出去倒掉,再沖洗乾淨。為了幫助當地消除鴉片煙的危害,還自行研發戒菸藥,這種戒菸藥因其療效較好,一般有癮的人吃上一段時間,就能戒掉煙癮,而被人們稱為“神丸子”。 李耀宇當年曾在巴山腹地王坪的紅軍總醫院參加過護士訓練班,他這樣描寫醫院裡的場景: 當時,一般的疾病主要靠中藥治療。有傷病員發作腹痛,渾身大汗,呼天搶地的叫喚。老中醫讓護士趕緊研磨墨汁,又找來一顆步槍子彈,拔去彈頭,把彈殼裡的火藥倒進墨汁,馬上給病人灌服。一會兒,鬧病的傷員就從竹床上爬起來,抹一把臉上的冷汗,咧嘴一笑,好了,肚子不痛了。 由於戰事激烈,成百上千的傷病員被送往總醫院救治,儘管總醫院醫護人員竭盡全力救治,但因缺醫少藥,還是有不少傷病員因傷病惡化而光榮犧牲。醫院裡每天都有傷病員死亡,山坡上,大樹下,天天堆起十幾座土墳。剛開始還可以找來一些木板製成棺材,每座烈士墓前立一塊小墓碑,上面刻寫烈士的姓名、籍貫和職務。高級幹部犧牲後還要召開追悼會和刻製石碑。但在反“六路圍攻”戰鬥最緊張的時候,犧牲的傷病員越來越多,也沒有那麼多木材做棺材,便實行軟埋,甚至出現幾個或更多的烈士遺體合葬的情況。反“六路圍攻”戰役進行了十個多月,總醫院裡接受的傷病員多達數万,在醫院裡犧牲的有數千。那段時間每天都有傷病員死去,王坪周圍佈滿了烈士的墳墓,形成一個龐大的烈士墓區。 為褒揚革命烈士,1934年7月,紅四方面軍總醫院決定在王坪烈士墓區建立墓碑。張琴秋親自設計繪圖併題寫了碑文,墓碑用質地堅硬的青綿石建造,碑體呈長方形,由碑帽、碑身和碑座組成,碑總高三米九四,碑體正中豎刻著“紅四方面軍英勇烈士之墓”,兩旁是“為工農而犧牲”、“是革命的先驅”的對聯,橫批是“萬世光榮”。碑體的左右兩側分別鐫刻著手槍和步槍圖案,上面鐫刻著鐵鎚、鐮刀、五星圖案。烈士墓碑前一張石供桌,兩側各安放著一門用石雕的迫擊砲。 1934年10月,紀念碑落成。 1935年秋,紅軍撤離通江後,地主還鄉團蓄意掘墳毀碑,當地群眾於半夜將墓碑深埋地下。新中國建立以後,恢復原墓碑、石供桌、迫擊砲和一部分烈士墓。 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革命根據地訪問團由紅四方面軍老戰士原川陝省主席余洪遠帶隊,在王坪烈士墓祭掃並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 1982年4月,徐向前為該園題詞:“學習革命先烈們的不怕艱苦困難獻身革命的精神,為實現祖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而奮鬥!” 王坪烈士墓是全國僅有的紅軍為自己犧牲的烈士建造的墓碑。 198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將其更名為“紅四方面軍王坪烈士陵園”,這也是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2002年8月1日,民政部批准更名為“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 2011年6月,中共四川省委決定對烈士陵園進行修繕和擴建,並將散佈在通、南、巴各處的烈士遺骸集中在陵園安放。根據“莊嚴、肅靜、安靜”的要求,新陵園由陵園牌坊、陵園集墓和無名烈士紀念園組成。擴建後的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佔地面積三百五十畝,陵園背靠巍峨聳立的大城寨,清澈蜿蜒的沙溪河在陵園前緩緩流過,嘩嘩流淌的溪水,日夜不停地在向人們講述著當年烈士們奮鬥的歷史。 進入陵園,迎面而來的是莊嚴肅穆的牌坊。牌坊由漢白玉雕琢而成六柱五門,高十二米,寬二十五米,以紀念紅四方面軍1932年12月25日解放通江縣城。牌坊上鐫刻“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字體深紅。牌坊下是寬闊的“鐵血丹心”廣場,廣場面積為一萬平方米,廣場中央聳立著一組巨幅雕塑。雕塑長十九米,寬三米二,高七米八,由十九名石雕人物組成。雕塑生動地再現了當年蘇區人民踴躍參軍,支援前線,醫護人員戰地救護,紅軍戰士英勇殺敵的場景。從廣場到墓區頂部是全長四百二十五米的“千秋大道”,大道共由三百四十一級台階組成。寓意著紅軍總醫院1934年1月進入王坪。 沿著數百級石梯緩緩而上,便來到豎有“紅四方面軍英勇烈士之墓”墓碑的陵園集墓區。集墓高八米五,寬二十米,墓內安放著七千八百二十三名紅軍烈士。徐向前元帥題寫的“學習革命先烈們的不怕艱苦困難獻身革命的精神,為實現祖國的四個現代化而奮鬥”的題詞碑和老紅軍、書法家魏傳統將軍題寫的“不怕鮮血撒王坪,何日歸去得祭墳;革命傳統永相繼,振興中華慰英靈”題詩碑分別聳立在集墓兩旁。 集墓後面是佔地一百五十畝、呈扇形分佈的無名烈士紀念園,園內安放著從通、南、巴各地遷來的一萬七千二百二十五名無名烈士遺骸。數千個漢白玉的墓碑,每個碑上都有一顆紅星,猶如將軍帶領士兵們列陣,向黨和人民展示紅軍嚴整的軍容。 陵園莊嚴肅穆。置身陵園裡,瞻仰著烈士們的遺容,默念著介紹他們生平事蹟的碑文,如同翻閱著紅四方面軍英勇戰鬥的歷史。藍天白雲,清風徐來,松濤陣陣,萬山唱和,這是人民在向烈士吟唱莊嚴的頌歌,又似烈士們生前雄壯的吶喊。 脫離俗塵,到巴山蜀水來瞻仰烈士墓是心靈的洗禮。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為紅四方面軍和川陝蘇區的發展壯大做出了重大歷史貢獻。 1935年春,紅四方面軍開始長征,總醫院將所有傷病員編成四個團,撤離王坪西征,1935年6月,在川西懋功與中央紅軍的衛生部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總衛生部,結束了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的歷史使命。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