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反右派始末

第39章 為什麼認定為五月十五日呢?

反右派始末 叶永烈 1488 2018-03-14
中國政治風向“轉了”的標誌,是毛澤東寫了一份極為重要的黨內指示文件。這一文件從未對外透露。直至整整二十年之後——一九七七年四月《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出版時,由於此文被收入書中,這才第一次公開發表。 這一極為重要的文件,便是《事情正在起變化》。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在《事情正在起變化》一文標題下方,標明“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五日”。於是,五月十五日便被認定為風向“轉了”的時間。 《事情正在起變化》一文,作出了一系列極端重要的論斷: “幾個月以來,人們都在批判教條主義,卻放過了修正主義。” “共產黨的右派——修正主義者。” “右派的特徵是他們的政治態度右。” “黨內黨外的右派都不懂辯證法:物極必反。我們還要讓他們猖狂一個時期。讓他們走到頂點。他們越猖狂,對於我們越有利益。人們說,怕釣魚,或者說: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現在大批的魚自己浮到水面上來了,並不要釣。這種魚不是普通的魚,大概是鯊魚吧,具有利牙,歡喜吃人。”

“右派有兩條出路。一條,夾緊尾巴,改邪歸正。一條,繼續無鬧,自取滅亡。” 這一文件首次提出了“反右派”的概念。此後不久開展的那場“反右派運動”,所依據的就是這一綱領性的文件。整整九年後——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中共中央發布的《通知》(亦即《“五·一六”通知》),則成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 其實,《毛澤東選集》第五卷所標明的“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五日”。因此,把“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五日”定為中國政治風向“轉了”的時間。 據檔案所載,在這篇《事情正在起變化》的手稿上,那字跡一望而知是“毛體”,原題為《走向反面》,署名“本報評論員”。這篇文章原是毛澤東為《人民日報》所寫的評論。

在排出清樣後,毛澤東在清樣上把題目改為《事情正在起變化》,而把署名改為“中央政治研究室”。 這一改動,表明毛澤東不想將此文在《人民日報》上公開發表,而是想在黨內刊物上發表。所以,他在題目之下加了一句說明: “(此文可登黨刊,但不公開發表。此文是五月中旬寫的)。” 毛澤東還在清樣上方加了八個字: “內部文件,注意保存” 毛澤東對清樣作了若干修改。 不過,毛澤東並未將此文交黨刊發表。 在清樣上,還可見到毛澤東寫的兩個批語。 第一個批語如下: “劉、週、朱、陳、彭真閱。如認為可用,請尚昆印若干份,發給中央一級和省市一級負責同志。退尚昆辦。” 只是這一批語未註明時間。 這裡的“劉、週、朱、陳”,是指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因為他們四位是中共八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尚昆”指楊尚昆,當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 另一個批語是在“劉、週、朱、陳”圈閱後,毛澤東寫下的: 遵照毛澤東的批示,楊尚昆在六月十二日將此件按照毛澤東指定的範圍印發。 這一印發件送毛澤東一份。毛澤東又在這份印發件上刪去原題下的說明,把署名改為“毛澤東”。另外,把時間改為“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五日”。 毛澤東在印發件的右上角,又一次加上曾寫在清樣上的八個字: “內部文件,注意保存。” 毛澤東還加寫了這樣一行字: “不登報紙,不讓新聞記者知道,不給黨內不可靠的人。大概要待半年或一年之後,才考慮在中國報紙上發表。” 從毛澤東三易署名——從“本報評論員”到“中央政治研究室”到“毛澤東”,從毛澤東原本打算交《人民日報》發表到強調“不讓新聞記者知道,不給黨內不可靠的人”,足見毛澤東對這篇文章的看重。

這篇文章清楚表明:毛澤東決定發動“反右派運動”! 至於毛澤東把此文的時間定為“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五日”,這時間是後來補寫上去的,是否完全準確,不得而知。 不過,筆者註意到,在五月十五日前後,即十四日和十六日,中共中央各發一個重要文件。這兩個文件以電報發出,足見具有極強的時間性。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