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反右派始末

第38章 毛澤東實行“誘敵深入”的策略

反右派始末 叶永烈 1877 2018-03-14
毛澤東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決定“轉了”的呢? 在“考證”這一問題之前,先來“考證”毛澤東什麼時候定下在一九五七年實行“誘敵深入”的策略。 關於這一“誘敵深入”的策略,毛澤東在一九五七年曾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那就是由他親自執筆的《人民日報》七月一日社論:《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 在這篇社論中,毛澤東寫了一段關於“陽謀”的論述: 本報及一切黨報,在五月八日至六月七日這個期間,執行了中共中央的指示,正是這樣做的。其目的是讓魑魅魍魎,牛鬼蛇神“大鳴大放”,讓毒草大長特長,使人民看見,大吃一驚,原來世界上還有這些東西,以便動手殲滅這些醜類。就是說,共產黨看出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這一場階級鬥爭是不可避免的。讓資產階級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發動這一場戰爭,報紙在一個期間內,不登或少登正面意見,對資產階級反動右派的猖狂進攻不予回擊,一切整風的機關學校的黨組織,對於這種猖狂在一個時期內也一概不予回擊,使群眾看得清清楚楚,什麼人的批評是善意的,什麼人的所謂批評是惡意的,從而聚集力量,等待時機,實行反擊。有人說,這是陰謀。我們說,這是陽謀。因為事先告訴了敵人,牛鬼蛇神只有讓它們出籠,才好殲滅它們,毒草只有讓它們出土,才便於鋤掉。農民不是每年要鋤幾次草嗎?草鋤過來還可作肥料。 ①

毛澤東的這一“誘敵深入”的策略,其實早在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七日,他便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作了闡述: 我們對待民主人士要又團結又鬥爭,分別情況,有一些要主動採取措施有一些要讓他暴露,後發製人,不要先發製人。 ② 所謂“後發製人”,其實也就是“誘敵深入”的另一種說法。 對此,林彪有一精采的解釋,稱之為:“引蛇出洞,讓一些人喝雄黃酒!”① 在林彪的眼裡,“右派分子”就是化裝成人的蛇。如同《白蛇傳》裡的白娘子,喝了雄黃酒顯出原形一樣,大鳴大放就是讓“右派分子”喝“雄黃酒”。林彪把毛澤東所說的“陽謀”,比喻為“引蛇出洞”,頗有見地。 在那段話的前面,毛澤東這樣說道: “對民主人士,我們要讓他們唱對台戲,放手讓他們批評。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就有點像國民黨了。國民黨很怕批評,每次開參政會就誠惶誠恐。民主人士的批評也無非是兩種:一種是錯的,一種是不錯的。不錯的可以補足我們的短處;錯的要反駁。至於梁漱溟、彭一湖、章乃器那一類人,他們有屁就讓他們放,放出來有利,讓大家聞一聞,是香的還是臭的,經過討論,爭取多數,使他們孤立起來。他們要鬧,就讓他們鬧夠。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們講的話越錯越好,犯的錯誤越大越好,這樣他們就孤立,就能從反面教育人民。”②

可以說,毛澤東在一九五七年初的這一講話,已經定下了他在一九五七年對待民主人士的策略。 這樣,當一九五七年五月一日《人民日報》發表《中共中央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後,毛澤東便在一九五七年五月四日起草《中央關於請黨外人士幫助整風的指示》,全文如下: 上海局,各省委,直屬市委,自治區黨委,中央各部委,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各黨組: 最近兩個月以來,在各種有黨外人士參加的會議上和報紙刊物上所展開的,關於人民內部矛盾的分析和對於黨政所犯錯誤缺點的批評,對於黨和人民政府改正錯誤,提高威信,極為有益,應當繼續展開,深入批判,不要停頓或間斷。其中有一些批評得不正確,或者在一篇批評中有些觀點不正確,當然應當予以反批評,不應當聽任錯誤思想流行,而不予回答(要研究回答的時機並採取分析的態度,要有充分說服力),但是大多數的批評是說得中肯的,對於加強團結,改善工作,極為有益。即使是錯誤的批評,也暴露了一部分人的面貌,利於我們在將來幫助他們進行思想改造。現在整風開始,中央已同各民主黨派及無黨派領導人士商好,他們暫時(至少幾個月內)不要表示態度,不要在各民主黨派內和社會上號召整風,而要繼續展開對我黨缺點錯誤的批判,以利於我黨整風,否則對於我黨整風是不利的(沒有社會壓力,整風不易收效)。他們同意此種做法。只要我黨整風成功,我黨就會取得完全的主動,那時就可以推動社會各界整風了(這里首先指知識界)。此點請你們注意。黨外人士參加我黨整風座談會和整風小組,是請他們向我們提意見,作批評,而不是要他們批評他們自己,此點也請你們注意。如有不便之處,則以不請黨外人士參加整風,而由黨邀請黨外人士開座談會,請他們暢所欲言地對工作上缺點錯誤提出意見為妥。請你們按當地情況斟酌處理。

毛澤東在這一指示中所說的“要研究回答的時機”,也就是要精心選擇扭轉政治風向的時機,也就是黃秋耘所說的“轉了”的時候。 毛澤東作出“事情正在起變化”的論斷一九五七年中國政治風向“轉了”的時間,筆者以為,大體上可確定為五月十五日。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