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江山爭奪戰·中國第一併購戰財經紀實

第146章 併購,帶血的利劍

關於併購有兩面的看法,一方面有的人把它當成靈丹妙藥,快速發展的寶物;另一方面有的人把它看成洪水猛獸,其實這都是片面的觀念。 併購是資本運營中的一種重要工具和手段,它既不是靈丹妙藥,也不是洪水猛獸。說它是靈丹妙藥,是只看到舞台上的風光,看不到台下的汗水。說它是洪水猛獸,是只看併購失敗比例高,看不到新建項目失敗比例同樣高,兩者差別只是併購比較吸引眼球。 企業要做大,就必然要進行投資,投資分新建和併購。 新建是在原有基礎上原地擴建和異地建設,這是企業做大的重要手段,但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發展。 第一,異地投資是必然趨勢,併購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項目不僅有規模優勢,也有區域規模瓶頸。通常單個項目規模越大,生產成本越低,管理成本也低,但是規模大到一定時候,區域規模就有瓶頸。

比如純淨水行業,在一個地方集中生產,生產成本是低,但是運輸成本過高,因為你把一個地方的水淨化後賣到全國,運費受不了,必然要在全國佈點,所以像可口可樂、娃哈哈都是在全國佈點生產。 比如農產品深加工行業,豐原早期玉米採購可以就地解決,規模越大效益越好,後期發展就不一樣。從東北定期安排一個專列都解決不了原料問題,不僅是車皮緊張、運輸成本高,而且由於運輸費用導致玉米價格有遠近差異,你要滿足全部需求量,就必然導致採購價格整體提高,這樣就加大生產成本。所以豐原後期考慮到東北、內蒙古建立生產基地。 比如化工行業,很多資源也有限制,有的地方土地指標不夠,有的地方環保壓力大,你如果要繼續發展,必然要選擇異地投資。

項目在一個區域發展,都有資源、技術、人才、渠道等瓶頸,這些瓶頸決定了企業做大後,必然走向異地投資。 異地投資方法無非兩種:一是新建或合資新建,二是併購一家公司再做大,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 因此,併購是異地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行業進入存在門檻,併購可以繞道解決。 比如澳大利亞礦產豐富,你想到澳大利亞自己探礦、採礦,門都沒有,人家不會給你幹,那麼怎麼辦?只有併購一家澳大利亞同類公司,以這個為平台實現戰略目標。 比如雲南的磷資源,新發現的磷礦都歸三家國家公司,你要想擁有,只有競買小磷礦或收購小磷礦。 比如想進入一個新行業,你沒有技術、又沒有人才,但是你又想幹,怎麼辦?併購一個小公司是你唯一的選擇。

比如上市融資,你IPO通不過,但是你有錢,又想上市,怎麼辦?併購一個上市公司的股權,借殼上市。 因此,併購能解決企業發展中其他手段不能實現的戰略目標。 第三,併購加快產業發展進程,降低產業過剩。 中國很多產業都有產能嚴重過剩問題,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併購不活躍。 因為併購少,大家從自身企業發展角度思考,拼命貸款,加大生產規模,規模大,品種多,這樣在行業好的時候有競爭優勢,行業不好的時候呼籲政府乾預。 併購一是可以消滅一些小的競爭對手,二是可以強強聯合,加快產業優勝劣汰過程,快速提高產業集中度,這對中國企業應戰國際巨頭有幫助。 併購既然有優點,那麼為什麼容易出問題呢? 因為併購成功是有難度的,併購的難度不僅是投資洽談、方案設計,最難的是併購後的整合,這裡面涉及文化、利益、人員組合等,中國併購比國外併購還要難,因為經濟環境不一樣。

國外公司的股東和經營層是分離的,公司合併簡單一點,兩個大股東見面,喝杯咖啡一聊,感覺兩個公司合併有利於股東財富最大化,那麼就談論一下股權價值,再選擇一個總經理乾就行,剩下的事情交給總經理辦。 中國的情況就不一樣,併購也有中國特色。 中國的民營經濟發展較晚,大部分民營企業還是由第一代創始人控制的,多數民營企業的股東和經營層是合二為一的,他們既是大股東也是經營者。對大股東來說,控制這個公司本身是自我價值的一種表現,不會單純從錢這個角度來考慮,除非大股東自己有很多產業,想退出部分產業,否則是不願意被控股的。 而收購方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說是想形成自己的產業,核心問題還是想自己說了算,這導致中國併購第一步是控股權談判,第二步才是價格談判。

國有企業也有類似的問題,國有企業領導名義上是歸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管的,實際級別是和企業的規模成正比,規模越大,上級、上上級的領導關心就越多,政治平台就越大,那麼企業領導人的政治關係網就厲害。因此,決定國有企業的重大問題,企業一把手比市長厲害是很正常的。所以除非是企業經營不下去、或者是自己能從收購中得到實惠,否則國有企業的領導也是不願意被收購。 這導致一個重要問題,在中國企業之間強強聯合很難。 很多地方政府搞強強聯合,想把自己管理的國有企業重組,但是經常失敗,因為越是強的國企,基本上都是有一個強勢領導,企業合併,兩個強勢領導整天內耗,還不如不合併。 民營企業也是,基本上都是因為出現危機,資金短缺,沒有辦法,才願意控股,否則寧為雞頭,不為牛尾。

因此,中國的併購多數是強吃弱,強強聯合極少。 在中國併購史上,地方政府國有資產大規模轉讓是一次瓜分財富的盛宴,湧現出不少強勢民企收購強勢國企的案例,但是這種機遇已經成為歷史。 企業經營權和所有權重疊,這導致中國併購先天不足,要做大、要收購,必然要收購一些不良資產。華源集團產業整合為什麼這麼難? 不是華源不懂投資、不會整合,而是先天不足,所以整合難度大。 併購也需要有相適應的經濟環境,大環境不行,就容易失敗。康鳳模式的失敗,也有早期併購環境問題,被併購企業接受不了現實,容易出現過激行為。 企業要發展,資金是血液,中國的資金市場有很多對併購不利的限制條件。 首先銀行貸款體制有問題。 比如你想長期貸款,你必須要上項目,有土地、有自有資金、有政府批文,最後還要辦理抵押或擔保,反正安全第一。

你如果說我想要收購企業,那麼不能貸款。你只能以現有項目申請流動資金貸款,然後把短期貸款用於長期投資。 華源危機的一個導火線主要是併購上藥貸款,如果這個貸款是五年、八年的,哪有什麼危機呢? 比如高科技企業,應該提倡輕資產運作,少投資固定資產,重點要在知識產權、技術等方面下工夫,但是如果你不投資固定資產,你就很難貸款。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因為銀行的經營理念雷同,都是國有銀行發展起來的,民營資本你進不了銀行,就算後來的股份制銀行,監管也是按國有銀行監管的理念,管理人員還是原先的思維。 實際銀行也應該差異化或者設立特殊貸款機構,專門對高科技、產業整合等用途貸款,貸款利息可以根據風險調整,這樣才能滿足更多的市場需要。

僵化的貸款體制不僅給併購企業帶領風險,而且也是產業過剩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股市融資體制有問題。 國內對上市公司的審批實現嚴進寬出,你想上市很難,要排很長隊,層層審批,嚴格審查,這就導致上市公司的數量少,上市後股票的市盈率很高。可你只要上市成功後,管理往往很鬆,即使你連年虧損,早該退市了,但是只要有重組的可能,一般都給你一條生路,這就導致垃圾股的股價也不低,因為存在殼資源。 項目融資的審批同樣是嚴進寬出,前置嚴格,後置寬鬆。 你想搞IPO或再融資,你要把擬投資項目的什麼材料都準備好,然後排隊,這個過程很漫長,你認為好的項目真要等審批下來,可能已經不能投資了,所以導致上市公司擬投資項目變更多,有的本來就是先糊弄一下,有的是沒有辦法。

事實上發審委專家也就那些人,這麼多行業、這麼多項目,他們懂的能有多少,把項目決策權完全交給這些人,等於讓瞎子算命。反過來,後期監管不足,等於縱容造假。由於融資是有政策意圖、排隊因素,導致資金與需求也不匹配。 能不能融資其實和擬投資項目的好壞不是正相關的。股市好,給你多融資,股市差,不給你融資。往往你不需要錢的時候,你能融到一大筆錢,可不知道怎麼花,還必須要花,只好亂投。你最缺錢、真有好項目的時候,卻不能融資,只好喪失機遇。 第三是投資公司體制有問題。 中國的投資公司層次太少,合理的投資系統應該是全方位的,有的是天使投資,有的是創業投資,有的是擬上市公司投資,有的是戰略投資。 可現在大多數投資公司受前幾年擬上市項目暴利的誘惑,都想投機取巧,一夜暴富,都喜歡錦上添花,不搞雪中送炭。嚴格來說都是投機,不是投資。

產業整合難度大、金融環境限制,加上併購經驗,導致併購成為帶血的利劍,不併購發展不了,一併購容易受傷。 結論:併購是企業發展的必備武器,也是容易使企業受傷的利劍。中國併購的先驅者,大多數傷痕累累,這把利劍上經常流著持劍者的血。要想減少這利劍上的鮮血,中國的併購環境需要大改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