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江山爭奪戰·中國第一併購戰財經紀實

第130章 拯救華源

危機爆發後,華源首先放慢擴展的步伐,原先計劃吞併魯抗集團的計劃泡湯,這場“聯姻”結出的果實只是成立一家的北藥魯抗,北藥魯抗註冊資本僅為4000萬元,其股權比例為北藥股份佔60.44%、魯抗集團佔35.38%、魯抗醫藥佔4.18%。 母子連心,華源嫡係部隊紛紛出動,揮淚大降價,出售資產。 華源製藥也斷臂求生存,出售資產:一是作價2755萬元轉讓湖南九匯現代中藥公司70%的股權給浙江康恩貝製藥;二是將遼寧華源本溪100%的股權,以1.7億元賣給華源集團另一家子公司——北藥集團,這一交易中有大約5000萬元是用於清償銀行欠款,以調整華源製藥的資產負債結構。 國資委在否決上海國資委的重組方案後,曾經多方尋找華源集團的重組方,包括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國國藥集團、恆天集團都有過接觸,但這些公司要么只肯接收華源的優質資產,要么與華源集團的醫藥行業存在同業競爭,最後都沒有談成。

華源重組陷入膠著,上海市國資委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畢竟華源集團的成功重組對於上海力推生物製藥業產業至關重要,尤其是華源集團持有的上藥集團40%股權更是上海整合醫藥產業,實現優質資產海外上市的重要戰略籌碼。 按常理,上海銀行是不會落井下石逼債的,畢竟華源集團和上海銀行關係非同尋常。在華源危機時刻,上海銀行應同意展期還款,更何況9月16日,其實只有一筆數額為1.8億元的貸款到期,該貸款是用於2002年收購上藥集團40%的股權。 有報導說:“這背後可能是政府的力量在主導,以上海銀行為首的嫡系機構逼債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一方面可以搶得上海方面覬覦的優質醫藥資源,另一方面可以逼迫有關方面盡快實施重組方案。”

9o16事件發生後,國資委不得不加快了重組步伐,火線重組。首先,國資委的一位高層很快到上海,與上海市政府的高層交流。緊接著,國資委聯合銀監會對相關逼債銀行和地方法院打招呼,解除司法凍結,正在起訴的撤回訴訟,對於華源集團逼債的案子則一律不予受理。 但解救華源面臨的資金鍊困境,當務之急是需要一大筆資金,可國資委還沒有資金用於投資,也不宜作為直接注資人,因此,選擇一家平台公司重組華源就是水到渠成的方式。 11月,媒體報導:最大央企重組案浮出水面,誠通50億元解救華源集團。 誠通控股同樣成立於1992年,原為物資部部屬企業,與華源集團背景頗多相近之處。 2004年6月13日,國資委下發通知,選擇誠通控股、國開投兩家央企進行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其使命為“搭建國有資產重組和資本運作平台,探索中央企業非主業資產及不良資產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和處置的路子”。

2004年8月,誠通接收了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下屬8家公司的劃轉移交,並託管中國寰島集團公司。 國資委選擇誠通的理由: 誠通在綜合物流能力在全國同行中位居前三位,誠通和華源的組合在物流與醫藥、紡織的流通配送方面有業務聯繫。 誠通正在醞釀對央企大大小小1000多家醫院的重組整合。如果這一計劃得以順利實施的話,無疑將與華源的醫藥主業形成上下游的產業鏈。 誠通有資產重組經驗,旗下新華通投資公司成立多年,專責處理誠通內部的不良資產,前後處置資產金額達60億元。 但是誠通也有兩大缺陷:一是沒有產業背景,二是規模太小。 按2004年中國1000家最大企業集團排名比較: 誠通的規模小,最大的挑戰是,重組華源的資金來源需要貸款。要完成這場蛇吞象的併購大戲,就要求助國家開發銀行。

2004年9月16日,國資委與國開行共同簽署《支持中央企業改革和發展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國開行向國資委選定的兩家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誠通控股、國開投授信,總授信額度達到500億元,其中誠通將獲200億元授信。 誠通提出的重組方案為,利用國開行授信的50億元貸款,其中25億元對華源集團進行增資,增資後誠通在華源集團持股比例為50%,另25億元為專項貸款,以購買華源集團可轉股債的形式註入華源,以啟動華源的銀行債務重組。下一步華源將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已經有意向的境外投資方有3家,分別來自美國、新加坡和印尼。 誠通聘請了獨立審計機構,組成了一個200多人的專業審計隊伍,對華源集團以及旗下子公司進行深度審查,準備重組摸底,但是國開行遲遲沒有發放貸款。

國開行對該項貸款有兩點分歧:一是解決央企重組資金之困,不應該由國開行承擔;二是早前華源也曾經向國開行申請貸款,國開行不貸,現在給誠通提供貸款,讓其重組華源,而誠通無論是資產規模、現金流量上甚至還不如華源。 國開行沒有批准給誠通授信的50億元貸款,注定了誠通最終要和華源集團失之交臂,只是苦了華源,缺血過度卻遲遲得不到資金注入。 幾經波折的華源集團重組終於取得實質性進展,央企巨頭華潤集團接過了拯救華源的接力棒。 2005年12月,國資委召開的中央企業工作會議期間,華源集團總裁張俊和華潤集團總裁宋林接觸,張俊表示了希望華潤重組華源的意願,雙方一拍即合。在華源集團擬定的瘦身行動中,華潤集團曾有意接手華源紡織板塊,此後,宋林積極推動此事。

華源危機全面爆發後,華潤進入華源調研,內部粗算的結果是,重組華源後華潤集團總收入有望翻一番,年利潤增加6億元以上。在誠通因收購資金問題退出重組後,華潤即把重組方案報到國資委。 2004年,華潤集團在1000家大企業集團中排名22位,總資產1077億元,營業收入675億元,旗下擁有6家上市公司。從產業結構來看,華潤旗下擁有醫藥和紡織業務,和華源之間的業務有天然的互通平台;而在資本重組上,華潤的經驗也很豐富,顯然華潤比誠通更有實力重組華源。 華潤重組華源的好處是,按照國資委產業整合的精神,在央企隊伍裡,總資產沒有進入行業前三位的企業,將被行業前三位的央企整合,也就是說華潤只要重組成功,不僅成為最大的醫藥巨頭,而且可以成為央企醫藥產業的重組平台,進一步整合還沒有進入行業前三名的中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製藥、上海醫藥研究院等央企醫藥資產。

2006年2月16日,華源集團在上海召開董事會及股東大會,會議一致同意由華潤集團對華源集團實行戰略性重組。國資委副主任邵寧代表國資委在會上對華潤提出兩點要求:第一,提升紡織產業;第二,打造央企醫藥平台。 重組後,華潤集團將持有華源集團70%以上股份,華源集團現第三大股東金夏投資集團作為策略投資人持有華源集團不超過30%股份。華潤還將託管國資委持有的華源8284.01萬股(佔總股本9.136%),代國資委行使出資人權力。華源集團將成立“華源集團管理委員會”,具體領導重組工作。 儘管重組方案沒有明確的注資方案,但是各路媒體一致看好: 一是本次重組是國資委主導,重組領導小組成員由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邵寧、華潤總裁宋林、副總裁閻飆、華源董事長周玉成組成。

二是華源集團對前景表示十分樂觀,華源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此前一直所說的華源集團200多億元的負債資金,事實上都是由底下公司財務報表合併而產生的,集團本身的負債只有20億~30億元左右。 三是在不久前,美國風險投資機構鼎輝投資已經收購了金夏投資集團,策略投資人實力雄厚,也說明國外基金對華源還是很看好的。 股票市場上也對本次重組極為看好,當日,華源製藥逆勢上揚,漲幅高達9.29%;華源發展和華源股份分別上漲4.94%和2.56%。累計漲幅更大,以華源製藥為例,2月10日華源製藥收盤價在2.46元,3月1日最高價為4.05元,13個交易日上漲65%,而同期上證指數只是從1282點變為1306點。

點評:苦苦掙扎中的華源,終於迎來了中央正規軍的解救,兄弟部隊增援了,華源能否絕地突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