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江山爭奪戰·中國第一併購戰財經紀實

第74章 反戈一擊

面對豐原多次發動新聞戰,華源非常惱火,對手老是說自己造假,自己一味說沒有造假,總是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心裡憋得慌,不如放手一搏。 華源決定反戈一擊,精心策劃,指責豐原造假。 只是這回又巧了,在豐原派媒體發動進攻的同一天,華源派媒體也發動反攻。 12月15日,《經濟觀察報》刊登財經新聞,新聞剪輯: 財務報表暴露種種疑問豐原生化虛增出口謎團 豐原生化絕對是個“乖孩子”:業績優良,股價表現平穩,長期慢牛走勢。 1999年7月12日發行價為2.6元,2001年6月達到29元。隨著大市調整,豐原生化此後一直在15元以上運行,2002年7月除權後到達8、9元的價位;今年中期觸底到6元後,最近三個月又一路走高。

“豐原生化的股價沒有太大波動,每次價格都走得很合適,讓公司能以較高價格配股融資。”一位熟悉二級市場的分析人士說。 2001年該公司以24。04元/股增發3000萬股,融資近7億元;2003年5月發行5億可轉債。加上首次上市融資的近4億元,豐原生化共融資16億元,但流通股股東只分到2550萬元的紅利。 在保持高融資的同時,這家農業加工類上市公司的業績讓同行羨慕不已。 1999年上市至今,豐原生化的主營業務檸檬酸及其鹽類的毛利率一直保持著較高水平,即使在全行業舉步維艱的今天,2003年中期其產品毛利率依然達到22.28%。 四年來,支撐豐原生化財務報表的一塊重要業務就是出口。但記者日前間接從海關總署拿到該公司四年的出口單據,發現該公司每年的出口統計總量都遠遠低於其財務報表公佈的數額。是否“虛增出口”成了籠罩在豐原生化身上的一個謎團。

位於安徽蚌埠的豐原生化是中國最大的檸檬酸企業,由於外銷一度佔國內檸檬酸生產的80%,外銷收入也是豐原生化利潤的主要來源。 據記者調查,豐原生化出口的主要海關關口有上海、南京、合肥、青島、天津、深圳、大連、蚌埠等海關,主要出口方向集中在歐盟諸國和美國市場。 從國家海關總署拿到的近年中國檸檬酸出口數據匯總顯示,1999年豐原生化檸檬酸出口金額為4247.16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5251.44萬元,但豐原生化當年年報披露的檸檬酸出口金額為43297.61萬元,多出了8046.17萬元。 此後的2000年、2001年、2002年均出現了這種數字差距。經計算發現,上述三年豐原生化年報披露的檸檬酸出口額分別比海關數據增加了8524.57萬元、4802.44萬元和3679.18萬元。 2003年該公司中報披露的檸檬酸出口額也比海關統計數字多出3691.79萬元。

在檸檬酸出口額上,四年半中財務報表與海關統計實際顯示的差額為28744。15萬元。具體到一個年份,以2000年的數據為例。記者看到,2000年海關數據顯示豐原生化並豐原集團及其關聯企業的檸檬酸出口金額共計5957。88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9450.43萬元,但當年豐原生化年報中披露此項產品的出口金額為57975萬元。 兩個數字的巨大反差一方面暴露了出口的總量差異,也使人對檸檬酸的利潤率產生懷疑。 豐原生化董秘辦公室的一位人士解釋說:“海關的數據可能統計得不全,可能在報關的時候有一個時間差,也可能有一些出口海關不好統計;另外還有一些檸檬酸鹽類的出口可能沒包括進去。” 但北京一位證券分析師不這麼認為,他說:“上市公司利用出口業績'玩貓膩'是常見的一種手段。雖然對豐原生化不能妄下結論,但其被漏報的部分不會這麼高;而檸檬酸鹽類只占出口的不到10%,不足以彌補其中的差距。”

記者進一步梳理海關數據發現,豐原生化2000年的直接出口額僅為2794.63萬美元,即231953.88萬元人民幣,佔海關統計豐原集團當年總出口額的47%。其餘53%均為集團及其關聯公司出口,後者形成了豐原生化與大股東的大量關聯交易,這些數字並沒有被及時披露。 雖然出現了很大的出口額缺口,但由於海關數據的取得和計算方式比較繁瑣,這種缺口並沒有引起行業研究員的足夠重視。如果去掉這部分差額,豐原生化的過去四年的年報將相當難看。 2001年9月份以前,豐原生化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正是因銀廣夏造假而臭名昭著的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在2001年,銀廣夏由於被發現出口單據子虛烏有而變成了“造假公司”的代名詞。

“近年來國內不乏利用與國外公司的貿易來往或股權買賣進行業績造假的案例,最典型的就是銀廣夏了。由於大多數投資者對國際貿易較為陌生,而且審查程序繁瑣,因此也最容易被造假公司所利用。”北京一位姓張的證券分析師認為。 豐原生化是否有其他的出口創利因素未被發現?記者從數據統計上無法查證。但一位與該公司有長期合作的北京籍教授指出:“你只要把所掌握的數據擺出來就可以說明問題了。” “國外市場並沒有那麼大,檸檬酸外銷未必會給企業帶來了大把鈔票。”姓張的分析師指出。而據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公司有關人士透露,1997年和2002年,歐洲檸檬酸製造行業曾兩次擬對我國檸檬酸提出相應限制措施;2003年上半年,更有埃及、泰國和烏克蘭對我國檸檬酸連續立案。

豐原生化董秘辦公室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豐原生化主要是出口歐洲和美國,這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但他也承認:“2002年下半年以來,多個國家提起檸檬酸反傾銷調查,雖然都不是主要原因,但這是個危險的信號。” 該行業被視為低利潤行業,但豐原生化的檸檬酸毛利率卻達到了22%左右的極高水平。這是另一個讓人生疑的地方。 “檸檬酸及其鹽類的毛利率能達到22%?這絕對不可能。目前檸檬酸的利潤率已極其微薄,基本上沒什麼利潤。”國內一位權威的發酵技術專家說,“國內很多檸檬酸企業都已倒閉,能存活下來的也只是維持而已,豐原生化這種業績簡直是奇蹟。” 豐原生化的董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豐原生化採用專利技術,成本低於很多國內企業,而且具有很大的規模。”

天相投資的那位行業分析師則認為:“豐原生化素以高增長著稱,但僅僅依靠檸檬酸業務實在難以維持公司的高增長。”中國五礦進出口商會今年9月份的一份報告也指出,中國檸檬酸出口的量雖增了,但價格也在持續走低。 而北京的一位證券分析人士指出,這麼高的毛利率可能是由內部關聯交易造就的,並非真正的出口利潤。 豐原生化目前已經從一家檸檬酸生產企業轉型為綜合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其利潤一直在農業股中處於領先。與此相呼應的是,豐原生化的每股收益從上市以來就保持著極高水平,上市後的1999年為0.277元,2000年為0.585元,2001年為0.621元,2002年為0.346元。 直到2002年,檸檬酸及其鹽類的生產和銷售仍然佔豐原生化主營收入的90%以上。但在這兩年,豐原生化借助股市融資,已經涉足眾多農業加工項目——乳酸、賴氨酸、澱粉糖、燃料酒精、食用油、谷氨酸鈉等,獲得大量商業和工業用地,又收購了一家醫藥上市公司——豐原藥業。

2003年5月豐原生化發行5億可轉債,受到市場大力追捧,中籤率達到1.3584%。這是豐原生化上市四年來在資本市場上的第三次直接融資。 ……三次融資總額接近16億元,但至今流通股股東分到的紅利只有2550萬元。 豐原生化的董秘對此解釋說:“公司把盈利都投入到擴建生產中去了,為了產生更好的利潤,帶給投資者更多的回報。” “上市這幾年,豐原生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都是從股市上拿錢辦到的。豐原現在是蚌埠就業、財政收入的支柱。”該公司一位員工對記者說。 但北京的一位證券分析師認為:“由於業績始終保持良好,豐原生化在不到四年里三次融資,迅速發展其他項目來挽回檸檬酸的頹勢。即使出現虛增出口收入的情況,它可能會利用融資項目發展起來後產生的利潤逐漸掩蓋此前的問題。”

但豐原生化並沒有因為這條特殊路徑而變前景光明起來,其資金面的緊張仍然讓人疑惑。今年3月,天相投資的一位分析師指出,雖然豐原生化募集了16個億,而且每年也有很好的盈利,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公司的淨營運資金卻在逐年下降——2001年末為-25758萬元,2002年末繼續擴大為-47351萬元,顯示其資金鍊吃緊。 豐原生化董事長李榮傑能讓一個處於盈利低潮的上市公司在四年內輕鬆募集16億元資金,經營技巧不可不謂“高超”;但財務報表上暴露的種種謎團,對任何投資者來說都需要破解。 12月16日,《成都商報》也添油加醋一把,派兵助戰,新聞剪輯: 虛增出口手法類似銀廣夏?豐原系上演跳水秀 昨日有媒體報導稱,安徽上市公司豐原生化1999年至今虛增出口金額高達2.8億元。受此消息影響,豐原生化及其關聯公司豐原藥業昨日雙雙大跌,豐原生化放量大跌7.7%,豐原藥業更是以跌停價報收。

虛增出口手法類似銀廣夏? 中國股市造假第一案中,銀廣夏4年間累計虛構收入10億多元、虛增利潤7.7億多元,銀廣夏也從30元高價股淪為2元股。這次,豐原生化也被媒體質疑採用了同樣的手法造假:連續4年財務報表中披露的出口金額與國家海關總署的出口數據存在較大差異…… 依賴出口資金鍊不容樂觀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如此依賴出口的豐原生化,目前又爆出造假傳言,前景堪憂。而且,到目前為止,豐原生化公司方面還沒有對此消息做出任何澄清。 銀廣夏是中國股市中最著名的造假大王,曾因其驕人的業績和誘人的前景而被稱為“中國第一藍籌股”。 2001年8月,《財經》雜誌發表“銀廣夏陷阱”一文,銀廣夏虛構財務報表事件被曝光,股票連續16個跌停,幾個月內跌幅高達90%以上。把豐原生化與大名鼎鼎的銀廣夏聯繫起來,實在是太恐怖。 12月25日,豐原生化被迫刊登澄清公告: 12月15日至12月19日,公司股票和轉債的二級市場價格出現波動,公司股票和豐原轉債價格連續下挫,公司特澄清如下: 公司股票和轉債價格出現的波動,可能與近期媒體報導有關。 12月15日《經濟觀察報》刊登《財務報表暴露種種疑問,豐原生化虛增出口謎團》一文,2003年12月15日《證券市場周刊》刊登《江山爭奪戰打到仲裁庭,豐原直取華源最后防線》一文,12月16日中證網轉載《成都商報》《被疑造假,豐原系上演跳水秀》一文等等。 公司在此鄭重承諾:公司不存在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截至目前,公司生產經營和銷售情況一切正常。公司正在就媒體“文章”中提及的有關內容積極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繫,並將做進一步的披露。 另外,豐原轉債今日上午停牌1小時。 有趣的是,危難之際,還是有熱心人的。 12月26日,《新快報》出了一把力,幫了一下豐原,新聞剪輯: 豐原生化首次回應媒體質疑 指某報報導存在多處不實 昨日被數家媒體質疑“虛增出口”的豐原生化發布澄清公告,首次作出正面回應,同時鄭重承諾,公司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和誤導性陳述。 質疑報導拖累股價 ……豐原生化12月15日最高價為7.26元,但當天就拉出一根大陰線,至19日最低收在6.00元,5個交易日內波動達1.26元,豐原轉債則在15日、16日兩個交易日大幅下跌,從最高103.78元跌至101.00元。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豐原生化一直是績優高成長的市場形象,此次股價的波動應是有關報導帶來的市場恐慌所致,畢竟大家都擔心碰上“銀廣夏第二”。 豐原生化董事會昨日鄭重承諾 …… 有兩處與事實不符 記者就該公告的內容電話採訪了豐原生化董事會秘書辦公室的有關人士。對於公告所指報導,該人士表示,有關報導的疑問根本不成立,該記者沒有到公司實地調查,這樣說是不負責任的。 該人士告訴記者,質疑的立足點就有問題。豐原生化根據信息披露規定,在定期報告中所披露的收入數據分兩種形式,一是按產品分類計算的,另一種是按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來計算的,並沒有披露過某一種產品在國內或國外的具體銷售收入,“該記者沒有來公司採訪過,他用以立論的數據是從哪裡來的呢?” 另外,報導所指公司“借助股市融資……又收購了一家醫藥上市公司——豐原藥業”也存在問題,“豐原藥業跟公司沒有關係,根本不是公司收購的,是公司控股股東豐原集團!” 記者查閱了豐原藥業的臨時公告,發現豐原藥業的實際控制人的確是豐原集團,而且這項控制權不是豐原集團購買的,是無償劃撥來的。 2002年4月1日起,豐原藥業的控股股東安徽省無為製藥廠的全部國有資產被無償劃轉給豐原集團,因此,新力藥業(豐原藥業原簡稱)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豐原集團。 點評:華源反戈一擊,這一戰打得漂亮,豐原也慌了神。當今社會媒體的力量太強大,眾口鑠金,你即使一點問題也沒有,新聞報導多了大家也相信有問題。一旦大家相信你有問題,到時候你就真會有問題,不說別的,只要銀行收縮你的信貸,你不死也要扒一層皮。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