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晚來香港一百年

第56章 “天光墟”詩意何在?

晚來香港一百年 长江 1753 2018-03-14
過去,香港貧窮苦難的老景像其實不止停留在照片上,只要誰想研究,今天誰都可以順著歷史濕漉漉還沒有完全乾透的腳印找到些許物質的痕跡—— 香港九龍深水埗,所有今天已經脫貧致富了的香港成衣大亨,我敢說沒有一個不知道那裡曾經有個集市,“搖籃”一樣地孕育了一批服裝企業,“樂園”一般地給了過去的香港平民一個買賣舊貨、互通有無的生計場,這就是“天光墟”。 “天光墟”,多麼富有詩意的名字。 2005年3月,我從香港《明報周刊》第1895期的雜誌上看到了一組報導,好幾位攝影記者拍攝了“天光墟”今天的照片,寫下了這個曾經於70年代在香港非常活躍的“黎明集市”的回憶文章:天不亮就開張,天一亮就關張……香港曾經苦難、曾經自強自立的象徵……今天香港的“天光墟”依然存在,依然是一個低下層市民活躍生活的好地方……

3月28號,就是因為看了《明報周刊》,我知道香港如今還有一個充滿著傳奇色彩的“破爛市”,半夜四點鐘,我把老公叫起,趁著“復活節”四天放假的最後一天,讓他陪我去九龍探訪。我們花了一百多塊錢的出租車費,三轉兩彎很難找,最後終於在通州街,在一座新建的大橋底下發現了新易其址的“天光墟”。 此時,我眼前的“天光墟”當然和幾十年前的光景大不一樣。據說這個由平民自發形成的晨市,40多年前最早出現在香港深水埗的一個舊工業區,當時住在那裡的居民生活相當困難,不少家庭式的工廠就在早上擺賣自家縫製的成衣,慢慢地形成了墟市。 當年“有衫賣”,“好便宜”,“不買也來看看吧!”的叫賣比太陽升起來的還要早。之後,趕墟的人越傳越多,墟上擺賣的攤檔也五花八門,多達數百家。很多人都是先有攤檔,後辦工廠,賺的錢漸漸可以支撐起小本生意了,一台縫紉機變成了幾台、幾十台,一些小工廠變成了大工廠、大公司,小老闆日後也就成了一個個大老闆、成衣大亨。

香港“天光墟”最興旺的日子是普通創業者的天堂,對於這一點,香港人沒齒不忘。 尤其到了七八十年代,內地開始改革開放,“牛仔褲”成為人們粉碎舊穿戴、告別舊時代的第一象徵,成批成批的都有人要,生意持續興隆。因此,儘管“天光墟”始終是黎明開市,天光一亮,墟市就得讓位給汽車、行人,但是半夜的買賣也是買賣,不少內地人認識了“小老闆”,什麼時候都可以來香港“買布辦貨”,漸漸地流水交易成了一條龍,最後連中環的“花布街”都被搶去了很多生意,“逼得店主也要遷來深水埗開舖哩!” 那天在“天光墟”,在月光依稀就要隱去了的微光下,我看到了老老少少以及一些青壯男女還在賣東西,那些東西不外乎鞋襪、衣褲、鍋碗瓢勺、小型電器、古董擺設、雜誌、書籍、光盤、電池、首飾、配飾、洗頭膏、洗衣粉等等五花八門,有新有舊,不一而足。我試圖和賣家交談,但是語言畢竟欠老練,談得不深,只記得其中一位中年婦女看到我蹲到了她的攤兒前要買兩根粗發卡,很高興的樣子,就和我“聽解”(聊天)了起來,我問她一早上在這個集市能夠賣出去多少東西,能掙多少錢?她說其實也賣不出去多少東西,只是個營生,錢嘛,“少少啦”;我又走到了橋頭,看到一位老阿婆,腰都彎了,年齡少說也要超過80,又問她一早上能不能在這裡賺到一百塊?老阿婆說哪裡有那麼多?也就是10塊20塊。不過在這裡賣了幾十年,都習慣了,即使現在家裡並不指望著她在“天光墟”做生意,兒女們也都已經長大成人,其中兒子還不知道她現在每天還要來“天光墟”經營舊貨,但是每天早上如果不到墟市上來轉一轉,在家裡頭待著,還挺難受。

我問:“那現在,您的兒子如果知道了您每天還要到'天光墟'來賣舊貨,他會怎麼樣,會樂意嗎?”老阿婆呵呵笑著告訴我:“知道了也沒有什麼關係,賺點錢總比沒有進項的好,他不樂意,為什麼?鎖了(傻了)?” 離開“天光墟”,那天早上我看了一下表,時間還不到7點,太陽半藏半露地趴在雲後,天已經要亮透。老阿婆說她也該收檔了,“你看,今天的買賣就沒有開張。”此時,偏偏一位中年男子跑了過來,要向阿婆買一條運動褲,老阿婆就說“那就10文啦”,說著動手給他翻找。我覺得10塊錢買一條運動褲在香港已經是相當便宜了,誰知道這位男子卻不干,說“太貴了,又不是新的,只能給你2文”。老阿婆也就賣了出去,一邊賣一邊還向我抱怨:“這哪裡還是買賣?一條運動褲,雖說是舊的,可也看不出來呀,人家只給兩文,啊,兩文?算了,算了,賣了也就賣啦……”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