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中國人還會不會餓肚子

第41章 二、征服飢餓:中國的世紀之戰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源。作為一個擁有5000年農耕文明的國家,從來都是把糧食問題擺在突出的位置。新中國建立後,共和國政府更加重視發展糧食生產,毛澤東主席不僅確立了“以糧為綱”的農業發展方針,而且還親自製定了一系列發展糧食生產的具體措施,並發動廣大人民興修水利,改良土壤,這對於中國的糧食發展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遺憾的是,由於受當時極“左”路線的影響,農業生產受到束縛和壓抑,以至糧食發展的許多政策與思路沒有得到落實與貫徹,糧食生產發展緩慢。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民自發創造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到中央的肯定與支持,農民真正擁有了土地的使用權、經營權和收益權,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空前高漲,糧食生產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經過20年的努力,現在,中國的糧食生產初成體系,機械化和科學種田水平都達到了一定程度,基本上形成了穩定的年產4~5億噸的生產能力。

最令人鼓舞的是,就在我國連續幾年糧食豐收、糧食儲備量達到極高水平的時候,黨中央專門召開了十五屆三中全會,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專題研究農業和農村工作。此次會議作出的《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明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加強和改善國家對糧食這一特殊商品的宏觀調控,保護農民積極性,保證供給和價格基本穩定。”此次會議還作出了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不變的決定,使廣大農民吃了定心丸。隨後,中央又召開了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對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作出了具體部署。大江南北,再一次掀起了農業生產的熱潮。 與此同時,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 1998年,中央支援農業的支出達62.35億元,比1997年執行數增長12%。中央財政預算增加糧食風險基金37億元,地方預算也作出配套安排,增加支出55.5億元,保證了糧食敞開收購政策的實施,有效地保護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為了解決歷年來由於國家糧食倉儲不足而影響糧食收購的難題,1998年國家決定增加50億元用於新增倉儲設施,同時擴大簡易建倉貸款規模。 1998年6月初,國務院決定由中央財政安排資金在1999年夏收前建成250億公斤倉容的中央直屬儲備糧庫,現在,250億公斤倉容的中央儲備糧庫建設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糧庫的建設佈局已經完成,一半以上的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資金撥付到位。北京、天津、大連、上海、寧波、福建、廣東、西藏、寧夏、新疆等地的項目已經全部開工。 汲取1998年特大洪澇災害的教訓,1998年底與1999年初,全國進行了改革開放2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水利建設。與以往不同的是,過去水利建設都是農民的事,而此次增強了機關部門的責任。所有受益的部門與企業都加入了水利建設的行列,或者投工,或者投資,利益共亨,責任共擔,提高了我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在大堤建設的同時,一些地區還對易旱易澇面積進行了配套改造。這都為糧食生產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目前,中國在發展糧食生產上形成了比較完整比較系統的政策機制:——嚴格實行計劃生育和保護耕地兩項基本國策,著手建立農田保護製度,尤其是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建設商品糧基地,改造中低產田,實行農業綜合開發。重點開發黑龍江、新疆和甘肅、黃淮海三大區域的土地後備資源,商品糧基地縣從目前的500多個增加到800多個;——加強水利工程和農田基本建設,擴大灌溉面積。近中期將在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實施大規模的打井工程;——實施種子工程,爭取在作物育種方面有所突破,力爭5年內將各大作物品種更新一次;——實施農科教三結合,建立農業科技基金,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人員的作用。推廣節水、節肥等適用技術,並引進一批國外技術;——提高國內化肥供給能力,重點建設和改造一批化肥廠的生產能力,同時降低生產成本,以此調低化肥供應價格;——依據農業法,增加對農業的信貸投入和財政支農業資金。

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中國政府對糧食問題的重視,中國的糧食生產將在下一個世紀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在糧食問題上,我們是就生產抓生產,很少注意流通對生產的反作用。實際上,流通不僅是保證供應的前提,而且也是左右糧食生產的關鍵。過去,我國反反复復出現的“賣糧難”,就是典型的流通不暢。但以前我們卻沒有從流通上找原因,“賣難”出現了,便採取壓抑生產的作法,不僅穀賤傷農,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挫傷,而且糧食生產也受到打擊,沒有幾年恢復不過來。近20年的實踐證明,沒有合理而順暢的糧食流通,就不可能有穩定增長的糧食生產。因此,1998年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其作用不僅是穩定糧食市場,保證糧食供應,增加糧食企業活力,更重要的是還將有力地促進糧食生產。

這次糧改,首先一項政策就是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手中的餘糧,這是以往農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過去,糧食少了,便是成千上萬名幹部下農村,走村串戶,動員農民交售“愛國糧”,並擴大來年的生產,而一旦糧食豐收,他們便臉一變,要不就不收,要不收了也不給錢,一張白條打發了事。如果多次反复,深深刺傷了農民的心。因此,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地方的農民除了種足自己吃的口糧和必須上交的定購糧,就再也不肯多種糧食了,以免日後為糧食交售無門而煩惱,這也是中國的糧食商品率一直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次糧改確定敞開收購的政策,使廣大農民真正吃了定心丸,保護了農民的種糧收益,從而也將促進糧食生產穩定增長。 按國務院出台的《糧食收購條件》規定,對農民交售的糧食,要常年、常時掛牌收購,不准限收、拒收、停收,不准壓級壓價;對不符合收購質量標準的糧食,可以按規定扣水、扣雜,實行按質論價,但不得拒收。並且實行戶交戶結的政策,除農業稅外,不准代扣、代繳其他任何稅費。實行收購資金封閉運行,保證糧食收購不打白條。也就是,中國政府保證農民種的糧食一是有地方收,二是按保護價收,三是用現金結算。農民說,這才是真正為農民著想,以後種糧食心裡踏實了,勁頭也更足了。實行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餘糧的政策實施後,許多地方又掀起了種糧的高潮,一些外出打工的農民又回來了,拋荒的耕地又種上了糧食,農民投入也大幅度增加了。

這次糧改,再一次強化了“米袋子”省長負責制,並明確提出“米袋子”省長負責制不僅包括糧食生產,也包括糧食流通,要求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負責本地區糧食平衡。過去沒有糧食找中央要,糧食多了往中央推,現在則必須各負其責,這就要求各地政府千方百計發展本地區的糧食生產,搞好本地區的糧食流通和糧食供應。新政策實施後,各地政府重新確立了自己在糧食工作中的角色,層層落實發展糧食生產的具體政策和措施,以保證糧食生產的穩定增長。 顯而易見,這一次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為中國的糧食生產掃清了障礙,鋪平了道路,增添了動力。 前面我們對布朗關於中國糧食危機的預言作了逐一的反駁,但是,我們也不能不看到,雖然布朗所作出的結論是荒謬的,而他指出的一些問題,如人口過多、耕地減少、投入下降等,卻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我們若不全方位的重視農業,重新認識糧食問題的嚴重性,那麼,中國糧食出問題的可能性並不是不存在的。日本學者藤村幸義也認為,如果中國掉以輕心,那麼布朗的預言也有可能變為現實。

從這個意義上說,布朗對中國糧食問題的悲觀預測,也有利於我們增加對糧食問題的認識。經過幾次考察中國,最後布朗修正了他的部分觀點,那就是如果中國從現在起正視糧食問題,那麼,下一世紀的飢餓狀態也可能不會出現。布朗認為:“眾多的人口,匱乏的資源以及21世紀技術和政治哲學的衝突,都將迫使中國走出一條新路。”“雖然這是個很大的難題,但中國已做好應付這一難題的充分準備。中國在歷史的大部分時期處於世界科技及工業發展的領先位置。目前也確定了自己的發展道路。這個發明了造紙術和火藥的國家,如今有可能在建立持續發展的經濟方面再次領先西方,如果成功,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其他國家羨慕和仿效的榜樣;如果失敗,則整個世界都將為之付出代價。”

前面我們之所以認為未來的中國不會出現布朗所預測的那種中國人不能養活中國人的局面,是基於中國有著發展糧食生產的巨大潛力。但潛力並不等於現實,不能看到中國發展糧食生產的潛力,是布朗的失誤;而如果不能把潛力變成現實,則是我們的過錯。由此可見,在批駁布朗“中國糧食危機論”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考慮,到底如何把握糧食生產與流通的各個環節,避免出現布朗所預測的結果。 這就要求全社會都來重視中國的糧食問題,因為這是關係每一個人的生存與生活的根本問題。沒有充足的糧食,我們連生存都困難,更不用說發展了。現在由於糧食供應充足,給許多人一種誤解,認為中國的糧食沒有問題了,我們只要有錢,就能買到糧食。他們沒有看到人多地少的中國國情和糧食供需緊張的中國糧情將長期存在的事實,或者是盲目樂觀,或者是漠不關心。 1994年的糧食風波就是在這種思想支配下發生的。

中國的糧食問題不僅是中國政府要考慮的問題,是中國農民要努力解決的問題,也應該是我們全體中國人關心的問題。現在,糧食生產與流通的外部環境還不理想,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糧食問題沒有得到全社會的足夠重視。有的部門只從本部門利益出發,亂占濫用耕地現象嚴重;有的單位侵占農業資源,剋扣農民利益;有的涉農企業用質次價高的產品坑農害農;一些地方政府也只看到財政稅收的重要,把眼睛盯在工業企業上,而放鬆糧食的生產;還有那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幾乎是無處不在無處不有……這一切,都需要通過我們對糧食問題的重新認識,而得到徹底的糾正。 首先,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雙基礎觀”。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吃飯是第一位的問題。糧食在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中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和基礎作用,它是維繫整個人類生活、生存和生命之源泉。只有在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人們才能從事其他各種物質的和精神的活動。也只有在人們生存穩定後,方能維持人心穩定,社會也方能穩定。因此,在農村全面發展農、工、商時,需堅持農業為基礎;在堅持農林牧副漁等五業並舉、糧油麻絲茶等多種經營共興時,要以糧食為主業。就是說,堅持“全面發展農為本,多種經營糧為主”,這應當成為我國在相當長時期內農業和糧食生產發展的基本方針。

其次,上至中央政府,下至鄉鎮政府,都應該切切實實地樹立以糧為本的意識,從各個方面扶持和促進糧食生產。而這種扶持和促進不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和文件裡,而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在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初期,有人大唱“把農業和糧食推向市場,讓農民在市場海洋中學游泳”的高調,其結果釀成1994年的糧食漲價風波。這給我們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和糧食還需不需要扶持和保護?回答是肯定的。糧食經濟的明顯特點是包含種種矛盾:糧食的基礎性和弱質性矛盾;公益性與低效性矛盾;生物性與風險性矛盾等。解決這些矛盾單純靠市場調節不僅無濟於事,甚至反而會加劇矛盾。國內外的經驗和經濟發展史表明,切實採取扶持和保護糧食的政策,不僅可以解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糧食和農業易受忽視和排擠的問題,而且有利於增強糧食穩定增長的力量。 扶持和保護糧食,迫切需要從關鍵性的薄弱環節入手,而需要全社會支持的,至少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資金的投入。雖然許多人也知道“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的口號,但落實到行動中,卻是說得多,做得少。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由於受“糧食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的影響,對糧食生產的重要性不如以前那麼重視了,資金投入明顯不足。在未來的30年時間裡,我國要使糧食總產增加1.4億噸左右,糧食單產增加100公斤,沒有一定的投入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而只要我們的這個目標落空,中國的糧食供需矛盾就將加劇到足以影響中國人餓肚子的程度。這是我們在前面反复論述過的。 二是技術的投入。科研部門要加速培育和推廣優良品種,增加科技投入力度,穩定農業科研隊伍。在國家面臨各種投資需求競爭不斷激烈的情況下,農業科研投資應首先得到保障。保持農業科研實際投資(扣除物價上漲因素之後)以每年3.5%的增長速度上升是最基本的條件。另外,要加速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農學家經過對比篩選,提出目前可使我國糧食大幅度增產的10項技術,包括糧食作物高產優質綜合栽培技術;糧食優良品種和雜交組合技術;科學施肥技術;糧食科學保管、加工、綜合開發技術;糧食作物栽培技術等。這些涉及技術工程、生物工程及生化工程的科技措施,一經推廣和被農民掌握應用,就可以收到投資少、啟動快、增產多的較好效果。據專家測算,如果全面推廣配方施肥和化肥深施技術,使氮磷鉀肥比例結構由現在的1:0.3:0.3調整到1:0.5:0.2;推廣節水灌溉技術,使水的利用率從40%提高到45%;更換一次優良品種和雜交新組合的面積達到糧食總面積的70%;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模式化栽培技術和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等,將提高糧食單產20~50%。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全社會各個部門協同配合,共同努力。 三是物質的投入。農業資料生產企業雖然大都是國家投資興建的,但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企業已改變了過去支農促農的宗旨,有的已經轉向生產其他見效更快、利潤更高的產品去了,有的雖然繼續生產農用生產資料,但價格失控,質量也不盡如人意,這一切都極不利於糧食生產的發展。為農民提供價格適宜、質量過硬的農業生產資料,是許多國家扶持農業的一項間接手段,我國也不能例外。這就要求我們繼續強化涉農企業的支農意識,並由國家通過減稅減費等措施降低農用生產資料的價格,以此降低糧食的生產成本,提高糧食的收益水平。在當前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糧食價格的情況下,這是刺激農民種糧積極性的一條重要措施。 總的來說,糧食是我們須臾不可缺、一天也不能少的東西,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不關注維繫我們生存、生命和生活的糧食問題,為中國的糧食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