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中國人還會不會餓肚子

第18章 二、中國人也不滿足於敞開肚皮吃

在以前許多地方的城市購糧本上,以及農村農家房屋的牆壁上,都印過這樣一段名言:“忙時吃乾,閒時吃稀,雜以瓜菜、番薯……” 這是毛澤東同誌曾對中國老百姓吃飯標準所作的指示。 這段話現在讀來,還有一種如慈祥家長諄諄教誨的親切之感。這充分體現了共和國領袖對人民生活無微不至的關心。 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沉重地壓在他的肩上,他不能不花大量的時間去思考、去研究、去尋找解決的辦法。 而“忙時吃乾,閒時吃稀”,並要“雜以瓜菜、番薯”,實在是當時的一種無奈之舉。就是領袖自己,也難以嚴格遵循這個過於低檔的生存標準。為了保持清醒的頭腦對中國路線、方針、政策的思考,為了堅持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量,他也常常對警衛戰士念叨,說要吃點紅燒肉“補補腦子”。

一碗紅燒肉,對於一個國家的領袖,遠遠不是一種奢侈,但他卻把它看得很重很重,因為,在他面前,還有成千上萬吃不上紅燒肉的黎民百姓。 有一次,他在專列上突發奇想:“通知停車。我要到那個村子裡去看看,我要討一碗紅燒肉吃,看能不能討到?” 結果自然使他失望。這使他認識到,讓幾億人吃飽飯不是件容易的事,讓幾億人都能吃上紅燒肉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他經常念叨農民們的吃食:“我們是社會主義麼,我們的農民不該吃窩窩頭!不應該……” 他有時敲著裝有紅糙米和小米的飯碗說:“全國農民如果都能吃上我這樣的飯,那就不錯了……” 不僅要讓中國人吃飽,而且還要吃好,這是這位共和國領袖的一個五彩繽紛的夢。而現在,這個夢需要由我們來變為現實了。

毛澤東同志帶著一種深深的遺憾離開了他魂牽夢繞的人民。雖然他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留下了光輝的的業績,但他沒有滿足讓他的人民都吃得好、吃得有營養的心願。 讓人民吃飽了還要吃好,這是他的繼任者面臨的艱鉅任務。 當一個國家的人民基本解決了吃飽的問題後,他們就會必然要求吃得好一點、精一點、有營養一點,這給我們的糧食消費必然提出新的要求。 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微量元素等。衡量人們食物構成水平,是以食譜中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質多少為標準的。人體對食品營養的需要,不僅需要植物性脂肪和蛋白質,也需要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蛋白質是由若干氨基酸構成的含氮有機化合物,是組成人體各種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但動物性食品的蛋白質含量比穀物食品的蛋白質含量高70%以上,並且動物蛋白質所含的氨基酸搭配合理而且比較齊全,易被人體吸收,所以合理的膳食消費結構中,動物性食品必須佔一定比重。

我們社會主義的老祖宗馬克思,早在一個多世紀之前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他說:“如果不吃肉,人是不會發展到這個地步的。” 把吃肉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聯繫在一起,可見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直接食用糧食,我們叫它糧食的直接消費,也就是填飽肚子,它是一個人生存的基礎。中國幾千年為之奮鬥力圖解決的吃飯問題,基本上都是處在這一個階段。只有進入80年代中後期,無論是中國的政府還是中國的人民,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努力增加糧食的間接消費。這就是動物類食品的消費。毛澤東同志頗感興趣的“紅燒肉”,便屬於這一個範疇。它是用糧食飼養動物後,人類食用動物肉間接地消費糧食。 隨著人們由吃飽向吃好的轉化,動物類食品提供的營養就會超過糧食直接食用提供的營養,也就是說,人們間接消費的糧食,就可能超過直接消費的糧食。

縱觀世界發展史,我們發現,動物類食品的消費與經濟的發展基本上是一種正比關係。經濟發達的國家,人們消費的動物類食品都比較多,或者說,動物類食品在食品結構中所佔的比例都比較大。 中國人的動物類食品消費長期處於比較低的水平。 1952年人均豬肉消費為5.9公斤,每個月不到半公斤。由於人多“肉”少,當時全國普遍實行計劃供應,每個中國人每個月大概分配四五市兩的豬肉。直到1978年,人均豬肉年消費也不過7.67公斤,每個月不過0.6公斤,大概也只是偶爾稱點肥肉煎點油開開葷,過年過節吃一頓兩頓肉。因此,毛澤東同志當時很是遺憾,跟他鬧革命打天下的中國人民,一年四季卻連一碗紅燒肉都難以吃到。 1979年,改革開放政策使人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不僅人們直接消費的糧食增加,從而使全國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肉類消費大幅度增加。紅燒肉已在大部分家庭失去誘惑力,餐餐吃肉、頓頓開葷的家庭,已比比皆是。據統計,1980年,人均肉類消費達到11.2公斤;1985年13.9公斤;1987年14.5公斤;1988年14.9公斤;1993年全國肉類總產量達到3780萬噸,人均31.9公斤,1994年,總產量4300萬噸,人均35.8公斤。 1997年,我國人均肉類消費達50公斤,是1980年的4.5倍。除此以外,我國人均佔有蛋17公斤,奶6.6公斤。

在這樣短的時間裡,中國人的肉類消費增長幅度如此之大,這是許多相同發展階段的國家都無法比擬的。事實上,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上,我國還處於低收入的經濟不發達國家,而在食物消費的量和質上,我國都已達到或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據專家測算,1978年以來,我國食物消費和營養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1995年,平均每人每天供給的熱量達到1140.98萬焦耳,蛋白質和脂肪分別達到70克和52克,高於同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國家,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是每人每天食物中含蛋白質70.9克,脂肪67.5克。當然,一些發達國家遠遠高於這一水平。像美國,每人每天食物中含蛋白質109.9克,脂肪154.4克;法國分別為112.9克和167.1克,意大利分別為107.4克和145.8克。但像中國這樣一個12億多人口的大國,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不僅以足夠的糧食直接消費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隨著肉類消費的增加,膳食結構與營養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改善,這在許多國家都是難以做到的。

因此,在現在的中國,人們關心的不是有沒有東西吃,而是有什麼東西吃。以前中國人見面,第一句問候語是“吃了?”現在,則需要校正為“吃什麼了?”肉類食品消費的大幅度增加,是中國改革開放20年來,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一個重要標誌。 不過,比起一些發達國家,我們的肉類食品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早在1985年,美國的人均肉食品消費就有69.6公斤,原蘇聯是61.4公斤,而到1997年,我國的肉類占有量才達到50公斤。在我國,由肉食品提供給每個人每天的蛋白質還不到食物蛋白質的30%,而美國,由肉食品提供給每個人每天的蛋白質是69.3克,佔食物蛋白質的66.4%。另外,法國是70.4克,德國是64.3克,英國是51.2克,世界平均水平是22.4克。

在目前我國的糧食消費結構中,直接消費還是佔據主要的地位。我國人均直接消費的糧食遠遠超過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據測算,我國是美國的3.7倍,是前蘇聯的1.6倍,是日本的1.8倍。 由此看來,我國在糧食的間接消費上,還有著較大的上升空間,體現在糧食生產上,則意味著更大的壓力。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