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中國人還會不會餓肚子

第17章 一、填飽12億人的肚子要多少糧食?

中國有12億多人口,卻只有19.2億畝耕地,人平僅1.55畝。 這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國情,也是中國的吃飯問題顯得尤為重要的原因。 人類消費的大部分物質和95%以上的蛋白質取自土地,其中80%以上的熱量和75%以上的蛋白質來自耕地提供的糧食。根據熱量計算,一個人僅維持生命,每年需要125公斤糧食;如果要保持一定的體力,並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每年必需消費230公斤糧食;如果要保持充足的體力和充分的營養狀態,每年必需消費糧食300公斤;而如果要保持較好的體力和較充分的營養狀態,則每年必需消費糧食400公斤。 中國雖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由於黨和政府對糧食生產的重視與對人民生活的關心,中國的糧食消費已超過維持充足體力和充分營養狀態的水平,接近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一個人的糧食消費包括直接和間接兩部分。直接消費是人們直接消耗糧食,包括每天一日三餐吃的米飯、饅頭、窩頭等主食(即口糧);點心、豆製品、米粉等副食品(即食品工業用糧);以及飲料酒用糧。間接消費則主要是飼養家畜、家禽消耗的糧食,人們雖未直接消耗糧食,但卻是將糧食以飼料的形式轉化為動物的肉(譬如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後食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間接消費逐漸成為主要的消費。 一個國家的糧食消費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糧食生產狀況,二是人們收入狀況,均呈正比關係。我們這裡有一組1986年的人均糧食消費的構成情況:一是口糧大約273公斤;二是食品工業用糧大約11.2公斤;三是飲料酒用糧大約10.1公斤;四是飼料用糧大約69.8公斤,以上四項相加,便是一個中國人一年需要的糧食,大約354公斤。如果加上工業用糧和種籽糧,則一共是391公斤。

1997年尚未見精確的分類統計。據專家分析,1997年的糧食消費,除口糧基本不變或略有下降外,其他幾項均有增加,突出的是飼料用糧明顯增加,因為我們對豬肉等動物肉的消耗大幅度增加。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1997年我國人均佔有肉類50公斤,蛋17公斤,奶6.6公斤,已超過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按此推算,1997年,我國人均消耗糧食約388.3公斤,全國的糧食總消費量是48000萬噸。 從上一章節我們知道,199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是49250萬噸,與消費量大致適應,供需基本保持平衡,並略有節餘。 48000萬噸,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一座多麼巍峨的糧山!它佔了全世界糧食總產量的1/5。如此巨大的消費量,是許多國家無法想像的。美國是糧食生產大國,但它一年的總產量也不過30000萬多噸,法國則只有5000萬噸,日本、西德、英國都只有幾百萬噸。中國在糧食問題方面的壓力與風險由此可見。

難怪許多國家驚奇:中國居然養活了12億人,居然滿足了48000萬噸的糧食消費需求。 1949年10月1日,首都30萬群眾齊聚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在群眾的歡呼聲中,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5億多人民歡欣鼓舞,從此揚眉吐氣。 但是,作為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卻深知,他接手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最棘手的便是吃飯問題。由於國民黨政府的腐朽統治,加上戰爭不斷,災害頻發,1949年的糧食總產量僅11318萬噸,比1936年下降了12%,雖然人均有209公斤,但事實上,由於耕地的70%掌握在少數(約10%)的地主、富農手裡,因此,糧食的佔有與消費極不平衡,佔總數90%的貧農、雇農和城市廣大工人、市民陷入貧困狀態,食不果腹,瀕臨無法生存的境地。以至當時饑民遍地,餓殍載道。不少西方人士為此斷言:新中國將由於解決不了自己的吃飯問題而垮台。

毛澤東,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他深知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對於一個新誕生的國家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因此,他不僅把“以糧為綱”寫進農業發展的總政策,而且還具體制定了“水、肥、土、種、密、保、管、工”的糧食生產“八字方針”。他以一個偉人的氣魄和胸懷,帶領全國億萬人民興水利,造梯田,墾荒地,改造山河,“深挖洞,廣積糧”……作為共和國的第一任領袖,他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雖然其中有許多曲折,有許多坎坷,但從此以後,除1959年至1962年的三年困難時期出現過一次糧食危機外,中國再也沒有發生過大面積的飢荒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至少有飯吃了。 從糧食的人均佔有情況看,195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首次超過1936年的水平,達到16392萬噸,人均佔有糧食275公斤,比1949年增加了66公斤。

這是一次最大的飛躍,是從飢荒向溫飽的一次大的跨越。 遺憾的是,信奉“人多力量大,熱氣高”的共和國領袖卻忽略了人口發展的副作用。以至以後20多年,雖然我國的糧食總產、單產年年增長,但人均糧食佔有量卻一直在300公斤左右徘徊。 1965年為268公斤,1978年為316公斤。 29年中,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增加107公斤,平均每年僅3.9公斤。 1979年,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糧食生產又出現了一次較大的飛躍。這一年,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342公斤,比1978年增加了26公斤。以後幾年有所回落,1984年再創高峰,全國糧食總產突破40000萬砘,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392公斤,創解放以來的最高記錄。

以後的10年,糧食總產、單產仍然不斷提高,但增長的部分全部被增長的人口抵消了。以至1997年我國糧食總產以49250萬噸成為歷史上第二個豐收年時,人均糧食佔有量卻仍只有398.5公斤,與1994年相比僅增加了6.5公斤。 49年時間,我國在糧食生產方面耗盡了心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雖然糧食總產增長了近4倍,而人均糧食佔有量卻只增長了1.8倍,僅只恢復性地達到清代的水平。據統計,戰國末年,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為460公斤,唐朝達到628公斤,宋朝579公斤,明朝559公斤,清朝中葉314公斤。當然,在封建統治社會裡,人均糧食佔有量遠遠不能說明中國人的糧食消費。因為封建社會的剝削制度,使大量的耕地掌握在少數地主、富農手裡,相應的絕大部分糧食也被控制在他們手裡,因此,農民、市民、工人真正的糧食佔有量少得可憐,基本處於飢餓狀態。這便是詩人描述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而現在,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採取的是按勞分配的分配原則,糧食的佔有與消費全國各地區、各階層、各行業基本平衡。換句話說,目前我國的人均糧食佔有實際上也是“人人佔有”;人均消費基本上也是“人人消費”。這就是我國為什麼人均糧食佔有量不高,但卻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的實質原因。

雖然如此,我國目前糧食佔有量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近50年裡,我們作了種種努力,我們僅在1996年剛剛突破人均400公斤的水平,而這是一個國家徹底解決溫飽問題的基線。一些發達國家的人均糧食佔有量甚至超過1000公斤,達到“過剩”的狀態。像美國,早在80年代末期就達到1500公斤,加拿大是1997公斤,澳大利亞是1838公斤。 人均糧食佔有量決定了我國的人均糧食消費量。 1949年全國解放時,我國的農業生產由於國民黨政權的腐敗以及戰亂頻仍,受到嚴重的摧殘,相應的糧食消費下降到了一個極低的水平,絕大多數的農民和市民處於飢餓與半飢餓狀態。解放後,我國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糧食生產的措施,同時加強了糧食市場管理,打擊不法糧商囤糧投機的行為,才基本上緩解了建國之初的飢餓危機。 1952年,我國的人均糧食消費量逐漸增加到197.6公斤。

1953年起,我國開始實行宏偉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隨著生產的發展,國民收入增長了45.2%,職工平均工資增加了42.8%,農民收入增加了27.9%。我國人民的糧食、牛羊肉、食油、糖等基本生活消費品的消費量增長很快。到1957年,我國人民的糧食消費量增加到203公斤,豬肉增加到5.08公斤,牛羊肉達到1.11公斤。這意味著,解放8年後,中國人民終於從飢寒交迫中踏上了溫飽之路。全國絕大多數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第一次得到了初步的滿足。 “吃得飽了,穿得暖了,生活安定了,心裡踏實了。”正是這一時期人民消費水平和心理狀態的真實寫照。 如果說從1949年到1957年,我國人民的消費水平在第一個8年呈逐年上升趨勢,並於1957年達到高峰的話,從第二個8年開始,這一發展勢頭卻連年受挫,急劇下降,至60年代初跌入低谷。國家統計局曾以可比價格對建國以來的居民消費水平作出統計,如果將1952年消費水平指數定為100,則1957年已上升到122.9%,而到1961年又下降到99.4%,尚不及1952年的水平。與1957年比較,糧食消費減少8.4%,食用植物油消費減少47.8%,豬肉消費減少80.6%。之所以造成這一局面,我們以前已有過詳細論述,那就是天災加人禍。脫離實際的“大躍進”與“浮誇風”,加上嚴重自然災害,致使全國農業生產大幅度滑坡,糧食生產尤其急劇萎縮。剛剛走向溫飽的中國人又一次淪入了飢餓的魔爪,全國許多地方發生了較為嚴重的飢荒。

1961年後,黨和政府開始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工農業生產逐漸恢復到健康發展的道路,1965年再次達到高峰。消費水平指數由1961年的99.4上升到132.7,超過1957年的水平。不過,由於消費水平指數的統計涉及面較寬,所以,從人們感受比較直接的“吃”的消費看,我國1965年的人均消費與1957年相比,提高並不多,有些方面還有所下降。突出的是糧食,反而由203公斤下降到了183公斤,另外,食用植物油、牛羊肉也都有下降,惟有豬肉略有上升。 1966年後,中國又陷入了一場歷時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浩劫。政治上的瘋狂,加上人口盲目發展(10年時間增加了2億人口,相當於一個日本和一個法國的人口總數),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處於基本停滯的狀態。到1976年,我國的年人均消費量,糧食為190公斤,與1965年相比,11年時間僅增長了7公斤,平均每年增長不到1公斤。平均每人每月15.8公斤,這就是當時一般國家公職人員每月分配14.5公斤大米還很難到位,必須用一些紅薯之類的東西抵充的原因。豬肉由1965年的6.29公斤增加到7.38公斤,11年時間僅增加了1.09公斤,平均每年增加不到0.1公斤。其他如食用植物油、牛羊肉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當時有一個荒唐透頂的觀點,認為講究吃穿是“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提倡“越窮越革命”,“補丁越多,思想越好”,以至大部分人是餓著肚子鬧革命,人們的生活消費被壓抑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許多地方沒有擺脫飢餓和貧困。

1976年,“四人幫”倒台後,10年動亂終於結束,但當時由於在思想路線上仍然延續“左”的那一套,在經濟領域也繼續執行過去那種壓抑消費的方針,工農業生產和人民消費水平仍處於停滯狀態。直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國的工農業生產和人民消費水平才迅速大幅度提高。 1979年起,我國人均糧食消費開始明顯增長,這一年達到207公斤,1988年達到249公斤,10年時間裡增加了42公斤,平均每年增加4.2公斤,而從1965年到1976年的11年裡,卻只增加了7公斤。人均豬肉消費達到9.66公斤,1988年增加到14.91公斤,10年增加5.25公斤,平均每年增加0.5公斤,而“文革”10年平均每年增加不到0.1公斤。食用植物油、牛羊肉也都普遍增加。 又經過10年,到1997年,中國的消費水平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無論是糧食還肉類,都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接近或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97年,我國人均糧食消費量為388公斤,肉類50公斤,蛋17公斤,奶6.6公斤。我國糧、棉、油、糖的消費量分別比1978年增長0.62倍、1.1倍、3.1倍和2.9倍,豬牛羊肉和奶類產品分別比1978年增長了4.6倍和6.1倍。 糧食消費水平的發展變化受多種社會因素制約,而最主要的是國民收入總額與居民收入水平。國民收入總額高,增長速度快,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必然導致消費水平提高,反映在糧食消費上,就會從量上擴大,從質上提高。我國的歷史實踐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另外,糧食消費水平與人口總量也有著明顯的關係。糧食消費水平是由人均佔有量或消費量來衡量的,因此,糧食消費水平與糧食總供給量成正比,與人口總量成反比。在糧食總量一定的條件下,人口總量越大,人均糧食佔有量越少,反之,則人均糧食佔有量越多,這說明人口總量對糧食消費水平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1979年與1949年相比,我國糧食總產量增加了2.96倍,但由於同期人口增加了1.8倍,人均糧食佔有量只增加了1.64倍。如果用1994年的數字與1949年的數字相比,人口總量對糧食人均佔有量的影響更為明顯。 1994年同1949年相比,糧食總產增加了3.97倍,但由於人口增加了2.21倍,人均糧食佔有量卻只增加了1.8倍。 人均糧食佔有量的增長速度低於糧食總產量的增長速度,其原因就是被新增的人口抵消了。從我國與外國的對比中,我們也能證明這一點。 1993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45640萬噸,但人均佔有量僅為385公斤,而同期,美國糧食總產量為3億多噸,人均佔有量卻超過1500公斤,按總量我國比美國高出1/3,佔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糧食佔有量只有美國的1/4。中國在1990年糧食總產量便達到44625萬噸,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390.3公斤,此後雖然糧食總產量有所波動,不過總的趨勢是增加的,但人均糧食佔有量卻多數處於下降狀態,最低年份僅374公斤。直到1995年後,人均糧食佔有量在糧食總產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才擺脫徘徊局面,再次站到390公斤的線上,到1997年,達到398.5公斤,距400公斤的目標僅一步之遙了。 因此,雖然中國的糧食總產穩居世界第一,單產水平也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但由於人口基數過大,人均糧食產量仍處於較低的水平,只相當於美國的35%,加拿大的19%,澳大利亞的17%,匈牙利的28%。 總體來看,我國目前的人均糧食消費量已基本保證我國成為溫飽型的社會。近400公斤的人均糧食消費不僅基本解決了吃飯問題,而且整個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它雖然還只有美國等發達國家人均糧食消費量的1/3至1/2,但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遠遠高於發展中國家,接近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坎坎坷坷50年,我們終於擺脫了飢餓,擺脫了貧困,走向了溫飽,並正在走向小康!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