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中國人還會不會餓肚子

第12章 一、以糧為本:5000年的農耕文明

中華民族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燦爛的東方文明,而農耕文明是東方文明的基礎,以糧為本,則是農耕文明的核心。 據歷史學家考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粟(谷)、高粱等糧食作物的國家。 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的發掘範圍內,曾普遍發現過稻穀、稻殼、稻桿、稻葉。這說明早在7000年以前,我國長江流域就大面積種植水稻。 在陝西西安半坡遺址中,發現過炭化的粟(谷)粒。這說明早在6000~7000年以前,我國就種植了粟(谷)。 在山西万泉縣荊村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過高梁種粒和黍穗、黍殼,這說明早在六七千年以前,我國就種植了高粱與黍。 在安徽亳縣釣魚台的西周遺址中,發現過很多小麥種粒,這說明早在2000~3000年以前,我們就種植了小麥。

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東漢墓中,發現過蕎麥粒。這說明早在1700多年以前,我國就種植了養麥。 歷史證明,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利用腳下的土地,種植人類最基本的食物——糧食。也許當時這是一種不自覺進行的嘗試,但因此卻使人類出現一次大的昇華。人類開始從狩獵、游牧和採摘野果的時代跨向了以種植糧食為生的世紀。以定居為主的農業逐漸代替了牧業,大片的森林和牧場被墾殖為農田。 “敕勒川,陰山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像被“風吹稻菽千層浪”的景觀所替代。 夏朝大禹治水之後創水利、畫九州、定土賦、定農時,奠定了中國的傳統農業。而糧食的大面積種植,則形成了光輝燦爛的中華農耕文明。在春秋時期,中國就開始出現了鐵製農具和牛耕,這比西歐至少早了1000多年。在穀物加工方面,中國最早使用杵臼。春秋時就有了石圓磨,漢代出現了腳踏的杵臼,造出了風扇車,比西歐早了17個世紀。中國古代的糧食種植與加工技術,曾在數千年內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為此概括為:“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本”。

中國的糧食生產,有著值得我們炫耀的光輝歷史。 以糧為本的思想,使中國除少數游牧部落和漁民外,大部分人以種植糧食為主。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人們就一方面大量開墾荒地,擴充農田;一方面採用精耕細作,增加糧食產量。隨著農業生產工具、生產技術和農作物品種的不斷發展,中國的糧食產量長期位居世界領先地位。 據有人推算,各代社會安定時期的豐收年份,中等土地的平均畝產,戰國初期為108公斤;秦漢為132公斤;唐朝為167公斤;明朝為173公斤;清中葉為183.5公斤,均為當時世界最高產量。 在公元元年前後,西歐農業的收穫量,一般只有播種量的4~6倍;而中國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戰國已超過播種量的10倍以上。歐洲大陸在整個中世紀,農業收穫幾乎都維持在播種量的10倍和10多倍的水平上;而在17世紀明代的中國太湖地區的產量已達到播種量的30倍。據明末清初的記載,浙江的桐鄉豐收年畝產稻穀337公斤,平均畝產258.4公斤。有的地區如浙江的吳興,畝產稻穀高達449.4~611.8公斤,當時的嘉興地區畝產稻穀已過千市斤。中國的農業老了嗎?中華民族創造的農耕文明,數千年來一直居於世界領先水平,但從近代尤其是18世紀以來,中國的近代農業卻一步一步衰落下來。請看吳慧先生對我國歷代糧食生產狀況的比較:從表中我們不難發現,從唐朝以來,中國人均佔有的原糧和每個勞動力生產的原糧都逐漸下降,至清朝中葉,人均佔有的原糧僅314公斤,低於戰國末期的460.5公斤;每個勞動力生產的原糧僅1131公斤,也低於農業始發之初的戰國時期的1659公斤。進入20世紀,由於帝國主義的瘋狂掠奪和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殘酷剝削,加上戰爭不斷,災害頻發,到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的農業經濟陷入崩潰境地。 1931年,我國的糧食平均畝產降到135.5公斤,1947年降到90.3公斤,1949年僅85.5公斤,只有唐朝的一半;每個農業勞動力平均生產的糧食,到1949年僅有700公斤,不僅只有唐朝的1/3,就是與戰國時期相比,也還不到1/2。

中國的農業衰老了嗎?我們不能不為之顫栗! 剔除內亂外擾的因素,人口與土地,構成了左右中國糧食生產的翹翹板。從戰國末期到清朝中葉,中國的耕地面積增加了8倍,但人口卻增加了18倍,雖然我們的糧食單產也提高了1.8倍,但無論如何也彌補不了人口急速增長帶來對糧食需求的急劇增加,因此,從唐朝以來,我國人均佔有的糧食不僅沒有增加,反而逐年減少,到近代,跌入了最低點。 大約在公元前2100年的夏禹時期,我國僅有人口1355萬人,到公元2年的西漢時期,也只有6000萬人,直至明末清初的18世紀上半葉,我國人口也才達到1億。從1000多萬到突破1億大關,經歷了至少3800年的漫長歲月。 但從此後人口即開始了迅速倍增。到1762年,全國人口達到2億,27年後的1790年達到3億。 1834年達到4億,到1949年,我國人口為5.4億。

在戰國末期,中國擁有耕地面積0.9億畝,比起現在的19.2億畝雖然幾乎只有一個零頭,但當時只有0.2億人口,糧食生產雖然還只是處於起步階段,但由於人均糧食麵積較多,人均佔有的糧食仍達到460.5公斤,不但高於清代,而且還高於我們現在的水平。這不能不使我們感到一陣臉上發燒。 以後,隨著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們開始不斷地開墾荒地,擴充糧田。首先是黃河流域,當時也是森林密布、草原茂盛的牧場,但很快就被逐漸開墾為耕地。漢代時司馬遷將自碣石(即今河北省的昌黎)至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禹門口)劃為農牧界限,其北為牧區,其南為農區。很快的時間,農區突破農牧界限向北推移。到唐代推移至陰山以北,而至清代,更是長驅直入,除邊遠一些山區,林地草坡全部開墾為耕地了。

與此同時,中國人口大量南遷,逐漸向長江流域發展。沒有經過多長的時間,我國廣大南方地區也幾乎是人口爆滿,相應的便是大量的墾荒造田。為了種田糊口,幾乎到了見縫插針的地步。人口的增長,迫使人們大量開荒造田,推動和促進了中國的糧食生產。據專家推算,戰國末年,我國的糧食總產為91.35億公斤,到西漢時期增加到295.7億公斤,唐代中晚期達到332.35億公斤,宋代602.5億公斤,明代726.5億公斤,清朝中葉1134.05億公斤。 但是,耕地的擴大遠遠趕不上人口增長的步伐,這使中國的糧食佔有水平進入近代便開始徘徊、甚至下滑。雖然糧食總產、單產均呈增長趨勢,但人均佔有糧食的數量和農業勞動力人均產糧的數量都逐漸下降。以至到清朝以後,中國人均佔有原糧與農業勞動力人均產糧的水平均不及我國戰國末年,那刀耕火種的落後年代。

中國雖然號稱“地大物博”,但耕地資源卻相當有限。幾千年來,祖祖輩輩的中國人在一片片的黃土地上刨食活命,一代一代的墾荒植糧幾乎把能夠開墾成耕地的全部開墾了,包括森林,包括牧場,包括湖洲。戰國末期,我們只有0.9億畝耕地,0.85億畝糧田面積,到1949年,中國的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6.5億畝,增加了19.4倍。而在此期間,我國的人口由0.2億增加到了5.4億,增長了27倍。 人口還在增長,但我國的耕地卻無法再長了。解放後,我們雖然採取過一些殺雞取卵的強制辦法,試圖通過增加耕地面積來養活日益膨脹的人口,但除1956年、1957年糧食播種面積超過20億畝,1958年超過19億畝以外,其他年份全部在17~18億畝之間徘徊,並且從80年代開始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到1994年,糧食播種面積降到16.4億畝,又回落到了1949年的水平。而此時的人口已是1949年兩倍多。古人曾經靠不斷開墾糧田養活了不斷增長的人口,現在的中國人,又靠什麼來養活自己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