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愛的豐碑

第9章 第八章建築者的形象和故事

愛的豐碑 靳全生 6050 2018-03-14
一座建築往往就是一部書。 停立在周恩來紀念館的前面,透過建築物的表層,我們可以看到一連串的建築者的形象和故事。 聽說淮安要建周恩來紀念館,很多建築單位前來請纓。 江蘇省建築工程公司近水樓台,捷足先登,承攬了紀念館的建築任務。 該公司的大本營在六朝古都南京。平時去外地尤其是去偏僻的地方施工,不少人都不願去,但這次,全公司的職工卻都爭先恐後,有人急著要從國外的工地上趕回來,有人連著向公司遞交了好幾份申請,有人甚至為爭不到來淮安的機會而搥胸頓足、唉聲嘆氣。 這一切,全是因為對周恩來的熱愛。 金山從美國夏威夷群島皇宮飯店的工地上急匆匆地趕了回來。他回來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參加周恩來紀念館的建設。

在美國,每月二百五十美金的報酬對生活尚不富裕的他來說固然是一種誘惑,但相比較之下,周恩來紀念館的建設則有著更大的引力。 金山屈指數了一下,自一九七九年進入省建公司後,他已參加了九項大的建築工程,下一個工程剛好是第十個。十,在我們中國人心目中是個十分吉祥、美好的數字,它像徵著十全十美。金山非常高興能把這個美好的數字落在周恩來紀念館這一建築上。 金山是裝潢工。在國外,他剛剛掌握了噴塑這一新工藝。而目前,全公司掌握了這項新工藝的人為數極少。金山知道,不僅他想去紀念館工地,紀念館工地也十分需要他。 但是,對於去紀念館工地,金山並不是沒有一點擔憂。在他去美國的一年多時間裡,在南京的一個服裝廠當臨時工的妻子一直帶著年幼的孩子單獨生活。不要妻子多說,金山完全可以想像出妻子整天的勞累和辛苦。她一直盼著自己能從國外早點回來。現在,他回來了,卻馬上又要去外地,妻子能同意麼?

金山低估了妻子。當他忐忑不安地說出自己的心思之後,妻子卻表現得極為理解。妻子說:“你去吧。家中的事你不用惦記。週總理為人民獻出了一切,連骨灰都沒有留下。他的紀念館你們一定要建好了,千萬不要對不起後人,對不起總理。” 那天下午,金山夫婦帶著孩子特地再次瞻仰了梅園新村紀念館。次日一早,金山便精神飽滿、心無牽掛地奔赴淮安。 晚上。江寧縣逸新路上。 方道生和王梅一前一後地走著。很長時間,他們都不說話,只有單調而沉重的腳步聲令人心煩地響著。 方道生是江蘇省建築工程公司的施工員,王梅是江寧縣一個圖書館的圖書管理員。在江寧縣六一三廠工地施工的方道生經常去圖書館借書,二人便相識了,並由此而產生了感情。就在他們情意纏綿、彼此如膠似漆的時候,方道生突然接到公司調令,要他到周恩來紀念館建築工地擔任施工員。方道生欣喜若狂。當他把這一消息告訴王梅時,王梅開始也很高興,但很快,她的高興便為即將到來的離別和憂傷所取代。

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時,方道生停下了腳步,王梅也站住了。 王梅抬起眼睛,那麼溫情,那麼哀怨地看著方道生。 “道生,我最後一次問你,為了我,你能不去淮安嗎?” 方道生再次搖了搖頭,說:“不能。” 王梅說:“你不愛我!” 方道生愣住了。 王梅抽泣起來。 方道生眼圈也紅了。他歉疚地對王梅說:“王梅,不管你怎樣看我,也不管我們今後關係如何,淮安,我一定要去!……” 楊炳峰家裡熱鬧非凡。分出去生活的兒女們及第三代人全回來了。楊炳峰第二天就要去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工地,全家人特意辦了一桌酒席,為他送行。 席間,兒孫們向楊炳峰頻頻敬酒,楊炳峰不斷舉杯暢飲。他的臉色越發紅潤,神情也越發興奮。 楊炳峰已經年過六旬,富裕的生活,爽直的性情、無憂的心境,使他顯得很健康,聲音也洪亮、有力。一九九零年一月,他就正式辦了退休手續,離開了省建公司。回到家後,他不甘賦閒,以老伴的名義開了爿服裝店,生意做得十分紅火,日子也過得十分愜意。他曾當過多年鋼筋放樣工,技術上很有一套。附近的建築單位聞知他退休了,紛紛上門出每月四百至六百元的高薪聘請他去做技術指導。就在這時,周恩來紀念館開工,公司領導帶話給他,希望他能到工地上來。老楊一聽是建周恩來紀念館,當即就辭掉聘請,暫閉店門,爽快地答應去紀念館工地。兒女們知道他的決定後,也很支持,並爭著要把母親接回家去過,以解除父親的後顧之憂。

楊炳峰已經微醺了,但他說話仍然十分清楚。 “在我有生之年,還能參加建周恩來紀念館,這實在是我的福分,也不枉我乾了二十幾年建築。週總理是我平生最欽佩的一個人,他最沒有私心,為國為民,操勞了一輩子,生前儉樸,死後沒有分文遺產,連後代都沒有。他又是那樣平易近人,身為堂堂總理,卻沒有一點當官的架子。當年邢台地震,總理去慰問災民,災民遞給他一碗水,他不管臟不髒,接過來一口就喝個乾淨。這才叫與人民同甘苦,這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我這次去淮安,一定要把紀念館造好了。應該讓現在有些幹部拿週總理當面鏡子,好好檢查檢查自己!” 楊炳峰把坐在旁邊的小孫子抱到自己懷裡。他問小孫子:“我去淮安建週爺爺的紀念館,好不好?”

小孫子奶聲奶氣地說:“好。” 他又問小孫子:“你要我回來時給你帶點什麼?” 小孫子說:“我要你給我拍張紀念館的照片,這麼大的!”他指著牆上的挂歷。 家人都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 一九九零年三月五日,周恩來紀念館正式開始動工。 這一天,天氣晴好,春風和煦。高處的柳樹已綻出片片鵝黃,低處的湖邊也閃出了點點新綠。 負責打樁的江蘇省溧陽縣建築安裝公司的工人興高采烈地走上紀念半島。他們要在周總理生日這一天。為紀念館的建築打下堅實的根基。 春風裂石。紀念半島表層的土呈出一種灰白,且裂了許多道縱橫交錯的口子。工人們大踏步地在上面走著。漸漸地,腳下的土開始變得鬆軟起來。突然,走在最前面的那一位發出一聲驚叫,只見他身子一歪,一條腿迅即沒入土裡,緊跟著,另一條腿也陷了下去。須臾,地面上,僅剩下小半個身子和兩條掙扎著的手臂。

半島畢竟是就地取土,用潮濕的稀泥堆起來的。一冬之後,儘管表面結了一層硬繭,但下面仍舊形同沼澤,根本不能站人。 但是,二十二米長的混凝土樁早就預製好了,大批的建築工人也到了工地,工期是不能延誤的。 別無選擇,只有迎著困難上。那個好不容易才從沼澤中爬出來,成了泥人的工人瀟灑地一揮手:“沒什麼,只當體驗一下當年總理帶著紅軍過草地的滋味!” 打樁採用的是靜壓樁。壓樁機自重達一百五十噸。要打樁就必須把壓樁機運到現場。可現場連人都沒法走,這麼笨重的東西如何運進去? 隊長往手心吐了口唾沫,然後,雙手使勁搓了搓。他說:“總理那一代人把三座大山都推翻了,我就不信,我們難道連個樁機也運不進去?” “拆!”隊長一聲令下,工人一齊動手。他們把壓樁機拆散,化整為零,一樣一樣搬進去。

然而,即便這樣,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樁機的主要部件仍然很重,運起來,仍然十分困難。工人們又在沼澤地上鋪上木棍、木板,幾十號人一起推、拉、抬、扛,努力使樁機一寸寸地前移。有時,陷得太深了,實在無法抬起,就用千斤頂再把樁機頂上來。每個人趴倒爬起的,都成了標準的泥猴。就這樣,他們憑著一股拼勁,硬是把樁機運到了現場。 打一根樁,所需的時間是極有限的,通常只有十分鐘。但是,打完一根樁後,移動樁機的時間卻需要五、六個小時甚至十小時。 十分鐘,對於工人們來說,是短暫而輕鬆的。十小時,則是那樣艱難和漫長。 主館和副館一共打了二百七十五根樁。打樁所花費的時間整整三個月。這期間,工人們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打樁結束,工人們平均扔掉了三條褲子。由於長期陷在淤泥裡,褲子已經髒污不堪,破損不堪。

周恩來紀念館不同於其它一般性建築。 周恩來是億萬人心目中的偉人、完人。他的紀念館應該和他的品德、人格一樣完滿。 建設中,每個建築者都不敢有絲毫的疏忽。他們嚴格、認真,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全部的情感、全部的赤誠! 楊炳峰從海安老家那寬敞、舒適的住所又回到了低矮、陰暗、潮濕的工棚。畢竟離開一段時間了,剛到那天,上半夜,他怎麼也睡不著,工棚內的霉味、酸味、臭味以及其它說不出的氣味摻雜在一起,直刺他的鼻子。他連忙拿出花露水在棚內一個勁地噴灑,誰知這樣一來,棚內的氣味反而變得更怪了。小鐵床也太窄,一翻身,咯吱咯吱直響。但到了下半夜,他安然入睡了。一方面,是他找回了過去的感覺,另一方面,他想到,明天還要工作呢!

楊炳峰在工地上的任務是負責工程質量檢查。他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因為,紀念館的任何瑕疵都將給以後的瞻仰者帶來不快,同時,也將影響建築者自身的聲譽,因此,他必須嚴格把關。他整天眼睛睜得比銅鈴還大。他性子直,火氣也足,一旦發現問題,大嗓門立刻就會亮起來,然後,虎著臉,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工人返工。等到工人做好了,驗收合格了,他還要教訓一句:“以後當心點!”這才算罷休。 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工人們也都精益求精。他們主動提出,整個牆面,一律按高出規定要求兩個百分點的標準施工。有一段九平方米的底牆砌成後,楊炳峰一檢查,只高出一個半百分點。他把情況一說,工人們毫不含糊,立刻把這段牆推倒重砌。 李昌來是施工現場的木工組長。他今年四十四歲,江都邵伯人。那天,領導剛剛說出要他來紀念館工地,他就突然從凳子上跳起來,拔腿就往外跑。領導跟在後面喊:“餵,老李,你怎麼說?”李昌來這才像猛然醒悟了似的,停住腳,回過頭憨厚地一笑,說:“好啊,好啊!”

領導也笑了。這個老實人,他太激動了。 來到紀念館工地,李昌來白天和工人一起勞動,晚上一個人趴在工棚裡,認真地鑽研圖紙。當組長的,只有自己先熟悉圖紙、吃透圖紙,才能更好地指揮全組工作。他文化水平低,有些圖紙看起來有困難,他就主動向隊長和施工員請教。紀念館第一層施工時,由於連續陰雨,塔吊沒能及時安裝好。若等塔吊安裝好再施工,勢必影響工程進度。隊長李龍根急壞了,眼睛紅紅的,屋里屋外轉個不停,心裡直想罵人。這時,李昌來穿著分不出色又綻了線的衣服和一雙破解放鞋,渾身濕漉漉地闖進屋來。他把順著臉流到嘴裡的雨水狠狠地咽了下去,然後對李龍根說:“不用等了,工程可以繼續上。”說罷,掉頭就走。李龍根莫名其妙地眨了眨眼睛。片刻之後,他衝出門。轉個彎,向工地一看,他呆住了。工地上,李昌來帶著木工組正冒雨把鋼模管等材料一樣樣地從地上傳到七米多高的框架上。李龍根知道,那堆鋼鐵材料總共有好幾十噸重! 這頭黃牛!李龍根笑了,笑著笑著,眼淚卻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 接到公司的調令後,方道生毅然離開了江寧,離開了熱戀中的情人,來到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工地。 方道生只有二十六歲,從南京建築工程學院畢業也才剛剛兩年。像周恩來紀念館這樣大的工程,按理說,至少應配備三至四名施工員,但公司領導卻把千鈞重擔都壓在了他一個人的肩上。 面對領導的重視和信任,他沒說別的話,而是默默地把這副重擔桃了起來。整個一座紀念館,施工用的大小圖紙有上千張,合在一起有近百斤重。如果每找一個數據都要翻看圖紙,不僅不方便,而且也耽誤時間。為了提高工效,並保證不出差錯,他白天忙完之後,晚上一個人躲在辦公室裡熬夜背數據。 “聯想記憶法”,“諧音記憶法”……幾乎所有記憶方法都被他用上了。也許是精神高度興奮、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緣故,過去,他並不覺得自己的記憶力有多麼好,可到了紀念館後,腦瓜卻一下子變得特別靈光,圖紙上的數據有的只是掃一眼就記住了。有一段時間他背得入了迷,連做夢都在背,還背出了聲。好幾次,把住在一起的人都吵醒了。就這樣,他把圖紙上的二萬多個數據全背熟了。 因為他是工地上唯一的施工員,所有的點都得靠他定,所有的線也得靠他放,他不動別人就無法施工,因此,他成了工地上最忙的一個。平常,他很少穩穩地走路,總是帶著小跑,不到一年的功夫,他竟穿壞了好幾雙解放鞋、旅遊鞋。他每天睡眠時間只有四、五個小時,可他一點也不困,只是飯量特別大。他吃飯用的碗是一隻又大又深的搪瓷缽,看了嚇人。他還特別能吃肉,一天不吃肉就覺得肚子空得慌,吃再多的飯也不頂用。一天晚上,加班加點,一隻鐵釘戳進腳心。第二天,他一瘸一拐地照常上班。腿上生了癤子,領導逼迫他去醫院治療。五塊錢的手術費都交了,可他怕耽誤了工地上的活,一顛一顛地又跑了回來。到了工地,癤子震破了,膿也流出來了,他用自來水一沖洗,找塊布一扎,扛著定位儀,又忙乎開來。 四根棟樑大柱是主館的重要部件。每根柱子施工高十五米,上面細,下面粗,底部要四個人才能合抱過來。一千三百多噸重的四坡屋頂主要就靠這四根柱子來支承。 齊康最擔心的就是這四根柱子。他多次說:你們要是能把這四根柱子按要求造好了,紀念館的建築我就放心了。 方道生把齊康的話牢牢記在了心上。 在澆鑄四根棟樑大柱時,方道生特別用心。定位時謹慎又謹慎,複查時仔細又仔細。 四根柱子鑄好後,有人告訴正在沖澡的方道生:有兩根柱子方位不對,左右偏差了至少1米。一聽這話,方道生嚇壞了,澡不洗了,更顧不得看電視台播放的亞運會開幕式實況,光著上身,穿著濕漉漉的褲衩,扛著儀器就往工地跑。別說柱子偏差了一米,就是偏差了五公分,那也不得了!可是,當他架好儀器後,左測右看,四根柱子的方位毫釐不差。原來,剛才那位工人所說的誤差是他裸眼艱測,視覺上所造成的差距。一顆快躍出喉嚨的心又落回了原處。方道生嚇出了一身冷汗,一屁股癱坐在地上,半天沒有爬起來。 一九九零年十月十二日,紀念館主館工程進入封頂階段。 封頂,對於任何建築來說,都是十分關鍵的階段。對於紀念館,就更為關鍵。 屋頂的結構太複雜了,屋頂的高度為九米,屋面坡度為三十度,整個屋頂主要靠各種挑樑和承載樑等支撐起來。樑的規格不一,大小梁共二百多道,且縱橫交錯,立體交叉。整個屋頂就坐落在四根十五米高的棟樑大柱上,又必須一次澆鑄成功,施工難度極大。 工地上所有人都被調動起來,連食堂的採購員、司務長也一起上。省建領導、淮安市領導、甲方代表都親臨現場。甲乙雙方質檢人員團結協作,一律按優良標準檢測。工地上的氣氛緊張而又熱烈。 李昌來淋雨著了涼,正發低燒。但他一聲不吭,沉著地帶領工人立模板,扎鋼筋。整個屋頂的澆鑄共需一千三百多噸混凝土。攪拌、運送、澆鑄的任務主要落在混凝土組的身上。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他們嚴格按照配合比配製。一千三百多噸的石子、黃沙、水泥、每一筐都要過磅、計數。工人們是分成十二小時,按班作業的,但作為混凝土組的組長,錢厚貴哪有時間休息。實在疲倦了,就蜷在一個角落打個盹。醒了,趕緊爬起來再乾。他嗓子都喊啞了。有的梁太細,鋼筋又過於密集,混凝土無法一下子灌進去,他們就用手把混凝土一點一點地往鋼筋縫裡塞…… 從十月十二日上午八點到十月十四日上午十點,在連續奮戰了七十四小時之後,慶祝封頂成功的鞭炮終於炸響了。疲憊不堪的工人們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紛紛癱倒在工棚裡,一躺下就連睡了十五、六個小時! 工地上人物多,故事也多,主館屋頂玻璃是深圳人安裝的,園林綠化是南京園林局搞的。山東人投入了副館建築,福建惠安崇武石雕廠則承包了外裝修。石雕廠的工人用砂輪在大理石上精心打磨周恩來那首著名的詩“大江歌罷掉頭東……”,石頭的粉塵落在他們身上,鑽入他們的呼吸道,但他們全無知覺,專心致志,目不轉睛。彷彿他們不是在打磨無生命的文字,而是在創造一個有靈有肉的生命。 所有人的愛,所有人的情,所有的故事,都砌在紀念館的每一寸建築裡,和整個紀念館融為一體。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