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慈禧全傳

第58章 玉座珠簾(17-1)

慈禧全傳 高阳 9260 2018-03-14
延也延不久了。當丁寶楨作此決定時,四百里加緊的奏摺,已遞到京城。皇帝一個月的奏摺看下來,已摸著竅門,對各省的形勢,也有了個了解,安德海一路南下,先過直隸,後經山東,然後入江蘇。但臨清到張秋水路不通,可能會繞道河南,所以有關他行踪的消息,必出於這四省的折報,至多再加上一個漕運總督衙門。此外各省的奏摺,決不會提到安德海三字。 當然,照行程計算,最該留心的便是山東、江蘇兩巡撫和兩江總督衙門,所以他每天等內奏事處將黃匣子送到,首先就挑這幾個衙門的奏摺看。 “好啊!總算等到了!”皇帝看完丁寶楨的折子,在心中自語,多少日子以來要辦的大事,到了能辦的時候,他反而不急了。這時急於要辦的一件事,是找小李商量,偏偏小李又不在跟前。

怎麼辦?他在想,首先不能讓慈禧太后知道,這樣轉著念頭,他立即發覺自己該怎麼辦才妥當。回身望了一下,沒有太監或宮女在註意,機會正好,他匆匆忙忙把那通奏摺往書頁中一夾。對母后來說,這是偷了一個折子,忍不住怦怦心跳,好久才能定下神來。 為了要表示從容,他依舊端然而坐,把奏摺一件一件打開來看,但看了第一行,一下會跳到第三、四行,看了半天,不知道說些什麼?只好從頭開始,這一下,自然慢了。幸好這天的奏摺不多,勉強對付完畢,叫人把黃匣子送了上去,偷偷兒取出丁寶楨的那通折子,藏在身上,傳諭回養心殿。 “小李呢?”他在軟轎上問。 “到書房裡,替萬歲爺收拾書桌去了。”張文亮這樣回答。 “快找他來,”皇帝又說,“回頭你也別走遠了!”“是!”張文亮看一看皇帝的臉色問道:“萬歲爺今兒個彷彿有點兒心神不定似的?”

皇帝不理他。等到了養心殿,就站在廊下等,等到了小李,隨即吩咐:“快找六爺,帶內務府大臣進宮。”說著把手裡的折子一揚。 “喳!”小李喜在心裡,臉上卻板得一絲笑容都沒有,“奴才請旨,在那兒召見?” “就在這兒!”皇帝向地面指了一下,意思是在兩宮太后常朝的地方。 “喳!”小李心想:偏有那麼巧,每天都跟在皇帝身邊,就今天離開了一會兒,恰好事情發作,到底是誰上的奏摺,怎麼說法?皇帝看到奏摺,可曾告訴慈安太后?這些情形都得弄個清楚,才好著手,因而走上兩步,躬身問道:“請萬歲爺的旨,可是跟兩位太后一起召見六爺?” “你怎麼這麼嚕囌?”皇帝不耐煩地,“什麼事兒都得驚動兩位太后嗎?” “喳!喳!”小李一疊連聲地答應,“不宜驚動兩位太后。”

“你也知道!那還不快去?” “奴才這就去了。”小李緩慢地答道:“奴才騎馬去,先到內務府明大人家,讓他到六爺府裡等,然後奴才去找六爺傳旨,伺候六爺一塊兒進宮。這一來一往,至少得一個時辰。” 小李是有意細說,好教皇帝心裡有個數,然後才能沉著處置。他最怕的是,九轉丹成的這一刻,有風聲漏到翊坤宮,只要慈禧太后出面一干涉,那就像推牌九似的,掀出一副“至尊寶”來,就真正是“一翻兩瞪眼”了。 因而,他又加了一句:“萬歲爺請回屋子裡坐著,念念詩什麼的,不用急!奴才盡快把六爺找來。” “知道了!”皇帝頓著足罵,“混帳東西,你是存心氣我還是怎麼著?你再嚕囌,我拿腳踹你。” “這不就去了嗎?”小李極敏捷地請了個安,轉身就走。

一出養心殿,他猶有片刻躊躇。這件事辦得妥當,不但去了個眼中釘,而且以後在皇帝面前,說什麼是什麼,有一輩子的舒服日子過,搞不好則雖不至於掉腦袋,充軍大概有份。是禍是福都在這一刻,不能亂來。 細想一想,自己先得把腳步站穩,安德海就因為自恃恩寵,行事不按規矩,才出了這麼大一個紕漏。前車之鑑,即在眼前,豈可視而不見? 因此,他急匆匆找到了張文亮,哈著腰低聲說道:“張大叔,我跟你老透個信,小安子快玩兒完了!剛才萬歲爺叫我上去吩咐,馬上找六爺進宮,事情是萬歲爺當面交代我,你老很可以裝糊塗。萬一出了事,我也認了,是我一個人倒霉,決沒有什麼牽扯。不過,萬歲爺是你老一手抱大的,今兒這件事,萬歲爺蓄心多年了,你老瞧著辦吧!”

張文亮知道他說的是什麼,心中大驚,緊閉著嘴,想了半天,咬一咬牙說:“好吧!小子,你算是個腳色。我只好跟著走!你快去,越快越好,這裡我來維持。” 所謂“維持”,就是接應。有了張文亮這句話,小李可以放心,笑嘻嘻地請了個安,出宮而去。 未出神武門,他又變了主意。一個人先到明善家,再到恭王府,紆道費時,所以抓了個靠得住的人,叫他到明善家通知,說有旨意,趕快進宮在隆宗門外等候,然後他自己找了一匹馬直奔大翔鳳胡同鑑園去見恭王。 小李也知道,恭王對太監一向是不假詞色的,求見未必就能見得著,因此他早就盤算好了,到鑑園門口一下馬,就向王府護衛說明,來傳密旨,得要親見恭王。 這一著很有效,恭王正約了文祥、寶鋆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官員,在商談俄羅斯商船停泊呼蘭河口,要求與吉林、黑龍江內地通商的事。聽說是傳密旨,便單獨出見。等小李請過安,他站著問:“什麼事?”

小李不便真擺出傳旨的款派,哈著腰說:“六爺請坐,有兩句話跟六爺回。”一面說,一面左右張望,怕有不相干的人聽了去。 “喔!”恭王坐了下來,揮揮手把捧茶來的丫頭擋了回去,“你說吧,這兒沒有人。” “是!”小李輕聲說道:“不知道那兒來了一個折子,是奏報小安子的事,萬歲爺叫讓六爺帶同內務府大臣,立刻進宮。” 恭王瞿然抬眼,略想一想問道:“在那兒見面?” “養心殿。”小李又說,我怕耽誤工夫,另外找人通知明大人直接進宮,在朝房等六爺。 ” “我就去。”恭王起身又問:“兩位太后,知道這件事兒不?” “東邊不知道怎麼樣?西邊大概還不知道。” 恭王把臉一沉:“下次不許這樣子說話!什麼東邊、西邊的?”

“是!”小李誠惶誠恐地答應著。 “來啊!” 恭王一喊,便有個穿一件漿洗得極挺括的洋藍布長衫的年輕聽差,走了進來,很自然地在他側面一站,聽候吩咐。 “拿二十兩銀子賞他。” 於是小李又請安道謝,同時說道:“我伺候六爺進宮?” “不必!”恭王想了想又說:“你先跟皇上回奏,請皇上也召見軍機。” “是!我馬上回去說。” 等小李一走,恭王立刻把文祥和寶鋆請了來,悄悄說道:“小安子快完了!必是稚璜有個折子來,上頭立等見面。等我下來,大概軍機還有'一起',你們先跟我一塊兒走,我再派人通知蘭蓀和經笙。” 文祥很沉著,寶鋆則是一拍大腿,大聲說了一個字:“好!” “你們看,”恭王又問,“還得通知什麼人?”

“內務府啊!”寶鋆很快地接口。 “已經通知了。” “我看,趁這會兒風聲還不致走漏,先通知榮仲華預備吧!”文祥慢條斯理地說。 恭王懂他的意思,安德海一定會得個抄家的罪名,所謂預備,是派步軍統領衙門左翼總兵榮祿,先派兵看住安家。這是很必要的處置,不但是為了防止安家得到消息,隱匿財產,而且要防他們湮滅罪證。別人猶可,要治安德海的罪,非有明確的罪證不可。 “你的思慮周密!”恭王點點頭表示嘉許,“這麼樣吧,就是你辛苦一趟,辦妥了趕快進宮。我跟佩蘅先走。” 於是恭王更換公服,傳轎與寶鋆進宮,明善已先在軍機處等候,一見面便疾趨而前,低聲說道:“上頭催了好幾次了。 六爺,到底什麼事啊? ”

“小安子的事兒犯了!”恭王低聲答道,“回頭你少開口。” “是!”明善順勢請了個安,“六爺,什麼事兒瞞不過你,你老得替內務府說句公話。” 恭王未及答話,只見小李氣喘吁籲地奔了來,一面請安行禮,一面以如釋重負的聲音說道:“六爺可到了!快請上去吧,脾氣發得不得了啦!” 一聽這話,恭王倒還不在意,明善心裡卻嘀咕得厲害。但此時也不便向小李多問什麼,只是一路盤算,皇帝會說些什麼話,自己該如何回答?光是應付皇帝的脾氣還好辦,無奈礙著位慈禧太后在內。看樣子討了皇帝的好,會得罪“上頭”,此中利害關係,得要有個抉擇。 抉擇未定,人已到了養心殿,進東暖閣兩宮太后常朝之處,只見皇帝已坐在御案前面的黃椅上。等恭王和明善行過禮,他首先就衝著明善問道:“小安子私自出京,你知道不知道?”

明善心想,賴是賴不了的,只好硬著頭皮答道:“奴才略有風聞。” “什麼叫'略有風聞'?一開口就是這種想推卸責任的話。” 迎頭就碰了個釘子,明善真是起了戒慎恐懼之心,皇帝年紀不小了,不能再當他“孩子”看。年輕的人,都喜歡說話爽脆,他便很見機地老實答說:“奴才知道。” “既然知道,為什麼不攔住他?” 這不是明知故問?安德海出京,皇帝也知道,為什麼又不攔住?這樣一想,明善懂了,皇帝也是為了在慈禧太后面前有所交代,存心唱一齣戲,那就順著他的語氣答話好了。 “是奴才的錯。”他這樣答道,“因為安德海跟人說,是奉懿旨出京,奴才就不敢攔了。” “他是假傳懿旨,你難道不知道?你不想想,兩位皇太后那麼聖明,事事按著祖宗家法來辦,會有這樣子的亂命嗎?” 恭王暗暗點頭,皇帝這幾句話說得很好,抬出“祖宗家法”這頂大帽子,不但慈禧太后不能說什麼庇護安德海的話,臣下有“祖宗家法”四字準則,也比較好辦事了。 看明善低頭不答,恭王便接口說道:“臣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請皇上明示緣故,臣等好商議辦法,奏請聖裁。” “你看吧!” 恭王接過折子來,為了讓明善也好了解,便出聲念了一遍,然後交上奏摺。 “你們說,本朝兩百四十多年以來,出過這麼樣膽大妄為,混帳到了極點的太監沒有?” “請皇上息怒。”恭王奏勸:“這件事該如何處置,得要好好兒核計。” “還核計什麼?像這樣子的人不殺,該殺誰?” 皇帝要殺安德海的話,明善不知聽說過多少次了,但此刻明明白白從他口中聽到,感覺又自不同,不由得就打了個寒噤。 “怎麼著?”皇帝眼尖看到了,氣鼓鼓地指著明善問:“小安子不該殺嗎?” “奴才不敢違旨。不過……。”他沒有再說下去,卻跪了下來。 “怎麼?”皇帝問道:“你是替小安子求情?” “奴才不敢。不過小安子是聖母皇太后宮裡管事的人,請皇上格外開恩。” 皇帝氣得幾乎想踹他一腳!明明他心裡也巴不得殺了安德海,偏是嘴裡假仁假義,這話傳到慈禧太后耳中,豈非顯得自己不孝順? 轉念到此,皇帝怒不可遏,俯下身子,一隻手指幾乎指到明善鼻子上:“你既然知道保全聖母皇太后位下的人,為什麼不早勸勸小安子別胡鬧?為什麼不攔住他,不教他犯法?太監不是歸內務府管嗎?你管了什麼啦?”說到這裡,他轉臉向恭王又說:“六叔!先辦安德海,再辦內務府大臣!” 這番雷霆之怒,把明善嚇得連連碰頭。皇帝冷笑不理,恭王恨他多嘴,也裝作視而不見,只這樣答道:“安德海違制出京,自然要嚴辦,臣對這方面的律例,還不大清楚,臣請旨,可否召見軍機,問一問大家的意思?” “這一來,”皇帝有些躊躇,“這會兒去找他們,來得及嗎?” “來得及!”恭王答道,“臣已經通知他們進宮候旨,這會兒大概都到了。” “那好。讓他們進來吧!”皇帝轉回頭說:“明善!下去。 我這裡用不著你! ” “是!”明善跪安退出。雖然碰了個大釘子,心裡卻很妥帖,安德海必死無疑,而慈禧太后那裡,可告無罪,里外兩面都佔住了。至於皇帝不悅,不妨以後再想辦法哄他。 及至軍機四大臣進見,先由恭王說明經過,然後皇帝逐一指名徵詢。寶鋆和沈桂芬都表示“遵旨辦理”,文祥和李鴻藻則另有陳奏,一個認為藉此可以整肅官常,一個則痛陳前代宦官之禍,意思中都支持皇帝的意思。自然,沒有一個人提到慈禧太后。 “師傅,”皇帝問李鴻藻,“那'三足烏'是什麼意思?” 李鴻藻知道皇帝是明知故問,因為“青鳥使”的典故,他清清楚楚地記得,翁同龢曾為皇帝講過,如果此刻再講一遍,必定又牽涉到慈禧太后,所以他這樣回奏:“臣請皇上,不必再追究這一層了。” 皇帝點點頭,聽了師傅的勸,卻又冷笑:“小安子平日假傳懿旨,也不知道摟了多少昧心錢!他家一定也還有違禁的東西,趁現在外面還不知道,先抄他的家!” “是!”恭王答道,“臣立刻就辦。” “小安子呢?” 恭王不願從自己口中說一句殺安德海的話,便轉臉說道: “佩蘅,你跟皇上回奏。” 寶鋆略想一想說:“這有三個辦法,第一、拿問到京;第二、就地審問;第三、就地正法,也不必問了,免得他胡扯。” “對了,還問什麼?”皇帝斷然裁決:“就用第三個辦法,馬上降旨給丁寶楨。” 於是一面由文祥通知榮祿,當晚就抄安德海的家,一面由寶鋆執筆擬旨,怕安德海聞風而逃,密旨分寄山東、河南、江蘇三巡撫和直隸、漕運兩總督。 旨稿呈上,皇帝有種興奮而沉重的感覺。這是他第一次裁決“國政”,而且完全出於自己的思慮,心頭意化作口中言,口中言化作紙上文,那怕勳業彪炳,鬚眉皤然的曾國藩,亦不能不奉命唯謹。這種滋味是他從未經驗過的,此刻經驗到了,才知道這滋味是無可代替的。 因為如此,他特別用心看旨稿,看過一遍,有把握可以把它斷句,他才輕聲念了出來: “軍機大臣字寄直隸、山東、河南、江蘇各省督撫暨漕運總督:欽奉密諭,據丁寶楨奏:'為太監自稱奉旨差遣,招搖煽惑,真偽不辨,現飭查拿辦,由驛奏聞'一折,據稱'本年七月二十日訪聞有北來太平船二隻、小船數只,駛入山東省境,儀衛煊赫,自稱欽差,並無傳牌勘合,形跡可疑,派人密訪,據稱係安姓太監。或系假冒差使,或系捏詞私出,真偽不辨,現已飭屬查拿,解省親審,請旨遵行'等語,覽奏曷勝駭異,該太監擅離遠出,並有種種不法情事,若不從嚴懲辦,何以肅官禁而儆效尤?著丁寶楨迅速派幹員,於所屬地方,將該藍翎安姓太監,嚴密查拿。令隨從人等,指證確實,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飾。如該太監聞風折回直境,或潛往河南、江蘇等地,即著曾國藩等飭屬一體嚴拿正法。其隨從人等,有跡近匪類者,並著嚴拿,分別懲辦,毋庸再行請旨。將此由六百里各諭令知之。欽此!” 皇帝老氣橫秋地點點頭:“寫得挺好。不過得加一句。” “是!”恭王一面答應,一面看著寶鋆向御案努一努嘴。 寶鋆會意,傴僂著身子,從御案上取來一枝朱筆,雙手奉上。 “還是你寫吧,”皇帝吩咐:“加這麼一句:'倘有疏縱,惟該督撫是問。'” “是!”寶鋆複誦一遍:“'倘有疏縱,惟該督撫是問。'” 臣子不能動御筆,寶鋆將那枝朱筆放回御案,然後接過旨稿,又回到廊下,把那句話加上,回入殿中,捧呈御覽,這時就不是旨稿,而是“廷寄”了。 “什麼時候可以到山東?”皇帝指著手中的廷寄問。 恭王未曾出過直隸省境,不甚了了,便由文祥答奏:“明天晚上,一定可以到濟南。” “好!”皇帝特別叮囑:“告訴兵部,明天晚上,一定得遞到。” “是!”恭王答應一聲,欲言又止地遲疑著。 “六叔!”皇帝關切地問,“你還有什麼話?” “臣請皇上,這會兒就給聖母皇太后去請安,婉轉奏陳這件事。” 這話提醒了皇帝,不由得便微微皺眉。殺安德海倒痛快,要去跟慈禧太后奏聞此事,卻是一大難題。 想一想,像這樣的事,也不便跟恭王商量,便說一聲: “知道了。沒別的話,你們就下去辦事吧!” 等恭王等一退出養心殿,皇帝立刻就找小李商量如何應付那難題。 一見了皇帝,小李先笑嘻嘻的磕了一個頭。御前太監,熟不拘禮,平時只是請安,遇到比較鄭重的時候,才磕頭,臂如皇帝小病初癒,那時請安便得磕頭,這有“喜佔勿藥”的意味在內。所以,小李磕這一個頭,意思是向皇帝賀喜。 “你跑到那兒去了?”皇帝問道。 “奴才在外面打聽消息。” 打聽的自然是安德海的消息,皇帝又問:“小安子的家,抄了沒有?” “早就在抄了。”小李答道,“聽說六爺跟文尚書早就有了預備,進宮之先,就派人把他家看住,一隻耗子,都跑不掉!” 皇帝覺得很痛快,大為讚賞:“好!很會辦事。”接著又問:“是派的什麼人?” “榮總兵。” 皇帝知道,說的是榮祿。於是他腦中立刻浮起一個很鮮明的影子,從儀態、服飾到言語,無不漂亮。榮祿雖無“內廷行走”的差使,但為皇帝“壓”過一回馬,就那一回,皇帝便把這個人,深印在腦中了。 “小李啊,”皇帝的笑容一斂,“事情是辦過了,對上頭得有個交代。你看,這話該怎麼說啊!” 問到這一層,小李精神抖擻的答道:“萬歲爺,別煩心,奴才已經給萬歲爺打算好了,包管聖母皇太后不會生萬歲爺的氣。” “那好!”皇帝很高興地,“你快說吧!” “萬歲爺沉住氣,先不理這個碴兒,等聖母皇太后問起來,就這麼回奏……。” 小李已經到內務府請高人指點過了,當時俯著身子,在皇帝耳際,秘密陳奏了一番。只見皇帝愁容一解,點頭說道: “行!就這麼辦!事情完了,我有賞。” 於是小李又跪了下來,“萬歲爺要賞奴才,奴才先謝恩。”磕完頭接著說:“萬歲爺不用賞別的,把小安子的好玩兒的東西,賞奴才幾件。” “行!”皇帝說道,“傳膳吧!今兒我的胃口大開,到玉子那裡看看,有什麼好吃的,給我要兩樣來。” 小李答應著到長春宮的小廚房,要了兩樣皇帝喜歡吃的菜,伺候著傳過了膳,正在喝茶,慈禧太后派人來召皇帝。 小李機警,把來傳懿旨的太監引到僻處,悄悄一問,果然,慈禧太后已經得到安德海被抄家的消息,特召皇帝,自然是問這件事。 “上去吧!”小李極力鼓勵皇帝,“聖母皇太后就發脾氣,也不過象春天打雷那樣,一下子就過去了。” “嗯,嗯!”皇帝實在有些怕慈禧太后,但事到如今,唯有硬著頭皮照小李的話去做,所以自己激勵自己,挺一挺胸,昂一昂頭,作出理直氣壯的樣子。 ※ ※ ※ 慈禧太后聖躬違和,正靠在軟榻上,皇帝從門外望進去,只見病容加上怒容,臉色非常難看。心中畏懼,腳步不由得便慢了。 “萬歲爺來給主子問安來了。”有個宮女向慈禧太后說。 “哼!”慈禧太后冷笑一聲,把臉轉了過去。 皇帝當然看到了這情形,略一遲疑,依然強自鎮靜著,用從容的步伐走到軟榻前面,一面請安,一面象平常一樣,輕輕喊一聲:“皇額娘!” 慈禧太后倏然轉過臉來,額上青筋,隱隱躍動,配著她那雙不怒而威的鳳眼,和本來就高,又因生病消瘦而愈顯凸出的顴骨,形容異常可怖。皇帝從未見過她這樣的神色,不由得就有些發抖,但內心卻有種奇妙的支持力量,發抖管發抖,臉卻反而向上一揚。 這彷彿是反抗的精神,慈禧太后越發生氣,厲聲問道: “你翅膀長硬了是不是?” 皇帝也發覺了,自己應該低頭,卻反揚臉,太亢了些,於是趕緊往地上一跪,帶著張皇的聲音說:“皇額娘幹么生這麼大的氣?身子不舒服……” 他還沒有說完,慈禧太后冷笑打斷:“哼!我知道就是趁我生病想氣我。別痴心妄想了!我死不了。” 語氣嚴重,而且不專指著皇帝罵,更有弦外之音。皇帝聽得出來,卻不敢對此有所解釋,只是連連喊道:“皇額娘,皇額娘,兒子那兒錯了,儘管教訓,千萬別生氣!”這樣一味求饒,慈禧太后的氣略略平了些,“我問你,”聲音依然很高,卻無那種凌厲之氣了,“你作主把小安子的家給抄了,是不是?” 有了那番疾風勁雨,霹靂閃電的經歷,皇帝的膽便大了,聲音也從容了,“是!”他慢慢答道,“我本來不敢讓皇額娘知道。小安子一路招搖,無法無天,丁寶楨上了個折子。哼,” 皇帝特意作出苦笑,“小安子才真能把人氣出病來!” “折子呢?” 皇帝遞上折子,宮女挪過燈來,慈禧太后才看了幾行,果然怒不可遏,額上金星亂爆,又像無數鋼針在刺,頭目暈眩,無法看得下去,閉上眼說:“你起來,念給我聽。” “是!”皇帝答應著,起身揉一揉膝蓋。 “給皇上拿凳子!”慈禧太后側臉吩咐宮女。 於是宮女取過來一張紫檀矮凳,皇帝坐著把丁寶楨的折子念了一遍。 慈禧太后閉目聽著,額上的青筋,跳動得更厲害了。聽完她問:“什麼'日形三足烏'?那面小旗子是什麼意思?” “小安子忘恩負義,罪該萬死,就是這一點。”皇帝切齒罵著,意思是替慈禧太后不平,接著,他把青鳥使為“西王母取食”的典故,簡單扼要地講了一遍,然後又說:“這個典故很平常,不說正途出身的地方官全明白,念幾句書的百姓也全懂。主子這麼寵小安子,小安子在外面替主子掛這麼一個打秋風的幌子。想想真叫人寒心!” 慈禧太后臉色白得像一張紙,睜開眼來,眼睛是紅的,“聽說你召見軍機,”她問,“怎麼說啊?” “六百里的廷寄已經發出去了,不論那兒抓住小安子,指認明白了,不用審問,就地正法。” 語聲剛完,只見燈光一暗,有人失聲驚呼。 是慶兒失手打翻了一盞燈,從太后到宮女,這時都把視線投注在她臉上,只見她手掩著嘴,一雙眼瞪得好大,不知是驚懼、失悔還是根本就嚇傻了。 一陣錯愕,接著而來的是省悟,每個人心裡都明白,慶兒是聽說她“幹哥哥”安德海已為皇帝處死,一驚失手。在宮里當差,這就算犯了極大的過失,而且正當慈禧太后震怒的當兒,所以宮女們都替她捏了一手心的汗。 皇帝倒很可憐她,但看到慈禧太后的臉色,他也不敢開口了。慈禧太后緊閉著嘴,斜睨看著慶兒,經過一段死樣的沉默,突然間爆發了。 “叉出去!”她急促地喝道,“叫人來打,打死算完!” 慶兒張嘴想哭,卻又不敢。皇帝好生不忍,勉強作出笑容,喊一聲:“皇額娘……”。 話還不曾說,慈禧太后大聲攔著他說:“你少管閒事!”接著把眼風掃了過來。 被掃到的宮女,無不是打個寒噤,也無不是來“叉”慶兒。她似乎還想掙扎著走回來叩求開恩,那些宮女卻容不得她如此,有的推,有的拖,有的用手摀住她的嘴。弄到門外,又有太監幫忙,慶兒越發沒有生路了。 慈禧太后似乎因為一腔無可發洩的怒氣,適逢其會地得在慶兒身上發洩,因而神色緩和了,也不過是神色不那麼叫人害怕,臉仍舊板得像拿熨斗燙過似的,“不錯,小安子該死!”她向皇帝說:“不過,你該告訴我啊!誰許了你私自召見軍機?” “我本來想跟皇額娘回奏,實在是怕皇額娘身子不爽,不能再生氣。所以想了又想,寧願受皇額娘的責罰,也得暫時瞞著。” “哼!看不出你倒是一番孝心。” 皇帝又往下一跪,“皇額娘這麼說,必是我平日有不孝順的地方。”皇帝說道,“皇額娘說了,我改過。” 到底是母子,慈禧太后想了半天嘆口氣說,“你起來!我再問你,這件事你跟那面回過沒有?” “那面”是指慈安太后,皇帝很快地,也很堅決地答道: “沒有!” 這讓慈禧太后心裡好過了些,“你六叔怎麼說?”她問。 皇帝想了想答道:“六叔的意思,彷彿是他一個人作不了主,要讓大家來一起商量。” “原來召見軍機是你六叔的主意。”慈禧太后又問:“文祥他們怎麼說?” “說是兩位皇太后苦心操勞,才有今天這個局面,不能讓小安子一個人給攪壞了。”這句話多少是實情,下面那句話就是小李教的:“又說,小安子私自出京,猶有可說,打著那面'三足烏'的幌子,就非死不可。不然,有玷聖德。” “這也罷了。”慈禧太后說,“小安子是立過功的人,所以我另眼相看。誰知道他福命就那麼一點兒大,'自作孽,不可活',我心裡一點兒沒有什麼!” “皇額娘這麼說,兒子可就放心了。”皇帝是真的如釋重負。 “你回去睡吧!明兒上書房,別跟師傅們提這件事。” 皇帝答應著,跪安退出。來時腳步趑趄,去時步履輕快,心裡十分得意,同時也有些驚異,居然會把這一場風波應付下來,連自己都有點不大能相信。 當然,皇帝沒有忘掉小李,論功行賞,就值得給他一枝藍翎,不過這話不必當著大家說,所以只讓小李扶著軟轎轎杠,緩緩回歸養心殿。走到半路,忽然想到,應該給慈安太后去報個信,於是急急拍著扶手喊道:“慢著,不回養心殿,上長春宮。” 小李覺得要避形跡,回身彎腰答道:“今兒晚了,母后皇太后大概歇下了,明兒一早去請安吧!” “天也不過剛黑透,晚什麼?”皇帝說道:“我請個安馬上就走。” 拗不過皇帝,只好轉到長春宮,迎面遇見玉子,她笑嘻嘻地請了個安說:“萬歲爺今兒胃口大開!” “對了!你那碗火腿冬瓜湯真好。”皇帝很高興地說:“明兒個我賞你幾樣好玩兒的東西。” 於是玉子又請安謝恩,還未站起身來,只聽得慈安太后的聲音:“是皇上來了嗎?” “是!”玉子高聲答了這一聲,疾趨上前,推開剛掩上的殿門,引導皇帝入殿。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