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慈禧全傳

第40章 玉座珠簾(8-1)

慈禧全傳 高阳 9739 2018-03-14
李棠階一死,出了兩個缺,一個是軍機大臣,一個是禮部尚書,看起來只不過補兩個缺,但有人與事兩方面牽連不斷的關係,所以朝局又有一番變動。 李鴻藻的補軍機大臣,是恭王早就與文祥及寶鋆商量好的,預先立定一個宗旨,要起用新進,一則年富力強,勇於任事,再則科名較晚的後輩,比較易於指揮。當然,象曹毓瑛那樣,以舉人入參密勿,是因為他辛酉政變,立了大功,而且出身軍機章京,熟於樞務的緣故,似此特例,不可援以為法。所以起用新進,亦要有幾個條件:第一是要翰林出身;其次,官位不能太低,總要二品以上;第三,須為謹飭君子;最後,總要有一層特殊關係,或者能取得兩宮太后的信任,倘非如此,就算力保成功,一定又有人說恭王徇私。因為翰林出身,官位不低的謹飭君子,可以數得出來的,起碼也有四五個,則又何所甄別?李鴻藻最佔便宜的,也正是這一點,身為帝師,受兩宮太后的尊禮,不說別項,只說酬庸師傅,兩宮太后便當欣然許諾。

禮部尚書決定由萬青藜調補,這是為了好空出他的兵部尚書的缺來給曹毓瑛。曹毓瑛原任左都御史,這個缺雖居“八卿”之末,但總領柏台,號為“台長”,須得科名與道德同高,行輩與年齒俱尊的耆宿來幹,所有糾彈,才能使人心服。曹毓瑛當初補這個缺,完全是為了要替他弄個一品官兒,別人看他不像鳳骨棱棱的台長,他自己在都察院,聲光全為副都御史潘祖蔭所掩,幹得也頗不是滋味。同時兵部尚書,卻又非他不可,如今遍地用兵,調軍遣將,籌餉練勇,只有在軍機多年的曹毓瑛最清楚,所以調補兵部尚書,是再適當不過的。 曹毓瑛空下來的缺,恭王要給董恂。董恂字韞卿,揚州人,人極聰明,博覽群籍,而在講理學的人來看,他搞的是“雜學”。當然像他這樣的人,必定自負,與人交接,傲慢不禮,所以有個外號叫做“董太師”,是把他比做董卓。 “董太師”以戶部侍郎在總理通商衙門行走,有一套“正人君子”所不屑為的花樣跟洋人打交道,頗受恭王的賞識,所以趁這機會拉他一把。

董恂的遺缺,以湖北巡撫鄭敦謹內調。他還是道光十五年乙未的翰林,這一科的科運,先紅後黑,咸豐初年,聲勢赫赫,於今只剩下一個年紀最輕的羅惇衍在當戶部尚書。鄭敦謹年紀大了,而湖北正在剿捻,未免力有不逮,調他來當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算是一種“調劑”。至於湖北巡撫,因為直隸按察使李鶴年,這幾個月對剿治馬賊,頗著勞積,恭王決定保他升任。 對於這番調動,恭王覺得很滿意,相信一定可以獲得兩宮太后的批准。但是,“蘭蓀一入軍機,雖兼弘德殿的行走,皇上的功課難免照顧不到。”文祥這樣提醒恭王,“還得另外物色一位師傅吧?” “現在稽查弘德殿的是老七,得問問他的意思。” 大家都同意恭王的主意,等問了醇王再說。 “還有我,”文祥又說,“我這次出關辦馬賊,不是幾個月可以了事的。呈請開缺,還是找人署理?”

大家都不主張文祥開缺,那就得找人來署理。工部雖居六部之末,但對宮廷來說,是個極重要的衙門。不但陵寢宮殿的修建,都歸工部承辦,而且京兵的軍需,亦由工部供應。近年來神機營改用火器,總理通商大臣,號稱懂洋務的崇厚又在天津練洋槍隊,所有採辦軍裝,製造火藥等事,就是工部的急務。必得找一個靠得住的人來署理。 商量的結果,找滿缺左都御史全慶承乏。全慶字小汀,滿洲正白旗人,他是道光九年的翰林,在朝的大老,除卻賈楨,行輩就數他最高。所以這樣安排,還有尊老之意在內,就像調鄭敦謹為戶部侍郎一樣,藉此“調劑”全慶,工部亦是闊衙門,堂官的“飯食銀子”,相當優厚。 把一張名單擬好,由恭王收藏,當夜又由文祥、寶鋆去見醇王,商定了添派師傅的人選。第二天兩宮太后召見,首先談禮部為李棠階請恤的奏摺。李棠階是慈安太后聽先帝嘉許其人,默識於心,特加簡拔的,所以他的“諡”,慈禧太后特意請她來圈定。

翰林出身的大臣,第一個字照例用“文”;第二個字,內閣擬了四字:“端、恪、肅、毅”,聽候選用。慈安太后肚子里墨水有限,對這四個字的涵義,還不能分得清清楚楚,手裡拿著那方“禦賞”的圖章,遲疑難下。但又不願跟慈禧太后商議,怕她會笑,連這麼點小事都辦不了。這樣想了半天,忽然省悟,這四個字都不中意,何妨另挑? 於是她問:“有'文清'沒有?” “有!”恭王答道:“乾隆年間劉墉劉石庵,就諡文清。”“那就用文清好了。李棠階真正一清如水,我知道的。”說著,慈安太后親拈朱筆,很吃力地寫了一個“清”字。 此外卹典中還有命貝勒載治——宣宗的長孫,帶領侍衛十員,往奠茶酒,追贈太子太保,賞治喪銀二千兩,以及賜祭等等,都照禮部所擬進行。

“他的缺補誰啊?”慈禧太后問道:“你們總商量過了。” “是!”恭王答道:“臣等公議,擬請旨,命內閣大學士李鴻藻,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仍兼弘德殿行走。” “嗯,嗯!”慈禧太后不斷點頭,看一看身旁的慈安太后亦表示首肯,便又說道:“這一來,弘德殿得要添人。” “臣等已會同醇郡王公議。弘德殿添一位師傅,詹事府右中允翁同和,品學端方,請旨派在弘德殿行走,必於聖學大有裨益。” “啊!翁同和,我知道。”慈禧太后對慈安太后說:“這個人是翁心存的小兒子,咸豐六年的狀元。” “不就是那'叔侄狀元'嗎?”慈安太后說:“既然是狀元,想來學問是好的。不知道他為人怎麼樣?” “此人跟李鴻藻一樣,純孝,為人也平和謹慎。”

“那好!” 慈安太后已有了表示,慈禧太后不便再說什麼。其實也不能說什麼,又是狀元又孝順,加以平和謹慎,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了。 等殿中有了決定,殿外的軍機章京已經得到消息,方鼎銳跟翁同和是換帖弟兄,立刻派人到翁府去面報喜信。 這個喜信在翁同和並不算太意外,他平日所致力的就是這條路子,人臣高貴,無如帝師,而能造就一位賢君,更是千古不磨的大事業。並且翁心存幾度充任上書房總師傅,肅順誅後復起,亦曾受命在弘德殿行走,繼志述事,對他的孝思是一大安慰,而父子雙雙啟沃一帝,更是一重佳話。所以信息之來,雖非意外,真是大喜! 厚犒了來使,翁同和第一件事是去禀告病中的老母。接著便有消息靈通的人來賀喜了,他心裡喜不可言,卻記著崇綺中了狀元,那番小人得志,輕狂不可一世的醜態,為士林傳為笑柄的教訓,所以力持鎮靜,說是未奉明旨,不敢受賀,而且把話題扯到金石書畫上面,倒使得來客自慚多此一賀。

白天不見動靜,到晚上才忙了起來,起更出門,悄悄去拜訪李鴻藻。早了不行,入軍機無異拜相,李鴻藻家的賀客,比他家又多得多,去早了,主人沒工夫跟他深談。 平日很熟的朋友,此時是以後輩之禮謁見,翁同和先道了喜,然後說到他自己身上,自道驟膺艱鉅,唯恐力有未逮: “一切要請蘭公指點。” “那當然。”李鴻藻不肯假客氣,“說實在的,這份差使的難處,你亦非問我不可。” 於是他把小皇帝的性情資質,目前的功課,細細講了給翁同和聽。自然也談到同為弘德殿行走的倭仁和徐桐,暗示他要好好敷衍。倭仁是“理學名臣”,為人也還算方正,翁同和還持有相當敬意。漢軍的徐桐,當初不知怎麼靠他父親尚書徐澤醇的力量,點上了翰林,近年又依附倭仁講理學,不過妝點道貌,平日不去手的,是些《太上感應篇》、《袁了凡功過格》這類東西,這自然教翁狀元看不上眼,不過李鴻藻是一番好意,他自不便有所批評。

“你請回府吧!”李鴻藻說,“早早進宮,遞了謝恩折子,說不定頭一起就召見。” “是!”翁同和又請教:“蘭公,你看折子上如何措詞?” “不妨這麼說:朝廷眷念舊臣,推及後裔。” 於是翁同和一回家就照李鴻藻的指點預備謝恩折,一面擬稿,一面叫他兒子謄清。翁同和是天閹,他這個兒子原是他的侄子。 也不過睡得一惚,子夜初過,便為家人喚醒。整肅衣冠坐車到東華門,門剛剛開,一直到內奏事處遞了折子,然後在九卿朝房,坐候天明。 十一月十二的天氣,曉寒甚重,翁同和凍得發抖,也興奮得發抖。心裡一遍一遍在盤算,兩宮太后召見會問些什麼話?該如何回答?這樣不知不覺到了天亮,頭一起召見的依舊是軍機大臣,然後是萬青藜、全慶等等新蒙恩命的尚書,輪到翁同和已經九點多鐘了。

這天恰好歸醇王帶領,引入養心殿東暖閣,小皇帝也在座,等醇王把寫了翁同和職銜姓名的“綠頭簽”捧呈御案,他便跪下行禮。 兩宮太后等他磕完頭,抬起臉時,細細端詳了一番,才由慈禧太后發問:“你是翁心存的兒子嗎?” “是。” “翁同書是你什麼人?” “是臣長兄。”翁同和答道,“現在甘肅花馬池,都興阿軍營效力。” “那個翁曾源呢?可是翁同書的兒子?” “是。” “叔侄狀元不容易。”慈安太后問,“你放過外缺沒有?” “臣前於咸豐八年奉旨派任陝西鄉試副考官,此外未曾蒙放外缺。” “噢,噢!”慈安太后似乎想再說一兩句什麼,卻又像找不出話,只這樣點著頭,轉臉去看慈禧太后,是示意她接下去問。

“你在家讀些什麼書?” 這話很難回答,因為有些書名說出來,兩宮太后未必知道,想一想,提了些《朱子大全》、《綱鑑易知錄》之類,宮中常備的書。 “現在派你在弘德殿行走,你要盡心教導。”慈禧太后說,“李鴻藻在軍機上很忙,皇帝的功課,照料不過來,全靠你多費心!” 這番溫諭,使得翁同和異常感激,便又免冠磕頭:“臣才識淺陋,蒙兩位皇太后格外識拔,深知責任重大,惶恐不安,唯有盡心盡力,啟沃聖心,上報兩位皇太后的恩典。” “只要盡心盡力,沒有教不好的。”慈禧太后說到這裡,喊一聲:“皇帝!” 坐在御案前的小皇帝,把腰一挺,雙手往後一撐,從禦榻上滑了下來,行動極快,似要傾跌,醇王急忙上前扶住。 “你要聽師傅的話,不准淘氣。”慈禧太后提高了聲音問: “聽見我的話沒有?” 侍立在御案旁的小皇帝答道:“聽見了。” 看看兩宮太后別無話說,醇王便提醒翁同和說:“跪安!” 等跪安退出,翁同和把奏對的話回想了一遍,暗喜並無差錯。於是轉到懋勤殿,弘德殿行走人員都以此為起坐休息之處,只見著了徐桐,寒暄數語,告辭而去。 為了怕兩宮太后或者還有什麼吩咐,同時也想打聽一下召見以後,“上頭”的印像如何,所以翁同和且不回家,一直到詹事府他平日校書之處息足。 半夜到現在,水米不曾沾牙,又渴又飢,且也相當疲倦。坐下來好好息了一會,等詹事府的小廚房開出飯來,剛拿起筷子,徐桐來告訴他一個消息,說是原派進講《治平寶鑑》的李鴻藻,在軍機上學習行走,怕他忙不過來,毋庸進講,改派翁同和承乏其事。 聽得這個消息他非常欣慰,這不但證明兩宮太后對他的印像不壞,而且也意味著他接替了李鴻藻所遺下的一切差使。 “你預備預備吧,”徐桐又說,“明天就是你的班!” 明天?翁同和訝然自思,這莫非兩宮太后有面試之意?等送走了客,重新拈起筷子,一面吃飯,一面思量,明天這一番御前進講,關係重大。兩宮太后面試,自然不是試自己肚子裡的貨色,那是她倆試不出來的,試的是口才、儀節,頂重要的是,要講得兩位太后能懂,能聽得津津有味,同時儀節不錯,那就算圓滿了。 啊!他又想:明天講那一段呢?倒忘了問徐桐了。這也好辦,到徐桐那裡去一趟,細問一問,一切都可明白。 估量徐桐此時必已下值回家,他家在東江米巷西口,出宮不遠就到。因為有求而來,語言特別客氣,問起明天講什麼?徐桐告訴他,該講《宋孝宗與陳俊卿論唐太宗能受忠言》一節。 “是了!”翁同和說,“還想奉假《治平寶鑑》一用。” 聽這一說,徐桐面有難色,但終於還是答應了他的要求,取出一個抄本來,鄭重交付:“用完了即請擲還,我自己也要用。” 翁同和雖覺得他的態度奇怪,依舊很恭敬地應諾,然後又細問了禮節,起身告辭。 送到門口,徐桐說道:“叔平,你去看了艮老沒有?” 這一下倒提醒了他,“這就去!”他說。 “禮不可廢!”徐桐點點頭,“弘德殿雖不比上書房有'總師傅'的名目,不過艮老齒德俱尊,士林宗鏡,在弘德殿自然居首,連醇王也很敬重的。” “是,是,”翁同和連聲答應,心裡有些不明白,他這番話到底是好意指點呢,還是為“師門”揄揚?但也不必去多問,反正在禮貌上一定少不得此一行。於是吩咐車伕:“到倭中堂府裡去!” 一見了“艮老”,他以後輩之禮謁見。倭仁的氣象自跟徐桐不同,頗有誨人不倦的修養,大談了一番“朱陸異同”,又批評了王陽明及他的門弟子,然後又勉勵翁同和“力崇正學”,意思是今後為皇帝講學,必以“程朱”為依歸。 這一談談了有個把時辰,話中夾雜了許多“朱子語錄”中的話頭,什麼“活潑潑地”之類。翁同和雖然規行矩步,往來的卻都易些語言雋妙的名士,從不致如魏晉的率真放誕,卻尊崇北宋的淵雅風流,所以覺得“艮老”的話,聽來刺耳,但仍舊唯唯稱是,耐心傾聽著。 回家已經不早,而訪客陸續不絕,起更方得靜下來預備明日進講。打開借來的那冊《治平寶鑑》,見是抄得極大的字,有許多註解,不少註解是多餘的,因為那是極平常的典故,莫說翰林,只要兩榜出身的進士,誰都應該懂得。 怪不得他不肯輕易出示此“秘本”!大概也是自知拿不出手。翁同和對徐桐算是又有了深一層的了解。 看完該進講的那一篇,又檢宋史翻了翻,隨即解衣上床,但身閒心不閒,翻來覆去睡不著。到得剛有些怡適的睡意,突然聽得鐘打四下,一驚而起,唯恐誤了進宮的時刻。 進宮到了懋勤殿,倭仁、徐桐,以及教授《國語》——滿洲話,地位次於師傅,稱為“諳達”的旗人奕慶,都比他早就到了。 翁同和是第一次入值,一一見禮以外,還說了幾句客氣話,剛剛坐定下來,只見安德海疾步而來,一進懋勤殿便大聲說道:“傳懿旨!” 大家都從椅上起身,就地站著,翁同和早就打聽過的,平日兩宮太后為皇帝的功課傳旨,不必跪聽,所以他也很從容地站在原處。 “兩位皇太后交代,今天皇上'請平安脈',書房撤!”安德海說完,就管自己走了。 於是奕慶告訴他,小皇帝因為感冒,已有十幾天沒有上書房。就是平日引見,原來總要皇帝出來坐一坐的,這一陣子也免了,那天召見翁同和,是因為要見一見師傅的緣故,所以特為讓小皇帝到養心殿。 這也算是一種殊榮,翁同和越覺得自己的際遇不錯。進講還早,正好趁這一刻閉目養神。他的記憶力極好,閉著眼把今天要講的那一節默念了一遍,隻字無誤,幾乎不須看本子也可以講了。 到了九點鐘叫起。這天是六額駙景壽帶班,進殿行了禮,開始進講。是仿照“經筵”的辦法,講官有一張小桌子,坐著講,陪侍聽講的恭王,特蒙賜坐,其餘的便都站著聽。 等講完書,兩宮太后有所垂詢,便要站著回答了,慈禧太后先問:“宋孝宗是宋高宗的兒子嗎?” “不是。”翁同和回答。 “那他怎麼做了皇帝了呢?” 宋孝宗如何入承大統,以及宋朝的帝系,由太宗復又回到太祖一支,情形相當複雜,一時說不清楚。翁同和略想一想,扼要答道,“宋高宗無子,在宗室中選立太祖七世孫,諱眷為子,就是孝宗。” “喔!”慈禧太后點點頭又問:“他的廟號叫孝宗,想來很孝順高宗?” 這話就很難說了,反正說皇帝孝順太上皇總不錯,翁同和便答一個:“是!” “那宋孝宗,”慈安太后開口了,“可是賢主?” 這一問在翁同和意料之中,因為平日也常聽人談進講的情形,慈安太后對歷代帝王,類皆茫然,要問他們的生平也無從問起,只曉得問是“賢主”還是“昏君”。 “宋室南渡以後,賢主首推孝宗,聰明英毅,極有作為,雖無中興之業,而有中興之志。”翁同和停一停接下去說:“譬如陳俊卿,本是很鯁直的臣子,孝宗能容忍,而且能夠用他。倘非賢主,何能如此?” “嗯,嗯!”兩宮太后都深深點頭,不知是讚成宋孝宗的態度,還是嘉許翁同和講得透徹? 不論如何,反正這一次進講,十分圓滿。事後翁同和聽人說起,兩宮太后曾向恭王和醇王表示,翁同和講書,理路明白,口齒清楚,“挺動聽的”。 等小皇帝病癒入學,翁同和也是第一天授讀,先以君臣之禮叩見皇帝,皇帝以尊師之禮向他作了個揖。然後各自歸座。師傅是有座位的,教滿洲文的“諳達”卻無此優待,只能站著,或者退到廊下閒坐。 等一個授讀的是倭仁,他教尚書。翁同和冷眼旁觀,只見小皇帝愁眉苦臉,就像在受罪——本來就是受罪,十歲的孩子,怎能懂得三代以上的典謨訓詁?倭仁在這部書上,倒是有四十年的功夫,但深入不能淺出,他歸他講,看樣子小皇帝一個字也沒有能聽得進去。 接著是徐桐教大學、中庸,先背熟書,次授生書。讀完授滿文。這是所謂“膳前”的功課。小皇帝回宮傳膳,約莫半個時辰以後,再回懋勤殿讀書。 “膳後”的功課才輪到翁同和。等他捧書上前,小皇帝似乎精神一振,這不是對翁同和有什麼特殊的好感,而是對他所上的書有興趣。這部書叫《帝鑑圖說》出於明朝張居正的手筆。輯錄歷代賢主的嘉言懿行,每一段就是一個故事,加上四個字的題目,再配上工筆的圖畫,頗為小皇帝所喜愛。 未曾上書,翁同和先作聲明:“臣是南方人,口音跟皇上有點兒不同,皇上倘或聽不明白,儘管問。” “我聽得懂。”小皇帝問道,“你不是翁心存的兒子嗎?” 翁同和趕緊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答應一聲:“是!” “你跟你父親的聲音一樣,從前聽得懂,現在自然也聽得懂。” 這話不錯!倒顯得自己過慮,而小皇帝相當穎悟。這使得翁同和越有信心,把書翻開來說:“臣今天進講'碎七寶器'這一段。” 小皇帝翻到他所說的那一段,不看文字,先看圖畫,見是一位狀貌魁梧的天子,拿著一把小玉斧,正在砸那“七寶器”。隨即指著圖上問道:“這是什麼玩意?” 所謂“七寶器”是一把溺器,但御前奏對,怎好直陳此不雅之物?翁同和頗為所窘,只好這樣答道:“等臣講完,皇上就明白了。” 於是翁同和講宋太祖平蜀的故事,說後蜀孟昶,中年以後,如何奢靡,以致亡國。當他被俘入宋,蜀中的寶貨,盡皆運到開封,歸於大內。宋太祖發現孟昶所用的溺壺都以七寶裝飾,便拿來砸碎,說蜀主以七寶裝飾此物,當以何器貯食?所為如此,不亡何待? 那不雅之物在講書中間,說出來不覺礙口,故事本身的趣味,加上翁同和講得淺顯明白,小皇帝能夠始終專心傾聽,而且能夠提出許多疑問,什麼叫“七寶”?為什麼宋太祖手裡常拿一把“柱斧”?翁同和一一解答清楚。這課書上得非常圓滿。 當天宮裡就知道了,翁同和講書講得好。兩宮太后自然要問小皇帝,翁師傅是怎麼個情形?他把“碎七寶器”的故事講了一遍,有頭有尾,誰都聽得明白。這就是翁同和講書講得好的明證。 不過小皇帝最親近的還是李鴻藻,啟蒙的師傅,感情自然不同。他一直記得在熱河的那一年,到處是哭聲,到處是惶恐的臉和令人不安的竊竊私議,在談“奸臣”肅順,隨時都好像有大禍臨頭,只有在書房裡跟李鴻藻在一起,他才能安心。這是什麼道理?他從來沒有想過,到現在也還是這樣,只有見了李鴻藻的面,他才比較高興。 而李鴻藻少到弘德殿來了!小皇帝常有怏怏不足之意。等過了年,越發受苦,慈禧太后認為他已過了十歲,快成“大人”了,讀書應該加緊,面諭總司弘德殿稽查的醇王,皇帝上書房,改為“整功課”。 整功課極其繁重,每天卯初起身,卯正上書房,初春天還未明。讀生書、背熟書、寫字、默書、溫習前兩天的熟書。最要命的是默寫尚書,半天想不起來,急得冒汗,連別的師傅都覺得於心不忍,而倭仁只瞪著眼看著,從不肯提一個字。此外還要念滿洲文。除卻回宮進膳那半個時辰以外,一直要到午後未時,功課才完。小皇帝沒有一天不是累得連話都懶得說,偶爾一天輕鬆些,想說幾句開心的話,或者畫個小人兒什麼的,立刻便惹出師傅一番大道理。 也許比較舒服的是生病的那幾天,生病不舒服,但比起上書房來,這不舒服還是容易忍受的。 兩宮太后對小皇帝的身體不好,自然也有些憂慮,但這話不能向臣下宣示,怕會引起絕大的不安。每次逢到翁同和一進講,也都會問起皇帝的功課。又說他易於疲倦,胃口不開,太醫院開了什麼藥在服。翁同和有些知道,是功課太繁重的緣故,但是決沒有那個師傅敢於提議減少功課,而況他在弘德殿又是資望最淺的一個。翁同和只有自己設法鼓舞小皇帝讀書的興趣,遇到他心思阻滯不通,念不下去時,或者改為寫字,或者讓他下座走一走。這倒有些效果,但靠他一個這麼辦,無濟於事。 小皇帝終於得到了三天的假期,那是他生日的前後三天。文宗的山陵已安,宮中慶典可以略微恢復平時的盛況了,慈禧太后答應在重華宮給他唱兩天戲,好好讓他玩一玩。 掃興的是軍機大臣上出了缺,萬壽節的前一天,曹毓瑛積勞病故。慈禧太后對於補一個軍機大臣,自然比替小皇帝做生日看得重,連日召見恭王,也不斷跟慈安太后談論大臣的調動,不免冷落了小皇帝。 有件事使他高興的,張文亮告訴他,“李師傅升了官了!”,去掉了“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的“學習”字樣,也可以說是升了官。新補的軍機大臣,象焦佑瀛、曹毓瑛一樣,是由“達拉密”超擢,這個人叫胡家玉,江西人,道光二十一年的探花,照例授職編修,而入翰林再來當軍機章京,卻是很罕見的事。 曹毓瑛另外空下來的一個缺,兵部尚書由左都御史董恂調補。於是左都御史,戶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連帶調動,引見謝恩,都要小皇帝出臨,越發加重了他的負擔。 於是小皇帝的精神和脾氣,都越來越壞了。而師傅和諳達,偏又各有意見和意氣,徐桐一向依傍倭仁,在翁同和麵前,卻又對倭仁大為不滿,說小皇帝的功課耽誤在他手裡。諳達則以急於想有所表現,而且認為改“整功課”所加的都是漢文的功課,頗有不平之意,因此加多了教滿洲語的時間,常常費時六刻——一個半鐘頭之久,連帶遲延了傳膳的時刻,兩宮太后不能不枵腹等待。 聽得小皇帝常有怨言,慈禧太后還以為他“不學好,不長進”,慈安太后卻於心不忍。正好醇王對此亦有所陳奏,於是商定了改良的辦法,由兩宮太后面諭李鴻藻傳旨,滿洲語功課改在膳後,時間亦不必太長,同時希望李鴻藻能抽出工夫來,常到書房。 說也奇怪,只要他到弘德殿的那天,小皇帝的功課就會不同,倦怠不免,卻能強打精神,順順利利地讀書寫字。只是剛有些起色,李鴻藻因為嗣母得病告假,接著又以天熱亢旱,小皇帝在大高殿祈雨中暑,整整鬧了個把月的病,一直過了慈安太后的萬壽,到六月底才上書房。李鴻藻傳懿旨,眼前暫且溫習,到秋涼再授生書。 未到秋涼,出了變故,李鴻藻的嗣母姚太夫人病歿,因為是軍機大臣,而且聖眷正隆,一時弔客盈門。李鴻藻一面成服,一面報丁憂奏請開缺。兩宮太后看見這個折子,大為著急,弘德殿實在少不得這個人,便召見恭王和醇王,商量變通的辦法。 接著便由醇王帶領,召見倭仁、徐桐和翁同龢。慈禧太后溫言慰諭,說皇帝的功課,宜於三個人輪流更替,不必專定一個人上生書。顯然的,這是專指倭仁而言,接下來便索性挑明了說。 “倭仁年紀也太大了。朝廷不忍勞累老臣,以後在書房,你可以省一點兒力!” “是!”倭仁免冠磕頭,表示感激兩宮太后的體恤。 “至於李鴻藻丁憂,”慈禧太后說道,“不必開缺!讓他百日以後,仍舊在書房當差,這一陣子你們三個,多辛苦一點兒。”這番宣示,出人意外,倭仁隨即答道:“奏上兩位太后,父母之喪三年,穿孝百日,於禮不合。” “國有大喪,也是這樣,也沒有誰說於禮不合。” “人臣之禮,豈敢妄擬國喪?” 慈禧太后語塞,便問徐桐和翁同和:“你們兩個人倒說說!” 明知事貴從權,但誰也不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韙。徐桐磕頭不答,翁同和便說:“臣所見與大學士倭仁相同。” 事情談不下去了,慈禧太后便示意醇王,讓倭仁等人跪安退出。翁同和隨即又到李家代為陪客,同時把召見的情形告訴了李鴻藻,要看看他本人的意思,倘或李鴻藻心思活動,他就犯不著像倭仁那樣固執了。 “此事萬萬不可!”哭腫了眼睛的李鴻藻,使勁搖著頭說。 一回家便聽門上告訴他說:“軍機上徐老爺來過了。”接過名帖來一看,上面的名字是“徐用儀字小雲”。翁同和知道這個人,籍隸浙江海鹽,是個舉人,考補軍機章京以後,頗得恭王的賞識,兼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他跟翁同和平日絕少往來,突然相訪,必非無因。當時就想去回拜,但累了半天,一時懶得出門,且先靜一靜再說。 不久倭仁遣人送了封信來,約他明天一早在景運門相見,有事商議,這當然是為了李鴻藻的事。這時翁同和才想到,徐用儀的見訪,大致亦與此有關,必得跟他見個面,問一問清楚。 到了徐家,恰好徐用儀正要派人來請。見面並無寒暄,徐用儀告訴他,是轉達恭王的邀約,請三位師傅明早入宮商談此事。話中又透露,慈禧太后是怕醇王的力量還不夠,特地命恭王出面斡旋。 翁同和心裡頗有警惕,這件事看起來是個很大的麻煩,同在弘德殿行走,無法脫身事外。李鴻藻以孝母出名,不肯奉詔的決心已很明顯,而兩宮太后挽留他的意思又極為殷切,其間如何是調停之計?將來不說,照眼前這樣子,恐怕先已就招致了醇王的不滿。慈禧太后命恭王出面,對總司照料皇帝讀書事宜的醇王來說,是件很失面子的事,倘或遷怒,必是怨到倭仁、徐桐和自己頭上。 那該怎麼辦呢?他心裡在想,好在自己資望最淺,只要少說話,視倭仁的態度為轉移,便獲咎戾,亦不會太重。打定了這個主意,才比較安心。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