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慈禧全傳·清宮外史

第26章 第二十六節

慈禧全傳·清宮外史 高阳 7171 2018-03-13
慈禧太后有回心轉意,也願保全和局的模樣了,而就在這時候,張佩綸上了一個“密陳到防佈置情形”的折子,使得她的態度,又趨強硬。這個奏摺是這樣寫的:臣於閏五月二十五日以法船日增,注意船局,奏請進軍馬尾,力遏敵衝,飭記名提督黃超群,引軍由陸潛進。二十七日復得北洋大臣李鴻章電,稱法領事林椿有二十八日期滿,即攻馬尾船局之說。臣恐敵釁,即在目前,於是夜冒雨遄發,侵曉駛至船局,與船政大臣何如璋晤商一切。兩營隊伍選鋒亦至,臣令沿途多張旗幟,列隊河幹疑敵。 ” 除了疑兵之計以外,張佩綸又很得意地奏報孤拔對他有忌憚之意:“先是臣軍未至,與何如璋密商,以水師游擊張成率揚武兵船一艘,暨兩小蚊船與敵船首尾銜接相泊,備敵猝發,即與擊撞並碎,為死戰孤注計。敵人惡之,三日以來,賴以牽制。晨光熹微,法水師提督孤拔,驟見臣軍旗鼓,則就師船詰問,疑我欲戰,臣令張成答以中國堂堂正正,戰必約期,不尚詭道,囑該提督無用疑懼。該提督即邀張成相見,詞氣和平,言中國待我有禮,聞百姓驚疑,我船亦擬先退兩艘等語。視二十七日法領事帕里塞照會之辭頓異。臣仍飭水步各軍嚴備,並親率黃超群等周歷中岐山,以望敵師,船則大小五艘,錯落羅星塔,距船廠僅半里許。連日茶市頗停,民情洶懼,蓋敵取福州之說,騰播於兩月以前,即洋商亦皆疑之也。”

接下來敘述船局難守,而不得不用另一條疑兵之計:“即日宣告:掘濠塞河,多埋地雷水雷備戰,顧臣軍實無一雷也。” 這條疑兵之計,在第二天即有效驗,法國兵船退了兩艘,但“出則聯口外之三艘以駭長門,入則聯口內之兩艘,以疑船局”,而閩江僅有三條“局船”,孤危撐拒。敵人可退可進,可戰可守,況且“南北洋兵船迄無一至者,臣又何敢以敵退解嚴?”同時也提到總理衙門的一個電報。 總理衙門倒是看準了法軍的謀略,第一,必得佔領中國一處口岸,作為勒索的憑藉,但中國與外國議和,非李鴻章出面不可,所以要保全他的面子,不能侵犯北洋地界。否則逼近畿輔,京師震動,李鴻章的處境相當困難,和局難成,對法國亦沒有好處。 因此,第二,所占之處須遠離京城的南方,而又以對海軍補給方便的地方為理想。這樣,基隆有煤礦,福洲有船局,便成為法國不動手則已,一動手就是首當其衝的鵠的。

總理衙門因為連日接到電報,法國兵艦在閩江口出入頻繁,而交涉方面劍拔弩張,看樣子福州船局必難倖免法國兵艦的砲火。倘或真的要打,照李鴻章的判斷,“船局必不可保”,但如馬尾守軍肯小小吃些虧,戰局不致擴大,則和局猶可挽回。所以給張佩綸一個電報:“小挫可圖再振”。這是暗示挫折早在意中,不致會追究責任,勸他忍辱負重的意思。 張佩綸自然懂得,卻不受勸,他說:“果臣軍一敗,資仗都盡,無兵無餉,又誰與圖再振乎?”當然,他這樣侃侃而談,是另有看法,亦有自信。 為了反襯他的忠勇奮發之忱,他不能不牽扯彭玉麟作個比較。據說彭玉麟上年秋天奉旨辦理廣東軍務,與兩廣總督張樹聲劃定防區,彭玉麟當南面瓊州一路,畏怯不前,曾策動廣東官民挽留他在省城,以為保障。此事為張佩綸所卑視,正好拿他皮里陽秋一番,用來抬高自己的身分,表揚自己的功勞:“當臣出次時,省城民無固志,風鶴皆兵,頗有欲援彭玉麟不赴瓊防之例留臣者。臣自念新進小臣,非老成比,必令馬尾不戰而失,遂其質地索償之請,而臣且在省靜候,與此土一併贖還,其靦然何以為人?故不敢自安,以免為皇太后、皇上知人之玷,初非謂此軍即可製勝也。”

“此軍”就是黃超群一軍,是張兆棟留以自衛,為他硬奪了來的,此軍雖未必可以製勝,但張佩綸卻仍有製勝的把握。 “臣親至前敵,則頗覺各營之偵探、各路之電傳,半亦法人虛聲恫嚇,而臣前請先發製人之算,尚非毫無把握。” 他的把握是出於兩點判斷,第一、中國對法國一再讓步,法軍不必死戰,而反恐張佩綸所指揮的水師和陸軍,拉住他們死戰,在士氣上先已遜了一籌;其次,法國在閩江之內的兵艦,僅不過多於局船兩艘。如果法軍全部登陸,則可乘虛襲擊敵艦,倘或登岸一半,僅不過數百人,以兩千陸軍迎擊,法軍未必能佔上風。而況敵軍深入內陸,處處可以斷他們的歸路。同時近來潮汐“小信”,法國兵艦出入不便,這都犯兵軍之忌,而為張佩綸所以要想開戰的原因。

論兵法講究“知己知彼”,說過自己有這樣的勝算,還要估量敵情,張佩綸滿懷信心地表示,敵人看見他的鬥志,已有怯意,而所以仍舊徘徊不退者:“既料中國之必不失和,而孤拔以一水師提督,挾盛氣而來,謂閩官必降心相從,船局固垂手可得。我既不與之先講,复欲與之先戰,若遽爾退師,亦恐見誚他邦,取譏士卒,是以遊駛壺江,以掩其退避之跡,而仍為挾制之端,計亦狡矣!臣逆料該提督必已密電巴德諾,非雲欲犯他口,即云須遣人赴滬講解,曾於昨日電達李鴻章,囑其斷勿赴滬。當此主憂臣辱,臣既有軍旅之寄,不能一戰以建威折敵,更何敢大言不怍,無臨事而懼之心?惟念敵情,當以力爭,難於理喻。今法船在閩,其勢稍轉,必有一二自命能辦洋務之人,攘臂以居辨難調處之功,沒將士死守之孤忱,為無賴希榮之捷徑,長敵焰而損國體,無逾於此,是以將前敵實情,委曲敷陳。”

這番陳奏,大大地壯了慈禧太后的膽,而最使她感動的是,張佩綸在折尾立誓:萬一局勢轉惡,“我援竟斷,法艦紛來,恐彼猝攻前敵,據我上游,我軍終於不敵,然臣所將水步兩軍,誓當與廠存亡,決不退縮,以貽朝廷羞。”是這樣有為有守、忠勇奮發的氣節之士,真是值得重用。 寄望於美國“說合”的打算,終於落空,法國正式拒美國調處,同時對基隆採取了行動,由孤拔的副手利志必率領兵艦四艘,轟擊基隆砲台。劉銘傳得報,一面下令自行炸毀基隆煤礦,一面親率提督四員,擊退了登陸法軍,不過他自己亦趕緊退到了淡水。據劉銘傳自己的解釋:台灣沒有兵艦,海面無法與法軍爭鋒,只有引誘他們上岸,才可以“聚殲”。 法軍不肯上當,留下三艘兵艦在基隆海面監視,同時由巴德諾照會曾國荃,法軍攻取基隆,作為質押,暫時不取福州,要求賠償兵費八千萬法郎。

局勢到此地步,如果肯和,便成城下之盟。醇王見此光景,和既不甘,戰又不可,六神無主之下,只有奏請召集廷議。 就在這時候,陳寶琛來了一個電報,有一句話使得慈禧太后痛心不已,這句話是:“和亦悔,不和亦悔。”意思是一開仗必敗無疑,慈禧太后深知這班清流,賦性剛毅的居多,不是看出事處萬難,絕無可為,決不肯說這種萬般無奈的洩氣話。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也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慈禧太后向醇王及總理大臣們嘆氣,“到底能不能打?你們總得有句實實在在的話。事情是拖不下去了!越拖越壞。” 六月二十二的天氣,密云不雨,悶熱不堪,醇王急得滿頭大汗,很想說一句:“要開仗亦未見得沒有把握。”卻就是說不出口。

慈禧太后知道醇王無用,她願重用他也就因為他無用。所以兵餉兩事,此刻便直接向許庚身和閻敬銘兩人垂詢。 “許庚身!”她問:“你看,如果開仗,有沒有把握?” 這是最難回答的一問。不過許庚身對和戰大計雖不能完全拿主意,而從洪楊平後,在軍機當“達拉密”,凡有關重要軍務的上諭,幾乎都由他主稿,深知代湘軍而興的淮軍,積習重重,並不可恃;北洋水師,則如甫離襁褓,正在學步,還不足以自立;醇王的神機營更是虛糜“京餉”的“擺設”,所以雖管兵事,卻主持重。當然,他不肯得罪李鴻章,更不敢得罪醇王,說他們的兵不中用,平時一再表示:備多力分。此時亦仍是這樣回奏。 “我中國幅員遼闊,口岸太多。當初祖宗設兵駐防,專重陸路,道光以來,五口通商,中外交涉日繁,原是祖宗當初所萬想不到的。自文宗龍馭上賓,仰賴皇太后操勞於上,發捻次第削平,講究海防至今,亦不過十幾年的工夫,自然不能跟西洋各國已經營了幾十年的海軍相比。備多則力分,處處設防,處處防不勝防,譬如福州,何璟接二連三,急電請援,而南北洋實在都抽不出兵艦可以調到福建海面。就算可以調動,法國又舍馬尾而攻基隆,飄忽難制。臣每日都留心上海、香港的中西報紙,說法國水師提督孤拔是一員猛將,打電報到他們的海軍部,要攻山東芝罘、威海衛、旅順,敵師北犯,京畿震動,所關不細。”說到這裡碰個頭,結論就不必說出口了。

慈禧太后幽幽地嘆口氣,轉臉又問:“閻敬銘,你怎麼說。” “依臣看,以收束為宜。打仗打的是兵、是餉,目前餉源甚絀。最可慮的是,南漕多用海運,如果海上有事,招商局的船到不了天津,那時……。”閻敬銘很吃力地說道:“'民以食為天'!皇太后聖明。” 北方糧食一向不夠,如果南漕中斷,這一缺糧,人心浮動,會引起極大的變亂。轉念到此,令人不寒而栗。 “照這樣說,是不能打,就投降了?” “豈有投降之理?”醇王異常不安地說:“聖諭教臣等置身無地。” “是啊,不但你們置身無地,我將來又有什麼臉面見祖宗? 大家總得想個辦法出來! ” “臣愚,臣以為國家百年大計,不爭一日之短長,而要有持久之策。”許庚身越次陳奏,“歷來廷議,空言搪塞的居多,這一次要請嚴旨,責成大小臣工,悉心詳議,如是空言塞責的複奏,當即擲還。”

許庚身很巧妙地轉移了話題,慈禧太后不自覺地點點頭:“你這話說得實在。就照你的意思擬旨,這兩天收到的照會,南北洋跟福建來的電報,陳寶琛的折子,都發下去,公中閱看。” “是!”醇王答應著。 等退出殿來,醇王汗流浹背,神氣非常不好。他的本心淳厚,爭強好勝,然而是庸才! 多少年來一直說恭王不好,受了孫毓汶的鼓動,貿貿然定計奪權,將一副千斤重擔,糊里糊塗接了過來,一上肩就有不勝負荷之感,如今進退兩難,寸步難行。想起有人傳來恭王的一句話:“看人挑擔不吃力”,自覺羞愧惶恐,因而才有那樣內心的激盪,自我震栗失色的神氣。 “星叔,”他對許庚身說,“我先回去。你們跟萊山商量一下,出宮先到我那裡。”

“是!王爺請先回去歇著。千萬不要著急!”許庚身安慰他說,“局勢總還可以挽回。 過了這一關好好籌一條持久之計,不患沒有揚眉吐氣之日。 ” “現在也只有這麼想。不過……,”醇王眨著眼,在轎子旁邊想了好一會才說:“咱們回頭再談。廷議,你們好生預備。” 他是不到軍機處的,平時辦事,都是在府,常由慶王傳話。最近因為局勢緊急,而且醇王特加關照,所以這天下午軍機處散值以後,慶王、孫毓汶、閻敬銘、許庚身一起上適園謁見。 “廷議定在二十二。”慶王說道:“御前、軍機、總署、六部九卿、科道、講官。” 這是報告規定參與廷議的人員,醇王詫異地問:“何以沒有王公?” “萊山!”慶王轉臉看著孫毓汶:“你跟七爺回吧!” 廷議而不召王公,是前所未有的創例,此例是孫毓汶所創,目的則在解醇王的圍。因為醇王“在野”時,放言高論,抨擊恭王措施失當,詞鋒往往極其銳厲,如今易地而處,怕恭王,還有向來有什麼、說什麼,出言不加考慮的惇王,當著大庭廣眾拿話擠得醇王下不了台。 受窘是一事,更怕一激之下,加以講官必然會隨聲附和,於是醇王在無法招架的情況之下,作成主戰的結論,那時大局就難收拾了。因此,孫毓汶贊成用“快刀斬亂麻”的手法,乾脆不讓恭王跟惇王與議。 當然,這話不便直說,他只答了句:“御前大臣當中,不也有王公嗎?” 醇王也會意了,點點頭不提這事,卻問到講官:“盛伯熙他們不知道會怎麼說?” “他們還能說什麼?無非定論而已。”孫毓汶又說,“張幼樵在福建、陳伯潛在南洋、吳清卿在北洋、張香濤在廣東,都是手握兵權的,如果開仗,他們當然運籌帷幄,決勝俄頃。朝廷預備著紅頂子就是。” 在這番似譏似嘲的話中,孫毓汶透露了他的權術,是以清流制清流,甚至可能以清流攻清流。陳寶琛已說到“和亦悔不和亦悔”的話,足以看出主戰的論調已大不如前。而非為講官首領的盛昱,如果有所責難,亦就等於跟兩張陳吳等人過不去了。 意會到此,醇王算是又放了些心。不過兩三個月的工夫,當國的苦況,他已經領略透了,和戰之間,並不能一言而決,和也罷、戰也罷,都無法按照理路,直道而行。就拿眼前的情勢來說,“不和而悔”不如“和而悔”,因為“不和而悔”必然喪師辱國,賠償兵費,追究責任,搞得天下大亂,元氣大喪。 “和而悔”則至少保全了實力,可以徐圖再舉,發奮為雄。這樣淺顯明白的道理,就是不能一口道破,得要迂迴曲折,繞上許多彎子來應付慈禧太后的責難和清流的主戰論調,尤其是清流,人多口雜而個個振振有詞,真是重重牽絆,處處掣肘。現在聽孫毓汶所說,清流似乎已受箝制,事情就比較好辦得多了。 於是再商量復奏的措詞。向來廷議必有復奏,稱為“公折”,預先備好底稿,同意的列名,不然單獨具奏。公折或由內閣主稿,或由軍機撰擬,或由領銜召集的王公預備,看所議何事而定,這一次議的是和戰大計,理當由軍機預擬奏稿。 但孫毓汶又有異議,折底雖由軍機預備,卻不妨交由伯彥訥謨詁提出。這好像匪夷所思,但經他一說明緣由,卻不能不佩服他巧妙。 這樣做是為了要避免一個人擾亂全局,這個人就是左宗棠。從他五月間奉召復起,到京以後,恩寵不衰,仍舊入直軍機,兼管神機營。但是他的脾氣未改,依然好發大言,好罵人,而且神智恍惚,說話顛三倒四,軍機同僚,沒有一個不覺得頭痛。如果這個公折底稿由軍機預備,他一定有許多意見和挑剔,弄得無法定稿,所以不如由這次廷議中爵位最尊,復奏領銜的伯王提出折底,乾脆不使左宗棠與聞,反倒清靜無事。 “這也好!”惇王深深點頭,然後又皺著眉說:“此老實在煩人。” “有辦法!”孫毓汶接口說道,“此老本不宜參廟議,看機會還是請他出去帶兵吧!” “萊山這話如何?”醇王看著閻、許二人問。 閻敬銘和許庚身都保持沉默,七十老翁帝兵,未必相宜,而且論人情,亦覺得太過。只是此老在朝,也實在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所以不願表示意見。 “看情形再說吧!”醇王也覺得這樣安排不妥,擱置不談,“折底就請星叔動筆。” “是!” “我還有件事,跟大家商量。這件事我想了好久了,一直打不定注意。現在為了振作士氣,不能不這麼辦,我想面奏太后,仿照老五太爺的例子,以'奉命大將軍'的名義,帶領神機營,到越南去打法國鬼子。” 此言一出,舉座大驚,連孫毓汶都張口結舌了。 “老五太爺”惠親王在咸豐三年奉旨授為奉命大將軍,只不過督辦畿輔防剿事宜,與出師越南豈可同日而語? “祖宗創業維艱,雖說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不過騎射是八旗的根本,修文亦不必偃武。本朝初入關的時候,王公大臣沒有不能開強弓,說'國語'的。承平日久,習於驕逸,純廟高瞻遠矚,極力糾正,較射三箭不中鵠,立刻斥責,八旗子弟鄉會試,先試弓馬,合格了才許入闈,此所以有'十大武功'。當時明亮、奎林他們,都是椒房世臣,用命疆常純廟聖諭:'周朝以稼穡開基,至今以農立國,本朝以弧矢定天下,何可一日廢武? 廢武就是忘本! '”醇王說到這裡又激動了,“就因為八旗忘本,才有今天外敵欺凌之辱! ” “王爺見得極是。”孫毓汶勸道:“不過以王爺的身分,親冒矢石,皇上何能片刻安心?” “親冒矢石也不致於。我自然是在關內安營,指揮督戰,無須親臨前敵。”醇王又說:“唯其以我的身分,親自督師,才能振作士氣。” “說實在的,王爺有這番意思就夠了……。” “不夠,不夠!”醇王搶著搖手,“一定要到前方,打個樣子給大家看看。有人說神機營是虛好看,我不服氣。從前文博川帶神機營到奉天剿馬賊,打得很好。他回來跟我說:神機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京師繁華之地,把他們養得懶了。一到苦地方,擺不上'旗下大爺'的譜,自己不動手,連頓飯都吃不到嘴,自然大改常度。這話真是閱歷之言。再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朝,神機營操練了這麼多年,臨到該他們露一手,還不拚命爭個面子?我意已決,你們勸我也沒有用。” “王爺!” 閻敬銘才說了一句,醇王便又搶著開口,“丹翁!”他拱拱手,“這餉的方面,你無論如何要幫我的忙。乾隆年間,大將軍督師,都特簡大臣籌辦糧秣,你年紀這麼大了,我當然不敢勞動你,不過,務必要請你派年輕力強,吃得苦、耐得勞的司官,替我管糧台。” 說到這樣的話,閻敬銘只能恭恭敬敬應一聲:“是!” 孫、閻二人都“沒轍”了,只拿眼望著許庚身。他當然也有一番話說,只是看醇王滿懷信心,意氣甚豪,不便潑他的冷水,越潑越壞,變成激將,更難挽回。所以一直在思索著,怎麼能讓醇王知道,神機營不中用,而又不傷他的自尊? 才能讓他知難而退。 這片刻工夫,已經思量停當,卻閒閒問道:“王爺預備用什麼人參贊?” “榮仲華!”醇王脫口相答,“仲華委屈了好幾年,我心裡也很過意不去。沈經笙下世的第二年,我想保他復用,他不肯。如今總得幫幫我的忙。我已經有打算了,皇帝到了該“壓馬”的年紀,我備八匹好馬,作為他的報效,只要有旨賞收,自然就會開復他的原官。” “王爺篤念舊人,真是教人感激。榮仲華是好的。不過,王爺,”許庚身說道:“三國的故事,不可不以為鑑。” “三國的故事?”旗人拿當作兵法,醇王雖不致如此,陳壽的《三國志》,卻是當年在上書房的時候,奉宣宗面諭,特別要念熟的,所以三國的故事,知道得很多。 “不知道說的是那一個?” “我說的是赤壁之戰。當時劉、關所部,不過精甲萬人,劉琦的江夏兵還不到一萬,周瑜、程普亦不過各領萬人,合孫劉之兵,不過四萬。曹瞞所部,號稱百萬,實際亦有四十萬,以十對一,而眾寡不敵,只為魏師北來,水土不服,軍中瘟疫流行,以致於一把火燒得他卸甲丟盔。”許庚身緊接著又說:“南人乘船,北人騎馬,習性使然,無可勉強。神機營子弟到奉天可以收功,亦就因為奉天的氣候跟京里相差不遠,如今到了炎荒瘴癘之地的西南邊境,天時不對,水土不服,再中了瘴氣,沒有一個不病倒的!英雄只怕病來磨,那一來,豈不損了王爺的神威?” “啊,啊!”醇王悚然動容。 “星叔,這話說得是。”閻敬銘急忙附和,“我在山西辦賑的時候,深知饑民易救,瘟疫難當。到那時候,趕緊運藥到前方,怕都來不及了。” “是的,是的!” “王爺體氣雖壯,從來也沒有到過南邊,萬一水土不服,上系廑慮,”許庚身用極懇切的聲音說:“王爺又何能心安?” “責備得是。”衷心悅服的醇王,措詞異常謙恭,“拜受嘉言,不敢不領教。” “王爺太言重了!”許庚身站起身來,垂手答說。 “一切仰仗。”醇王拱拱手,“明天一早,宮裡見吧!”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