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卑鄙的聖人:曹操Ⅵ

第20章 神醫華佗

卑鄙的聖人:曹操Ⅵ 王晓磊 11380 2018-03-13
黎陽的會面使曹操完全看清了袁譚的嘴臉,雖與其結為親家,卻依舊按兵不動,坐視他們兄弟自相殘殺。另一方面在淇水河口下枋木以築堰,使河水流入乾涸的白溝,保障了直通鄴城的糧道,一切就緒只等袁氏兄弟再次交惡。 亂世之中永遠不乏蠢人,袁紹在世之時獨霸河北名動天下,兩個兒子卻連他半分明智都沒學到,還把父親臨終囑咐他們兄弟要和睦的話都當做了耳旁風。哥哥袁譚為了兄弟內鬥不惜投靠外敵與虎謀皮,而弟弟袁尚明知外敵在畔還想僥倖消滅兄長。 至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二月,袁尚見曹軍在黎陽毫無動靜,而袁譚在平原招募人馬頗有復振之勢,便留軍師審配、大將蘇由鎮守鄴城,親自率領大軍再赴平原與兄長拼命。曹操見機會已到,即刻領兵向鄴城進發。那守將蘇由早與辛毗私下串通好了,要在城內舉兵以為內應,不料機密洩露倉促舉事,被審配所部擊敗,逃至洹水與曹軍會合。但因為這場亂子,審配錯失了阻擊的時機——河北重鎮鄴城竟一仗未打就被圍困了。

曹軍堆砌土山、架設雲梯、挖掘地道,想盡一切辦法攻城。袁尚與袁譚交戰正酣,無法領兵回救,派沮授之子沮鵠駐守邯鄲、武安縣長尹楷駐軍毛城,保護鄴城通往幽州、并州的要道,等待兩路救兵和糧草。曹操豈能容他得逞?立刻將兵馬一分為二,命曹洪繼續圍困,自己則率部連戰,先取毛城再陷邯鄲,就此切斷了西北兩路的救援。冀州人心撼動,易陽縣令韓範、涉縣縣長梁岐舉城投降,被曹操加封為關內侯。不到三個月的工夫,各處營屯無不望風歸降,鄴城已儼然一座孤城了…… 但鄴城乃袁紹根基所在,畢竟非尋常之地可比,加之軍師審配又是塊極難啃的骨頭,想要拿下城池絕非一日之功。好在辛毗、董昭、許攸等都曾效力河北,由他們輪番上陣策反勸降,每天都有官員士兵墜城投降。這樣一邊打一邊勸,鄴城的勢力逐步削弱,糧草也在不斷消耗中。戰事進行得異常順利,曹操也漸漸忘了許都的不愉快,每日除了尋查營寨,就是在帳中批註兵法,一邊觀望袁譚、袁尚的動靜,一邊等待鄴城情勢的變化,可謂是以逸待勞。

今天與往日一樣,荀攸與郭嘉、樓圭在大帳籌劃下一步的打算,辛毗、許攸又舉著白旗到城下喊話去了。曹操反倒渾身輕鬆,優哉游哉整理著自己註解的兵法,當看到“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此語倒像是說眼前的戰事,他感覺如獲至寶,不禁提筆注道:“絕糧道以飢之。供其所必愛,出其所必驅,則使敵人不得相救也。”寫罷又一邊默念一邊微笑。 路粹正幫荀攸打理書簡,見他面露喜色,趕緊湊過來逢迎:“主公近些年抄注的兵書可真不少,《三略》《六韜》《司馬法》《尉繚子》《孫子》《墨子》《孫臏》,足足有十三大箱,稍微總結篩選一下,便是從古至今最為絕妙的兵書啊!” 曹操撫摸著這一摞摞的書簡,搖頭微笑道:“老夫昔年曾有志向,要編纂一部《兵法節要》。可如今天下不僅狼煙四起,黎民百姓嗷嗷待哺,絕非一部兵法就能解決問題的,還要有復興社稷、經世濟民、拯救蒼生的長久之策。前日仲長統對老夫說了一番話,可謂至理名言,'國之所以為國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為民者,以有谷也;谷之所以豐殖者,以有人功也'。自黃巾之亂以來,百姓死亡荒疾縱橫,天下戶口不及當年三分之一。即便老夫掃盡狼煙歸於一統,以後的路還長著呢。”他本對仲長統有些芥蒂,但接觸的日子久了,竟對他的政論漸漸產生了興趣。

荀攸忽然拿起一份奏報遞了過來:“主公請看,這是令君自許都轉來的,江東孫權出兵江夏了。” “哦?”曹操以為自己聽錯了,趕忙拿過來看——原來孫權自承接父兄之位以來勵精圖治,短短三年多的時間竟重振了聲勢,進而再次興兵攻打江夏,欲擒黃祖報殺父之仇。可更值得主意的是,孫權出兵之前竟將朝廷剛剛決定徵辟的前會稽太守盛憲給殺了,而另一位避難名士孫邵卻被孫權任命為長史,心甘情願留在了江東。這無異於發出信號,孫氏與曹操之間的短暫妥協已經終結了。 曹操一陣皺眉,手指輕輕敲打著這份奏報:“難道孫權這小子真想跟我翻臉?” 路粹訕笑道:“孫權打黃祖可是好事!他與劉表再起爭執,主公正好專務河北……” “住口!”曹操瞪了他一眼,“你曉得什麼,做好你自己的差事!”在他眼中,路粹、繁欽、劉楨這幫人再有才華也是刀筆吏,只能充當他的口舌,是不能對重要軍機發表個人意見的。

果然,荀攸也不認為這是好事:“孫氏原本善戰,黃祖卻已年邁,我恐非是其敵,若令其占據大江東西之險,日後必復成大患。當早作防備啊。” “防備嘛……”曹操想了想,“可令劉馥在合肥修繕城池以作防戍之策,只要能穩固淮安之地,老夫日後便可收拾孫權孺子!”新任揚州刺史劉馥無法到孫氏佔領的丹陽赴任,便在合肥落腳,最近招募流民興治芍陂(芍陂,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始建的淮河水利工程,後人又稱其為“安豐渠”,在今安徽壽縣以南。漢末劉馥對芍陂進行了修復和擴建),頗有些建樹。 郭嘉在一旁插了話:“屬下有一計,可助主公保守淮南無礙。” “快快道來!”曹操現在越來越看重郭嘉的計謀了。 “主公既在中原興民屯,何不在邊鎮之地興軍屯?屬下保舉倉慈出任典農都尉,此人本就是淮南土人,又擔任過郡吏。令他回去招募百姓訓練兵馬,邊耕作邊戍守,自給自足加之合肥建城,定可保江北之地無虞。說不定還能給主公練出支善戰之軍來呢!”

“妙!妙啊!”曹操不禁撫掌而笑,“就派倉慈打理此事,不過不要讓他當屯田校尉了,既是軍隊屯田,理應有所區別。老夫另給他個官職,就叫'綏集都尉'。綏集者,保境安民也。” “主公立意深遠,我等望塵莫及。”什麼時候出主意,什麼時候拍馬屁,郭嘉早掌握得爐火純青。 曹操笑了片刻,又想起另一件事:“孫策方死之時,劉表之侄劉磐常自負其勇騷擾江東,為何最近非但不見動靜,反叫孫權轉守為攻了呢?” 一旁面無表情的董昭也插了話:“我曾聽華歆言道,孫權任命東萊太史慈為建昌都督,此人精於騎射,帳下之兵也頗為驍勇,劉磐幾番敗於他手,已不敢再東去挑釁了。” “東萊太史慈……”曹操早知道這個人,當初孔融為北海相,被黃巾圍困城中,就是太史慈憑藉箭術闖出重圍搬來的劉備救兵。後來孔融調回許都,太史慈輾轉投至已故揚州刺史劉繇麾下。孫策與劉繇為敵之時,他只率領一兵出外巡哨,恰與孫策及其部下一十三騎遭遇,竟還撒馬一戰。孫策奪去太史慈護背短戟,太史慈也挑了孫策兜鍪,兩人倒是不打不相識,日後劉繇落敗,太史慈卻被孫策收到了帳下。如今孫權不僅留住了孫邵等避難士人,也留住了太史慈這樣的勇士。孫策兵勢鼎盛之時,江東父老稱其為“小霸王”,看來孫權也不比他那個霸王兄長遜色,果真是一門英傑啊!現在雖然不能分身,但也要想辦法剪除孫氏的羽翼,似太史慈那樣的勇將,若能招回朝廷為己所用該有多好啊。

他正思考制約孫權之法,忽見許褚飛跑進帳:“啟禀主公,現有任峻族弟任藩來至軍中,急著面見主公。” “他來做什麼?莫非……”曹操腦子裡嗡的一聲,不祥的預感猛然湧上心頭。果不其然,轉眼間便見任藩身穿孝服、哭哭啼啼跪倒在帳前——任峻病逝於許都! 任峻任伯達不僅是曹家的女婿,而且是曹操的重要膀臂。他早在討伐董卓之時就在曹操身邊,是從最艱難的時候闖來的,官渡之戰主持運輸糧草,河北軍數次企圖抄絕曹軍糧道,都被他一一化解。而他更大的功勞在於推廣了屯田之法,支撐起朝廷逐漸龐大的武裝,使曹操可以放心大膽地征伐天下。屯田之議始於棗祗而推行於任峻,如今這兩個先後而逝,曹操豈能不悲? 眼望著報喪的任藩以膝當步爬到他跟前,曹操實在控制不住了,淚水似斷線珠子般止不住地往下流;眾謀士與任峻相交多年,也有幾人大放悲聲。曹丕、曹真、曹休就在旁邊的帳篷裡,聽見哭聲趕緊過來勸,東一句西一句說了半天,曹操才漸漸止住哭聲,他拉著任藩的手再三叮嚀:“伯達正值壯年不幸病故,人雖不在了,但是功績尚在爵位尚存,你速速奏請朝廷將他的封爵世襲其子任先。老夫征戰在外顧不上伯達喪事,先兒年歲又小,還勞你與族中諸兄弟多多費心。”

“在下自當盡心……”任藩早已泣不成聲。 樓圭唯恐他再在這裡待著惹曹操傷懷,趕緊攙扶起來好言好語拉著去了。曹操兀自唏噓不止,正難過間又覺腦中隱隱作痛,眼前恰似天旋地轉般,看東西竟漸漸模糊起來。他以為是淚水迷眼,狠狠揉了幾下,哪知非但不見好,連身旁的人看著都有重影了,不禁害怕起來:“我的眼睛……我的眼睛……” “主公!”眾人瞧他神色不對,也顧不得難過,一股腦兒圍過來。 曹操只覺眼前一片昏花,什麼都瞧不清楚了,張開雙手一陣亂摸,不留神把帥案上的表章推了個稀里嘩啦,既而又抱住腦袋打起滾來:“啊!我的頭……啊……痛煞我也!” 眾人見狀嚇得臉色煞白——他自玉帶詔那一年落下頭疼的病根,雖時常發作,卻極少鬧到今天這般程度。大家唯恐他磕傷,一擁而上拉胳膊的拉胳膊、掐人中的掐人中。郭嘉眼疾手快,扒開嘴給他灌了一大碗溫水,依舊沒有半分緩解。但見曹操二目眯縫宛若失明,額頭的汗水順著髮髻往下淌,不住喊叫呻吟。

樓圭早就瞧出不好,已尋了軍中一老一少兩個醫官來。這倆人見曹操如此光景,也是格外詫異,一個切脈一個翻眼皮,立刻診治起來。過了半天老醫官才把曹操的手放下,捋髯道:“主公血氣不和,又有頭疼之症,似是風寒所致。” 另一個卻連連擺手:“怒傷肝,悲傷肺。主公可能是痰迷了,悲情過度乃至眩暈頭疼。” “不對不對……若按你所論之症,不至於如此厲害。” 年輕的也不服氣:“我看是你老人家錯了,五月天氣何來風寒?” 這兩人是在宮中給皇上看過病的,這會兒卻各執一詞爭論不休,遲遲拿不准病因,眾謀士越想越害怕。曹操閉著眼睛一個勁搖頭,只嚷著頭疼眩暈也說不出別的什麼。有道是父子連心,曹丕急得直跺腳:“父親……您究竟怎麼啦?”

曹休背著手轉了兩圈,忽然猛拍腦門:“哎呀呀!華佗先生不是被陳季弼召到軍中了嗎?何不請他來看看呀!” 一句話算給曹丕提了個醒,兩人聯袂出帳尋找,直跑到後營大帳才看見陳矯——正拿著算籌與程昱、卞秉等清算軍糧呢。二人說明曹操病勢,本以為他馬上就會叫華佗來治療,哪知陳矯面露難色:“華佗其人脾氣怪誕,他雖至軍中卻不願為醫,恐怕……” 曹丕真急了:“這等時候豈能耽擱,快把他找來。” 陳矯嘖嘖道:“若要請他相救,恐怕還須公子親往。” “好好好!只要他肯來醫,便叫我作揖磕頭也成啊!快些帶路!”曹丕不由分說拉著他便往外走。 華佗又名華旉(fu),字元化,雖然是曹家的同鄉,彼此間卻從未有過交往。他自幼熟讀經史,又曾遊學徐州,被陳登之父沛國相陳珪(gui)舉為孝廉,但因通曉養性之法、岐黃之術,又善待窮人療民疾苦,做學問的才能反而被行醫的名氣掩蓋。沛國鄉民都說他是神仙再世,任何疑難雜症皆能藥到病除,以至以訛傳訛,說他曾刮骨療毒、斷腸洗胃、劈腦取蝨,甚至生死人肉白骨,可斷神鬼陰陽。

不過華佗本人從未以行醫為業,僅將其視作愛好,因而陳矯召他入營為醫,他滿心的不願意,但又迫於曹操之威沒有辦法,只好屈身前來。陳矯敬重華佗之才,又素知曹操輕慢巫醫之人,便在後營專門為他立了一座小帳,派兩個小兵每日伺候,他心情好的時候便給受傷的將士瞧瞧病創,不高興了就把帳簾一撂,任誰也不理。 這會兒真是不巧,那位華先生又把簾子撂下了,只打發一個僕役模樣的年輕人在外面給兵丁包紮傷口。曹丕哪管許多,不顧陳矯阻攔,驅散帳口之人邁步便往裡闖。一掀帳簾頓覺藥味撲鼻,又見書簡成札藥匣堆積,當中睡榻之上臥著個白髮白須的長者,手中攥著一卷書簡,正遮住臉面,看得有滋有味呢。 “你可是華佗?”曹丕滿腹焦慮,全然忘了禮數。 哪料那長者竟渾似沒聽見,翻了個身,頭朝里繼續看書。曹丕乃侯門公子,幾時見過這等無禮之人,氣得正要叫嚷。曹休在後面一把攔住,陳矯畢恭畢敬朝長者背影作了個揖:“打擾華先生安歇了,曹公子特來拜會您。” 華佗頭也未回:“在下鄙陋,不敢勞貴人多禮,公子請回吧。”他說話的聲音輕靈緩慢,可在曹丕更覺無禮,已是火往上躥,陳矯一邊摀住曹丕的嘴一邊道:“曹公子此來是懇請先生為主公治病的,煩勞先生辛苦一趟。” 華佗依舊未動,只是淡淡問道:“曹公哪裡不適啊?” 陳矯禮數有加:“曹公罹患頭痛症已久,在京之時曾請御醫調治,卻還是時好時壞。今日發作癒疾,雙眼視物不清,還請先生相救。” “頭痛症?”華佗竟哈哈大笑起來。 曹丕一把推開陳矯的手,怒沖沖道:“先生既奉徵辟來至營中,就當竭力服侍我父。身為軍醫非但不去醫治,聞知主帥病重竟還幸災樂禍,究竟是何居心?” “公子差矣。”華佗依舊臉朝里躺在那裡,不緊不慢道,“在下非笑曹公病重,乃是笑軍中庸醫不諳病理。淺而近者為頭痛,深而遠者乃頭風。頭痛猝然而至,易於解散;頭風發作不休,愈發愈烈。罹患此症多為憂憤惱怒所致。怒而傷肝鬱而化火,氣火俱逆於上以犯頭頂。若風氣逆亂甚疾,則頭暈氣悶目不能明……請恕在下直言,曹公此番用兵並未有困,近來數日也未曾辛勞,恐怕離京之先便已有鬱怒在胸,冬春交構又逢虛火,今日必是遇到焦急之事勾起老毛病來了吧?” 曹丕聞聽此言驚得呆呆發楞,滿腹恚怒丟得一干二淨。那日許都皇宮之事雖不明詳情,但想來就是曹操鬱怒之源,而任峻之死豈不是病發之因?這些並未告知華佗啊!此人單聽症狀便可推斷個八九不離十,難怪被喻為神醫,又想起陳登、李成生死之事,越發覺得太怠慢他了,趕緊整理衣衫深施一禮:“晚生曹丕給先生見禮,剛才慢待先生了。” “公子多禮了……”華佗這才翻身而起。曹丕仔細端詳——但見他身高七尺骨骼清奇,穿一身湛青粗布衣衫,鬢須如雪枯枝別頂,雖是年高之人卻面龐白皙不見皺紋,隆準口正細眉長須,眼窩深凹二目炯炯;那雙精細修長的手攥著一卷書簡,既非《內經》(《內經》,即《黃帝內經》)《本草》(《本草》,即),亦非《難經》(《難經》即《黃帝八十一難經》)《素問》(《素問》即《皇帝內經素問》。這四部醫書是先秦至東漢之前古人編纂的重要醫書,也包含了生理學說、陰陽學說),卻是六經之一的《春秋》。舉手投足彷彿都那麼輕飄飄的,果然是仙風道骨氣質非凡。沛國百姓訛傳此人乃神仙下世,甚至說他已經活了一百多歲,此言雖荒誕可笑,然而他修身養性鶴髮童顏卻是不假的。 曹丕越看此人相貌越喜,料定他熟知病源必能醫治,趕忙二次施禮:“煩勞先生施展岐黃之術治愈我父之病,在下必當重謝。” “言重了。”華佗微笑著托住他手腕,“在下雖不曾拜謁過曹公,亦知他是喜怒不定性情中人。但人之喜怒哀樂,過之皆有損傷,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令尊日理萬機憂怒於心,又長年奔波不得休養,加之年至五旬癘氣愈重,筋骨脾胃亦不似昔日那般健旺,染上頭風這等毛病也屬正常。只要他收攝心神緩和氣息,日常不憂不怒勿急勿躁,此症必能有所緩解。” “緩解?可是……” 華佗不等曹丕說完又道:“這樣吧,在下開個藥方,請曹公身邊的醫官再加參詳便是。”說著便要取筆簡書寫。 陳矯覺出他有搪塞之意,連忙伸手攔住華佗:“華先生且慢,曹公病症甚急,還是請您親往一趟吧。” 華佗微然一笑道:“曹公身邊的醫官想必也是供奉天子之人,雖然未必手到病除,也屬此中高人。在下不過是山野遊醫,豈敢在高人面前造次。” “先生此言差矣!”陳矯賠笑道,“您奉徵辟而來,便是曹公掾吏。如今主上有疾,豈有推脫之理?縱然有御醫照應主公,他若用令調您,您焉能不往?況且還要看在公子這一片孝心的面子上呢!” 華佗面上淺笑心中犯難——他本是通曉經籍有志仕途之人,原想躋身朝堂效力於天子,但逢此昏亂之世,有道是“春秋無義戰”,既不能混跡於割據之徒,精研醫道懸壺濟世也罷了。領曹營這份差事其實是被逼無奈的,若真給曹操治好病,被他看上留於身邊怎能再浪跡九州治民疾苦?況且他現在又正計劃編纂一部醫書,若被曹操拴在身邊,可就頃刻不得空閒了。再者,通過陳登調任之事,他便知曹操乃是固執猜疑之人,能不能遵從醫囑把病養好還在兩可呢!萬一治不好又是何等下場? 陳矯一再說好話:“先生素有仁愛之名,曹公乃當今朝廷之宰輔,身系天下萬千子民。先生若治愈曹公之病,便是救了無數黎民,此等厚德之舉安可不為?有道是'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醫者,父母心嘛……” 華佗眼瞳深邃得猶如幽谷一般,手捻銀髯良久才道:“貴者處尊高以臨臣,臣者懷怖懾以承之。曹公乃當今天下極貴者,在下不過是一山鄉野老,恐難以逢迎周全。” “哎呀!”曹丕又給他作了個揖,“我父症急頭暈目眩,先生既然懸壺濟世,豈能見疾而不救?” 華佗一介布衣竟受了曹丕三次禮,頓覺於心不忍,皺著眉頭道:“要在下小施伎倆倒也可以……不過,我平生有'五不醫'。” “願聞其詳!”曹丕畢恭畢敬道。 華佗正色道:“自用意而擅改藥方者,不醫;將身不謹難養其病者,不醫;骨節不強不能使藥者,不醫;好逸惡勞小病大養者,亦不醫。” 曹丕邊聽邊點頭,也覺他說得有理。這幾條都是指病人不聽醫囑延誤病情的,似華佗這般百治百靈的人物,若是有一個患者不聽話而病篤,豈不是壞了岐黃妙手之名?但掐指算來卻只說了“四不醫”,忙問:“還有何種人不醫呢?” 華佗一陣苦笑,嘆息道:“公子豈不聞扁鵲見齊桓公(此處的齊桓公,並非是春秋五霸之姜小白,是戰國田氏齊國的第三代君主田午,因田午曾遷都上蔡,故而某些典籍也稱其為“蔡桓公”)之事?固執多疑諱疾忌醫者,萬不能醫!” 曹丕猶豫都沒猶豫便道:“華先生,我父乃當朝宰輔,通情明理禮賢下士,非是諱疾忌醫的田午。況疾在我父之身,痛在我父之體,豈能不從先生之言?您莫要再顧慮了,快快隨我來吧!”說罷拉起華佗便走,陳矯、曹休也是左推右拽。 華佗實在沒辦法:“但願能如公子所言……列位且慢,待小徒帶上醫用之物。”原來那僕役模樣的年輕人,乃是替他採藥的弟子李璫之。 曹丕三人簇擁著華佗回到中軍大帳時,曹操已不似方才那般叫嚷,卻兀自倚在那裡呻吟不止,眼神還是恍惚游離。眾謀士急得團團轉,宛如熱鍋上的螞蟻,那兩個醫官依舊一籌莫展,還在爭論病源何在呢。 既來之則安之,華佗也不再客氣了,繞開醫官三步並作兩步來至曹操身邊,仔仔細細打量一番,便叫弟子點燃一盞油燈。華佗自懷裡掏出一隻布包,從中摸出四枚銀針,在燈火之上稍加炙烤,便要伸手扳曹操的頭。許褚正托著他腰,見這白須老者手持針砭之物,忙一把護住:“大膽狂徒,竟敢在當朝司空頭上動針!” 給曹操治病談何容易?莫說他本人,就是身邊之人都不好通融。曹休一把扯開許褚:“這位是華佗先生,剛招募來的醫官……先生莫怕,請速速用針吧。” 華佗見旁人不再囉唣,就迅速扳起曹操的頭,讓他在榻上坐好,又輕探臂彎拆開他頂上髮髻,只說了聲:“在下得罪。”兩枚銀針已迅速刺入——一在兩眉正中、一枚立於頭頂心。 兩個醫官看得目瞪口呆,也不再爭論了,痴痴道:“《素問》有云,'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之間(百會穴、印堂穴,醫頭痛,東漢尚無具體穴位之說)中出血',此等應急之法咱們怎生忘卻了,這位先生好快的身手!” 這兩針下去曹操深深出了口氣,華佗扶著他後頸和風細雨問:“敢問明公,眼前昏花是何情狀?” 曹操眯縫著眼睛,渾渾噩噩道:“細碎如雪……” 華佗又下一針,在後頸左邊(天柱穴,醫目眩眼花,《針灸甲乙經》記載,因眼花程度不同,針刺左右有別)。此針刺完他招了招手,叫曹真、曹休幫忙架起曹操雙臂將其扶穩,他則一邊按摩著曹操後腦一邊說:“我為明公找尋病處,若有痛感便請告知。” 曹操頭暈眼花也不知何人正為自己診治,只無精打采應了一聲,任他在自己頭上按壓找尋,忽然感覺鑽心之痛,不禁放聲大呼:“啊!是這兒……”言還未畢,華佗毫不猶疑便在那裡下了一針,痛得曹操左搖右擺,虧了曹真他們拉得緊才沒有伏倒。 帳中之人都嚇壞了,醫官更是怒斥道:“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此乃庸醫所為!” 華佗卻微然一笑:“豈不聞'以痛為輸'(以痛為輸,見於《黃帝內經》即後世所謂“阿是穴”,此穴不固定,乃是指在痛患之處左近下針,因找尋此穴時病人因疼痛喊叫“啊……是”,故而得名)之法?宣發患處,通絡止痛也。”他邊說邊輕輕捻著四處銀針。 說來真有如神助,不過片刻功夫,曹操竟覺痛楚減輕,也不哼哼唧唧了,慢慢睜開眼睛,看東西也清晰多了,四個下針之處麻麻的,還漸漸有了熱感。華佗示意眾人快快放下帳簾,避免他受風。 那兩個醫官看得雙挑大指:“先生好手段……真是針到症解……我等受益匪淺啊……” 許褚狠狠瞪著他們:“現在都明白了,要你們有何用?還不快滾!”一句話嚇得二人抱頭而竄。 曹操臉色好轉,漸漸有了笑容,緩緩開了口:“多謝先生醫治。” 華佗卻道:“我觀明公氣色尚佳、體質尚壯,故而急於用針暫解痛楚,還請明公恕在下唐突。不過此乃治標,非能除病,少時還需為明公診脈探源。” 董昭也精通一些養生之法,聽他這麼說,連連拱手:“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先生神聖工巧俱全,必定是位了不起的名醫啊!” 曹操這才想起,讓人家治了半天都沒問人家名姓。陳矯在旁詳細引薦,方知是故鄉之人。華佗乃是孝廉之身,又係名臣陳珪所舉,比之尋常巫醫身份高出萬倍,眾人不免與他寒暄客套。過了片刻,拔了曹操身上之針,為之換上乾淨衣衫,華佗又叫他躺下,坐在一旁為之切脈。 曹操這會兒儼然無礙,躺在榻上不禁想起了頭疼以前料理的事務,深深嘆了口氣:“老夫真真悔矣!若知華先生之靈妙,就該請您至許都為任峻診療。倘有先生妙手,伯達何至於英年早逝……子丹、文烈,你們去看看任藩走了沒有,替老夫多加撫慰。”曹真與曹休依命而去。剛放下這件事,他又想起了江東孫權,趕忙囑咐郭嘉:“你替老夫至書孔融,叫他與張纮通信,憑私下關係問問孫權出兵之底細。也怪老夫急於求成,當初錯放了張子綱,想不到此人真就放膽保了孫權,實在是可惱……” 華佗看病從來是人家求到家門口,頭一遭遇到曹操這等三心二意之人,提醒道:“請明公收攝心神靜默一會兒,不要心掛旁務。”曹操自以為症狀已消便沒大礙了,原不甚相信他這一套,不過礙著方才救過自己的面子沒有多言。 正在此時又聞外面人聲嘈雜,有兵丁隔簾來報:“啟禀主公,有鄴城守將馮禮掘開突門(突門,古代城牆的一種暗門。只留城牆外側薄薄的一層牆壁,內側掏空再安排伏兵,守軍推倒薄牆突然襲擊可以殺攻方一個措手不及。而這種暗門只有城內才看得見,使用後又可以完全砌死,所以攻方不易發覺也無從下手。在戰國時期就有這樣的防禦活動門,《墨子·守城》裡有相關記載)放我軍進城!” “什麼?”曹操一把甩開華佗蹦了起來,“進來!” 那兵丁這才進帳跪倒:“張繡將軍所部三百餘人已從突門攻進去了,可是審配從城上以巨石墜擊,洞口又堵死了。” 見曹操一臉關注,郭嘉趕緊攔住:“三百多人未必能殺關奪門,主公安心看病,在下去看看。”說罷慌裡慌張跟著那兵丁去了。眾人又攙扶曹操坐下,這會兒早忘了什麼病,一半心思飛出去了,議論半天才想起伸手叫華佗接著切脈。 “不必了,剛才已經差不多了。”華佗手捻白須道,“果不其然,明公之病起於心肝之間。” “哈哈哈……”曹操笑了,“先生莫非故弄玄虛,老夫乃是頭痛,何言病及心肝?” “《內經》有云:'行氣血,營陰陽,決生死,處百病。'百病之源皆在脈絡血氣。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無血不存,血無氣不行;氣行血則行,氣榮血則榮;血行風自滅。《素問》又云:'心主血脈,諸血者皆屬於心。'主公血不養心,心神不寧,則發驚悸,此其病之一也。”華佗恐他不懂,又道,“昔日大禹治水,乃行疏濬之法,水流通常自然無恙。血脈如同其理,痛者不通,通者不痛。” 曹操只當他是個醫者,沒料到竟還舉出史事來了,更覺好笑。 華佗卻一本正經:“明公平日動輒恚怒,故而肝絡有損,氣逆行上於頭,阻於腦絡,故頭風眩暈目不能明。腦為髓之海,此病若不除根日後危及周身百脈啊!” 曹操實在憋不住了,冷笑道:“先生方才施救,老夫感恩不盡。但我自以為周身強壯,年至五旬尚未怠於騎射,不至於似先生所言吧。” 華佗嘆了口氣,耐心解釋道:“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在下不治便罷,既然治病便要除根。只要明公加以調養再服用在下調治之藥,數年之內必有起色,不過切忌憂思動怒啊!” 曹操雖不信他說得這麼嚴重,但也當他是一片好心:“先生不必多言了,老夫依從你便是。”說罷親自拿過筆墨書札。 醫官再有本事畢竟是卑微之流,不能用主帥的几案,曹操肯親手遞他筆墨已經是很大面子啦。華佗雙手接過,退到一旁書寫藥方,又招呼弟子李璫之取過藥匣,單選川穹、當歸、葛根、蜈蚣等物,另教士卒起火打水準備熬藥。眾人這才又圍到曹操身邊關切詢問。 曹操平生未有大病,瞧著那滿匣子的藥材甚是好奇,見一物狀若枯藤蟠虯,上面還有手指般的五個分叉,竟忍不住自李璫之手中奪了過來,笑道:“這是何物?生得如此奇特?” 李璫之一臉的忠厚相,也未遇到過這麼大的官,未說話先磕頭:“此藥喚住當歸,乃神農氏所嘗,能驅溫虐去寒熱,還可以給將士們治愈金創呢。”他雖不會治大病,但長年伴著師傅製藥,於藥理藥性一道已是高手。 “當歸……當歸……”曹操默念兩聲忽然眼睛一亮,“奉孝!速取一小匣來,將當歸置於其中,選派妥善細作南下揚州建昌縣,把此物交與太史慈!” 董昭初始一愣,繼而恍然大悟——太史慈是北方青州人士,輾轉流落南方歸於孫氏,而此藥恰喚作“當歸”,豈不是隱喻他應當歸來之意嗎!哎呀主公,身在病中仍有此等細心,真非常人可及! 說話間郭嘉也回來了,後面跟著辛毗、許攸,還有個渾身是土的陌生人。 “情況如何?”曹操騰地站了起來。 郭嘉連連搖頭:“審配已將突門堵死,進城的三百兵士和馮禮都戰死了……” “唉!”曹操一拍大腿,“就差一點兒……好可惡的審配!” 許攸拉過那個渾身是土的人道:“快快快!來拜謁曹公。” 那人跪倒便拜:“在下魏郡功曹張子謙,歸降來遲,死罪死罪。”他是趁亂墜城來降的河北官員。 “免禮免禮!城內情勢如何?”曹操雙手相攙——張子謙這一介小吏不算什麼,他關心的是城內訊息。 張子謙開門見山:“鄴城實在難打。審配恐城中士卒二心,所以調集部曲家兵登城協助戍守,又叫子侄接管了各門的防務,看來是要跟曹公抗拒到底啦!” “城內還有多少糧草?” “糧草即將告罄,百姓苦不堪言。但審配戰前已調集了不少牛馬牲口。”張子謙直言不諱,“審正南這人是袁氏死黨,又生性偏執,即便斷糧也要抵抗到死。而且袁尚前幾日遣人送來消息,說袁譚連連敗績,他可能很快就會回來救援,明公當早想對策啊!” 曹操緊蹙雙眉:“我本有意圍城打援,但若是審配與袁尚串通一氣裡應外合,戰事還有變數。得想辦法切斷鄴城內外的聯繫,大家有什麼計策?” 鄴城方圓近四十里,即便有三五萬人也不可能圍周全,各處營寨力量分散,袁尚與審配來往通信總是可以滲透,想要做到滴水不漏,根本不可能——荀攸、董昭等紛紛搖頭,就連郭嘉都沉默不語。曹操見他們都沒辦法,微微嘆了口氣。 “咳!”這時許攸重重咳嗽了一聲,“就這點兒小事還至於叫明公與諸位愁成這樣?” “嗯?”曹操回頭瞅了他一眼,見許攸搖頭晃腦得意洋洋,緊著捋他幾根稀稀疏疏的小鬍子,心知他必然有了主意,“子遠有何辦法?” 許攸把手一揣,尖聲尖氣道:“阿瞞兄!你可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當初怎麼擒的呂布難道忘了?” 他仗著與曹操的老交情直呼其小名,眾謀士都覺厭惡,曹操急於問計也沒往心裡去:“當年掘泗水以淹下邳才拿住呂奉先,此處雖有漳河之水,奈何鄴縣乃是大城,怎麼還能用水淹之計?” “不能水淹,可以用溝塹困死他們啊!” 曹操笑了:“我說許子遠啊,鄴城方圓四十里,要圍城挖一條壕溝豈是尋常之事?審配不可能坐而受困,倘若出來襲擊為之奈何?” “哎呀!我的司空大人,你可真急死我嘍!”許攸竟湊過去一把揪住曹操耳朵低聲道,“白天咱們……到了晚上再……” 曹操眼珠一轉,不禁拍手大笑:“好!好!好!”連叫了三聲好,便伸手招呼許褚,“速速為老夫備馬,再叫上一隊衛兵,隨我去漳河勘察地形。” “主公的身體……”荀攸等人意欲勸阻。 曹操一擺手:“老夫已然無事,敵人未滅我焉敢得病啊。”說著話頂盔貫甲便往外走,早把剛才的病痛忘了個乾淨。 華佗趕忙攔住:“明公稍待一時,用過藥再去。” 曹操覺他小題大做,笑道:“草藥煎好暫且置於帳中,老夫回來再用也不遲嘛!”說罷繞過華佗出了大帳,又回頭道,“華先生之針既能解老夫之痛,即日起就挪到中軍來,隨時為老夫調治!你放心吧,老夫位極人臣虧待不了你……” 華佗見他不聽醫囑又如此安排,心中暗暗叫苦——從今往後恐怕是要拴在曹某人身邊了。方才他雖未直言,卻明明不信我所言病理,只未把那句“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說出來罷了,加之喜怒無常動輒激奮,又不用心調養,只想憑針砭之術速愈……老天啊老天!非是我華佗無能,曹操這病雖不重,但實在是難以除根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