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一寸河山一寸血5·歷史不死

第7章 第七章小塊頭也能做大事情(二)

孤掌難鳴 防守幕阜山區的是蕭之楚第二十六軍,屬軍委會直接指揮的戰略預備軍。它原為老西北軍的一個分支,長城抗戰後期,曾取得過“興隆大捷”,一戰殲滅日本關東軍一個大隊,頗為世人稱道。 問題是你再有戰鬥力,也得使用得當才行。進攻幕阜山區的兩個師團,其中之一就是熊本第六師團,後者在日軍中也屬於超一流部隊,以超一流對一流,再加上兩個打一個,結局可想而知。 軍長蕭之楚察覺日軍主力向他包圍過來後,急忙打電話向薛岳報告。薛嶽大發雷霆,“慌什麼慌,難道你不會還手?丟了陣地,我就殺你。” 蕭之楚只好放下電話,組織人馬進行固守。 提起蕭之楚,現在的年輕人沒幾個知道,這個招牌還得靠他的公子扛。蕭公子者,蕭逸是也。現代武俠小說四大家,金庸、古龍、梁羽生,然後就是他。

不知道是不是蕭家本身就有一種神秘氛圍,老天在關鍵時候給蕭老爸支了招,要不然,第二十六軍怕是連半天都難撐下去。 9月21日,幕阜山區突然爆發日食。日本人也很迷信,有的人一輩子都沒見過這種自然現象,一下子慌得連手都抖了起來。 這就是傳說中的天狗吃太陽,什麼時候不好吃,現在吃了,莫非是我們的行動觸犯戒律,天照大神降下壞兆頭來了? 日食發生的時候,什麼都看不見,沒法打仗。日食結束,兩個師團的官兵因此變得心神不安,不敢打仗。 一天等於虛度。 9月22日,阿南再次截獲電報,上面薛岳正不斷催促一支部隊向長沙附近趕——快,快,快! ` 這支部隊正是第七十四軍! 自從上高會戰後,日本人就把第七十四軍視作中國的首席王牌——“虎部隊”。阿南此行的目的不是要佔領長沙,而是要消滅第九戰區的主力,現在對方的王牌自投羅網,豈不正好!

阿南立刻致電兩師團,要求不得遲疑,趕快攻,以便為對陣“虎部隊”排除障礙。 經過兩天兩夜的激戰,蕭之楚第二十六軍終於吃不消了,不得不突圍而去。 薛岳紅了眼睛,又派上一個軍,垮,再派一個軍,接著垮。 薛岳兵團與日軍激戰 十天不到,垮了三個主力軍,“持久防禦”和“側擊戰術”也雙雙失效,但薛岳卻一相情願地認為,在長沙以北殲滅日軍的時機已成,可以讓第七十四軍大顯身手了。 薛岳指揮作戰,不像羅卓英那樣倚重幕僚。從參謀長開始,能給他幹的活,都僅限於抄抄電報、接接電話,整個戰役從頭至尾,皆由其一手掌控。 這種指揮方式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反應快捷,當斷則斷,沒有什麼拖泥帶水、猶猶豫豫的情況發生。不利的方面是往往不能及時採納好的意見,以補其短。

當時,第七十四軍已趕到瀏陽。有人建議,既然前面三個軍都垮了,像上高會戰那樣的口袋陣已做不起來,光靠第七十四軍孤掌難鳴,不如讓它就地停在瀏陽,以俟其餘援軍到達,等攢齊力量後再一拳打出去,必能反敗為勝。 薛岳沒有聽進去,而他要決戰長沙以北的電令竟然又被阿南破譯了。 還有誰行 9月26日,阿南得到戰報,進入長沙以東的名古屋第三師團被中國軍隊擊退。 名古屋師團是參加過淞滬會戰的常備師團,非一般新編師團可比,怎麼會說被擊退就被擊退呢。阿南立刻意識到,這一定就是那支把園部趕下台的第七十四軍。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原來你在這裡,終於找到了。 阿南一掃小挫的沮喪,變得興奮不已,他趕快把幕僚們召集到一齊,當眾宣布了這一消息。

從岡村到園部,都吃過第七十四軍的苦頭,及至阿南上任,也是對這支部隊久聞其名。這三個人曾動用了各種各樣的手段,包括地面偵察、空中偵察以及電報破譯,想確定第七十四軍的具體位置,可是怎麼也找不到。 第七十四軍在成為戰略軍之前,就已經是第九戰區的機動部隊,其駐防地並不固定,基本上需要它到哪裡就到哪裡。升格為戰略軍後,它更是行踪飄忽,一度還劃入了第三戰區,所以找不到它是正常的,找到它才是不正常的。 現在一聽第七十四軍終於現身,參謀們也個個手舞足蹈。大家一致認為,如果能夠消滅第七十四軍,這一趟就算沒白來。 既然眾人都這麼說,阿南決定集中全部力量與第七十四軍對陣。在讓名古屋師團纏住對方的同時,又令熊本師團及軍直屬的特種部隊疾速南下。

別的活都統統放下,要緊的是消滅第七十四軍。 9月27日,王耀武與日軍主力面對面展開對攻。 這是真正的硬仗,第七十四軍長途奔波,連喘息和構築工事的時間都沒有,就得和對方兩個常備師團廝殺,當然非常被動。 一天之內,一半人馬被打光了。在防線被突破後,連王耀武也遭到日本騎兵聯隊的衝擊,最後藏到路邊樹林裡才逃得一劫。 由於指揮者的失誤,一個具有超強戰鬥力的戰略軍就這樣敗下陣來,而且敗得如此之慘,殊可痛哉。 9月28日,日軍侵占長沙,所謂決戰長沙以北完全成了泡影。 到這個時候為止,如果沒有新的轉機,薛岳已經快要輸得精光了。 轉機一半出在陳誠身上。從9月27日起,他的第六戰區開始猛攻宜昌,第十三師團連叫救命,阿南坐不住了。

另一半,則是第十一軍進攻長沙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為了侵占,所以由新牆河到長沙的道路,都沒有顧得上修復,沿途也無可用於補給的兵站。 自集結湘北開始,日軍出來已經三週時間了,不僅隨身攜帶的糧彈越來越少,而且本身也疲憊不堪,如再深入下去,恐怕勝負難料。 10月1日,阿南下達撤退令,日軍開始大撤退,而且撤退的速度非常快。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追擊就有戰果,薛岳看上去仍有機會。 可是你讓誰追呢,原來的威龍猛將,垮的垮、傷的傷,就算知道前面會有一大堆便宜等著撿,也沒人有力氣再爬起來了。 此時,薛岳一定把腸子都給悔青了。要是早聽幕僚之計,把第七十四軍藏在身背後,此時發力,大勝必然唾手可得。 還有誰行?

一個人站了起來,他叫楊森。 川中猛人 楊森,四川廣安人,時任第二十七集團軍總司令。 楊森是個猛人,可以用一連串特猛的數據加以說明。 四川軍閥頭目,大多妻妾成群,可是誰也比不過楊森。這兄弟簡直就是以古代皇帝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姨太太數量之多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程度,據說達到百餘。 老婆多,子女就多,有好些連他自己都不認識。據說有一年回重慶,轟隆隆一大群小孩去碼頭迎接他,楊某興致來了,就選其中較為乖巧的抱在手中親熱。 隨行的參謀長又急又尷尬,原來那小孩是參謀長的獨子。四川人由此引為笑柄,甚至有人還編了“楊森娶了親生女兒”的段子。 楊森晚年到台灣後,繼續一猛如斯,都九十歲了,還娶了一位十七歲的姨太太,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竟然又能生下一個女兒,從而連破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一為夫妻年齡懸殊,一為老年得子。

楊森還有猛的。 民國新聞中曾有報導,說川軍為了防止士兵逃跑,晚上都要讓士兵把褲子脫掉,這其實說的就是楊森的部隊。 楊森這麼做,其實還不完全是怕士兵逃跑,更多的原因是他缺錢,發不起新軍裝,怕當兵的睡覺時把衣服給磨破了。 但是衣服白天總要穿,破是免不了的,於是楊森又想一招。 某天,他出了個通告,號召大家移風易俗,告別舊日的長衫,全部改穿短裝。 通告一出,立刻城門四閉,只要看見有穿長衫的,巡邏隊便掏出大剪子,咔嚓咔嚓,把你的長衫剪成短裝,這就算是“移風易俗”,剪下來的布料,則全部拿去給他的部隊縫補破軍服了。 除了愛娶姨太太這一點外,楊猛人在其他方面倒堪為四川軍人的表率,他不抽鴉片,也不賭博,且治軍很嚴,提倡“軍人常帶三分怒”,與很多一手拿真槍一手拿煙槍的“雙槍將軍”迥異。

他有一個連長犯了錯誤,被當場撤職,對方不服,臨走時踩得地板咚咚直響。 小小連長竟然脾氣如此之大,反了你,楊森馬上把連長叫住,大聲責問:“你是不是不高興?” 這連長把脖子一梗:“報告,我走路向來如此,這是一種軍人的精神!” 楊森大為詫異:“你還有精神?不錯,那就繼續當你的連長去吧。” 在川軍將領中,楊森素有勇敢善戰之名,因此才能與劉湘川中爭霸,但是最後終究還是沒能鬥得過“巴壁虎”(劉湘的外號),只得退出四川,以後便成了“中央軍雜牌”。猛人楊森在川中享有善戰之名 在淞滬會戰中,楊猛人表現十分突出,他的川軍曾經堅守陣地達四晝夜。深達兩米的戰壕,開始還要踮著腳尖、踩在踏腳坑上才到看到前方,打到後面,屍體疊起來竟然比戰壕還要高,然後官兵就以此為掩體,繼續作戰。

到撤出淞滬戰場時,楊森的基幹部隊第二十軍已傷亡大半,有人甚至斷言這支部隊將很快覆沒,但說來也怪,第二十軍不但沒有散架,反而還愈挫愈勇。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本事,追根究底,楊森的川軍不是一般的川軍,其實是學生軍。 能鑽瓷器的小金剛 地方軍隊中的官兵,很多出自行伍,從西北軍到川軍,莫不如此。 楊森的第二十軍開始也是這樣,但楊森有頭腦也正在此處。他自己是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畢業的,知道知識的作用,因此非常熱衷於舉辦各種軍事學校,以便為自己的部隊培養軍官。 幹什麼事都會有阻力,而這種阻力又主要來自於既得利益階層。這些學生顯然對部隊裡行伍出身的軍官是一種威脅,因此反對楊森辦學的人很多,可是楊森置若罔聞,該辦的學校一個不少。 學員畢了業,就要一批批地分到部隊。那些“行伍軍官”私下里很害怕,於是三天兩頭的到楊森那裡去告狀,說學生官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既打不得仗,又帶不得兵。 見楊森還是無動於衷,這些人火了,索性拿學生官出氣,找藉口對他們進行打罵。 楊森聽到後,來了個以牙還牙,“誰打學生官一巴掌,我就當面給誰一巴掌;誰踢學生官一腳,我就踢誰一腳”。 由於楊森的撐腰,第二十軍中的學生越來越多,軍官從下級到中級再到高級,幾乎全有軍校學生的身影,最後弄得那些“行伍軍官”反過來要搶著到軍校報名,以免遭到淘汰。 在幾十年時間裡,楊森光通過正規軍校,就培養出了不下五萬的軍官,而他的第二十軍人數從來沒有達到過五萬,也就是說儲備軍官比兵還多。 這就是楊森的部隊即使打殘後也能迅速重建的原因。因為軍官都是現成的,還嫌位置不夠安排哩,只要重新再招一些兵,馬上就可以把隊伍重新組建起來。 至於第二十軍為什麼不會散,那就更容易理解了。楊森對於他的學生官,就如同蔣介石之於黃埔軍官,雙方既是上下級關係,同時也相當於校長與學生。這些軍官的腦子裡都只有一個楊森,並且認為跟著楊森,才有前途有奔頭,所以第二十軍的官兵無論新老,始終都肯追隨楊森效命疆場。他的部隊,別人既插不進來,也擺佈不了。 因淞滬會戰之功,楊森被任命為第二十七集團軍總司令,但他那個集團軍裡的部隊,大部分都是由薛岳直接指揮的,他能左右的實際仍只有第二十軍。 第二次長沙會戰剛開始時,第九戰區裡面盡是第七十四、第二十六軍這樣的由大塊頭官兵組成的軍隊,眾人站成一排,楊森幾乎就是最矮的,薛岳哪裡能看得到他。 好了,大塊頭都趴了下去,該輪到小塊頭了。 楊森立即指揮第二十軍銜住撤退日軍,大膽進行側擊和尾擊。 第二十軍雖然以學生官為主,但在楊森的親自示範下,猛人還有不少。 第一猛是軍長楊漢域。他不是學生官出身,文化不高,被戲稱為“土包子”,可是這個“土包子”記憶力超強,能夠一字不差地隨口報出全軍的任何一個數據。 打起仗來,覺得哪裡重要,“土包子”就撂給哪裡的軍官一句話:“打得好,我升你的官,打得不好,老子殺你的頭。” 第二猛是師長夏炯。他有個綽號,叫做“夏馬刀”,源於戰時都要帶上一把馬刀。其實也不算馬刀,而是關雲長那樣的大刀,得幾個衛士扛著走。 戰場之上,“夏馬刀”就在後面揮舞著他的大刀,誰要是敢臨陣脫逃,給他看見了橫過去就是一刀。 “夏馬刀”名氣很大。那些連排長有時還借他來壓陣,眼看沒人敢往日軍堆裡衝,就會大叫一聲:“夏馬刀來了!” 眾人聽得後,馬上不顧性命地衝將出去,就彷佛那把冷森森的大刀片已經架在脖子上了。 川軍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大放異彩 阿南認為自己已經把第九戰區的主力削得差不多了,做夢也想不到斜刺裡會突然殺出這麼多猛男。 經過楊森的瘋狂追擊,日軍撤退秩序變得混亂異常,其中一個負責掩護的聯隊幾乎被完全擊垮,遺落的輜重馬匹車輛更是丟得到處都是。 楊森一直追到新牆河才停下來。由於東洋死馬很多,川軍官兵坐下來就地飽餐,就這樣還吃不完,又分給當地民眾,好一派“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動人景象。 大家都未料到四川人如此了得,真是人不論大小,馬不論高低,金剛雖小,同樣能鑽瓷器。 薛岳抹了一把額頭冷汗。有了這麼一個插曲,第二次長沙會戰終於又可以算成是“大捷”了,然而他也十分清楚,若沒有楊森在關鍵時刻拉上一把,自己的下場可能不會比中條山戰役後的衛立煌好上多少。 薛岳當面稱讚楊森,並且把守備新牆河的任務交給了他。 這個活本來是第四軍的,若放在以前,楊森想也不敢想。他雖然心裡樂開了花,嘴上卻還要假裝謙虛兩句,薛岳則不由分說,“我相信第二十軍有和第四軍一樣的防守能力。” 楊森走出門去,樂得差點沒變成小鳥飛起來,而他即將得到的好處仍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在隨後召開的南嶽軍事會議上,因指揮失誤問題,薛岳遭到蔣介石的嚴厲批評,只有第二十軍將士得到全體嘉獎,楊森本人則被特授為陸軍上將。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