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一寸河山一寸血5·歷史不死

第3章 第三章最精彩的一戰(三)

什麼都不靠 王耀武,山東泰安人,畢業於黃埔第三期,時任第七十四軍軍長。 民國年間,軍校遍地,武人到處都是,要想在軍隊混出名堂,就得有點自個兒的絕活,所謂“蝦有蝦路,蟹有蟹道”是也。 比如有的人靠資歷,某某年起就做革命黨人,或者某某年給孫總理他老人家打過工。又比如有的人靠關係,投了哪幫哪派,正好投的這幫這派得了勢。再不濟的,還可以靠運氣:子彈老是打不著你,但卻專門朝著你的上司腦袋上撞…… 可是王耀武什麼都不靠,他一路升遷,只靠軍功。 當然,更現實的問題是,就算他想靠也很難。要知道,王耀武要資歷沒資歷,要關係也沒什麼了不得的關係,橫過來豎過去,不過是個黃埔三期生。 在黃埔學生中,高一期就要壓死人,多少黃埔一期兩期的還在下面慢慢爬哩,你不苦乾硬幹拼命幹怎麼行!

內戰時期,王耀武有一次在江西宜黃被紅軍包圍。蔣介石傳下令來,讓其棄城而走,但他一直守著城,守了整整一個月都未被紅軍攻破,幾乎算得上是一個軍事奇蹟。 蔣介石也很好奇,就特命召見他,問他為什麼有令都不突圍,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 王耀武老實作答:“圍成那個樣子,根本就突不出去啊!與其出城失敗而亡,不如在城裡守到最後,而且宜昌是戰略要點,失守後很難再奪回來,因此我就下了寧死也不放棄的決心。” 召見以前,王耀武不過是一個團長,召見之後,他便成了旅長。 能拼命當然不是王耀武唯一的優點,因為黃埔精神幾乎就是拼命精神,大家都在拼,所以他還得會點別的。 應該說,王耀武的治軍和指揮才能在黃埔生中也是很突出的。

蔣介石給他的那個旅,其實是個補充旅,戰鬥力本來一般,但王耀武任旅長後,忽然變得厲害起來。 從淞滬會戰開始,王耀武與剛剛建立的第七十四軍結緣,並從此與這支部隊無法分開,直到取得萬家嶺大捷。 在第七十四軍的整訓和編練上,王耀武秉持一個宗旨:紀律好、能作戰、不怕死、聽指揮。 這一點,從上高第一戰就可以看出來。如果沒有嚴格的戰場紀律,在那種高強度的砲火打擊和心理威懾下,要做到不退不跑,實在是相當困難的。 第七十四軍火力如此猛烈,但實際上每個師的防守正面也只安排了一個團,其陣地和火力點設置之隱蔽和巧妙可見一斑。 一個師共有四個團,王耀武來了個車輪大戰,這個團吃不消了,馬上再派另一個團上去,以此保持兵力使用上的充裕自如。

愈吸愈近 第三十四師團被打急了。 3月22日那天,他們之所以攻得這麼猛,是因為在接近上高時,已經吃過第七十四軍的虧了。 當時他們正要渡河。之前由於一路碰到的都是湘軍、川軍這樣的二三流部隊,而且一打就退,日軍官兵開始變得手舞足蹈,都不知道自己姓什麼叫什麼了,自然渡河時也未多加防範。 埋伏在周圍的第七十四軍忽然就開火了。 那是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中國軍隊的強勁火力:一個大隊當場覆沒,配屬的山砲兵大隊也遭到襲擊,很多山炮被炸毀,慌得砲兵們連裝定標尺都來不及,直接瞄準了往前亂轟一氣。 第三十四師團長大賀茂中將過於輕敵,把野戰醫院和輜重部隊都放在前面,結果也一個不少地挨了揍,把他給氣得暴跳如雷。

搞偷襲這一套算什麼本事,有本事面對面決鬥。 現在面對面了,但情況似乎並沒有變得更好一些,一個師團配上特種部隊在衝擊,連對方一個團都奈何不得,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可大賀師團長還是不肯打道回府。他就像個紅了眼的賭徒一樣,繼續瘋狂下注,完全忘記了看一看周圍那兩隻“胳膊”還在不在,以及自己是否已經孤軍深入。 由於攜帶火砲不夠用,第三十四師團乾脆請航空隊增加出動次數,以空襲來代替砲擊。第七十四軍經歷過淞滬會戰的老兵說,在上高看到的日軍飛機,是淞滬會戰後見到的最多的一次。 王耀武隨之採取逆襲的方式,反復發起衝擊,使得雙方陣地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一來,日機不得下手,只能暫停轟炸。

雙方連鬥兩天,到3月24日,打到最慘烈的階段,山上山下伏尸遍野,草木為赤。王耀武親率軍部特務營策應,才擊退日軍。 沒力了,打到這種地步,大家都沒力了。 猶如一陣冷風吹來,大賀猛然驚醒,他這才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僅幾十平方公里的狹小區域,周圍旌旗林立,全是中國軍隊,而其中的很多軍隊並不上陣,只是像看猴子一樣地看著他。 被包圍了! 如今沒有誰比大賀對羅卓英的“磁鐵戰術”領悟更深:愈吸愈近,愈近愈緊,向前不可,脫身不能。 大賀急忙向武漢的園部發去急電,請求增援。 收到電報後,園部手忙腳亂,命令那兩隻“胳膊”趕緊動起來,不是上前打別人了,而是把那破身子給拖回來。 第二十旅團不用園部招呼,早就突破東北軍的防禦線奔上高來了,但半途中就碰到了王耀武派出的另一路部隊。

前有阻擊,後有追兵,這個“混搭部隊”撞上了和第三十四師團一樣的霉運,過河時被擊沉十多艘渡船,船上都滿載官兵…… 第二十旅團是救不了,已經回家的第三十三師團則是來不及救,第三十四師團因此開始出現給養困難,不僅需要飛機空投糧彈,還得捎帶著扔些鞋襪下來,不然就只能光著腳走路了。 不可能日日是晴天,碰上陰雨天,飛機就來不了了。這時候很多日軍官兵都恐懼得要命,既怕遭到進攻,又擔心明天沒飯吃、沒鞋穿,有個別不爭氣的還急得嗚嗚地哭起來。 這樣下去死路一條,大賀決定不待援兵,自行突圍。 全力奔跑 3月27日,第三十三師團剛剛做出撤退動作,羅卓英的總攻命令就下來了。那些整天在周圍作壁上觀的湘軍、川軍,全都奉命跟著第七十四軍衝了出去。

這是一個雷雨之夜,然而奇蹟就在眼前。 黑夜裡,大家比的都是速度,中國軍隊看誰跑得快,就能多得到俘虜和戰利品,日軍也看誰跑得快,除了腳上生風,自然還得少帶重東西。 第三十三師團的砲兵部隊以前最神氣,到了這步田地,卻變成了真正的死玩意兒——大砲太重,來不及拖走啊。 沒法帶走,那就毀壞。忙了一會兒,等到想溜的時候已經太晚了,結果砲兵成了步兵,被滅得一個不剩。 大賀師團長帶著主力猛跑,沿途還有許多小部隊遭到圍攻而無法撤退,都在向他發電報求援,有的就恨不得給師團長下跪了。 大賀倒是能派兵前去救一下,問題是這樣的話,速度就要慢下來了。那能停嗎?當然不能,所以任你們說出花來,我也只能自己顧自己了。

每支陷於絕望中的小部隊都收到了大賀的答复:“從速跟上主力。” 崩潰了。我能跟得上你,還要請你來救我? 要說怪,還真怪不得大賀,他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一路上,到處都有中國軍隊跳出來進行追擊,這個時候第三十四師團由於糧彈已空,早就失去了還手之力,於是傷兵越來越多,擔架隊延伸出去竟然有好幾公里長。 第三十四師團近乎遭到全殲,大賀是帶著一群傷兵和殘兵敗將逃出去的。他應該感謝的是第三十三師團,沒有這個師團的接應,則插翅亦難逃生天。 第三十三師團解脫了同伴,自己卻遭到第七十四軍的猛擊,回到駐地後,個個臉如死灰,猶如從地獄中逃出來一般。原本說是要去參加中條山會戰的,經此一劫,第三十三師團的北方之行只能告吹。

戰後清點,僅來不及帶走的日軍遺屍就有三千多具,生俘七十二人,是歷次作戰中俘虜最多的。 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部分參加過上高會戰的日軍士兵舊地重遊。回憶當年情景時,他們仍神色不安,認為那種淒苦的慘狀,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上高會戰的失敗,讓園部“短切突擊”的牛皮“噗”的一聲破掉了。 上高會戰後第七十四軍榮膺第一號武功狀 日本統帥部隨即以指揮失當為由,免去了其第十一軍司令官的職務。 然而,不管誰當第十一軍司令官,都得放張紙條在自己桌上,那就是江北有個湯恩伯、江南有個王耀武,這兩人都很難對付,打仗時要特別留心。 在抗戰中,上高會戰是中國國內極少能以接近對等兵力完胜日軍的戰役,何應欽見多識廣,他毫不吝嗇地稱讚這是“最精彩的一戰”。此戰打響前,在選擇誰成為戰略軍時,尚有分歧,此戰之後,即眾望所歸——當然是第七十四軍。

再猛的拳頭,也抵不過一隻抗打的沙袋。羅卓英的“磁鐵戰術”固然精妙,可他的成功說到底還得仰仗第七十四軍,這就是一支戰略部隊難以替代的價值。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