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朱元璋

第5章 第三節為什麼越窮越生

戰國後期,中國人就已經懂得精耕細作,漢代的畝產量,據學者計算,就已達到140~150斤左右。這個在現在看來不起眼的產量卻讓世界上其他地區追了一千多年也沒追上,以英國為例,直到十二三世紀時,他們的畝產才達到97斤。按理說,我們的祖先在這片土地上,應該能生活得很舒適。 但是,有三個因素剝奪了他們舒適生活的權利。 第一個因素是人口壓力。前工業時代中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快於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西歐在從公元2年到工業革命前的1700年間平均年人口增長率為0.065%,而中國在公元2年至鴉片戰爭爆發的1840年期間平均年人口增長率約為0.11%,高出西歐近一倍。中國古代人口增減循環週期之頻,增長梯級之多之高,在前工業時代的世界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因此中國土地雖然遼闊,但人口密度一直遠遠大於歐洲。根據的研究,中國封建社會中人均佔有耕地面積,在北宋以前大體上維持在十畝左右。北宋後,人均耕地面積下降到十畝以下,到十九世紀下半葉,人均耕地面積更劇減到不足三畝。而到十三世紀,英國農民平均耕地較少的時期,一個農民的可耕地還有十八畝以上。 幾千年來,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只要有了一畝閒田,馬上會生出一個孩子來佔據。填滿這張嘴,同時再生出盡可能多的嘴,這個簡單的目標吸引了中國人過多的注意力,使他們無力顧及人的其他需求。所以,雖然農業技術在不斷地進步,雖然中國農民一直是那樣堅韌勤勞,可是最廣大的中國底層社會一直在半飢半飽中掙扎,永無解脫之日。 朱元璋一家就是典型代表。朱家世代平民,祖上沒出過一個半個有點身份地位的人。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二十九歲的朱元璋攻下集慶(今南京),身名已顯,霸業初定,第一次有了追根溯源的念頭。他隱約記得父親說過,自己祖上住在南京附近的朱家巷。派人找了幾天,才發現朱家巷是離南京城四十里的一個小村。此時村中還生活著幾家窮困潦倒的朱姓後代,聽說攻占此地的紅巾軍大元帥居然是他們的遠支本家,大喜過望,一起來到南京城內拜見。朱元璋十分興奮,與他們親親熱熱地“敘長幼之禮,行親睦之道”,大家坐在一處,一起回憶老朱家的歷史。據老人們說,朱家最早好像是江蘇沛縣人,算來還是漢高祖劉邦的老鄉,不知何時,流落到了南京附近。

大家窮盡所有記憶,僅能上溯五輩。第一輩叫朱仲八。從這個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名字判斷,這個能回憶起來的“開基祖”已經淪為赤貧,以至於連起名字的精力和能力都沒有。和他老人家一樣,以下數代的名字無一例外,都是用數字代替的。然而,赤貧的生活條件卻沒有影響朱家的人丁繁茂。仲八生有三個兒子,長名六二,次名十一,三名百六。百六生兩個兒子,長名四五,次名四九。四九生了初一、初二、初五、初十共四個兒子。長房初一就是朱五四的父親。朱五四生於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他還有一個哥哥名叫五一,大他四歲,生於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五一和五四各又生了四個兒子,所以排到朱元璋時,小名叫“重八”。 從仲八到重八,六代之間,平均每人有三個兒子。按這個數字計算,一百多年間,朱家家譜上這一支的朱姓男人已經由仲八他一人積累到二百四十三人。這二百四十三人中的絕大多數和他們的祖輩一樣,終生赤貧。從朱氏一族的例子可以看出,傳統時代底層中國人的生育激情是何等驚人。

正是人口壓力,導致朱元璋的祖先世代逃難,不停搬家。 朱元璋小時候聽父親講過,他們這一支離開南京城外朱家巷,是在祖父那一代。因為南京附近的幾畝薄田養不活日漸長大的幾個兒女,祖父朱初一逃亡到江蘇盱眙,其時元滅宋戰爭過去不久,盱眙人口稀少,荒田頗多。祖父在此“開墾兵後荒田”(郎瑛《七修類稿》),艱苦成家,一家人起早貪黑拼命幹活,逐漸有了點家產,“置田產”(郎瑛《七修類稿》),一個銅板一個銅板地積攢,給兩個兒子都娶上了媳婦。 就像祖父所希望的那樣,家族人丁興旺,兩個兒子加在一起,很快給他生了五個孫子孫女。辛苦置下的幾畝地養不活迅速繁衍的人口,俟祖父一去世,兩個兒子就不得不變賣家業,各自尋找地多人少的所在謀生。

朱五四剛剛八歲就隨父親從南京逃到江蘇盱眙,娶妻生子後又搬到安徽五河,隨即搬到靈壁,不幾年遷到安徽虹縣,五十歲上又搬到鍾離東鄉,這一次他住的時候最長,在那整整生活了十年,並在這裡生下了朱元璋。朱元璋十一歲那年,再遷到西鄉,過了一年,又遷至太平鄉孤莊村(今安徽鳳陽縣治西南約十里處的二十營)。總計朱五四這六十四歲的一生,凡七次遷徙。在每一地,最長不過十年。 並不是這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喜歡浪蕩,實在是以江淮大地之遼闊,卻難以找到能養活他這至卑至賤一戶草民的幾畝田地。種自己的地種不起,只好給人當佃戶。 《明太祖實錄》說朱五四“勤儉忠實”,老實巴交,帶領一家人起早貪黑在佃種的幾十畝地里辛苦刨食。然而年終算賬,大半糧食給了地主,剩下的還是不夠吃。加之五四在一路搬遷的過程中,又不斷生兒育女,負擔越來越重。一年到頭辛苦所得,怎麼也填不滿越來越多的嘴。更可氣的,是有時候租種了一片生地,好不容易用血汗把它伺候熟了,一家大小終於吃飽了幾天,地主卻馬上跑來加租,如果不同意,結果只能是被奪佃趕走,另尋出路。搬了一輩子的家,吃了一輩子苦,流了一輩子汗,卻總共也沒有吃過幾餐肉飯,穿過幾件不帶補丁的衣服。

當然,汗水絕對不是白流的。朱五四一輩子當牛做馬,換來的是六個兒女一個個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元璋的大哥娶上了媳婦,給五四生了兩個孫子。二哥、三哥雖然倒插門,好歹也算成了家。兩個女兒也都出嫁了。雖然兒女們個個都是文盲,注定一生都要在半飢餓中度過,但朱氏一門的血脈,在中國大地上,終於又進一步發展壯大,在這片絕大多數人都艱難求食的土地上,頑強地擠出了自己的一塊生存空間。這不能不說是生物學意義上生存競爭的重大勝利。 可惜朱家列祖列宗不及親見他們的孝子賢孫朱元璋在生育競賽中後來又取得了何等驚人的成就。朱元璋稱帝后,把朱氏家族所有潛在的生育能力發揮到了極限。他本人生了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他又鼓勵自己的後代多生子女,不必承擔任何工作,只需按人頭領俸祿。於是,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我們在史書中見到山西巡撫楊澄籌上報的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晉府的慶成王朱鍾鎰又一次刷新了老朱家的生育記錄,到這一年的八月即生有子女九十四人,孫一百六十三人。

慶成王一府的人口增長,僅僅是明代皇族人口爆炸的一個縮影。據史學家王世貞估算,每十幾年,明宗室人數增加50%。另據徐光啟推算,明宗室人數三十年左右即增加一倍。朱元璋建國之初,分封子孫於各地,“初封親郡王、將軍才四十九位”,宗室人數總共五十八人,永樂年間增至一百二十七人,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增至一萬九千六百一十一人,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又增至八萬多人(陳梧桐《洪武皇帝大傳》)。而據安介生等人口史專家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經繁衍到近一百萬人之多。如果大明王朝能“再活五百年”,那麼朱姓子孫遲早會壓塌半個地球。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