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唐朝從來不淡定4·守業更比創業難

第18章 第十八章盧懷慎臨終薦賢才楊思勗驚心迎宋璟

盧懷慎念念不忘的有四個人:宋璟、李傑、李朝隱、盧從願。 宋璟,前幾年得罪了太平,太平把他貶為楚州(江蘇淮安)刺史,等李隆基掌權,被安排到了廣州當都督。 李傑,前幾年一直當河南尹,勤於聽政,只要遇到有人訴冤,不管當街走著,還是在快餐店吃著飯,他都立刻投入工作。隨後他當了御史大夫,皇后妹夫長孫昕違法,李傑狀告彈劾,因此挨了一頓胖揍(史書有載,他被兩壯漢打了半個多小時),他不屈不撓,奉公執法,上表繼續彈劾。李隆基得知後,令人打死長孫昕,敕書李傑,提出表揚,令李傑不必害怕,挨揍就挨揍,朕給你罩著。 後來,李傑還是被人害了,他推薦侍御史王旭當判官,而王旭貪污,李傑發覺後上告,王旭得知,毀滅證據,反咬李傑誣陷。李隆基厭惡小人,貶黜李傑為揚州長史。如今,盧懷慎都要死了,臨死推薦,讓李隆基很感動,令李傑回來。後來,這個李傑又因為得罪領導被免,不久後就死了。

盧從願、李朝隱,兩人曾擔任銓選,韋後時期賣官鬻爵,此二人鐵骨錚錚不肯接受韋後招安。州縣上萬貪官,被兩人刷下去不少。韋後怒,讓兩人老實點,兩人不服,繼續按規矩選人,得罪了不少人。李隆基即位,有人告狀說吏部選官太爛。李隆基怒,讓縣令和州官來京考試,的確有人不合格,那幫人便把責任一股腦全推到了這兩位仁兄身上,兩位仁兄因此受了冷落。 這就是盧懷慎推薦的人,他說,人難免會有小錯,因為小錯錯過大的能力,恐怕大家都很賠本兒吧? 李隆基被感動了一場,重新起用盧從願、李朝隱。就在幾天后,在民間傳得一無是處的“伴食宰相”盧懷慎薨。 盧從願、宋璟,曾去照顧過病榻上的盧懷慎。 盧懷慎的家甚麼樣他們也見識到了,床上一個透了氣的草蓆,木門漏風,家徒四壁。每當風雨來了,盧懷慎都得自己支起破爛油衣和草蓆遮擋。宋璟記得,前些日子,盧懷慎去東都選官,若是別人,都得風風光光的,他卻只帶了一個破布袋子,如果沒有官印,早讓人當叫花子攆了出來。這就是盧懷慎,沒別的能耐,卻是真真正正的好人。

臨死前,他拉住宋璟和盧從願的手,交代說:“皇上想要天下大治,願望迫切。可他才當了幾年皇帝,就有點疲倦了。我怕以後會有小人趁隙而進,你們兩位,好好幫幫皇上,記住,一定要記住。” 言罷,他閉眼等死。 到了這個時候,才有四門博士上奏,說盧懷慎雖然沒什麼能耐,但人家忠誠報國,清廉無比,自始至終敢於直言,他老人家都快死了,不稍微給點優待,怎麼讓人看到希望呢? 作為賞罰分明的皇帝,李隆基就讓人給盧家送了一百匹絲綢,二百斛米,聊當對這位宰相的酬謝。 宰相死了,因為不結交朋黨,是兒子和幾個清廉的官員一起勉強給他張羅起來的喪事。盧懷慎家中貧苦,而且只有一個老奴。老奴心甘情願跟著盧懷慎乾了一輩子,也已經頭髮雪白。他守在盧懷慎靈前,哭得雙眼模糊。使者來了,老奴哭著爬到使者腳下,嘴裡嘟囔著什麼。

使者最後才弄清,盧懷慎身無分文,老奴還以為盧先生一死沒人給他下葬,而他自己也身無分文。老奴指了指喪禮的場面,他說的,就是願意把自己賤賣,給盧公發喪。他求使者行行好,就多出幾文錢買下他,自己給他(使者)做牛做馬,也要報答盧公的大恩大德。 兩年後,李隆基打獵,看見一堵很頹廢的牆,牆裡頭好像有人哭。李隆基讓人去看看,那人回來說:“這是盧懷慎的大祥(兩年後親人再哭)。” 李隆基茫然若失,他趕緊賜了絹帛,立刻宣布撤回,罷了打獵。沿路,他經過盧懷慎的墓碑,下馬來看。一塊石頭斜斜插在土裡,石上寫著“唐御史大夫盧公懷慎”之類的字,也沒有什麼歌功頌德的銘表。看了許久,李隆基自責起來,忽然又嗚嗚哭了起來。他立刻令有司立碑,令中書侍郎蘇頲寫好墓誌銘,李隆基親自謄抄。

這場最隆重的葬禮,直到盧懷慎死後兩年才有。但我相信,盧懷慎不會有任何埋怨。有人說,盧懷慎走了,除了一身正氣和萬古的清名,什麼都沒留下。 其實,他還留下了一樣東西。 長子盧奐,靠自己努力,官至廣州太守,清廉有節。自古廣州之地多有奇珍異寶,貪官污吏也從中得了不少好處,滅都滅不盡。然而,就在盧奐的管理下,貪官絕跡,遠近守法,百姓無不讚歎。盧奐一生廉潔,奉公執法,四十年後,官至右丞。李隆基曾讚譽他,“斯為國寶,不墜家風!” 未來還會有他的故事,我們以後再說。 李隆基把姚崇看成大唐的頂樑柱,是大地是藍天,是他生命中的四分之三。姚崇同志又很得意,但他個人還是比較低調的。因為在長安沒有大宅,他暫居在城裡頭一個名叫“罔極寺”的廟裡頭。

李隆基想他了,就遣使者探望。因為太關心姚崇,一天派去的使者就有幾十個,寺廟也就熱鬧起來。朝廷裡頭,大家也很無奈。一位進士出身的大臣,名曰“源乾曜”(音:元錢要)的就很崩潰。他發現,如果他奏事很得李隆基同志的心,李隆基就會說:“這肯定是姚老師想的辦法!”不如意,李隆基就會說:“哎,你到底跟姚老師商量過沒有?”這擺明了是教育大家,他辦事,我放心,有事找姚崇同志商量。 從此,每有大事,源乾曜顛儿顛儿跑到寺廟裡去問姚崇。後來源乾曜跑煩了,他乾脆直接上奏曰:“姚崇同志幹嗎非住在廟裡頭呢,廟離皇宮太遠了,何不遷到四方館(皇宮附近的檔案局)去?” 李隆基大喜,準了。 然而,姚崇並不願意住進宮裡,一者是四方館裡有記錄、檔案,不是人住的地方;二者一個宰相住在這種地方,外人會怎麼想?

李隆基:“朕設四方館就是為了官吏,愛卿住進去,也是為了社稷。朕恨不能把愛卿搬到禁中,在四方館你還推脫個什麼?”姚崇只能先住進去了。他自信滿滿地認為,皇帝對自己的寵信能天長日久。但姚崇的兒子真不給他爭氣,在洛陽廣通賓客,收受賄賂,眾人瞧不起他們。 李隆基也知道這事,但他一直沒有多管。這不,姚崇自己也不嚴謹,先是兒子貪污受賄,如今,他的親信,主書趙誨也受了胡人的賄賂。事發以後,轟動朝廷。 李隆基親自審訊,此人下獄當死。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每個人都該很清楚。 姚崇上書了,譴責了趙誨的貪瀆,批評貪贓枉法的不可原諒。筆鋒一轉,他又跟李隆基訴苦,說其實趙誨也不容易,老婆孩子一大堆之類的。不如放過他,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大家好歹都是功臣,不能因小失大。李隆基看明白了,所以他終於不高興了。但巧的是,那幾日剛好有大赦,趙誨想死都死不了。

大赦日那天,有罪之人歡天喜地,唯有趙誨哭喪著臉。現在好了,李隆基宣布,因趙誨貪瀆不法,本有大赦,朕親敕標其大名,重打一百,流放嶺南! 趙誨去了嶺南,當了李隆基教訓姚崇的靶子。姚崇訕訕地明白,沒有什麼感情不需要認真呵護就會天長地久的,尤其是皇上愛你,你更得小心。 我小心了嗎? 姚崇怕了,上表要求廢了自己的相位。 原計劃慷慨陳詞,躲避災難,博得李隆基心軟,繼續在位,卻不料李隆基忽然真心來問:“誰能代替你?” 姚崇也就順勢說:“廣州都督宋璟!” 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十二月,李隆基作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當時他還在巡幸東都,就宣布以宋璟為刑部尚書、西京留守,並派了一位威猛無敵的內侍、大將軍去迎他。這位太監,名曰楊思勗。

楊思勗喜歡生吃人肉(戰俘或死者)下酒,殺人不眨眼,戰鬥時無人敢攔,所向披靡,脾氣暴躁,一般人不敢跟他對視。兇殘的楊思勗在驛站等了很久,終於迎到了宋璟。 宋璟給楊思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個不苟言笑、表情嚴肅莊重的人,讓他這個不苟言笑、表情嚴肅的宦官很沒面子。楊思勗偷偷用眼瞧宋璟,他發現,和姚崇不一樣的是,這人不愛說話,一路上都不開口,而且一臉的冰,跟冰窟窿似的。楊思勗更不敢說話了,也揣測不到宋璟的深度,一路到了長安,愁得楊思勗幾乎沒了狀態。 李隆基罷黜姚崇,以為開府儀同三司,源乾曜罷為京兆尹、西京留守。刑部尚書宋璟,授吏部尚書兼黃門監。很多人都能感受到,宰相宋璟和姚崇非常不一樣。紫微侍郎蘇頲同平章事,每有政事,多讓宋璟決斷,自己和當年盧懷慎一樣,只在一旁幫忙。宋璟曾經對別人說:“蘇氏父子(蘇瑰、蘇頲)都是宰相,僕射(蘇瑰)為人寬厚,是國家大器。但是,提出好的建議,說出不同看法,當官精敏,黃門(蘇頲)更勝一籌啊!”

李隆基也感受到了宋璟的公正和嚴厲,他選賢任能,因材授任,百官各稱其職,刑罰無私,敢於直言上諫,把李隆基訓得不敢喘氣。有時候,李隆基覺得某件事情不太合意,宋璟卻強爭,李隆基也只能曲意順從,不敢多說。因為他怕宋璟發飆,宋璟一發飆,那是沒人能攔得住的。新官上任,宋璟就給滿朝文武來了個下馬威,最讓人稱道的,就是活活氣死了郝靈荃。 故事的發生是這樣的—— 默啜求婚後,胡祿屋首領支匐忌等人入朝求見。 李隆基認為十姓請降的人越來越多,便以右羽林大將軍薛訥為涼州鎮大總管,統領赤水等軍,大軍駐紮在涼州;以左衛大將軍郭虔瓘為朔州鎮大總管,統領和戎等軍,駐紮在并州。兩路大軍的位置,分別把住了默啜進攻的主要途徑,也就斷了他餓了就搶、不餓創造飢餓也要搶的念頭。

於是,默啜決心改變策略,開始欺負弱小,先後發兵攻打葛邏祿、胡祿屋、鼠尼施等部落,得了不少牲畜和財寶。默啜屢屢騷擾小部落後,李隆基北庭都護府的人領兵營救。 五月份下敕,又讓各部落大首領與定邊道十大總管阿史那獻遙相呼應。一年過去,默啜見唐朝也就嚇唬嚇唬,並沒有實際動作,便領兵侵略拔曳固部,在獨樂水將人家乾了個底朝天,大搖大擺地準備回自己的營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