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血腥的盛唐4·走向開元盛世

第30章 李隆基登場

中宗李顯死後的那些日子,假如那個曾望見“帝王氣”的風水師再度駐足隆慶池,肯定會驚訝地發現,相王五子宅第上空的帝王氣正愈積愈濃。如果更仔細地觀察,他肯定還會發現,那股龍氣正準確地聚集在其中一位親王的宅邸上空。 這個親王就是李隆基。 李隆基,相王李旦第三子,於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八月初五生於東都洛陽,生母是相王的側妃竇氏。他出生的前一年,李旦剛剛被武曌推上傀儡皇帝的位子。李隆基六歲時,武曌以周代唐,正式登上女皇寶座,李旦被降為皇嗣,並受到嚴密監管。以當時李旦所處的政治境況而言,加之李隆基的“庶出”身份和相對靠後的出生順位,絕對沒有人想到,這個孩子日後竟然會當上皇帝;更不會有人想到,他將終結一個“牝雞司晨”的時代,並且最終締造一個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

史稱李隆基聰明穎悟,多才多藝,尤其在音樂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而且“儀范偉麗,有非常之表”。除了才藝出眾,相貌堂堂之外,李隆基身上很早就顯露出了一種英武果敢的王霸之氣。據說他從小就崇拜漢末梟雄曹操,因而宮人都稱呼他為“阿瞞”(曹操小名)。此外,史書還記載了他童年時代的一個故事,頗能表明他的與眾不同之處。 這個故事發生在他七歲那年。有一次,李隆基帶著一隊衣甲鮮明的侍衛入朝,要去覲見祖母武曌,剛好在宮門口碰見正在當值的金吾將軍武懿宗。武懿宗是武曌的族侄,一貫恃寵驕橫,看見李隆基小小年紀卻派頭十足,就想殺一殺他的威風,於是上前大聲喝斥,並動手驅趕他的侍衛和儀仗。就在隨從們不知所措之際,李隆基卻鎮定自若地走到武懿宗面前,突然指著他的鼻子破口大罵:“吾家朝堂,幹汝何事?敢迫吾騎從!”(《舊唐書·玄宗本紀》)

武懿宗萬萬沒想到,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孩竟然有如此震人心魄的威嚴和霸氣,竟當場愣在那裡,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好眼睜睜地看著李隆基和他的侍衛隊揚長而去。武曌聽說這件事後,驚訝於這個孫兒小小年紀卻有如此過人的膽色,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特加寵異之”。 李隆基這種剛毅果敢的性格,和他父親李旦謙柔沖淡的性情恰好相反,和祖父李治也完全不同,倒是和曾祖父李世民、祖母武曌頗有幾分相似。也許這樣的秉性,就注定了他日後會有一番經天緯地的宏大作為。 在李隆基的青少年時代,帝國的政治高層風雲變幻,朝堂上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激烈的權力鬥爭,而他父親李旦身為皇嗣,更是長期處於各種政治鬥爭的旋渦中,幾度險遭毒手。李隆基九歲那年,他的生母竇德妃就因遭到宮人陷害而被武曌暗殺,死後連屍骨都找不到。這樣的環境和人生遭遇,無疑讓他過早地體驗了政治的可怕和殘酷,但是與此同時,也將他的性格磨礪得更為沈毅和堅忍。

隨著李隆基的日漸成長,帝國政局越發動盪不安。他二十一歲那年,神龍政變爆發,實行鐵腕統治的祖母武曌被趕下了台,武周王朝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沒過多久,功高權重的五大臣又被強勢崛起的武三思徹底整垮,並且一一迫害至死;緊接著,太子李重俊又發動了一場政變,誅殺了武三思,卻又因決心和行動不徹底而功虧一簣,事敗被殺;到了李隆基二十六歲這一年,中宗李顯又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駕崩,死因異常蹊蹺,而韋後一黨則迅速擁立少帝李重茂,並一舉攫取了朝政大權……如此種種,無不讓李隆基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從生存角度而言,“現實”永遠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從現實人物的成功和失敗中汲取各種經驗教訓,永遠是最直接、最生動、最有效的生存教育。

在這樣一個極端險惡、危機四伏的“政治叢林”中長大成人,面對一系列用死亡和鮮血書寫的案例和教材,李隆基自然而然地學會了許多叢林生存的法則,也諳熟了各種權力鬥爭的路數和技巧。尤其是“軍事政變”這種極端的政治鬥爭形式,更是引起了李隆基極大的關注和思考。他十分清醒地意識到,要在帝國宮廷這一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角斗場上生存發展並且出人頭地,就必須隨時做好武力相爭的準備。也就是說,在對手有可能向你揮起屠刀之前,你就必須毫不猶豫地亮劍!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當然要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 從十七八歲起,李隆基便開始在朝中任職,曾先後擔任右衛郎將、尚輦奉御、衛尉少卿等職,此後又在潞州(今山西長治市)擔任了一年多的地方官。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和社交圈的擴大,李隆基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暗中打造自己的勢力,尤其註重結交北門禁軍“萬騎營”的人。

萬騎營是大唐天子的近衛部隊,其前身是“百騎”,組建於唐太宗時期,最初只有百人左右,是由官奴和少數民族中精心挑選出的驍勇之士組成。因為是皇帝的貼身侍衛,這些人的衣著和裝備自然就比較拉風——身上穿的是虎皮紋的衣服,胯下騎的是豹皮紋的馬鞍,一個個威風凜凜,氣宇軒昂。每逢天子出遊狩獵,他們便前呼後擁,擔任開道和護衛的工作;到了獵場上,就張弓射箭,呼嘯馳騁,幫助天子圍捕獵物。到了武周時期,這支部隊進行了擴編,增至一千餘人,故改稱“千騎”;及至中宗年間,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擴編,遂稱“萬騎”,並專門設置了指揮官。 可想而知,在皇帝和宮廷的安全保衛方面,這支“特種部隊”的重要性是自不待言的。誰能夠掌握這支軍事力量,誰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帝國的政治中樞。

景龍三年冬,李隆基結束了潞州別駕的任期,回到長安。由於暫時別無任用,賦閒在家,他便趁此機會大力籠絡萬騎營的軍官。當時他身邊有個奴僕兼侍衛,叫王毛仲,是高麗人,其身份也是官奴,和很多萬騎衛士的出身一樣,所以李隆基就讓他專門負責與萬騎衛士的聯絡。王毛仲為人十分機敏,他很了解李隆基的胸懷和抱負,也知道這些人遲早會派上大用場,便十分賣力地為雙方穿針引線。於是,李隆基很快就和萬騎衛士們打得火熱,“數引萬騎帥長及豪俊,賜飲食金帛,得其歡心”。 (《新唐書·王毛仲傳》)尤其是萬騎營的幾個中層將領,如葛福順、陳玄禮、李仙鳧等人,都和李隆基結成了莫逆之交。 除了結交禁軍之外,李隆基還利用他在朝中和地方任職的機會,先後結納了一批才俊之士。如朝邑(今陝西大荔縣)縣尉劉幽求、苑總監鐘紹京、尚衣奉御王崇曄、利仁府折衝麻嗣宗等人,都被他引為心腹。其中,劉幽求和鍾紹京是李隆基最為倚重的左膀右臂,二人在日後的政變中都發揮了重大作用,並且在政變成功後,雙雙從默默無聞的官場小吏一躍而為帝國的宰輔重臣。

劉幽求,冀州(今屬河北)人,制舉出身,武周聖歷年間擔任閬中(今屬四川)縣尉,相當於一個山區小縣的公安局長。由於官職卑微,當地的刺史沒把他放在眼裡,總是對他頤指氣使。劉幽求是一個自恃甚高之人,受不了這個鳥氣,於是憤然辭官,歸隱鄉里。直到武周末年,朝廷才重新授予他朝邑縣尉的官職,可仍然還是個不入流的芝麻官。當時劉幽求已年近五十,眼看半截子入土了,但是仕途前程依然一片黯淡,他大為鬱悶,一直在焦急地尋找自己人生的突破口。 不久,神龍政變爆發,帝國政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劉幽求頓感時機來臨,立刻趕回朝廷晉見五大臣,向他們提出了根除武三思勢力的建議,並且鄭重警告他們——如果不這麼做,很快就會遭到武氏一黨的反擊,終將死無葬身之地。

毫無疑問,劉幽求的這個提議確實是很明智的,假如五大臣聽從他的勸告,帝國日後的政局必將全然不同,五大臣也不會遽然失勢,更不會死於非命,而劉幽求更有可能因此獻策之功得到提拔和重用。 然而,讓劉幽求大失所望的是,五大臣把他的建議和警告完全當成了耳旁風,壓根沒拿他當回事兒。後來,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劉幽求的預料,一度總攬朝綱的五大臣不僅徹底喪失了權力,而且最後都死得很難看。 就這樣,劉幽求又一次失去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但是,他並沒有完全死心。 因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自己不會永遠這麼倒霉。 皇天不負有心人,是金子總要發光的。正當年過五旬的劉幽求還在帝國官場的最底層苦苦煎熬的時候,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那個年輕有為的臨淄王李隆基,終於在不經意間來到了他的身邊。

劉幽求頓覺眼前一亮。 他發現,經歷了這麼多年的壓抑和挫折,一貫對他視而不見的幸運女神終於向他拋出了一個遲來的媚眼。他預感到——眼前這個年紀不大,但是志向不小的親王,日後必將會有一番驚天動地的作為。 而李隆基認識劉幽求之後,也頓生一種相見恨晚之感。因為他看得出來——這個看上去鬱鬱不得志的朝邑縣尉,絕不是一般官場中司空見慣的那種庸碌無能之輩。 (據《舊唐書·劉幽求傳》記載,幾年後已登基為帝的李隆基曾經在一道詔書中盛讚劉幽求,稱他“風雲玄感,川岳粹靈,學綜九流,文窮三變。義以臨事,精能貫日;忠以成謀,用若投水”等等,毫不吝惜讚美之辭,足見他對劉幽求的賞識和器重。) 就這樣,李隆基和劉幽求一拍即合。

一個是雄心勃勃但是缺少幫手的宗室親王,一個是經驗豐富但是缺乏機遇的低級官吏,就這樣為了他們夢想中的遠大前程,為了他們心目中的美好願景,充滿信心地走到了一起。 鐘紹京,虔州(今江西贛州市)人,小吏出身,最初只是農業部的一名小幹事(司農錄事),由於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受到武曌的重視,隨後進入中書省(當時稱鳳閣),成為女皇的御前秘書。當時,明堂的匾額,九鼎的銘文,包括各座宮殿的牌匾榜文,無一例外,都是出自鐘紹京的手筆,可見武皇對有才的人還是相當重視的。 而有才的人通常也都比較自負,所以鐘紹京的自我感覺也比較良好。每天看著滿朝文武在自己題字的門匾下進進出出,或者在自己書寫的銘文前嘖嘖讚歎,他的虛榮心別提有多滿足了。他相信,只要好好為女皇寫字,飛黃騰達肯定是遲早的事。 可是,神龍政變後,隨著女皇的下台,他的升官夢也在一夜之間煙消雲散。 景龍年間,鐘紹京被調任皇家園林總管(苑總監)。雖然是五品官,品秩不算很低,但卻是典型的清水衙門,手中沒什麼職權,除了管理一幫花匠園丁,就是伺候一些花花草草,日子過得平淡如水。 後來,鐘紹京認識了臨淄王李隆基,心境忽然就變得不一樣了。儘管此時的鐘紹京比劉幽求年紀還大,已經年近六旬,可在他心中沉睡已久的升官夢還是突然被喚醒了,就像一口乾涸多年的老井重新泛出了活水一樣。 他暗暗下決心要搏他一把——既然不甘心守著眼下這種不咸不淡的日子,那就乾脆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這個年輕有為、胸怀大志的臨淄王,搏他一把老來富貴! 對於除了寫字就別無所長的鐘紹京而言,臨淄王能夠看上他,是他八輩子修來的福份,他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而對於李隆基來說,之所以把年過半百的鐘紹京也納入自己的人才隊伍,當然不是看上了他的一手好字,而是因為鍾紹京能為他提供出入宮禁的便利。 皇家禁苑位於太極宮北部,而苑總監的官舍就位於玄武門附近,所以在李隆基的構想中,日後一旦發動政變,他就可以從禁苑悄悄潛入皇宮大內,利用鐘紹京的官舍作為行動指揮部。 到了景龍四年夏天,二十六歲的李隆基已經成功打造了一個完全忠於自己的勢力集團。 這是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隊伍。只要李隆基一聲令下,它立刻就會像一支離弦之箭一樣,呼嘯著射向帝國的政治心臟。 而此時的後黨卻根本沒有意識到危險的臨近。 他們並不知道,就在他們自以為完全佔領了權力製高點的同時,李隆基已經從他們背後悄然登場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