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血腥的盛唐5·盛極而衰,安史之亂

第4章 帝國大擂台:宰相們的對決(上)

自從開元十四年把張說鬥倒之後,財政專家宇文融就抖擻起來了。 他相信,憑自己的能力和才幹,加上皇帝對他的信任和倚重,用不了多久,自己一定會入閣拜相。 但是與此同時,他還是有一點不大不小的擔心。 他擔心張說會再度被玄宗起用。 既然張說當年有本事梅開二度,如今又憑什麼不能捲土重來? 有鑑於此,宇文融決定拿出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把張說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隨後,宇文融再度和御史大夫崔隱甫聯手,開始在朝中大肆交結朋黨,一邊加緊打造自己的勢力,一邊頻頻向玄宗呈上密奏,拼命詆毀張說,一心要把他搞臭搞爛。 面對不肯幹休、咄咄逼人的宇文融,張說當然也沒閒著。他雖說已經離開了相位,可這麼多年的宰相也不是白混的,朝中還是有不少人得到過他的提拔,受到過他的恩惠,所以張說大手一揮,便有一幫老部下應聲而起,向宇文融發起了反擊。

你想讓我死,我也絕不讓你好過! 雙方就此展開死拼。 這種官員集體掐架的現象,在歷史上的學名叫“朋黨之爭”,可要說白了,不過就是雙方老大為了個人利益,各自招呼一幫嘍囉聚眾鬥毆而已,實在沒多大意思。 玄宗天天聽他們吵架,最後終於被惹毛了。 領著朕的俸祿,卻成天為了私人恩怨打架,朝廷的活誰來幹? ! 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二月,玄宗下詔,勒令張說致仕,仍在家修史;崔隱甫罷官,回家侍奉老母;宇文融貶出朝廷,擔任魏州(今河北大名縣)刺史。 都給朕滾蛋!好讓朕清靜清靜。 但是,儘管張說和宇文融都滾蛋了,玄宗卻還是清靜不了。 因為他不久前剛剛任命的兩個宰相,也都不是省油的燈。 這兩個人,一個叫李元紘,一個叫杜暹。

如果單純從個人品質來說,這兩位其實都稱得上是正直清廉的好官。由於前任宰相張說因貪財好賄而罷相,所以玄宗重新物色宰相時,就刻意挑選了這一對廉政模範,希望他們能像開元初期的宰相一樣,同心同德,共創佳績。 關於李元紘和杜暹公正廉潔的品行,各自都有一段佳話。 中宗神龍年間,李元紘擔任雍州(京畿地區)司戶,當時他的頂頭上司是竇懷貞。有一次,太平公主和當地的寺院爭奪一處磨坊,官司打到了李元紘這裡。李元紘經過一番調查,發現是太平公主仗勢欺人,於是不管什麼公主不公主,當即大筆一揮,把磨坊判給了寺院。竇懷貞嚇壞了,命他趕緊改判。沒想到李元紘竟然拿起筆來,在判決書後面加了一行大字:“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終無搖動!”竇懷貞拿他沒辦法,只好悻悻作罷。

從那時候開始,李元紘的正直耿介之名就傳遍了朝野。 當上宰相後,李元紘更是大力推行廉政建設,在相當程度上遏制了請託求官、徇私舞弊之風,讓那些走後門、搞腐敗的傢伙又怕又恨。 “抑奔競之路,務進者頗憚之。”(《舊唐書·李元紘傳》) 由於為官清廉,所以李元紘當了好幾年宰相,依舊是兩袖清風、一貧如洗,不但宅子是從前的舊宅子,僕人是過去的老僕人,就連每天上朝騎的馬,也還是多年前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馬。朝廷所賜的錢物,李元紘也是隨手散給了窮親戚,從來不留分毫,大有當初的清貧宰相盧懷慎之風。 而杜暹也是一樣,“常以公清勤儉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親友贈遺”。 (《舊唐書·杜暹傳》)從青年時代起,杜暹就立志當一個清廉的好官,發誓絕不接受親戚、朋友或同僚的任何饋贈。比如他早年在地方上任職,離任時,當地的小吏要送他一件貴重禮品,就遭到了他的婉拒。

什麼貴重禮品呢? 紙。一萬張紙。 紙算什麼貴重禮品?還一萬張?既要雇人手來搬,又要找車馬來運,這不是活活累死人嗎? 如果我們這麼理解,那就錯了。要知道,那可是唐朝,不是現在。 現在,紙張都是工業流水線上出來的產品,只要機器一開,要多少有多少。可在當時,紙張都是手工業生產,質量高,數量少,屬於異常緊俏的消費品。所以,古時候普通人家的孩子練習書法,只能在水缸里或沙地上比比畫畫,根本用不起紙張。 杜暹一見有人送了這麼貴重的東西,一口拒絕顯得太不講人情,要接受又違背自己的意願,最後只好像徵性地從中抽了一百張,算是領受了對方的盛情。當時給他送行的一個同僚見狀,大為感嘆:“古時候有'一錢太守',不曾想今日又見此事啊!”

所謂的“一錢太守”,說的是東漢劉寵的典故。劉寵是東漢時的會稽太守,由於為官清廉,政績卓著,被調往京師任職。臨行前,當地父老感念他的德政,執意要送給他幾百錢,劉寵不忍拂其心意,只取一錢收下。上路之後,他就把錢扔進了會稽附近的一條河裡。據說那枚錢扔下去後,河水頓時變得無比清澈。這個故事從此流傳開來,被千百年來的老百姓傳為美談,而這個地方,就是現在浙江紹興市的錢清鎮。 既然李元紘和杜暹都有如此令人稱頌的嘉言懿行,性格和志向又如此相近,按理說在工作上也應該會互相配合、同心協力才對。 可是,他們偏偏就掐架了。 關於他們掐架的原因,史書的記載非常簡略,只有這麼一句話:“元紘、暹議事多異同,遂有隙,更相奏列。”(卷二一三)而具體有何異同、有何嫌隙、如何在玄宗面前互相參奏,史書則付諸闕如。

雖然史書無載,但我們至少可以作出一個判斷,那就是——性情相近的人共事,更容易掐架。觀諸開元初期的宰相,無論是姚崇與盧懷慎、宋璟與蘇頲,還是張嘉貞與源乾曜,都是典型的一剛一柔、一主一輔,所以他們既能在性格上形成互補,又能在工作上分出主次,矛盾自然也就少了。而李元紘和杜暹,性情都是同樣的剛直耿介,遇事當然也就不善於拐彎和妥協,一旦對事物的看法相左,必然要爭一個是非對錯,因而矛盾紛爭也就不可避免了。 對於李、杜的矛盾,玄宗也是無可奈何。 最後,玄宗只好採取了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把兩人一起趕下台。 開元十七年(公元727年)六月,李元紘和杜暹雙雙罷相。 也許是擔心繼任者又跟他們一樣,在性格和處世方式上不能互補,所以玄宗這回特地挑選了三個人,希望通過人數的變化,給宰相班子增加一些彈性、注入一些活力。

新任的三位宰相,一個叫蕭嵩,一個叫裴光庭,還有一個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理財專家——宇文融。 玄宗之所以會既往不咎,讓熱衷於搞黨爭的宇文融回朝拜相,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一個字——錢。 是的,錢。 隨著太平盛世的來臨,此時的玄宗早已不像開元初期那樣克勤克儉了,而是在很多方面都流露出了好大喜功、奢侈享樂的傾向,所以,儘管社會經濟逐漸繁榮、財政收入日益增長,可玄宗還是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錢。 而滿朝文武,最能搞錢的是誰? 那當然就是宇文融了。 宇文融沒有辜負玄宗的殷切期望。 一坐到宰相的位子上,宇文融就使出了渾身解數,設置了各種各樣的“特使”,然後把他們派駐朝廷的各個部門,開展爭創經濟效益的競賽,全方位、多渠道、深層次地搜刮民脂民膏,看誰刮得多、刮得巧妙,誰就能加官晉爵、青雲直上。

如此一來,玄宗自然是開心了——錢這個東西嘛,不就像海綿里的水嗎,擠一擠總是有的! 可是,文武百官卻叫苦不迭——權力都讓特使奪走了,部門職能也都錯亂了,規章制度被破壞得一塌糊塗,這工作還怎麼幹? 而最苦的,莫過於底層的老百姓——今天交這個捐,明天納那個稅,後天又來個巧立名目的攤派,這日子還怎麼過? 當然,百姓的痛苦和百官的煩惱宇文融是看不見的,他只看見了皇帝的笑顏。 還有什麼能比皇帝的笑顏更能證明一個臣子的能力和才干呢?還有什麼能比皇帝的笑顏更能讓一個臣子心花怒放、幹勁百倍的呢? 沒有了。 由於博得了天子的歡心,所以一向矜誇自負的宇文融越發得意忘形。當宰相沒多久,他便到處揚言:“只要讓我在相位上待幾個月,保管天下太平!”(卷二一三:“使吾居此數月,則海內無事矣!”)

宇文融到底有沒有致太平的本事不好說,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他在相位上確實只待了幾個月,然後就灰溜溜地下台了。 宇文融之所以下台,是因為發生了兩件事。 首先,是裴光庭等人在背後狠狠參了他一本。這一參,玄宗總算聽到了朝野的呼聲和百姓的怨言。然而,他還是捨不得罷免宇文融。 最後促使玄宗下定決心的,是另一樁彈劾案。 當時有一個宗室親王名叫李禕,時任朔方節度使,因與吐蕃作戰立下赫赫戰功,頗為玄宗所器重,宇文融擔心他以軍功入相,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就一直想找機會堵死他的入相之路。 開元十七年九月,李禕因事入朝,宇文融當即授意心腹御史李寅整理黑材料,準備瞅准機會遞上去。不料這個李寅也是個大嘴巴,剛弄完材料就把事情洩露了。李禕得知後,立刻入宮禀報玄宗,說:宇文融打算陷害我,明天就會讓御史李寅上章彈劾。

玄宗本來還有些半信半疑,沒想到第二天早上,李寅果然就把奏章遞了上來。玄宗勃然大怒,當即把宇文融貶為汝州(今河南汝州市)刺史。可是,宇文融剛走了沒幾天,玄宗就有些後悔了。 因為錢不夠花了。 玄宗忍不住對裴光庭大發牢騷:“你們老是挑宇文融的毛病,這下倒好,朕把他轟走了,可朝廷的開銷也不夠了,你說說,該怎麼辦?如何幫朕解決國用不足的問題?” 裴光庭無言以對。 就在玄宗琢磨著該不該把這個掙錢高手重新請回來的時候,宇文融的倒霉事又來了。有人寫了一封匿名信,指控他在擔任宰相期間曾濫用職權,貪贓受賄。有關部門一查,還真有這麼回事。玄宗萬般無奈,只好再次把宇文融貶為平樂(今廣西平樂縣)縣尉。 宇文融在邊瘴之地苦撐苦熬了一年多,天天盼著玄宗能召他回朝,可他萬萬沒有料到,他最終盼來的,卻是比貶謫更嚴厲的懲罰——流放。因為他當初的聚斂手段太過惡劣,得罪了太多朝臣,所以很多人都不想放過他。大臣們利用他被貶謫的這段時間拼命蒐集罪證,最後由司農少卿蔣岑出面指控,說宇文融曾在擔任汴州刺史期間貪污了數以百萬計的公款。 玄宗下令徹底追查,結果發現證據確鑿,犯罪事實俱在。玄宗大為震怒,立刻下詔把宇文融流放岩州(今廣西來賓市)。 這一回,宇文融知道自己徹底完蛋了。他萬念俱灰,最後死在了流放的路上。熱衷於搞黨爭的宇文融死了,剩下的兩個宰相是不是就能和衷共濟了?很遺憾,沒有。 接下來的事實將向我們證明——帝國的朝堂就是一個鐵打的擂台,宰相們只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一個個打擂者。 只要擂台在,對決就不會終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