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不容青史盡成灰·三國兩晉南北朝卷

第20章 第二十章本是漢人,緣何“錯位”

在北魏末年的中原大起義風暴中,原來的北魏皇朝奄奄一息,而一個“錯位”的漢人卻趁機而起,成為北方的梟雄,他所建立的王朝,雖然未能統一北方,卻對整個南北朝的歷史走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北齊政權的“太祖”高歡。 說到高歡的“錯位”,其實這也是許多不懂南北朝歷史的人所看不懂的。高歡本來就是一個漢人,他的奪權,從表面上看,是北方淪落到“五胡”幾百年後,第一次由漢人掌權。但他掌權之後,卻採取了極度歧視漢人的“大鮮卑主義”政策,這種情況,與高歡本人的出身,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匪夷所思的,其實,縱觀高氏家族的發家歷史,這種情況一點也不奇怪。 高歡,字賀六混,祖籍河北景縣。在他後來發跡建立政權後,為了拉攏北方世家大族,經常自稱自己是“河北高氏大族”,其實就是一個平民百姓。後來他因為犯罪被遣送到了內蒙古懷朔地區,當時的懷朔,是北魏防禦北方柔然民族入侵的重鎮,當地居民的主體民族,就是滯留在北方邊地的鮮卑族。高歡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他從小孔武有力,為人好勇鬥狠卻極具智謀,雖然他是漢人,卻結交了不少鮮卑朋友,而且他從年輕的時候就有大志。比如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個信差的職務,受命去給一個鮮卑小官送信,那個小官一高興,賞給他一塊肉吃,按照當時的規矩,漢人接受了鮮卑人的賞賜,是要跪下來謝恩的,高歡不管,自顧自地接過肉,大搖大擺地吃了起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高歡被人家打得死去活來,朋友笑他傻,他卻回答說:我將來一定會騎在他的頭上,又有什麼必要向他下跪呢?這件事傳出去之後,當地人大多笑話這個漢族小子神經病,偏偏當地一個富家姑娘看上了他。這個姑娘的身份還不一般,是當地鮮卑富戶婁昭氏家的女兒婁昭君,當時的高歡,只是一個負責修城牆的苦役,婁昭君感覺高歡相貌不凡,認定他將來必成大業。兩人不但暗自幽會,婁昭君還給予財物資助。鮮卑人在這一點上是很講“自由戀愛”的,雖然門第、身份都不配,但是他們兩人的愛情並沒有遭到太多的阻力,很順利地喜結良緣了。

但這樁“富家姑娘愛上窮小子”的婚姻,對高歡一生的影響都非常大。首先,高歡不再是當地一個低賤的平民,相反成了婁昭氏家的乘龍快婿,身份地位不同了,自然在當地開始受人尊重,而且婁昭君是一個很有頭腦的女人,她不斷拿錢資助高歡,讓高歡去結識天下的英雄豪傑,高歡打天下的最早班底,就是從此開始發展出來的。更重要的是,有了婁昭氏家族的關係,高歡在仕途上也得到了機會,他被任命為當地的一個隊主。他真正開始發跡,是公元523年爆發的六鎮起義。 六鎮起義的主力,就是鎮守在邊境的那些鮮卑軍戶們,同樣作為軍鎮的懷朔地區也紛紛響應,作為隊主的高歡,也帶著手下100多個士兵參加了杜洛週的起義軍,後來又輾轉參加了葛榮的起義軍,和後來西魏的開創者宇文泰還曾經是“戰友”。高歡為人慷慨重義,性格豪爽,對待士兵推心置腹,因此他的部將都殊死為他效力。

因為他長期生活在鮮卑族聚居區,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都是鮮卑化的,所以鮮卑族軍將,都不拿他當外人。有了這些優勢,高歡在鮮卑軍閥中很快站住了腳。他的另一個重要優勢是,高歡的岳父婁昭氏是鮮卑世襲軍官,不少鮮卑族大將,都是這個家族的老部下,有這個優勢,高歡很快在葛榮的起義軍裡混得如魚得水。 高歡之所以能成功,另一個優勢就是他的看人眼光,他在葛榮起義軍的地位攀升得很快,在葛榮的極盛時期,高歡的手下也有了一支上千人的部隊。在常年和葛榮的接觸中,他斷定葛榮並非英主,葛榮為人雖然性情豪邁,很得部將擁戴,但他本人很沒有戰略眼光,每到一地都大肆殺戮破壞,因此盡失人心。所以高歡也就因此懷了叛變之心。在葛榮與爾朱榮決戰的鄴城之戰前,高歡以其獨特的眼光,斷定葛榮必敗,因此果斷決定投奔爾朱榮,他的到來等於給爾朱榮送來了生力軍,之後的結局也證明了他的判斷,只有7000人的爾朱榮,把30萬葛榮大軍打得大敗。

高歡因為關鍵時刻“站對了隊伍”,也因此得到了爾朱榮的賞識。葛榮起義失敗後,高歡受爾朱榮之命,去收編葛榮的殘部。當時葛榮的部將們,大部分都是北方六鎮的少數民族軍人,世代打仗為生,讓他們放下刀槍做農民顯然不可能,但是繼續當兵打仗,頂著“叛賊”的名分,難保有一天不被清算,同樣有“叛賊”身份的高歡,自然成了他們最好的投奔對象。就這樣,高歡一下子就募集了近10萬兵馬,且擁有了從山東到河北北部的廣大地盤,雖然這個時候,名義上他仍然臣服於爾朱榮之下。 高歡的人生機會,在公元530年爾朱榮被殺後再次到來了。當時的爾朱榮,挾平定葛榮起義的功業,已經把持了北魏的大權,並且大肆打壓北魏的士族。但是爾朱榮雖然平定葛榮,可是他的兵馬很少,一時無法控制廣袤的河北大地,所以河北大地的政權,一下子成了“真空”地帶。當時的山東北部以及河北地區,因為長年的戰亂,人口死亡很多,而且漢族世家大族們紛紛擁兵自保,觀望時局。爾朱榮雖然強大,但一時很難控制這些地方。而這恰恰給了高歡機會。公元503年,爾朱榮因為專權,被不甘心做傀儡的北魏孝莊帝殺死,爾朱榮的侄子爾朱兆興兵報仇,又殺害了北魏孝莊帝,剛剛平定不久的中國北方再次陷入了內亂之中。

這時候的高歡,表面上對爾朱兆恭順,先是主動提出去招撫北方六鎮的起義軍殘部,本來爾朱兆對高歡還很懷疑,但是高歡很會表演,一而再再而三地表忠心,甚至痛哭流涕,表達效忠之意,爾朱兆最終對高歡放了心,就這一放心,把強悍一時的爾朱家族,最終送上了絕路。 爾朱榮被殺的時候,北方的六鎮鮮卑兵,對爾朱家族是切齒咬牙的痛恨,當時的爾朱榮不但平定了杜洛週、葛榮等六鎮軍人的叛亂,更在當地大肆株連,殺戮無辜,這一切給了高歡機會。高歡和六鎮軍人的關係是非常特殊的。首先他本人就是六鎮軍人出身,而且是葛榮身邊的重要將領,和這些軍人之間的關係很近。而他的家庭關係也很特殊,妻子婁昭君自不必說,婁昭氏家族是六鎮軍人的“老上級”,高歡的小姨子也不簡單,嫁給了當時北方另一個漢族大家段氏。段家在當時,是北方很有影響力的家族,尤其以經濟富庶著稱,得到了段家的支持,也就等於得到了北方最大的“錢包”。與此同時,婁昭氏的另一個妹妹嫁給了河北鮮卑貴族竇泰,這個竇泰更不簡單,他在高歡的家鄉懷朔鎮做過軍官,帶過六鎮的兵。有這些支持,高歡回到河北,就如魚得水,很快就招募起了大軍,有了自己的地盤。這種局面自然引起了爾朱兆的注意,公元531年,在平滅了拓跋皇族的反抗之後,爾朱兆決定解決高歡問題,起大兵來攻打高歡,這時候的爾朱兆實力很強,他的麾下是當時北方戰鬥力最強悍的“契胡”兵,這些人是當年羯族人的後裔,戰鬥力強悍,數次擊敗鮮卑精銳。但是高歡知道,決定戰爭勝負的不僅僅有戰鬥能力,更有士兵的團結程度和士氣,所以高歡耍了一個小花招。爾朱兆剛進兵,高歡就故意散佈謠言,說爾朱兆這次來,是要把整個河北的鮮卑人都改成奴隸,發配到山西去充軍,這一下子就激起了河北鮮卑族的死戰之心。隨後高歡整頓軍隊,制定了嚴格的軍規,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嚴禁擄掠漢人,以爭得當地漢族的支持,與此同時,高歡大力拉攏河北漢族士族,其中他爭取到的最重要力量,就是河北大族高氏。這個高氏在河北的地位也不簡單,他們不但有顯赫的家世,更有強大的漢人武裝,高氏的漢人軍隊,一直是北方軍隊中的翹楚,為了得到這支軍隊,高歡煞費苦心,他自稱也出身河北高氏,和他們是本家,然後認高家的兩個掌舵人高昂、高乾為叔父,讓自己的兒子高澄以叔父的禮節拜見他們,苦心一片下,高歡終於掙得了這個家族的支持,之後高昂統帥的高家漢軍,長期以來也是高歡軍隊中的精銳。

憑藉著軍隊的萬眾一心和漢族世家大族的支持,高歡開始了與爾朱兆的戰爭。起初的幾場小規模戰爭,雙方互有勝敗,但是高歡越戰越強,他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也就有了經濟和兵源的保障,而爾朱家族往往是以鎮壓和擄掠為生存方式,早就人心盡失。到了公元532年,雙方在鄴城爆發大戰,這時候的爾朱家族決死一搏,集中了20萬大軍討伐高歡,此時的高歡只有5萬多人,但是高歡不懼。他採取背水一戰的策略,用驢車把自己軍隊的退路全都給堵死了,然後率領軍隊奮勇衝殺,沒有退路的高歡軍隊勢如破竹,一舉把爾朱家族打得全軍覆沒,一代梟雄爾朱兆在這場戰鬥中也殞命。從此,高歡徹底掌握了北方的大權。得勝後的高歡,立平陽王元修為帝,史稱北魏孝武帝。從此之後,中國北方的實際主人,一度姓高了。

在打敗爾朱家族之後,高歡擁立新帝,其實一度擁有統一整個北方的機會。當時的中國北方,關中地區的勢力,是爾朱家族的大將賀拔岳,他已經在關中自立為王,不聽爾朱家族的調度。本來爾朱兆命令賀拔岳從側翼夾擊高歡,如果這一招成了,高歡的命運恐怕就要改寫,但是賀拔岳拒絕執行命令,反而選擇了觀望。如果趁著平滅爾朱兆的餘威,加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名義,一舉平定關中地區,對於當時的高歡來說,並非什麼難事。但是高歡沒有選擇進軍關中,在得到賀拔岳表面的臣服之後,就滿足了現狀,如果這樣維持下去,也就不會有後來西魏的出現了。此時,高歡又犯了錯誤,收買賀拔岳的近臣殺害了賀拔岳,導致關中地區再次陷入混亂,同樣是梟雄的宇文泰趁機而起,和高歡分庭抗禮。

當然,高歡最大的錯誤,還是出在對待皇帝的政策上,本來在魏孝武帝登基之後,做為擁立者的高歡大權在握,儼然已經橫掃北方。但是這個魏孝武帝並不老實,不甘心自己的傀儡地位,相反一心想著奪回政權。對這種局面,高歡事先並沒有做任何應對,放任魏孝武帝胡鬧,結果兩家展開大戰,傀儡皇帝哪裡是實權權臣的對手,魏孝武帝兵敗,投奔了盤踞關中的宇文泰,宇文泰趁機擁立魏孝武帝,建立西魏,和高歡分庭抗禮。高歡這才意識到,這個之前曾經不被他重視的宇文泰,已經成了自己的大敵。 當然高歡也很快做出了應對,在魏孝武帝出逃之後,高歡轉而立清河王世子元善為帝,史稱魏孝靜帝,同時帶兵打敗了宇文泰以及魏孝武帝的反撲,穩住了自己的政權。在這之前,為了不背“反叛”的惡名,高歡還曾經多次向魏孝武帝上表謝罪,邀請魏孝武帝回來,都被魏孝武帝拒絕。但這個魏孝武帝卻失算了,接納他的宇文泰,同樣是一個梟雄,很快就和魏孝武帝關係降到了冰點。這個魏孝武帝以亂倫為名,他的妹妹不讓出嫁,留在身邊給自己當老婆,這種禽獸不如的行為自然引起了非議。宇文泰曾經密謀要把魏孝武帝身邊的幾個妹妹殺掉,以消亂倫之醜,魏孝武帝知道後大怒,又想著顛覆宇文泰的政權。這次更慘,宇文泰立刻授意下人將魏孝武帝毒死,改立新君南陽王元寶,是為西魏文帝,這是公元535年的事情,至此,東魏和西魏,已經是分庭抗禮的態勢了。

在東魏和西魏對峙的初期,東魏的實力遠遠強於西魏,戎馬一生的高歡,也很想趁這個機會,來消滅掉這個威脅,一統北方。從公元536年開始到公元546年,高歡先後發動了5次大規模討伐西魏的戰爭,每次動兵都有20多萬,但戰爭的結果是每戰必輸。這時候的宇文泰,採取了府兵制等統治方式,雖然整個政權的力量弱於高歡,但是政權的凝聚力更強,所以5次戰爭的結果,是西魏一次次逃過亡國的厄運,東魏則損兵折將。終高歡一生,他都沒有戰勝宇文家族,他的子孫,卻最終被宇文家族所滅。 高歡建立的東魏,以及他的後代建立的北齊王朝,最被後人詬病的,就是他們的“大鮮卑主義”政策。 比起西魏信用漢人,不斷拉攏關中漢人士族,且在經濟上採取漢化的改革,高歡家族的所作所為,卻是恰恰相反。

高歡從起家到最終建立東魏,乃至他的子孫建立北齊,雖然也刻意拉攏北方漢人士族,在和爾朱家族的決戰期間,還特意發布了禁止軍隊擄掠漢人的命令,但是從他一生的整個政策看,卻都是以打壓北方漢族為主的,無論是對於北方的漢人士族,乃至軍中的漢族兵將,歧視和壓制都是主流。比如他曾拜作叔叔的北方漢族大家高昂,在與西魏決戰的時候,他一度不讓高昂參戰,理由是“你屬下的士兵都是漢兵,恐怕不濟事”,雖然之後高昂用一場大勝回擊了高歡的判斷,但是高歡這種“民族傾向”可見一斑。還是這位高昂,與鮮卑化的匈奴人劉貴一起鎮守北豫州,一次軍隊打仗,死了一些漢兵,劉貴知道後竟然說“頭錢漢兒,死又何妨”?意思說漢人的命只有一文錢,死了就死了,氣得高昂當場要殺了劉貴。在高歡的軍中,高昂是僅有的漢族名將,早期被高歡麾下的鮮卑族名將所輕視,後來憑藉著自己的赫赫戰功才得到他們的尊重,但是漢人在整個東魏乃至北齊的地位,並沒有因為他而發生變化。高昂血沃沙場後,和他打了一輩子仗的西魏,竟然舉國為之而慶祝。對於高昂本人,高歡雖然敬重,但恩寵程度遠遠比不上他麾下的鮮卑族將領。比如高昂的死,發生在公元538年的北豫州大戰上,當時高昂遭到重創,原本有逃生的機會,那時候他已經逃到了高歡的屬地北豫州城下,但是守城的高永樂因與高昂不和,拒絕為他開門,導致高昂壯烈犧牲。事後高歡雖然痛惜不已,給了高昂很重的封賞,但是對於導致高昂身亡的高永樂,卻只是輕描淡寫地追究責任,給了個降職的從輕處罰。高昂這樣的功臣尚且如此,整個高歡治下的漢人地位,也就可想而知。

事實上,在高歡即位的早期,為了實現他治下的“和諧”,還是做了很多工作,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和稀泥。比如對漢人士族,高歡經常說:“鮮卑士兵是你們僱傭來的壯士,他們為你們打仗,你們不要仇視他們。”對鮮卑軍將,高歡的說辭是:“漢人是你們的奴僕,他們給你們提供糧食和衣服,你們為什麼還要欺負他們?”這種和稀泥的辦法起先很好,但是日久天長,效果就差多了,因為此時北齊境內的主要矛盾並沒有改變。這個矛盾,其實是當年六鎮起義的延續,即北方鮮卑族底層士兵和當時世家大族之間的矛盾,北齊民族矛盾的外表下,根子上還是階級矛盾。 高歡“大鮮卑主義”的根子,也就在這裡。從高歡自己的情況來說,他雖然是漢人,但是長期居住在鮮卑居住區,整個人的思想觀念以及生活方式,都已經高度的鮮卑化了,甚至他在軍隊裡發號施令,通常用的都是鮮卑語。高歡的妻家婁昭氏,本身就是鮮卑軍閥家族,高歡的發跡,很大程度上憑藉了婁昭氏的人脈。他的嫡系軍隊,也是由北方鮮卑族六鎮士兵組成的,從上到下,高歡都是當時鮮卑軍閥階層的代言人。因此在國家施政方針上,他雖然要依靠當地的漢族世家大族,但是從根子上說,他更要維護鮮卑六鎮軍閥階層的利益。眾所周知的是,六鎮起義的源頭,就是在於北方六鎮鮮卑軍人不滿足於世家大族的壓迫,在高歡時代,鮮卑世家大族已經被爾朱榮以及葛榮等人的一次次戰亂摧毀殆盡,士族家大的主要勢力,是北方的漢人士族家族,這樣一來,雙方之間的矛盾,也就在高歡的北齊朝廷裡延續下來。高歡在世的時候,對這個矛盾,更多的是施展平衡手段,對鮮卑軍閥家族,他大多采取安撫為主的政策,對北方士族,他則採取恩威並施的方式。比如當時的漢族世家大族杜弼,就曾向高歡揭發過鮮卑軍將縱兵搶掠,欺壓百姓的行為,高歡得知後,非但沒有懲罰肇事的兵將,反而把杜弼捆綁起來,假裝要處罰杜弼,嚇得杜弼求饒之後這才赦免了他。對於鮮卑驕兵悍將的行為,高歡也不是完全不管不問,為了震懾這些軍頭們,高歡故意找了一個演員,當著各路軍將的面公開抽打,嘴裡說著“叫你縱兵搶掠”,用這種“殺雞給猴看”的把戲,來震懾這些軍頭們。雖然如此,高歡在位時期,幫助他打天下的這些驕兵悍將,飛揚跋扈成風,為了防止漢族士大夫因此歸順南朝,高歡索性對漢族士大夫也採取了縱容政策,放縱他們擴張土地擄掠人口,這樣“兩邊都給好處”,高歡的朝廷也就暫時“和諧”了。當然,是表面上的和諧。 公元546年,攻打西魏失敗的高歡,在回師的路上病逝。他的死,也標誌著北齊“大鮮卑主義”的進一步甚囂塵上。高歡去世後,他的兒子高澄即位,不久被一個奴隸刺死,之後即位的高洋廢除了傀儡魏孝靜帝,自立為帝,建立了國祚只有27年的北齊王朝。在這27年裡,北齊相繼換了6個皇帝,這些皇帝中,許多人都是以荒淫和殘暴著稱的。但北齊短命的根本原因卻在於兩條,第一條就是朝廷上下“大鮮卑主義”日烈。北齊歷史上100多個中央大臣,其中鮮卑族佔了百分之九十,甚至官方語言都是鮮卑語,在漢族人口占有絕對優勢的北齊,這樣的統治,注定是難以長久的。同時北齊對漢族士大夫極力打壓,北齊發生過3次漢族士大夫企圖奪權的政變,都以漢族士族的失敗而告終,諸多世家大族遭到了殘酷的鎮壓。更為嚴重的是北魏以來的均田制和租庸調製,到了北齊時代被破壞殆盡,人口逃亡日多,經濟日益凋敝,其國力由強轉弱,漸漸被西邊的北周政權所超越,最終於公元577年被北周政權所滅。 而同樣“錯位”的是,身為漢族的高歡家族,在北方執行了完全鮮卑化的統治政策,身為鮮卑人的宇文家族,卻在西魏執行了完全漢化的政策,他們的苦心得到了回報:平滅北齊,統一北方。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