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三國4·劉備入川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成都陷落

三國4·劉備入川 吉川英治 4767 2018-03-13
馬超招架不住了。 他並非只是個一味逞強的男子漢,在道義面前,在情感面前,他有時候顯得很脆弱。 李恢繼續說道:“劉玄德厚德仁義的名聲早已流傳四海,敬賢愛士,善於用人,終究成大器。追隨這樣一個明主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將軍若是投效劉玄德,助他一臂之力,有朝一日討滅了曹操,從大處說既是為天下百姓,從小處說,也是為將軍報父母之仇的大孝之舉啊!” 馬超聽了頻頻稱諾。不一會兒,他已經同李恢二人並轡行在前往葭萌關的路上了。 劉玄德對這個英氣煥發的驍將誠心誠意來投效,打心底里感到高興:“今後便是自家人了,一同乾一番大事業,共享他日曠世之榮!”對他更是以上賓之禮相待。 馬超的感激之情自然不必說了,他謝過恩,自堂上走下來時由衷地感嘆道:“馬超今日始遇明主,如撥雲見日,死亦無憾了!”

此時,心腹大將馬岱捧著一顆頭顱進來,原來是漢中軍監軍楊柏的首級。 “這顆首級可以證明馬超的心跡,請主公明鑑。”說罷,馬超將首級給劉玄德獻上。 至此,解除了一個大憂,葭萌關的形勢又歸於平靜,劉玄德仍將守備任務留交給霍峻、孟達二將,自己率領著其餘人馬重返綿竹城。 到達綿竹之日,正是蜀將劉晙、馬漢二將與城內守軍激戰之時。 負責留守的黃忠、趙雲等人像平日無事一般,照樣出城迎接劉玄德一行,隨後又在城內擺筵歡聚,慶賀劉玄德等人凱旋。 “失禮了,我出去一會兒。”席間,趙雲忽然放下杯盞,離席而去。眾人正訝異時,趙雲提著敵將劉晙與馬漢二人的頭顱回來了。 “權當給今日的賀宴助助興吧!” 滿堂的將士一齊拍手喝彩。坐在席中的馬超暗暗咂舌瞠愕——呀,原來劉玄德麾下英傑真不少哩!與此同時,他也為自己得與這些英雄豪傑聚於一堂而感到高興和自豪。

隔了一會兒,馬超向劉玄德建議道:“我想與我堂弟馬岱一同去往成都拜見劉璋,告知張魯對西川野心不滅,並告訴他漢中的實情,勸說他與劉皇叔興兵動戈乃愚蠢至極的蠢事,讓他自己請降——不知主公願否給超一個建功立勳的機會?” 劉玄德轉向孔明詢問他的意見,孔明贊成,並當即授予馬超一策:“倘若劉璋不聽將軍之言,你可如此如此……” 十數日之後,馬超與馬岱二人並轡立於西川府城成都的城壕前,對著城樓上大聲叫道:“我有一言對太守劉幛相告!” 城樓遠處一角,劉璋站立在那裡。 “公是否困守孤城在等待漢中援軍的到來?你就是等上一百年,張魯的援軍也不會來!”馬超提高聲音繼續道,“即使來了,也絕不是為救援而來,只會為奪蜀而來!漢中的內情與張魯的野心,與公所想的完全不一樣。不瞞你說,我馬超便是看透了張魯,對他徹底絕望,故而已經殺了楊柏,投效了劉皇叔!”

劉璋聽了失魂落魄,差一點兒昏厥過去。侍臣趕緊上前扶住他,將他引回樓台內。這一幕,馬超與馬岱在城下看得真切。 二人撥馬回首,在城外駐步停下來,等候劉璋的回复。 而此時的城內,早已慌亂成了一鍋粥,眾將臣分成主戰派、堅守派、主和派等幾撥人,展開了激烈的商議辯論,鬧哄哄整整吵了兩天兩夜,卻仍舊毫無結果,結論無非兩個:或是玉碎,或是投降。 這期間,對劉璋已不存幻想而棄城跑出來的降者絡繹不絕,連蜀郡太守許靖也爬牆逾城逃了出去。 劉璋聽到這個消息,整夜慟哭不止:“想不到成都今日竟要滅亡!” 第二天,一輛木車來到城下,車上的人自稱叫簡雍。 劉璋命人打開城門:“且迎進來再說。” 簡雍也不下車,徑直穿過城門大搖大擺入了城,並且一路上斜眼傲睨著兩旁出迎的蜀將。

一名蜀大將實在忍不下去了,拔出劍直抵簡雍的鼻翼,怒斥道:“餵!你當此地是哪裡啊?!莫非藐視我蜀中無人了?” 簡雍這才惶恐下車,為自己的失禮道歉,態度一下子變得殷勤起來。 “先生來此有何貴幹?”劉璋倒不計較,依舊請入堂中,以上賓之禮待之。 “我欲救蜀中民眾,不想百姓生靈受苦,故特來勸降,望州牧深思賢慮!”接下來便向他述說劉玄德樂施仁政,又性情寬宏溫雅,絕無相害之意。 劉璋留簡雍客宿一夜,第二日一早,彷彿幡然醒悟似的,將印綬文籍等一併交與簡雍,與他同車出城投降。 劉玄德親自出寨相迎,握住劉璋的手流涕道:“從私交來講,你我兄弟之情玄德絕不敢相忘!奈何時勢如此,玄德才不得不興兵進攻成都,迫你投降。萬望不要將私誼與公義混為一談,對玄德心生怨恨呀!”

見劉玄德眼中滿含真誠的熱淚,劉璋竟情不由己地痛悔自己醒悟得太晚了,好像做了件錯事似的。 成都百姓感謝和平,香花燈燭,灑掃街道,夾路而迎。劉玄德與劉璋並轡而行,一起入城。 “西川已迎來新的統治,今日便是重生第一天!倘若仍對過往抱有錯覺,對今日一新氣象心懷不滿者,可自便離去,絕不為難!”劉玄德登上府堂,在正中坐定,朗聲宣言道。蜀中文官大將幾乎全數聚集在階下,齊聲宣誓效忠劉玄德,不存異心,唯獨黃權和劉巴二人將自己關在宅邸,閉門不出,更不要說拜劉玄德效忠了。 “一定還存異心!” “這兩個可惡的反賊!” …… 眾將憤怒,響起一片非難之聲。 劉玄德察見到氣氛險惡,慌忙傳令制止:“如有人私自加害此二人,乃大罪,定誅滅三族!”

待儀式結束,劉玄德親自前往黃權、劉巴二人府上,論說時勢變遷和新政的意義,並且表示,倘若逆行時勢,負隅反抗,對新政也絕不會有絲毫影響。 先是黃權打開門,叩首而拜,接著劉巴也恭順地表示降劉出仕。 成都終於收入囊中,蜀中平定了。此時孔明向劉玄德建議:“如今是時候了,可將劉璋送去荊州。” “眼下劉璋已無實權,待在成都也不會有什麼麻煩,好像沒必要遠送至荊州吧,以恐別人怪我無情。” “一國難容二主,千萬不可像劉璋一樣以婦人之仁來考慮事情呀。” “這倒是……”劉玄德方才點了點頭。對劉玄德來說,這樣做無疑需要一些勇氣。 孔明早已安排妥當一切:封劉璋為振威將軍,令其攜妻子家眷主僕等統統前往荊州南郡的公安住歇,從此遠離蜀中以及之前的權位、人事等,在那裡度過他的餘生。

接著,劉玄德發布了恩爵授予大令,自荊州遠征而來的部將幕僚自不待言,所有新近投降的諸將也一個不落,皆有名爵,並且重賞一眾將士。 受封爵、恩賞的將士不勝枚舉,不過劉玄德並沒有忘記留守荊州的關羽,同樣給了他應有的獎賞。當然不僅僅是關羽,堅守後方的麾下各將士也同樣人人有份兒。為此,專門從成都往荊州運去了黃金五百斤、白銀一千斤、錢五千萬、蜀錦一萬匹。 劉玄德又打開倉廩,救濟蜀中窮苦百姓,對民間孝子貞女等予以頌德,為老人送上壽米等一連串的善舉,百姓與劉璋時代相較後無不對新政稱頌有加,皆感謝劉玄德仁義,從此安居樂業,家家戶戶充滿了歡聲笑語。蜀國煥發出有史以來不曾有過的活力,新的人文元素的注入又給了其取之不竭的動力。

“我劉玄德總算有了自己的領地!”劉玄德不由得百感交集。 其實何止是一片領地,此時的劉玄德身邊已經聚集起空前的人物,文臣武將,英才濟濟: 軍師孔明、蕩寇將軍壽亭侯關羽、徵虜將軍新亭侯張飛、鎮遠將軍趙雲、征西將軍黃忠、揚武將軍魏延、平西將軍都亭侯馬超。 此外,除了孫乾、簡雍、糜竺、糜芳、劉封、吳班、關平、周倉、廖化、馬良、馬謖、蔣琬、伊籍等一班荊州舊臣外,新投至劉玄德麾下的則有:前將軍嚴顏、蜀郡太守法正、掌軍中郎將董和、長史許靖、營中司馬龐義、左將軍劉巴、右將軍黃權…… 這些響噹噹的蜀中人物,以及吳懿、費觀、費禕、費詩、彭羕、卓膺、李嚴、吳蘭、雷銅、張翼、李恢、呂義、秦宓、霍峻、鄧芝、孟達、楊洪等文武官員,各具所能,稱得上是懷珠抱玉,蔚為壯觀。

“今日既已擁有自己的領地,我想將蜀中田宅分賜諸官,好令其妻子等安住無憂。” 一次,劉玄德向心腹諸臣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不料當即遭到趙雲的反對:“主公萬萬不可!昔日漢之良臣就曾說過:匈奴不滅,何以家為?今日放眼蜀外,各州郡依舊滿是兇亂之徒,作為武門之人,豈可安於小功小業,奢求什麼田宅?待天下之事安定,才談得上於故鄉舊里安一口灶、耕幾畝地,這難道不是我等武人本來應有的志向麼?” “善哉,趙將軍之言!”孔明也贊同道,“蜀之民眾因長期惡政加之屢遭兵革之亂,已經非常困憊疲苶,如今將田宅歸還百姓,鼓勵農耕,然後減輕稅賦,令他們可以安居樂業,百姓必然覺得是無上的安樂與幸福,富民的結果則必然是強國。”

與此同時,孔明埋首屋內,起草擬訂新的法令等。由於條文十分嚴厲,法正忍不住在旁提醒說:“蜀民方服,正期盼著施行仁政哩,不如仿效漢高祖約法三章,寬刑省罰,軍師以為如何?” 孔明笑著解釋道:“你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漢朝因前代秦之商鞅實行苛政,用法暴虐,百姓苦不堪言,皆懷怨懟,所以高祖才約法三章,以寬仁而收得民心。如今劉璋暗弱,德政不舉,執法不嚴,君臣之道漸漸弛廢,積弊頗深,以致有良識的百姓甚至懷疑國家究竟還有無嚴法威刑。百姓既然期盼治國峻嚴,為政者若只一味回報以甘言和恩寵,這樣的政治再愚蠢不過了,劉璋即是如此才導致失國的。倘使以為這樣做才是仁政,那便大錯特錯了!” 孔明接著又說道:“使百姓知恩知榮,此乃為政之要諦,然而恩竭則民易怠遑,榮極則民易悖慢,當百姓習以為常,恣睢放誕、驕蹇不法的時候,若再想威之以法,百姓就會感覺苛酷無道,對國政心生不滿,上意下意不能溝通,為政者與百姓無法相互體察,國家便會喪亂。如今戰火剛停歇,蜀中百姓彷彿重獲新生一般,樂業安居。值此重生之際,施行嚴峻律法看似非仁者之政,其實不然。你想,如今的民心任你律法多麼剛直峭厲,百姓都會樂於接受和服從,與之前的劉璋時代相較,如今則是賞罰分明、恩榮並濟,百姓反倒覺得安心,他們會感覺國家的威嚴得以重新建立——這樣才是真正地使民知恩呀!譬如一個家庭,家中倘使只有慈母而無嚴父,子女只能看著這個家漸漸門衰祚薄而無可奈何;若是父嚴母慈,子女雖不能任性更不能奢淫放蕩,但家訓峻嚴,則這個家必能顯達榮盛,子女就會引以為驕傲……一國之政法與一家之家訓亦有相似之處啊!” “在下真是惶恐之至!我沒能體察軍師的良苦用心,反而自以為是說些沒用的話,倒叫軍師見笑了!”法正由衷地感到拜服。自此以後,他對孔明也愈加尊敬了。 數日後,大街小巷貼出許多佈告,國政、軍法、刑法等條文陸續頒布,新設置的兵部統轄西川四十一州,對內治亂安民,對外盪攘群凶,強化國防,新生的蜀開始真正像一個勵精圖治的國家了。 從揚子江上游,千里迢迢沿江而下,關於漢中、西川的所有消息漸次傳至各處,東吳也有所耳聞。 “劉玄德佔領了成都!” “劉玄德在蜀中發布新政,開始撥亂反正哩。” “聽說原來的益州太守劉璋已被移送至後方的公安去了。” “……” 東吳諸臣每聚在議事堂碰頭,公務之餘便交頭接耳地交換著各種小道消息。 這一日,孫權對群臣說道:“取了西川,一定歸還荊州——此乃劉玄德一直掛在嘴上,再三向東吳保證過的,可如今西川四十一州已然被他收入囊中,他卻沒有表現出一點點歸還荊州的誠意,對此我實在是忍無可忍了!既然如此,我想東吳應揮兵直取荊州,收回原本屬於我東吳的領地,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話音剛落,吳中宿老張昭搖頭晃腦地說道:“不,不。” 孫權看了他一眼:“張昭老的意思是不贊同此議麼?” 張昭點點頭:“如今蜀、魏、吳三國中,最得天獨厚的便是東吳,這是東吳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國家安寧,百姓富足,軍隊則養精蓄銳已久,所以不宜輕言興兵征伐呀。” “可是,倘若放手不做,荊州何日才能回歸我東吳哩?” “主公只需袖手旁觀,老臣便能保證荊州完璧歸趙重回東吳版圖。” “有什麼妙計?” “這個自然。劉玄德所倚重的無非是諸葛亮吧,而孔明的哥哥諸葛瑾不就在我東吳麼?主公可找個藉口降罪於他,然後令其出使蜀,就說是倘使荊州不還,孔明之兄諸葛瑾妻子兒女一家老小將全部被問斬——我倒想看看他劉玄德如何應對?” “呵呵,好計,好計!孔明將為情而困,劉玄德則將為義理所迫……嗯,此計太妙了!……不過,諸葛瑾長期仕於吳室,跟隨我孫權也有多年了,從未有過什麼差池,是個坦蕩蕩的正人君子,我怎好將他妻子一族統統下獄呢?” “只要主公將個中經緯說與他聽,告訴他只不過是個計策,隨後闔家虛監在府中,假稱是收監,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第二天,諸葛瑾便奉召來到吳宮面見孫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