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天安門廣場警衛紀實

第20章 肖華與他的《長征組歌》

天安門廣場警衛紀實 郭连江 4250 2018-03-03
天安門廣場南側向西有一條路叫西交民巷,沿西交民巷向西走約800米向南不遠便是東松樹胡同,這條胡同的23號,是一座很普通的北京四合院。院南北長約10米,東西寬約5米。該院的鄰圍,都是普普通通的北京市民。 “文革”期間,不知內情的人,見該院大門除出入些神情嚴肅的軍人外經常關閉,不准外界人員越雷池一步,增加了這個小院的神秘色彩,以為這院裡住著什麼重要人物呢!其實這是中央設在這裡的一個監護點。南屋住著執行監護任務的我連一個班。東西屋分別是廚房和洗手間,北屋便是監護室。監護室陳設很簡陋,不到20平方米的監護室一分為二,內室住的便是監護對象——原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肖華上將。肖華的內室僅有一桌一椅一床,外加一支整天整夜亮著的100瓦大燈泡。對於這支刺眼的大燈泡,肖華開始睡不好覺,後來逐漸習慣了,也就能按時入睡了。有一天夜裡,我和一位連乾部去查哨,看到肖華正在明亮的燈光下酣睡,這位曾為肖華擔任過警衛工作的連乾部深感不是滋味,叮囑戰士要按政策辦事,不要為難他。外室是戰士執行任務的地方,僅有一隻小方凳,由執行監護任務的同志坐。外室可觀察到內室的一切。我們的任務是2小時換一次哨,輪流坐在那隻小方凳上對肖華晝夜進行“監護”。就連上廁所也得按有關規定緊隨其後,每班哨對其飲食起居情況進行詳細記錄,發現異常及時報告。

當時這個監護點是嚴格保密的,除執行任務的和幾個批准的有關人員外,其他人一律不准到此。因我剛到部隊便擔任連部通信員,經常到此辦些公務或隨連乾部來此查看監護情況,耳聞目睹了肖華被監護期間的一些情況。據在這裡的戰友講,1967年12月正值“文化大革命”頂峰時,肖華因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迫害,被趕下了政治舞台。開始看押在別的地方,不久,看押地址洩露,為保密,中央專案組在某天夜裡秘密將肖華拉到此地,由我連執行監護任務。期間,除因野營拉練移交給兄弟連隊一段時間外,一直到1974年國慶節前肖華解放,我連執行了近7年對肖華的監護任務。 當時的監護任務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政治任務。主要有四條要求:一是不准發生自殺;二是不准體罰或污辱人格;三是不准隨便讓其離開監護室;四是不准與監護對象談話。這四條紀律即使士兵與將軍顛倒了關係,又使士兵與將軍有了相互理解,以致達成某種默契,使管理與被管理之間出現了特殊的和諧。

肖華在被監護期間,我們概括出他主要有三大任務。第一個任務就是讀報聽廣播。只允許給他一份《人民日報》,後來又允許他有一台小收音機。肖華是一員儒將,讀起報來非常認真仔細,由於時間充沛,每次都是讀了又讀,邊讀邊想,一字一句都不放過。讀完報後就听廣播,他總是把收音機的聲音調得很低,聽的也是那樣認真。從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非常關注部隊建設,尤其是部隊的政工建設。每當聽到林彪的假、大、空新聞,便露出憂慮之情;每當聽到葉帥結合部隊正規化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報導,臉上便露出愉悅和欣慰。第二個任務就是寫所謂的交待材料。肖華經常對著桌上的紙深思,每次他都是經過反复思考,在心中打好腹稿後才開始動筆。他寫的內容都是直接交給專案組,我們有紀律不准看。但從專案組來審問的情況,肖華寫的大都是回憶審視自己的戎馬生涯,在長期的革命征程中是否把全部的生命和力量都獻給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和事業。他決不寫專案組要他寫的所謂子烏虛有的罪行,更不昧著良心寫別人的黑材料。他常對我們的看守員說:我12歲在老家江西興國參加革命。 17歲還未脫離稚氣,便擔任了紅軍“少共國際師”政委。 22歲便被任命為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兼政委,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長征和直羅鎮、東征、西征等戰役。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平型關戰役,開闢了山東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開闢了遼東根據地,參加了臨江、遼沈、平津等戰役。 1955年剛剛39歲時,便成為最年輕的上將。幾十年跟毛主席共產黨幹革命,我怎麼會反黨。我相信毛主席、黨中央早晚會給我平反昭雪的。他雖身陷囹圄,但經常表露出對毛主席的忠誠與敬重,也流露出對林彪集團的憤慨與不滿。第三任務就是鍛煉身體,調節情緒,以熬過這漫長的監護歲月。按照規定,肖華每天上午和下午有兩次放風時間,放風就是在院裡散步。 1971年我第一次見到他時,正巧在院裡散步,肖華個子適中,腹部稍凸,步履穩健,方正臉上一幅泰然自若的神情,加上55歲就發亮的脫髮頂,給人一種叱吒風雲的儒將風度印象。肖華的日常生活和我們的戰士一樣,連里一名炊事員為這個班的戰士和肖華同做一鍋飯。人非草木,時間長了,戰士們與肖華都有了一定的感情,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大家從不在生活上虐待肖華。他願吃的飯,盡量多做,有時他想改善一下胃口,戰士們就拿著他給的錢到商店去給他買些水果食品什麼的,改善他的生活。肖華每月還有一次與家人會面的天倫之樂。每次都是一輛吉普車將其拉到位於萬壽路的師部大院,在監護人員在場的情況下與妻兒交談,交談的時間和內容都是有限制的。嚴禁談政治和監護點。

肖華長時間在逆境中生活,心情沉重是肯定的,但決沒有任何頹喪,還生活的那樣充實,對前途充滿了信心。對政治中所出現的扭曲能有這麼強的承受力,是和他幾十年奮鬥,無數次生死考驗鍛煉分不開的。在多年的監護生活中,他最大的樂趣,就是修改他的《長征組歌》。他對1971年入伍的戰士楊天亮說:“文化大革命”前,總政歌舞團排演過我寫的《長征組歌》。但我對自己寫得還不滿意,我要利用這寶貴的時間把它修改好。長征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大壯舉,當時我還不到20歲,我愛人才十幾歲,很多險路是我背著她走過來的。毛主席誇我是長征路上的“紅小鬼”。用我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寫好長征,宣傳好長征,以慰藉長征路上死去的千萬英烈,是我的最大心願。

肖華從小參加革命,沒有讀過什麼書,但他天資聰慧,智商過人。最典型的一例是:抗戰中,22歲的肖華為推動統一戰線,率軍前往山東惠民與老奸巨猾的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沈鴻烈談判。 “一個娃娃也來和我談判?”沈鴻烈根本不把肖華放在眼裡。可唇槍舌劍之後與激情漾溢一番,老沈不得不對小肖敬佩不已,“娃娃司令”由此傳開。一位河南籍的戰友還多次對我說:我們這個班的內部情況,任何人都沒有給肖華說過,但班裡誰是黨員,誰是團員,每個人的職務、職責、文化程度、籍貫乃至性格肖華都清清楚楚。就連你們這些不在這兒住的,只要來過幾次,就知道你們是乾什麼的。他常對我們的戰士講,他學的文化都是利用戰爭和工作空隙自學的。沒上過學的人寫出如此超凡的詩歌,能有這樣的文學造詣,充分顯示了肖華的橫溢才華。每篇詞稿寫好後,他總是先自我低吟,然後分別悄悄地讀給他信得過的兩個戰士聽。因他的江西口音較濃,自感吟頌歌詞不標準,便自我解嘲說:以前我還兼任推廣普通話主任委員,看來我的普通話都沒學好。他還將每篇詞所描寫的真實故事講給他們聽,以徵求他們對詞意與史實是否恰當的意見。為修改好《長征組歌》,他常常熬到深夜,有時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經常為用一個字而冥思苦想,反复斟酌。從他的眉宇間可看得出他為構思出一句更貼切的詞而聯想到他親身經歷的四渡赤水、突破烏江、巧渡金沙江、強渡大黃河、爬雪山、過草地、攻戰臘子口、會寧三軍會師等一幅幅恢宏戰斗場景。與其說他是在寫詩歌,不如說他是在用文字濃縮他與戰友們艱難困苦的長征歷程。聰慧垣勤奮垣親身經歷為肖華寫成氣勢磅礴的史詩《長征組歌》奠定了基礎。

經過千錘百煉,肖華的《長征組歌》日臻完美,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1974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25週年的吉慶日,也是肖華終身難忘的大喜日子。國慶節前三天,上級來通知叫放寬對肖華的監護。政治頭腦敏感的肖華立即意識到自己的出頭之日可能來到,整日分外興奮。 9月30日的一大早,總政治部秘書長王迪康來到監護點,面對肖華宣讀了毛主席關於釋放肖華的命令。聽到這一盼了多年的喜訊,被關押了近7年的肖華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對著與他相處了多年的看守戰士,熱淚橫流,情不自禁地連聲高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萬歲。與肖華結下深厚友誼的戰士們也紛紛握著他的手,祝賀他走向新生活。一會兒,國務院辦公廳派人來給肖華量了身材,要當日為肖華趕做好衣服,參加當晚週總理主持的國慶招待會。又過了一會兒,肖華愛人王新蘭與三女一子及兒媳婦都來接肖華回家,親人見面激動之情難以言表。尤其是最小的三女兒,更是歡聲笑語不絕。第一次與肖華見面的兒媳婦叫了聲肖華爸爸後,樂得肖華合不上嘴,高興地對大家說:我以為我這個大學畢業的書呆子兒子找不到媳婦啦,這不找的還蠻好的嗎。這些都使這個嚴肅的不能再嚴肅的監護室第一次充滿了歡聲笑語。隨後,肖華帶著全家把買來的各種水果送給了“監護班”的全體同志,感謝大家多年來在政策範圍內給予的關照。並把家庭地址告訴了每個同志,歡迎同志們到他家做客,然後依依不捨地與戰士們揮手告別。 10月1日《人民日報》在顯著位置報導了周總理舉行的國慶招待會。人們在報導中看到了參加國慶招待會的還有肖華。自此,毛主席、黨中央向世人昭示,肖華解放。

獲得自由的肖華,仍把《長征組歌》看成自己事業中的一件大事。他先後找了許多經過長征的老戰友、老將軍,反复徵求他們對《長征組歌》的意見,又多次進行了修改,終於獲得了成功。 1975年10月,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舉辦紀念長征勝利40週年大型展覽。朱德委員長不顧年邁體衰,與一大批經過長征的將帥們參觀了展覽。應邀前來參觀展覽的肖華攜夫人走到歷史博物館西門時,一眼看到了原肖華監護點的戰士楊天亮正在執勤,便熱情地與楊天亮打招呼,並向夫人介紹到,這是我們班的楊天亮。他還高興地說:小楊,總政歌舞團、海政歌舞團正配合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排練我寫的《長征組歌》。時隔不久,大型歌舞《長征組歌》在熒屏上與廣大觀眾見面。肖華用血與火鑄成的非凡詩篇經過馬玉濤、馬國光、賈士俊等歌唱家的精湛演唱,熱情謳歌了毛澤東主席挽救黨和紅軍的英明戰略,真實地再現了紅軍在長征中驚天地泣鬼神的英勇史蹟。描繪了一部不朽的長征畫卷。沒有參加過長征的人是寫不出《長征組歌》的,沒有激情的人也是寫不出《長征組歌》的。 1975年在紅軍長征勝利40週年時,《長征組歌》在北京展覽館上演40多場,場場爆滿。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以形象鮮明、感情真摯、格律嚴謹、節奏鏗鏘激昂而膾炙人口的《長征組歌》響徹在華夏大地。不僅使人們達到了藝術上的享受,而且使大家達到了精神上的昇華,在全國湧起了一股長征熱。

肖華雖在二十多年前離開了我們,但膾炙人口的《長征組歌》將與作者肖華一起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