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外國小說 平家物語

第27章 第八卷一~五

平家物語 无名氏 9539 2018-03-21
一 臨幸山門 壽永二年(1183)七月二十四日半夜,後白河法皇由按察大納言資賢卿的兒子、右馬頭資時陪伴,秘密離開宮廷,移駕鞍馬山。鞍馬山的寺僧們說:“這裡離京都很近,怕不太安全。”便越過篠峰、藥王坂等陡峭險峰,來到位於橫河解脫谷的寂場坊,暫且棲身。眾僧徒又都提議,認為倒不如臨幸比叡山的東塔【1】為好。於是就讓眾僧徒和武士們護衛著,移駕東塔南谷的圓融坊去了。法皇走出宮廷臨幸山門,天皇拋離宮闕奔向西海,攝政藤原基通避居到吉野深山,皇太后和皇子們以及所有宮人,分別隱匿到八幡、賀茂、嵯峨、太秦、西山、東山等處。平家棄城逃跑,源氏尚未進京,這時皇城無主了。這是自從建國以來未曾有過的事,聖德太子在他的《未來記》【2】中對今天的事是如何預言的,倒很想看一看呢。

聽說法皇駐蹕於比叡山的消息之後,前來拜謁的有:當時已經出家的前關白松殿【3】藤原基房,現任攝政近衛公藤原基通,以及太政大臣,左右大臣,內大臣,大納言,中納言,宰相,三位、四位、五位等各級殿上人。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物,有官有職,希望升官晉爵的,一個不留全都來了。圓融坊由於拜謁的人太多,堂上堂下,門里門外,到處是人,全無半點空隙,可說是山門空前的繁華,難得的榮耀了。 同月二十八日法皇回都。木曾義仲率五萬餘騎護駕晉京。近江源氏山本冠者義高舉著源氏的白旗,走在衛隊的前列。二十餘年沒見過的白旗第一次出現在京城裡,確是很稀奇的事。 且說其他源氏將領:十郎藏人行家攻克宇治橋進到京城來了;陸奧新判官義康的兒子、矢田判官代【4】義清也已越過大江山抵達京師;攝津、河內的源氏族人如蜂擁般全來了,京中各處無不充塞著源氏的軍兵。中納言藤原經房卿和檢非違使別當左衛門督藤原實家,在法皇寢宮外側的寬廊上接見了義仲和行家,向他們傳達法皇的旨意。義仲身穿紅地絲綢直裰,披著唐綾厚革縫綴的鎧甲,掛著威風凜凜的腰刀,插著黑白斑紋的鷹羽箭,挾著纏藤的弓,摘下頭盔掛在肩頭的紐結上。十郎藏人身穿紺色錦袍,披著火紅的鎧甲,插著白邊黑心的鷹羽箭,挾著纏藤的弓,也摘下頭盔掛在紐結上,伏跪在地。當下宣讀聖旨說:前內大臣平宗盛以下所有平氏一族,應予追剿,仰即遵辦。兩人立即領受欽命,並奏報說兩人目前沒有住處。於是下令把原大膳大夫平成忠位於六條西洞院的邸宅賜給木曾,把法住寺南殿的萱草堂賜給十郎藏人。天皇被外戚平氏劫持到西海,法皇為此深感痛心,於是向西國傳下欽旨,要平氏立即把天皇和三種神器奉還京師。但平氏拒不奉詔。

高倉上皇除安德天皇之外還有三位皇子【5】,本想立二皇子為儲君,但也被平家掠到西國去了,幸運的是三、四皇子尚在,於是在這年八月五日法皇降旨,把他們接進宮來。先接來的是五歲的三皇子,法皇召呼他“上這邊來”。但他一見法皇就害怕得哭鬧起來,只好打發他趕快出宮去了。然後接來四歲的四皇子,一說“上這邊來”,他就乖乖地靠近法皇,毫不怕人地坐在法皇膝上,顯出很親近的樣子。法皇感動地流淚說:“畢竟是親骨肉,否則對我這樣年老的出家人怎會如此親近呢!到底是我孫子,跟已故的上皇年幼時一模一樣。從來沒見過如此令人喜歡的小皇孫。”這麼說著,淚流不止。淨土寺的二位殿(當時稱為丹後殿)正在法皇身旁,趁機進言:“那麼就把皇位傳給他吧!”法皇答道:“這是理所當然的嘍!”原來法皇悄悄占卜過,根據卦象認為:“傳位給四皇子,可以成為主宰日本的百王之王。”

四皇子的母親是七條修理大夫信隆卿的女兒,當建禮門院還是中宮的時候,她曾以宮女身分常常蒙皇上召幸,因此接連生了幾個皇子。信隆卿有好幾個女兒,他很想把她們立為皇后。因為傳聞皇后生於飼養千隻白雞的人家,他便在家中飼養了一千隻白雞。果然,這個女兒進得宮去連續生了幾位皇子。信隆卿心裡暗自高興,但平家不無忌嫌,中宮也有幾分擔憂,對這幾個皇子不仔細照顧。入道相國平清盛的夫人說道:“不必擔心,由我來撫養吧,一定把他們扶植為儲君。”於是便安排幾個乳母,由她來撫養照料。 其中,四皇子是由相國夫人的哥哥法勝寺執行能圓法印【6】奉為養君【7】的。法印隨同平家出奔西國時,因時間倉促,沒來得及攜帶夫人【8】和皇子,後來在西國派人回京告訴夫人說:“請偕同宮女【9】和皇子迅速前來!”夫人很高興,便帶了皇子先到西七條去見哥哥紀伊守藤原范光。范光說道:“看樣子這位皇子中了什麼彩氣,好像轉過好運來了。”留住了一宿,第二天便有法皇派的車子來接。這一切好像老天爺安排的一樣。因為有四皇子的這層關係,紀伊守范光必然被看作有功之臣了,但是四皇子登基之後,卻沒有念及這份情分,給以任何恩寵,讓他白白地虛度了歲月。於是在鬱悶無聊之中便詠出兩首短歌來,寫在紙上遞到宮裡去。歌云:

今日杜鵑鳥,何吝一聲啼; 昔時森林裡,呼叫何親暱。 山雀棲荒村,惟見瓠花開; 何如雕籠中,反覺更開懷。 皇上看了說道:“怪可憐的,這人現在是否還活著?從前沒有留意,怪我疏忽了。”於是賜予朝恩,敘爵為正三位。 -------------------------- 【1】東塔是比叡山的中心部分。 【2】據《古事談》《太平記》等書載稱,聖德太子寫過一本《未來記》,預言日本將遭受禍亂。 【3】參見第三卷第十七節註一。 【4】參見第四卷第三節註七。 【5】高倉天皇共有四個皇子:長子安德天皇;次子守貞親王;三子惟明親王;四子尊成親王,後來繼位為後鳥羽天皇。 【6】能圓法印是藤原顯憲之子,相國夫人平時子的異父兄。

【7】養君是對收養的王子的尊稱。 【8】能圓的夫人是藤原範兼之女,藤原范子。 【9】宮女指四皇子尊成親王的生母,藤原信隆的女兒。 -------------------------- 二 名虎 壽永二年(1183)八月十日,於法皇殿上宣讀任命事項。任命木曾義仲為左馬頭,賜給越後國,同時還下諭封他為朝日將軍。任命十郎藏人為備後守。木曾不想要越後,改賜伊豫;十郎藏人不願要備後,改賜備前。其他源氏十餘人,分別任命為受領【1】、檢非違使、衛門尉、兵衛尉。 八月十六日,罷免了平家一門一百六十餘人的官職,從殿上掛著的官職名牌上除了名。其中只有平大納言時忠、內藏頭信基、贊岐中將時實三人保留了下來。這是因為法皇曾多次下過欽旨,叫時忠奉戴天皇和三件神器返還京都之故。

八月十七日,平氏一行抵達築前國三笠郡的太宰府。菊池二郎高直從京都出發一直追隨平氏,行至築後國時,託辭去打通大津山的關寨,便帶兵到肥後國,躲在自己的城裡,無論怎樣徵召也不出來,這時只剩下築前國的原田種直了【2】。九州和壹岐、對馬二島的兵雖然答應前來,但至今也未到。平家參拜安樂寺【3】,以詠歌和連歌來敬神祈禱。正三位中將重衡卿詠道: 故都何熟稔,思之常黯然; 神佛應有知,念此當垂憐。 人們聽了都淚流不止。 八月二十日,法皇欽旨,四皇子在閒院殿登基即位【4】。仍以原攝政近衛公為攝政。任命了藏人頭和藏人之後就令朝臣們退朝了。三皇子的乳母悲傷嘆息,後悔不已,但也沒有辦法。古人云:“天無二日,國無二王。”只因平家作惡,在朝野出現了兩個天皇並存的局面。

從前,天安二年(公元858年)八月二十三日,文德天皇駕崩,幾個皇子都想繼承皇位,各自暗暗祈禱神靈保佑。第一皇子惟喬親王,又稱小原王子。他富有王者的才能,掌中了然四海的安危,洞悉歷代治亂的道理【5】,不愧為聖德賢明的君王。第二皇子惟仁親王,他母親染殿皇后是攝政關白忠仁公藤原良房的女兒,親族之中公卿滿門,權傾朝野,不同一般。一個有文韜武略的才幹,一個有輔弼萬機的棟樑,各有所長,互不相讓。為第一皇子惟喬親王祈禱的,是與他外祖父同族的紀僧正信濟,他乃是京都護國寺的長老弘法大師的弟子。為第二皇子惟仁親王祈禱的,是他外祖父忠仁公的護侍僧、比叡山的惠亮和尚。人們都七嘴八舌地說:“雙方都是旗鼓相當的高僧,怕是很難解決此事吧。”天皇剛剛晏駕,公卿們便商議道:“本來應該由臣等共同商議擇定,但各抒一己私見,只怕會引起天下非難,因此,倒不如用賽馬和相撲比試一下運氣,根據勝負來決定由誰繼承寶祚。”就這樣商議妥當了。

同年九月二日,二位皇子親蒞宮禁中的右近馬場。王公卿相個個身穿錦袍,馬配玉轡,環侍如雲,燦列如星,真可說是舉世罕見的盛況,天下的壯舉。這些公卿和殿上人,按平時心之所向,分為二群,各自為自己的人擔憂。作祈禱的高僧,更是不敢怠慢。信濟在護國寺設壇,惠亮在宮中的真言院設壇,盡心竭力,各逞所能。惠亮宣稱業已身死,藉以消解信濟僧正的意志,實際上他卻披肝瀝膽,專心一志地在祈禱。十次的賽馬開始了,頭四回第一皇子惟喬親王得勝,後六回第二皇子惟仁親王取勝。接著舉行相撲比賽。惟喬一方由名虎右兵衛督出場,他有六十人的膂力。惟仁一方出場的是能雄少將,他身材矮小,人們以為他連名虎的一隻手也敵不過,但他卻苦苦懇求,說這是自己做夢都想做的事,便讓他登場了。名虎和能雄兩人扭在一起,緊抓對方的手,又搡又拽;沒過多久,名虎把能雄高高舉起,摔出二丈多遠。但能雄立即站起身來,並未跌倒,又猛衝上去,大喊著要把名虎摔倒;名虎也大吼一聲去抓能雄。雙方勢均力敵,未分勝負。但名虎身材高大,佔有絕對優勢。第二皇子惟仁的母親染殿皇后見能雄情形不妙,便連連派人告訴惠亮說:“我方已露敗相,這且如何是好。”惠亮和尚以大威德明王為本尊,虔誠禮拜,說道:“這真是可悲的事。”隨手舉起金剛杵敲破自己的腦殼,把腦髓同乳木攪和在一起,焚燒起來,冒出煙,捻著顆顆佛珠,拚命地祈禱。這樣,能雄竟然大獲全勝。於是,惟仁親王得以登基即位,是為清和天皇,後改稱水尾天皇。從此之後,比叡山只要有事,便說:“惠亮破頭顱,清和承帝祚,尊意【6】揮智劍,菅原受鎮撫。”帝位的繼承一向都由天照大神的意志來決定,唯有這一次卻是靠佛門的法力所為。

平家在西國聞聽四皇子立為天皇的消息,後悔地說:“這真是疏忽,把三皇子、四皇子都帶出來就好了。”大納言平時忠說:“如若那樣,木曾義仲奉為主君的高倉宮的兒子義圓便會立為天皇,因為義圓在讚岐守重秀的撫育之下削髮為僧,正好逃奔在北國。”人們又說:“出家的皇子怎能繼位呢!”時忠說:“這倒沒事。還俗為王的事,外國也有不少先例,我朝的天武天皇【7】在東宮時為免遭大友皇子猜忌,削去鬢髮,隱居在吉野的深山里,後來舉兵滅了大友皇子,繼承皇位。孝謙天皇【8】在位時仰崇佛心,削髮出家,法名法基尼,禪位給太子;後來又還俗重踐寶祚,改稱為稱德天皇。義圓本來就被木曾奉為主君,立他登基是理所當然的。” 同年九月二日,法皇派公卿為敕使去祭祀伊勢神宮,派為敕使的是參議長教。太上天皇派公卿為敕使祭祀伊勢神宮之事,在朱雀、白河【9】、鳥羽三代都有先例,但那都是出家之前的事;至於在出家之後,這倒是頭一回。

-------------------------- 【1】受領是一國的行政長官,相當於我國古時的州郡太守。 【2】這裡是指當初由肥後守貞能從九州帶到京都的三家軍馬,這時產生離異之心。參見第七卷第十三節。 【3】安樂寺即原來菅原道真的舊宅。 【4】即後鳥羽天皇。 【5】這一句是套用白居易的詩《百鏈鏡》:“四海安危居掌內,百王治亂懸其中。”。 【6】尊意是天台宗第十三代座主,因在承平、天慶年間懾服平將門,頗負盛名。這裡是說尊意的法力鎮伏了菅原道真的冤魂作祟。 【7】天武天皇系天智天皇之弟,在東宮時出家為僧。天智天皇去世後,其子大友皇子繼位,是為弘文天皇。壬申之亂爆發後,天武起兵,攻滅弘文,自立為天皇。 【8】孝謙天皇是日本第四十六代天皇(749—758年在位)。第二次即位稱作稱德天皇。 【9】白河天皇是日本第七十二代天皇(1072—1086年在位)。 -------------------------- 三 麻線團 卻說筑紫方面,有消息稱要建造皇宮,但建都之事卻沒有定妥,天皇暫且仍住在岩戶少卿大藏原田種直的邸宅。平家的人有的住在荒郊,有的住在田野,真是“未聞擣衣聲,當知在邊塞”。皇居雖說是在山中,但那粗樸的殿堂,卻也別有一番風味。天皇先到宇佐神宮行幸,暫時下榻在大宮司公道的住所,公卿和殿上人住在神社的殿堂,五位、六位的官員住在廊下。四國九州的軍兵在庭院居住,這些人披甲執銳,有如雲湧,神社的朱牆也似增添了新的色彩。住在神宮的第七天,清晨時分,內大臣宗盛說神明給他託了一夢。夢中推開寶殿的門,聽見莊嚴的聲音說道:“世上的煩惱,神明也無法救助,何必費心祈禱!”大臣醒來,心煩意亂,遂低聲吟了一首古歌: 懸望於萬一,其心亦可哀; 堪憐寒秋暮,蟲鳴弱且衰。 時值九月中旬了,秋風瑟瑟,荻葉翻飛,和衣而臥,眼淚浸濕了衣袖;這種深秋的哀愁雖然到處相同,然而在羈旅之中卻很難忍受。九月十三日的夜是最適於賞月的,遙念故都不禁潸然淚下。天空雖然無雲,但以淚眼望去卻是那麼的迷濛。從前在宮中殿上賞月之事,至今想起宛如就在眼前。薩摩守忠度作歌道: 去年賞明月,同在殿堂中; 今夜故居人,思我當忡忡。 修理大夫經盛也作歌一首: 去年共賞月,此事最相思; 徹夜傾肺腑,伊人永誌之。 皇后宮亮經正詠歌道: 千里徵人在,露重旅途長; 今夜故都月,照我在異鄉。 豐後國是刑部卿三位藤原賴資的領地,由他兒子賴經代理國司。賴資在京師下令給賴經說:“平家被神明所拋棄,被君王所拋,逃出帝都,流浪海上,但鎮西諸人竟予收留而厚遇之,真是讓人奇怪啊!豐後國千萬不要與他們同流合污,請一定要與我協力將其逐出國外!”賴經把這件事告知了本地的勇士緒方三郎維義。 這維義是個窮凶極惡之徒。以前在豐後國的片山里住著一個婦人,她有一個獨生女兒,沒有出嫁,背著母親和一個男人鬼混,日久天長,有了身孕。母親疑惑不解地問道:“什麼人常來找你?”女兒答道:“只見他來,不知他去哪兒。”母親教她說:“以後他回去之時,做出標記,跟在後頭,查明他的去向。”女兒按照母親的囑咐,當那男人早晨回去之時,在他淡綠色狩衣的領子上插一根針,別住一個麻線團,她牽住線頭跟著走去。見他走至豐後國和日向國的交界處人稱姥岳峰的山腳下,鑽進一個大岩洞裡去了。女人在岩洞外邊聞見裡面有很大的呻吟聲,於是說道:“我特地來找你,請出來見我吧。”裡面答道:“我現在不是人形,你見了會嚇壞你,趕快回去吧!你懷的是個男孩,將來使刀射箭是九州二島無人能比的。”女人又說道:“不管你長得如何,咱們平素的情分是不會變的,你快出來,相互見見面吧!”話音剛落,只見有如地動山搖一般從岩洞裡爬出一條五六尺粗,長有十四五丈的大蛇,原來插在衣領上的那根針,恰好扎在它的喉嚨上。女人一見嚇破肝膽了,伴她同來的十幾個人也都嚇得魂飛魄散,喊叫著逃跑了。女人回去不久,生了一個男孩,交給外祖父太大夫去撫養,還不滿十歲,就長得腰粗、臉長、身材高大。在七歲那年就換了成人衣冠,因為外祖父名叫太大夫,所以取名為大太。無論冬夏,手腳總是皸的,因此又叫他皸大太。那個大蛇是日向國所崇祀的高知尾明神的神體,緒方三郎就是這個皸大太的五代玄孫。因為他是這樣可怕的先祖的後裔,如今接到國司的命令,便說是奉了法皇的聖旨,發出檄文給九州二島,所有的軍兵都歸他指揮了。 -------------------------- 四 撤離太宰府 平家本想在太宰府建都,並在那裡建造皇宮,因為傳聞緒方維義蓄謀造反,使得平家心中不安。大納言平時忠說:“這個緒方維義本是小松殿的從卒,哪一位小松殿的公子去安撫一下吧。”“理應這樣。”於是,小鬆的新三位中將平資盛率五百騎奔赴豐後國,想盡辦法勸說。但是維義拒不聽從,並說:“常言雲,大事須由小事做起,現在就該把你們抓起來才對。不過,不抓你們,你們也沒啥作為,放你們快回太宰府去,讓你們聚在一處等候天命吧。”說罷,便把他們趕走了。維義派他的次男野尻二郎維村為使者,到太宰府說道:“平家為我們的主君,一直蒙受重恩,本應該脫下甲胄,放鬆弓弦,投奔到你們的麾下。無奈法皇有旨,叫迅速把你們趕出九州,所以還是請你們趕快離開這兒吧!”大納言平時忠穿著紅帶繫著的直裰,葛布的裙褲,戴著立烏帽子,接見了維村,說道:“我平家的先君是天孫四十九世的正統,人皇八十一代的帝冑,天照大神、應神天皇都給予庇佑。特別是故太政大臣入道公,平定了保元、平治兩次叛亂,把你們九州兵馬招至京師,置於麾下。如今你們竟然遵奉豐後國鼻子國司的命令,聽從東國北國的兇徒源賴朝、源義仲等人的唆使,企圖接受采邑,封賜莊園,要把我們逐出九州,未免太卑鄙了。”豐後國的國司刑部卿三位賴資的鼻子長得很大,時忠卿才這麼說。維村回來,向父親如實復命之後,維義說:“這是廢話,過去是過去,如今不一樣了。既然這樣,就趕快把他們趕出九州吧!”於是傳令聚集大軍。平家聞之,大夫判官季定、攝津判官守澄說:“考慮到今後對這般人的影響,這是不能容忍的。讓我們去把他們擒了來。”他們二人帶領三千餘騎開赴築後國高野的本莊,攻打了一晝夜。只因維義的兵馬有如飛蝗聚集,層層密布,未能成功,只好引軍撤回。 緒方三郎維義率三萬餘騎進攻,平家得到消息之後,慌作一團,毫無準備就匆忙撤出了太宰府。這個太宰府是崇祀天滿天神之處,平家曾虔誠祈禱,寄予很大希望,現在只好從這塊神域落荒而逃了。抬禦輿的人也找不著了,那蔥花鳳輦徒具虛名,皇上只得乘坐用雙手抬的小轎。母后以下所有那些貴夫人都把褲腿捲起繫牢。內大臣及所有公卿和殿上人也紮起裙褲兩側的開衩係於腋下;爭先恐後,徒步跣足,過護城河往箱崎的渡口逃走。偏巧那時傾盆大雨,風捲塵沙,無人不悲傷哭泣,臉上的淚和落下的雨混在一起無法辨別。沿途參拜了住吉、箱崎、香椎、宗像的神社,一心祈禱天皇能夠重返舊都。穿過垂見山、鶉濱等巍峨險阻,走向那浩渺無涯的平沙地帶,艱難的行程磨破雙腳,染紅了沙路;穿紅褲子的弄得更紅,穿白褲子的染紅了褲腳。從前唐玄奘越過流 沙荒嶺,其艱難困苦也不過如此吧。但是三藏受難,志在取經,利人利己;而平家是為仇敵所迫,今日可以想見來生的苦難,所以就更加悲哀了。 【1】平家一行原打算即使遠赴新羅、百濟、高麗、契丹,海角天涯,付出任何代價都在所不惜,無奈風狂浪惡,事不由己,便由兵藤次秀遠作先鋒,屯駐在山賀城。但還未坐暖席子,又聽說敵人要進攻山賀城,於是改乘小船,連夜駛往豐前國的柳之浦。想要在這裡建造皇宮,只因地面過於狹小,未能如願。後來,又聞說源氏大軍從長門向這裡進攻,便乘漁船逃到海上去了。 小松殿的三公子、左中將清經,一直是個想不開的人,他說:“源氏已佔領了都城,又叫維義從九州給攆了出來,我們全家就如落網之魚,根本無處可逃,看來日子不長了。”於是在月夜之中,靜下心來,走到船艙外面,拿起橫笛吹支曲子,唱幾首和歌,然後又從容地讀了幾段佛經,念了一陣佛號,最後就投身大海了。所有的人無不悲傷哭泣,但這又有何用呢。 長門國是新中納言知盛卿的封地,由紀伊刑部大夫道資代理國司。道資得知平家乘小舟出奔的消息,趕緊獻上大船一百餘艘。平家於是改乘大船,向四國駛去。到了四國之後,便以阿波民部大夫重能的名義徵集四國的民夫,在讚岐的屋島因陋就簡地建造木板房屋的朝堂。但在動手建造之後又覺得這樣簡陋的民房根本無法當作皇上居室,便決定用船隻暫作行宮。內大臣以及公卿、殿上人只好在漁夫的茅屋內度日,在粗鄙的廬舍裡過夜。充作行宮的船浮泊在海上,皇上的寢宮任憑波浪搖擺,沒個平靜的時候。人們望著潮來潮去,沉浸於深深的鄉愁之中;看著披滿白霜的葦葉,不禁發出人命危淺的喟嘆。遠處海濱傳來浪拍千里的巨響,令人晨起徒增惆悵;近處船舶傳來櫓棹之聲,讓人夜晚更加傷心。遙望遠處白鷺在松林上空飛翔,疑是源氏的白旗飄展;聽見野鷗在遼闊的海上喧鳴,以為是敵軍趁夜行船,不禁心驚膽戰。海風侵膚,翠黛紅顏姿色日衰;蒼波耀眼,徵人望鄉垂淚難禁。昔日翠帳紅閨,如今土屋草簾;往日錦爐薰香,現在蘆火炊煙。這些貴夫人們過著這村野生活,個個傷悲不已,血淚不干,綠黛殘亂,面目全非了。 -------------------------- 【1】另有些版本在這句話之後還有這麼一段:“原田大夫種直原來率二千餘騎和平家一路出奔,後來,山鹿兵藤次秀遠率數千騎來迎接平氏,而原田與秀遠素來不和,於是原田覺得自己參與進來並非好事,便在中途引軍折回了。當通過蘆屋渡口的時候,想到這個地名和當初從京都赴福原所經過的地名相同,這是比任何地方都更容易引起人們鄉思,激起人們感慨的。” -------------------------- 五 欽封徵夷將軍 且說鎌倉的前兵衛佐源賴朝,在鎌倉安居不動,卻接奉了晉升為徵夷將軍的欽旨。前來傳達欽旨的使者左史生【1】中原泰定,十月十四日到達關東。兵衛佐說:“賴朝以前屢遭朝廷譴責,今以崇尚武勇,得在鎌倉榮獲晉升為徵夷將軍的聖諭,不能在私宅接旨,應該到若宮神社去。”於是便到位於鶴岡八幡的若宮來了。這個神社的建築和京都石清水的八幡神宮相差無幾,有迴廊,有樓門,有十餘町長的甬路。誰最合適接受欽旨呢?經過商議,最後商定:“應由三浦介義澄接旨。因為他是關東八國著名武士三浦平太為嗣的子孫,而且他父親大介義明是為主君殺身成仁的武士,由他來接旨也是對義明亡靈的一種寬慰。” 傳達欽旨的特使泰定,帶來同族家臣二人,從卒十人。裝著欽旨的文袋由雜役的頭目捧著。三浦介義澄也帶來同族家臣二人,從卒十人;這兩個家臣一個是和田三郎宗實,一個是比企藤四郎能員;十個從卒是由十個大名各派一人匆忙前來擔當的。三浦介當天的裝束是:褐色直裰上穿著黑絲縫綴的鎧甲,佩著威風凜凜的腰刀,背後箭筒裡插著二十四支黑羽箭,腋下夾著纏藤的弓,摘下頭盔掛在紐結上,彎著腰接取欽旨。泰定問:“接旨的報上名來。”“三浦荒次郎義澄。”他不是說三浦介,而報了全名。 欽旨是裝在一個文卷箱裡。他接過聖旨呈給兵衛佐。不大一會兒,兵衛佐把文卷箱還給泰定。泰定覺得很沉,打開蓋子一看,原來裝了零碎黃金一百兩。在若宮的拜殿上為泰定擺好了酒宴,由齋院次官親義奉陪,由一名五位大夫傳膳;贈送駿馬三匹,其中一匹備好了馬鞍,由大宮的武士工藤一臈祐經牽著。同時還配備了一處舊茅屋當作宿舍。另外準備了厚綿衣服兩件,內衣十套,紺藍色花布一千反【2】,裝在長形的木箱裡。這次饗宴是很豐盛的。 第二天,泰定到兵衛佐府去回拜,但見設有內外兩層警衛所,共有十六間。外警衛所有家丁從卒並肩屈膝列坐兩側;內警衛所裡源氏族人坐在上座,一群大名和小名列為末座。泰定被請到源氏族人的上座。不大一會,又讓到正殿上去。正殿的客座鋪著紫邊的席子,泰定坐在這裡。主位上鋪著白地花綾鑲邊的席子,簾子高高捲起,兵衛佐在這裡坐定。只見他身穿布衣,頭戴立烏帽子,大臉盤,五短身材,容貌俊美,說話清晰。首先由他陳述自己的見解:“平家害怕賴朝的威勢從京都出奔了,木曾義仲和十郎藏人趁機而入,他們隨意謀取高官厚祿,而且對賞賜給他們的領地肆意挑剔,實在太可惡。奧州的秀衡當了陸奧守,佐竹四郎隆義當了常陸守,不聽賴朝的命令。希望立即頒發欽旨,對他們痛加撻伐。”左使生泰定答道;“泰定此次前來本應手書賀表以表敬意,因為此行限於傳達欽旨,待回京後立即書寫奉上,舍弟史大夫重能也要進表祝賀。”兵衛佐笑道:“賴朝哪敢期望諸位的賀表,既這麼說,就先拜受了。”少頃,泰定要求今天返回京都,兵衛佐再三挽留,便又住了一夜。 次日,到兵衛佐的府上辭行,又蒙贈給淡綠絹絲縫綴的腰甲一套,銀飾佩刀一柄,纏藤的弓、狩獵用的箭若干,馬匹十三,其中三匹配了馬鞍。另贈給同族家臣和從卒十二人直裰、內衣、寬腳褲、馬鞍等多種物件,共裝滿了三十馬馱。除此之外,還贈給大米數十石,以備從鎌倉出發到近江叫作鏡之宿的驛站沿途吃用。據說因數量有餘,途中隨處向僧侶貧民施捨了很多。 -------------------------- 【1】左史生是太政官屬下起草公文的秘書。 【2】反為布的長度單位,一反約為一尺寬三丈長。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