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外國小說 平家物語

第23章 第七卷一~五

平家物語 无名氏 5395 2018-03-21
一 清水冠者【1】 壽永二年(1183)三月上旬,源賴朝與木曾義仲失和。賴朝為征討義仲,率十萬人馬向信濃進發。義仲在依田城聽到這個消息,便離開依田,在信濃和越後交界處的熊坂山擺下陣勢。賴朝率軍駐紮在信濃國的善光寺。義仲派他乳母的兒子今井四郎兼平【2】為使者,去見賴朝說明情況。兼平對賴朝說道:“為什麼要討伐義仲呢?您削平了東八國,將從東海道向平家進攻,而義仲也平定了東山、北陸兩道,正在謀劃早日滅掉平家。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您和義仲突然失和,這豈不是讓平家恥笑嗎?十郎藏人行家【3】對您心懷怨憤,他來投奔義仲,義仲也不便冷落他,因此就接納了他。義仲本人對您可是沒有二心。”源賴朝回答道:“儘管你現在這麼說,但有人告發,義仲的確是要討伐賴朝,謀劃反叛。你所說的我是不會相信的。”於是就以土肥、篠原為先鋒,率兵進攻。義仲聽到這個消息,為了表明自己並無反叛之心,便打發自己年僅十一歲的兒子清水冠者義重,在海野、望月、諏訪、藤澤等有名的武士陪同下,到賴朝那裡作人質。賴朝說:“這麼說,義仲確實沒有反叛的意思,賴朝現在還沒有成年的兒子,好,就收下做我的兒子吧。”於是就帶了清水冠者回鎌倉去了。

-------------------------- 【1】日本古時男兒十一至十六歲之間舉行冠禮,改穿成人服裝,束髮加冠,叫作冠者。 【2】中原兼遠的兒子,樋口次郎兼光的弟弟,是義仲手下四天王之一。參見第六卷第五節註四。 【3】源為義的兒子,論行輩是義仲的叔父。 -------------------------- 二 進軍北國 卻說木曾義仲平定了東山、北陸兩道之後,打算帶五萬人馬進逼京都。平家也從去年就宣稱:明年馬有青草吃的時候就要打仗了。於是山陰、山陽、南海、西海的人馬,奔馳而來;東山道的近江、美濃和飛驒的人馬也已雲集而來,只有東海道自遠江以東的軍兵沒有趕到,只來了西邊的隊伍;北海道若狹以北也未到一兵一卒。

平家計劃討平木曾義仲後,再攻打源賴朝,於是便向北陸道派出了討伐軍。大將軍有小松三位中將維盛、越前三位通盛【1】、但馬守經正、薩摩守忠度、三河守知度、淡江守清房;武士大將【2】有越中前司【3】盛俊、上總大夫判官忠綱、飛驒大夫判官景高、高橋判官長綱、河內判官秀國、武藏三郎左衛門有國、越中次郎兵衛盛嗣、上總五郎兵衛忠光、惡七兵衛景清等,共有大將軍六人,傑出的武士三百四十多人,約十多萬人馬。壽永二年四月十七日辰時一刻從京都出發,向北國進軍。 軍旅所需,一律於沿途就地徵發,自逢坂關以下,所過之處,權門豪家的租稅以至官家的物資,全都充作軍需。志賀、辛崎、三河尻、真野、高島、鹽津、貝津一帶,沿途滋擾尤甚,人們不堪忍受,紛紛逃到山里去了。

-------------------------- 【1】平通盛此時的官階是從三位、官職是越前國國守。 【2】武士大將,參見第四卷第十一節註二。 【3】即越中國的前國司。 -------------------------- 三 竹生島拜神 雖然大將軍維盛和通盛早已率軍前進,但副將軍經正、知度、清房等人卻在近江國的鹽津、貝津一帶停了下來。尤其是經正,擅長詩歌管弦,善於鬧中取靜。一天他來到琵琶湖畔,遙望湖心島嶼,向身邊的藤兵衛有教問道:“那叫什麼島?”回答說:“那就是有名的竹生島。”經正說道:“既然到了這裡,就去看看吧!”於是帶上藤兵衛有教、安衛門守教等五六個武士,坐上小船駛往竹生島去了。

此時正是四月十八日,但見樹梢凝綠,春意闌珊,谷間鶯啼聲漸老,杜鵑初唱報夏來,這的確是個十分有趣的地方。於是捨舟登岸,觀賞風景,其美妙之處真是難以形容。想那秦皇漢武,或派童男童女,或差遣方術之士,令尋不死之藥,並下令不見蓬萊不得返回。可憐他們徒然老死船頭,天水茫茫竟無所得【1】。所說的蓬萊仙境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典籍中曾說:閻浮提【2】中有一湖,湖中突起的水晶山,是仙女居住的地方。大概就是指這個島吧。 經正來到島上神社的明神前,伏身祈禱:“大辯功德天【3】就是古時釋迦如來的法身大士【4】,雖然有辯才天和妙音天兩個名稱,其實卻是一體的,都是為了濟渡眾生。據說來這裡參拜的人,所祈求的願望都能實現,真是有求必應,令人信服。”後來給了布施,天漸漸地黑了下來,十八的月亮也升上來了,照在湖面上,社壇也顯得明亮起來,那景色十分吸引人。神社的僧人們說道:“久仰將軍善彈琵琶,望賜奏一曲。”便拿來琵琶勸請彈奏。經正接過來彈了一支名為《上玄石上》的秘曲。樂聲悠揚響徹神殿,明神為之感動,突然經正的袖子上出現了一條白龍。經正誠惶誠恐,非常感動,不由得落下淚來。於是歌道:

威嚴明神前,祈願誠且虔; 倏忽龍現身,示我將應驗。 如此看來,必可擊敗頑敵,殲滅叛逆,這好像是確定無疑了。於是便高興地回到船上,離開了竹生島。 -------------------------- 【1】白居易《海漫漫》:“……秦皇漢武信此語,方士年年採藥去。蓬萊今古但聞名,煙水茫茫無覓處。……不見蓬萊不敢歸,童男童女舟中老。……”。 【2】意為人間世界,位於須彌山南面的海上。 【3】即大辯才天和功德天,前者是掌管歌詠音樂的女神,極富辯才,保佑人長壽;後者也叫吉祥天,是保佑人增加福祉的女神。都屬於日本崇信的七福神。 【4】法身大士,即如來以法身(理智之身)顯現的菩薩。 。

-------------------------- 四 火打城交戰 木曾義仲雖然人在信濃,但卻在越前國的火打城佈置了防線。派到這城堡裡的人馬,以將士平泉寺的長吏齋明威儀師【1】、稻津新介、齋藤太、林六郎光明、富樫入道佛誓、土田、武部、宮崎、石黑、入善、佐美等人為首,共計六千餘騎。這座城池非常堅固。四周重巒疊嶂,磐石環繞,後有山峰作為屏障,前有山峰作為壁壘,更有能美河和新道河環繞於城郭前。在兩河交匯處,用了一些樹木打樁築堰,造成了一道攔河壩。於是河水在東西兩面的山腳下匯集起來,形成了一個湖泊。真個是:水浸南山青翠蕩漾,波映夕陽紅輪半隱。那無熱池【2】底象鋪了金銀沙,昆明池【3】岸邊好似泛出德政之船。實際上這火打城的人造湖泊,只不過是築起堤壩,攔蓄河水,蒙混敵人而已。平家大軍到了這裡因無船可渡,只好停在對面的山上,虛耗時日。

卻說火打城內的平泉寺長吏齋明威儀師,心裡向著平家,他繞過山麓,將寫好的密信裝在空心的箭頭里,悄悄地射入平家的陣地。信中寫道:“這湖泊本非原有,乃是暫時堵塞河水而成,可於夜間派精細兵卒,拆除攔水木柵,河水自會洩去,騎馬即可輕易渡過。請速速渡河,到時我為內應,從其背後襲擊。平泉寺長吏齋明威儀師謹啟。”大將軍維盛閱後大喜,當即派出步兵清除了攔水木柵。那看起來浩瀚的湖泊,好像山洪傾瀉一樣,不久就流盡了。平家大軍不再猶豫,蜂擁著渡了過去。城裡的軍隊雖奮勇抵抗,但畢竟眾寡懸殊,無濟於事。平泉寺長吏齋明威儀師總算是對平家盡到了忠心。稻津新介、齋藤太、林六郎光明、富樫入道佛誓等在城被攻陷後,退到加賀國的白山、河內去了。平家軍隨後又打到加賀,焚毀了林、富樫二座城池,可謂所向披靡。這個消息由附近各驛站派出的信使飛報京都,宗盛內大臣自不用說,所有留在京內的平家一族的人,無不歡喜雀躍。

這年五月八日,平家軍在加賀國的篠原聚集了十餘萬騎,分作前後兩路進發。正面一路的大將軍是小松三位中將維盛,越前三位通盛;武土大將以越中前司盛俊為首,總兵力為七萬餘騎,向加賀和越中交界的砥浪山出發。攻敵背面的一路,大將軍為薩摩守忠度、三河守知度;武士大將以武藏三郎左衛門為首,總兵力三萬餘騎,向能登和越中交界的志保山挺進。這時木曾義仲正在越後國的國府,得悉此信,立即率領五萬餘騎前去迎敵。按他打勝仗的慣例,仍兵分七路:先由他叔父十郎藏人行家率領一萬餘騎到志保山狙擊平家軍,是為前路軍;由仁科、高梨、山田次郎等率七千餘騎向北黑坂【4】方向進擊,是為後路軍。由樋口次郎兼光、落合五郎兼行率七千餘騎向南黑坂進擊。另以一萬餘騎埋伏在砥浪山口、黑坂山麓、松長的柳原、茱萸的叢林裡。今井四郎兼平率六千餘騎渡過鷲瀨淺灘,在日野宮叢林布陣。木曾義仲本人親率一萬餘騎橫渡小矢部,在砥浪山北邊的羽丹生一帶布陣。

-------------------------- 【1】威儀師是出家授戒時負責司儀的僧人。 【2】無熱池,據傳說位於印度大雪山之北,以金銀琉璃裝飾河岸。 【3】公元前120年漢武帝在長安西南開鑿的人工湖(故址在今斗門鎮東南),在此訓練水軍以攻昆明國,故稱昆明池。 【4】從砥浪山攀登俱梨迦羅山嶺的坡道叫黑坂,北坂的路叫北黑坂,南坂的路叫南黑坂。 -------------------------- 五 禱文 木曾義仲說道:“平家統領的是一支大軍,人數很多,一定是想跨越砥浪山,衝進開闊地,進行正面作戰。這樣兵力的多少對勝負就起決定性作用了,被敵軍以絕對優勢兵力打過來可不好,預先要派出旗手插些白旗,平家軍看到白旗一定會說:'啊,源氏的兵迎上來了,肯定不少人呀,若毫無防範地衝到開闊地去,敵人對地形很熟悉,我們生疏,若被包圍起來那就慘了。幸好四周都是懸岩峭壁,敵人不能從後面進攻,暫且停止前進,讓馬也歇歇腳吧。'於是便會在山里停下來。這時候我軍就作出要去迎戰的架勢,只要等到天黑了,便可把平家大軍趕到俱梨迦羅峽谷裡去。”於是就叫人去把三十面白旗豎在黑坂的頂上。不出所料,平家看到這些白旗果真說道:“啊呀,源氏的先頭部隊迎上來了,部隊的人數一定不少,若冒失地衝到開闊地去,敵人熟悉地形,我們生疏,被包圍起來可就慘了。幸好這山都是懸岩峭壁,敵人不會從後路攻上來,正好可以餵馬,讓馬休息一下。”說著便在砥浪山里叫猿馬場的地方停留下來。木曾義仲在叫作羽丹生的地方布好了陣,向四周舉目眺望,但見夏日山坡上的綠樹叢中隱約有一抹紅牆,是一座典型的屋棟外露的神社,前面還矗立著牌坊;便問熟悉當地情況的人:“這是什麼廟,供的是什麼神?”答說:“是八幡神,這裡原來是八幡的領地。”木曾聽了很高興,把軍中書記大夫坊覺明【1】叫過來,說道:“義仲很幸運,能來到新八幡神殿附近作戰,看來是勝利在握的嘍。所以義仲想寫一篇禱詞,一則為了留給後世,一則為了祈禱當前的勝利,你看如何?”“這當然很有必要。”覺明說著便下馬來,準備書寫。那覺明身穿深藍色的直裰【2】,罩著黑革縫綴的鎧甲,掛著黑漆的腰刀,背上插著二十四支黑色的鷹翎箭,肋下夾著塗漆纏藤的弓,摘下頭盔掛在鎧甲的紐結上,從箭筒底下取出小硯和紙張來,屈膝端坐在木曾面前,便開始寫起來。看上去的確是文武兼備的將才。

這覺明原是儒家出身,在勸學院時名叫藏人道廣,出家後改名最乘坊信救,平時也常來往於南都一帶。當高倉宮潛入園城寺策劃討伐平氏,向比叡山和奈良兩處寫信搬兵時,奈良興福寺的回信就是由他執筆的。信中曾寫道:“清盛乃平氏之糟粕,武家之塵芥。”清盛看了信後大為震怒,並揚言:“好個信救法師,竟敢說我淨海是平氏糟粕,武家塵芥,真是豈有此理,把這廝給我抓來,處以極刑。”於是,信救便逃出南都,流亡北國,做了木曾公的書記,化名為大夫坊覺明。 這篇禱文是這樣寫的: 歸命頂禮,八幡大菩薩乃日域朝廷之主宰,歷朝明君之先祖;為守寶祚,濟蒼生,乃盡顯釋迦之尊容於人間,開啟三所之權扉【3】於此地。茲自近年以來,有平氏相國者,管領四海,騷擾萬民,實為佛法之仇寇,王法之大敵。義仲不才,生於弓馬之家,繼承箕裘之業,念及平氏之殘虐,乃不顧一己之安危,委命於天,獻身於國,誓舉義兵,殲滅凶頑。然我源平兩家,雖已陳兵列陣,而士眾未得一心,勇氣或有不備,當此心懷疑慮之際,乃高舉陣旗於戰場,匆匆拜謁三所之神殿,幸蒙神明顯靈賜助,掃滅兇徒,定無疑義矣。歡喜落淚,感銘肺腑。且曾祖父前陸奧守義家朝臣,歸依於本神宮之下,乃更名為八幡太郎。自茲以還,凡屬門下族輩,無不歸心虔敬。義仲係其後裔,久已傾心。今者,舉此大事,猶如幼兒以蠡測海,螳螂以臂擋車。但我為國而發此難,實非為家為身而興此舉。誠心所至,神明感應。幸哉,快哉!伏願更以菩薩之威光,靈神之助力,決勝負于一舉,退頑敵於四方。倘若虔誠之祈禱,能獲神靈垂顧,肯賜冥佑,請顯示吉兆,是為至禱。 壽永二年五月十一日 源義仲敬白 於是義仲等十三人,各取出一支鏑鏃,連同禱文供奉於大菩薩寶殿,祈求道:謹乞大菩薩遙詧我等真誠不二之心,敕令三隻山鳩從雲中飛來,飛翔於源氏白旗之上。 從前神功皇后攻討新羅【4】,我方勢弱,敵方勢強,在此形勢不利之際,皇后對天祈禱,適有三隻靈鳩出現於盾牌前面,新羅兵果然潰敗。再說義仲等的先祖賴義朝臣,征討貞任、宗任【5】之時,我軍兵力薄弱,兇徒則勇猛頑抗。賴義朝臣乃向敵軍發動火攻,大聲喝道:“此乃神火也,非我之火。”話一說完,突然狂風大作,吹向敵陣,貞任盤踞的栗屋河城悉被燒毀,不久,全軍覆沒,貞任和宗任便都滅亡了。木曾公不忘先祖事蹟,乃下馬卸甲,淨手漱口,滿懷期望地衷心叩拜,恭候靈鳩到來。 -------------------------- 【1】大夫坊覺明:覺明是法號,坊是僧人的尊稱。他曾任藏人,官階五位,故稱作大夫。 【2】直裰,參見第一卷第四節註三。 【3】除了應神天皇、八幡神社還祭祀神功皇后和比姬大神,故稱三所。權扉是權現之扉的意思,是說佛曾在此地現身。 【4】這是傳說,並非史實。 【5】這二人是陸奧地方獨霸一方的豪族,源賴義奉敕討伐,貞任戰死,宗任被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