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外國小說 平家物語

第18章 六~十

平家物語 无名氏 8534 2018-03-21
六 咸陽宮 再考察外國的先例,燕太子丹被秦始皇拘於秦國十二年,太子丹曾流著淚懇求道:“本國有我的老母,請讓我回去看她一看吧。”始皇冷笑著說:“你想回去嗎?那好,就等到馬生角,烏白頭吧!”燕丹便禱告天地:“但求馬生角,烏白頭,使丹能歸故土,見慈母一面。”那時正值天竺的妙音菩薩前往靈山聽佛祖訓誡不孝之輩;中國則出現了孔子、顏回,開始傳播忠孝之道。冥冥中的神佛,俗界中的聖賢,無不憐憫有孝心的人,因此生了角的馬出現在宮中,白了頭的烏鴉棲於庭前樹上。始皇見了烏頭馬角,大吃一驚,因為綸言【1】在先,斷無變更之理,只得放了太子丹,讓他回歸本國。然而始皇又不甘心。在秦燕之間隔著楚國,又有大河橫貫其間,架在河上的橋叫楚國橋。始皇便派人去設置了機關,使燕丹過橋時落下水去。燕丹走上橋時,果然掉進了河裡,但並沒有因此被淹死,而是像走在平地上一樣,平安地渡到對岸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回頭一看,原來有數不清的烏龜浮在水面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使他安全地走上岸來。這便是神佛聖賢垂憐孝子的緣故。

太子丹心中怨恨,不肯順從始皇。始皇打算派兵去討伐燕丹。燕丹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害怕,便請來一個叫荊軻的勇士,封他為大臣。荊軻想招納另一個勇士田光。田光說:“你知道我年輕時的事,所以前來找我。騏驥能日行千里,一旦老了就連駑馬也比不上。現在我不中用了,就不要把我看成勇土了。”說完便想回去。荊軻說道:“這事非常機密,千萬不要洩漏出去。”田光說:“沒有比被人懷疑更令人恥辱的了,如果此事泄漏出去,我一定會被懷疑。”說罷,便在門前的李樹上撞死了。還有一個勇士樊於期,原是秦國人,因父親、叔父和兄弟,全被秦始皇殺害,便逃到燕國避難。始皇曾詔告天下:“有持樊於期頭來見者,賞黃金五百斤。”荊軻得知此事,便找到樊於期說道:“聽說你的頭值五百斤黃金,你把頭借給我,我去見始皇,他一定會高興地檢視,那時我拔劍刺進他的胸膛,就非常容易了。”樊於期跳起來,長嘆一聲說:“我的父親、叔父、兄弟都被始皇殺害。我日夜不忘此事,恨之入骨,但苦於報仇無門。如果真的能夠殺死始皇,我把頭給你,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說罷便刎頸而死了。

又有一個勇士叫秦舞陽,也是秦國人,在十三歲時殺了仇人,逃到燕國,是個無比的勇士。當他發怒時,大丈夫也會被嚇得肝膽俱裂;當他發笑時,孩子也可與他嬉戲擁抱。荊軻請他作嚮導,一起入秦。一天晚上,投宿在某一山麓,聽得附近村落有管弦之聲,便藉其音調占卜此行吉凶,占得敵方為水,我方為火。後來天亮日出,忽見白虹貫日而不透【2】。於是荊軻說:“看來,我們要想成功很不容易呀!” 但現在也不能退回去了,便來到秦國的都城咸陽宮。將奉獻燕國地圖和樊於期首級的事奏上去之後,始皇便令臣下來取。荊軻說道:“這絕不能由別人轉呈,一定要親自獻上。”於是,秦始皇便下令準備好朝會的儀式,召見燕國使者。這咸陽都城,周圍一萬八千三百八十里,皇宮建在三里高的土台上,建有長生殿、不老門,以黃金做成日形,以白銀做成月形,地上鋪著真珠砂、琉璃砂、黃金砂。四周有四十丈高的鐵牆圍繞,宮殿上張著鐵網,戒備森嚴,就連冥界的使者也休想進來。春天飛雁回到北國的時候,這鐵牆有礙其飛行,於是就在鐵牆上開了一個雁門,便於飛雁出入。其中有個阿房宮,秦始皇時常臨幸這裡,將此作為處理政務的殿堂。阿房宮高三十六丈,東西九町,南北五町,殿堂下邊豎著五丈高的旗桿,殿頂鋪著琉璃瓦,裡面裝飾著金銀。荊軻捧著燕國地圖,秦舞陽捧著樊於期的首級,順著長長的白玉石階走上殿去。秦舞陽被大殿的宏偉和警戒武土的威嚴嚇得發起抖來。秦始皇的臣下起了疑心,說:“秦舞陽有叛逆之心,刑餘之人不可接近君王。君子不近刑人,近刑人則輕死之道也【3】。”荊軻道:“舞陽並無反叛之心,只是因為習慣於鄉間的鄙陋,而今見了宮殿便不習慣,所以舉止有些失措而已。”於是那些臣下又都平靜下來。這時已然走到了秦王身邊,便奉上燕國地圖和樊於期的首級請他驗看。當秦始皇看到裝地圖的匣子裡藏著一把像冰雪一樣閃著寒光的利劍時,便想轉身逃開。這時,荊軻一把抓住秦始皇的衣袖,用劍直指他的胸前。始皇眼看性命難保,殿下雖有無數軍兵,卻無法救護,只能看著始皇將要被殺而歎惜罷了。秦始皇說:“請稍等片刻,讓我再聽一次愛後的琴音吧。”荊軻就沒有立即動手。秦始皇后宮中有三千嬪妃,其中華陽夫人為彈琴能手。只要一聽到她的琴聲,無論多麼勇猛的武士都可以平息怒氣;天上飛鳥會因之下落,地上草木會因之搖動,更何況這次是最後為始皇彈奏,邊哭邊彈,一定是更加感人吧。荊軻也垂首側耳地聽著,鬆懈了行刺的大志。這是,華陽夫人又彈了一曲,曲曰:

七尺屏風可逾越, 羅穀單衣裂可絕。 【4】 荊軻不解其意,始皇卻已明了,立即掙斷衣袖,越過七尺屏風,躲到銅柱後面。荊軻又急又怒,以劍投擊,這時,在殿上值班的御醫將藥袋向荊軻擲來,那劍便掛著藥袋扎進六尺粗的銅柱上,荊軻手中沒有了劍,不能繼續投擊,秦始皇回過身來,揮舞自己的劍,將荊軻斬成幾段,秦舞陽也被殺了。以後又發兵滅燕。蒼天不佑,白虹貫日不透;秦始皇大難不死,太子丹終被滅掉。追隨平家的人都說:“當今的源賴朝也是如此吧。” -------------------------- 【1】綸言即帝王的話,《禮記》有云:“王言如係,其出如綸”。 【2】這里以白虹比喻兵器,以日比喻皇帝,貫而未透預示謀刺不成。此句來源於《史記·鄒陽傳》:“白虹貫日,太子畏之。”。

【3】見《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 【4】見《史記正義》。 “秦王曰:今日之事從子計耳,乞聽瑟而死。召姬人鼓琴,琴聲曰:'羅穀單衣可裂而絕,八尺屏風可超而越,鹿盧之劍可負而拔。'秦王於是奪袖越屏風走之。” -------------------------- 七 文覺苦修 卻說那源賴朝,因為父親左馬頭義朝在平治元年(1159)十二月謀反,於永曆元年(1160)三月二十日年僅十四便被放逐到伊豆國的蛭島,至今已度過二十多年。這麼多年來一直平平安安地度過,為什麼到了現在才發起謀反呢?據說是因為高雄的文覺上人慫恿的緣故。 這個文覺本是渡邊【1】的遠藤左近將監【2】茂遠的兒子,叫遠藤武者盛遠,是上西門院【3】從事雜役的武士。十九歲時發起道心,出家修行。他說:“修行到底是什麼樣的大事,讓我試試看。”就在炎熱的六月裡,在野草不動的太陽底下,鑽進深山叢莽中,仰臥在地上,任憑虻、蚊、蜂、蟻等毒蟲在身上連螫帶咬,他卻一動也不動,一連七天沒有起來。第八天起來之後就向別人問道:“修行就是這樣的嗎?”對方回答說:“如果是這樣,怎麼能活得下去呢!”“這麼說來,修行是十分容易的了。”於是,就出家修行去了。

走到熊野地方,原想就在那智山寺院裡修行,轉念一想,不如在修行之前先到著名的瀑布下沖洗一番,於是就來到瀑布下面。那時正是十二月中旬,山中下著雪,水面上也結了冰,山中的小溪默默無聲,冷風從山上吹來,瀑布的白練凝成了冰柱,山中到處一片雪白,連樹木的枝梢都分辨不出來了。但文覺跳進瀑布底下的水潭里,水浸到脖頸,口中念起不動明王的慈悲咒語。本想一氣按定數念完,可是念了二三日倒還可以,到了四五日就挺不住了,終於浮了出來。從幾千丈的高處落下的瀑布,他怎能經受得住。因此立刻被水勢沖倒,在刀刃一般的岩石叢中沉浮著,隨水漂流了五六町。這時岸上走來一個長得十分可愛的童子,抓住文覺的雙手,將他拉了上來。人們覺得十分奇怪,生起火來給他取暖。也是他命不該絕,沒過多久就緩過氣來了。文覺略微恢復了點知覺,便睜開眼睛發怒道:“我要在這瀑布下沖洗二十一天,念滿慈悲咒語三十萬遍,現在只有五天,連七天都不到,你們怎麼把我拉上來了?”嚇得人們毛髮倒豎,不敢回話。他便又回到潭里,讓瀑布衝打去了。

第二天,來了八個童子,要將他拉上來。但文覺拼命地掙扎,不肯上來。到了第三天,文覺又不行了。也許是怕他弄髒潭水吧,兩個梳著髻角的仙童從瀑布上降了下來,用他們又暖又香的手,將文覺從頭到手指足趾撫摩一遍,文覺這才像做夢一樣甦醒過來,問道:“你們是什麼人呀?為什麼這樣憐恤我?”那兩個童子答道:“我們是至大至聖不動明王的使者,叫作矜迦羅和製吒伽。明王敕令,說文覺上人發下大願,要修勇猛的苦行,要我們予以協助。因此我們就來了。”文覺高聲問道:“那麼明王在什麼地方?”答說:“在兜率天。”說完便飛升到遙遠的雲朵中去了。文覺雙手合十禮拜道:“哎呀,我的修行連不動明王都知道了。”心裡非常高興,重新又回到水潭里去任瀑布衝打。當真出現了稀奇祥瑞的景象,吹來的風不再覺得那麼寒冷了,落下來的水熱氣騰騰,這樣二十一天的大願終於完成了。在此之後,他又在那智山閉門誦經一千日,到大峰藏王權現堂參拜了三次,到葛城金剛山去了兩次,高野、粉河、金峰山、白山、立山、富士山、信濃的戶隱、出羽的羽黑等日本所有著名寺院廟宇全都遊歷修行過了。由於還有點眷戀故鄉,便又回到了京都。因此,人們稱讚他是最有靈驗的修驗者【4】,他的祈禱能使飛鳥落地,其效驗象利刃一樣所向披靡。

-------------------------- 【1】渡邊即渡邊族。遠藤氏原是藤原忠文的後裔,住在攝津國的渡邊。 【2】是左近衛府的三等官。 【3】上西門院為鳥羽天皇的皇女,名統子。 【4】修驗道是佛教的一派,講究修練苦行,念咒祈禱,本出於密宗,與道教相近,其教徒通稱山伏,也稱修驗者。 -------------------------- 八 化緣簿 後來,文覺上人進入高雄山的深處,潛心修行。在這高雄山上有一個叫作神護寺的山寺,是從前稱德天皇【1】在位時,由和氣清麻呂建造的。由於年久失修,春天籠罩於雲霞之中,秋天遮掩在濃霧之下;門戶早被山風吹倒在落葉叢中爛掉;瓦甍終年為雨露所浸,佛壇天天任憑風吹日曬,既不見住持的僧侶,又沒有人進香納供,佛前所供的只有日月之光而已。於是文覺發起大願,立志加以修葺,於是捧著化緣簿向十方檀越勸化布施。一天,他來到法皇所在的法住寺殿,將化緣修建佛寺的事奏了上去,但殿上正在彈奏管弦,沒有人理他。文覺乃是天生魯莽、無法無天的莽和尚,根本就不知道御前禮法,以為是周圍的人沒給傳報,便闖入內庭,高聲喊道:“大慈大悲的皇上,為什麼不肯聽我的奏報?”說著便打開化緣簿,高聲朗讀起來:

沙彌文覺敬白: 為籌建寺院於高雄山,以利修行,求得今生來世安樂,懇乞貴賤僧俗惠賜協助,請予布施事。 竊惟佛法無邊,眾生與佛本為一體,其相異者惟名義殊隔而已。法性為妄念之雲所蔽,十二因緣【2】邊峰莫絕;本有心蓮【3】之月光微茫,尚不能出現三德四曼【4】之太虛。悲哉,佛法早沒,生死流轉之途冥冥。一心耽於酒色,誰肯脫離狂象深淵,惟知誹人謗法,豈知閻羅獄卒將予苛責。今茲文覺,偶棄塵俗,法衣飾身,為惡行猶在心中,虛度日月;善言難以入耳,朝夕渾渾噩噩。尤可痛者,將再度歸於三途【5】之惡道,永受四生【6】輪迴之苦難。為此,釋迦經文千萬卷,捲捲明釋成佛之理法;凡修隨緣至誠之法者,無一不到達至善彼岸。是以文覺懷無常之念而落淚,勸化貴賤僧俗,為往生極樂淨土,捐造佛陀之靈場。蓋高雄山者,其高有如靈鷲山【7】之樹梢,其穀幽深,有如商山洞【8】之苔席。巖泉因而散佈,嶺猿叫而嬉遊;地勢幽邃,人寰遠隔,是乃宜於修行,虔誠入道,禮拜佛天之勝地。為此祈求布施,諒無吝於賜助者也。嘗聞兒童聚砂為塔之功德,都感佛因,何況施捨一紙半錢之財者哉。此寺建成之日,則金闕鳳閣國泰民安之禦願亦得圓滿,至時都鄙遠近,黎民親疏,無不頌堯舜無為之教,稱長治久安之德。蓋一切亡靈,無論貴賤先後長幼,均可入佛門淨土,一切功德必將集於三身【9】。為此謹述募化修行旨趣如上。

治承三年三月日文覺 -------------------------- 【1】稱德天皇是日本第四十八代天皇(764—770年在位)。 【2】意為前世、今生、來世,共有十二種因果關係。 【3】意為佛性潔淨如蓮,人皆有之。 【4】意為如來有三種德性,佛的悟性有四種境界。 【5】佛家所說的三種惡道:火途,刀途,血途。 【6】四生,指一切生物: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7】靈鷲山系佛祖講道之處。 【8】商山洞指中國漢初的商山四皓所居之處。 【9】即法身,報身,應身。 -------------------------- 九 文覺被流放 那時太政大臣妙音院師長公正在法皇座前彈奏琵琶,唱著優美的朗詠【1】;按察大納言資賢卿正用笏板打著節拍,唱著風俗【2】和催馬樂【3】;右馬頭資時,四位侍從盛定彈著和琴,唱著各種流行曲調。玉簾錦帷之中弦歌相和,非常有趣,法皇自己也與大家一道唱了起來。這時,文覺的一陣大聲吵嚷,把調子打亂了,節拍也沒有了,於是有人呵斥道:“是什麼人?把這廝叉出去!”一語未了,在場的年輕氣盛的年輕人都跑出去了。資行判官跑在前頭,說道:“嚷嚷什麼!還不快出去!”“不賜給高雄的神護寺一座莊園,我決不出去。”文覺說著,站在那裡不動。資行判官衝上前去,要叉他的脖頸。文覺卻拿化緣簿啪地打掉了資行判官的烏帽子,又一拳朝資行胸口打去。資行被打得仰面朝天倒在地上,髮髻也散開了,訕訕地爬起來逃到殿堂的寬廊上去了。文覺又從懷裡掏出一把馬尾纏柄的短刀,隨時準備捅上前抓他的人。他左手拿化緣簿,右手握刀,轉著圈跑。這情景實在太意外了,好像他的兩隻手上都握著刀似的,公卿、殿上人都看呆了,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奏樂的興趣早就沒有了,法皇的御所鬧鬧嚷嚷地亂成一團。信濃的住人安藤武者右宗,當時在法皇警衛所供職,大聲喝道:“這是在幹什麼?”拔出腰刀撲了上來。文覺毫不在乎地迎了上來。也許安藤武者覺得一刀將他砍死反倒不好,便改用刀背在文覺拿刀的手腕上擊了一下,見那文覺被擊之後,似乎銳氣已失,於是扔下腰刀,說聲:“你不想活了?”撲上去揪住文覺。這時,文覺在安藤武者的右腕上刺了一刀。那安藤不顧被刺仍緊緊抓住文覺。於是這兩個不相上下的大力士滾來翻去地廝打起來。院中上下人等都戰戰兢兢地上前來,趁機對文覺施以拳腳。但文覺不以為意,破口大罵。後來將他拉到門外,交給檢非違使廳,用繩子捆了起來。儘管如此,他仍對御所怒目而視,大聲嚷著:“不肯捐贈也就算了,還叫文覺吃這苦頭,將來總有一天會知道利害的。三界皆火宅【4】,縱然是王宮也免不了這種災難。就是十善帝王,來到了黃泉路上,也難免要受牛頭馬面的責罰。”就這樣跳上跳下地罵。 “這個禿驢,真是不知好歹!”人們說著,便把他投進牢裡去了。資行判官因被打掉烏帽子,有好些日子不好意思進御所供職。安藤武者因為抓住了文覺,得到了獎賞,越過警衛所的長官,被直接升為右馬允【5】。不久,美福門院【6】去世,施行大赦,文覺也被赦免。他本該找個地方修行,但他沒有這麼做,仍然捧著化緣簿到處募捐。但他並不只是募捐。 “唉,現今天下就要大亂,無論是君是臣都要滅亡了。”他到處說這些令人膽顫心驚的話。因此,官方說:“不應讓這個賊禿留在京城,把他流放到遠處去吧。”於是就將他流放到伊豆國去了。

源三位入道的嫡子仲綱,其時是伊豆國國守,根據他的命令,先押著文覺由東海道坐船到伊勢。於是檢非違使廳派了三個差役押解著他出發了。差役們說:“廳裡押送犯人有個慣例,像你這樣的情況,可以想些通融的辦法。你這樣一個高僧,犯了這麼大的罪,被放逐到遠地,難道沒有一個相好的人嗎?如果有的話,可以向他們要些土產、糧食之類的東西。”文覺說:“可以託付這種事情的好友,是沒有的。但是,東山那邊倒是有個熟人。那就給他寫封信吧。”於是差役就找來幾張糟爛不堪的紙給他。文覺道:“這種爛紙,怎麼能寫這麼重要的信?”將紙扔在地上。於是差役又找到了厚紙。文覺笑道:“我法師不會寫字,你們給寫吧。”便口授道:“文覺對高雄神護寺,有建造供養之志,因而化緣募捐,未料到遇上如此無理的官家,不但未得布施,反被投進牢獄,流放於伊豆。遠流途中,土產糧食最為重要,乞予惠賜,交由來人帶下為要。”差役照他口述寫下來,問道:“收信人是誰呢?”“就寫清水寺的觀音法師。”差役說道:“原來你是在耍笑我們差役。”文覺說:“不要這麼說嘛,文覺對清水觀音最為信崇,除了他還能託付誰呢!” 從伊勢國的阿濃津乘船南下,到了遠江國的天龍灘,忽然海上起了大風,波濤翻滾,眼看所乘之船就要傾覆。舵手、艄公竭力把住船舵,但無奈風浪越來越大,於是船中人有的念觀音名號,有的念誦臨終時的十遍佛號,只有文覺若無其事,仍在那里高枕大睡。當他意識到危險時,便跳了起來,站在船頭,怒視海面,大聲喝道:“龍王在這裡嗎?龍王在這裡嗎?”隨後又說道:“這船上有一位發了宏願的高僧,要是出了什麼事,你這龍王馬上就會遭天譴。”也許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沒過多久風浪就平息了,船隻安然到達伊豆國。文覺自從京城出發那天,就立下大願,說:“如果還能返回京都,建造供養高雄的神護寺,那就決不應該死;如果此願不得成就,就讓我死在路上吧。”從京城到伊豆,路上一直沒有順風,只能慢慢地向前捱延,用了三十一天時間。在這段日子里文覺從沒有吃過飯,儘管如此,他依然精神抖擻,照舊每日做功課。在他身上確實有平常人沒有的神奇力量。 -------------------------- 【1】朗詠是日本中古時代的一種歌詞,系摘集詩賦中的佳句而成。 【2】風俗是平安時代的一種民歌。 【3】催馬樂是平安時代流行的一種聲樂,初為民間俗曲,後來發展成為宮廷雅樂,唱時配以管弦,用朝笏擊節。 【4】意思是:凡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生活的人都像在著火的房屋裡一樣。 【5】右馬寮的三等官,官階相當於七位。 【6】鳥羽法皇的皇妃,近衛天皇的生母。 -------------------------- 十 福原院宣【1】 文覺被押送到伊豆國,交給近藤四郎國高看管,住在一個叫奈古屋的地方。因此,文覺經常到兵衛佐賴朝的住所,與他談古論今,消磨時光。一天,文覺說:“平家只有小松內大臣性情剛直,智謀過人,但平家已至末運,所以去年八月他就去世了。放眼當今源平兩家,像你這般有將軍相貌的人,再沒有第二個了,我勸你趕快興兵謀反吧,到時全日本都會服從你。”兵衛佐說:“高僧千萬不要說這種荒唐話。我這條命多虧已故的池禪尼【2】才得以延續,為了給她祈求冥福,我每天都要把《法華經》摘要誦念一遍,任何其他的想法都沒有了。”文覺又說:“古書上說:'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3】你以為我說這話是在試探你嗎,請你看看我是不是真心吧。”說完,從懷中取出一個用白布包著的骷髏。兵衛佐問:“這是什麼?”“這是你父親故左馬頭的頭顱。平治之後,埋在監獄前的青苔下,沒有人為他拈香祭奠,我文覺看了可憐,便央求獄官讓我帶了出來。這十幾年來我一直將它掛在頸下,參拜了無數的山寺,為他祈禱冥福,想他如今已歷盡劫難得以超生了。因此,文覺對左馬頭也算是盡到心意了。”兵衛佐雖覺得這個骷髏不一定真是父親義朝的,但提到父親的事,也非常懷念,於是流下淚來。便將心腹之言說了出來:“賴朝的欽定之罪都沒有被寬恕,怎麼能謀反呢?”“這很容易,我可以馬上進京,請求朝廷赦免你。”“那怎麼能行,你自己就是欽案犯人,怎能請求赦免別人?”“假如我去為自己請求寬宥,當然是不行的,為你請求寬免,卻沒什麼不妥。現在的都城在福原,三天就能到那裡,為求皇上降旨,需要逗留一天,連去帶回用不了七八天。”說完就回去了。文覺回到奈古屋,告訴弟子們說,他要到伊豆山神社住七天。隨後就出發了。果然,僅用三天時間,就來到新都福原。因他與前右兵衛督光能卿有交誼,便去找他,對他說:“被流放到伊豆國的前兵衛佐源賴朝,只要法皇下旨予以赦免,他便會召集八國的家人除去平家,使天下得到安寧。請你把這事奏報上去吧。”兵衛督說道:“我自己的三個官職【4】都被罷免了,現在正自煩惱,法皇也被關了起來,真不知怎麼辦才好,但無論怎樣,探詢一下他的意向吧。”於是悄悄地將此事上奏法皇。法皇馬上下了聖旨。文覺得到聖旨後,掛在頸下,沒過三天便回到伊豆了。兵衛佐正在想:這位高僧說了那些荒唐的事,不知要給我惹出什麼樣的大禍來。反复想來想去,到第八天正午,文覺果然回來了,說道:“這就是法皇聖旨。”便拿出遞了過去。兵衛佐聽說聖旨到了,便恭恭敬敬地淨手漱口,換上新的烏帽子和白色狩衣,朝聖旨拜了三拜,然後打開來看,只見上面寫道: 近年以來,平氏蔑視王室,專擅朝政,破壞佛法,凌夷朝威。我朝乃是神國,宗廟巍然,神德昭著,故朝廷開基以來,歷數千餘年,凡欲傾皇統,亂國家者,無不敗亡。是以,望你等賴神靈冥助,守欽旨所宣,著即帶兵誅滅平氏一族,剪除朝廷怨敵。望承繼累世將門之武略,光大歷朝事君之忠勤,庶幾汝身可立,汝家可興。欽旨如上,仰即遵照。 治承四年七月十四日 前右兵衛督光能奉旨轉致 前兵衛佐 兵衛佐把聖旨裝在錦囊裡,據說後來在石橋交戰時仍掛在頸項上。 -------------------------- 【1】即法皇的旨意。日本白河天皇於一〇八六年讓位,仍以上皇身分執政,稱為院政,所有命令稱為院宣,這個慣例歷經三代,至後白河法皇一一九二年去世,院政才告結束。 【2】池禪尼,參見第五卷第四節。 【3】見《史記·淮陰侯列傳》。 【4】光能原來的三個官職是參議、右兵衛督、皇太后宮權大夫。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