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世界歷史 這個歷史挺靠譜3:袁騰飛講世界史

第7章 4、啟蒙啟蒙更清醒

1789年革命爆發之後,法國革命的第一個階段掌權的是君主立憲派,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貴族的利益。革命進一步向前發展,代表工商業資產階級的吉倫特派上台掌權。然後再進一步向前發展,就是代表中小資產階級的雅各賓派掌權。大家可以十分明顯地看到,吉倫特派也好,雅各賓派也好,他們的革命已經脫離了正常軌道,要使革命回到正常的道路上來,這就得靠熱月黨人。可以看出,君主立憲派跟熱月黨人實際上是代表一個階級,都是大資產階級、金融貴族。然後出現了拿破崙帝國,拿破崙雖然是一個資產階級的皇帝,雖然肯定了革命的措施,但畢竟建立起了一個帝國,等級制度、爵位、貴族都恢復了,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就被打破了。拿破崙帝國失敗之後,出現了波旁王朝復辟,革命走到了最低點。跟雅各賓派專政到兩個極端了,那麼是不是說到此為止法國革命就完了?沒有。到1830年才算完。 1830年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復辟的波旁王朝被推翻,由波旁王朝的支系、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浦,建立了代表大資產利益的、君主立憲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革命的過程才算結束。

從1789年到1830年,法國完成了一個輪迴。大家可以明顯地看到法國革命的特點——起點就是終點,繞一圈又回來了,最後還是大資產階級當政,君主立憲。實際上法國革命的任務1789年就完成了,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就是政治上要施行資本主義政治,制定憲法,確立君主立憲,經濟上發展資本主義。 1789年大革命一爆發,君主立憲派當政的時候這些事兒就已經完成了。法國不像英國孤懸海外,偏處一隅,沒有那麼大的影響,關上門革命,沒人理你。法國不行,反法同盟武裝干涉,所以法國的革命波瀾壯闊,跌宕起伏。但轉一圈還得回來,終點就是起點,起點就是終點。比如,我從公主墳到建國門,最好的辦法就是走長安街,一條直馬路,距離最短。但是長安街交通管制,或者紅燈太多,老堵車。怎麼辦呢?我從北二環繞過去,到建國門了,還得回公主墳吧,北二環也堵,從南二環再繞回去。應該走直線,距離最近,但是堵車我嫌煩,只能繞,法國革命也是這樣的特點。

英美法三國的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取得政權之後,用法律的手段來鞏固自己的勝利果實,達到了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目的。這三國之所以在世界上最早確立先進的製度,思想啟蒙功不可沒。 17、18世紀,歐洲繼文藝復興之後,發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這就是啟蒙運動。這個時候歐洲正好處在工場手工業最發達的時候,經濟一發展,資產階級的力量就壯大了。愚昧是產生專制的唯一土壤,而當時自然科學的發展能夠掃蕩愚昧,也就能掃蕩專制。比如《聖經》上說人是上帝造的,上帝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了一個男人叫亞當,然後他覺得亞當一個人悶,撅了他一根肋骨做成一個女人,就是夏娃。按照這樣的說法,男的就應該比女的少一根肋骨才對,肋骨又不是指甲,撅了還能長,千百年來人們對這個學說是深信不疑的。隨著文藝復興,人體解剖學出現,把男的女的劃開一看,兩人的肋骨一樣多。不對呀,男的應該少一根,那根用來造女人了呀。人體解剖學的出現,讓人們對上帝造人說產生了懷疑。甭管達爾文那個學說是不是真的,最起碼有人對上帝造人的說法產生了懷疑。所以說自然科學的發展能夠掃除愚昧,掃除愚昧就能夠反專制。

啟蒙運動是繼文藝復興之後歐洲第二次思想解放。啟蒙運動的核心是理性主義。理性是自然法則在人頭腦中的反映,強調用人的思考代替神的啟示和國王的諭旨。這話其實用中國話說最簡單: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性嘛,別他說什麼你信什麼,你有大腦就要獨立思考。甭管是國王說的話,還是《聖經》上的話,你要去檢驗一下。啟蒙運動強調用人權反王權。這時候的鬥爭矛盾就已經直指封建王權本身,不再是反神權的問題了。用民主反專制,用科學反愚昧。 這時期出了幾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這些人的主張如果不了解的話,在思想上也只是停留在中世紀而已。 啟蒙運動早期的代表人物是荷蘭的斯賓諾莎。他出生於阿姆斯特丹一個猶太商人家庭,代表作是《神學政治論》。他認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主張國家的目的在於保障人的生命和社會的安全,提倡通過契約建立國家。他認為民主制是最自然,也是與個人自由最相合的政體,主張只有在民主政治中,所有的人才能夠平等,才可以享有宗教信仰、思想和言論自由。他的民主思想中包含著天賦人權思想。

第二位是英國的霍布斯。他提出了社會契約的主張,國家是按照社會契約創造的。他認為君權是人民授予的,神授不保險,人授保險。但是他主張把權力授給君主了就不能反悔,這就有點扯了,我授予你什麼權力?伺候爺的權力。你沒把爺伺候好,換個人伺候爺,這道理很簡單,憑什麼我授權了不能反悔?這個觀點就說明他有局限性。 第三位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是英國的洛克。他的主張比霍布斯就進步多了。 17世紀下半期的英國經歷了長期的資產階級革命之後,最終實現了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的政治妥協。身經革命的洛克在動盪結束新政府成立後,為光榮革命和資產階級新貴族的政治進行辯護,洛克先後發表了兩篇《政府論》,表達自己的民主思想。 洛克認為,在自然狀態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自由和生命。他把革命時期人們提出的各種要求概括為自由權、財產權和生命權,系統地提出了天賦人權學說。他還認為人民通過相互協議,通過社會契約組成政府,其目的是保護人們生來就有的生命、自由、財產等自然權利。他反對君主專制,認為君主的權力來自人民的賦予而非上帝。

洛克認為成立國家的目的是保護私有財產。歐洲牛就牛在這個地方,羅馬帝國時代臣子犯了罪,皇帝可以把這個大臣殺掉,但是不能沒收他的財產。大臣的兒子用家產招募死士,進攻皇帝,就把皇上給做了,所以皇帝殺大臣之前得琢磨琢磨,擔不擔心人家報復你。中國皇上沒這擔心,抄家沒產連坐三族。殺你之前先抄家嘛,全家充軍寧古塔,到那兒與披甲人為奴。 40年後新皇上登基,大赦天下,回來吧,北京大雜院待著,由公爵變成駱駝祥子了,你還想造反,門兒也沒有。中國皇帝為什麼敢專制,因為成本低。歐洲為什麼不行?你專制試試,英國國王一專制,就讓人把劍架到脖子上了,歐洲自古以來就這樣,私有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為防止政府專制和權力濫用,洛克提出了分權學說,立法權歸議會,行政和處理外交的事務權歸君主,這是典型的二元君主立憲制。但他認為,國家主權屬於人民,代表人民的立法權和君主執掌的行政權應該分開,前者高於後者。

洛克提出的自由、法制和分權的政治原則,對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戰爭、法國革命和西方的民主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他的分權與製衡理論經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的改造與發展,成為西方民主政治的一個基本原則。 18世紀,法國集啟蒙運動之大成,又誕生了許多燦若繁星的思想巨人,推動著啟蒙運動進入高潮。 第一位是伏爾泰。這人長得跟老太太似的,學美術的學生天天畫他。他的思想主張主要有兩點:贊成君主立憲,反對天主教會。這時候不是說神權就不反了,還跟它沒完。法國人挺逗的,甭管是王室的聚會,還是貴族們的沙龍,伏爾泰的作品都是最受歡迎的,大家以最先讀到伏爾泰的作品為榮。我有文化,我讀這個。伏爾泰的戲劇上演,國王在底下很有禮貌地鼓掌,這一戲劇演的什麼內容呢?反專制,反王權,國王還是鼓掌。國王要是拍桌子罵,那就是沒素質,沒文化。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和俄國的葉卡捷琳娜女皇因跟伏爾泰通信而感到驕傲,我是伏爾泰的學生,伏老給我回信了,激動得不得了。伏爾泰整個一個國師,教導各國君主反封建、反專制、君主立憲。這人要擱大清死一萬回了,扒皮挖眼剖腹。

第二位更了不起,法國的“孟子”孟德斯鳩。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這比洛克的分權學說更進一步了。他認為國家的權力應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國王只能行使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應當分屬議會和法院;三權分立,彼此制衡。他還認為國家的法律不能違背人的理性,法律應當是理性的體現。他的代表作是《論法的精神》。孟德斯鳩學說奠定了資產階級有關國家和法的理論基礎。 為什麼要三權分立?權力之間互相制約、平衡。咱們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主要是在經濟上改革。法國在那時,學者精英們就給朝廷上書,要求朝廷實行憲政改革。憲政改革這三權分立是很難的,但是最起碼該做到一點——司法獨立,有獨立的司法才可能有公正的司法。民告官要能告贏,有天理嗎?你想想,都是他們家開的,上哪兒說理去?

表演藝術家陳道明先生演過一部電視劇叫,他扮演一位黑社會老大,販毒,他爸爸是副市長,公安局長要逮他,他爸爸就勾結法院,把那公安局長判了10年刑。這種事在國外簡直匪夷所思,副市長怎麼能指導法院呢,法院跟你沒有任何關係,你有行政權,人家是司法權,咱倆誰不搭誰界。美國一個縣法院都可以給總統下傳票,總統可以不來,但是你得派律師到庭。如果總統說一個破縣法院傳我?甭理他!那你麻煩就大了,藐視法庭罪過不小。權力肯定會帶來腐敗,絕對的權力帶來的是絕對的腐敗。民主國家為什麼少有貪污的?因為他不敢。黑眼珠子盯著白銀子誰不動心?但他知道那玩意兒不能拿。 你看克林頓,當年那花花事兒弄得滿城風雨,跟那胖丫頭小萊有一腿,讓人給查出來了,他一開始死活不承認,後來被迫承認。國會彈劾他,就讓他下台。中國自古皆然嘛,皇上就一個妃子那還叫皇上嗎?但是在美國絕對不行,老百姓怎麼著沒人管,但是總統不行,你不忠實於家庭,怎麼能忠實於國家呢?美國為什麼把道德的位置擺那麼高,這事你跟老婆說謊,將來你跟國民說謊還不是跟玩兒似的,你欺騙國民,你的素質就擺那兒了。總統因為這事被彈劾差點沒下台,要是克林頓把幾千萬美元擱兜儿裡會出現什麼結果?那直接就送監獄了。當年尼克松總統不也是因為“水門事件”才引咎辭職的嗎?

孟德斯鳩的代表作《論法的精神》裡面有一段名言:一個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種心境的平安狀態,這種心境的平安狀態是從人人認為他本身是安全的這個角度出發的,要想享有這種自由,就必須建立這樣的一種政府,在它的統治下一個公民不懼怕另一個公民。 什麼叫“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種心境的平安狀態”?什麼叫“在它的統治下一個公民不懼怕另一個公民”?就是人人平等。我敢在大街喊打倒某某,是因為我認為我喊完了之後,我不會被打倒,也不會被打,我心境是平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總統羅斯福強調人的四大基本自由: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予飢餓的自由,免予恐懼的自由。這屬於天賦人權,我長這張嘴是造物主賦予我的,我除了吃就是說,你不讓我說,我一項功能沒了。我享有了這個自由,就證明我心境平和,我認為我是安全的,因為在我們這個制度下,一個公民不懼怕另一個公民,你不會因為罵了總統而怎麼樣。白宮門口我舉一牌子:布什是隻猴。布什總統可以告我,但是他不一定能告贏,因為他要告我的話,他必須舉證我說他是猴是惡意的。然後警察來抓我,總統告你,你說他是猴,牌子一翻過來,後面還有一句:因為我喜歡猴。

心境平和是很難得的。 1981年裡根總統遇刺,當時美國一個億萬富翁的兒子叫欣克利,這傢伙是個秧子。 1981年的億萬富翁,比現在的比爾?蓋茨牛多了。這小子追一個好萊塢明星,我忘了那阿姨叫什麼了,沒追上。人家看不上他,因為這秧子窮得只剩下錢了。他說我是一爺們儿,我給你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看,殺總統去了。那會兒的總統保安特鬆懈,因為沒有過恐怖襲擊嘛。一顆子彈打進總統衰老的身軀,裡根總統當選時69歲了,遇刺時70歲。那顆子彈離心臟只有不到1厘米,再打偏點總統就OVER了。總統進了醫院,這二世祖進了監獄。開始審他了,這哥們儿家有錢,億萬富翁,當時(20世紀80年代初)花了100萬美元請了一個大律師,弄出各種各樣的證據,最後論證欣克利開槍的一剎那精神錯亂,之前好好的,打完了好好的,他就那一剎那精神錯亂,在醫學上講這叫間歇性精神錯亂,權威的醫學鑑定證書,法官一敲槌,無罪釋放。總統還沒出院呢,欣克利卻出獄了(送入精神病院治療)。總統夫人特生氣,這叫什麼事兒啊?總統安慰他,尊重法院的裁決,遇到神經病,我認倒霉,下次出去穿上防彈背心吧。我覺得那哥們儿也真的是腦子不好使,你正常人沒事刺殺總統幹嗎?你有氣,你去把那女星宰了,總統又沒招你。 我上小學、初中的時候,政治課一講資本主義制度的腐敗,就舉這例子,你看美國多亂,刺殺總統都沒事。現在你想民主政治就是這樣,窮人也不會追好萊塢影星去,用不著殺總統,真的是法律面前一個公民不懼怕另一個公民。巴黎凱旋門廣場放射出13條大道,紅綠燈一放行13條大道的車都衝進去,車在凱旋門廣場撞了,保險公司都不賠你,活該,誰讓你進那裡面去,你要在別的地兒撞了我賠。我參觀凱旋門廣場的時候13條道路全禁行。你看溫文爾雅的法國人,那喇叭按的,比北京堵車的時候還厲害。 北京人是有事沒事按喇叭,法國人輕易不按。當時是土耳其領導人經過,專車風馳電掣,繞一圈5分鐘不到,法國人受不了就下車罵警察。前車一老頭,推開車門就沖一個挺漂亮的小黑女警開罵,也不知道說什麼,我聽不懂,嚷嚷聲特大,警察一個勁兒地點頭哈腰。在咱這兒你敢嗎?你小子想吊銷駕照是吧?一個公民不懼怕另一個公民。警察是乾嗎的?是為人民服務的,是我納稅人交錢養活的,你不是管我的。咱們這兒什麼人都是管你的,連食堂賣飯的都是管你的,他沒有服務這種意識。動不動要我感謝這個、感謝那個,其實只需要感謝爸媽,是我爸我媽把我養活大的。我們是納稅人,給國家納稅,養活了那幫不干活、沒有服務意識的人,都不繳稅,誰給他們發工資?他們靠什麼活?道理應該是這樣的。 第三位是盧梭。盧梭出生於日內瓦一個鐘錶匠家庭,曾當過學徒,其代表作除外,還有《愛彌兒》、、等。他認為在國家建立前的自然狀態,人生來就是平等的,這是自然賦予每個人的權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私有製的產生,才使人有了不平等。在一書中,他以“天賦人權”理論為基礎深刻闡述“主權在民”思想。他宣稱“人生而自由”。他認為國家的主權屬於人民,統治者的權力來自他同人民簽訂的契約,如果他違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權推翻他。一經發表,就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成為《人權宣言》的基本精神。 盧梭熱情地倡導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人民主權說,就是國家的權力屬於人民。盧梭的觀點有很激進的地方,他常掛在嘴邊的就是“自由之花要不斷地用暴君的鮮血澆灌,才能長得茁壯”這種話,所以法國大革命時有些過火、過激的行為,就跟盧梭的這種宣傳鼓動有很大關係。 第四位是狄德羅,他主編了一部著名的《百科全書》,這部《百科全書》是典型的用科學的方法反蒙昧。你別信那些愚昧的東西,有什麼道理不明白的,翻翻我這部《百科全書》就明白了。當然,這部《百科全書》在我們今天看來,可能有的地方也挺荒謬的,但是在當時那個時代,它確實是代表著最先進的思想文化。 啟蒙運動也傳播到其他國家,得到進一步發展。德意志哲學家康德,著有等著作,對啟蒙運動中的理性作了更徹底的哲學探討。他強調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達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他的理性批判哲學最終確立了人類主體地位。 北美還有兩位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富蘭克林和杰斐遜。 啟蒙運動是歐洲歷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它豐富和發展了人文精神的內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鬥爭推進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按照資產階級的利益建構新的民主政治制度的高度。它描繪了未來理性王國的藍圖。我們知道打破一個舊秩序容易,難的是建立一個新秩序。文藝復興可能更多的是在“破”的層面上,而啟蒙運動主要在“立”的層面上。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社會契約論、人民主權說,運用這些手段,國家就能長治久安。幾百年來的歷史發展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在啟蒙運動的影響下,法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專制王朝,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傳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法國大革命為什麼那麼大規模?為什麼那麼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原因就在於啟蒙思想對它的徹底影響。 啟蒙運動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歐洲範圍,極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啟蒙思想成為人們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的辛亥革命明顯受啟蒙運動的影響。今天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國旗都由紅白藍三個顏色構成,是因為它們象徵著自由、平等和博愛,這是啟蒙運動中的精神,法國大革命的精神。法國、荷蘭、盧森堡、塞爾維亞、俄羅斯這些國家的國旗就是紅白藍三色,只不過有橫的有豎的,有紅白藍,有白藍紅,有色深點的,有色淺點的。英國的國旗也是紅白藍三色,美國也是。 啟蒙運動時期,歐洲資本主義經濟得到發展。工場手工業是16~18世紀歐洲主要的生產組織形式,是在分工的基礎上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手工勞動。工場手工業時期的手工業者,或者叫手工工人,不是近代意義上的無產階級。他們感到的主要是來自專制王朝的壓迫,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並不明顯,而是同農民、城市貧民一道構成資產階級革命的主力。比如法國,工人和他的老闆都屬於第三等級,他們感覺到的都是國王的壓迫。 農村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英國的模式——圈地運動,再有一種是法國的模式——給農民分地。英國的圈地運動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使勞動者跟生產資料相分離,即農民失去土地,而不是使兩者結合,給農民分配土地”。英國的圈地運動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了,農民跟生產資料相分離,一無所有隻能出賣勞動力為生,所以這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反過來看法國,是給農民分地了,實際上也就是把農民給固定在土地上了,農民一固定在土地上就形成了法國最典型的農業生產的模式,資本主義小農經濟,這是明顯不利於工業發展的。 啟蒙運動的思想還影響到了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和亞洲封建國家。拉丁美洲獨立之後和北美不能比,一個是由於經濟基礎不同。原來英國統治北美,它是資本主義經濟,它的政體像是總督、議會。而“兩顆牙(西班牙和葡萄牙)”統治了拉美,“兩顆牙”是封建國家,政治上是封建專制,經濟上是封建大種植園,一般來講,殖民地國家獨立之後它只會照搬宗主國的統治模式,像美國搬的是英國,而拉美就只能搬“兩顆牙”了。所以拉美國家在獨立之後政治上基本是寡頭獨裁,雖然是共和國,但實際上都是軍人獨裁,加上獨立戰爭又是軍人打下來的江山,因此不會產生像華盛頓那樣的人。經濟上就是封建的大種植園,還保留著奴隸制度。美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是美國,拉美第一個獨立的國家是海地。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海地是聯合國公佈的48個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截至2011年),咱中國的警察都在那兒維和了。一看那海地人吃什麼,摻土的餅,還一美元8個,土餅我沒吃過,也不想吃,搞不好小命兒就沒了,土怎麼消化嗎?你不是螞蟻,也不是蚯蚓。看看美國,再看看海地,天壤之別!西方國家的入侵確實給我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不得不承認,客觀上也傳播了文明。 拉美取得民族獨立的重要原因是它的對手比較弱。拿破崙戰爭時,西班牙的波旁王室都被推翻了,拿破崙把自己哥哥派到西班牙做國王。葡萄牙的布拉岡查王朝流亡到巴西去了,巴西一看你還統治我呢,你都流亡到我這兒來了。所以後來特別有意思,拿破崙戰爭以後,布拉岡查王朝復辟,國王回到了葡萄牙,把自己的王子佩德羅留下來做巴西的攝政王。 1822年佩德羅王子宣布巴西獨立,建立了巴西帝國,他就是巴西帝國的佩德羅一世皇帝,放棄葡萄牙王位了。葡萄牙王子宣布巴西獨立,這事多搞。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