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世界歷史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2·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第85章 這裡是巴丹

“天佑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就斷掉了翅膀。堀井支隊的狂飆突進,澳軍的節節敗退,都似乎昭示著猶如當年巴丹、科雷希多那樣的可怕後果。澳軍高層的悲觀人士已經做出令人沮喪的結論:新幾內亞失守在即,日軍將很快渡過海峽,入侵澳大利亞。 “布里斯班計劃”呼聲再起,一些人開始重新討論退守“布里斯班防線”的問題。麥克阿瑟被大大激怒了,風不動,樹不搖,說來說去,還是失敗主義在作怪,同時也表明大傢伙對我還不夠信任,那怎麼能打好仗呢? 他對澳大利亞新聞界發表講話:“我所領導的事業已經失敗了一次,我要盡最大的努力避免第二次失敗。”接著,他又和柯廷總理通了電話,要求總理出面,明確制止澳軍高層有關退守的言論,否則他就將辭去總司令一職。

麥克阿瑟太知道維護軍心民心的重要性了。巴丹戰役時,他信了華盛頓方面的話,遠走澳大利亞,結果守軍就在“老麥老麥真窩囊”的傳言中一敗塗地,這樣的坑,他決不會重複去跳。 澳大利亞人紛紛南遷,麥克阿瑟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將西南戰區司令部和妻兒老小都搬到了北部城市布里斯班,以顯示自己的意志和決心:“我們將在新幾內亞保衛澳大利亞!” 在美國軍界,麥克阿瑟有著政治家一樣的演說才能,這是他在公開場合比尼米茲更有魅力也更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到了非常時期,老麥沒有荒廢他的這種才能,他大量發表演講,在鼓舞士氣的同時,也爭取輿論的支持。 記者招待會上,面對50多名手拿筆記本、肩背照相機的各國記者,麥克阿瑟起先還在椅子上正襟危坐,但很快就恢復原形,一邊在地板上踱來踱去,一邊應付自如地回答著記者們的各種問題。

記者問他,對新聞媒介怎麼看。麥克阿瑟說我是一名老新聞檢查官,大家一愣,接下來就听到了他們想听到的:“不過我的主要目的不是扣發你們的新聞,而是為你們提供新聞。” “您覺得在戰爭期間,新聞的真實性重要嗎?” 麥克阿瑟:“我認為在戰爭期間,更應該盡可能地提供準確新聞,人民必須知道真實情況,必須懂得為誰而戰。” “您對澳大利亞當前的局勢怎麼看?” 麥克阿瑟:“請你們告訴澳大利亞人民,在大戰前夕,我們必須挺住。誰才配活著?只有那些不惜為國捐軀的人才配活著!” 麥克阿瑟毫不意外地獲得了他所需要的東西。從柯廷總理為首的政府高層,到一般民眾,都不約而同地站到了他這一邊。 “這裡是巴丹!”西南戰區司令部回答所有電話,都使用這句開頭語,眾人的鬥志再次被激發出來。

8月6日,麥克阿瑟將巴布亞半島的美澳軍統一編為新幾內亞部隊,其任務是防止日軍的進一步滲透。不過新幾內亞部隊兵力薄弱,用於防守歐文·斯坦利的仍然只有兩個澳軍營。 除兵力上處於劣勢外,澳軍的補給也很困難,通過小道的人力輸送和少量空投難以滿足其需要。數天之後,官兵們的體質即因缺乏食物、睡眠不足而迅速下降,緊張的戰鬥和行軍更令他們疲憊不堪——所謂行軍,實際上是在不斷地後退,以縮短補給線。 似乎沒有人能夠阻擋日軍翻越歐文·斯坦利山脈了,但麥克阿瑟不這樣想。 歐文·斯坦利因其險惡,美日雙方均稱之為“魔鬼山”。這座“魔鬼山”跟誰都不是親戚,它對美澳軍固然不客氣,可也不會對日本人格外開恩。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崛井支隊受的罪不會小,而且他們孤軍深入,補給線會越拉越長,相反,澳軍的補給線越縮越短,長此以往,澳軍應該比日軍更能堅持。

老麥始終抱有一種樂觀主義情緒。他的部下後來回憶道:“在那段沉重的日子裡,麥克阿瑟這四個字對我來說,就好像增加了一個中隊的飛機,這四個字就是'喬治,幹吧'(喬治是這位部下的名字),麥克的這個態度孕育著成功和勝利。” 到8月下旬,“卡斯特”破譯隊送來的一份情報,證明麥克阿瑟的樂觀絕非出於盲目和做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