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世界歷史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2·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日軍這三路人馬雖然進攻時具體情形有所不同,但結果都一樣。打個比方,恰如那身長的險道神撞見身矮的壽星老兒,你休說我的長,我也不嫌你的短,反正到最後大家都會貼到門背後,做一張沒什麼大用處的牆紙。 問題是,川口不想做“牆紙”。他覺得在敗局已定的前提下,與其被美軍像抓老鼠一樣圍追堵截,不如主動上去以死相拼,也讓美國人知道,我們不是那鼻子口裡沒氣兒的好欺負的角色。 川口統計了一下自己的部隊,還有800多人,足夠一擊。 13日黃昏,川口部隊鑽出叢林,向“血嶺”迂迴逼近。 跟這幫瘋子加神經病打仗,美國人哪敢閉一閉眼?發現日軍果然又展開攻擊後,他們趕緊動用砲兵,在陣地前沿鋪開一條火力阻擊線。 川口這次吸取教訓,不敢再端著刺刀進行“萬歲突擊”了,他換了一招。

太平洋戰爭達到最高潮時,美國陸軍情報官特地找到一名參戰士兵,問他對“神話超人”有何看法。這名士兵以一種頗為不屑的口氣評論道:“見鬼,他們哪裡是什麼超人,只不過是一群狡猾的小王八蛋罷了!” 一般而言,日本人打仗一共就三招。第一招是所謂的奇襲、夜襲或者迂迴。如果不成,他們就會蠻乾一下,也就是採用完全不顧及傷亡的“萬歲突擊”。還不行,便只有像那名陸戰隊士兵看到的那樣,純粹玩玩狡猾這些小伎倆了。 趁著炮火停頓的間隙,日軍打起了冷槍。在美軍上當,暴露出機槍火力點後,他們即向其投擲手雷,並藉著手雷爆炸時騰起的煙塵,衝進美軍戰壕。 日本兵一進來,事情就變得難辦了,為免傷著自己人,美軍砲兵也變得束手束腳起來。日軍得勢不饒人,不斷向前突破,最後切斷了左翼托格森連的退路。

愛迪生下令托格森連主動撤回第二道防線,以便騰出空間,讓機場上的重砲來與日軍面對面。於是,“血嶺”又被翻過來覆過去地犁了幾遍。不過經過前一天晚上的重砲打擊後,日軍長了心眼,不再聚成一堆,在減少傷亡的同時,也避免了立刻被打垮。戰鬥由此變得更加慘烈。至第二天拂曉,托格森連僅剩60餘人,其他連隊均傷亡過半,第二防線已經是搖搖欲墜。 雙方都在堅持忍耐,愛迪生忍到最後,發現日軍無法組織起強攻後,他命令預備隊發起反沖鋒。 日軍在幾次突擊中,早已是寅年用完了卯年的氣力,到了這個時候,哪裡還支撐得住。部隊立刻崩潰了,士兵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擔架隊卻無節操地扔下傷員,只顧自己逃命。川口大叫著不許撤退,最後還是被潰兵給一塊兒捲走了。

如果說一木的慘敗與昔日旅順口的首戰相仿,那麼川口的潰不成軍就是第二次進攻旅順口的翻版,同樣是慘不忍睹。 既然是潰兵,當然就顧不上體面,不僅衣衫襤褸,臉上也被戰火硝煙染得跟抹了鍋底灰一樣,再被額頭流下的汗水一沖,個個都可以到中國的戲曲舞台上演“花臉”了。 傷心啊,這仗都不知道怎麼打的,就淪落成這樣了。川口的自尊心垮掉了,他淚如雨下,一個大男人哭得眼睛都沒了縫:“我是敗軍之將,哪裡還有顏面再回去見家鄉父老。” 在更加驍勇善戰的陸戰一師面前,日本陸軍虧了個底兒掉。 聽話音,像是準備剖腹自殺向天皇謝罪了,但他話鋒一轉:“可是我有責任把你們帶回去,向百武將軍匯報戰況……” 這是對的,說明他還算個正常人。川口接著提議:“讓我們為陣亡的官兵祈禱吧。”

現在,日軍需要祈禱的還有他們的肚子。 血嶺之役前,川口沒想過會打敗仗,他還篤信可以靠“拿來主義”,用美國的供應品解決早餐問題,因此,大部分食品都被扔在了後方基地。 這下子好了,帶的食品不夠,大家大吃苦頭。川口支隊殘部走了一個星期才走出叢林小道,而飢餓和疾病又讓部隊人員損失了一半以上。 撤到海邊的一個村莊時,由於過度勞累,很多人一坐下就昏迷了過去,川口也高燒不退。在病中,他掙扎著向拉包爾的第17軍司令部發去了一份電報。 在電報中,川口老實地承認,美軍陸戰隊兵力很強大,估計至少有一萬人,只有趕緊派大部隊增援,才能再度與美軍決戰。 得知陸戰一師在血嶺之役中再度取勝,尼米茲喜上眉梢,立即給范德格里夫特發來了嘉獎電。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天,這位太平洋艦隊司令正在犯愁,不是為陸戰隊,而是為海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