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世界歷史 一個人的世界大戰史·看倪樂雄重建烽煙現場

第12章 第十一章瓜分東北歐的陰謀

波蘭在歷史上曾被瓜分過3次,最後一次是在1795年,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三國共同肢解波蘭,從此波蘭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不復存在,波蘭人開始了長達100多年爭取獨立的鬥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俄國和德國被嚴重削弱,波蘭重新獲得獨立,但俄國和德國從自身利益出發,總認為一個獨立的波蘭對自己是威脅,何況又是出現在原來屬於“自己的”版圖內,這就是波蘭同東西兩個暫時衰弱的強鄰打交道時的基本背景。 “一戰”結束後,波、德邊界爭執解決後,兩國曾有過一段友好的時期,希特勒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時,波蘭也分得一杯羹。德波兩國的破裂點是“但澤走廊”問題。當初列強為了讓波蘭獲得出海口,強行在《凡爾賽和約》規定:維斯托拉河口、但澤及整個三角洲地區應組成國際監督下的自由市場,享有自由稅權;給予波蘭以港口設備使用的權利,並將該市的管理權交付波蘭。這樣一來,德國被從內陸通向波羅的海的“波蘭走廊”一分為二,東普魯士部分與德國本土被隔開了。但是德國如果收回“但澤走廊”,把東普魯士與德國本土重新連成一片,波蘭就會失去唯一的出海口而成為一個內陸國家。這種格局表明德波兩國的關係在本質上是水火不相容的。德國前國防軍領導人馮·塞克特將軍早在1922年就表明了此種態度:“波蘭的存在對德國生存的基本條件來說是不能容忍的,不能並存的。波蘭必須去掉——由於它自己內在的孱弱並且由於俄國行動的結果——也一定會在我們的協作下去掉……消滅波蘭必須成為德國政策的一個根本目標……是可以利用俄國並且在俄國的協助下達到的。”塞克特的話可謂一語成讖。

希特勒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後不久,於1939年1月5日接見波蘭外交部長貝克上校時表示:但澤是德國人的,它永遠是德國人的,而且遲早要成為德國的一部分。波蘭政府態度強硬,表示拒絕。希特勒原想利用波蘭人一貫仇視俄國的心理,在未來同蘇聯作戰時找個幫手,不過前提是歸還但澤,不料其態度如此強硬,遂決心征服波蘭。就在德波關係驟然緊張起來時,外交上感到被希特勒愚弄的英國首相張伯倫,一改慕尼黑綏靖政策和軟弱姿態,在沒有和傳統盟友俄國的協商下,單方面聲明若波蘭一旦遭受德國入侵,英國將不惜一戰,法國緊跟其後附和英國。 德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因“但澤走廊”問題而日趨緊張,一直被排斥在歐洲事務之外的蘇聯突然身價百倍,其態度對雙方變得舉足輕重起來。 1939年8月11日,英法派出杜芒克將軍率領的軍事代表團抵莫斯科,同伏羅希洛夫為首的蘇聯軍事代表團進行談判,以建立反對德國侵略的政治軍事聯盟。整個談判的關鍵問題是蘇軍能否通過波蘭領土與德國交戰,由於波蘭政府冥頑不靈,堅持在任何情況下蘇軍不得進入波蘭的態度,談判變得毫無意義。就在英法與莫斯科接觸的同時,德國也迫不及待地對蘇聯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極力表示要和蘇聯改善關係,並表示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之間存在的問題,都能得到澄清和雙方滿意的解決。這顯然暗示德國願意和蘇聯協商劃分東歐的勢力範圍,而德國的迫不及待和低姿態表明,將盡可能地滿足蘇聯的願望。對蘇聯來說,希特勒出的大價錢是英法方面出不起的。

蘇聯尚未從內耗中恢復過來,還未做好戰爭準備,它不願為英法火中取栗,何況亞洲那邊日本正咄咄逼人,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蘇聯決定中止與英法的談判,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另附雙方一項秘密協議。其內容如下: 值此德國和蘇俄互不侵犯條約簽字之際,在此簽字的全權代表在嚴守機密的會談中討論了在東歐劃分兩國各自的利益範圍的問題。 ⒈一旦在波羅的海國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所屬的領土上發生領土的或政治的變動時,立陶宛的北部邊界應為德國和蘇聯兩國利益範圍的邊界。 ⒉一旦在波蘭國家所屬的領土上發生領土的或政治的變動時,德國和蘇聯兩國的利益範圍將大體上以那累夫河、維斯托拉河和桑河一線為界。

出於締約雙方的利益考慮,是否需要維持一個獨立的波蘭以及這個國家的邊界應如何劃定的問題,只有在今後政治局勢的發展中方能予以明確規定。在任何情況下,兩國政府都將以友好的諒解來解決這個問題。 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上述秘密協定書的時間是1939年8月23日,它決定了波蘭被瓜分的命運,這也是歷史上德國人和俄國人第四次瓜分波蘭。 波蘭的地理位置夾在東邊俄國和西邊德國兩大宿敵之間,波蘭一向以這兩個國家為假想敵。鑑於德國已是戰敗國,蘇俄就成為了主要假想敵,波蘭總參謀本部早在1935年就制定了針對蘇聯的“東方方案”,直到1939年3月,德國提出“但澤走廊”問題後,才著手製定對付德國的“西方方案”。 波蘭軍隊是一支落後於時代的軍隊,波蘭統帥部有一顆騎兵的心靈,他們對騎兵的關注遠遠超過軍隊機械化建設,他們對即將到來的機械化戰爭既沒有預見,也不具備建設機械化軍隊的工業和技術能力。波蘭軍事當局認為騎兵是達到決定性目標的機動手段,騎兵必須填補陸軍中技術運動工具的缺乏,正是騎兵這個“軍隊之王”擔負著摧毀敵人的反抗意志,從心理上瓦解敵人並削弱其鬥志的任務。他們甚至幻想著一旦擊退德軍邊境進攻後,即以騎兵集團遠征柏林,顯然這是二戰中的一大笑柄。很明顯,波蘭統帥部對德軍即將採用的大規模使用機械化裝甲部隊與戰術空軍協同的作戰樣式,缺乏足夠的估計。另外,波蘭統帥部還期望:“要促使西方國家在戰爭一開始時就自動行動起來,進而從一開始就變波德戰爭為德國同西方國家和波蘭同盟之間的戰爭,只有在這種條件下方能期望取得完全和徹底的勝利。”

基於這種指導思想,波軍具體作戰部署是:臨邊境線展開由6個集團軍和1個獨立戰役群組成的戰略第一梯隊,後面留有1個集團軍和若干個戰役集群作總預備隊。主要集團軍有: “莫德林”集團軍,司令為普謝齊米爾斯基·克魯科維奇將軍,轄2個步兵師和2個騎兵旅,負責抗擊東普魯士方向的德軍。如“莫德林”集團軍作戰失利,應向維斯托拉河和那累夫河方向退卻,並在此地區設防固守。 “維什科夫”集群的3個步兵師作為總預備隊之一部,負責加強它。 由5個步師兵和1個騎兵旅組成“波莫瑞”集團軍,博爾特諾夫斯基將軍任司令,在“但澤走廊”展開,阻擋來自波美拉尼亞的德軍進攻。 在向西突出的波茲南西部地區,配置由庫特謝巴將軍指揮的“波茲南”集團軍,共4個步兵師和2個騎兵旅。任務是防守法蘭福克、波茲南方向,對德軍南北集團造成威脅,如可能的話,對由波美拉尼亞和西里西亞之敵進行側擊。

魯梅爾將軍指揮的“羅茲”集團軍部署在瓦爾塔河和維達夫卡河地區,共4個步兵師、2個騎兵旅,掩護通往羅茲和華沙的方向。 席林將軍指揮“克拉科夫”集團軍佈置在琴希托霍瓦、卡托維茲和克拉科夫地區,有7個步兵師,1個裝甲摩托化旅,1個山地步兵師,1個騎兵旅,任務是保衛西里西亞工業區,並協助“羅茲”集團軍掩護華沙方向。 在“克拉科夫”和“羅茲”集團後面配置頓布·別爾納茨基將軍的“普魯士”集團軍,共8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這個集團是主要戰役方向上的第二戰略梯隊,對由臘多姆斯科向皮沃特勒庫夫進攻之敵進行側擊,並保證擊潰之。 法布里奇將軍指揮的“喀爾巴阡”集團軍,共2個步兵師、2個山地騎兵旅、1個裝甲摩托化旅,任務是保衛波蘭南部邊界。

波蘭共投入軍隊100萬人,39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2個摩托化旅,3個山地步兵旅,220輛輕型坦克,650輛超輕型坦克,火砲迫擊砲4300門,作戰飛機407架。 波軍這種部署事後看來是一種自取滅亡的部署,波德邊境線原長1250英里,後來德國併吞捷克後,波德邊境線又增加了1750英里,差不多共3000英里。波蘭整個西部地區,包括重要的西里西亞重工業區都處於德國的三麵包圍中,猶如一片舌頭,夾在德國張開的上下牙床之間。戰略勢態已如此糟糕,但波蘭統帥部因對機械化戰爭的無知,幾乎將全部主力放進三面被圍的“舌形地區”,更糟糕的是把部隊沿貼著漫長而呈半圓形的邊境線展開,彷彿是一把打開的紙扇。從防禦來看也沒有戰略縱深,或是根本沒打算防禦。而從使用的兵種來看,坦克兵只是一種小小的點綴,空軍的力量更是單薄,看來當時軍事學界對陸戰和空戰最新思想的熱烈討論聲,對波蘭人有如東風貫耳。

德國入侵波蘭的作戰部署是根據1939年4月3日,希特勒頒布的“白色方案”制定的。 “白色方案”中的作戰要點如下: …… (三)國防軍的任務: 國防軍的任務是殲滅波蘭的軍事力量。為達到此目的,必須做好準備,為求達成進攻的突然性,秘密的或公開的總動員將盡可能推遲到進攻日前一天才下令進行…… (四)國防軍各軍種的任務: 1.陸軍 在東線的作戰目標是殲滅波蘭陸軍。為此,在南翼可進入斯洛伐克地區。在北翼應迅速在波莫瑞和東普魯士之間建立聯繫。 …… 3.空軍 空軍必須對波蘭實施突襲,而在西線則可只保留必不可少的兵力。 空軍應在極短時間內殲滅波蘭空軍,此外,主要擔負以下任務:

(1)干擾波蘭的動員,阻止波蘭陸軍按計劃進行。 (2)直接支援陸軍,首先是支援已經越過邊界的先頭部隊。 開戰之前航空部隊可能要向東普魯士轉場,這不可有礙於達成突然性。 第一次飛越邊界時,在時間上應與陸軍的作戰行動協調一致。 …… 可以看出,大規模機械化立體作戰的思想已體現在“白色方案”中,德軍準備以一種前所未有的作戰樣式,在波蘭檢驗它的戰爭機器。根據上述指令,德軍在德波邊境作如下部署: 由倫德斯特上將指揮的“南方集團軍群”,包括第14、10、8三個集團軍,共23個步兵師、4個坦克師、4個輕裝師和2個摩托化師,從德國的西里西亞地區向華沙這一總方向實施進攻。首先擊潰邊境地區展開的波蘭軍隊,進至維斯托拉河,爾後協同“北方集團”軍群,消滅波蘭西部的波軍。勒爾將軍的第4航空隊給予支援。

由波克上將指揮“北方集團軍群”,包括第3、4兩個集團軍,共17個步兵師、2個坦克師和2個摩托化師,它將從波美拉尼亞和東普魯士向華沙這一總方向實施進攻,並同“南方集團軍群”協作,殲滅維斯托拉河以北的波軍。凱塞林將軍的第1航空隊給予空中支援。 德軍160萬人,47個步兵師,7個坦克師,4個輕裝師,4個摩托化師,坦克2800輛,火砲迫擊砲6000門,作戰飛機2000架。 從雙方戰略布勢來看,波蘭人沿漫長、呈大圓弧形的邊境平均分配了兵力,企圖守住一切。德軍則將主力集中於南北兩翼,南北兩個集團軍群之間的奧得河和瓦爾塔河的弧形地帶幾乎是個空檔,只投下少數兵力以迷惑波軍,使之產生進攻主要來自西南的錯覺,而真正的打擊卻在兩側。在兵力兵器上,德軍優勢明顯,突出的一點是沒有一個騎兵師,他們已徹底拋棄傳統的騎兵觀念。德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給陸軍的訓令要求以裝甲部隊和空軍為主要打擊力量,從南北兩翼對波軍後方作深遠包圍,以華沙為兩路會師目標。

德國人在發起進攻前先導演了一幕賊喊捉賊的鬧劇。 1939年8月31日夜晚,一群身著波蘭軍裝的德軍黨衛隊人員闖進德國邊境城市格萊維茨的廣播大樓,在播音器前開了幾槍後,用波蘭語廣播了一篇事先準備好的講話稿,聲稱“波蘭對德開戰的時候到了”,接著又槍斃了一些身著波蘭軍服的德國刑事犯,製造了一個德國軍隊被迫自衛反擊的“現場”。演完了這幕過場戲後,第二天希特勒在廣播裡聲稱德國已遭波蘭的入侵,德軍已開始自衛反擊,“從現在起,我們將以炸彈回敬炸彈”。 1939年9月1日拂曉,德軍按預定方案從數個方向上同時發起進攻。德軍空軍首先開始爭奪制空權,對波軍一線機場實施突然襲擊,地面機械化部隊也向波軍前線機場高速推進,並在戰爭頭一天幾乎癱瘓了波軍所有一線機場。但波蘭第一線空軍在前一天已經轉場,其主力尚在。 9月2日開始,波蘭空軍開始與德國空軍展開激戰,爭奪戰場製空權。由於飛機備用件用盡、後勤補給枯竭和機場設施受損嚴重,激戰一星期後,波蘭飛機在天空幾乎絕跡,剩下的116架飛機於9月16日分別逃到羅馬尼亞和拉脫維亞。德國空軍至此完全掌握了戰場製空權。 在空軍對波軍前後方機場、兵營、交通樞紐、指揮通信中心進行毀滅性打擊的同時,地面陸軍部隊也開始越過邊境,分幾路向波蘭腹地突進。古德里安首創的現代機械化裝甲部隊作為各進攻方向上的攻擊矛頭,勢不可擋,潮水般地從各個突破口湧出,在波蘭平原上氾濫成災。很快,德軍地面進攻迅速發展成內外兩大鉗形包圍作戰。 庫希勒第3集團軍之一部和賴希瑙第10集團軍形成內鉗,庫希勒軍團由東普魯士南下粉碎波軍“莫德林”集團軍,向華沙逼近。賴希瑙集團軍從德國西里西亞地區向華沙總方向進擊,與庫希勒集團軍形成對進之勢,其所屬的霍斯第15摩托化軍和霍普納的第16裝甲軍,在波蘭“羅茲集團”和“克拉科夫集團”的接合部實施快速突破,迅速擊潰當面之敵後,開始追擊。 9月8日傍晚,霍普納的第16裝甲軍所屬第4裝甲師甩開步兵,利用羅茲附近波軍防線上出現的一個缺口突貫而入,以驚人的速度出現在華沙郊外,波軍統帥部為之震撼。這時,德軍最高統帥部判斷波軍主力已退到維斯瓦河東岸,命令第10集團軍渡河追擊。但“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倫德斯特准確判斷出波軍主力仍在維斯瓦河東岸,經過一番爭辯,德軍最高統帥部修正了命令。於是,賴希瑙第10集團軍在維斯瓦河東岸附近立即旋轉北上,並在布楚拉河建立起一道封鎖線,配合正面布納斯可維茲的第8軍團進行反正面作戰。 9月20日,當布楚拉河會戰結束時,德軍第10、第8集團軍圍殲了潰逃而至的波軍主力“波茲南”集團軍,俘虜波軍近20萬人,火砲320門、飛機130架、坦克40輛。此後德軍的內鉗部隊開始向華沙合攏。 德軍的外鉗包圍進行得聲勢浩大,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在北面,克魯格第4集團軍的進攻矛頭——古德里安第19裝甲軍從德國本土波美拉尼亞出動,切斷“但澤走廊”並合圍了波軍“波莫瑞”集團軍。在穿越走廊時,波軍波莫爾斯卡騎兵旅以中世紀的裝備,揮舞刀劍和長矛向古德里安的坦克集群發起密集衝鋒,結果慘遭失敗。 9月5日以後,裝甲19軍完成了圍殲“但澤走廊”內的波軍後,連續渡過維斯瓦河、那累夫河,沿布格河長驅直入,向華沙後方攻擊前進。在南面,李斯特第14集團軍的攻擊矛頭——克萊斯特第22裝甲軍,從喀爾巴阡山脈的賈布倫卡隘道附近躍出,以犁庭掃穴之勢擊潰波軍“克拉科夫”集團軍和“喀爾巴阡”集團軍,相繼渡過拜拉河、杜拉傑克河、維斯洛卡河、桑河,然後在著名的普瑟密士要塞附近向北旋轉,最後在華沙後方的布列斯特里多夫斯克同由北向南洶湧而來的古德里安裝甲部隊會師。 此刻波軍已被打得暈頭轉向,支離破碎,除了俄波邊境地區的少量部隊,波軍全部陷於德軍內外兩層包圍圈中。波軍總司令史米格里·黎茲元帥已失去對部隊的控制,波軍已崩潰,陷入一片混亂中,只在華沙等少數地區有零星的抵抗。波蘭政府和波軍統帥部於9月15日倉皇逃入羅馬尼亞邊境上的一個村莊,並在那裡號召國內的部隊抵抗到底。 9月28日,華沙守軍12萬人在優勢敵人的壓力下投降。個別地區的波軍抵抗直至10月5日方才完全停止。雙方損失情況是:波軍6.63萬人戰死,13.37萬人負傷,42萬人被俘。德軍1.06萬人戰死,3.03萬人負傷,3400人失踪。 正當波蘭在軍事上臨近崩潰時,蘇聯政府變得焦急起來,因為蘇聯領導人沒想到波蘭會這樣不堪一擊,敗得如此迅速,以致蘇聯竟一時找不到入侵波蘭的藉口。為了盡快得到秘密瓜分波蘭協定中屬於自己的那部分領土,蘇外長莫洛托夫在9月10日,詢問德國駐蘇大使舒倫堡是否同意以德國威脅“波蘭境內”的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為蘇軍進入波蘭的理由,好讓蘇俄師出有名。德外長里賓特洛甫回答:“歡迎蘇聯現在採取軍事行動,至於想找個藉口把罪名推在德國身上是絕對不行的。”於是,蘇俄政府發表聲明:鑑於波蘭已經不復存在,因而《蘇波互不侵犯條約》也就不再有效,蘇聯必須保護它自己的利益以及波蘭境內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少數民族同胞的利益,決定派兵進入波蘭。 9月17日軍隊從東面越過蘇波邊境進入波蘭,此時波蘭已無力再對付來自蘇俄的入侵,成了令人宰割的羔羊。 9月18日,蘇俄紅軍與德軍在布格河的布列斯特里多夫斯克會師,雙方軍隊互致敬意。 原來希特勒和斯大林一度打算以拿破崙時期的華沙大公國為藍本,保留一個殘存的波蘭國家,但斯大林改變初衷,對德國人表示,留下一個獨立的殘存的波蘭國家是錯誤的,德蘇兩國應將所有波蘭領土悉數瓜分掉。這個建議正中希特勒下懷。在以後劃分兩國邊界的談判中,斯大林要求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獨立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重新收入蘇聯版圖,並同希特勒達成了用秘密協定中屬於蘇聯的兩個波蘭省份換取立陶宛的領土交易。 在波蘭會戰期間,西線法軍85個師面對德軍34個師,而德軍只有11個師較精良,其餘都是預備役。 9月10日後,德軍又添了約9個後備師,裝甲、摩托化部隊和空軍悉數已調往波蘭。但甘末林只是在西線做了一個援救波蘭的姿態,以搪塞世界輿論。 9月7日至8日夜間,他發動了一個所謂的“薩爾攻勢”,德軍按預定方案迅速退入邊境後面的“齊格菲防線”。法軍9月12日在15英里長的戰線上向前推進了約5英里,佔領了大約20個空無一人的村莊。之後,甘末林命令他們停止前進,並指示前線部隊,一遇德軍反攻,立即退回馬奇諾防線。當波軍總司令和參謀本部要求緊急支援時,甘末林還欺騙說法軍一半以上兵力已投入作戰。實際上法軍的薩爾攻勢只動用了15個師,甚至戰後大多數法國軍事專家認為只投入9個師。 波蘭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從國際外交角度來看,它在但澤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以及拒絕接受蘇聯的軍事援助和頑固的反蘇立場,導致蘇德走到了一起,而自己的同盟國英、法在地理上相距甚遠,鞭長莫及,從而使自己在國際軍事戰略態勢上陷於不利的處境。當戰爭具體展開時,波蘭實際上處於孤軍作戰的絕境。這一切都是不夠靈活的外交錯誤所致。 從軍事角度來看,波軍所信仰的騎兵決定一切的觀念整整落後於時代近80年,早在19世紀美國內戰時,騎兵集團的戰場衝鋒就已遭到新型速射火砲和重機槍的遏制,其效率已大為減低。從波軍的兵種比例和採取的作戰樣式來看,波蘭軍事當局似乎對機械化作戰思想聞所未聞,對世界軍事技術發展動向麻木不仁,其騎兵以冷兵器向坦克群衝鋒給人恍如隔世之感,彷彿在上演一幕古代人同現代人作戰的荒誕劇。這一切歸根結底是軍事思想和軍事理論的嚴重落後所致。落後的軍事理論必然採取落後的戰略戰術以及錯誤的迎戰態勢,波蘭軍方如能充分認清敵我雙方的軍事差距,那麼最佳的部署應是在戰略上取守勢,主力應佈置在涅曼河、那累夫河、維斯瓦河、桑河一線,唯一的作戰目標是爭取時間。即便波蘭人採取這唯一現實的方式,前途依然凶險叵測。這些捉摸不定的因素是:英、法是否會發動迅速而有力的西線進攻?蘇聯是否會從背後發動打擊以協助德國?落後的波軍在德軍的機械化立體作戰樣式面前能堅持多久?這些都是未定之數。法國的魏剛將軍曾建議波軍統帥部採取上述較為現實的方案,但波蘭人最終並沒有採納。由於波軍對敵我力量缺乏起碼的認識,並且按此種方案需放棄整個西部地區,包括重要的西里西亞工業區,不戰而丟棄大片國土,對於有著極強民族自尊心的波蘭人來說是根本不能接受的。 從戰爭史來看,波蘭會戰是機械化戰爭思想的首次實踐。德國的古德里安作為這種劃時代軍事思想的第一位實踐者和現代機械化裝甲部隊的創始人,對“實踐”的結果有詳細的記錄:“當他(希特勒)看到那些被毀的波蘭砲兵團的時候,希特勒就向我問道'這是我們的俯衝轟炸機所干的嗎?'我回答道:'不,這是我們的戰車幹的!'他不禁吃了一驚。在希維茲與格勞頓茲之間,凡是不必參加包圍作戰的第3師裝甲部隊,都調齊了讓希特勒親自視察一番。以後我們又去視察第23師和第2師的各單位。一邊走,我們一邊談論這一次我軍的作戰經驗。希特勒問我死傷了多少人,我把最近所得的數字告訴他,在全部走廊戰役中,我所指揮的3個師大概死了150人,傷了700人。他對於這樣小的死傷數字,不免感到很奇怪,與他在第一次大戰中的經驗相比,他那一團人在作戰的第一天就死傷了2000人以上。我告訴他這一次敵人固然也很堅強勇敢,但是我們的損失卻能這樣小,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的戰車能夠發揮高度威力。戰車實在是一個救命的武器。” 利德爾·哈特對波蘭會戰的軍事總結是:“在東面,一支毫無希望的落伍陸軍被一支小型戰車部隊迅速地打垮了,這支戰車部隊,又是和優秀空軍合作,並且把一種新奇的技術付之實踐。”富勒晚年回顧歷史時也總結道:“戰略性癱瘓理論找到了它的實際代表,那就是古德里安將軍。”德國古德里安創建的機械化裝甲兵團成功地將英國富勒、利德爾·哈特,法國埃蒂安納、戴高樂等人的“幻想”變成了現實,它標誌著戰爭史上機械化時代的降臨。世界戰爭從19世紀末的靜止的狀態,重新恢復了運動的形式。至此,以坦克為主的地面機械化部隊與空軍的協同,成為20世紀40年代後陸上戰爭的主要形式。 當蘇聯用兩個波蘭省份同德國交換立陶宛時,是出於把臨時夥伴德國作為未來的假想敵的戰略考慮,如按蘇德秘密協定劃分兩國新邊界,蘇聯中部地帶明顯前凸,右翼受到德國左翼前伸較遠的威脅,一旦開戰德國很容易利用這種勢態插到蘇聯中央防線的後方。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魯登道夫曾從這個方向發動過這樣的打擊,效果極佳。經過交換,蘇聯右翼向前推進,中部向後退縮,基本拉直了蘇德邊界線,蘇聯的邊境戰略態勢得到極大改善。接著,斯大林開始考慮波羅的海側翼的安全了。 在波蘭會戰接近尾聲時,蘇聯政府以不容置疑的強硬態度,於1939年9月28日、10月5日、10月10日,分別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簽署了條約,規定蘇聯可在三國戰略要點進行軍事部署。 10月14日,蘇聯政府正式向芬蘭政府提出下列要求:1.將卡累利阿地峽上的蘇芬邊境向芬蘭境內北移幾十公里,使列寧格勒處於重砲射程之外;2.割讓荷格蘭、賽斯卡里、拉凡斯卡里、台塔爾斯卡里、羅維斯託等島嶼;3.要求租借芬蘭的漢科港,建立軍事基地和部署海岸砲兵,以便和對岸蘇聯的巴達斯基海軍基地一起有效封鎖芬蘭灣;4.調整北方國界,增加摩爾曼斯克港的安全。這樣芬蘭將割讓2761平方公里的領土,但蘇聯願以卡累利阿地區的5529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芬蘭。客觀地講,芬蘭並不吃虧,邊境線的北移並不損害芬蘭的重要國防線——“曼納漢防線”,蘇聯的安全得到了較大的保障,芬蘭的安全也無多大損失,芬蘭不能成為德國侵蘇時的跳板,而蘇聯若進攻芬蘭,也無多少便宜可佔,相反,芬蘭最危險的蜂腰部倒可放寬許多。儘管芬蘭政府內部有不少人主張接受蘇聯的要求,但民族主義情緒促使芬蘭政府拒絕了蘇聯的建議,表示荷格蘭不能割讓,漢科港也不能租借,因為那是違反芬蘭中立立場的。蘇聯表示願出高價購買,但被芬蘭堅決拒絕。蘇芬關係開始緊張,11月26日,蘇聯指責芬蘭砲兵砲擊邊境,芬蘭提出兩國進行聯合調查,被蘇聯拒絕。 11月28日,蘇聯單方面廢除1932年簽訂的《蘇芬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11月30日,蘇聯向芬蘭進攻;蘇軍第7集團軍在卡累利阿地峽向“曼納漢防線”進攻;蘇軍第8集團軍在拉多加湖以北進攻地峽內芬軍主力側翼;蘇軍第9集團軍前出波斯尼亞灣北部,企圖切斷芬蘭同瑞典之間的陸上交通線;第14集團軍向百沙摩地區進軍,以阻止其他國家從海上對芬蘭的援助。但蘇軍後勤補給十分困難,在列寧格勒和摩爾喃斯克之間只有一條鐵路線,再加僅有的一條支線通到蘇芬邊境,作戰地區又多是沼澤和森林地帶,蘇軍行動困難。所以在第一階段的作戰中,芬蘭人不僅利用國內鐵路交通的便利,守住了“曼納漢防線”,且運用訓練有素的滑雪部隊截斷深入險惡地形的蘇軍後方交通線,使大量的蘇軍部隊陷於飢寒交迫的絕境,採用這種戰術,芬軍一舉殲滅蘇軍第8集團軍以及第9集團軍之一部。 蘇軍在遭到嚴重挫敗後,用了一個月時間進行重新部署。 2月11日,蘇軍在鐵木辛哥指揮下,向卡累利阿地峽作正面強攻,鐵木辛哥以13個師的兵力在20公里的狹窄正面實施突破。 2月15日,蘇軍以絕對優勢終於突破“曼納漢防線”,芬軍在消耗完預備隊後,放棄該防線西段,退守第二道防線,並將最後的預備隊投入以維堡為中心的防禦線上。 蘇聯雖然在第二階段的作戰中獲勝,但國際輿論的壓力很大,英法正準備派出志願軍前來援助芬蘭,所以蘇聯想盡快結束戰爭。芬蘭勢單力薄,主要國防線已被突破,已沒有預備隊可調派了,英法的“志願軍”能否在芬軍崩潰前趕到?芬蘭統帥曼納漢元帥實無把握,何況有波蘭的例子在先,所以,雙方通過瑞典互相進行了一番和平試探後,於1940年3月6日,芬蘭政府派出代表團前往莫斯科談判。蘇聯倚仗軍事上的有利地位,除堅持原有的條件外,又增加了割讓芬蘭沙拉和昆沙莫兩個地區,包括維堡在內的整個卡累利阿半島,以及費希爾半島的芬蘭部分。 3月13日,芬蘭宣布完全接受蘇聯的條件,並於3月15日簽訂和約。以芬蘭戰敗無援的處境和蘇聯一貫的霸道作風而論,這個城下之盟性質的和約對於芬蘭來說算是比較寬大的了。 蘇芬戰爭中,蘇聯紅軍儘管在紙上談兵時,頭頭是道,高頭大塊的軍事論文汗牛充棟,而馬克思主義的術語也往軍事學領域生搬硬套,弄出些“軍事辯證法”之類的新名詞,但真正的實事卻沒幹幾件。蘇軍的後勤保障極為混亂,對複雜地形下的作戰缺乏起碼的思想準備,更談不上作針對性的訓練,連一些起碼的訓練科目,如通過布雷區的演練、坦克之間的協同等都不曾進行過。蘇軍的戰鬥力狀態對後來希特勒做出侵蘇決策是一個重要因素,他認為乘蘇軍還沒強大起來,打敗蘇聯比較有把握。 從地理上看,丹麥和挪威對德國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首先,英國和德國一旦發生對抗,英國可以從設德蘭群島到挪威海岸,組織一道橫跨北海的封鎖網,卡住德國海軍和德國商船進入北大西洋的出路,所以德國祇有獲得丹麥和挪威的海軍基地,才能打破英國的北海封鎖線,為德國海軍打開通往廣闊海洋的大門,並且反過來對英國進行海上封鎖。其次,德國的生存,包括戰爭機器的運行,依靠瑞典進口的鐵礦砂。戰爭期間,德國每年所需的1500萬噸鐵礦砂中,有1100萬噸依賴瑞典進口。在一年的暖和季節裡,鐵礦砂可從瑞典北部經波的尼亞灣越過波羅的海運到德國。即使在戰時,這條運輸線也不會發生問題,因為德國海軍能有效地封鎖波羅的海。但到了冬季,這條運輸線結了厚冰就無法使用了,只能改道挪威海港納爾維克,然後用船沿挪威海岸運到德國。再次,佔領挪威空軍基地,可使德國空軍轟炸英國的距離縮短幾百英里。 由於冬季那條挪威鐵礦砂運輸線處於挪威領海區內,所以,希特勒認為一個中立的挪威對德國是有好處的,它實際上掩護了德國的海上生命線。英國的海軍大臣丘吉爾也看到了這點,他曾建議內閣在挪威領海布雷,但張伯崙和哈利法克斯不願侵犯挪威的中立,丘吉爾的建議也就被擱了起來。 1939年11月30日,蘇聯進攻芬蘭,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局勢變得嚴重起來。英國和法國組織了援芬志願軍,但英法志願軍只有通過挪威和瑞典才能到達芬蘭。 1940年2月5日,在巴黎召開的盟國最高軍事會議決定:在志願軍派往芬蘭的同時,順手牽羊地佔領挪威海港納爾維克,以及離此不遠的瑞典格里維爾鐵礦場,以便截斷對德國鐵礦砂的供給(由此可見英國人在國際事務中的蠻橫一點不亞於德國人,恐怕和他們共同繼承了古代日耳曼血統有關)。 早在戰爭爆發時,德國海軍上將卡爾斯就一再提醒雷德爾海軍元帥德國占領挪威海岸的重要性。波蘭戰役結束後,雷德爾向希特勒提出了佔領挪威的問題,但當時希特勒忙於即將展開的西線大戰,尚顧不上挪威問題。兩個月後蘇芬開戰,英法躍躍欲試,德國人準確地判斷出英法出兵芬蘭時,將佔領挪威港口和瑞典鐵礦的企圖,便開始考慮搶在英國人之前,佔領挪威的計劃。這時德國人獲得一個意外收穫,挪威的親納粹集團頭目吉斯林,自告奮勇充當引狼入室的角色,受到包括希特勒在內的德國要人的頻頻召見,並提供其經費,讓其組織顛覆國內政府的活動。希特勒還命令最高統帥部與吉斯林會商,草擬佔領挪威的計劃,最高統帥部最初定名為“北方計劃”。 但是德國海軍作戰參謀部研究結論認為,如果沒有英國進攻的威脅,德國占領挪威就是一個危險的行動,因而最有利的解決辦法就是維持現狀。希特勒對海軍和最高統帥部的結論均不滿意,由海、陸、空軍各派一名代表,組成代號為“威塞演習”的佔領挪威的軍事計劃小組,並置於自己的直接監督之下,時間是1940年1月27日。 2月17日,英國海軍闖入挪威領海攻擊並俘獲德國“阿爾特馬克號”供應艦,救出被俘的英國船員。挪威的中立實際上已被德國和英國共同踐踏,這一事件使希特勒佔領挪威的決心變得不可動搖。 2月21日,希特勒任命福肯霍斯特為佔領挪威的遠征軍總司令,並負責一切準備工作。 4月初,不斷有消息證實,德國的陸軍和海軍在波羅的海港口集中,準備在挪威南部海岸登陸,丹麥和挪威政府對此都沒有重視。英國內閣則批准丘吉爾於4月8日在挪威海岸線水道上布雷的計劃,還決定派一小批英法軍隊在納爾維克登陸,控制靠近瑞典的邊境地帶,以便對付德國因鐵礦砂被封鎖而採取的反應,另外還準備派一些軍隊佔領更遠的特隆赫姆、卑爾根和斯塔瓦格爾等,以防止被德國人佔領和利用。這就是所謂的“R-4計劃”。 德國人到底是這方面的高手,不等英國人動手,已捷足先登。 4月9日這天充滿了戲劇性,報紙上刊登了英法兩國海軍於前一天已在挪威水域布雷的驚人消息,但上午的新聞廣播報導:德國軍隊已在挪威海岸的一連串地點登陸,並同時進入丹麥。這個更為驚人的行動立刻使英法海軍布雷的消息黯然失色。 4月9日上午5點20分,德國駐哥本哈根和奧斯陸使節向丹麥和挪威政府遞送了德國政府的最後通牒,要求兩國接受德國的“保護”。德國擬定了和平與武力兩種佔領方式,丹麥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迫屈服。德軍只用1個營和盤旋天空的一隊轟炸機群就佔領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挪威政府斷然拒絕了德國的要求,從入侵者一進入自己的領海就開始了英勇的抵抗。 德軍動用了2艘戰鬥巡洋艦、1艘袖珍戰鬥艦、7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28艘潛水艇和若干輔助艦,以及1萬多名先頭部隊(計劃用3個師來征服挪威),於一天時間裡,採用海上攻擊、空中轟炸、傘兵空降和陸軍登陸作戰的陸海空三軍協同的立體作戰樣式,在挪威的5個港口分頭登陸成功。 德軍佔領挪威首都奧斯陸的過程充滿了戲劇性,可謂渾水摸魚的典型。挪威海岸砲台的火砲和魚雷起初擊退了運載陸軍的德國艦隊,1萬噸的“勃呂徹爾號”被擊沉,艦隊司令和陸軍指揮官落水後勉強游到岸上,做了俘虜,他們的任務是準備逮捕國王和政府人員的。雖然海上入侵暫時被擊退,但德軍的傘兵和空運步兵部隊,從天而降,分別佔領奧斯陸和斯塔瓦格爾的機場,這也是戰爭史上首次使用空降部隊。實際上,只要在機場上放些車輛堵塞跑道,就可阻止德軍飛機著陸,而首都的挪威部隊也可以輕易地消滅在機場著陸的德軍,但在一片恐怖和混亂的氣氛中,軍隊既沒有召集起來,更沒有進入陣地,挪威政府已被一連串德軍登陸消息弄得驚慌失措,王室和政府在上午便向北部山區逃去。在福納布機場著陸的德軍5個連,以一支臨時拼湊的軍樂隊為前導,一路吹吹打打地進了首都。 在納爾維克港駐地的陸軍指揮官是個吉斯林分子,不戰而降。海軍兩艘老式裝甲艦卻表現英勇,向10艘駛來的德國驅逐艦開火,但很快被擊沉,300名挪威水兵全部陣亡。上午8點,德軍在狄特爾將軍指揮下佔領了納爾維克。接著,德國重型巡洋艦“希伯爾號”和另外4艘驅逐艦載著軍隊也輕易地拿下了特隆赫姆海港。在挪威第二大港口城市卑爾根,德國的“柯尼斯堡號”巡洋艦和一艘輔助艦被海岸砲台擊成重傷,但其他艦艇上的德軍仍然在午前登上了岸。下午,附近的英國海軍開始支援卑爾根港的挪威軍隊。英國的15架轟炸機一舉炸沉“柯尼斯堡號”巡洋艦,創下海戰中飛機炸沉大型軍艦的先例。由於丘吉爾過分小心,不敢進攻卑爾根港內的德軍艦隊,喪失了最初重創德國海軍的良機。南部海岸的克里斯丁散港的海岸砲台曾兩次擊退德國艦隊的進攻,德國空軍趕來炸毀了要塞,港口於下午3時左右陷落。這樣,在4月9日一天時間裡,從斯卡格拉克到北極圈長達1500英里地區的5個主要港口城市和一個大機場,都落入德國人之手。 但整個挪威還沒有陷落,希特勒命駐挪威公使勃勞耶數次與挪威國王哈康七世交涉,要求像丹麥那樣停止抵抗,都被國王和他的政府所拒絕。他們聯合英法登陸部隊同德軍繼續作戰。 英國人根本沒想到德國會搶先在挪威來這麼一手,在最初的沮喪過去後,開始在挪威同德國展開爭奪。德國海軍佔領納爾維克港24小時後,英國皇家海軍的一支艦隊沖入港內重創德軍艦隊,德艦隊司令邦迪少將被擊斃。兩天后,英國另一支艦隊趕來增援,全殲了殘余德國軍艦。狄特爾率領的德軍陸地部隊已退進山里。 4月20日,1個英國旅和3個法國營在特隆赫姆東北80英里登陸,另一個旅在西南100英里登陸,對該港形成南北夾擊態勢,但遭戈林一手創建的強大的德國空軍夜以繼日的轟炸,其前進基地遭到嚴重破壞,補給品和增援部隊的登陸也受到嚴重阻礙,無法按計劃向特隆赫姆進攻。 4月21日,英、德兩軍在利勒哈默爾首次交戰,德軍憑藉掌握制空權的優勢,攻陷利勒哈默爾,迫使英、挪軍隊向昂達耳斯內斯做遠距離撤退。 4月29日,挪威國王和政府人員在莫爾德倉皇乘英國巡洋艦“格拉斯哥號”到達北極圈上的特羅姆索,5月1日在該地建立臨時首都。 5月28日,一支由法國、波蘭、挪威軍隊組成的2.5萬人的聯軍將一小撮德軍趕出了納爾維克,德國的命脈——鐵礦砂通道似乎被徹底卡住了,看來希特勒在挪威算是白忙了一場。但就在此時,德軍在西線發起了強大的攻勢,英、法、比軍隊在比利時境內面臨全軍覆沒的危機,於是聯軍急急忙忙放棄納爾維克,從海上撤走。堅守在瑞典邊境附近山區的德軍狄特爾部隊,於6月8日重新佔領了這個港口,4天后,狄特爾接受了盧格上校殘餘部隊的投降,後者曾領導挪威部隊進行了英勇的抵抗。 6月7日,挪威王室和政府人員從特羅姆索乘英國巡洋艦“德文郡號”去倫敦,開始了五年的流亡生活。 從軍事上看,挪威戰役具有深遠的意義,英國人的失敗固然有其行動遲緩的因素,但主要還是沒有真正意識到製空權的時代已悄悄地降臨,沒有認清製空權是現代製海權的前提。從這個基本錯誤出發,他們在挪威作戰時,步兵沒有空軍掩護,缺乏高射砲,而從挪威機場起飛的德國空軍則對英國艦隻、港口基地實施不斷地轟炸,炸沉了裝有大砲的英國運輸艦,導致陸地上英軍只得用步槍和機關槍同德軍的大砲和輕型坦克對抗。所以挪威戰役可以看成是:信仰海權的英國人敗在了信仰制空權的德國人的手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