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世界歷史 一個人的世界大戰史·看倪樂雄重建烽煙現場

第10章 第九章1918年:戰爭結束

在1917年11月11日,魯登道夫在蒙斯的第5集團軍總部召集兩個集團軍的參謀長,庫爾和夏崙堡,加上參謀本部的作戰處長韋茲爾開會,會上確定了德軍在1918年的戰略方針。德軍的戰略目標是趕在美軍大量開到西線之前,發動一個決定性的打擊,以徹底摧毀西線的協約國軍隊。而協約國的戰略方針仍是貝當的既定方針,實行全面防禦,等待美軍主力的到來。德軍迅速從東線調來部隊,集中起190多個師,而協約國也集結了180多個師。德軍的計劃是在英、法部隊之間的結合部,阿拉斯和拉費爾之間實施突破,得手後以一部兵力向南作牽制性攻擊,以掩護攻擊主力轉向西北,將英軍逼向海岸,或將其殲滅,或迫其撤回英倫三島,然後再集中主力打擊法軍。

1918年3月21日凌晨,德軍6000門火砲作了5小時的短暫而密集的射擊,從而拉開了被德國人稱為“皇帝會戰”的第一階段“米歇爾作戰”,也稱“松姆河攻勢”。 3月23日,戰場形勢打亂了德軍原來的計劃,德軍貝洛第17軍團、烏維茲第2集團軍在主攻方向進展甚小,而輔助進攻方向上的古特爾第18集團軍出乎意料地取得重大戰果。魯登道夫根據這一情況和“50個英軍師被擊潰”這一被誇大的情報,重新規定了進攻計劃:迂迴聯軍的兩側翼,同時擊破英軍和法軍,將英軍打退到沿海一帶,將法軍擊退到巴黎。 3月25日,英軍第5集團軍向西北退往海邊,法軍第6集團軍向西南撤往巴黎。德軍在通往亞眠的路上撕開了一個15公里寬的缺口。法軍統帥部急調預備隊第1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參戰,於3月28日封閉了通往亞眠的缺口。德軍因其補給線需經過一片4年戰爭所造成的“人工沙漠”,後勤補給無法跟上,難以擴張戰果。接著雙方進入膠著狀態,魯登道夫害怕陷入類似以往的消耗戰,在4月5日晚下令全線停止戰鬥,第一階段“米歇爾作戰”告一段落。

德軍在70公里正面上,楔入60公里,就短時間裡佔領地盤的多少而論,成績巨大,但將英軍逼向海岸的主要目標沒有達到。從戰場態勢來看,德軍形成了一個縱深60公里、寬150公里的預示危機的弧形突出部。此戰德軍傷亡24萬人,聯軍傷亡被俘21.2萬人。 早在1月,法軍參謀本部就有建立聯軍最高指揮機構和協約國軍總預備隊的打算,但貝當和黑格為保持自己的獨立性,表示反對。直到德軍開始進攻,形勢變得危急起來,經英、法兩國政府首腦在道侖斯會商會後,3月26日才任命福煦將軍為西線聯軍的“協調者”,他的指揮權十分有限。直到4月14日,福煦才進一步成為西線最高聯軍統帥,開始付諸實施建立協約國總預備隊的計劃。 4月9日,魯登道夫又在佛蘭德地區發動強大攻勢,開始了“皇帝會戰”中代號為“喬治”的第二階段作戰,也稱“利斯河攻勢”。德軍第4、第6集團軍向當面的英軍第2、第1集團軍實施突擊,德軍第6集團軍首先摧毀葡萄牙的兩個師,很快打開了缺口,當天傍晚前出到達埃斯泰爾地區的利斯河河岸。第二天德軍第4集團軍楔入英軍第2集團軍陣地,佔領梅森附近一塊高地。 4月10日,英軍眼看即將被圍,放棄阿爾芒蒂埃爾,向海岸退卻。英國遠征軍總司令黑格幾次向福煦求援,但後者正在組織總預備隊,只派了法國第10集團軍中的4個師和1個騎兵軍前去相助。英軍眼看就要被逼下大海,但他們拼死戰鬥,終於守住了阿茲布魯克這一重要鐵路樞紐站。 4月12日起,英軍在前來增援的法軍協助下不斷展開反擊,迫使德軍於4月15日暫停進攻。 4月17日,德軍恢復攻勢,一星期後攻下凱梅爾山地,不過對會戰已無足輕重。 4月29日,德軍對佛蘭德的進攻完全停止下來,從而結束了第二階段的“喬治”作戰。德軍損失8萬人,聯軍損失11萬人,戰場主動權仍操在德軍手裡。

魯登道夫試圖通過不斷地向聯軍要害部位發動奇襲來保持手中的主動權。 “喬治”戰鬥剛結束,就著手製訂新的、旨在摧毀英軍的第三次進攻計劃,通常被稱做“馬恩河攻勢”。由於協約國軍的預備隊已集結在前兩次英軍受打擊的地區,所以這一次要在蘭斯和瓦茲河之間,先對法軍發動佯攻,達成突破後對巴黎形成威脅,將協約國軍的預備隊吸引過來。然後再對英軍實施突擊。為達成奇襲的效果,德軍採用了種種欺敵手段。 5月27日凌晨,德軍砲兵急速射擊了法軍第6集團軍的陣地,兩小時後,德軍第7集團軍幾乎未遇抵抗,在雙層徐進彈幕掩護下佔領謝曼代達默,輕易地渡過了埃納河。日落黃昏時,德軍已到達韋勒河,並在幾處強渡成功。德軍在第一天就取得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重大戰果,中央突破獲得成功,調虎離山的目的業已達到,協約國的預備隊、法軍第5集團軍的13個師已從佛蘭德趕到突破地點,德軍第7集團軍佔領了韋勒河南面的部分高地,到達了計劃所規定的位置。魯登道夫命令朝蘭斯和蘇瓦松方向發展進攻。 5月28日,經一整天激烈交鋒,德軍在夜間攻克蘇瓦松。 5月29日,貝當下令法軍於第二天從兩翼向德軍反攻。 5月30日,法軍預定的反攻因德軍在中央迅猛的發展而胎死腹中,德軍全力進擊,抵達馬恩河。但這也是德軍進攻的頂點。以後幾天裡,法軍增援部隊源源而來,抵抗力劇增。 6月5日,法軍在馬恩河南岸、蘭斯遏制了德軍兇猛的勢頭。 6月9日,德軍第18集團軍為改善亞眠至蒂埃里堡之間的戰線,向貢比涅方向進攻,但沒有達成目的。魯登道夫第三次攻勢結束。是役德軍死傷、被俘近12萬人,協約國軍損失約17萬人。

德軍這次中央突破出人意料的成功,很大程度是法軍第6集團軍部署上的失誤造成的。原來法軍參謀本部準備在前線採取“彈性防禦”,在防區的第一陣地線上佈置少數兵力,將防守的主要兵力佈置在縱深第二陣地線上。這種“前輕後重”的配置雖然會造成第一陣地線失守,但對方在進攻第二陣地線時,就因無法得到砲兵的相助和遭遇強有力的縱深防禦而受挫。然而這一合理的“彈性防禦”觀念被法國總理兼陸軍部長克萊孟梭否定,他堅持要將大部分兵力配置在第一陣地線上。第6軍團司令杜切尼也堅持這種兵力配置,這樣法軍便密集擠縮在防線的最前沿,成為德軍密集炮火下的砲灰。等到德軍步兵進攻時,法軍防線上已沒有抵抗能力。 經過這次進攻,德軍戰線上除了原來的亞眠和佛蘭德兩塊突出部外,又增加了一塊馬恩河突出部。表面看德軍再次進逼巴黎,法國人心惶惶,不過雙方實力已悄悄地發生變化,美國的武器和軍事基數裝備正不斷湧入西線。年初,美軍在西線不過29萬人,6月底增加到近90萬人,7月超過了100萬人。而德國方面兵員後續已告急,人力資源接近枯竭。魯登道夫東一榔頭西一棒的突襲方式,極大地消耗了德軍的實力,幾乎與陣地消耗戰的效果無異。

為了在美軍發揮作用前打垮英、法軍隊,魯登道夫決定在7月15日發起第5次進攻,目標和過去一樣,粉碎佛蘭德地區英軍。但先從打擊蘭斯地區的法軍開始,以便從佛蘭德引開對方盡可能多的兵力。德軍第1、第3、第7集團軍實施蘭斯方面的進攻,進攻打響後兩個星期,德軍第4、第6集團軍開始進攻佛蘭德的英軍。法軍這次事先獲得準確的情報,作了充分準備。在兵力部署上,接受了教訓,採取前輕後重的“彈性防禦”的配置。 7月15日,法軍首先向估計中的德軍進攻部隊集結地發起突然砲擊,企圖未交手先撈把便宜,但效果不大。德軍準時展開行動,經3個多小時的砲擊後,炮火改為徐進彈幕射擊,德軍步兵出動,輕鬆地佔領了法軍前沿陣地。德軍第7集團軍在濃密的煙幕掩護下,頗為順利地渡過了馬恩河。但以後幾天裡,向法軍防線的縱深發展遭到堅強之阻擊。法軍前輕後重的戰術配置產生了極大效果,德軍無法摧毀法軍縱深內的強大防禦火力。 7月16日,德軍第1、第3集團軍停止了攻擊。第二天,第7軍團接到命令:在7月21日凌晨前撤回馬恩河北岸。德軍在蘭斯的攻勢雖說是虛晃一槍,但遠沒有達到所希望的效果。魯登道夫正打算正戲開場,決定將砲兵調往佛蘭德,開始對英軍實施進攻,但協約國軍已搶先動手。

7月18日,芒讓指揮的法軍第10集團軍從秘密集結點——維萊科特雷森林躍出,向馬恩河突出部的德軍發動強大反擊。法軍共投入20個師,其中美軍兩個師,還有350輛坦克也投入戰鬥,400架飛機在空中組成3個層次的機群:2000米以上的機群對付德軍殲擊機,1000~2000米的機群攻擊德軍偵察機,1000米以下的機群掃射德軍地面目標、轟炸德軍後方和對付德軍強擊機。法軍的進攻使德軍統帥部深感意外,被迫放棄原來對佛蘭德英軍的進攻計劃,調兵前往增援。戰至8月4日法軍停止進攻時,德軍已退過馬恩河、烏克爾河,撤至埃納河和韋勒河之線。法軍已佔領蘇瓦松,也進到了韋勒河上。巴黎又一次擺脫了危險。協約國方面士氣大振,這次會戰也稱做“第二次馬恩河會戰”。魯登道夫期望在美軍主力參戰前摧毀英、法軍隊的戰略企圖徹底失敗了,德軍轉入防禦,持續了半年之久的“皇帝會戰”終以德國人的失敗而告終,戰爭主動權已轉到協約國一邊。

早在7月24日,福煦召集貝當、黑格、潘興會商決定,未來第一階段的作戰目標是消除馬恩河、亞眠、聖米耶爾德軍的三塊突出部,使鐵路交通線與戰線平行,以便改善和保障後勤補給。第二階段聯軍將發起全面攻勢。馬恩河突出部由法軍負責,已在消除過程中,亞眠方面由英軍負責剷除,聖米耶爾地段則由美軍包辦。 8月8日凌晨,英國遠征軍黑格元帥指揮英軍第4集團軍、法軍第1、第3集團軍發起亞眠會戰。協約國部隊運用康布雷會戰中的成功經驗,在徐進彈幕和近千架飛機的掩護下,500多輛坦克滾滾向前,步兵戰鬥群緊跟在後面,德軍出現了大戰中罕見的士氣崩潰的現象,他們從心理上被徹底擊敗了。起初德軍士兵還頑強抵抗,一等到坦克越過他們防守的塹壕陣地,便成片成片地投降了,他們認為已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便放下了武器。聯軍的坦克群摧毀了德軍第2集團軍中6~7個精銳師,席捲了德軍後方並端掉好幾個師指揮部。儘管遭到突然打擊,德軍還是迅速調動預備隊增援,協約國軍的坦克也遭到很大損失,以後幾天裡,開頭的運動戰又演變為陣地消耗戰。德軍雖然被逼退近20公里,但還是守住了防線。亞眠會戰於8月12日結束,黑格畢竟達到了目的,此戰消除了德軍對巴黎-亞眠鐵路的威脅。接著,協約國軍又在蘇瓦松至阿拉斯的150公里戰線上發動連續不斷打擊,到了9月初,德軍第2、第9、第17、第18集團軍全部撤回齊格菲防線(亦稱興登堡防線),這是德軍發動春季攻勢時的出發陣地。

魯登道夫把8月8日這一天看成這次大戰中德軍最黑暗的日子。他和他的統帥部的戰鬥意志正是在亞眠攻勢中徹底崩潰,並決定停止戰爭,進行和談。魯登道夫在戰後回憶錄裡寫道:“8月8日已毫無疑問證明德軍戰鬥力的衰頹,我已經沒有希望找到一種戰略手段來挽回頹勢。一切計劃都不再有安全的基礎,以後的戰爭指導將成為一種不負責的賭博,那也是我一向認為必敗的。對於我而言,德國民族的命運是一種太高的賭注,所以這個戰爭必須結束。” 9月12日,潘興指揮的美國第1集團軍向聖米耶爾德軍突出部發起進攻。自從美軍來到歐洲,一直沒有機會獨立成軍,獨立自主進行作戰,總是分散到英法部隊接受指揮,聯軍統帥福煦覺得這樣使用美軍比較順手,故而常常阻撓潘興將軍建立美軍獨立指揮體制,藉故分散、抽調不斷抵達和正在集結的美軍。為此,潘興幾次與福煦發生激烈爭吵,甚至有打福煦耳光的衝動。當德國人發動春季攻勢時,英、法軍隊的首腦們便聯合起來對潘興施加壓力,要求美軍分成幾部分隸屬英、法軍隊的領導,被潘興拒絕。英法方面的理由之一是美軍初來乍到沒有經驗,也未必是德國人的對手。但在6月裡,初出茅廬的美軍打得勇猛頑強,讓德軍大吃一驚。美、德兩軍在名叫康蒂尼的村莊第一次交鋒,美軍第1師半小時就將德軍擊潰,攻占了這一具有重大價值的高地村落,使德軍心理上受到沉重打擊。當法軍第6軍團向後狼狽潰逃時,毫無戰鬥經驗的美軍第3師趕來激戰三天,粉碎了德軍強渡馬恩河的企圖。美軍第2師在貝萊奧森林一碼一碼地戰鬥了整整3個星期,將盤踞在堅固而完善的防禦工事中的德軍趕出森林。德軍統帥部感到現在他們遇到了真正的勁敵。美軍的出色戰鬥贏得了敵軍和友軍的一致尊敬,福煦最終只好同意美軍編成獨立的作戰指揮體制。於是,美軍便揭開了聖米耶爾會戰大幕。

德軍在得到美軍就要進攻的消息後,立即開始了撤退,當美軍於9月12日凌晨發起進攻時,德軍撤退工作遠沒有結束,但重砲部隊已經撤走,所以到第二天,聖米耶爾突出部已經消除,美軍損失7000人,德軍被俘就達1.5萬人。協約國方面第一階段的作戰目標已經全部完成,接下來就是按計劃發起第二階段的反攻。 協約國的反攻計劃是:美軍第1集團軍、法軍第4集團軍在戰線右翼向德軍側後的梅濟埃爾進攻,以動搖對方整個防線;英軍第1、第3、第4集團軍在法軍第1軍團軍支援下,在聖康坦和康布雷之間進行中央突破,向莫伯日方向進擊;由比利時國王阿爾貝指揮的佛蘭德集團軍群在戰線的左翼、利斯河至海岸之間出擊。三個總方向上的進攻時間從右到左依次順延一天。德軍預料協約國軍全面進攻即將開始,趕緊在齊格菲防線後方修建三條從海岸到穆斯河的新防線。第一條防線經熱爾芒、根丹、布倫吉利達、克里姆吉利達、根特、孔代、瓦朗西安、勒卡托、吉茲、雷代爾、武齊埃,到達孔桑武阿。第二條防線經安特衛普、布魯塞爾、那慕爾、吉韋,再溯穆斯河而上到達凡爾登,亦稱“安特衛普-穆斯防線”。第三條防線沿著德國邊境,直到10月才開始動工。

9月26日,右翼的美軍和法軍首先開始進攻。 3天裡只前進了數公里,10月3日和8日,法軍第5、第10集團軍也轉入進攻,同樣沒有打開局面。協約國軍在右翼的攻勢於10月13日被迫停止。失利的原因是德軍事先加強了防禦,而美軍的進攻組織出現嚴重混亂,後方道路被堵塞,糧食和彈藥無法送抵前線,之後又調用有戰鬥經驗的部隊,卻更增加了混亂程度,並遭到重大損失,18天的戰鬥只前進了5~12公里。美軍的失利引起了法國總理克萊孟梭的嚴厲指責,甚至要求聯軍統帥福煦將潘興撤職。 9月27日,協約國軍在戰線中部展開行動,英軍第1、第3集團軍在康布雷開始發動打擊,第二天強渡斯凱爾特河,經戰鬥一個月,在10月29日攻入康布雷郊區,將當面之敵逐出齊格菲防線。英軍第4集團軍、法軍第1集團軍也於9月29日在聖康坦和拉費爾轉入進攻,第二天即在30公里的正面上突破齊格菲防線。 9月28日,佛蘭德集團軍群由利斯河向北展開進攻,部隊克服了沼澤地造成的後勤補給上的困難,頑強推進使德軍第6集團軍處於即將被合圍的困境,不得不在10月2日開始撤出齊格菲防線。 協約國軍的10月攻勢大獲全勝,德軍士氣低落,節節敗退。德軍在撤退時一路進行破壞,經過之地成為一片廢墟。 11月5日,經連續攻堅,協約國軍深深突破德軍中央正面,戰績不佳的美軍第1集團軍幾度拼殺後,終於也突破了當面德軍陣地。 11月6日,德軍統帥部下令撤往“安特衛普-穆斯防線”,直到康邊停戰協定於11月11日簽訂時,協約國部隊已抵達“安特衛普-穆斯防線”,並且突破了防線南端。此刻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軍事行動已告結束。 通往貢比涅森林之路漫長而曲折。早在1916年年底時,東線和西線戰場上經歷了一連串巨型會戰後仍不見勝負,戰爭結束遙遙無期,生命和財富的巨大消耗程度令各國政府始料未及。既然戰爭不能解決問題,和平勢力便在各國不同程度抬頭。 1916年11月13日,英國前外交大臣蘭斯敦向內閣提出了一份和平談判備忘錄,但遭到當時以陸軍大臣勞合·喬治為首的主戰派的反對。不過這一備忘錄反映了英國政府部分成員的情緒。同年12月12日,德國政府風聞美國政府即將提出和平建議,便搶先拋出自己的和平談判建議,以顯示外交上的高姿態。 這份建議聲稱德國及其盟國是為捍衛自身生存和發展而戰,到目前為止已顯示了不可摧毀的力量,並且準備如有必要將這場強加於它們的戰爭進行到底,同時在人類和歷史面前聲明不負任何責任。但建議又表示不企圖摧毀和消滅敵方,出於製止流血和終止戰爭恐怖的願望,建議立即開始和平談判。德國將這份照會通過美國政府轉交給了英、法、俄、意、葡、日、羅、塞等各敵國。 協約國家得到這份和談建議後,於12月29日作了集體答复。答復指出德國的建議是企圖將戰爭責任推在協約國身上,是一個既無內容又不具體、不具有任何開始談判條件的提議。答复歷數了德、奧種種背信棄義、破壞世界和平的事例,譴責其在戰爭中犯下的種種罪行,聲稱協約國家是為和平與正義而戰,並將拒絕這樣一個沒有誠意和沒有意義的建議。但在最後又強調了比利時的獨立,賠償和未來的安全保證是和平的先決條件。 就在德國拋出和談建議,協約國尚未答复時,美國以中立國身份於12月18日向交戰雙方發出了和平建議。美國的意思是要求交戰雙方各自提出結束戰爭的條件,和保證未來不再發生類似衝突的妥善辦法,美國願意以可以被接受的方式、甚至採取主動,從中斡旋和出力,並且準備在結束戰爭後建立一個旨在保證全世界和平與正義的國際聯盟。美國建議的其餘部分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話。 德國於12月26日對美國的建議作了回复,認為交戰雙方直接交換意見是達到所希望的結果最適當的辦法。提議在中立國領土上迅速召集各交戰國代表會議。最後敷衍道:德國願在建立國際聯盟這一崇高任務方面同美國進行合作。 協約國在1917年1月10日對美國的建議作了答复。首先對美國的崇高情感表示敬意,同時相信目前不可能實現協約國所期望的和平,因為這種和平將保證恢復協約國家的一切被佔領土,以及對比利時、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的賠償。對美國將兩個交戰集團混為一談的做法表示抗議,因為這場戰爭的責任和道義上的評價,對交戰雙方都完全相反,並再次提醒美國:協約國沒有挑起戰爭也不要戰爭,不是為自己利益而戰,首先是為了保障各國人民的獨立、公理和人道而戰。至於結束戰爭的條件,協約國表示在正式談判之前不予詳細公佈,但還是開列了一系列條件:恢復比利時、塞爾維亞等獨立國家的地位並應得到賠償,歸還一切被佔領土,解放奧匈帝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允許他們成立獨立國家,改組歐洲並將土耳其從歐洲趕出去。 協約國拒絕直接談判,因為知道自己的和平條件同戰場現狀之間距離實在太大,而自己的勁兒還沒有全部使完,不願接受有利於同盟國的和平條件。到了1917年8月1日,羅馬教皇貝尼迪克特十五世發出了“致各交戰國人民的統治者”的和平建議。但教皇的建議主要有利於德、奧方面,所以被協約國方面拒絕。當年底俄國退出戰爭後,美軍一時還來不及填補真空,協約國見德國已擺脫兩面作戰的形勢便感到西線壓力的沉重,英國內閣中求和的呼聲再起,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迫於形勢提出了和平條件,他表示:英國無意取消德國在世界上的強國地位,強迫它接受不同形式的政府,也無意分裂奧匈帝國,英國僅要求恢復比利時主權並給予賠償,對1871年鑄成的大錯——割取法國的阿、洛兩省給予重新考慮,讓奧匈境內的少數民族在其帝國結構內實行自治,給其境內的意大利人和羅馬尼亞人以重返祖國的自由。至於俄國,可由其自己與德國去解決,但英國贊成建立一個獨立的波蘭國家。德國的殖民地問題應召開一個國際會議來解決。只要答應這些條件,英國歡迎和平。 勞合·喬治首相發表和平演說後沒幾天,美國總統威爾遜於1918年1月8日在國會宣布了著名的“十四點和平計劃”,其內容要旨為:1.公開談判和約;2.海洋自由;3.取消經濟壁壘;4.裁減軍備;5.基於受治人民的利益對殖民地要求加以調整;6.撤出俄國領土並由俄國自由決定其國家政策;7.撤出比利時領土並恢復其主權;8.撤出法國領土,阿、洛兩省應歸還法國;9.依照民族界線調整意大利的國界;10.允許奧匈帝國人民有自主發展的機會;11.撤出羅馬尼亞、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三國,並給予塞爾維亞以出海口;12.應保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中的非土耳其民族可自主發展,達達尼爾海峽應對所有國家的船隻保持開放;13.波蘭應成為獨立國家並給予出海口;14.建立國際聯盟並賦予維護世界和平的任務。 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計劃”對交戰兩方的利益來說,客觀上都有利有弊。它抓住了全世界普遍厭戰的心理,可謂深得人心。協約國方面雖然在某些條款上不太贊同,也發現這位自告奮勇的和事佬似乎打著主宰世界的算盤,但為了爭取美國的援助,不得不在表面上贊同。但此刻已成了德國內政外交幕後主宰的魯登道夫卻把“十四點和平計劃”斥之為胡說八道。他一意孤行,想以西線的決定性攻勢迫使對方屈服於德國的意志。 在魯登道夫的西線攻勢發動前,他手下負責同協約國秘密接觸的哈弗頓上校同英國參謀總長威爾遜的密使秘密會晤,英國人提出了更低的和平條件:其中將歸還阿、洛兩省改為允許自治。但魯登道夫是一個典型的不懂妥協藝術的日耳曼人,他不僅拒絕,還向政府內閣隱瞞了此事。他對政府中主張和談的人深惡痛絕,並且一直向其政府甚至參謀總長興登堡隱瞞真實的軍事現狀。 6月下旬,德軍的西線攻勢已露出失敗的跡象,帝國外交大臣屈爾曼在議會表示:單憑軍事手段而無外交努力是不能結束戰爭的。對長期不知戰場形勢真相的人來說,屈爾曼無疑在暗示軍事形勢對德國不利。魯登道夫立即以政府內政外交不能很好配合前線作戰為由,逼迫屈爾曼辭去外交大臣職務,並由海軍將領辛茲接任。 如果說魯登道夫過去一直是個主戰派中的最強硬的人物,那麼到了8月8日英軍發起亞眠會戰以後,他的態度轉了180度。 8月11日的御前會議前,魯登道夫對辛茲說:“三星期前我有把握迫使敵人求和,今天我已不再有把握了。”但在後來討論所能接受的和平條件時,魯登道夫堅持長期佔領比利時,吞併波蘭等不現實的要求,同時嚴密封鎖前線攻勢失利的消息,不讓政府要員知道。這時的魯登道夫已完全不是四年前攻打列日要塞和叱吒坦能堡時那種思路明快、行動果斷的狀態了,他已心力憔悴,遲疑不決,變得有點神經質。 直到9月28日,魯登道夫才將前線形勢已惡化的真實情況告訴興登堡,次日便要求外交大臣辛茲通過美國總統威爾遜安排停戰。為便於談判,10月3日成立了以馬克斯·巴登親王為首的新政府。魯登道夫現在又走向另一個極端,急切地催促新政府向協約國要求停戰,但巴登首相認為在軍事形勢不利的情況下,這種要求是示弱的表現,對德國不利,這位新首相認為德國應聲明願意撤出比利時,歸還阿、洛兩省,並在東歐談判新和約,然後靜待協約國的反應。但魯登道夫卻表示軍隊在48小時內將崩潰,他要挽救他的軍隊(10月底魯登道夫承認要求停戰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於是巴登只好違背自己正確的判斷,於10月3日向威爾遜發出了要求停戰的通牒。 威爾遜未經協約國協商,於10月8日向巴登復電,要求澄清3個問題:1.德國是否接受“十四點和平建議”;2.德國是否承諾停戰達成後即撤出所有佔領地區;3.新首相是否代表全體德國人民。德國對此作了肯定的回答後,威爾遜於10月14日第二次復電,提出了3項停戰條件:1.協約國軍現有的優勢應予維持;2.德國應立即停止潛艇戰;3.德國應不再受專制政權的控制。這時,魯登道夫已感到自己鑄成大錯,想藉機補救,遂堅持不能停止潛艇戰,他向巴登表示戰爭可拖到明年,以較滿意的和平條件結束。新內閣的外交大臣索爾夫當即譏諷道:“如果是這樣,9月底你對形勢的分析和急於停戰的做法就錯得太離譜了!”顯然,魯登道夫已沒了章法。 德國政府於10月20日致電威爾遜,同意停止潛艇戰,不過強調深信美國總統不會提出“不榮譽的要求”,德國還想保留帝制。也許是英、法施加了壓力,威爾遜於10月23日向德國發出第3份措辭嚴厲的通牒:如果美國現在和以後不得不同德國的軍閥或皇室打交道,則提出的要求不是和談而是投降。德皇威廉二世當然不願放棄帝制,但為了便於談判,他要求魯登道夫自動辭職,後者的態度又變得強硬起來,並擅自向部隊發出了不接受威爾遜通牒的聲明。 10月26日,格賴納接替魯登道夫任德軍首席軍需官。 11月1日,威爾遜第四次通牒送至柏林,除了一些防止衝突的條件外,提出德國可以派代表團去同聯軍統帥福煦接洽。這時巴登已打定主意,如果協約國方面再提出實在難以接受的條件,他將呼籲整個國家進行決死戰。 正在這時,德國後院起火,國內爆發了革命。原來德國海軍上層軍官深知一旦停戰達成,德國將被迫交出整個艦隊,他們覺得與其蒙受恥辱,不如在戰鬥中與艦隊共沉海底。於是在11月3日,德國公海艦隊司令希爾上將瞞著政府,秘密下令整個艦隊從基爾軍港起航駛往泰晤士河口,在同英國艦隊交戰中光榮沉沒。但早已厭戰的水兵拒絕執行命令,並與派來鎮壓的部隊發生武裝衝突,繼而在軍艦上升起紅旗,事態很快發展成起義。基爾港的水兵起義如燎原之勢向全國蔓延。 11月7日,德國統帥部決定從前線調回幾個可靠的師,去鎮壓基爾的水兵起義。柏林政府剛鬆了口氣,格賴納打來電話,他必須用這些部隊先鎮壓在科崙發生的新暴動。不久政府又得到一個更壞的消息,這些可靠的部隊竟拒絕鎮壓起義士兵,自動潰散了。但這還不算是最壞的消息。就在這天夜間,剛出監獄的慕尼黑戲劇批評家艾斯納爾,衣衫襤褸,蓬首垢面走進巴伐利亞政府辦公樓,宣布延續了千年的魏特爾斯巴赫王朝被推翻,自己任巴伐利亞共和國總理。 11月8日,德國中部和北部的各大城市幾乎都落入士兵和工人組成的蘇維埃手裡。德國社會民主黨中的獨立派號召柏林工人總罷工,以推翻政府。社會民主黨中的多數派力勸工人不要罷工,但對下屬組織、人員已感難以控制。巴登首相幾次與躲在斯巴統帥部的威廉二世通話,要他讓位給長孫以挽救霍亨佐倫王朝,被德皇拒絕。德皇發布調動軍隊鎮壓叛亂的命令,興登堡和格賴納認為軍隊不會服從便扣住不發。是夜,政府顧問們力勸巴登首相發動政變,宣布德皇退位,但巴登不願採取這種強硬做法。 11月9日清晨,柏林爆發革命,數十萬工人和士兵湧向市中心,興登堡和格賴納一同前往統帥部謁見德皇,實際上是去攤牌。興登堡說他實在說不出他所應該說的話,所以他必須辭職。威廉二世打斷他的話,讓格賴納報告局勢,後者告訴他起義者正在切斷通往前線的補給線,前線部隊只有5天儲備糧,接著又把50位團長從前線召集到統帥部,當著德皇的面問他們,他們的部下是否會服從德皇命令,去鎮壓國內叛亂分子。結果只有一人說會服從,少數人沉默不語,大多數人認為不會服從。攤牌已到這個份兒上,威廉二世只好考慮退位,但還想撈一點是一點,他做出決定:退出皇位但保留普魯士國王的地位。理由是:不這樣做,軍隊會因失去效忠對象而解體。這時,前外交大臣辛茲打電話告訴柏林的巴登首相,德皇已有退位之意,要他等待宣布。巴登眼看德國即將被革命所淹沒,厲聲回答不能再等了,退位必須立即宣布。接著,他根本不徵求德皇的意見就向國民宣布:威廉二世同時放棄德國皇位和普魯士王位,他本人將暫時留任首相,直到成立新政府為止。 與此同時,威廉二世那裡正在起草退位詔書。當威廉皇帝得知柏林那邊已搶先宣布自己退位的消息後,不禁大罵:“這是背叛!一位巴登親王已推翻普魯士國王!”他仍不罷休,向柏林接連發出電報以示抗議,但這些電報不僅一份也沒發出去,而且一小時後局勢發展使他的退位已變得不重要了。興登堡告訴威廉皇帝,現在已不再有任何效忠他的部隊了,為避免譁變的軍隊劫持皇帝送交協約國,興登堡建議威廉二世立即啟程,前往荷蘭避難。 11月10日凌晨,德皇的火車在黑暗中向荷蘭駛去,投奔伯恩廷克伯爵,因為他們都是聖約翰武士團的團員,根據誓言,對於落難的團員應給予庇護。一路上威廉皇帝一言不發,直到進入伯恩廷克的別墅,他才向歡迎他的主人說:“現在我必須要喝一杯好的、熱的、濃的英國茶,是的,完全是英國味道!” 11月9日中午,巴登剛宣布完德皇退位,社會民主黨多數派(右翼)領導人艾伯特和謝德曼謁見巴登,以溫和的語氣發出最後通牒:社會民主黨必須接管政府。謝德曼告訴巴登所有的軍隊已歸順新政權,不信可以派代表到任何一處兵營看看就會知道。巴登原想以德皇退位來挽救君主政體,現在只好交出政權。謝德曼在國會的陽台上向聚集在國會門前的群眾宣布,德國從此成為一個共和國。 馬鞍工人出身的艾伯特接管政府的3小時內,便作出了兩項重要的決定,他宣布組成一個包括社會民主黨兩派各3人的新政府內閣。同時他知道最關鍵的是取得軍隊的支持,其他事項都無關緊要。當晚他同軍隊第二號人物格賴納將軍達成秘密協定:新政府答應按傳統維護陸軍地位和軍官團的權威,保證部隊的財政開支和糧食供應。軍隊則保證支持新政府實現自己的執政目標,清除德國境內的布爾什維克革命。這個秘密協議很多年之後才為人所知。與此同時,格賴納也說服了興登堡繼續留在原位,主持陸軍撤回國內的工作。艾伯特請格賴納轉達新政府對興登堡的問候。這樣,德國度過了1918年11月9日這個充滿驚濤駭浪的難忘日子。 就在德國處於激烈動盪時,協約國家也在10月底會商如何向德國提出停戰條件。黑格認為德軍實力尚存,英、法軍隊也早已厭戰,只要德軍退出佔領區並歸還阿、洛兩省即可停戰,不宜提出過分苛刻的條件。貝當主張德軍應交出所有火砲,這樣他們就會喪失再戰的能力,不過他認為德國人會拒絕這個條件。潘興贊成貝當的意見。克萊孟梭表示如因條件而使和談破裂,則德國會像俄國一樣發生布爾什維克革命。喬治首相也認為現在主要的敵人不是德國,而是布爾什維克主義。福煦預計如果戰爭繼續下去,還需要3~5個月的時間才能勝利結束,但他表示如果德國接受我們的和平條件,則不應再流血。 11月5日,協約國方面通知德國派代表團前來談判,搖搖欲墜的巴登內閣組成以艾茲伯格為團長的和談代表團前往。 11月8日,在法國貢比涅森林附近雷松德斯火車站的一列車廂裡,福煦代表協約國方面同德國代表團面晤。福煦首先冷冷發問:“先生們來幹什麼?”艾茲伯格回答:“我們是來根據貴方的建議進行停戰談判的。”福煦立即回答:“我們沒有建議也不想談判。”接著福煦起身準備離開,艾茲伯格不知所措,團員中一員外交官奧布恩多夫及時說道:“元帥不必計較,您認為我們應使用何種措辭我們都接受,這對我們已無關緊要,情況已經太嚴重了。”福煦提醒道:“先生們必須明白你們要求的是什麼。”奧布恩多夫說:“我們是根據美國總統的通牒來到這裡,假如您允許,我將宣讀。”接著他宣讀了通牒的全文。隨後福煦命令他的參謀長魏剛向德國代表團宣讀了停戰條件。 艾茲伯格認為條件太苛刻,難以接受。福煦則表示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德國必須在72小時內答复。一位德國騎兵上尉於11月9日黃昏將文件送到德軍統帥部,格賴納密電代表團就封鎖和戰俘問題略加修改。第二天代表團的溫特費德上校與魏剛正在商談這個問題時,福煦突然闖進來說:“如果你們在15分鐘內還談不妥,那就讓我來,我保證5分鐘就完事。”原來他剛看到一份登載柏林爆發革命的報紙,並將報紙打開給德國代表團看。這時格賴納又來了份電報,不知何故是用明碼發的,授權代表團即使在對方不同意任何修改的情況下仍可簽字。格賴納是以政府首相的名義發出這份電報的,但當時巴登內閣已辭職,新內閣還未成立,新首相是誰,無人知曉。 11月11日,德國代表團在貢比涅森林的一節火車車廂中,在極其苛刻的停戰協議上簽字。根據協議規定:德國必須在14天內撤出一切被佔領土,歸還阿、洛兩省,交出東非殖民地;協約國軍隊佔領萊茵河左岸,並在右岸建立非軍事區;德國立即釋放協約國全部俘虜;德國還應向協約國方面交出5000門火砲、25000挺機槍、3000門迫擊砲、2000架飛機、5000台火車頭、15萬節火車車廂、5000輛卡車、6艘重型巡洋艦、10艘戰列艦、8艘輕巡洋艦、50艘驅逐艦和160艘潛艇。同時規定:對德國的封鎖暫不撤銷。 簽字手續完畢,艾茲伯格當即發表了一項慷慨激昂的聲明,最後一句是“一個7000萬人的民族已遭受了苦難,但它不會死亡”!福煦聽完後說了聲“很好”,便起身離開了房間。此刻是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整,西線正式停火。它標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軍事行動的終止。接下去要做的是以締結和約的形式正式結束戰爭狀態。 炮聲沉寂,戰場平靜,雙方士兵鑽出地面來到中間地帶,協約國的士兵用食品、香煙、肥皂等換取德國士兵的手槍、刺刀、鐵十字勳章,幾天前還是彈雨如飛的戰場,現已成為以貨易貨的黑市生意場。 1918年7月,勇猛強悍的法國將軍德斯佩雷就任薩洛尼卡前線聯軍司令,給協約國在巴爾幹的這塊戰略死角帶來了活力。協約國軍已超過60萬人,保加利亞部隊和少數德軍加起來不過40萬人。 9月14日,協約國軍在切爾納河以東發起攻勢,幾天以後,突貫保軍戰線並發起追擊戰,塞軍重新進入自己的祖國開始了解放戰爭。保軍第11集團軍全面崩潰,很快投降。期間保軍約1萬士兵發生譁變,進軍首都索菲亞。 9月29日,譁變部隊被趕來的德軍1個師鎮壓下去。是日,驚恐萬狀的保加利亞政府匆匆與協約國方面簽訂了停戰協定。根據協定:保軍立即撤出希臘和塞爾維亞,不得在兩地進行破壞和運走給養;除保留3個步兵師和4個騎兵團外,其餘保軍一律復員,全部武器在協約國監督下入庫;在正式和約簽訂前,協約國可使用東線的保軍戰俘;協約國可使用保國境內一切交通設施,軍隊自由通過。保加利亞退出戰爭後,國王斐迪南退位,由其子繼承王位。 在巴勒斯坦戰線,英軍於1918年9月19日突破德國將軍贊德爾斯指揮的土耳其防線。英國騎兵軍在拉法特至海邊的40公里地段衝入突破口,向土軍後方發展順利。土耳其軍全線崩潰。 10月1日英軍攻陷大馬士革,很快佔領整個巴勒斯坦和幾乎整個敘利亞。但協約國尚未奪取美索不達米亞的重要地區,所以並不急於談判。 10月中旬,英軍向戰略要地摩蘇爾發動進攻,在沙爾卡特堡一帶使土軍第6集團軍遭到毀滅性打擊,佔領了美索不達米亞的大部分。期間,英國傳奇英雄勞侖斯組織的阿拉伯人起義,也對英軍的勝利起了很大作用。 1918年10月30日,已經焦頭爛額的土耳其不得不在摩德洛斯港的英國“阿哈梅隆號”戰列艦上,簽訂了條件極其苛刻的摩德洛斯停戰協定。其中規定:土耳其交出全部海軍艦隻;除小部分維持邊界和國內治安的部隊外,陸軍全部復員,所有軍事裝備交給協約國;斷絕與同盟國的關係;協約國軍隊有權佔領土耳其國內任何一個戰略要地,並對其鐵路實行監督。 意大利戰線上,奧匈帝國的形勢繼續惡化。奧皇卡爾曾通過希克斯特斯親王給法國總統普恩加萊一封信函,表示他將使用一切力量來支持法國對阿、洛兩省的公正要求。後者表示法國堅持恢復1814年的國界,即以薩爾河為界,同時要求德國賠償,並在萊茵河左岸獲得安全保障。法國總統還表示,一年之內將有100萬美軍加入參戰行列,協約國必須徹底擊敗德國後才和它談判,但願意同奧匈單獨媾和,奧匈可以割取德國的巴伐利亞、西里西亞,不過奧匈必須把南提羅爾和達爾馬提亞割讓給意大利。後來奧、法兩國的代表在瑞士秘密會晤時,協約國方面又加大了補償,包括波蘭和羅馬尼亞的部分土地。奧匈一方面對這種角色變換的巨大和速度缺乏信心,另一方面因兩國高層官員各自向外界洩露了秘密而節外生枝,弄得互相攻訐,奧匈外交大臣柴爾林被迫辭職。奧匈的和平試探遂以戲劇化結局告終。 1918年秋,奧皇卡爾決定向國內少數民族讓步,准許自治,但不包括匈牙利境內。奧皇的這一宣言等於是帝國的訃告,正如其最後一任外交大臣安德拉塞所說:“因為要防止別人殺害我們,所以我們就只好自殺。” 就在奧匈帝國朝不保夕之際,奧軍參謀總長亞爾茲居然決定向意大利發動大規模進攻。 1918年6月15日,奧、意兩軍展開皮亞韋河會戰,奧軍初戰略有小胜,奪得了皮亞韋河對岸幾處陣地,但仍然是後勤補給的滯後,加上意軍的反复衝擊,使得奧軍在皮亞韋河上無法擴張戰果。 6月22日夜,奧軍前沿部隊接到撤回對岸的命令,在損失了15萬人之後,終於無功而返。 儘管戰場主動權已明顯轉到意大利一方,但意軍參謀總長迪亞茲過於謹慎,不願冒險,福煦一再催促他乘勝發動一個攻勢,都被他拒絕。直到9月26日協約國西線部隊發動大規模進攻後,迪亞茲和首相奧蘭多才勉強同意。到10月3日,德國向威爾遜要求停戰時,意大利統帥部出於對戰後分贓的考慮,其行動突然變得迅速起來。他們的作戰計劃是集中全部兵力共9個軍,57個師,其中英軍3個師,法軍2個師,捷克1個師,各種大小火砲近1萬門,首先在皮亞韋河下游進行突破,切斷該地奧軍同特蘭託方面的聯繫,接著向西席捲奧軍山地戰線。奧軍共58個師,6000多門火砲。 由於多雨天氣,原定10月10日發動的進攻拖到10月24日才開始。會戰頭4天裡,奧軍尚能頑強抵抗,到10月27日,意軍第8集團軍的迂迴成功使奧軍陣地開始動搖。此時此刻,奧匈帝國危機在前線和後方同時並發,國內因前線屢屢失敗而四分五裂,匈牙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塞爾維亞人、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波蘭人紛紛宣布獨立,正在籌建自己的國家。消息傳到前線,又導致軍心渙散,兵無鬥志。在會戰的關鍵時刻,捷克人和克羅地亞人的部隊不願繼續作戰,匈牙利的幾個師則在10月25日藉口本國已受來自塞爾維亞方向的威脅,需要保衛而離開前線。到10月28日,奧軍部隊中已有30個師拒絕作戰。 10月30日起,奧軍整個戰線開始崩潰,意軍相繼佔領戰略要地維多里奧威尼托、特里恩特和的里雅斯特,並從瑞士邊境到亞得利亞海岸綿長的戰線上發起大規模追擊戰。 當參謀總長亞爾茲把前線崩潰的情況報告給政府時,財政部長史皮茲穆勒掏出懷錶看了一看說:現在已是12點半了,我們趕快去吃飯,飯後我們就必須立即求和。 10月27日,奧匈政府向協約國請求立即進行單獨媾和的談判。 10月29日,奧匈向協約國方面表示願在任何條件下接受和約。 10月31日,以韋貝爾將軍為首的奧匈代表團抵達帕多瓦附近的朱斯蒂城,與意軍副參謀總長巴多格里奧為首的協約國方面舉行談判。 1918年11月3日,雙方簽訂了停戰協議。當22小時後停戰協議生效時,意軍已俘虜42.7萬名奧軍官兵。根據停戰條件:奧匈軍隊保留20個師,其餘均復員;奧匈釋放全部協約國的戰俘;海軍艦艇解除武裝並全部交給協約國;協約國軍有在奧匈境內通行的權力。 停戰協議的簽訂加速了奧匈帝國的解體。 10月28日,布拉格宣布成立獨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同一天裡,薩格勒布的國民議會宣布全體奧匈境內的南斯拉夫脫離哈布斯堡王朝成立自己國家;波蘭人也於這天在克拉科夫宣布脫離奧匈;11月16日,匈牙利宣佈為獨立的共和國;而在4天前,11月12日,奧地利也宣佈為共和國,奧皇卡爾流亡出走,長達700多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壽終正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