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世界歷史 一個人的世界大戰史·看倪樂雄重建烽煙現場

第9章 第八章1917年:大反攻

1917年對於協約國和同盟國集團來說都充滿著危機,而俄國的形勢尤其惡化,沙皇在年初便向奧匈發出和平試探,準備與同盟國集團單獨媾和。消息傳出後,英、法甚感恐慌,英國駐俄大使布坎南開始同俄國國會中的左翼強硬派領袖密謀廢除沙皇政體,成立民主共和政體。不等英國大使動手,2月底,首都彼得堡出現騷亂,警察開槍射殺示威群眾暴行,激起了部隊譁變,在騷亂發生一星期內,各地紛紛成立由工人和士兵代表組成的蘇維埃,沙皇對局勢已失去控制,此刻他像個迷路的孩童,與高級將領和國會議長通電詢問:我該怎麼辦?幾乎所有人都要他退位。 3月15日,當沙皇親筆寫下退位詔書,把皇位讓給其兄弟米切爾公爵時,形勢已發生急劇變化,首都已成立李沃夫親王為首的臨時政府,羅曼諾夫王朝壽終正寢。這就是歷史上的“二月革命”。但這時俄國國內卻出現了代表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的臨時政府,和代表工農無產階級的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的獨特現象。

3月20日,臨時政府發表公告,表示堅決履行協約國的義務,將戰爭進行到底。 5月1日,臨時政府向各盟國發出照會,重申了自己將嚴格履行所承擔的義務的立場。這一對外政策違反了民心,表明臨時政府並沒有吸取沙皇政權垮台的教訓。 6月5日,俄國臨時政府免去阿列克謝也夫俄軍總司令的職務,委任勃魯西洛夫接替這一俄軍最高指揮職務。 早在1月初,俄軍北方方面軍的第12集團軍發動了一次“米塔瓦戰役”。開始階段,俄軍小有進展,隨後遭到了德軍第8集團軍的迎頭痛擊,損失2.3萬人,卻一無所得。 “二月革命”後的臨時政府為擺脫國內的困境,決定發動一次大攻勢,由勃魯西洛夫負責指揮。從6月29日開始,俄軍西南方面軍首先向奧軍發動打擊,一星期後,在斯坦尼斯拉夫以南獲得突破,但軍隊此時已深受國內革命的影響,對戰爭厭惡已極,戰場上俄軍的某些部隊開始拒絕執行進攻的命令,以致俄軍不能擴大戰果。 7月19日,德軍趕到並投入反攻,俄軍士氣崩潰,許多部隊未經戰鬥,自動放棄陣地,解散回家。

俄軍“六月攻勢”失敗激起首都彼得堡群眾大規模示威遊行,臨時政府通過鎮壓結束了兩個政權並立的局面,克倫斯基任政府新首腦兼陸軍部長。新內閣原打算讓極有威望的勃魯西洛夫出任政府首腦,但他堅決反對任何不必要的犧牲和冒險,因此成為許多政府要員的眼中釘。 7月30日,克倫斯基的一份電報解除了勃魯西洛夫的最高統帥職務,由科爾尼洛夫接替了他。 9月1日,古特爾指揮德軍第8軍團向裡加進攻,古特爾採用新的“滲透戰術”,一舉突破俄軍防線,渡過西德維納河。 9月2日,俄軍紛紛向後潰逃,德軍於行進中佔領北方軍事重鎮裡加。裡加失陷後,俄軍總司令科爾尼洛夫立即命令第3騎兵軍向首都進軍,發動軍事政變,但部隊拒絕服從,半路上便作鳥獸散。逆拂民心而又連吃敗仗的臨時政府此時也陷於絕境。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布爾什維克黨組織了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這是一個無產階級性質的政權和國家,這一稱做“俄國十月革命”的事件後來被證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當時成功的秘密在於利用俄國人民普遍而強烈的反戰、厭戰心態,以“麵包與和平”為號召,贏得了廣大人民的熱烈擁護。 蘇維埃政府於11月9日,公佈了第一個法令即和平法令,建議各交戰國立即簽訂公正、民主和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出於意識形態和利益上的對立,協約國對此表示緘默,並支持設在莫吉廖夫的俄軍總司令杜鶴寧的統帥部,慫恿其另搭政府班子。同盟國家為結束兩面作戰的局面,以便從東線騰出兵力用於西線,願意開始談判。於是蘇維埃政府轉而與同盟國單獨交涉,同時解除不執行命令的杜鶴寧的職務,由軍事人民委員克雷連柯上尉任俄軍總司令。 12月2日,蘇維埃政府和談代表團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同德、奧、保、土四個國家的代表團舉行會談。 12月15日,雙方簽訂為期一個月的臨時停戰協議,規定如果一方中止停戰,須在七天前通知對方。

12月22日,雙方進入實質性談判,蘇維埃政府締結基本原則是不割地、不賠款。 12月25日,奧匈外交大臣切爾寧代表四國代表團聲明準備同意蘇維埃政府的基本原則,但附加了一項條件:要求在協約國其他國家也履行這些基本原則的情況下,同盟國家才承諾履行義務。這就為後來強迫蘇維埃政府簽訂屈辱的喪失大片領土的和約埋下了伏筆。切爾寧的聲明在德國遭到軍方強硬派的竭力反對。魯登道夫指責德國代表、東線參謀長霍夫曼說:“您怎麼能讓這個照會出現?我們必須獲得新的領土,以保衛東普魯士。”興登堡則向德皇要求,軍方以後對和談施加決定性的影響,並承擔全部的責任。 1918年1月9日,和談復會,同盟國家以其他協約國家拒不參加談判為由,堅決拒絕了根據蘇維埃政府的普遍和約建議來繼續談判,強調目前只能討論單獨媾和的問題。會議廳裡又出現了分裂出去的烏克蘭代表團。 1月18日,德國代表霍夫曼向蘇維埃代表團團長托洛茨基出示改動了邊界的新地圖,闡述了和約的條款,根據這些條款,原屬俄國的,現被德國所佔的西部領土,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的一部分和白俄羅斯的一部分併入德國版圖。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以南的邊界,則同獨立的烏克蘭談判確定。

當時俄國舊軍隊已處解體狀態,前線大批大批的部隊放棄陣地,丟下火砲和軍用物資退往後方,這種現象無法加以阻止。雖在1月28日剛通過建立工農紅軍的法令,但新軍隊尚未建立,新生的政權無法守住漫長的戰線,除了接受苛刻的和約外,別無出路。蘇維埃政府中對和約有三種意見,布哈林認為簽訂和約就是同德帝國主義勾結,是對世界革命的背叛,主張立即停止談判,向德國及其盟國宣布進行革命戰爭。托洛茨基主張既不要和約,也不要戰爭,單方面宣布結束戰爭,軍隊復員。他對德國無產階級即將起來革命抱有幻想。列寧認為只要條件不損害“十月革命”的成果——無產階級專政,即使在最苛刻的條件下,也要盡快締結和約。列寧明確指示托洛茨基,只要德國人不下最後通牒,就堅持不讓步,一旦下了最後通牒,就在和約上簽字,不要再堅持,否則會在德國人進一步打擊下,被迫簽訂條件更為苛刻的和約。 2月9日,德國代表、外交大臣屈爾曼以強硬態度要求蘇維埃政府代表團立即在德國提出的和約上簽字。第二天,托洛茨基宣讀了聲明:蘇維埃政府將不簽署和約,但要結束戰爭,復員軍隊。德國代表聲稱,如果拒絕締結和約,就要恢復戰爭行動。托洛茨基斷然聲明不可能繼續談判。至此,和談宣告破裂。托洛茨基對列寧的指示置若罔聞、一意孤行,使蘇維埃國家處於極其險惡的境地。

2月16日晚,蘇維埃政府收到德方通知,2月18日,德軍將恢復軍事行動。德國人沒有遵守必須在中止停戰前七天通知的約定。德軍和奧軍於2月18日沿整個東線發動進攻,俄軍不堪一擊,兵敗如山倒,德、奧軍隊5天裡深入俄境二三百公里。進攻第二天,蘇維埃政府致電德國政府,同意在先前拒絕的和約上簽字,並急派特使將一份電報副本送給正在進攻的德軍。但德國人卻並不急於回答。直到2月23日,蘇維埃政府才收到德國政府的一份最後通牒,條件比兩週前更加苛刻。通牒要求俄軍立即撤出波羅的海沿岸地區、芬蘭和烏克蘭,把安納托利亞地區歸還給土耳其,同獨立的烏克蘭政府締結條約,復員軍隊,恢復對俄不平等的1904年俄德通商條約,最後通牒限48小時內答复。第二天蘇維埃政府宣布接受最後通牒,並派出代表團前往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 3月3日,雙方在和約上簽字。與戰前相比,俄國割讓約100萬平方公里領土,人口約5000萬,佔全國總人口三分之一,那裡的煤產量佔全國的90%,鐵礦石佔70%,還包括全國工業的54%和鐵路的30%。

《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條約》對新生的蘇維埃政府來說,的確是不幸的和約,但戰爭史已證明,失敗的時刻簽訂和約是聚集力量的手段。在強弱懸殊的情況下,弱者若堅持不妥協則等於自取滅亡。 1918年11月9日,德國爆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霍亨索倫王朝覆滅。德國及其盟國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 11月13日,蘇維埃政府宣布廢除《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條約》。事實表明,列寧的決策和蘇維埃政府的忍辱負重是極其英明正確的。 俄國退出戰爭後,羅馬尼亞頓時成了失去巨人保護的棄兒,被迫與同盟國家於1918年5月7日,在布加勒斯特簽訂和約。南多布羅加割讓給保加利亞,北多布羅加被置於德、奧、土、保四國共管之下。德國則壟斷羅馬尼亞的石油和糧食的輸出。不過,作為對馬爾杰洛曼政府的通力合作的回報,德國及其同盟國准許羅馬尼亞吞併俄國的比薩拉比亞。

1914年至1916年,美國作為一個中立國家置身戰場之外,它一面作壁上觀,一面同交戰雙方做生意,大發戰爭財。由於協約國家的海軍對德國進行海上封鎖,使美國與德國的貿易難以進行,但同英、法等協約國家的貿易十分順利。同樣表現在貸款方面,到1917年4月為止,協約國家從美國得到20億美元貸款,而德國僅得到2000萬美元貸款。戰爭進程不到3年,協約國家已負債累累,而美國卻成了他們的大債主。如果協約國一方失敗,美國就別想收回債務,必然遭受巨大經濟損失。一隻看不見的手已使美國向協約國集團傾斜。 促使美國參戰的直接原因是德國宣布實行“無限制潛艇戰”。早在1914年8月20日和10月29日,英國兩次修改1909年的《倫敦宣言》,宣布對德、奧實行海上封鎖。英國這一舉動在外交上要冒很大風險,因為它觸犯了跟德、奧有貿易來往的中立國家的利益,尤其是美國。然而出於報復,德國在1915年2月4日,宣布用潛艇封鎖英國周圍的水域,無論何種船隻要進入封鎖區域,一概予以攻擊。這就使同英國進行貿易往來的國家,特別是美國深感不滿。

1915年5月7日,一艘英國豪華郵輪“魯西坦尼亞號”,在愛爾蘭海岸附近未經警告就被德國潛艇U-20用魚雷擊沉,在死亡的1198人中有124名美國人。是年8月19日,又有一艘英國郵輪“阿拉伯號”被擊沉,其中有4名美國人喪生。德國的做法激起了美國的憤怒,迫使德皇於是年9月1日宣布:停止對客船和中立國船隻的潛艇攻擊。但是到1916年2月21日,德國又宣布:自3月1日起,所有武裝商船均視為軍艦,並一律不予警告加以攻擊。 3月24日,德國潛艇攻擊了一艘英國商船,船上7名美國人斃命。美國政府立即以斷絕兩國外交關係相威脅,德國又只好再作讓步,於5月15日宣布放棄不經警告即予以擊沉的原則。顯然,美國對德國的潛艇戰的憤怒已遠遠超出英國的海上封鎖。

隨著時間推移,德國軍方感到戰爭前景越來越渺茫,對如何盡快取勝感到束手無策。這時德國海軍參謀總長霍爾特恩道夫經過精密計算,得出結論:如果進行全面的潛水艇戰,最多在半年內英國的抵抗將崩潰,只有潛艇戰才能贏得整個戰爭。他以海軍專家的身份向國會保證:即使美國參戰,由於潛艇戰的威力,不會有一個美國兵在歐洲登陸。德軍最高統帥部接受了這種觀念,並通過對美國軍事現狀的分析得出結論——美軍真正作為一支生力軍參戰,起碼需要一年的時間來組建軍隊。但德國祇需半年就可迫使英國投降。這就是德國人在1917年發動“無限期潛艇戰”的思路,一切建立在精密的計算之上。 事實上這種計算的方式是錯誤的,直到大戰結束,英國的抵抗意志沒有受到潛艇戰絲毫影響,美國的200萬大軍也到達了歐洲,德國潛艇沒有使一個美國大兵葬身海底。丘吉爾在戰後披露,英國對德國潛艇戰可能帶來的危害早就心中有底,按丘吉爾的說法,英國的抵抗能力是座10噸的橋樑,而德國的潛艇戰僅僅是一輛8噸的卡車,要說車幾乎把橋樑壓斷了,那是不現實的,事實上永遠不會有這種機會。當初英國人對德國的潛艇戰大聲驚呼,實是一個誘導德國不顧一切採取無限制潛艇戰的計謀,目的是讓德國激怒美國,用德國的潛艇把美國人拖進戰爭的漩渦。 德國人卻把潛艇戰看成製勝的法寶,即使冒美國對自己作戰的風險也在所不惜。 1917年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向所有海軍艦艇發出秘密指令:從2月1日起以最大努力發動無限制潛艇戰。 1月31日,德國駐美大使貝恩斯托夫把德國這一決定通知了美國政府,美國人被弄得措手不及,連抗議都來不及了。 2月3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宣布同德國斷絕外交關係,並警告說,如果發生因德國潛艇攻擊而使美國船隻被擊沉和美國人喪失生命,他將採取進一步行動。這等於在告訴德國應懸崖勒馬了。 就在美德關係異常緊張時,又發生了一件事。 1月17日,英國海軍情報單位通過密碼破譯了德國外交部長齊邁曼給駐墨西哥大使的一份密電,內容是如果美國參戰,德國將與墨西哥結成同盟共同對付美國,條件是德國向墨西哥提供大量財政支援,同意墨西哥收復在得克薩斯、新墨西哥、亞利桑納的過去割讓給美國的領土,請墨西哥總統出面勸日本加入三國同盟,共同對美國作戰。英國人在恰到好處的時間,即2月23日這天才把破譯的電文交給美國駐英大使佩奇。 3月1日,“齊邁曼電報”成了美國所有報紙的頭條新聞,不久德國政府極其愚蠢地承認這份電報是真的,其敢作敢當的氣魄令人咋舌。美國朝野終於被激怒了。 3月16日,兩艘美國商船被德國潛艇擊沉。俄國爆發革命的消息已傳來,很明顯,東線的俄國垮了,英、法在西線也就岌岌可危,戰爭形勢將會急轉而下。美國政府感到扭轉乾坤的時刻已到來,不能再等待了。 4月2日,威爾遜總統向國會發表演說,要求向德國宣戰,宣戰的理由既義正辭嚴又冠冕堂皇。 4月6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82票對6票、眾議院以373票對50票通過了對德宣戰的決議。 美國在向德國宣戰時,其陸軍只有20萬人,武器陳舊不堪,軍官士兵的素質也不高。 5月中旬,美國國會通過了兵役法,其性質是義務兵役制,為了便於國會通過,稱為“選役制”。根據美國軍方的計劃,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到1918年底,美軍可擴充到100萬人。為了振奮協約國的人心和作為美軍參戰決心的象徵,1917年6月底,美國遠征軍司令潘興將軍率美軍第1師,在法國的聖納澤爾登上歐洲大陸。美國的參戰決定了戰爭的進程和最終結局。 1917年新年伊始,法軍第2集團軍司令尼維爾將軍越過集團軍群這一指揮級別,直接升任法軍陸軍總司令。霞飛則因長期專橫跋扈和兩年中毫無意義地拼消耗,被解除總司令一職。尼維爾在凡爾登會戰時只是一個軍長,會戰中途貝當升任法軍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尼維爾接任第2集團軍。在堅守凡爾登期間,他的一套反攻戰術獲得很大成功,使德軍寸步難行。尼維爾過分相信自己的經驗,認為把凡爾登成功的方法用於整個戰線,勝利唾手可得。 尼維爾的作戰方案是:集中120萬兵力,對德軍防線上努瓦榮地區的一塊舌形突出部,實行鉗形夾擊,英軍在阿拉斯向東切入“舌形部位”根部,法軍在里姆斯向北切入另一“根部”,兩軍在聖康坦、吉茲封閉包圍圈,將突出部的德軍一網打盡。法國陸軍部長佩恩勒發現尼維爾的計劃如此輕率,便要求辭職,不想承擔責任。英國首相勞易德·喬治卻對他的計劃大為讚賞,幾乎到了入迷的地步。當英國將領們感到疑惑時,尼維爾信心十足地放言道:“我們在24~48小時之內即可贏得一切。” 德軍早已對努瓦榮突出部感到憂慮,2月9日,魯登道夫接受了魯普雷希特的建議,開始將突出部德軍後撤到堅固的齊格菲防線(聯軍方面稱興登堡防線)上。撤退時德軍對這一地區做了最徹底的破壞,使之成為一片廢墟,後撤行動於4月5日完成。德軍拉直了戰線,巨大的突出部消失了。不過,德國人因這次破壞行為而獲得“匈奴人”的稱號。 尼維爾得到德軍從突出部撤退的消息後,起初堅持認為不可能,等到部隊小心翼翼進入已成真空的突出部,消息被證實後,尼維爾憤怒指責德國人不應使用這種無恥的詭計。但他仍不放棄原定的攻勢。 4月6日,法國軍政首腦在康邊最高統帥部召開最後決定會議。鑑於德軍防線已縮短,防禦兵力厚度加大,法軍參謀總長貝當反對這一攻勢,主張慎重。尼維爾則認為:敵人的數量愈多,勝利也就愈大。最後他以辭職相要挾,與會者大都是軍事外行,見其言之振振,就半信半疑地同意了。 4月9日,英軍第3集團軍在阿拉斯首先發起攻擊,以期調動敵方主力北上,達到聲東擊西之目的,但在5天前,德軍從一個法軍俘虜身上搜出一份作戰命令,因而獲悉了聯軍的主攻方向。 4月16日,尼維爾發出氣壯山河的進攻命令:“時間已經來到!信心!勇氣!法蘭西萬歲!”法軍第5、第6軍團在228輛坦克的前導下,以密集隊形和波次開始了衝鋒。尼維爾原定最多48小時大獲全勝,但惡戰至4月20日,只奪取了德軍防線上的幾個高地。法國政府得知軍隊遭到巨大傷亡,堅決要求停止戰役。尼維爾攻勢進行了僅5天,法軍便傷亡了18萬人,英軍傷亡16萬人,德軍損失約16萬人。 英、法聯軍的攻勢失敗後,尼維爾被撤職。 5月17日,貝當接任法軍總司令。貝當的戰略是停止一切進攻,守住現有陣地,等美軍主力到來後再圖大舉。但事情卻還沒有完,法軍軍心開始嚴重動搖,內部發生大規模譁變事件,從5月25日到6月10日,共發生80起嚴重的“集體叛變”案件,大約波及45個師。部隊拒絕戰鬥,不聽指揮,有的奪取汽車和火車開往巴黎去支援工人罷工,有的組織士兵委員會取代指揮官。貝當軟硬兼施,安撫和鎮壓並舉,直到是年7月中旬,法軍內部大規模騷亂現象才消失。法軍中共有23385人被判有罪,4312人被判死刑。派往法國作戰的俄軍兩個旅的其中一個也發生譁變,法國政府派另一個俄國旅前往武力鎮壓,法軍在後壓陣,才平息下去。法國戰時新聞封鎖很嚴,外界對法軍大規模譁變居然一無所聞,不然的話,德軍若乘機發動打擊,後果真不堪設想。 尼維爾攻勢失敗後,英軍總司令黑格決定聯合法軍採取一次大的突破行動,但貝當告訴他法軍士氣不振,7月底以前無法行動。黑格決定單獨行動。黑格早在前一年就為這次進攻作了準備,他花了15個月的時間,在梅森山嵴脊下秘密挖掘了24條地道,裝填了600噸黃色炸藥,直通到德軍陣地下面的25~50米深處。 6月7日在英軍第2集團軍發起進攻前,引爆了19條地道的炸藥,因為有兩條已被德軍發現並破壞,另三條因故障未引爆。當工兵按下電鈕時,一陣陣悶雷在大地下面滾過,山崩地裂,遠在英國倫敦唐寧街10號的英國首相勞合·喬治也感覺到大地在顫抖。爆炸後的彈坑深達30多米,直徑達130米。僅僅在這次爆炸中,德軍就死傷約兩萬人。爆炸過後,英軍從缺口衝入,黃昏時佔領第二道防線,俘虜德軍7300多名。以後德軍發動反攻,戰鬥延續了幾天,在付出25000人的代價之後,英軍終於守住了新的陣地。 梅森的勝利刺激了聯軍,7月31日,黑格發起了所謂“第三次伊普雷會戰”,決定消滅佛蘭德海岸地帶的德國潛艇基地。英軍第5集團軍擔任主攻,英軍第1、第2集團軍支援進攻。對方為德軍第4集團軍。在整整一個秋季的會戰裡,雙方都竭盡全力,進行了大戰中罕見的艱苦作戰,聯軍的260輛坦克大多陷於沼澤中,被德軍炮火摧毀,沼澤成了坦克的墓地。有時一連十來天的大雨,英軍就像是在泥巴里打滾。這場巨大的消耗戰於11月10日,在一片冰天雪地中不了了之。結果是英軍佔領了一些高地,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英軍傷亡約24.5萬人,法軍傷亡5萬人,德軍傷亡27萬人。 伊普雷戰場硝煙尚未散盡,11月20日,拜恩將軍的英軍第3集團軍發動了康布雷會戰,目的是消除伊普雷會戰的陰影和意大利軍隊在卡波雷托會戰中慘敗的不良影響。這次會戰持續了9天,英軍沒能鞏固最初的戰果,11月29日,會戰以德軍奪回先前失去的陣地而告終,雙方交了個平手。然而這次會戰中使用的坦克具有重大意義,對20世紀以後的戰爭樣式產生了巨大影響。 英軍第一次將坦克作集中的使用,成立了坦克軍。埃利斯任軍長,富勒為參謀長。為越過德軍12英尺寬的防坦克壕,每輛坦克都攜帶一大捆束柴投入壕中,坦克再從上面開過壕去。在拂曉的濃霧籠罩下,幾百輛坦克跟隨200間隔的徐進彈幕前進,5個英軍師分成幾個攻擊波尾隨著坦克集群,6小時之內突破了德軍4道防線。進攻地段的兩個德軍師被粉碎,俘虜德軍8000人,英軍損失僅為4000人。由於坦克攻擊戰術得當,6小時的戰果超過了持續了4個月的第三次伊普雷會戰。但是到了夜幕降臨時,因故障和被砲擊而不能作戰的坦克已超過了三分之一。英軍本來對戰果就沒有抱很大希望,對發展突破毫無準備,所以面對如此大的成功居然不知所措,弄得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幾天后,在德軍反擊下逐步放棄佔領的陣地。會戰中,德軍的反坦克作戰也很出色,德軍砲兵用卡車牽引野戰炮,機動地迎擊坦克,並將88毫米高射砲部署在反斜坡上,等到英軍坦克在高地頂端一出現,便成了活靶。另外,德軍的飛機也對英軍坦克實施了空中轟炸。概而言之,康布雷戰場是現代機械化戰爭的搖籃。 1917年4月,為了配合西線的攻勢,尼維爾派福煦前往意大利,要求卡多爾納在意大利戰線發動一個攻勢作為呼應。同時也擬定了一個援助意大利的計劃。當尼維爾攻勢失敗後,意軍才於5月14日遲遲發起所謂“第10次伊松佐河會戰”。到6月8日會戰結束時,意軍在伊松佐河和特蘭托地區奪得了一些地盤,但未取得決定性戰績。此役意軍傷亡、被俘15萬餘人,奧軍傷亡、被俘12萬餘人。 8月18日,卡多爾納集中52個師和5000門火砲,發動了最後一次、也就是第11次伊松佐河會戰。意軍第2、第3兩個集團軍分別在戈里齊亞以北、以南進攻,目標是奪取天然山區以便穩固正面防線。與意軍相對抗的是奧軍第5集團軍。在南面的意軍第3集團軍的攻擊遭到奧軍的有力的阻擊,8月23日即被遏制,戰果甚微且損失很大。在北面的意軍第3集團軍進展較為順利,取得重大戰果。其中兩個軍強行渡過伊松佐河,攻占具有戰略意義的巴因扎台高原。但因砲兵和補給跟不上,意軍統帥部遂於8月29日停止進攻。 意大利發動的這次打擊使奧匈陷於困境,奧軍參謀總長康拉德認為只有轉入進攻才能挽回頹勢,他向魯登道夫要求提供12個德國師來協助進攻。魯登道夫發現奧匈因新敗已有單獨媾和的傾向,便決定派兵援助,但他告訴康拉德只能派出7個德國師。於是,這7個德國師和8個奧國師合編成第14軍團,德國的馮·貝洛將軍負責指揮。 10月23日,奧德聯軍在普萊佐-托爾米諾-戈里齊亞一線發動打擊,並使用古特爾將軍在俄國里加會戰中的“滲透戰術”突破意軍的防線。奧德第14集團軍在普萊佐、托爾米諾方向取得重大進展,意軍不堪一擊,全線崩潰,正在前線視察的意大利國王差點在意軍總部烏定被俘。進攻第二天,奧德聯軍便一舉佔領卡波雷托。會戰因此命名為卡波雷托會戰。 10月26日,卡多爾納下令撤往塔利亞門托河,奧德軍隊第一次攻入意大利本土,是日,博澤利政府辭職,奧蘭多就任首相。 11月2日,奧軍強渡塔利亞門托河,意軍無力抵擋,再次向皮亞韋河撤退。 11月8日,卡多爾納被免去意軍參謀總長職務,由阿芒多·迪亞茲接任。 11月10日,奧德聯軍開始又發動攻勢,特蘭託方面的奧軍第11集團軍也發起進攻,經激戰意軍終於守住陣地,而對方的攻勢已成強弩之末。到12月底,雙方戰線在皮亞韋河一帶穩定了下來。英軍5個師、法軍6個師也已到達意大利戰場。 卡波雷托會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會戰之一,雙方共投入250萬兵力,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山地會戰。意軍戰死1萬人,負傷3萬人,被俘30萬人,另有40萬人潰散,成為散兵游勇。德軍高度運用了目標、集中、奇襲、節約的作戰原則,並加以完美的結合,因而獲得大戰中少有的一次正面突破。意大利的失敗加速了協約國建立統一的協約國軍指揮部的進程。在11月5日至7日的拉巴洛會議上,決定成立高級軍事委員會,由各盟國首腦和英、法、意、美的參謀本部的代表組成。 協約國在1916年11月15日的尚蒂伊會議上,要求薩洛尼卡的協約國軍隊在1917年發動進攻,以擊潰保加利亞軍隊。 1917年4月25日至5月23日,協約國聯軍共66萬人向保加利亞軍展開進攻,由於缺乏重砲和法軍內部出現譁變,在傷亡2萬人後,被迫停止。進攻的聯軍比例是:英軍24萬,法軍20萬,塞軍13萬,意軍5萬,俄軍1.7萬,希軍2.3萬。 6月14日,在協約國的逼迫下,希臘國王康斯坦丁退位,其子亞歷山大繼承王位並任命維尼齊洛斯組閣。 6月29日,希臘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是月,科孚島上的塞爾維亞政府和倫敦的南斯拉夫委員會共同發表《科孚宣言》,成立南方斯拉夫人的統一國家,包括塞爾維亞人、霍爾瓦提人、斯洛文尼亞人和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奧匈的南方斯拉夫的土地。 在美索不達米亞,英軍湯森德部隊被迫投降後,英軍馬上著手集結力量,到1916年年底,新任指揮官毛德指揮一個集團軍重新展開攻勢,英軍對土軍佔有2:1的優勢。 1917年2月24日,經一個半月的激戰,土軍第6集團軍被擊敗,向巴格達退卻。 3月9日,英、土兩軍再度交鋒,經頑強苦鬥,土軍被迫向更遠的摩蘇爾撤退。 3月11日,英軍佔領巴格達。英軍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勝利雖然對大戰的主戰場無足輕重,但對過去一年裡屢遭挫折的協約國方面卻是一個很大的精神上的鼓舞。 俄軍巴拉托夫的部隊在英軍向巴格達進軍的同時,於1917年3月2日也轉入進攻,到4月4日為止,俄軍已連續攻占了哈馬丹、哈納金,後因部隊水土不服只好撤往波斯山區。 6月10日,根據英、俄兩軍的聯合作戰協議,俄軍向土軍摩蘇爾方向展開攻擊。 7月5日,土耳其軍轉入反攻,把俄軍趕回到原來的出發位置。 9月間,英軍利用土軍被俄軍吸引過去的機會發動打擊,取得較大戰果,並到達了摩蘇爾省的邊界地區。 在巴勒斯坦戰線,英軍在1917年3月和4月兩次進攻加沙地帶的土軍軍事據點,均被擊退,且英軍傷亡慘重。不久,艾倫比接替了莫里的指揮職務。 1917年10月30日,得到加強的英軍向比爾謝巴地區發動突襲,經一個星期戰鬥,於11月6日,突破土軍正面防線,迫其退卻。但沙漠作戰的重要前提是水的保障,英軍得勝後,因人員和馬匹缺水,無法進一步擴大勝利果實。 11月9日,艾倫比把進攻目標改向加沙沿岸地區,11月17日占領雅法。隨後再次掉轉鋒芒,於12月9日,佔領歷史名城耶路撒冷。年底,因英軍已疲憊不堪和當地雨季的來臨,英軍遂停止作戰。英軍在巴勒斯坦的勝利和在美索不達米亞一樣,對主戰場產生的影響不大,從大戰略的觀點來看,它屬於通往目標的一種間接路線。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