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世界歷史 一個人的世界大戰史·看倪樂雄重建烽煙現場

第7章 第六章1915年:陷入僵局

新年伊始,德、奧兩國就決定在東戰場南北兩個方向發動攻勢。 1月22日,開始德、奧為逼退俄軍,救出被圍困的普熱米甚爾要塞的守軍,同俄軍在喀爾巴阡山區血戰兩個月,迫使俄軍向普魯特河和德涅斯特河撤退。由於俄援軍趕到,德、奧軍前進受阻。 3月22日,俄軍攻克堅守達半年之久的普熱米甚爾要塞,12万奧軍繳械投降。雙方都未在喀爾巴阡山地區達到預期目標。 俄軍西北方面軍準備在2月下旬發起攻勢,佔領東普魯士。右翼第10、12集團軍擔任主攻;左翼第1、2、5集團軍在維斯瓦河西岸待機。德軍也計劃於2月上旬,在這一地區發動進攻,第10、第8集團軍擔任進攻。德軍先下手為強,於2月7日、8日兩天,第8、第10軍團先後投入對俄軍第5集團軍的包圍作戰。俄軍遭此意外打擊後,很快向涅曼河、博伯爾河一線敗退,德軍迅速插入其後方,將俄軍第5集團軍中的第20軍包圍在奧古斯托夫森林,於2月22日全殲該部。 3月2日,俄軍第1、第12、第10集團軍轉入反攻,德軍被阻止在中涅曼河、博伯爾河、那累夫河之線,冬季交戰結束了。俄軍向東普魯士的進攻計劃流產了,德軍也沒有達到圍殲俄軍西北方面軍右翼的目標。

魯登道夫與法金漢在東線作戰問題上產生分歧,前者堅持認為應從東普魯士方向採取大迂迴的方法繞過波羅的海岸的俄軍北翼,通過維爾納插入俄軍深遠後方,切斷那里通往波蘭的幾條主要鐵路線,在加里西亞的德、奧部隊配合下,合圍前凸在波蘭中部的俄軍東線主力。參謀總長法金漢認為魯登道夫這種南北相距400英里的鉗形攻勢很難奏效,在德皇支持下,法金漢決定對俄軍實施中央突破,在維斯瓦河與喀爾巴阡山之間發動攻擊。 5月2日,德軍馬肯森的第11集團軍在得到從西線調來的4個軍的加強後,在果爾利策一舉突破俄軍第3集團軍的防線,在以後一個多月的交戰中,俄軍損失慘重,節節敗退。德、奧軍隊渡過桑河、德涅斯特河,收復普熱米甚爾要塞,在6月22日,佔領利沃夫。俄軍重創之下,被迫退出加里西亞。馬肯森名聲大噪,升為元帥。

為配合馬肯森部隊的繼續東進,7月13日,德軍加爾維茨的第12集團軍開始在北面進攻,經10天激戰,俄軍敗退,德軍渡過那累夫河進逼俄軍後方重鎮謝德耳策。德軍貝洛第10集團軍也在7月14日向米塔瓦方向的俄軍第5集團軍進攻,德軍佔領了立陶宛大片領土,但德軍並未達到殲滅俄軍普列韋第5集團軍的目的,只是將其擊退到西德維納河上。德、奧軍隊頻頻得手的進攻使戰場勢態對俄軍十分不利,北面的德軍已威脅俄軍中央集團的後方,俄軍所據守的波蘭地區位置向西突出,三面受敵,有被對方合圍的危險。於是,俄軍統帥部不得不下令全面撤退,8月5日,德軍佔領華沙,但並未達成法金漢消滅其主力的目標,9月中旬,他只好允許魯登道夫以有限的兵力在北面發動迂迴進攻。早已等得不耐煩的魯登道夫閃電般切斷從維爾納到德維斯克的鐵路線,但此刻俄軍戰線已經收縮,從波羅的海岸的里加到羅馬尼亞邊界的柴爾諾維茲,戰線由圓弧拉成直線,因此有足夠的預備隊來應付魯登道夫的攻擊。而德軍因遠離後方基地而攻勢漸衰,東線上的秋季交戰也告結束。

俄軍的失敗主要是武器彈藥的嚴重缺乏,士兵、軍官的素質不如德軍強,當取得加里西亞勝利後,遠途進軍,因波蘭境內鐵路狀況落後,使自己的後勤陷於困境。在前線,成千上萬沒有槍支的士兵在戰壕里等著接受因別人死傷而留下的槍支。火砲是當時戰場上具有決定性的武器,但每到關鍵的交戰地點,俄軍的火砲遠處劣勢。當俄軍接近德國邊界時,德軍正好充分發揮其邊境地區良好的鐵路交通網的作用,對敵實施有效的打擊,但此時正確的戰略似乎應採取魯登道夫的建議,對過於深入的東線俄軍主力實施合圍,從魯登道夫9月攻勢的效果來看,如果法金漢當初下決心這樣做,未嘗不能做到。事實上,俄軍雖然敗退了,卻沒有被消滅,他們的敗退像是向後滾雪球,越滾越大,越滾越緊,原先伸開的五指又收攏為拳頭,大批德軍反倒被吸在東線不能脫身。

馬恩河會戰後一個多月裡,雙方都試圖從西面迂迴對方側翼,結果變成雙方向海邊的“賽跑”,戰線一直延展到北海沿岸,雙方都進入陣地戰,圓鎬鐵鍬阻止了最初的運動戰。 10月8日,德軍攻克安特衛普,阿爾貝國王退守伊塞爾河(他一直在那裡堅守了4年,直到美軍參戰)。 10月20日,新任德軍參謀總長法金漢調集重兵進攻伊普爾突出部的英軍陣地,猛攻10天不克,11月10日,德軍再次猛攻無效後,於11月25日轉入守勢。這就是所謂“第一次伊普爾會戰”,德軍死傷約13萬人,英軍損失近8萬人,法軍損失約17萬人。造成死傷人數巨大的原因是雙方指揮官的戰術觀念跟不上現代火力的發展速度,在狹窄的空間裡,以傳統的密集步兵隊形,不停頓地衝擊由綿密火力網構成的對方陣地。這些現像在以後幾年裡一再重複。

到1915年初,西線呈典型的陣地對峙,第一道防線一般由兩三條彼此間隔100~150米的塹壕線組成,其正面,有時也在側翼圍上鐵絲網。防線陣地上構築避彈所、掩蔽部、機槍和火砲發射點,掩體之間由縱橫密布的交通壕連接,防線的個別地段築成環形防禦。在重要方向上,還在第一道防線後面3.5公里處構築第二道防線,並建立掩護側翼的斜切陣地。在防線的深遠後方設置築壘兵營,在此集結的部隊可隨時增援前線。 為打破僵持,迫使德軍向法、德邊界退卻,法軍統帥部於2月16日至3月17日發起香巴尼會戰,擔任主攻的法軍第4軍團在傷亡和失踪9.1萬人後,連德軍第一道防線也未突破。在此期間,為配合法軍行動,英軍第1集團軍也在里爾西南發動進攻,佔領德軍一小塊陣地,但終因無法擴大突破口而停止了行動。 4月5日至17日,法軍第1集團軍又在戰線右翼的韋夫爾谷地發動打擊,企圖以突然的快速行動消滅聖米耶爾突出部的德軍。經過12天的戰鬥,法軍傷亡6.4萬人,但一無所獲。

法軍攻勢剛被遏制,德軍第4軍團便於4月22日在伊普爾開始進攻。德軍利用順風之利,首次在戰場上使用化學毒氣罐,毒氣放了5分鐘,一人高的黃綠色濃煙向英軍第5軍陣地漫捲而來,目擊者稱:“當第一陣濃煙籠罩整個地面,人們悶得喘不過氣,拼命掙扎時,最初的感覺是吃驚,隨之便是恐懼,最後軍隊中一片慌亂。還能行動的人拔腿就跑,試圖跑在徑直向他們追來的氯氣前面,但多數人是徒勞的。”德軍依靠毒氣出奇制勝,打開了一個3.5公里寬的缺口,但德軍預備隊沒有及時跟上來,因而沒能發展突破,直到5月12日會戰結束,德軍付出巨大傷亡,也只是略微擴大了一點突破口,遠未達到目標。 為報復德軍在伊普爾的行動,同時應東線正在敗退的俄國的請求,英法聯軍於5月3日發起阿圖瓦會戰,擔任主攻的法軍第10集團軍和英軍第1集團軍,分別從阿拉斯和內夫-夏佩爾地區向杜埃總方向進攻,以求達到中央突破,為陣地戰發展成運動戰創造條件。聯軍的其他部隊和過去的會戰一樣,在各自據守的地段採取佯動以迷惑對方。這次會戰斷斷續續進行了6個星期,結果是法軍奪到7公里寬、3.4公里縱深的一小塊土地,英軍奪到6公里寬、900米縱深的土地。英法聯軍傷亡13.2萬人卻遠遠未能達到會戰目標。此戰德軍也傷亡7.3萬人。

上述行動失敗後,法、英兩國決心於秋季在香巴尼和阿圖瓦兩地再次發動大規模攻勢。 8月底,法軍最高統帥部通過本國政府使英國政府承認,法軍總司令對法國境內的聯軍所有兵力的戰鬥行動享有進行總指揮的優先權。英軍總司令則有權選擇執行法國所擬定計劃的手段。 9月25日,在經過兩個半月秘密準備之後,法軍第2、第4集團軍在香巴尼展開攻勢。雙方兵力情況是,法軍以42個師和3000門火砲對德軍21個師和1500門火砲。與此同時,法軍第10軍團和英軍第1軍團也在阿圖瓦拉開戰幕,這兒的兵力是英、法32個師和2500門火砲對德軍16個師和1200門火砲。 10月中旬,雙方都打得筋疲力盡,英、法聯軍停止了兩地的進攻,兩地會戰的結局是:法軍在香巴尼佔領了德軍第一道防線上正面22公里寬、縱深3.4公里的一小塊地盤,在12公里正面上接近了德軍第2道防線。在阿圖瓦,法軍攻占了一塊正面9公里、縱深2公里的地段,英軍攻占了一塊正面6公里、縱深3公里的地段。法軍傷亡20萬人,英軍傷亡7.4萬人,德軍傷亡14.1萬人。同法國統帥部實施戰略大突破,解放全部法國國土的目標相比,協約國聯軍的收穫實在微不足道。

秋季會戰雙方都使用了化學毒氣彈和燃燒彈,步兵進攻之前,進行了好幾天的連續砲擊,耗費砲彈幾百萬發。火砲群射擊由氣球和飛機通過無線電進行校正。為測定對方砲兵位置,測聲和地形測量等技術兵種也出現於戰場。總的來看,戰鬥有利於防禦的一方,進攻往往得不償失。防線上一旦出現突破口,後方待命的預備隊或友鄰部隊立刻上來進行堵擊,由於在突破口激戰的雙方步兵距離很近,攻方的砲火無法相助,因而進攻的步兵很難向縱深發展。在堅固的、有著較強縱深配置防禦陣地線上實施完全的突破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秋季攻勢失敗後,英、法軍隊在整個戰線上停止了進攻行動,轉入陣地防禦式作戰。 意大利國勢貧弱,野心很大,這就決定了它要扮演一個領土擴張投機者的角色。 1882年意大利參加德、奧同盟是針對法國的,以後兩國為互相換取在非洲殖民地的利益而達成妥協,並簽訂了一項秘密協定,雙方承諾在未來戰爭中,如果一方受到攻擊,則另一方應守中立。所以法國已不再是意大利的假想敵國。意大利的主要領土擴張方向是地中海和土耳其領下的北非,它的殖民政策更多地需要仰仗具有強大海權的英國,而不是大陸強國——德國。它雖同德、奧兩國簽訂三國同盟,不過是聊壯聲勢的權宜之計,以後德、奧兩國也知道這個盟友是靠不住的。三國同盟規定,如果德奧兩國受到攻擊,意大利有援助的義務。盟約還規定,如果奧匈佔領巴爾幹領土,事先必須就意大利補償問題達成協議。大戰爆發時,德國是攻擊者而非被攻擊者,奧匈在對塞爾維亞動手前,也根本不曾與意大利討論過補償問題。所以,意大利在大戰初宣布中立,左右觀望,以便待價而沽。意大利向德、奧表示,保持中立需有“補償條件”,其中包括要求奧匈割讓特蘭托、南提羅爾、的里雅斯特給意大利。德國為了應付這條“慣於跟在猛獸後面的豺狗”,從中斡旋,勸奧匈接受意大利的條件以換取其嚴守中立而不加入協約國方面作戰,但被一向瞧不起意大利的奧匈拒絕。

意大利的領土要求不能遂其心願,同時又看到奧匈連連敗北,行將崩潰,唯恐再不加入協約國一方參戰,將來便沒有資格參與對奧匈的瓜分。於是便轉而向協約國討價還價,後者當然要比同盟國一方慷慨得多了,1915年4月26日,意大利同英、法、俄簽訂了一項秘密條約《倫敦條約》,協約國家同意意大利獲得特蘭托、南提羅爾、的里雅斯特、達爾馬提亞和三年前佔領的土屬多德卡尼斯群島。另外,意大利將在新建立的阿爾巴尼亞享有特權,如果戰后土耳其被瓜分,意大利還應得到小亞細亞的南部;如果德國殖民地被瓜分,意大利也有領土補償權。作為交換,意大利必須在《倫敦條約》簽字後30天內加入協約國陣營作戰,為此,意大利還得到英國提供的5000萬英鎊的參戰費。 5月26日,意大利對奧匈宣戰,但對德國的宣戰直到1916年8月27日才公佈。

意大利在意、奧邊境展開4個集團軍共12個軍(36個師),約87萬人。奧匈以20個師與之相對抗,不久又增加了5個師。意軍名義上的統帥是國王艾麥紐二世,實際指揮由參謀總長卡多爾納將軍負責。意軍總的戰略意圖是渡過伊松佐河,通過阿爾卑斯山脈東端低矮的丘陵地帶進入奧地利平原,進軍維也納。這也是受北面阿爾卑斯山地形嚴重限制的意大利,唯一可選擇的進攻路線。 5月23日夜,意軍不待集結完畢即發動全線進攻,經一個多月的激戰,收穫甚微,搶占了伊松佐河對岸一小塊陣地、蒙特內羅高地和特蘭托前沿幾塊陣地。 6月23日至7月7日,意軍發起第一次伊松佐會戰,意軍19個師、1200門火砲對奧軍13個師、700門火砲。意軍企圖強渡伊松佐河兩麵包圍奧軍,激戰11天意軍毫無進展。 7月18日至8月3日,意軍動用預備隊以25萬人的兵力發動第二次伊松佐河會戰。奧軍僅以7.8萬人進行防禦,意軍這次實施中央突破,並一度得手,後被奧軍一再逆襲擊退。最後意軍彈藥不濟,停止進攻。 10月18日至11月4日,意、奧兩軍又開始第三次伊松佐河會戰,意軍除徒損兵力外,一無所獲。 11月10日至12月2日,第四次伊松佐會戰又起。意軍竭盡全力,僅在奧軍防線上擠進3個小小突出部,伊松佐河沿岸重要軍事據點仍然掌握在奧軍手裡。在四次伊松佐河會戰裡,意大利共損失兵力近18萬人,奧匈也損失了約12萬人。這樣,意大利加上別處的損失,在開戰半年時間裡,共損失約25萬人而一無所得。它唯一的貢獻是減輕了俄國的壓力,使奧匈從俄國戰線上前後抽調了10個師來應付意大利戰線。這個國家的野心和能力實在是不成比例,正如前德國首相俾斯麥所描繪的:意大利有獅子般的胃口卻長著一副老鼠的牙齒。 德、奧為打通與土耳其的陸上聯繫,決心征服塞爾維亞。英、法、俄為能在巴爾幹方面牽制同盟國,也極力支持塞爾維亞。於是,保加利亞的動向在巴爾幹局勢中便顯得舉足輕重,雙方都極力拉攏其加入自己的營壘,但問題的關鍵是哪一方肯出高價,滿足保加利亞對塞爾維亞的領土要求。協約國雖然說服塞爾維亞作出很大讓步,但仍不能使保加利亞感到滿足,而同盟國這方面的態度當然使保加利亞感到滿意。另外,由於德國向保加利亞提供巨額貸款,也促使後者最終倒向了同盟國家。就在同盟條約簽字之前,素有“狐狸”之稱的保加利亞國王斐迪南訛詐有數,說他在倫敦存有價值幾百萬英鎊的私人財產,一旦向協約國宣戰,勢必被英國沒收,他要求德國保證,即使戰爭失敗德國也保證賠償他的損失,結果德國祇好同意。直到戰後30年代,德國仍在還他這筆錢。 1915年9月6日,德、奧、保三國參謀總長法金漢、康拉德、甘塞夫在普里斯簽訂一項軍事合作公約,由德軍馬肯森元帥統一指揮入侵塞爾維亞,其作戰計劃是:奧、德軍隊從北面、東北面全線壓出,保軍從東面切入,合圍殲滅塞軍主力。 塞爾維亞曾考慮過單獨媾和問題,準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審判並槍決暗殺斐迪南皇太子的主謀迪米特里耶維奇,以息奧匈怒氣。但時間已來不及,德、奧已大軍壓境。塞爾維亞隨即向協約國提出一個大膽的計劃,打算以少數兵力在北面進行防禦,集中主力於東面,先發製人,趁保加利亞軍隊尚在動員階段就將其殲滅,並佔領其首都索菲亞,迫使其投降,然後以全部兵力投入對奧、德軍隊的作戰。但協約國還在痴迷於保加利亞加入己方作戰的幻想,拒絕了這一計劃,等到明白了保軍動員的真正意圖時,又同意了塞軍的作戰計劃,但為時已晚。由於協約國態度變化不定,當進攻迫在眉睫時,塞爾維亞連一個明確的應敵方案和部署都沒有落實。 10月6日,馬肯森指揮德、奧聯軍共14個師強渡薩瓦河與多瑙河,於10月9日占領貝爾格萊德。從10月8日開始,塞軍指揮官普特尼克將軍被迫將主力從東面調往北面。 10月15日,保加利亞不宣而戰,保軍鮑亞吉耶夫的第1集團軍和托多羅夫的第2集團軍約30萬人,由東向西長驅直入,配合北面的德、奧聯軍開始包圍作戰。 20萬塞軍經頑強抵抗,終因寡不敵眾,且戰且退。早在10月初,英、法遠征軍3個師就在中立國希臘的薩洛尼卡陸續登陸,10月底開始北上,企圖和退卻南下的塞軍會合,但遭到保加利亞第2集團軍的有力阻擊,敗退的塞軍見與英、法遠征軍會師無望,害怕被合圍,便轉而向西南方向的門的內哥羅和阿爾巴尼亞退卻。塞軍經歷了千辛萬苦,兩次跳出德軍的包圍圈,在損失5萬將士和無數武器輜重後,終於到達亞得里亞海岸。 1916年1月初,塞軍依靠盟國船隻又撤往科孚島和賓澤特,這時塞軍只剩約10萬人。 1916年5月,這支塞軍加入薩洛尼卡的遠征軍,隨後參加了解放祖國的戰鬥。 塞爾維亞戰敗後,奧匈參謀總長康拉德不顧德國盟友的反對,繼續向門的內哥羅和阿爾巴尼亞進軍。 1916年1月25日,門的內哥羅戰敗投降,其國王尼古拉斯一世自殺殉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唯一因戰敗而自戕的國家元首。接著,奧軍攻入阿爾巴尼亞,擊退一支意大利部隊,到達亞得里亞海岸。儘管協約國已在希臘的薩羅尼卡登陸,開闢了一條巴爾幹新戰線,但德、奧、保三國軍隊仍然沒有越境進入希臘,以防希臘正式加入對方陣營。 西線戰場陷於陣地對峙令英、法政府和軍事要人一籌莫展,他們急於要打破這一看來是無止境的僵局。這時,俄國尼古拉大公為減輕土耳其對高加索方面的壓力,要求英、法在達達尼爾海峽發動一個牽制性的攻擊。英國內閣中丘吉爾早先也曾主張從海上進攻土耳其,佔領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並控制達達尼爾、博斯普魯斯海峽,打通與俄國的海上交通聯繫,向其提供急需的作戰物資。打敗土耳其可促使巴爾乾地區一些觀望者,保加利亞、希臘、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隊伍,另外,達達尼爾海峽戰前都是英俄所關注的焦點,英國人自然希望在混戰中搶在俄國之前控制海峽,以便將來勝利後,作為對付俄國的重要籌碼。 1915年1月初,英國政府的“戰爭委員會”通過了進攻土耳其的方案,決定實施一次大規模的海上行動。俄國很快感覺到英、法此次大規模行動的“弦外之音”,向兩國表示了強烈不滿,堅決要求英、法兩國保證,一旦戰爭勝利,在瓜分土耳其時,君士坦丁堡連同附近的海峽沿岸將併入俄國。英、法兩國先是拖延,以後在會戰進程中,強行通過達達尼爾海峽行動失敗後,才同意俄國這一要求,但提出的交換是,俄國必須站在英、法一邊作戰到底。 英、法的作戰計劃是:先掃除海峽的布雷區,然後同艦炮火力徹底摧毀土耳其的海岸防禦體系,然后海軍艦隊通過達達尼爾海峽,攻占君士坦丁堡,迫使土耳其投降。會戰定於2月19日開始,由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卡登將軍指揮。土耳其守軍由烏策多姆、梅爾滕和讚德爾斯三位德國海陸軍將領負責指揮。由於英國內閣為此戰舉行多次會議,既走漏了消息,又拖延了時間,土耳其方面在2月中旬得知消息後,迅速在海峽地區集結起20萬部隊以加強防禦,在會戰開始前,土軍已在海峽水道以南佈設了9道水雷障礙,並有專門的砲兵部隊保護布雷區。對英、法方面來講,奇襲的效應已經喪失。 達達尼爾海峽會戰分兩個階段,1915年2月19日至3月18日為第一階段,英、法艦隊在沒有陸軍的支援下單獨作戰,試圖強行通過達達尼爾海峽;4月25日至次年1月9日為第二階段,陸軍部隊在加利波利半島登陸後作戰。 2月19日清晨,英、法艦隊6艘戰列艦和1艘戰列巡洋艦開始砲擊海峽外圍砲台,從而揭開會戰第一幕。雖然英、法海軍火力佔有七八倍的優勢,但因連續幾天的大霧或暴風雨,戰果甚微。 2月25日,英、法海軍恢復砲擊,且壓制了土軍的大部分火力,驅逐艦駛抵海峽入口處開始掃雷,3艘戰列艦尾隨其後,壓制保護布雷區的土軍砲兵,以掩護掃雷行動。但被土軍猛烈的砲火所逐退。接著英、法軍又採取單艦砲擊和夜間掃雷,也沒有成功。 3月18日,英、法投入全部兵力發起總攻,羅比克接替患病的卡登,擔任總指揮。整個艦隊編成3個分艦隊,所有的艦艇各司其職,一邊同土軍展開激烈砲戰,一邊排雷,企圖強行通過37英里長、2.5英里寬的海峽。戰鬥中,戰列艦“狂飲號”、“無敵號”、“奧申號”或因觸雷、或因砲擊而沉沒;戰列艦“蘇弗倫號”、“巨人號”、“堅定號”被重創,而後長期不能作戰。鏖戰至黃昏,艦隊指揮官羅比克見損失嚴重、難以取勝,便發出脫離戰鬥的信號。 英、法海軍慘敗後,決定動用陸軍在海峽北岸的加利波利半島實施登陸,企圖在陸上從背後攻剋土軍海防工事,讓其艦隊通過海峽。登陸部隊有英軍第29師、澳新軍、海軍陸戰師,法國第1殖民師以及希臘1個志願軍團,登陸部隊由漢密爾頓將軍指揮,人數約8.1萬人。與之對抗的是德國贊德爾斯將軍指揮的土耳其第5軍團約6萬人,2萬人部署在海峽的亞洲一面,4萬人配置在歐洲的一面。 4月25日,聯軍登陸部隊在主攻和佯攻方向都登上了海岸,鞏固了灘頭陣地,但在兩天內卻損失近2萬人。激戰到5月底,英軍戰列“艦霍萊伊特號”被土軍驅逐艦擊沉,戰列艦“勝利號”和“威嚴號”被德國潛艇擊沉。陸上戰鬥因行動緩慢和指揮上的嚴重失誤而毫無進展。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海軍參謀長費希爾上將因再次失敗而被迫辭職,貝爾福接任海軍大臣,傑克遜接任海軍參謀長。儘管作了這些人事上的調動,也改組了政府,但英國已騎虎難下,決定再向加利波利半島增兵。 8月6日,聯軍在加利波利半島的蘇夫拉灣登陸,以後的兩天裡,勝利女神一直向聯軍敞開著大門,但英軍前線指揮官斯托夫將軍偏不進去,他任憑部隊懶洋洋地待在海灘上,就像童子軍宿營一樣。而土耳其援軍正以強行軍朝著前線趕來。英軍指揮官不諳將道,如果最高指揮官漢密爾頓或負責前線指揮的斯托夫,能隨部隊一起上岸,及時向縱深發展,勝利將唾手可得。然而,漢密爾頓在一個小島上等候消息,斯托夫則坐在1艘軍艦上對部隊登陸很滿意。而他們的對手贊德爾斯在破曉前已騎著馬到處搜尋兵力。關鍵時刻已經過去,兩軍在半島上展開了數月的拉鋸戰。聯軍遠道而來,且水土不服,疾病蔓延,利在速戰。現久攻不下,情況日益嚴重。斯托夫、漢密爾頓先後被撤換,孟羅接替最高指揮官一職。到任兩天后即向首相阿斯奎斯建議從加利波利撤退。此時保加利亞已加入同盟國作戰,塞爾維亞全部被佔領,德國與土耳其的陸上交通已連接,各種作戰物資源源運到前線土軍手裡。 11月27日,寒流席捲半島,聯軍兩天裡凍傷5000人,加速了危機的來臨。英國內閣幾經爭論之後,終於決定退兵。 1916年1月9日,英法聯軍完成撤退,加利波利會戰結束。協約國失敗的原因是:沒有同一協調的指揮,漢密爾頓和羅比克互不服氣;沒有完整的計劃;也沒有重視時間的意識以及作戰、指揮方式的老化與陳舊。 此戰雙方損失為:英、法軍隊25.2萬人,土耳其軍隊21.8萬人。對英國來說這是歷史上最悲慘的事件之一,在以往任何一次戰役中,它都沒有遭到過這樣巨大的損失,而且一無所獲。德國人與土耳其人則彈冠相慶,欣喜若狂。君士坦丁堡和柏林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贊德爾斯被譽為“東線的興登堡”,恩維爾被捧為“土耳其的拿破崙”,蘇丹穆罕默德五世被稱為“無敵者”。 此外,1915年的近東戰場形勢還包括:土軍第3集團軍和俄軍高加索集團軍仍繼續對峙在高加索戰線。從1月開始,俄軍屢屢進擊,到6月為止,前進了80~100公里,肅清了阿塞拜疆的土軍,獲得較大戰果。 7月9日,土軍轉入反攻,展開阿拉什凱爾特會戰。 8月3日,俄軍因缺乏彈藥,在阿拉什凱爾特谷地包圍土軍的企圖未能成功,土軍向梅爾蓋米爾山隘撤退。 10月,俄軍巴拉托夫的騎兵軍渡過里海,踏上伊朗襲擊親德、親土的伊斯蘭集團。 12月,俄軍佔領其主要據點哈馬丹,使德、土唆使中亞國家捲進對俄作戰的企圖遭到破產。 英國在大戰爆發的當年12月9日,就出兵美索不達米亞,佔領了底格里斯河同幼發拉底河相交的庫爾納。到1915年3月,英軍已增加到2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旅,由尼克森指揮。 5月底,英軍分兩路沿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向巴格達進攻,英軍湯森德東路縱隊沿著底格里斯河前進,起初連戰皆捷。 11月22日,德國霍爾茲元帥指揮的土軍第6集團軍同湯森德部在克泰齊豐展開激戰,英軍敗退庫特城。 12月7日,土軍包圍該城,英軍苦撐待援。直到1915年快結束時,仍未能決出勝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