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世界歷史 一個人的世界大戰史·看倪樂雄重建烽煙現場

第5章 第四章參戰各國的“虛”與“實”

自普法戰爭以後,普魯士的軍事制度逐漸為歐洲各國所效仿。這就是老毛奇創建並加以完善的參謀本部製度、陸軍大學和短期現役的徵兵制等一整套軍事制度。每個國家的軍事思想和軍事組織基本大同小異。各國都有一個“參謀本部”,它被稱為“陸軍之腦”。這個軍事機關的首長稱之為“參謀總長”。參謀本部實際上是國家的最高軍事指導機構。按照德國人的理論,參謀本部製度的最重要特點,是其中的所有成員都受過一種嚴格的教育,無論在戰略或是戰術方面,對於情況的分析和研判都能遵照一種統一的思想規範。參謀總長要想實現其作戰意志,主要是通過這種思想程序的一致性,能使軍隊各部分自動協調得像一個有機整體。因此也就產生了“參謀本部軍官團”的組織,凡是能夠進入這個組織的軍官必須是最優秀的人才,是德國陸軍中精華之精華,必須是陸軍大學的高材生才有入選的資格。當然,在歐洲只有德國能真正達到這個標準,其他國家只是不同程度地趨近這一標準。與德國相比,它們差距較大。

參謀本部在戰時的任務是指導戰爭,在和平時期則準備戰爭,即擬製作戰計劃,並根據新的情況不斷地加以修改和補充。 19世紀下半期,歐洲的軍事組織大都已經典型化,比如一個“師”的概念,在各國的參謀作業中被視為一種共同的計算單位,它的戰鬥價值幾乎成為常數。所以各國在進行戰略上的力量對比時,自然就出現了重視數量的趨勢。如何獲得較大的數量優勢成了主要問題。換言之,這是一個如何將國家的人口優勢轉化為軍隊數量優勢的問題。這樣便產生了預備役問題,即利用長期服役和高水準的軍官和士官,來訓練服役人員,完成訓練後的人員必須退為預備役,以便騰出人手和設備來訓練下一梯隊的人員。這樣既可在平時維持較小規模的軍隊,以便減輕國家的負擔,又可在戰時迅速徵召龐大數量的預備役人員以供擴充和補充之用。義務兵役制度與預備役動員制度的結合,把各國人力資源充分調動了起來。所以,動員計劃成了戰略計劃的基礎,在和平時期,各國參謀本部秘密擬定了整套的動員計劃,對幾百萬人員、幾十萬匹馬、幾百萬噸補給的調度都作了極詳細的規定,只需一聲動員令下來,動員體制就像一部機器那樣無法阻擋地運轉起來。所以在當時,人們一致認為動員即意味著戰爭。

雖然動員計劃為戰略計劃的基礎,但戰略計劃也是動員計劃的基礎,兩者互為因果,但兩者又都以鐵路為基礎。英國史學家泰勒曾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種鐵路戰爭。最早發現鐵路在軍事上價值的是德國人,在普魯士還沒有鋪設鐵路時,德國一位天才的經濟學家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就指出:普魯士的弱點是,它處在強大的潛在敵國之間,處在帝國包圍的中央位置上,鐵路的應用能使它從二等的軍事國上升為強大而難以對付的國家。 “日耳曼可以成為歐洲心臟中的一個防禦堡壘。動員的速度,軍隊從國內的中心移向邊界的速度,鐵路的運輸,以及處於'內線'地位的其他顯著利益,使得日耳曼比其他歐洲國家具有較大的相對優勢。”他提醒道:“如果鄰國的鐵路比我們早完成一英里,或是比我們的長一英里,都是對我們不利的……現在,該是我們來決定,看看是否應用工業進步給我們提供的新式防禦武器,就像我們的前輩要決定他們是否應用槍以取代弓箭一樣。”後來,普魯士和法國都進行了利用鐵路運輸軍隊的嘗試,獲得了極佳的效果。從那以後,鐵路變成了戰略中的主導因素,鐵路系統往往能判斷出一個國家的戰略企圖和戰爭部署。

歐洲大陸上德國的鐵路網最為發達,法國其次,俄國再次。以每一百平方公里領土計算,德國鐵路為11.8公里,法國為9.6公里,俄國的歐洲部分為1.1公里。當時,一個軍的運輸要求是:軍官需170節車廂,步兵965節車廂,騎兵2960節車廂,砲兵及輜重需1915節車廂,共需6010節車廂,編成140趟列車,而一個軍的補給又需要同樣多的列車。當動員令下達時,鐵路網像一部戰爭機器一樣開始發動,人員、裝備、補給都自動從鐵路線上滾了出來,預備役人員紛紛乘火車到指定地點報到,換上軍裝,領取武器裝備,然後由連而營、由營而團地像滾雪球一樣在鐵路上不斷滾動,越滾越大。等他們到達國境附近的預定位置時,也就完成了由師而軍,由軍到軍團的戰前部署。

動員速度快的一方可先發動打擊,使對方的鐵路交通癱瘓,進而使其動員速度減慢、甚至喪失動員能力。即使雙方實力旗鼓相當,但動員速度的快慢也會造成懸殊的結局。所以,薩拉熱窩危機發生後,各插手的大國的軍方都不約而同地催促自己的政府下達動員令。 當時歐洲國家的軍隊編制中,最大的作戰單位是集團軍,由3~6個軍組成,還包括一些直屬騎兵、工程兵、砲兵部隊。 1個軍由2~3個步兵師,還有一些軍屬輔助性兵種部隊組成,如騎兵、砲兵、工兵、通訊兵、航空兵後勤運輸部隊等。 1個步兵師由2個步兵旅組成,另有1個砲兵旅(團)、2~3個騎兵連和一些特種部隊。 1個步兵團由3~4個營組成,每營4連。各國的營的人數幾乎都是1000多人。各國的陸軍師在1.6萬~2.1萬人。德國1個師為16600人,法國為15900人,俄國為21000人,英國為16000人。

到戰爭爆發時,各主要交戰國擁有的兵力情況為:法國62個步兵師、10個騎兵師;英國6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俄國114個步兵師、36個騎兵師;比利時6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塞爾維亞11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德國87個步兵師、11個騎兵師;奧匈49個步兵師、11個騎兵師。 當時步兵的主要輕武器為步槍和重機槍。步槍的主要型號有莫辛1891年式彈倉式步槍、勒貝勒1896年式步槍、李·恩菲爾德1903年式步槍、毛瑟1898年式步槍、曼利黑爾1895年式步槍,射程在2500~3000米之間。主要機槍型號是馬克沁重機槍,哈奇克斯重機槍,施瓦爾茨格澤重機槍,射程為3000米。步、機槍的口徑均在7.62毫米~8毫米之間。重武器有輕、重野戰炮;輕、重野戰榴彈砲;速射砲;巴日式短管炮。口徑在75毫米~155毫米之間,射程在5.7~12.7公里之間,砲彈重量在6.5~43公斤之間。另外還有極少數更大口徑的攻城炮和要塞炮。

在1914年,各國軍一級單位的裝備和編制大同小異。俄國1個軍有機槍64挺、火砲108門、馬13500匹、馬車3770輛;法國1個軍有機槍56挺、火砲120門、馬12600匹、馬車2240輛;德國1個軍有機槍48挺、火砲160門、馬16800匹、馬車2880輛。德軍在砲兵上佔明顯優勢,奧軍砲兵是各國中最弱的。 戰前不久發明的汽車,當時也已用於軍事。到各國軍隊動員時,法國約有5500輛載重汽車、4000輛輕便汽車;英國約有1141輛載重汽車和拖拉機、213輛輕便汽車和半載重汽車、131輛摩托車;德國有3500輛載重汽車、500輛其他類型汽車;俄國有475輛載重汽車、3562輛輕便汽車。 1903年由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也已迅速運用到軍事領域。大戰降臨時,各國航空兵大致情況是:俄國有263架飛機,法國有156架,德國有232架,奧匈有65架,英國有258架。一般飛機發動機功率為60馬力~80馬力,個別達到120馬力,時速一般不超過100公里,升限為2500~3000米,上升2000米的時間是30~60分鐘,續航時間2~3小時,戰鬥負載120~170公斤,其中包括20~30公斤的炸彈,機組人員兩名,即飛行員和觀察員。

德國的參謀本部在普法戰爭不久,就在考慮未來的歐洲大戰問題了。老毛奇已預見德國在未來可能不得不在兩條戰線上作戰,他認為由於鐵路的發達,德國可以一方面對付進攻之敵,另一方面對付動員遲緩之敵,“我們能否調動大部分兵力先去對付一個敵人,然後再去對付另一個敵人,僅僅取決於定下決心是否及時”。但他同時又認為,在很短的時間內,不能指望以一次迅速而成功的進攻擺脫一個敵人,然後再去進攻另一個敵人,因為歐洲國家已經空前地武裝起來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在一兩次進軍中被削弱到認輸的地步。老毛奇已意識到未來戰爭的長期性。他的計劃是在未來的兩線作戰時,對法國先取守勢,快速擊敗俄國後,再反攻法國。老毛奇的計劃只是一種防禦攻勢戰略,只想迅速挫敗對手,獲得有利的和平,目標有限而無追求總體性勝利的野心,同時還出於法國剛遭慘敗,一時難以恢復元氣的考慮。瓦德西接任參謀總長後仍遵循老毛奇觀點,在1887年,瓦德西曾主張西面暫取守勢,對俄國發動預防性戰爭,但受到俾斯麥的製止。

1891年,史里芬接任德軍參謀總長後提出第一號備忘錄,由於法國迅速地恢復了元氣,他對德軍在未來戰爭中,能否迅速突破日益加強的法軍在法德邊界上的築壘地區開始懷疑,從而提出了繞道比利時迂迴法德邊界的設想。由於法國再次變得強大,史里芬判斷戰爭一開始法軍就會迅速進攻德國,而俄國的動員速度較慢,所以德國要掌握戰爭主動權就必須先迅速打敗法國,然後再同俄國交戰,“要想贏得勝利,則我們在接觸點上必須是較強的一方。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對於行動能做自由的選擇而不消極待敵”。 1894年他提出了第三號備忘錄,徹底拋棄了老毛奇的計劃,決定先同法國交手。 確定了首戰目標後,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在極短時間內擊潰法國。起初,史里芬曾想在法德邊界上直接發動進攻,但很快就發現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後來他又考慮當法軍進攻時,設法將其引入伏擊圈圍而殲之,不過,他又認為這種機會太不可靠。直到1897年,史里芬才下定決心,在戰略上,避開法德邊界上法國要塞防線,採取從側面進行大迂迴的作戰樣式。這就是近現代軍事史上著名的“史里芬計劃”的核心。從1897年到1905年的8年多時間裡,史里芬不斷地在修改其計劃的細節,在他領導下進行的德國參謀本部軍官軍事演習和野外旅行作業中,對合圍和俘虜50萬~60萬“敵軍”的方法進行了系統的演練,並對各種各樣可能出現的情況作了充分的考慮。

“史里芬計劃”規定:德國全部作戰兵力對俄國戰線和法國戰線分配的比例為1:8。即開戰初以少數兵力,10個師和一些地方部隊,在東線借助與奧匈軍隊遙相呼應,來和龐大的俄軍周旋,目的是在法國崩潰之前,把俄軍牽制在東普魯士邊境地區。與此同時,在西線集結大部兵力進攻法國。用於西線的全部兵力又分成左、右兩翼,分配的比例為1:7。在西線全部兵力的72個師中,53個師都分配在旋轉的右翼上,10個師作為旋轉的樞軸佈置在面對凡爾登的中央地段,僅以9個師部署在240公里長的法德邊境上,構成德軍左翼。很明顯,史里芬要把左翼削弱到最低限度以使右翼達到最大的攻擊強度,即使法軍攻入洛林,將德軍左翼壓迫到萊茵河一線,也不能妨礙德軍右翼穿越比利時的迂迴進攻,而且法軍主力東進越深入,以後的危險也就越大,因而也就留下了誘敵深入的餘味。當德軍右翼迂迴成功,席捲整個法軍後方時,深入德國境內的法軍因遠離後方就更易崩潰。這好比一扇旋轉式門,越是用力推前面一扇門板,後面旋轉過來的另一扇門板打在背上的力量就越大。左翼的任務是牽制法德邊界上法軍主力的正面,如果頂不住,就後撤以引誘法軍向萊茵河深入,進入梅斯和孚日山脈之間的“口袋”,將其捆住。如果右翼得手,法軍後撤,就緊咬不放,從正面協同聚殲法軍主力。

右翼的任務是繞過法德邊界上法軍主力的正面,向其側面實施戰略迂迴,從背後將法軍主力全部包圍。這是一個典型的“右肘彎擊”,整個右翼以梅斯-提翁維爾地區為軸心,向西南方向旋轉,橫掃比利時中央平原後,由法比邊界進入法國,其右翼右端在裡耳地區進入法境,史里芬力求最大限度地向西展開,“讓右翼末梢袖拂海峽”,再沿瓦茲河流域南下,到達巴黎西邊,再折向東南,然後以寬正面向東挺進,以打擊整個法軍的背部,逼迫法軍向德國和瑞士邊境潰散,最終使整個法軍主力落入一個巨大的包圍網中加以毀滅。在這個巨型的輪轉運動展開時,為確保右翼兵力的絕對優勢,預定從左翼再抽出兩個軍來增強右翼,以保持最初強大的攻擊力(日益擴大的佔領區需不斷地從進攻部隊中抽兵駐守,會使攻擊力逐漸減弱)。計劃實施的時間表就像火車時刻表那樣準確、刻板,計劃要求右翼部隊主力,自動員下達後第12天前打開列日通道,第19天拿下布魯塞爾,第22天進入法國,第31天達到提翁維爾-聖康坦一線,第39天攻克巴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史里芬期望整個西線戰事在6~8天裡結束,這也是他估計中的俄國動員所需時間。 “史里芬計劃”雖然是軍事計劃的傑作,但其中卻充滿了冒險性。在政治上,該計劃的實施粗暴地破壞了比利時的中立,踐踏了國際法。史里芬曾經想把右翼迂迴限制在法國境內,普法戰爭時的色當會戰,德軍的迂迴沒有超出法國境內。但史里芬所處時代各國軍隊已急劇膨脹,用上百萬軍隊去包圍上百萬軍隊,240公里長的法德邊境實在太狹窄,根本沒有迴旋的餘地。所以史里芬就打起了比利時的主意,因為在他看來,比利時的中立比起事關德意志帝國存亡的“時間差”的利用,根本不算回事。史里芬剛開始擬定這一計劃時,只要求橫切穆斯河以東的比利時一個小角,以後隨著對計劃的不斷修改,“小角”逐漸擴展成很大一片地區,這將在政治外交上承擔很大風險。事實上,比利時中立問題成了英國參戰的重要原因。在時間上,它忽視了老毛奇關於戰爭長期性的告誡,把賭注都押在速戰速決上。確切地說,企圖利用俄國動員的遲緩,打一個“時間差”,對法、俄實行各個擊破。這就必須冒法軍突破薄弱的左翼,長驅直抵萊茵河以及俄軍攻入東普魯士的風險。史里芬一生沉湎於“坎尼戰”的研究,他曾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要想出現一次坎尼會戰,必須一方有一位漢尼拔,另一方又有一位法羅。”他把對法國的戰爭想像成一個巨型的“坎尼會戰”,這就需要一個前提,對方最高統帥必須是一個法羅式的蠢貨。事實證明,法國的霞飛遠不是法羅,德國的小毛奇更談不上是漢尼拔。從作戰樣式看,“史里芬計劃”也並非屬於他本人所熱衷的漢尼拔的“坎尼型”,而是一種放大的“斜行陣”,屬於腓特烈大帝的“魯騰型”。從德國為實施該計劃而作的動員規模來看,屬於孤注一擲的性質,他一反預備役部隊只從事佔領和後方勤務的傳統,大膽將預備役部隊用於第一線,沒有留下戰略預備隊,當時德國的指揮教令中建議“甚至把最後一個營也投入戰場”。 空前的冒險精神激發出聞所未聞的“靈感”,史里芬在其代表作《坎尼戰》中寫道:“與其在戰線後面積蓄只能是無所作為的預備隊……倒不如關心一下如何更好地補充彈藥。汽車運去的子彈是最好的、最可靠的預備隊。所有從前留在後面用來奪取決定性勝利的部隊,現在都應當立即派到前面去進行側翼進攻。投入戰役的兵力越多,進攻就越堅定有力。”他始終強調,德軍在未來的戰爭中已不再佔有數量上的優勢,然而只要能以自己全部兵力和大部兵力投到敵人一側和其後方,迫使敵人掉轉正面在對其不利的方向上接受交戰,那麼數量弱勢的一方同樣可以戰勝優勢之敵。只有最大限度地削弱用以攻擊敵人正面的兵力,才能有強大的、側翼進攻所必需的兵力優勢,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使敵人的正面受到攻擊。 “史里芬計劃”就是這些觀念的直接產品。 1906年,史里芬退休,小毛奇接任參謀總長。 1913年,80歲的史里芬臨終時仍一再叮囑:“必有一戰時,切莫削弱我的右翼。”不過他九泉有知,一定會失望,他的繼承人小毛奇是個生性多疑且又天生悲觀之輩,他不具備史里芬那種作乾坤一擲式豪賭所需的自信、決斷、冒險精神和非凡氣魄。史里芬有知人之明,小毛奇接任時,史里芬在日記裡失望地寫道:“一位新的參謀總長已開始領導德國陸軍,作此任命的君王相信他所指派的人選是一位戰略家,他將會感到嚴重失望,因為一位戰略家不是可以隨便指派的,而是天生的和命中註定的。”德皇選中小毛奇,是因為他和威震歐洲的伯父老毛奇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認為“毛奇”這個大名就足可使其他國家心驚膽寒。小毛奇不是參謀本部軍官出身,他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庸才,這多少有些過分。只是和史里芬的氣魄相比確有相當的差距。史里芬的風格是大膽、再大膽,小毛奇信奉的是不要過於大膽,他的性格不適合執行“史里芬計劃”,也不適合擔任參謀總長,對此他有自知之明。當德皇提出要他接任參謀總長一職時,他說:“一旦發生戰爭,我不知道將如何是好。我對自己很不滿意。”他問德皇是否奢望“一張彩票中兩次頭獎”。不過小毛奇無論在個性上還是在政治上都不是一個懦夫,對軍事形勢許多方面的判斷都比較準確,他的不幸在於:讓一個一貫謹小慎微的他,去勉強執行一個膽大包天的人制訂的冒險計劃。如果讓小毛奇負責東普魯士的防禦或西線左翼的防禦,憑他的素質會幹得很出色,所以,並非小毛奇有問題,而是威廉二世不能知人善任才使小毛奇身敗名裂。 小毛奇主持參謀本部後,開始擔心東普魯士的安全和西線左翼的安全,那兩個方面正是史里芬的大膽之處,如果戰爭按計劃打贏了,那兩個方面將成為史里芬的偉大之處,以及大氣魄、大手筆的象徵。但現在小毛奇的個性特徵使他越來越擔心這兩個方向上,薄薄的防線會不會被對方一下子戳成大窟窿,甚至在短時間內被撕成碎片。他沒有勇氣完全拋棄前任“偉大”的計劃而重新擬出一個新計劃,只能做些修修補補的功夫。到大戰爆發時,“偉大”的“史里芬計劃”已被小毛奇弄得支離破碎,非驢非馬。所以,嚴格地講,1914年德軍的作戰計劃應叫做“史里芬-小毛奇計劃”,其具體部署如下: 在東普魯士面對俄國的方向上,部署了德軍第8軍團,共4個軍、1個預備師、1個騎兵師和一些地方警備隊,約20萬人。基本按照史里芬當初的設想,但還是增添了些兵力。在西線左、右兩翼的兵力分配上,小毛奇不顧其前任的臨終囑咐作了重大調整,將史里芬1:7的比例改為1:3。西線的78師如果按史里芬的比例,左翼兵力應為9.75個師,右翼兵力應為68.25個師,現在小毛奇把左翼加強到23個師,而將右翼削減為55個師。原定在右翼開始進軍時從左翼抽調2軍共6個師增援的計劃也被取消了。這樣,小毛奇在決定性進攻方向上,把按史里芬意圖應有的74.25個師減去了近20個師。 史里芬原來的計劃中不僅要進入比利時,而且右翼兵力還要沿荷蘭邊界展開,越過被稱之為“馬斯特里赫特盲腸”的一片荷蘭領土,迂迴比利時列日要塞的後方,小毛奇改為直接進攻列日要塞。他甚至還準備將意大利20萬兵力也算入西線,而史里芬從不對意大利人抱有幻想。 德軍在整個西線正面的部署上投入7個集團軍,由北向南依次為: ⒈克魯格的第1集團軍,共7個軍,3個騎兵師,3個後備旅,總數32萬人。其構成旋轉部隊的最右端,一面向法軍後方攻擊前進,一面在最外側掩護整個迂迴行動。它應到達艾克斯-拉卡培里之線,然後攻占布魯塞爾繼續南下,從西南方向包圍巴黎並襲捲法軍後方。 ⒉比洛的第2集團軍,共6個軍,2個騎兵師,2個後備旅,總數為26萬人。其任務是在規定時間內攻占列日要塞,為整個迂迴行動打開前進通道,然後進到華費里和那穆爾之線,協同右邊的第1集團軍一起向內旋轉,將法軍壓進包圍圈。 ⒊豪森的第3集團軍,共4個軍,1個後備旅,總數為18萬人。其與右邊的第2集團軍齊頭並進,到達那穆爾和吉弗特一線,以壓迫法軍。 ⒋阿爾勃萊希特的第4集團軍,共5個軍,1個後備旅,總數為18萬人。其擔任右翼樞紐,當第1、2、3集團軍展開巨大包圍時,通過阿登山區北部,緩慢前進到弗拉梅和艾爾崙北面的艾提爾特之線。 ⒌德國皇太子普林斯的第5集團軍,共5個軍又1個師,2個騎兵師,5個後備旅,總數為20萬人。其任務性質和第4集團軍相同,右翼通過阿登南部山區進攻維爾通和隆維、蒙梅迪兩個法軍要塞。左翼留在提翁維爾的旋轉軸心上。 ⒍巴伐利亞親王魯普雷希特的第6集團軍,共5個軍,3個騎兵師,4個補充師,總數為22萬人。前進到莫斯里河將正面法軍緊緊釘住。 ⒎黑林根的第7集團軍共3個軍又1個師,2個補充師,4個後備旅。總數為12.5萬人。應進至莫爾斯河上。 從小毛奇的部署可以看出,這是個兩翼進攻的方案,按史里芬的意圖,左翼的第6、7兩個集團軍在開戰初應且戰且退,引誘法軍深入東進,使右翼更便於旋轉,猛擊法軍後背,現在左翼卻反而向西推進,富勒尖刻地評價道:“這既不像'坎尼型',也不像'魯騰型',任憑稱它為哪一種,都足以使漢尼拔或腓特烈大帝在九泉下搥胸頓足!” 早在格雷剛接任外交大臣時,英國就已經在不承諾義務的前提下同法國人一起制訂聯合作戰計劃。負責英帝國軍事政策的是伊謝爾勳爵、弗希爾爵士和克拉克爵士,所謂“伊謝爾三巨頭”。起初,英國人考慮在比利時獨立作戰,不准備將英國派往大陸的部隊歸屬法軍指揮。伊謝爾主張英國遠征軍應據守與英國有直接利益的安特衛普等海岸地區。弗希爾則認為法軍根本不是德軍對手,一旦交戰必敗無疑,把英國陸軍運往大陸去分享失敗毫無意義。他認定陸軍在法國的作戰計劃是自取滅亡的愚蠢行動。他主張把陸軍配屬給海軍,進攻德國的背面,他選定在東普魯士波羅的海沿岸一片10英里長的沙灘上實施登陸,那裡距柏林90英里,是從海路到達德國首都最近的距離,通過打擊德國的“後腦勺”,使德軍無暇他顧。隨著1905年的危機過去,英、法軍事聯合計劃也就幾乎停頓了下來。 然而,後來負責同法國軍方制訂秘密聯合計劃的威爾遜,卻始終主張派遠征軍到大陸。 1911年3月,已擔任英國參謀本部作戰處處長的威爾遜經數年努力,終於將遠征軍赴大陸作戰的一切安排就緒。並與法國軍方簽署了聯合軍事行動備忘錄,這就是著名的“迪巴伊-威爾遜協定”。協議規定:英國的6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從動員後第4天至第12天,將在法國登陸並在指定地點莫伯日集中,在第13天即可投入戰鬥。 1914年7月23日,英國首相阿斯奎斯秘密召開帝國國防委員會特別會議,就具體參戰方式舉行了整整一天的討論。威爾遜闡述了陸軍方面的觀點,他正確地判斷出德軍將採取右翼迂迴行動,但又受到法國人的影響,對穆斯河以西德軍兵力估計遠遠不足,他最後結論是:如果戰爭一爆發,就把英國6個師立即送上大陸,位置在法軍的最左端,這對阻擊德軍是有利的。但海軍方面仍重彈在東普魯士登陸的老調。阿斯奎斯首相覺得陸軍的方案比較合理,遂決定採用之,陸戰的選擇對英國的戰略產生了決定性作用。在會上改組了海軍部,由丘吉爾調任海軍部長。 1914年8月5日是英國進入戰爭的第一天,國防防禦委員會召開戰爭會議,新任陸軍大臣吉青納將軍發表重要建議:他認為在法、德兩國近150個師的決鬥中,英國的6個師根本就發揮不了作用,英國必須準備把數以百萬計的軍隊開上戰場,並維持他們達數年之久。他指出英國現有的職業軍官士官都非常寶貴,如果在目前不利的環境中,把他們都犧牲在戰場上,那將是一種罪惡的蠢行。在赴法英軍的集結地點上,他認為不應放在莫伯日那樣遠的地方,因為德軍會全力沖向那裡,所以英軍應在莫伯日後面70英里的亞眠集結。他第一個建議顯然對一貫重視海軍的國家產生了強烈的衝擊。 經幾番爭論,會議決定現有的6個師全部運往法國,至於集結地由法、英兩國參謀本部暗行協商。但在24小時之內,因會議消息洩露而引起輿論嘩然,公眾認為把正規軍開往法國會使英國本土處於危險中,英國政府不得不顧忌輿論而留下了2個師。 8月7日,由弗倫奇任司令的英國遠征軍開始上船,所有港內船隻汽笛長鳴,甲板上士兵歡呼聲如雷,出征場面甚為壯觀。 8月12日,富有遠見的吉青納與三位同僚和三位法國軍官又一次就戰略問題展開激烈爭辯。他斷言德軍必以強大兵力從穆斯河以西南下,如果英軍集中在莫伯日必定首當其衝,這樣就會在未完成戰鬥準備之前被迫撤退,將對遠征軍士氣是一個很大打擊,他堅持要求英軍在亞眠集結。他的建議遭到弗倫奇、威爾遜和法國人的一致反對而被迫放棄。 8月中旬,英軍在勒阿弗爾、魯昂、布倫三個港口上岸。陸軍大臣吉青納代表政府發給遠征軍司令弗倫奇一份訓令:“你必須完全了解你的部隊是一種完全獨立的部隊,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接受任何同盟國將領的命令。”這樣,英國人就將統一指揮的原則給取消了,目的是保存現有部隊的精華,作為將來擴軍的核心。 8月20日,約有8.7萬名英軍到達預定的莫伯日、勒卡托地區展開戰前部署。英國遠征軍的行動比計劃晚了三四天。 法國在普法戰爭後逐漸形成了一種“攻擊主義”的軍事思想,他們擯棄一切有關防禦的觀點。這一軍事學派的代表人物是法蘭西戰爭學院院長福煦。他認為克敵制勝的意志是勝利的首要條件,只有當一個人認為他的會戰失敗了,才是真正地失敗了,因為從物質上來說,會戰是不可能失敗的。反之,只有當一個人不承認他自己是被擊敗了,這個會戰才會勝利。福煦強調的“意志”有如巫術一般令人神秘莫測,在《戰爭原理》和《作戰指導》這兩本書中,福煦經常從玄學的凌空翱翔中急轉而下,降落到戰術的地面上,談一些具體的軍事問題,但他對法國年輕一代軍官的影響還在於對“意志”的玄妙闡述。少壯派軍人領袖、參謀本部作戰處處長德朗梅鬆上校對福煦過於偏激的理論如痴如狂,他在1911年戰爭學院的兩次演講對意志決定一切和攻擊主義在法國的盛行,更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只有一個人在唱反調,他就是法國戰爭會議副主席米切爾將軍,內定在戰時出任法軍總司令,在1911年的最高軍事會議上,他作了最後一次努力,要求法國採取一條防禦的戰略。他判斷:德國人不可能希望在洛林贏得一個決定性的會戰,從盧森堡和穆斯河以東的比利時一角所發動的進攻,對熱衷於戰略大包圍的德國人也提供不了作戰的空間。因此,米切爾認為,德國祇有利用整個比利時領土,才能對法國發動一個具有決定性的大攻勢。他主張法國應沿著凡爾登-那慕爾-安特衛普之線展開100萬大軍,也和史里芬的想法一樣,法軍左翼末梢應擦過海峽。米切爾還建議用1個預備役團來配合1個現役團的混編方式,來使第一線兵力增加一倍。 事後來看,米切爾對德國人意圖的分析和判斷非常深刻、準確,他要求重點設防之線,正是德國人主要突破區域。然而他的計劃屬於防禦性質,而且法國預備役人員除了年輕的編入現役部隊外,其餘一律編入後備部隊,擔任後方勤務和充任要塞守衛這是法軍的傳統慣例,“後備役不頂用”則是法國軍官團的傳統見解。 米切爾的計劃提出後,他的頂頭上司,陸軍部長梅西米認為他的神經有問題,早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時,他就認為米切爾是個猶豫不決的人,若在戰時擔任總司令,那是國家的不幸。這次,梅西米夥同加利埃尼、霞飛、波和迪巴伊四位老資格將軍,在最高戰爭會議上一致否定了米切爾正確的防禦計劃,並解除了他的職務,幾經考慮後,在加利埃尼的推薦下,霞飛接替了米切爾的職位。 霞飛將軍是一位工兵專家,身軀魁梧,大腹便便,面目慈祥像個聖誕老人,他具有無比堅定的自信心。他的副官亞歷山大少校曾經問他戰爭是否指日可待。 “我認為這不成問題,”霞飛回答說,“我一向是這麼看的,戰爭是要來的。我要指揮作戰,我要取得勝利。不論幹什麼我都會成功的,就像我在蘇丹那樣,這一次也如此。”副官肅然起敬道:“要是那樣,你就會有一支元帥杖了。”霞飛語氣堅定地說:“對!” 霞飛接任後便全力以赴修訂《野戰條令》,1913年修改過的新《野戰條令》是“攻擊主義”的集大成之作,它一開始就刀光劍影,豪氣非凡,“法國陸軍,現已恢復,自今而後,除進攻外,不知其他律令。”在這種狂熱的進攻精神指導下,霞飛拋棄了原來對德作戰的第16號計劃,在1913年4月制訂出一個新的第17號計劃,1913年5月,未經任何討論即由最高戰爭會議通過。以後8個月中,法軍就按照第17號計劃進行部署,到了1914年2月,法國對戰爭大致準備就緒。 法軍計劃和部署要點是從阿爾薩斯的貝爾福到伊爾松略呈弧形的一線上展開五個軍團,這條戰線包括整個法德邊境和法比邊界線的三分之一,而法比邊界另三分之二的距離,也就是伊爾松到海岸之間幾乎處於完全無防御狀態。這一地區正是米切爾計劃的重點防禦線,也是史里芬計劃中戰略迂迴的重點進攻地段。法國參謀本部的意圖是:取道梅茵茲直取柏林,即準備在南錫東北130英里的梅茵茲渡過萊茵河,其中2個集團軍從麥茨以南攻入洛林;另2個集團軍從麥茨以北迎擊通過盧森堡前進的德軍,第5集團軍為總預備隊。法軍的作戰計劃嚴格地說不是一個作戰計劃,而是一個集中計劃,它給予每個軍團幾條可能的進攻路線,但無任何全局性或階段性目標,也沒有詳細的行動進程表。霞飛的作戰指導思想是:“從來不曾有一個書面擬定的作戰計劃,我除了決定集中所有一切兵力以發動攻勢以外,就更無其他的預定觀念。所以我決定把我們的研究,限制在集中方面,使其可以適應於任何作戰計劃。”事實上,法軍是用進攻來對德軍的攻勢作出反應,所以事先也無法確定具體目標和製訂行動時間表。它的特點是無論在戰略方面還是在戰術方面都採取進攻的作戰樣式。所以霞飛說:“意圖是不變的,攻擊!但其一切安排可以有充分的彈性。” 霞飛的第17號計劃以兩個假定為前提,一是德國不會把預備役用於第一線;二是堅信法軍的進攻是無法阻擋的。根據第一假設,估計德國祇能動員100萬人的兵力,這就不可能做到既可以從比利時發動大規模迂迴進攻,同時又有足夠的兵力在法德邊界擋住法軍的攻勢。所以,法國人並非不考慮德國從比利時迂迴過來的可能,而是認為如果德國這樣做的話,他們在法德邊界上的兵力一定非常薄弱,這對法軍在這一方向上的進攻卻十分有利。法軍副參謀總長德卡斯特爾諾認為:要發動一場強有力的攻勢,標準的兵員密度是每米5~6人,如果德國人把戰線向西拉到里爾,力量就會分散到每米2~3人,只會對法軍有利,“我們要把他們攔腰截斷”。所以法國這方面的對策是:只要德國人遠道迂迴包抄法軍側翼,法軍就發動鉗形攻勢,在德軍設防的梅斯地區的兩側突破德軍中路和左翼,並乘勝切斷德軍右翼同後方基地的聯繫使其無法出擊。如果說德國小毛奇的作戰計劃過於小心,那麼法國人的想法實在過於大膽。 法國參謀本部一旦認定上述的判斷和設想後,便固執地排斥所有不同的建議和一切相反內容的情報。格魯阿爾上校對防禦戰略作過具有遠見的分析,他在1913年出版的《可能的戰爭》中警告說:“我們首先要集中註意的是德國發動借道比利時的攻勢。我方的戰役發動之後,必然的後果將會如何?就我們的預見所見而言,可以毫不遲疑地說,如果我們在開始時即取攻勢則我們必敗無疑。”但是如果法國做好準備,對德軍右翼迅予回擊,“我方當可穩操勝券”。法國參謀本部第二處(軍事情報處)也蒐集到許多情報,足以表明德軍將用強大兵力實行右翼包圍。但霞飛等軍事決策者一概未予置信,他們相信的是如此用兵的論據,並不相信如此用兵的證據! 早在1904年,一個德國參謀本部的軍官曾將史里芬計劃的初期樣本出賣給法國情報部門,文件上標明的德軍進軍路線正是1914年的作戰路線,文件完全真實可靠。當時的法軍參謀總長龐德扎克認為:這份計劃同當前德國主張大規模包圍戰的戰略趨勢十分吻合。但大多數人卻認為這是德國人玩的疑兵之計,是為了把法軍從他們真正要進攻的地區引開。 法軍參謀本部第二處還蒐集到大量的情報,充分證實了德國將使用後備役兵員充當作戰部隊。小毛奇為1913年的德軍大演習寫的一篇述評落到法國人手中,它也表明德國將在第一線部隊裡使用後備役人員。同時,比利時駐柏林武官梅洛特少校注意到德國已經異乎尋常地徵召大量的後備役兵員,他為此寫了報告。但17號計劃制訂者對此一概置之不理,他們一廂情願地認為:德國動用後備役是為了守衛交通線和戰場中處於守勢的幾個地方。 於是,在戰爭爆發時,法國根據第17號計劃作瞭如下兵力配置: ⒈迪巴伊的第1集團軍集中在卡爾米斯-阿爾齊斯-達爾里地區,共5個軍又4個師,2個騎兵師,總數為25.6萬人。 ⒉德卡斯特爾諾的第2集團軍,集中在潘特聖芬森特-米里考特地區,共5個軍又3個師,2個騎兵師,總數為20萬人。 ⒊魯夫的第3集團軍,集中在聖米赫爾-丹費勒爾斯地區,共3個軍又3個師,1個騎兵師,總數為16.8萬人。 ⒋德朗格爾·德卡里的第4集團軍,集中在華芬考特-巴爾里杜克-伐德地區,共3個軍,1個騎兵師,總數為19.3萬人。 ⒌朗雷扎克的第5集團軍,集中在格南德普里-蘇皮斯-考蒙特-波爾森地區,共5個軍又5個師,1個騎兵師,總數為25.4萬人。 ⒍索爾德的騎兵師,集中於米齊里斯,共3個師,約1.6萬人。 ⒎右翼側衛:集中在維祖爾,共3個預備隊師。 ⒏左翼側衛:集中在伊爾松,共3個預備隊師。 此外,在貝爾福的3個步兵師、法、意邊界上的4個預備隊師也直屬總司令,直屬陸軍部長的有巴黎的2個預備隊師,以及馬伊的1個預備隊師,還有4個預備隊師組成要塞總預備隊。又根據英、法兩國參謀本部的聯合軍事計劃,英國遠征軍將部署在朗雷扎克將軍的第5集團軍的左翼莫伯日地區。 俄國在歐洲人眼裡向來被視作龐然大物,平時常備軍有142萬人,一經動員可達到311萬人,此外還有一支200萬人的地方部隊和可以徵召的後備力量。整個國家可使用的兵員總數達650萬人。然而,沙皇的專制政體在製度上不利於最優秀的軍人被推上最高層。 “這是一個愚不可及的政體”,“它是集怯懦、盲目、狡詐、愚蠢於一體的大雜燴。”它的一位首相維特伯爵曾如此評論過。俄國軍隊便是這一霉爛母體的產兒。除了數量的優勢足以嚇壞膽小者外,就其素質而言,幾乎沒什麼可以稱道的地方,真可謂金玉其表,敗絮其內。軍官團裡超齡老將多如過江之鯽,這支軍隊一敗於克里米亞,再敗於日本之手,聲名狼藉。因不稱職而被清除的軍官達340多人,到1913年,軍官缺額達3000名之多。陸軍大臣蘇克霍姆利諾夫將軍是個遊手好閒、尋歡作樂、貪污枉法、勾引女性之輩,他壓制軍隊中的改革派,對“射擊的組織與實施”之類的代表軍事發展新趨勢的觀念深惡痛絕,他一口咬定俄國過去的失敗,只是由於司令官的錯誤,而不是由於訓練、準備和供應方面的不足。他頑固地堅信刺刀勝過子彈,所以根本不肯花力氣去興建工廠,增產步槍、子彈和砲彈。以至於俄國在開戰時,他連政府專供生產軍火的撥款也沒用完,每門大砲只攤到850發砲彈(而西方國家則每門大砲有2000~3000發砲彈),成千上萬的補充兵員赤手空拳地待在前線戰壕里,等著同胞戰死後留下的武器。 1914年之前,俄國的備戰工作就是在這麼一個昏庸無恥的角色主持下進行的。在軍事觀念上,法國人狂熱鼓吹的“攻擊主義”正中俄國佬的下懷,因為後者一向具有哥薩克衝鋒和刺刀見紅的傳統。 俄軍的集中和展開是按照第19號計劃“A”方案進行的,面對德、奧兩個方向,俄國編成西北、西南2個方面軍,它在德國戰線上投入吉林斯基的西北方面軍,其戰鬥序列為: ⒈萊寧坎普的第1集團軍,共3個軍,1個步兵旅,1個騎兵旅,5個騎兵師,402門火砲。沿涅曼河在科夫諾、奧利塔、麥利奇一線展開,右翼由1個騎兵軍給予掩護,左翼由1個騎兵師和1個步兵旅掩護。 ⒉薩姆索夫的第2集團軍,共6個軍,3個騎兵師,702門火砲,在格羅德諾、奧索維茨、沃斯特羅溫卡一線展開。 俄國西北方面軍這2個集團軍總兵力為25萬人,計劃是分北、南兩路向東普魯士發動鉗形攻勢。在奧匈戰線上,俄國投入了實力雄厚的伊凡諾夫的西南方面軍。在400公里長的弧形戰線上,由北向南的戰鬥序列為: ⒈扎利茨(後為埃維特將軍)的第4集團軍共3個軍,3個半騎兵師,402門火砲。 ⒉普列韋的第5集團軍,共4個軍,3個騎兵師,516門火砲。 ⒊魯茲斯基的第3集團軍,共4個軍,3個騎兵師,685門火砲。 ⒋勃魯西洛夫的第8集團軍,共3個軍,3個騎兵師,472門火砲。 在東線戰役展開前,俄國西南方面軍兵力為60多萬人,有些師、團尚在開往集結地途中,故而這個方面軍的總數未超過計劃的75%。俄國這兩個方面軍之間約有200公里的空隙,後來組建了第9集團軍以作充實。西南方面軍的總目標是在德涅斯特河東岸圍殲奧匈部隊主力,阻止奧軍撤向德涅斯特河西岸。 在巴爾幹方面,奧匈帝國參謀總長康拉德將軍手裡可供使用的兵力共8個集團軍,他準備用第5集團軍和第6集團軍進攻塞爾維亞,佔領其首都貝爾格萊德。把第1、第2、第3、第4共4個集團軍部署在加里西亞方面以對抗俄國的西南方面軍,並準備在東普魯士德軍的協助下,攻占華沙。 塞爾維亞共展開4個集團軍,其野戰部隊約24餘萬人,再加上14萬人的地方部隊,共動員兵力達38萬人,有火砲610門。攝政王亞歷山大親王擔任武裝力量總指揮,戰場實際指揮為參謀總長普特尼克將軍。塞軍以一部兵力部署在西部和北部與奧匈接壤的邊界,將主力集中部署在瓦列沃以東多山地區之預設陣地,以防禦姿態迎擊來犯的奧匈軍隊。門第內格羅集團軍6個師約5萬人,除在幾個邊境要地留下部分兵力外,其餘主力部署在國內難以通行的卡爾斯山地高原,以策應塞爾維亞的作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