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世界歷史 一個人的世界大戰史·看倪樂雄重建烽煙現場

第3章 第二章巴爾幹上戰火點燃

俾斯麥早年就曾惡狠狠地斷言:巴爾幹國家的一些混賬事兒會點燃下次的戰火。巴爾幹半島在歷史上就是一個多事之地,它地處歐洲東南端,是歐洲通向亞洲和非洲的重要門戶,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而且從全球觀點來看,還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歷史上基督教勢力與伊斯蘭勢力曾在此數度交鋒,來回拉鋸。到19世紀為止,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統治該地區長達四五百年之久。隨著工業革命和民主主義革命在歐洲的興起,巴爾乾地區的民族獨立意識開始覺醒,他們起而奮鬥,前仆後繼,力求掙脫土耳其封建專制的殘暴統治。到了20世紀初,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門的內哥羅相繼獲得獨立。奧斯曼土耳其雖然日薄西山,被譏諷為“歐洲病夫”,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歐洲,土耳其仍佔有阿爾巴尼亞、馬其頓、色雷斯等地區和包括克里特島在內的愛琴海諸島嶼,居住在這些地區的有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馬其頓人、希臘人、阿爾巴尼亞人和瓦拉幾亞人。巴爾乾地區各種民族混居雜處、宗教成分複雜,歷來是歐洲的矛盾焦點之一。隨著土耳其的衰落,被壓迫民族的鬥爭、奧匈帝國和俄國對巴爾幹的垂涎、已獨立的巴爾干各國之間為擴張領土的明爭暗鬥,以及它們同插手於此的大國之間的衝突,使巴爾乾地區的形勢更加撲朔迷離,波詭雲譎。

奧匈帝國對巴爾幹事務的干預是該地區局勢動蕩的重要原因。奧匈帝國是在1867年由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個國家組成的二元帝國,都屬於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奧地利皇帝同時也是匈牙利國王,建有三個共同部:財政部、外交部和軍政部。而有關匈牙利內部的事務則由匈牙利政府自行處理,全國除了24個省議會外,還有奧匈兩個國會。這個奇特的國家共由11個民族組成,它們是:日耳曼人、匈牙利人、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塞爾維亞人、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羅馬尼亞人、烏克蘭人、意大利人。其中日耳曼人佔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各民族又都有各自的傾向,意大利人希望返回祖國。在南斯拉夫民族裡,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傾向西方,塞爾維亞人則傾向於東方。

奧匈帝國同塞爾維亞的關係是製約巴爾幹局勢的重要因素。在1804年,一個叫做卡拉·喬治的塞爾維亞人起義反抗土耳其統治,1813年,喬治率餘部退往匈牙利。 1815年,米洛什·奧布廉諾維奇再次起義,繼承了喬治的事業。 1817年11月,塞爾維亞起義者與土耳其達成妥協,米洛什成為塞爾維亞世襲大公。這樣,通過兩次起義,塞爾維亞雖未獲完全獨立,但獲得了自治公國的地位。 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西方列強迫使俄國放棄它同土耳其之間簽訂的《聖·斯特芬諾條約》。根據《柏林條約》,締約各國承認羅馬尼亞、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三個國家獲得完全獨立。保加利亞成為土耳其宗主權下自治和納貢的公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省應由奧匈佔領和治理,但名分上仍屬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 1882年,塞爾維亞宣佈為王國,國王米蘭奉行親奧匈帝國的政策,甘當其附庸,兩國關係比較融洽。但這種情形很快便發生變化。

1903年6月,塞爾維亞國王亞歷山大(米蘭的兒子)在政變中遇害,彼得即位,他委派激進黨領袖巴希奇任總理。由於德國和意大利的統一,民族國家的建立,巴爾乾地區的民族主義激情開始沸騰起來。 12世紀統一巴爾幹半島的塞爾維亞大帝國經常撩撥著塞爾維亞人的雄心,巴希奇是一個典型的“大塞爾維亞主義”者,這位以“塞爾維亞的俾斯麥”自居的總理上任後,立即在一項宣言中聲稱:塞爾維亞的主要目標在於拯救奧匈帝國境內的南斯拉夫同胞。接著在1906年奧塞兩國發生貿易衝突,奧匈為控制塞爾維亞,要求其全部軍火向自己訂購,遭到拒絕後,奧匈對塞爾維亞主要出口商品生豬全部徵收寓禁關稅,以示報復,塞爾維亞並沒有屈服,向西歐尋找新市場,與其他國家建立了新的關係,並從經濟上和政治上得到了好處。這樣,塞爾維亞不僅在經濟上擺脫了對奧匈的依賴,而且加深了對奧匈的怨恨。由此,奧、塞兩國關係急劇惡化。

1908年土耳其發生革命,“青年土耳其黨”奪得政權。奧匈帝國認為徹底吞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的時機已到,便與俄國暗中達成秘密交易:俄國同意奧匈吞併波、黑兩省,作為交換條件,奧匈同意為俄國艦隊開放黑海海峽。不久,德國也以取得“補償”為條件,同意了俄國的要求。意大利也支持俄國,條件是:俄國同意意大利佔有的黎波里。但對俄國來說,要想自由出入黑海海峽,更主要的是取得英、法的支持,為此,俄國外交大臣伊茲沃爾斯基前往巴黎和倫敦。然而,奧匈帝國的外交大臣愛倫塔爾是個敢作敢為的冒險家,他決定不等俄國同其他有關強國達成協議,就正式宣布兼併波、黑兩省。這次奧匈和急於脫離土耳其的保加利亞聯手行動。 1908年10月5日,保加利亞宣布完全獨立,10月7日,奧匈帝國也正式宣布吞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兩省。奧匈此舉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土耳其和塞爾維亞國內群情激憤,抗議如潮。但政府卻無能為力,俄國也反對奧匈的片面行動,要求舉行國際會議,解決爭端。俄國原指望英、法兩國在黑海海峽問題上支持它,結果卻落了空。法國採取含糊立場,英國則乾脆拒絕,德國積極支持奧匈。危機持續了數月後,1909年2月,在德國斡旋下,奧匈以現金作為補償,換取土耳其對吞併波、黑兩省的認可。隨後,奧匈在塞爾維亞邊境集結軍隊,同年3月,德國以最後通牒的方式,要求俄國接受奧匈兼併波、黑的既成事實,並要求俄國迫使塞爾維亞也接受這一事實。俄國因“日俄戰爭”的舊創尚未完全恢復,在外無支持、內無戰爭準備的情況下,只得嚥下這口氣,這場危機也隨之結束。

在波斯尼亞危機中,奧匈帝國成了大贏家,土耳其幾無還手之力,俄國一無所獲,空忙一場。塞爾維亞舉國憤慨,因為塞爾維亞人所夢寐以求的是聯合所有的南斯拉夫人,在巴爾幹半島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在塞爾維亞極端民族主義分子那裡,波、黑兩省早已納入未來“大塞爾維亞共和國”的版圖,現在卻被奧匈奪走,又有大約一百萬同胞被迫成為奧匈帝國的臣民,這對民族主義意識已極度膨脹的塞爾維亞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經歷了波斯尼亞危機之後,奧、塞兩國之間的關係更趨緊張。 除了奧匈、俄國覬覦巴爾乾之外,已經獨立的巴爾幹諸小國也迫不及待想瓜分土耳其在歐洲的“遺產”。它們各有打算: 希臘夢想恢復當年的跨歐、亞兩洲的希臘、拜占庭帝國,由於“大希臘”思想在作祟,不僅想奪取克里特島,還想朝西、北兩個方向擴張,奪取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南部大片土地。

保加利亞奢望實現《聖·斯特芬諾條約》中“大保加利亞”的理想,獨自吞下馬其頓和色雷斯,佔領薩洛尼卡和卡瓦拉等港口,進入愛琴海。 塞爾維亞欲吞併馬其頓大部和阿爾巴尼亞之一部,佔有薩洛尼卡,獲得愛琴海以及亞得里亞海兩處出海口,以建立“大塞爾維亞”國家。 門的內哥羅(又稱黑山)期望分割諾維巴薩,奪取阿爾巴尼亞北部,打開通道,與塞爾維亞相接。 這些“撮爾小國”和土耳其“一對一”交鋒顯然不是對手,為共同打擊土耳其以便實現自己的瓜分目標,它們開始醞釀結盟,並等待著下手的時機。這種時機不久便從遙遠的非洲大陸遞送了過來。 1911年春天,摩洛哥發生部落起義,蘇丹穆萊·哈費德被起義部隊包圍在非斯,5月21日,法國以恢復秩序和保護僑民為名,派兵1.5萬人佔領非斯和另一些城市。西班牙也出兵進駐摩洛哥北部。摩洛哥的獨立地位完全喪失。德國乘機勒索法國,要求分割摩洛哥一部分土地給德國作為補償,並暗示願意從其他地方得到補償。法國沒有及時答复。 1911年7月1日,德國砲艦“豹號”駛抵阿加迪爾港,並將砲口對準該城,接著德國輕巡洋艦“柏林號”也在摩洛哥領海游弋。這一被稱為“豹子的跳躍”事件導致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7月中旬,法、德會談進入實質性階段,法國駐德大使儒勒·康邦提出讓德國在土耳其修建鐵路等作為補償,德國外交大臣基德倫認為這些雞毛蒜皮小事根本不值一談。最後,康邦提出法屬剛果可能作為補償目標時,基德倫才表示值得一談。隨後基德倫要求割讓法屬剛果全部,作為德國承認法國占領摩洛哥的補償。康邦聽後大吃一驚,差一點仰面跌倒,沒想到這個勒索者竟如此漫天要價,當即加以拒絕。基德倫對康邦威脅道:“那麼我們就要打啦!”康邦則回答:“我們早有準備。”正當法德兩國針鋒相對、劍拔弩張的關鍵時刻,英國以強硬姿態出面乾預,堅決支持法國,表示不能容忍德國在直布羅陀附近建立起一個海軍基地,在摩洛哥問題上不惜與德國一戰。最後,法、德兩國於1911年11月4日達成協議,法國將一部分法屬剛果領土(那是一片昏睡病流行的地區)共計27.5萬平方公里割讓給德國作為補償,“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才告結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德、法、英陷於摩洛哥危機的泥沼而無暇他顧時,窺視北非已久的意大利趁火打劫,以不能自圓其說的理由,於1911年9月28日,向土耳其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割讓土屬的黎波里和昔蘭尼加。被拒絕後,意大利明火執仗地開始了軍事行動,土耳其軍隊節節敗退,戰爭延續至1912年10月15日,意土雙方簽訂公開條約方告結束。根據條約,土耳其被迫把的黎波里、昔蘭尼加割讓給意大利。 意土戰爭爆發後,巴爾幹諸小國頓時感到天賜良機,保加利亞首相蓋朔夫突然中斷在法國的休養,在回國途中,他和塞爾維亞首相米洛瓦諾維奇進行了密談。隨後兩國外交官頻繁接觸,1912年3月,在俄國斡旋下,保、塞兩國簽訂了為期8年的《保加利亞王國和塞爾維亞王國友好同盟條約》。條約規定:如果一方或雙方同時受到他國進攻或任何列強企圖侵占土耳其在巴爾幹的屬地,兩國進行全面援助。沙山山脈西北部一帶的土地歸塞爾維亞,羅多彼山脈以東至斯特魯瑪河流域則歸保加利亞。有爭議的馬其頓中部地區,兩國同意交由俄國仲裁。兩國還簽訂了軍事協定。

在英國的參與下,保加利亞又同希臘談判,兩國在1912年簽訂了為期3年的防禦協定,同年9月又簽訂了軍事同盟條約。保希條約聲稱,如果土耳其政府破壞東正教教徒的權利,就將引起戰爭。這個所謂的“防禦性”條約暗藏殺機,實際上為他們向土耳其宣戰提供了隨時找得到的藉口。 與此同時,保加利亞與門的內哥羅達成口頭協定(巴爾幹戰爭開始後簽訂書面協定),如果發生反土或反奧戰爭,保、門兩國進行全面援助。這樣,在大國的調解下,巴爾幹四小國暫時將它們之間的分歧擱在一旁,建立起一個旨在反對土耳其的“巴爾幹同盟”。這個同盟正如當時在莫斯科訪問的法國總理潘恩加萊所說的那樣,“不僅含有對土耳其的、而且還更含有對奧地利的戰爭種子”。

由於受意大利戰勝土耳其的鼓舞,巴爾幹同盟國決心採取強硬行動,1912年10月8日,門的內哥羅首先向土耳其宣戰,10月13日,保、塞、希等國向土耳其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土耳其根據1878年《柏林條約》的規定,在馬其頓和色雷斯進行改革,允許那裡的各民族獲得自治,基督教徒的學校和伊斯蘭教徒的學校具有平等的地位等。土耳其政府拒絕了最後通牒。 10月17日,保、塞兩國向土耳其宣戰。土政府立即作出反應,也向保、塞兩國宣戰。土耳其打算割讓克里特島來換取希臘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以便抽調小亞細亞的軍隊,開往馬其頓和色雷斯作戰。但希臘政府信守與盟國簽訂的條約,於10月18日加入戰爭行列,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就此全面展開。

巴爾幹同盟方面擁有兵力近70萬人,各種火砲1500門。土耳其投入兵力40萬人,各種火砲1600門。相比之下,巴爾幹同盟方面佔明顯優勢。此戰帶有解放馬其頓和色雷斯受奴役同胞的性質,巴爾幹同盟國的軍隊士氣旺盛,奮勇爭先。 保加利亞軍隊首先攻入色雷斯東部地區,其第1軍和第3軍猛撲格奇吉利、謝里奧盧、埃斯基鮑盧斯和佩特拉等地,經五天五夜激烈戰鬥,全殲色雷斯東部的土耳其軍主力。保第2軍則將6萬土軍圍困在著名的奧德林城堡。接著,保軍又在羅多彼山區殲滅一支土軍後,乘勝南下,向君士坦丁堡方向攻擊前進。軍鋒直逼土耳其首都,但很快在距君士坦丁堡40公里處的恰塔爾札防線受阻,希臘軍隊統帥康斯坦丁王子建議派兩個師的希臘軍前往增援,但遭拒絕,因為保加利亞想單獨享受佔領土耳其首都所帶來的利益和歷史性的榮譽。然而,直至戰爭結束,保加利亞軍隊都沒攻下該城。 希臘軍主力進入北依皮魯斯地區作戰,經激戰,土軍在該地區的主要防線被擊破,向後撤退。希臘軍跟踪追擊,逼近馬其頓首府薩洛尼卡。此刻一支保軍也沿著斯特魯瑪河谷接近該城。 11月8日,守城土軍指揮官哈桑·塔克辛接受希軍統帥康斯坦丁的投降條件。當晚,希臘軍隊開入薩洛尼卡。經過協商,保加利亞部隊也隨後入城。在依皮魯斯地區,希臘軍連克菲力匹亞、普雷韋齊、雅尼納等地,俘獲大批投降的土軍,進入阿爾巴尼亞南部,先後佔領了諾卡斯特、科爾察、台佩萊納等城鎮。希臘海軍於12月16日在達達尼爾海峽附近,擊敗土耳其海軍,完全控制了愛琴海域,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 塞爾維亞軍隊首先攻入庫馬諾伏,迫使土軍向比托拉等地撤退。然後,塞軍切斷比托拉等地土軍同君士坦丁堡的聯繫。 11月18日,塞軍在希軍配合下攻克戰略重鎮比托拉。與此同時,塞爾維亞第3軍、第4軍進入阿爾巴尼亞,向亞得里亞海岸疾進,先後佔領了都拉斯、地拉那、愛爾巴桑、培拉特等地。 門的內哥羅軍隊一直圍攻阿爾巴尼亞北部重鎮斯庫台,使土耳其守軍困守孤城。門的內哥羅國王尼古拉斯揚言他將“飲馬亞得里亞海”。 在巴爾幹四小國勢如破竹的打擊下,土耳其政府被迫照會各列強大國,請求調解。俄國擔心保加利亞奪取君士坦丁堡,而使自己在巴爾幹失去有利地位,因此願意出面調解。奧匈對塞爾維亞取得亞得里亞海的出海口深感不安,警告說:不能容許塞爾維亞兼併阿爾巴尼亞的港口。在德國和意大利支持下,奧匈進行軍事動員,在奧塞邊境開始集結大軍,以阻止塞軍向亞得里亞海岸挺進。 在大國即將乾預,從而使形勢變得更加捉摸不定的情況下,保、塞兩國接受了土耳其提出的停火建議。希臘拒絕停火,但聲明:這並不意味著它同其他盟國存在著根本分歧,而是出於軍事需要;同時,希臘表示:它將參加締結和約的談判。 1912年12月26日,以保、希、塞、門為一方,以土耳其為另一方的談判在英國倫敦進行。 1913年1月6日,在第10次談判中土方代表拒絕對方提出的領土要求,致使談判一度中斷。此後,在列強和巴爾干各國代表的壓力下,土方代表勉強接受了對方的領土要求。表示同意除了君士坦丁堡等地外,放棄土耳其在歐洲的全部屬地。正在這時,土耳其國內發生政變,穆罕默德·舍夫克特推翻基雅米爾政權,成立了新政府。舍夫克特政府拒絕停戰條款,於是2月3日戰火再起。沒幾個回合,土軍便再次全線潰敗,保軍攻下歷史名城亞得里亞堡,希軍攻克雅尼庫,門、塞兩軍進入斯庫台。十分沮喪的土耳其代表被迫重新回到談判桌上,而這次只有隨時準備簽字的份兒了。 土耳其像一個輸慘了的賭徒,被擠出了賭局,留下的人們圍繞著巴爾幹這張賭桌繼續叫牌,關鍵在於如何“公正”地瓜分土耳其的“歐洲遺產”,分歧的焦點集中在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 阿爾巴尼亞人為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曾進行了長期的英勇鬥爭,1912年4月末,阿爾巴尼亞人舉行了全國總起義。首先在賈科瓦揭竿,5月波及科索沃,6月席捲阿爾巴尼亞南部、中部和北部。 11月26日和27日,來自各地的起義者代表在發羅那召開國民大會,宣布國家獨立,成立了以伊斯瑪依爾·捷馬利為首的第一個阿爾巴尼亞民族政府。但是希臘、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卻無視阿爾巴尼亞民族的獨立願望,急欲加以瓜分。歐洲各列強也乘機渾水摸魚,企圖利用巴爾幹的混亂形勢,排擠對手,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奧匈的目標在於阻止塞爾維亞取得亞得里亞海的出海口,以及阻止門的內哥羅佔有斯庫台,以便於自己控制這些地區,遏制俄國勢力的滲透,為此,奧匈主張阿爾巴尼亞自治。奧匈的立場得到了德國和意大利的支持。 1912年12月27日,由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爵士主持的各國駐倫敦的大使會議做出決定,讓阿爾巴尼亞在土耳其享有宗主權的前提下獲得獨立。 巴爾幹同盟與土耳其的談判,經過5個月馬拉松式的拉鋸,終於收場。 1913年5月30日,與會各國代表簽訂了《倫敦和約》。 《和約》規定“土耳其蘇丹陛下將向同盟國國王陛下們交出奧斯曼帝國歐洲部分的全部領土(阿爾巴尼亞除外),其西部邊界線將從愛琴海的埃內茲到里海的米迪亞”。 《和約》還決定,將關於愛琴海諸島嶼及阿爾巴尼亞的問題,交由英、法、俄、德、奧匈等國君主決定。 《倫敦和約》雖然正式簽字並公佈,卻未生效,正當各國履行批准手續時,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猝然爆發。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源於《倫敦和約》沒有滿足各戰勝國的領土擴張要求。根據《和約》規定,希臘、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三國必須放棄已佔領的阿爾巴尼亞領土。這就使當初為了共同反對土耳其而擱置起來的巴爾幹同盟內部矛盾迅速激化。 保加利亞覺得在對土戰爭中,自己出力最大,應該分得更多更好的領土,應佔有馬其頓中部的斯科普里城和薩洛尼卡等地,甚至認為自己有資格獨霸馬其頓。為此,保加利亞決心不惜與昨日的同盟者翻臉,用武力把希、塞等盟國軍隊趕出馬其頓,以達到自己領土擴張的目的。 塞爾維亞在戰爭中所佔領土多在阿爾巴尼亞境內,因此,其想在馬其頓地區分到更多的地盤作為補償。為此,它公開提出修改先前的塞、保盟約,改變當初瓜分馬其頓地區的協定。 希臘原來就不滿足已奪得的領土,更不願從北依皮魯斯地區撤軍。在馬其頓和色雷斯地區,它堅決反對保加利亞對薩洛尼卡等地的領土要求,並企圖擴大自己的佔領區。 為了共同對付盛氣凌人的保加利亞,希、塞經過秘密會談,兩國於1913年6月1日締結了同盟條約和軍事協定。 門的內哥羅站在希、塞一邊,它不僅不願放棄被自己佔領的阿爾巴尼亞北部地區,還企圖取得諾維巴薩州,以便和塞爾維亞接壤。 另外,在一旁觀戰的羅馬尼亞一直窺測著保加利亞的南多布魯甲,伺機下手,因為那裡資源豐富,且擁有黑海良港。戰敗的土耳其也不甘心,等待機會,能撈回多少是多少。 干預巴爾幹事務的大國也各打各的算盤,德國支持希、塞結盟,支持羅馬尼亞對錫里斯特拉的要求,反對保加利亞對薩洛尼卡的領土要求。奧匈帝國則支持保加利亞取得薩洛尼卡,但勸其讓出錫里斯特拉,促成保、羅聯合,並拉攏希臘和土耳其,共同反對塞爾維亞。俄、法、英協約國為對抗德、奧匈等國,竭力調解巴爾干各國之間的矛盾,反對塞、希締結反保聯盟。俄國邀請塞、保、希、門等國首相於1913年6月16日赴彼得堡會談,以調和彼此之間的衝突。但未成功,於是協約國集團公開站在希、塞一邊。 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亞國王斐迪南在奧匈帝國支持下,密令其軍隊向駐紮在馬其頓的塞、希兩國軍隊發動突然襲擊,從而揭開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序幕。塞、希、門三國並不感到意外,它們早已作了準備,也正想通過戰爭得到談判桌上沒能取得的東西。因此,保加利亞的挑戰正中其下懷。保加利亞擁有50萬大軍,自恃實力雄厚,但事實上,塞、希、門三國對戰爭準備得更加充分,三國聯軍投入的兵力總數達59.8萬人,且得到英、俄等國的援助,而奧匈帝國答應給保加利亞的援助,實際上是空頭支票。 保加利亞原以為幾天之內就可擊敗對方。事實正相反,保軍進攻一開始就被三國聯軍粉碎,被迫轉入防禦。 7月4日,希軍攻占了由5萬多名保軍駐守的基爾基斯城;14日占領德臘瑪城。塞軍將保軍驅逐出札伊恰爾,一舉奪得科恰納、科利沃拉克等地。保軍失利,使羅馬尼亞、土耳其感到趁火打劫的時機已到。 1913年6月30日至7月2日,羅馬尼亞50萬大軍分兩路強渡多瑙河,進入南多布魯甲平原和北部地區,接著向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迅速推進。土耳其出動2.5萬人部隊,越過米迪亞-內茲一線,佔領了亞得里亞堡,隨即向保加利亞邊境迅速挺進。 7月底,羅軍從北方逼近索菲亞,塞、希兩軍也準備從西、南兩面向索菲亞進軍。保軍陷入被包圍的困境。保加利亞政府以菲迪南國王的名義致電羅、塞、希政府,請求停火。 1913年7月28日,在大國的干預和安排下,以保加利亞為一方,希、塞、羅、門為另一方的談判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同年8月10日,保、塞、羅、希、門5國簽訂了《布加勒斯特和約》。根據條約,馬其頓幾乎完全被希、塞兩國所佔。塞爾維亞分得馬其頓西部和中部以及諾維巴薩東半部。希臘不僅佔據了馬其頓南部及薩洛尼卡港,還取得色雷斯西部的傑傑阿卡奇港。保加利亞的穀倉、800平方公里的南多布魯甲,被迫割讓給羅馬尼亞。不過,保加利亞也得到了馬其頓和色雷斯西部一小塊領土,那是上次巴爾幹戰爭的戰利品。另外,根據1913年9月29日保加利亞同土耳其簽訂的《君士坦丁堡條約》,土耳其政府從保加利亞手中重新奪回了亞得里亞堡及東色雷斯的一部分,包括埃地爾內。 兩次巴爾幹戰爭具有幾種性質:從民族主義出發,具有南斯拉夫等被壓迫民族爭取獨立和解放的性質;從歷史發展來看,是近代資本主義在巴爾乾地區對中世紀封建主義的勝利;從國際戰略格局、協約國集團與同盟國集團互相對抗來看,是協約國方面的一次勝利,尤其對俄國來說,這是一次較為成功的勢力擴張。俄國為向巴爾幹擴張而打出的蠱惑人心的“泛斯拉夫主義”旗號,得到了巴爾乾地區斯拉夫民族的呼應,使他們成功地掙脫了土耳其統治,獲得了獨立。俄國之後要做的,便是如何使巴爾幹半島上的南斯拉夫小兄弟“返回”斯拉夫大家庭的問題了。兩次巴爾幹戰爭的結果對同盟國方面是個沉重打擊,德國建造巴格達鐵路、向東擴張的如意算盤被打亂。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德國支持的土耳其和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奧匈支持的保加利亞,都是戰敗者。因此,同盟國在巴爾乾地區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威信均受到嚴重削弱,德、奧當然不會善罷甘休。 當然,巴爾幹戰爭除了上述幾種時代層面上的、形而上學的性質外,最為重要的是:它再次體現了一個被歷史所反複驗證的事實,戰爭大都為爭取生存空間,為擴張領土,歸根到底就是為肚皮而打的。 兩次巴爾幹戰爭產生了一種特殊的心理效應,所有參戰國家,無論勝負,都不認為這次領土解決具有永久性約束,並且認為1913年簽訂的一切條約都不過是一堆廢紙。這些國家都希望新戰爭不久爆發,通過再決雌雄來實現各自的領土要求。 巴爾幹戰爭使得奧匈帝國同塞爾維亞之間的緊張關係變得白熱化,塞爾維亞是戰爭最大的受益者,它的領土比戰前擴大了一倍多,屢戰屢勝使得其建立“大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狂熱越發不可收拾。塞爾維亞境內的400萬南斯拉夫人向奧匈帝國境內的800萬南斯拉夫人發出呼籲,要求組成統一的民族國家。這種形勢讓奧匈政府惶惶不安,以致其政府內的強硬派——奧軍參謀總長康拉德將軍一再主張直搗貝爾格萊德,用武力徹底解決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之所以存在,其唯一目的就是要合併奧匈帝國的南斯拉夫省區。”這是塞爾維亞總理巴希奇堅持不渝的信條,也是“大塞爾維亞主義”的中心思想。為了使奧匈帝國內部的南斯拉夫民族地區脫離出來,巴希奇政府有一套完整的計劃。塞爾維亞人組織了兩個聯盟,一個是由塞爾維亞政府要人出面領導的、公開的“國防聯盟”,負責文化宣傳,組織間諜網,進行軍事訓練,培訓游擊隊員。另一個是比較神秘的地下組織——黑手黨,它的公開口號是“不統一,毋寧死”。這個秘密組織的章程第二條聲明:“本黨重視恐怖行動甚於宣傳。”“黑手黨”的首領是塞爾維亞參謀本部的一位上校,其真實姓名是迪米特里耶維奇,卻化名埃皮斯進行地下活動,他曾因1903年刺殺前塞爾維亞國王亞歷山大而一鳴驚人。以後,埃皮斯又先後組織了對奧匈帝國皇帝法朗茲·約瑟夫、門的內哥羅國王尼基塔、保加利亞國王斐迪南的刺殺,並組織了五次對奧匈帝國派駐克羅地亞、波斯尼亞的總督的暗殺活動,但無一成功。在執行這些任務時,“黑手黨”往往僱傭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過著流亡生活的波斯尼亞青年,這些年輕人也都是“大塞爾維亞主義”的狂熱信徒,無論失敗成功,他們在貝爾格萊德都會被當做英雄來頌揚,作為為民族統一的神聖事業而獻身的勇士來讚揚。 如何擺脫國家的內憂外患困境,一直是奧匈政府深感棘手的問題,軍方人士主張對塞爾維亞發動先發製人的戰爭,但奧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指出這種解決方式十分愚蠢。法朗茲·斐迪南原是奧皇法朗茲·約索夫的侄子,由於魯多夫太子因戀愛糾紛自殺後,才成為奧皇的繼承人。他一度因患肺結核被取消皇位繼承權,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和嚴格的生活規律恢復了健康,重新取得了皇位繼承人的資格。奧皇希望他遵照門當戶對的皇室習慣,和一位表妹——女公爵瑪莉婭結婚,然而斐迪南偏偏愛上了一位等級較低的波希米亞女伯爵索菲婭。這種貴賤同婚很可能引起繼承權的糾紛,甚至引起奧地利與匈牙利的分裂。奧皇企圖阻止這樁婚姻,甚至問他:“一個人僅僅為了戀愛就可以放棄他的責任嗎?”斐迪南愛情至上,拒絕讓步。他對首相表示:除非他能和索菲婭結婚,否則他就會自殺或瘋狂。這樣,斐迪南如願以償,但按皇室規定,索菲婭和她的子女不能繼承其丈夫和父親的爵位和財產,在一切哈布斯堡王室的正式典禮中,索菲婭只能遠遠地排在後面,不能和其丈夫在一起。 據同時代的人回憶,斐迪南大公是一位深藏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對自己國家所處的嚴峻形勢有非常清醒的認識,他對內對外所採取的對策也十分高明。在外交方面,他指出:“我絕對不贊成與俄國發生戰爭。我寧願犧牲一切以避免此種戰爭。俄奧之間若發生戰爭,則其結果不是推翻羅曼諾夫王朝就是推翻哈布斯堡王朝,甚至於兩個王朝同歸於盡。”(後來歷史證明,這番話確實表明斐迪南具有非凡的政治預見力,只是薩拉熱窩的子彈使他來不及在歷史舞台上一顯身手。)斐迪南認為奧匈必須外保和平,內求改革。他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聘請了一位教授給他講授美國憲法,並充任自己的顧問。他的遠景規劃是想把奧匈帝國變成一個聯邦制國家,11個不同的民族都有其獨立的地方政府,他受美國的啟發,稱自己未來的國家為“大奧合眾國”,各民族在聯邦內自成一邦,除了有共同的王室、共同的外交政策、共同的國防以外,都能享受完全的自治。在這樣的改革之下,南斯拉夫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貝爾格萊德的“大塞爾維亞主義”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如果奧匈境內的幾百萬南斯拉夫人都接受了這樣的安排,那麼像塞爾維亞這個小國家也會自動願意加入這個聯邦。但這就要求匈牙利分出一部分土地,劃給其他民族實行自治,儘管國內的匈牙利貴族極端頑固,寸土不讓,斐迪南私下表示,只要一朝大權在握,他就要強迫布達佩斯接受改革方案,甚至不惜使用武力。 斐迪南的計劃不僅受到匈牙利人的仇視,更與塞爾維亞人成立統一的民族國家的目標發生了嚴重的衝突。塞爾維亞傑出的外交家希巴拉克維奇曾在1912年坦率地說過:“塞爾維亞必須在斐迪南繼承皇位之前獲得奧匈境內南斯拉夫人居住的省份,否則就會太遲了。” 於是,塞爾維亞國內的秘密組織、由極端民族主義分子組成的“黑手黨”,把行刺的目標自然而然地對準了斐迪南大公。 1914年初,“黑手黨”首領迪米特里耶維奇決定必須暗殺奧國皇太子。他得知斐迪南將在6月底去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視察軍隊大演習,覺得是個下手的千載良機。於是,在斐迪南預期到達的3個星期前,訓練有素的殺手們就已分批秘密進入薩拉熱窩市。塞爾維亞總理巴希奇與“黑手黨”有著密切聯繫,所以在5月底就知道了這個暗殺計劃,雖然他也是一個大塞爾維亞主義者,但也知道政府組織畢竟與民間組織不同,受國際公法約束,作為政府總理,他不想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便召集內閣成員開會商議。由於內閣成員對膽大妄為的“黑手黨”並無好感,加之擔心自己的靠山俄國沙皇一聽王室皇儲死於非命,產生反感,所以全體表示反對。於是,內政部長下令邊界守備部隊阻止刺客出境。許多邊防人員本身就是“黑手黨”成員,便報告說:那些人早已出境了。內閣得報後再度開會,議員們主張向奧匈政府通告。也許僅僅用含蓄暗示的方式,奧匈政府會不以為然,而明確告知的話,恐怕“黑手黨”很快會端掉自己的腦袋,也許還有種種其他顧慮,總之,巴希奇始終沒有向奧匈發出警告。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研究員JMK維維安認為:“有一點完全可以肯定,他們(塞爾維亞政府)曾向維也納方面提出過警告,不過過於謹慎從事,因而沒有引起重視。”)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驅車前往薩拉熱窩,開始作正式訪問,選定這個塞爾維亞人稱之為“維丹日”的國恥節出訪,似乎另有一番用意,因為五百多年前的今天,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聯軍同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軍隊在科索沃地區展開決戰,結果塞、波聯軍戰敗,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從此併入土耳其版圖。 斐迪南的車隊在前往市政府的途中,遭到了一枚炸彈的襲擊,兩名侍從軍官負傷。斐迪南要求停車查看,吩咐將受傷者送往醫院,表現出從容不迫的貴族風度。到達政府後,參加了歡迎儀式,當薩拉熱窩市長致歡迎詞念到“薩拉熱窩的市民以歡欣鼓舞的心情歡迎殿下的光臨……”時,斐迪南幽默地插道“用炸彈來歡迎”。市長面紅耳赤。斐迪南致完答詞,有人勸他提早結束這次訪問,以防不測,但他決定去醫院看望負傷者。在去醫院的路上,司機因弄錯方向,需要倒車,所以突然停車,無巧不成書,斐迪南的坐車正好停在一個名叫普林西普的波斯尼亞年輕刺客幾英尺遠的地方。普林西普趕緊下手,連發數槍,索菲婭本能地撲向斐迪南,企圖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射向丈夫的子彈,但已無濟於事,夫婦倆雙雙中彈身亡。 德國首相俾斯麥去世前不久預言“遲早總會有一個巴爾幹的蠢貨挑起一場歐洲大戰”。現在,薩拉熱窩槍聲迸出的火星,正向歐洲這隻巨型火藥桶飛濺而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