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世界歷史 一個人的世界大戰史·看倪樂雄重建烽煙現場

第2章 第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戰

從歷史的深層上浮,越是接近歷史表層諸領域(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就越覺得事情變得千頭萬緒、盤根錯節。但萬變不離其宗,歷史表面的錯綜複雜一般都受制於歷史深層那幾個恆常不變的因素。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國際形勢,可以看做幾個永恆不變的歷史主題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特定的情節和細節上的展開。 歷史的主題之一,國家對力量的追求,無非通過兩種途徑:一是發掘自身潛力;二是通過結盟、借助他人的力量。 19世紀的西方各國大都已在歐洲這個拳擊場試過拳腳,都能大致掂得出自己的分量。接下來要做的仍然是祖先傳下的縱橫捭闔、合縱連橫的外交遊戲。 自拿破崙戰爭後,歐洲被置於“維也納和平體系”中,影響這個體系的最大因素是普魯士的崛起。普魯士原是幾百個日耳曼諸侯國里的北方小邦,1701年,腓德烈一世加冕為普魯士國王后開始強盛,經一百多年內兼外並,東征西戰,到1815年簽署《維也納條約》時,普魯士已位居歐洲大國行列的末尾。 1861年,威廉一世即位普魯士國王,用俾斯麥為相,雄心勃勃地開始了日耳曼民族的統一事業。俾斯麥在各國間施展謀略,在獅子和狐狸間變換角色,時而虛聲恫嚇,時而鐵血相加。經過1864年的普丹戰爭、1866年的普奧戰爭和1870年的普法戰爭,在1871年8月,威廉一世終於以勝利者姿態在戰敗的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被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一個曾經分裂為無數小邦、彼此征戰不息、內耗不斷的民族,在俾斯麥手中短短十幾年奇蹟般地一躍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沒等歐洲一些國家弄清楚怎麼回事,普魯士已從“砲彈裡孵了出來”,變成了龐然大物,這引起了其他國家的恐懼和不安。德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老謀深算,精於張弛之道,他感到德國的暴發戶形像已吸引了各國的注意力,如果照此擴張勢頭髮展下去,勢必促使其他國家共同對付自己,那時德國將像法國路易十四和拿破崙一世時期的情形一樣,在一場戰爭中,被分裂成幾塊。因此,德國祇有在一個互相制衡的和平環境中,才能鞏固既得利益。這種現實感使俾斯麥不以追求世界霸權為德國的外交目標,或許是他精於韜略,深諳張弛之道,待時機成熟,再問鼎世界霸權。他有句名言:“當我們尚未聽到上帝在歷史中的足音時,除了等待也就別無它事可做,但是,只要一聽到了,我們就必須向前跳躍並嘗試抓住上帝的袍角。”

因尚未聽到“上帝的足音”,俾斯麥製定了一整套以保證德國既得利益為宗旨的外交政策。德國最擔心法國人強烈的複仇心理。普法戰爭勝利後,基於老毛奇和他的總參謀部的強烈要求,德國吞併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俾斯麥當時確有先見之明,他反對吞併這些土地,認為這會成為新德意志帝國的致命隱患。既然吞併已成事實,俾斯麥便以兩面手法來對付法國。他向法國政府保證:他將全力支持法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活動,使其所獲之利益可超過割讓阿、洛兩省之損失而有餘。這使法國在非洲、亞洲的殖民擴張中得到極大的好處,以至於1883年任內的法國總統格里維聲稱,他對戰後十三年來俾斯麥對法國的善意感恩戴德。 另一方面,俾斯麥深知要法國人徹底放棄復仇和收復阿、洛兩地的念頭十分困難,然而單憑法國自身的力量則根本不能同德國相抗衡,但它卻可以同其他國家結成聯盟來達到目的。俾斯麥認定,如果有一天法國感到它可依賴俄國的援助的話,則法德之戰也就為期不遠了。所以,除了殖民地問題上對法國網開一面,俾斯麥外交的重點就是要孤立法國,防止它同其他國家結盟來對付自己,尤其要防止法國與俄國的結盟,不然,德國將處於腹背受敵、兩面作戰的困境。

因此,必須同俄國友好,這是關鍵。但又不能讓俄國捏住自己的軟處,降格以求得這種友好關係,俾斯麥採取迂迴策略,於1879年10月7日,同俄國在巴爾幹的競爭者——奧匈帝國締結了“德奧同盟”。德皇威廉一世原先反對與奧匈結盟,擔心俄國因此與德國為敵,俾斯麥匠心獨運,指出德奧同盟不僅不會得罪俄國,還會使它乖乖就範。德奧同盟條約規定:締約雙方如有一方遭受俄國攻擊,即應彼此互助。如有一方遭受其他國家(意指法國)攻擊,則另一方應守善意中立。如法俄合作,則德奧也將聯合行動。 (後來該條約一再延長,到1914年仍然有效。)這時的俄國正一心致力於東北亞擴張,“德奧同盟”使它感到有後顧之憂。俾斯麥對俄國一面施加壓力,一面又盡量博取好感,他不干涉俄國尋求不凍港的努力,拒絕了俄國在遠東的競爭者日本提出的締結同盟的要求(一旦德日建立同盟,俄國即處於兩面被夾擊的態勢),他也勸說奧國應讓俄國向君士坦丁堡發展,以激化俄英的矛盾。

俾斯麥挾奧國以自重,迫使俄國就範,達到了阻止法俄聯手的預期效果。俄國感到一個友好的德國對自己是有利的。 1881年6月18日,德、奧、俄三國在柏林締結了“三皇同盟”。條約規定:三國中任何一國與第四國發生戰爭,其他兩國應維持善意中立以使戰爭局部化;俄國承認《柏林條約》所給予奧匈帝國在巴爾幹的地位。另有秘密附約規定了奧俄兩國在巴爾幹的勢力範圍。 “三皇同盟”維持了6年,後因俄國不滿奧國在巴爾幹的政策而拒絕續約,但俄國願意繼續維持與德國的同盟關係,雙方遂於1887年6月18日簽訂了所謂的《再保險條約》。 解除了俄國方向的隱患後,俾斯麥繼續向法國背後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施展外交謀略,結果在1882年,德、奧、意組成“三國同盟”(羅馬尼亞不久加入,塞爾維亞也一度參加)。西班牙國王則向德國首相保證:如果法德之間發生戰爭,西班牙一定幫助德國。俾斯麥在外交棋盤上布下這一連串棋子後,意猶未盡,又一手斡旋出一個英、奧、意地中海三國同盟(後來西班牙也加入了同盟),以此來維持地中海區域的現狀,同時給“地中海同盟國”和正朝這個方向蠢蠢欲動的俄、法製造一個摩擦的場所,德國自己卻置身事外。例如為保持與俄國的平衡關係,德國拒絕了英國要它加入“地中海同盟”的建議。

這樣,這位19世紀傑出的德國外交家在其執政的最後10年裡,已經成功地達到了孤立法國的目的。他鼓勵英、法、意進行殖民地競爭以分散法國對阿爾薩斯、洛林的注意力,用意大利來牽制法國,用奧匈來牽制俄國,他與俄、奧這兩個互相敵視的國家同時保持著友好關係,通過“地中海同盟”,他假道羅馬和維也納同英國建立了聯繫,於是,俄羅斯熊、不列顛獅和德意志鷹欣然合作,孤立在一旁的,只能是高盧雄雞。 雖然俾斯麥工於心計,善打如意算盤,並且收穫頗豐,但俄國熊並不好撥弄,儘管拿破崙戰爭以後,因其遠離歐洲中心地帶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朽而導致國內革命思潮的風起雲湧,工業化步履較緩慢,對歐洲的影響力已減弱。不過,俄國向外擴張卻變本加厲,胃口越來越大。為攫取近東的波斯和中亞,俄國同英國發生衝突。在東亞又與日本的擴張勢頭相撞。為控制黑海海峽,以便進入地中海,幾次與土耳其發生戰爭。俄國又奉行“大斯拉夫主義”,常以巴爾幹南斯拉夫民族的保護人自居,屢屢插手巴爾幹事務,因此又同奧匈帝國發生糾紛。經過1854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和1877年的俄土戰爭,俄國南下的勢頭受阻,便將重心移向東亞。為免除西邊的後顧之憂,同時為牽制奧匈帝國,作為權宜之計,遂接受俾斯麥的聯盟建議。

俄國雖然加入了“三皇同盟”,但各方卻同床異夢。德國一心想置法國於永世不得翻身的境地,並企圖在這樣一場對法戰爭中,讓俄國保持中立;但俄國出於自己長遠利益考慮,認為一個過分強大的德國出現在西面,對自己十分不利,因而不願看到法國進一步被削弱。於是在1875年,德國因法國元氣恢復太快而準備發動先發製人的戰爭時,俄國於法德戰爭一觸即發之際,突然表示反對,聲稱如果法德交戰,俄國將支持法國。由於俄國背棄盟約,德國祇得放棄進攻,同時深懷不滿。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德國以和事佬身份出面調停,出於對俄國背盟的報復,立即還之以顏色,與英國和奧國一起向俄國施加壓力,結果在7月13日簽訂的《柏林條約》中,俄國被迫放棄“俄土戰爭”中到手的大部分戰利品,使其占領黑海海峽的企圖化為泡影。德俄兩國關係從此蒙上陰影。不過,當時俄國的頭號競爭者是英國,英俄矛盾是國際主要矛盾,德國對此基本持超然於外的態度,所以,俄國覺得儘管彼此齟齬,但爭取德國的友好仍是有益的。

如果登上權力頂峰的個人對歷史的確能產生巨大影響的話,1888年繼位的德皇威廉二世是把歐洲乃至整個世界引向戰爭深淵的關鍵人物。他是德皇威廉一世的孫子,他的父親腓德烈繼位三個月就去世了,所以,他29歲那年便登上皇位。威廉二世是一個自大和極度自卑重疊的人格分裂型人物,他出生時,由於護士偶然的失誤,造成他左臂和左手殘廢,而普魯士對男子的要求必須是一名合格的軍人,騎術精良則是軍人的標誌,由於他形體上的缺陷,過分嚴格的騎術訓練使他在童年時代,留下了永遠的精神創傷。堅毅沉著的外表掩蓋著脆弱膽怯的內心,好大喜功的下面是任情使性,炫耀偉大的背後則是由自卑扭曲成的虛榮心。他的舅父愛德華七世曾描述他:“像一隻時刻想炫耀自己的孔雀,如果不這樣,就會感到自卑和不愉快。”他樂意裝飾自己,手上套滿了戒指,有上千套服裝;他喜歡惡作劇、聽好話、騎馬、打獵和旅行;他酷愛演說,不過他傑出的口才對他的國家來說真是一種不幸。為過一把癮,為贏得滿堂喝彩或雷鳴般的掌聲,威廉二世常常對國內外敏感問題口出狂言、肆無忌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美國外交家、威爾遜總統的智囊人士豪斯上校認為:這位性格畸形、內心充滿矛盾、在兩個極端之間痛苦掙扎的威廉二世皇帝已接近精神病患者的邊緣。

1890年3月,威廉二世繼位不久,解除了快75歲的俾斯麥首相的職務,這是一個外交信號,表明德國在外交政策上將有重大變化。在俾斯麥去職前後,正逢德俄《再保險條約》即將到期,俄國建議再延長6年,使自己東向與日本爭衡時,免去西顧之憂,這對俄國十分重要。威廉二世此時正打著同英國聯手的主意,又加上參謀總長瓦德西、樞密顧問霍斯坦的極力反對(前者持擴張主義的態度,向來主張對俄國發動先發製人的打擊,自然反對續約;後者的理由是法國屬於民主制國家,俄國屬封建專制國家,在意識形態方面水火不相容,擔心這兩個國家會結盟是俾斯麥的糊塗觀念),因此,這位曾大言不慚地說過“外交並無神秘,一切的責任都由我來負”的皇帝被弄得進退維谷、毫無主見,在短短幾天內,對俄國的答復出爾反爾,幾無章法之可言,最後仍拒絕續約。於是,俄國再作努力,建議恢復19世紀80年代初期的“三皇同盟”,並同意由一位日耳曼王子接任保加利亞國王。

但在此刻,德國人又犯了一個錯誤,他們告訴奧國人已和俄國斷了關係,今後更要加強彼此合作。這種幼稚做法完全動搖了俾斯麥精心設計的俄奧互相牽制,而德國不受任何一方牽連的有利地位。俾斯麥當年與奧國結盟時有一原則:不能讓奧國感到德國因擔心俄國的威脅而有求於奧國,因為那樣的話,奧國就會在一場同俄國爭奪巴爾幹的戰爭中,把德國拖進來,而巴爾幹根本不值得德國去死一個士兵。俾斯麥曾預言:“假使奧國人知道俄德之間的橋樑已經折斷,則他們將會嘗試把德國當做奧國的卒子。於是德國人的生命財產都將因為維也納的巴爾干政策而受到損失。”從後來歷史進程來看,俾斯麥真是一語成讖。 果然,由於奧國堅決反對,重建“三皇同盟”的計劃也胎死腹中。俄國外長吉爾斯仍不死心,又建議雙方政府用外交換文的方式,或者兩國元首交換私函的方式來保證雙方互不侵犯。但仍遭德國的拒絕。德英兩國不尋常的眉來眼去以及德國拒絕續約使俄國感到恐慌,舉目環視,俄國深感自身已在世界上陷於孤立無援的狀態,感到有必要對外交戰略做重新調整。於是,開始把目光投向同樣處於孤立困境中的法國。

當時德國俾斯麥的外交政策不主張殖民擴張,英德之間沒有殖民地的糾紛,兩國關係比較親近。英國也曾考慮同德國結盟,但被後者婉言拒絕。威廉二世上台後,一反俾斯麥時期的外交方針,改為雄心勃勃的“世界政策”。威廉二世的外交政策特點有三:一是在世界各地積極展開貿易競爭;二是在全球範圍積極進行殖民地爭奪;三是決心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以控制海洋上的戰略要點(這三者都是當年俾斯麥竭力反對的,他斷言這將激化同歐洲各強國之間的矛盾而引發戰爭,在這樣一場戰爭中,德國將被分裂成幾塊)。 威廉二世實行的“世界政策”引起英國的恐慌,因為大英帝國的生存基礎是對世界性貿易和海外殖民地的控制,而維護世界性貿易和殖民地的基礎是對世界海洋的絕對控制,即海上生命線的安全。控制海洋的前提是擁有一支絕對優勢的海軍。所以,世界貿易、海外殖民地、優勢海軍是大英帝國稱雄世界的三塊基石,德國所追求的三個目標恰恰對大英帝國的基礎構成了直接的威脅。 德國對英國威脅首先表現在貿易上。 19世紀末,德國工業發展速度已超過英國,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由1870年的9.7%上升到1913年的12.6%,僅次於英國,居世界第二位。英德雙方對商品市場展開激烈爭奪,這種貿易競爭從歐洲大陸一直擴展到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凡是英國商船所到之處,便有德國商船尾隨而來,面對德國貿易的強大競爭,大不列顛簡直感到驚慌失措,以致英國著名的刊物《週末評論》的文章認為:“假如世界上一旦沒有德國,則每一個英國人在第二天都可以變得更富一些。” 在殖民地掠奪方面,從1884年至1914年的大戰爆發時為止,德國總共才奪得290萬平方公里,不及英國的十分之一。當威廉二世一改俾斯麥保守的“大陸政策”,開始追求海外地盤時,世界殖民主義宴席桌上只剩下點殘羹剩餚。但德國人卻決心已定,其首相皮洛振振有詞:“德意志民族欣賞蔚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姍姍來遲的德國必然在殖民地擴張上變本加厲,這就注定要損害英、俄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的利益。 19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首先進入非洲,強佔多哥、喀麥隆以及西南非洲。接著又企圖將東非的殖民地同西南部分連成一片。這樣,德國打算建立一個從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赤道殖民帝國的設想,與英國企圖建立從開羅到開普敦的殖民帝國的計劃發生衝撞。 1886年,南非的德蘭斯瓦共和國境內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金礦,貪婪的英國殖民者蜂擁而至,與當地的布爾人(荷蘭移民的後裔)發生衝突。德國趁機支持布爾人對抗英國人,當時德國在德蘭斯瓦投資已達3億到5億馬克,並不顧英國的反對,修築了一條從德蘭斯瓦首府比勒陀利亞到印度洋岸邊的洛倫索-馬貴斯鐵路。 1895年,在英國駐開普敦殖民地總督塞亞爾·羅德斯策劃下,英國的“南非金礦業公司”經理詹姆森率一支800人的隊伍入侵德蘭斯瓦,結果失敗。德皇威廉二世給德蘭斯瓦共和國總統克留格發了一份賀電,對布爾人的勝利表示祝賀,英國認為這是挑釁,兩國關係頓時緊張起來。接著,英國決定武力征服德蘭斯瓦。英布戰爭爆發後,英國人聲稱“這是到非洲做一次輕鬆的散步”。這場“散步”並不輕鬆,英國投入了25萬軍隊,經兩年的苦戰才迫使布爾人求和。德國利用這一時機,以斷絕外交相威脅,向陷於孤立的英國進行訛詐,要求瓜分太平洋上的薩摩亞群島,英國被迫讓出其中的兩個島嶼。 在19世紀末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英德也發生衝突。 1897年德國以武力強佔膠州灣。次年6月,德國又利用兩名德國傳教士被殺事件,強迫中國清政府簽訂協定,把山東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英國則不甘示弱,強佔威海衛並擴大自己在長江流域的勢力範圍以遏制德國。 19世紀90年代中期,德國又將其擴張鋒芒指向土耳其,加緊向其經濟投資,1897年到1910年間,在土耳其的進口總額中,德國所佔比例從6%增加到21%,而英國則從60%下降到35%。 1898年,威廉二世以保護者的姿態宣布他是土耳其蘇丹的朋友,也是3億穆斯林的朋友。 1903年,德國取得修築巴格達鐵路的特權,這條鐵路從君士坦丁堡經過巴格達直通波斯灣的巴士拉,一旦建成,就為德國開闢了一條經奧匈、巴爾幹、小亞細亞直達波斯灣的道路,成為德國向東方推進的有力工具。當時,鐵路的修建方向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戰略企圖。英國對這條鐵路修建後的前景感到恐慌,這條鐵路像一把“德意志長劍”橫在了“不列顛巨人”的胸膛上。因為,這將威脅到英國通往兩河流域、波斯灣地區和印度這一要沖地帶的安全,以及壟斷地位。 1903年,英國政府聲明:“任何強國在波斯灣建立海軍基地,都將被英國政府看做是對英國利益的一種威脅。”同時,俄國也感到了威脅,擔心這條鐵路的修建將使德國成為土耳其的主宰。 1900年4月5日,俄國外交大臣在給各駐外使館的通令中說:“帝國政府應當關心的是,不容許任何一個外國強國在小亞細亞範圍內確立政治優勢。”巴格達鐵路的修建加深了德國同英、俄兩國之間的矛盾。 爭奪殖民地勢必涉及海洋霸權,此時美國海軍上將馬漢的《論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一書風靡歐美,馬漢認為:歷史上強國的興起都與海權休戚相關,控制了海洋就等於控制了世界。威廉二世是這一觀點的狂熱崇拜者,他在1897年就大聲疾呼:“海神的三叉戟必須握在我們手裡”,“德國的殖民目的只有在德國成為海上霸主的時候方能達到”。領導德國新海軍建設的是精力充沛的蒂爾匹茨海軍上將,他在國內大造輿論,宣傳建設海軍對德國的重要意義。 1898年3月,德國通過了加強海軍法案,規定到1904年前完成7艘主力艦、2艘重型巡洋艦、7艘輕型巡洋艦的建造。 1900年6月12日,德國又通過了新的海軍法案,決定擴大海軍編制,增加海軍預算,加強建設規模和速度;規定德國應該擁有34艘主力艦、11艘重型巡洋艦和34艘輕型巡洋艦,以及100艘驅逐艦。 1906年,德國又通過了關於加強新造主力艦的法案,規定今後造的新艦必須是“無畏艦”型的,並再增加6艘大型巡洋艦和1支布雷小艦隊。 1908年,德國在海軍競賽中又邁出了新的一步,第四次海軍法案又獲通過,規定主力艦的服役期從25年縮短到20年,這樣也就加快了造艦的速度,預計每年要造4艘“無畏艦級”主力艦。由於採取了上述有力措施,德國在很短時間內,一躍而為世界第二海軍強國。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英國人開始坐立不安,因為德國人的行動已開始威脅大不列顛的生存。於是英國不得不接受挑戰,全力以赴同德國展開海軍競賽。 1889年,英國在發展海軍問題上提出了一個“兩強標準”,即英國海軍實力必須等同於兩個次強國的海軍實力相加之和。但德國的目標,按蒂爾匹茨的表述:德國的海軍實力需讓英國明白,在海戰中它將遭受嚴重損失而無力再對抗另一個國家的海軍,因而就不敢同德國開戰。這也就是蒂爾匹茨所謂的德國“保險艦隊”的理論。英國作為回擊,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這是一種新式重型裝甲艦,一般舊式軍艦隻有4門大砲,而無畏艦擁有10門口徑12英寸的大砲,而且在排水量和航速方面都大大超過舊式軍艦。德國人也不甘示弱,緊隨其後開始建造無畏艦,1908年英國已有12艘無畏艦,德國也造好了9艘。 1909年,英國聲稱“德國每建造一艘軍艦,英國就要造兩艘來對抗”,該年3月,英國國會通過1909~1910年海軍預算,規定還要建造8艘無畏艦和大量小型艦隻。這種無休止的競賽使雙方都感到長此下去吃不消,英、德兩國為此也舉行過多次談判,但雙方都互不相讓,談判毫無結果。英國通過談判確信:德國野心勃勃,覬覦歐洲霸主地位。負責談判的英國陸軍大臣理查德·霍爾丹說:“我對德國總參謀部作了一番研究,我認為,一旦德國的主戰派掌權,這場大戰就不僅僅是要打倒法國和俄國而已,而且是要主宰世界。” 法國與俄國的接近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自普法戰爭慘敗以來,收復阿爾薩斯、洛林和決心復仇成了凝聚法蘭西民族的原動力,在很短的時間內,國力得到了迅速的恢復。但懾於德國的強大和俾斯麥孤立法國的外交策略的成功,法國一時無從下手,只好把重點暫時轉向海外殖民地的擴張。法國一心想取得非洲的摩洛哥,插足地中海區域,這就和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在地中海的利益發生尖銳衝突。 1880年,在由西班牙倡議召開的關於摩洛哥問題的馬德里國際會議上,西班牙得到英國和德國的支持,迫使法國做出讓步,在簽署的《馬德里公約》上規定:一切外國在摩洛哥都有平等的貿易權,不給予任何一國以獨占權。之後,俾斯麥一手導演的“地中海同盟”更使法國一時難以應付。這時的法國在西、南與敵對的英國、西班牙隔英吉利海峽、比利牛斯山脈相望,東面又同強大的宿敵德國為鄰,一旦開戰勢將三面受敵。所以,當俄、德之間裂痕逐漸擴大時,法國便不失時機地乘隙而入,力圖打破德國對自己的長期外交封圍。 19世紀70年代末,俄德之間又出現經濟利益的衝突。法國便假道經濟領域,向俄國靠近。當時德國容克地主集團反對向俄國出口糧食,俄國工業家也反對進口德國工業品,雙方打起了關稅戰。俄國債券在德國的發行又受到阻撓,而沙皇政府為施行貨幣改革,發展國力,急需外國資金。 1887年12月,俄國在德國拒絕借款的情況下,同法國簽訂了第一批貸款協定,借款5億法郎。以後兩年裡,俄國又在法國發行總數達19億法郎的公債。 1888年,俄國還向法國訂購了50萬支步槍。這樣,資金匱乏的俄國對法國財政的依賴加深了。到1889年,俄國政府欠法國銀行債務高達26億法郎。俄國用此貸款中的部分修建西伯利亞鐵路,這是同日本爭奪東北亞的重要戰略。 法俄經濟關係的密切為兩國外交、軍事領域的合作打開了前景。 1891年7月20日,法國駐俄大使的匯報文件中提到了俄國外交大臣吉爾斯的態度:“法俄兩國建立最親密的諒解,那是愈來癒合乎邏輯的了”,“就我們之間的關係而言,我正在考慮,我們是否應該在走向協商的道路上邁進一步”。 1891年7月,法國艦隊應邀訪問俄國海軍基地喀琅斯塔得要塞,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和皇后親自登上法艦,在俄國一向嚴禁演奏的《馬賽曲》的旋律中,畢恭畢敬,脫帽致意。 1891年8月,法俄簽訂了一項協商類型的條約,其中規定:一旦德國進攻或者“歐洲和平受到威脅”時,雙方將互相談判,以便協調自己的政策和確定共同的行動路線。 1892年8月17日,法俄兩國簽訂軍事專約草案。 1893年12月15日和1894年1月4日,俄、法兩國政府以信函正式通知對方批准了軍事專約,該條約全文如下: 法國和俄國,因維護和平的共同意向,並且僅為應對因三國同盟的軍隊向其任一方進攻而進行防禦戰爭的需要,雙方議定條款如下: ⒈如果德國或意大利在德國支持下進攻法國,俄國應調動其所有軍隊進攻德國。如果德國或奧地利在德國支持下進攻俄國,法國應調動其所有軍隊進攻德國。 ⒉如果三國同盟或三國同盟任一成員國動員其軍隊,法國和俄國一旦知悉,無須任何事先的現行協議,應立即同時動員該兩方全部軍隊,並將這些軍隊調到盡可能靠近邊界的地方。 ⒊法國投入對德作戰的軍隊應為130萬人,俄國投入對德作戰軍隊應為70萬或80萬人。上述軍隊應儘速全部參加戰鬥,使德國不得不在東線和西線同時作戰。 ⒋法俄兩國陸軍參謀本部應經常地彼此合作,以備並利於上述措施的執行。和平時期,兩國陸軍參謀本部應將其所獲知的有關三國同盟軍隊的情報互相知照。戰時通訊聯絡方案應事先加以研究和準備。 ⒌法國、俄國均不得單方媾和。 ⒍本條約的有效期應與三國同盟期限相同。 ⒎以上所列各款應嚴格保密。 至此,法俄軍事同盟正式形成,以對抗德、奧、意三國同盟。歐洲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已涇渭分明、劍拔弩張。當年俾斯麥拉攏俄國有兩個主要目的,希望德法之間發生戰爭時,俄國能持中立立場;最要緊的是防止法俄結成軍事同盟。現在德國最擔心的腹背受敵的情形終於出現了。 兩大軍事集團雖已形成,但雙方力量基本勢均力敵,關鍵是英國人會把砝碼加在哪一方。英國以商業立國,它的生存和發展依賴於世界性的貿易和遍及全球的殖民地。長期以來,英國奉行歐洲大陸力量均勢政策,不允許一強獨霸歐洲的局面出現,如果一有這種苗子,它將毫不猶豫同次一等的強國聯手,共同遏制企圖稱霸大陸的國家。因為,一個獨霸歐洲大陸的大國,客觀上必定嚴重威脅到英國的世界霸權。所以,只要不威脅到根本利益,英國一般不參與結盟,正像其首相索爾茲伯里在1896年表示的那樣,寧願保持“光榮的獨立”,以便在國際糾紛中,不受任何約束,保持行動自由。但隨著各列強為爭奪殖民地而與自己發生愈來愈多的利益衝突,英國不得不放棄所謂的“光榮孤立”的立場,開始物色同盟者。 先是針對俄國的挑戰,1902年1月30日,英國同在遠東和俄國人爭雄的日本簽訂了“英日同盟”。條約規定:“若因其他某一大國的侵略行為或中國、朝鮮的內部騷亂危及締約國雙方的利益,任何一方為保護這種利益須加干涉時,可採取必要的措施”;“締約國一方為保護本國在中國或朝鮮的利益而與第三大國作戰,另一方應嚴守中立”。英日同盟使日本在遠東放膽大干,終於在1905年引發了“日俄戰爭”,日本取得了勝利,英國則作壁上觀,達到了在遠東遏制俄國擴張的目的。現在,由於威廉二世咄咄逼人的“世界政策”已嚴重威脅大不列顛帝國的根本利益,英德衝突已從地區性發展到全球性、從商業貿易擴展到對海洋的控制,即英國人最敏感的“海上生命線”的問題。這樣,英法和英俄之間的衝突已居次要地位,英德衝突已上升為主要矛盾。英國感到有必要同法國和俄國緩和矛盾,以便協調起來,共同對付急不可耐想問鼎世界霸權的德國佬。 英國同法國原先在非洲爭奪勢力範圍時,發生過激烈衝突。 1898年,為搶占埃及尼羅河上游的法紹達,兩國互相以武力來威脅,最後這次事件以法國同意撤出而告終。法國看出俄國已陷於遠東與日本的衝突,一旦發生法、德戰爭,俄國無力援助自己,法國必須尋找新的盟友。法國新外長德爾卡西走馬上任後,積極推行親英政策。這樣,出於對德國共同的恐懼心理,英、法兩國走到了一起。 1903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訪問巴黎,受到法國群眾的冷落、漠視,甚至有人沖他喊叫“布爾人萬歲”、“法紹達萬歲”。愛德華七世毫不介意,他在各種場合談論對法國歷史、文化的仰慕之情,對英法兩國唇齒相依深信不疑,他笑容可掬,對法國人大獻殷勤,一再表示:英法兩國友好的時代應該到來。等到愛德華七世快離開時“已贏得了所有法國人的心”,在法國人一片震耳欲聾的“吾王萬歲”的山呼中,離開了法蘭西。不出一年,1904年4月8日,經過兩國共同排難解紛,妥協退讓,終於簽訂了一個“真誠的協約”。 條約分兩部分,一部分公開,一部分秘而不宣。最重要的是《關於埃及-摩洛哥宣言》、《關於暹羅宣言》,以及有關紐芬蘭和亞非的一項專約。在非洲,法國承認埃及為英國勢力範圍,以換取英國對法國統治摩洛哥的支持。協約第一條規定:“英國政府聲明,它無意改變埃及的政治地位。法國政府方面聲明,它不以要求確定英國占領的期限和其他方式妨礙英國在埃及國內的活動”;協約第二條規定:“法國政府聲明,它無意改變摩洛哥的地位。英國政府方面承認,法國特別作為一個其屬地在廣大地面上與摩洛哥相毗連的國家,有權維持摩洛哥國內秩序,並且提供行政、經濟、財務和軍事改革所必需的援助”。在暹羅(即今泰國),英、法沿湄南江劃分勢力範圍,“法國承認英國在湄南江流域以西的勢力,英國承認法國在該地區以東的勢力”。兩國還調整了在岡比亞、紐芬蘭海岸、馬達加斯加和新赫布里底群島的利益。英法協約很大程度上緩和了兩國長期的緊張關係,在殖民地勢力劃分上,採取“一攬子”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達成諒解,為英法兩國進一步的外交和軍事領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1905年2月,法國公開違反“馬德里公約”向摩洛哥蘇丹提議改革,使摩洛哥成為法國的附庸國。德國堅決反對,同年3月,德皇威廉二世示威性地訪問摩洛哥,並在丹吉爾發表火藥味十足的演說,要求摩洛哥永遠開放,各大國進行和平競爭。德國政府甚至發出戰爭信號,聲稱:“如果法國軍隊越過摩洛哥的邊界,德國軍隊就越過法國的邊界”,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在直布羅陀海峽北岸的西班牙小城阿爾及西拉斯,召開解決摩洛哥危機的國際會議,4月7日簽訂了條約,會議重申摩洛哥的“獨立”和“主權完整”及各國在摩洛哥享有同等的經濟權利。摩洛哥的財政由國際監督,警察和治安的大部分工作由法國管理,一部分由西班牙負責。這實際上承認了法國在摩洛哥的“特殊地位”。在這次會議上,法國取得了英、美、俄、西、意的支持,德國在外交上陷於孤立,只得作出讓步。這也是對“英法協約”的一次嚴峻考驗。 當德皇在丹吉爾向法國下戰書時,英國總參謀部已考慮在比利時同德國軍隊交戰的問題了。英國新任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爵士建議英法兩國總參謀部之間舉行會談,作為軍事上的未雨綢繆之計,而同時又無需英國承擔責任。此時,法國人發現:俄國這個龐然大物竟被小日本打敗,元氣大傷,一時無法恢復;而德國又在一旁虎視眈眈。所以法國急於同英國進行軍事合作,雙方一拍即合,軍事參謀人員首先開始了技術性協商。隨著“第一次摩洛哥危機”的結束,兩國聯合軍事計劃的工作沒什麼起色,直到1910年,聯合計劃才有較快的進展。 1911年7月20日,英法兩國總參謀部負責此事的軍官威爾遜、迪巴伊簽訂了一份文件,規定一旦英國出兵介入,出動的兵力將為6個正規師和1個騎兵師,並明確規定:從動員第4天至第12天,總數為15萬人和6萬~7萬匹馬的兵力將在勒阿費爾、布倫以及魯昂登陸,然後改乘火車開赴莫伯日地區的指定地點集合,而在第13天即可投入戰鬥。此份計劃之詳細,就連哪一支部隊在哪兒宿營,在哪個咖啡館喝咖啡都作了安排。 1912年,英、法兩國又締結了一項海軍協定,規定了兩國海軍的分工,由英國負責保護海峽和法國海岸的安全,而法國艦隊則集中於地中海方面,英國在地中海方面的海上交通安全由法國艦隊負責。這樣,雖然英國尚未明確承諾在法德戰爭中將站在法國一邊,但軍事已超越了外交,對未來戰爭作了精密而周到的安排。 英法關係從對抗發展為合作,同時也就緩和了英俄之間的緊張關係。當俄國外交大臣拉姆茲多夫聽到英法締約消息時,欣喜地說道:“我們朋友的朋友就是我們的朋友。”英俄之間的矛盾原來是左右國際局勢的主要矛盾,由於俄國在日俄戰爭中已被削弱,加之1905年國內發生革命,急需平息內部矛盾,所以英俄在遠東的利益衝突已大為減弱,另外,德國染指波斯,在巴格達鐵路問題上咄咄逼人的架勢,促使英俄感到有聯手的必要。早在1904年,英王愛德華七世就曾向俄國駐丹麥公使伊茲沃爾斯基表示:“迫切希望英俄兩國之間建立友好關係,並希望兩國之間對於現有的各種問題取得較好的諒解。”1905年,愛德華七世探詢了訂立英俄條約以結束在中亞地區摩擦的可能性。 1906年,英國和法國共同向財力枯萎的俄國政府提供資金貸款,幫助後者度過財政危機。同年5月,英國駐俄大使尼科爾森受命抵達彼得堡後,英俄兩國開始外交談判。 1907年3月,俄國艦隊訪問了英國朴茨茅斯軍港,受到熱烈歡迎。 1907年8月31日,英俄兩國終於締結了協約。對於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雙方因意見分歧而暫時擱置一旁,協約沒有涉及。協約規定:在波斯,北部為俄國勢力範圍,南部為英國勢力範圍,中部為中立區。雙方都不得在對方勢力範圍內謀求租讓權,也不得阻撓對方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獲得租讓權。在中立區,每方均保留獲得租讓權的權利,並且不得阻撓締約的另一方採取此種行動。在阿富汗,俄國承認阿富汗是英國的勢力範圍。英國政府保證不在阿富汗國內採取、也不鼓勵阿富汗採用威脅俄國的措施。俄國政府方面聲明,俄國與阿富汗的一切政治關係“以英國政府為居間者”,並承諾“不派使臣到阿富汗”。在西藏,兩國都聲明“承認中國對西藏的宗主權”。 “只有經過中國政府中介與西藏進行交涉”,雙方承允“不派遣代表到拉薩”。 英俄協約的簽訂結束了兩國在殖民地爭奪上長期存在的糾紛,大大緩解了兩者的緊張關係,同時標誌著“三國協約”的最終形成。英國終於徹底放棄了“光榮孤立”的政策,雖然還沒有同英法簽訂政府間正式的軍事同盟協定,但實際上已倒向一方,它在外交上成功地將法、俄這兩個昔日的對手化為未來的盟友,並使德國在國際戰略勢態上陷於極為不利的處境。至此,歷史上古老的遊戲之一——“尋找盟友”,在20世紀初眼花繚亂的外交雜耍中落下大幕。塵埃落定之處,歐洲大陸正式形成以英、法、俄協約國集團為一方,以德、奧、意同盟國集團為另一方的兩大對抗營壘。歐洲已經變成一隻巨大的火藥桶,只是在無可奈何地等待著某一根導火線的燃燒。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