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華麗血時代: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

第64章 一統北方的雄霸之主

——太武帝拓跋燾 拓跋燾出生時,“體貌瑰異”,當時的道武帝拓跋珪見到這個大胖孫子,“奇而悅之”,嘆道:“成吾業者,必此子也!” 北方的敵國柔然聽說魏國明元帝死,也來個因喪伐人,急遣六萬鐵騎突入雲中(今內蒙和林格爾西北),殺掠吏民,攻陷代國舊都盛樂。 柔然似乎也是鮮卑族的一個近支,北魏立國時,柔然也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東起外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北括貝加爾湖、南到大漠的強大農奴制游牧帝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柔然一直是北魏在北方最主要的敵人。 年方十四歲的拓跋燾聞訊大怒,自率輕騎,馬不停蹄,疾馳三天兩夜,直抵雲中。柔然國主紇升蓋見魏帝傘蓋,立刻下命進圍,鐵騎層層,共五十餘重。如果換了哪個漢族君主,甭說十四歲,就是四十歲,也會驚得魂飛魄散。鮮卑少年拓跋燾骨子裡只有驍勇殺傷,望見敵騎重重,神色夷然,魏軍將士見此,懼心頓消,殺心頓起,並在陣中射殺柔然大將於陟斤,柔然國主紇升蓋見勢不妙,掉轉馬頭逃去。

太武帝始光二年(425)十一月,拓跋燾又親自率軍,分五道征伐柔然,越過大漠直擊柔然腹地,致使紇升蓋部落離散,大敗而逃,好長時間不敢興兵窺邊。 赫赫武功之一:擊滅赫連夏國 公元425年(太武帝始光二年,宋文帝元嘉二年)9月,夏國國主赫連勃勃暴死,這位赫連勃勃就是曾幫助前秦大帝苻堅滅掉什翼犍代國的劉衛辰唯一跑掉的兒子。所以,赫連勃勃本來應該叫劉勃勃。 勃勃身材魁偉,高八尺五寸,姿容秀麗,後秦的國主姚興一見就很喜歡他,讓高平公沒弈於收留他,沒弈於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勃勃做妻室。姚興派勃勃為安北將軍,配以鮮卑族兩萬餘戶幫助沒弈於鎮守朔方。沒幾年,這位貪暴無情的勃勃就殺掉老丈人,並領其眾,自稱大夏天王,自立為國。

至此,勃勃改姓為赫連,意思是家族顯赫與天相連,與自己有血親關係的部落均改姓為鐵伐,意思是剛銳似鐵,皆能伐人。劉裕攻滅後秦後,赫連勃勃乘劉裕回朝時大舉破晉,大敗劉義真,積數万人頭為京觀,號為“骷髏台”。同年稱帝,定都統萬。 赫連勃勃最出名的是他的兇殘暴虐,視民眾如草芥。他命工匠蒸土築統萬城,城牆完工一段,就以鐵錐試驗,扎進一寸,就立殺築牆匠人,並把屍體築進牆內再換一批工匠更築。製造兵器的匠人最慘,必死無疑。制弓的匠人獻弓,如果射甲不透,立殺;如果射甲透入,馬上把製作鎧甲的匠人殺頭。循環往復,反正難逃一死。他又常常喜歡坐在城上,置弓刀於側,隨便看誰不順眼就殺掉誰。 在長安時,赫連勃勃徵隱士韋祖思入朝為官。韋隱士知道勃勃殘暴成性,見面時趕忙誠惶誠恐地下拜,孰料這一禮貌的舉動也惹得赫連勃勃大怒,說:“吾以國士徵汝,奈何以非類處吾!汝昔不拜姚興,何獨拜我?我今未死,汝就不以我為帝王,吾死之後,汝輩弄筆,當置吾何地!”立即下令殺掉這位大知識分子。

赫連勃勃“志向遠大”,名其京城南門為朝宋門(意即使宋國來朝),東門為招魏門(意指使魏國懷服),西門為服涼門(意指征服西涼),北門為平朔門(意指一統朔北)。 這位大夏國主統治末期,更加荒淫殘暴,臣下有直視他的,立刻用刀上前捅瞎對方雙眼;臣下有上朝時不經意地笑一下的,勃勃也會用刀把對方嘴唇劃成兩半。敢有進諫者,一律先割舌頭然後處斬。 “夷夏囂然,人無生賴。”雖如此,赫連勃勃以其赫赫武功,連史臣也不得不贊上幾句:“然其器識高爽,風骨魁奇,姚興睹之而醉心,宋祖(劉裕)聞之而色動。豈陰山之韞異氣,不然何以致斯乎?” 赫連勃勃原來的太子是赫連NFDA8,胡人喜幼子,他後來又想立小兒子赫連倫。赫連NFDA8惱怒,興兵攻殺弟弟赫連倫。赫連勃勃第三子赫連昌聞訊,立刻提兵殺掉赫連NFDA8。赫連勃勃一高興,就立赫連昌為太子。赫連勃勃死後,赫連昌即帝位。

少數民族的鮮卑君主不像漢族(或高度漢化的少數民族)那樣講究什麼“禮不伐喪”。聽聞赫連勃勃死訊,拓跋燾就召集眾臣,商議攻伐夏國的事情。魏國宗室勳貴們大多力主先伐柔然,然後再伐夏國。 獨崔浩表不同意見,認為:“柔然鳥集獸遁,舉大眾追之不能及,輕兵襲之不足以滅敵。赫連氏土不過千里,政刑殘虐,人神共憤,宜先伐之。” 拓跋燾從計。始光三年(426)十月,他先派奚斤率四萬多大兵突襲蒲阪(今山西永濟),然後,又自率大軍繼後,直撲夏國。 到君子津(今內蒙古準格爾旗),天寒冰結,他自率二萬輕騎渡河直襲統萬(今陝西靖邊縣),夏主赫連昌出城迎戰即敗,退入城內。魏軍在周圍殺掠一番,獲牛馬十餘萬,揚長而去。

同年夏天,拓跋燾又自率輕騎三萬倍道先行,再撲統萬。到了城下,魏人知道攻城最難,就把老弱殘兵繞城示弱,把精兵埋伏於深谷之間。夏兵中計,鼓譟出城追擊。正好當時有風雨從統萬城方向順風朝魏軍而來,拓跋燾的親信太監趙倪勸道:“現在天不助人,風雨方向正和我軍相逆,衝殺看不清,將士又飢渴,不如陛下您率兵躲躲,來日再戰。” 崔浩一旁叱道:“我軍千里制勝,正是掩襲不意,怎能改變主意?” 拓跋燾大聲說“好”,揮兵迎前。 混戰中,拓跋燾身中流箭,戰馬中傷倒地,自己差點為夏兵俘虜。換馬再戰,魏帝親手刺殺騎兵十餘人,又殺夏國大將一名。 魏軍乘勝追夏主到城北,赫連昌來不及入城,奔逃上邽。拓跋燾只率少數幾個從人直追入城,夏兵發覺,緊閉四門。拓跋燾等幾人慌忙用婦人裙子系在槊上往下吊人,才勉強逃出城外。

夏國無主,又值天色已黑,堅城厚牆再也無用,一會兒功夫就被魏軍乘亂攻破,魏國軍人盡俘夏國王公后妃,獲馬三十萬匹,牛羊數千萬頭,珍寶無數。 天亮後,拓跋燾進城,看著窮極文采、雕樑畫棟的壯大臺榭,再摸摸堅硬得可以磨礪刀斧的統萬城牆,他嘆道:“蕞爾小國,使用民力至此地步,怎麼能不亡國?” 赫連昌退保平涼(今甘肅平涼),大勢已去,不久即被魏軍生擒。拓跋燾見赫連昌體貌不凡,惺惺相惜,竟把妹妹始平公主嫁給他,封其為會稽公,常帶他一起涉山越谷打獵遊玩。赫連昌雖是被擒敗亡之主,“素有勇名”,力大善射,群臣皆勸拓跋燾提防他。拓跋燾大大咧咧,說:“天命有在,亦何所懼?” 赫連昌被俘後,赫赫勃勃第五子赫連定自立為帝,不斷襲擾魏軍,並一度俘獲北魏名將奚斤、娥清等人。後來,赫連定又襲擊西秦國主乞伏慕末。乞伏慕末當時被北涼沮渠氏打得厲害,已經向北魏投降,接受北魏封爵,向魏人指定的平涼方向集合。半路,遇見赫連定,這位天生殺才打得乞伏慕末大敗出降,旋即被殺。拓跋燾聞訊又親率大軍去攻伐,赫連定向河西方向逃竄,在黃河邊卻被鮮卑另一個旁支吐谷渾偷襲,大軍敗亡,赫連定自己也被活捉,送至拓跋燾處。赫連定不像赫連昌那麼走運,當即被拓跋燾斬殺。

又過了幾年,已獲封為北魏秦王的赫連昌想趁機外逃,被魏國守將殺死,並誅其眾弟。至此,赫連一族灰飛煙滅。這個號稱要一統天下萬城、皇族赫赫上與天連的國家,從赫連勃勃自己算起,一直到赫連定,滿打滿算才二十五個年頭的命祚。 赫赫武功之二——痛擊宿敵柔然 擒俘赫連昌後,拓跋燾又想北擊柔然。 當時,“朝臣內外皆不欲行”,對朝政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拓跋燾的乳母保太后也勸阻。赫連昌昔日的大臣張淵等人也認為柔然地荒人遠,其地不可耕田,其民不可馭使,敗之無用,又耗費國家財物,勞損士馬。 唯獨崔浩一人力主拓跋燾北擊柔然: 柔然乃我大魏北邊叛隸,今誅其惡首,收其善民,復舊役,非無用也。漠北高涼之地,水草豐美,夏則北遷。田牧之地,非不可耕而食也。高車之族,號為名騎,非不可臣而畜也。如以南人(漢人)追之,則患其輕疾難及。但於我國兵(魏軍)則不然。柔然軍能遠遁,我大魏兵也可遠逐,與之進退,非難制也。而且,柔然數年入境侵邊,民吏震恐。如果今夏不乘虛掩進,破滅其國,後必為患復來!

聞此,拓跋燾大意已定,決定攻伐柔然。 朝臣知道帝意已決,都不敢再辯。下朝後,好多人紛紛指責崔浩:“當今吳賊(宋國)南寇,卻舍之北伐。北面柔然逃遁遠踪,後有吳人攻至,至危至險,怎能出這種餿主意?” 崔浩胸有成竹,朗聲言道:“根本不用顧慮宋國。今年不摧滅柔然,則無以御南賊(宋國)。先前擊柔然,宋國也高言欲擊我大魏,往還之間,不見其來。為什麼呢?正是他們舊傷未癒呵!當年劉裕得關中,留其愛子,精兵數万,良將勁卒,猶不能固守,舉軍盡沒。嚎哭之聲,至今未已。現在,我大魏士馬強盛,又滅夏國,宋人怎敢以駒犢飼虎口?柔然方面,自恃絕遠,想當然地認為我大魏力不能至,沒有任何警戒之心。因此,他們夏天散眾放牧,秋天馬肥而聚,背寒向溫,南來寇抄邊境。如果出奇不意,攻其不備,大軍猝至,定令其驚駭星散,望塵奔走,可趁其虛敞,一舉而滅。正可謂是暫勞永逸,長久之利!”

眾人無言以對。魏國大將、重臣,皆隨拓跋燾伐柔然。 道士寇謙之和崔浩關係密切,將隨皇帝征討,也懷疑慮,就問:“此次軍行,真能打勝嗎?” “必克無疑!但恐諸將猥瑣,前後顧慮,不能乘勝深入,可能未必會得全勝。” 一切皆在崔浩意料之中。 公元429年夏天,拓跋燾率魏軍大舉北伐。柔然“先不設備,民畜布野,驚怖四奔,莫相統攝”。北魏大軍分軍援討,東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俘獲“畜產車廬,瀰漫山澤,蓋數百萬”。原先投附柔然的高車族人也趁機大殺柔然兵將,歸降魏國約達三十餘萬落。 拓跋燾沿弱水(今蒙古境內)西行至涿邪山(今阿爾泰山東南),一路連連克捷,柔然主一路狂逃。但是,北魏諸大將怕深入遇伏,都紛紛勸拓跋燾止兵不要再追。道士寇謙之想起崔浩的原話,勸皇帝窮追。拓跋燾見好就收,不聽,滿載戰利品,徐徐還軍。

回軍途中,魏軍得知:柔然主驚懼生病,身邊只有數百從人,躺在車上竄入山中逃亡。其屬下殘餘兵民無人統馭,亂哄哄散行,方圓六十里,兵民相雜。當時,魏軍追兵距這些殘兵敗民才一百八十里路程,忽然停止不追,柔然餘眾得以逃出生天。不久,來往涼州一帶跑買賣的胡人又帶來消息證實了上述傳言,說魏軍“若復前行二日,則盡滅之(柔然餘眾)矣”。 拓跋燾知此,“深恨之”,後悔得不行。大軍還平城,南方的宋國根本沒有一兵一卒出擊,完全同崔浩所料相符。由此,拓跋燾對崔浩言聽計從,並敕令各位尚書大臣:“凡軍國大計,卿等不能決,皆先諮詢崔浩,然後施行。” 後來,拓跋燾又在公元443年和449年兩次親征柔然,打得柔然節節遠遁,基本再不敢主動侵擾魏境。同時,拓跋燾又繼續鞏固道武帝時代設置的北部鎮戍,修築長城,綿延三千多里,設置六鎮,遷柔然、高車降附人民於其中,形成了一整套嚴備的邊戎制度,派出吏員,積極戍守。當然,最後北魏滅亡,也是源起六鎮起義。此是後話。 赫赫武功之三——擊滅北燕 說起十六國中的幾個“燕”國,大家想當然地會認為又是慕容氏的支族當國主。北燕不同,當時的國主姓馮,不是鮮卑族,而是漢人。說起北燕,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要交待。 說北燕,必定得先講一下後燕的倒霉皇帝慕容寶。 後燕老皇帝慕容垂死後,他不爭氣的兒子慕容寶就一直被北魏當時的道武帝拓跋珪追著打,狂逃至鮮卑老巢龍城。反反复復多日,後燕宗室自相殘殺,慕容寶的舅父蘭汗心懷野心,假裝救援,迎慕容寶入龍城。慕容寶不疑,入城後即被蘭汗謀殺。這位蘭汗一不做二不休,又殺掉慕容寶的太子慕容策及宗室、王公大臣一百多人,自己做起了皇帝。 慕容寶有個庶長子慕容盛,聞聽父親被害,竟然敢隻身返迴龍城為父弔喪。蘭汗的女兒是慕容盛之妻,老丈人乍見這個女婿也嚇一跳,蘭汗的諸弟皆勸說要殺掉慕容盛。蘭汗的老婆,女人當然持相反意見,大哭大鬧。想來想去,枕邊風硬,愛女心切,加之剛剛殺掉人家的皇帝老子,蘭汗就沒好意思再殺掉兒子——怎麼講也是自己的親女婿,就任慕容盛為侍中,當作親信加以使用。 慕容家族是有名的狼性基因,隱忍剛毅。慕容盛為了活命,假裝謙恭,暗中一直準備復仇。他先是聯繫蘭汗的一名外孫、自己的堂侄慕容奇作內應,又拉攏宮中衛士,暗中積聚力量。同時,他不斷挑撥蘭汗與兩個兄弟蘭堤、蘭難的關係,使幾個人反目成仇。 蘭汗兄弟相攻,慕容盛自然一馬當先,把蘭堤、蘭難打得逃出龍城。蘭汗大喜,慶功宴上飲酒大醉。慕容盛立刻下手,斬殺了蘭汗父子。接著,他又派兵四出追捕,擊斬外逃的蘭汗二弟,終於為父報仇成功。堂侄慕容奇本來被派出外結丁零諸族進討蘭汗。聽說蘭汗已死,慕容奇又想自立,在外拒兵,最終也被慕容盛殺掉,畢竟這小子身上流著蘭汗的鮮血。 慕容盛稱帝后,竟也氣象一新,把常常襲擾的高麗和庫莫奚打得大敗。但是,這位新帝治下過嚴,嚴刑峻法,惹得已故丁太后的侄子段璣等人密結宗親,率禁衛兵趁夜謀反。政變雖失敗,慕容盛卻傷重身死,年僅二十九歲,在位三年。死前,他召叔父慕容熙入朝,託以後事。 慕容熙是慕容垂最小的兒子,輩份雖高,卻比剛剛死去的侄子皇帝慕容盛還小十二歲,時年十七。當朝的丁太后(慕容全之妻)一直與小伙兒慕容熙通姦,便下令廢掉慕容盛的太子慕容定,立慕容熙為帝。慕容熙一即位,馬上殺掉慕容盛的弟弟慕容元(年紀比他自己還長的“侄子”),清除了當時不願意立自己為帝的朝中大臣。 轉年,慕容熙娶苻氏二女為妃,夜夜流連。丁太后(也就三十歲左右)醋得不行,又與娘家侄子丁信密謀,想廢慕容熙另立他人。慕容熙得知消息,殺掉丁信等人,逼老情人丁太后自殺。 苻氏二妃是前秦宗室之女,美貌絕倫。大姐名狨嫦,小妹名訓英。慕容熙對二美女愛寵得不行,役使數万人,建造花園宮殿,勞民傷財,耗損國力。苻氏二女福薄。大姐狨嫦病死不久,小妹訓英又患病而死。慕容熙痛得不行,竟哭絕於地,太醫搶救了半天才把這位皇上小伙兒救回來。 “大殮既迄,复啟其棺,而已交接。”皇帝姦屍,慕容熙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同時,他嚴命大臣哭臨,無淚者處斬。當時還沒有辣椒傳入中國,大臣們都以大蒜等辛辣物抹眼,以使自己“淚如雨下”。 慕容熙又為愛妃建造方圓數里的墳陵。為使巨大的靈車出城,他又下令拆毀城門。待他哭天搶地護送靈車出城,禁衛軍統領馮跋等人便關閉大門,擁立慕容寶的義子慕容雲為主。 慕容熙帶兵反攻龍城,不克,逃跑途中被抓,押回城內,被慕容雲殺掉,時年二十三,在位五年多。後燕至此才最終完全亡掉,時為東晉安帝義熙三年(407)。 慕容雲稱帝,也稱燕國,但歷史上稱為北燕,已經不是後燕了。 慕容雲原姓高,是高麗人。慕容寶當太子時喜他武藝高強,收為義子。他當皇帝后,複姓高氏,自稱大燕天王。 高云自以為高麗庶種,雖被擁為帝,內心極其自卑。他天天大開府庫,賞賜眾位文臣武將,收買人心,想拿金銀財寶買“支持”。 馮跋兄弟擁立高雲,高雲卻對馮氏兄弟疑懼提防,便養了一幫壯士在身邊,與自己天天“同臥起”,吃飯、穿衣皆與自己同等對待,天天賜以金寶“以慰其心”。這幫貼身侍衛的頭目,是離班和桃仁(姓名殊為古怪,也許是高麗或別的種族)。天知道離班、桃仁兩個莽夫是怎麼想的,好吃好喝皇帝哥們儿一般的待遇,仍不滿足,趁議事之機,兩個人竟把高雲當場刺死於御座上。至此,高雲在位三年,死年大概三十六歲。 離班、桃仁兩個武夫與高雲在堂上推搡耍刀子時,馮跋也在殿中。他並沒有上前護駕,反而跑到殿中高處,靜觀高雲被殺。接著,他馬上率兵,仗劍入殿,立斬離班、桃仁兩個莽漢。這兩個人真正是死催,各種史書都沒講兩人弒君的因由,也不是馮跋安排的陰謀,讓人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他倆為什麼要弒對待自己那麼好的皇帝。 馮跋為眾人所推,即天王位,仍不改國號,因此,從他開始,這北燕便姓馮了。馮跋是漢族人,籍貫信都(今河北棗強)。 馮跋在位二十二年,是十六國中比較少見的仁德君主。他輕徭薄賦,崇尚儒學,勸民農桑、息兵止武,使北燕境內人民享受了少有的亂世粗安。 公元430年秋,馮跋病危,以太子馮翼監攝國事。馮跋寵妃宋氏有兒名叫馮受居,很想立己子為王,便矯詔禁止太子入內侍病。太監胡福與馮跋之弟馮弘要好,忙把宋氏要謀篡的消息向馮弘匯報。馮弘立刻率兵衝入皇宮,幽囚宋氏母子。眼見亂兵突入寢宮,彌留之際的馮跋驚嚇而死。 馮弘自立為天王,廢殺太子馮翼。最最過分的,馮弘又把大哥馮跋多年來與嬪妃所生的兒子一百多人悉數殺死。馮大哥真能生,馮老弟真能殺,古來兄弟相篡殺戮之事不少,但一氣殺掉一百多個侄子,且大多是懷抱小兒或十幾歲的少年,這樣兇殘的叔父,中國歷史上就這麼一個。 殺掉眾侄,馮弘見宋氏貌美,便又把嫂子給辦了,姦夫淫婦,正好配對。 馮弘即位後,眾叛親離,其長子馮崇等數個兒子都懼禍,奔亡北魏。 太武帝拓跋燾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停地發兵,想一舉擊滅這個臥榻旁的“外人”。連戰連敗之餘,北燕十多個大郡均為北魏攻陷吞併。 無奈之餘,馮弘捨近求遠,向南朝宋文帝求援,遣使稱藩。宋文帝當然高興,封馮弘為“黃龍國主”,並答應出兵助北燕。說歸說,大老遠的地方,宋軍一時還真去不了。自延和二年(433)起,馮弘做皇帝后沒過幾天好日子。最後,北魏四萬大軍兵臨城下,馮弘只得送子為質,獻上美女多人,北魏這才撤兵,臨走擄走數千北燕士女。 想來想去,馮弘總覺得稱臣當孫子的日子不好過,竟然突發奇想,又密派人向自己的附庸高麗求援,得到高麗王允諾後,他於436年6月率宗族、后宮以及龍城百姓,連夜向高麗國境內逃竄。臨行,這位北燕主還下令焚城,把宮殿燒個乾淨。至此,在北魏連連進逼下,北燕滅亡,共三主(算高雲),二十九年。 馮弘竄至高麗,被高麗王安置在北豐(今遼寧興賓縣)。寄人籬下,裝裝孫子當一小城城主就算了,但他“素侮高麗,政刑賞罰,猶如其國”,儼然是高麗的王上王。高麗王大怒,盡驅馮弘侍衛,並把他的太子抓走當人質。一來二去,馮弘才感受到了“殘酷的現實”,就派人偷往建康,求宋文帝派人把自己接往建康。 當時,高麗也向宋國稱臣,聽說宋文帝派數千軍隊來迎馮弘,很沒面子,就派兵一舉包圍了馮弘營地,把馮三爺全家老小以及近侍,統統殺掉,一個不留,之後隨便挖個大坑埋掉,其時為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四月。 馮氏北燕雖滅,事情卻沒完。馮弘的一位孫女,就是北魏日後大名鼎鼎的馮太后。這位太后智勇過人,多權略,性殘忍,毒死繼子北魏獻文帝,又躬養獻文帝兒子孝文帝,在北魏歷史上赫赫有名。暫且不表。 北燕之滅,實是馮弘自找,天怨神怒,不得不亡。無論如何,也是亡於北魏之手。 赫赫武功之四——滅北涼一統北方 拓跋燾英雄顧盼之時,氣勢正雄,北方最後一個割據勢力北涼國主沮渠牧健自觸霉頭,往其妻吃食裡下毒,差點毒死這位王妃——這位姑奶奶不是別人,乃太武帝拓跋燾的妹妹武威公主。 北涼這個“國家”,其實是十六國中轄區最小的,只有甘肅中西部、青海北部那麼巴掌大一點的“國土”。北涼國主沮渠蒙遜是匈奴別種,本是後涼呂光的手下大將。後來,他背叛呂光,擁後涼大臣段業為“涼王”,史稱北涼。 沮渠蒙遜為人陰狠毒辣,為了乾掉段業,不惜犧牲兄長沮渠男成的性命,誘使段業殺掉男成,然後藉“報仇”名義率部眾又殺掉段業,自為北涼之主(401)。 其後,這位沮渠蒙遜左躥右跳,見後秦滅後涼,大懼之下稱臣,不久又反悔,結交南涼,向禿髮氏稱臣,一起進攻後秦。而後,蒙遜又與南涼翻臉,但被禿髮氏打得大敗,只得送質子求和。其後,沮渠蒙遜又附後秦,但只被封為西海侯。消停了一陣,他又帶兵攻打禿髮辱檀的南涼,最終佔據了姑臧(今甘肅武威),並遷都於此。又過些時日,蒙遜又和西秦乞伏氏交戰,竟也大勝,奪了好幾個城鎮。當時的夏主赫連勃勃聽聞蒙遜厲害,也派使與之修好,互結婚姻。眼見結親有利,沮渠蒙遜又與西秦和好,建立姻親關係。公元420年,窮兵黷武的蒙遜竟也攻入酒泉,滅掉了西涼李氏,盡有涼州之地。最牛逼的時候,西域諸小國均向沮渠蒙遜稱臣納貢。 但小牛逼遇上大牛逼,沮渠蒙遜就軟了。他派太子沮渠政德攻打柔然,大敗而歸,政德也被殺。不久,北魏越來越強,蒙遜就又向北魏稱臣。拓跋燾待他不薄,封他為涼王,並可以“建天子旌旗”。老壞蛋東征西殺了三十多年,又當上了大魏的涼王,終於病死,其子沮渠牧犍襲位。 沮渠牧犍向南朝宋國和北朝魏國均遣使報喪,同時,送其妹興平公主於魏國,被拓跋燾納為右昭儀,魏國也加封他為“河西王”。南朝宋文帝也厚報其使,也加封他為“河西王”。 沮渠牧犍自小左右多儒生,深知臣藩之禮,同時孝敬南北兩朝。繼位之初,也謙恭下士,留心朝政。但這小伙子是匈奴人體格,荷爾蒙分泌旺盛,好色喜淫,恰恰是這麼一個君王“小節”,導致了北涼最終的滅亡。 北魏太武帝為鞏固邦交,出於好心,把妹妹武威公主嫁給沮渠牧犍。懼於強勢,牧犍只得把髮妻、從前西涼國主李暠之女安置於酒泉,以拓跋氏為正妻。估計拓跋燾的妹妹長相一般,牧犍娶回來,只當“菩薩”一樣禮敬著,天天與他貌美如花的寡嫂李氏姦通,大亂人倫。 李氏這女人色膽也不小,為了長期和沮渠牧犍過小日子,竟派人往武威公主的吃食中下毒,北魏皇帝派御用“專車”載御醫疾馳而至,才撿回妹妹一命,但已經落下了不小的殘疾。大怒之下,拓跋燾要沮渠牧犍交出李氏,牧犍捨不得,送李氏於酒泉匿藏。 拓跋燾由此,頓起滅北涼之心。 廷議之時,大臣多反對伐北涼。因為北涼距北魏太遠,都聽說那裡“土地鹵薄,略無水草”,怕大軍進攻時野無所掠,補給困難。又是司徒崔浩力贊伐涼,他引《漢書·地理志》上面的記載,說:“涼州之畜為天下饒,如無水草,牲畜何以生長。漢人絕不會在無水草的地方修建城郭,可以想見,涼州周遭必非荒涼之所。” 尚書李順曾出使北涼十幾次,他的話應該最公正。但李順前後受沮渠父子金銀無數,受人錢財,與人消災,便反駁崔浩:“耳聞不如目見,涼州周遭荒涼無比,千真萬確。” 拓跋燾大為猶豫。 北魏振威將軍伊香發待群臣散後,向皇帝進言:“涼州如無水草,沮渠氏何以建國?眾議紛紜,應該聽崔浩之言。”拓跋燾一聽,深覺有理,遂決議征伐。 太延五年(439,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六月,拓跋燾又親率大兵出發,列表沮渠牧犍十二大罪,分軍兩道伐涼。大軍之中,已故南涼主禿髮傉檀的兒子禿髮源賀自告奮勇當嚮導,熟門熟路,帶魏軍向從前的“老家”出發。 八月,北魏大軍直抵姑臧,果然,城外水草豐美,和崔浩所講一樣。沮渠牧犍在向柔然求救的同時,又派兵抵抗,大敗而歸。不久,其侄沮渠祖城逾城降魏,禿髮源賀又幫魏人招降了姑臧城外的鮮卑諸部。窮途末路,沮渠牧犍只得開城出降。北涼滅亡。 至此,中國北方十六國時代打上了一個休止符,一百多年以來,北方一統於北魏。中國南北朝對峙時期正式開始。 拓跋燾進入姑臧後,親眼見北涼庫府珍寶無數,士民豐殷,心中大喜。慶功宴上,這位雄才帝王嘆道:“崔公一向智略不凡,他有勝利預見,我不足為奇;伊香發弓馬出身,計與崔公相同,真可稱奇。” 回平城後,拓跋燾憶起李順先前說涼州荒涼沒有水草的謊言,又因李順定別官品不公,老賬舊賬一起算,把李順賜死、抄家。 由於沮渠牧犍是自己的妹夫,拓跋燾饒其一命,帶回平城後,令其在武威公主府居住,軟禁起來。過了幾年,有人告發牧犍與北涼舊臣謀反,拓跋燾當時心情不好,便下詔賜死了這位妹夫。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