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文學

第43章 俄國文學之祖——普希金

知道點世界文學 邱立坤 1864 2018-03-20
我的名字將會遠揚,只要在這月光下的世界哪怕僅僅有一個詩人流傳。 我的名字將傳遍偉大的俄羅斯, 她的各民族的語言都將我呼喚。 我將被人民喜愛,他們會長久記著 我的詩歌所激起的善良的感情, 記著我在這冷酷的時代歌頌自由, 並且為倒下的人呼籲寬容。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鬱,也不要憤慨!不順心時暫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看到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就會想起俄國文學的始祖普希金。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1837年)出身於古老的貴族家庭。青年時代他和一些未來的十二月黨人交往,受到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影響,形成了反對專制農奴制度的進步思想。 1820年因所寫政治詩觸怒政府被流放南俄。

普希金從皇村學校畢業後就開始寫一些反對暴政、歌頌自由的政治詩,最著名的是《致恰達耶夫》,裡面充滿反抗專制暴政的思想和必勝的信心。 普希金的政治詩具有積極浪漫主義的精神和明朗清新的抒情風格,體現了十二月黨人那種追求資產階級自由、平等的政治熱情。有的政治詩展示了農奴制度下俄國農村的悲慘圖景,充滿了對人民苦難的同情。 普希金流放南俄後和十二月黨人的交往更加頻繁。這時期,他寫過不少浪漫主義抒情詩,反映了20年代進步貴族青年探求社會出路的不安情緒。長詩《茨岡》描述貴族青年阿樂哥不見容於政府,加入茨岡人的流浪隊伍,並成為茨岡姑娘真妃兒的丈夫。他發覺妻子另有新歡,殺死了妻子和她的情人,遭到茨岡人的唾棄。在這首長詩的前半部,作者描寫阿樂哥憤慨地批判城市文明的虛偽和對金錢的膜拜,在茨岡人中間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後半部寫阿樂哥與茨岡人的衝突。在長詩中,詩人茨岡式的自由生活對照文明社會,用老茨岡的道德對照阿樂哥的利己主義。但在長詩的結尾,詩人又指出,茨岡人的無拘無束的生活並不自由、幸福。

後來普希金還出版了《別爾金小說集》(1832年),其中的《驛站長》是俄國文學中第一篇描寫“小人物”的作品,敘述一個小驛站的站長受到過往官員的欺凌,他的女兒被一個驃騎兵拐走。作者把主人公寫成一個逆來順受的可憐蟲,對他寄予深厚的同情,體現了作者的人道主義思想。 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是普希金8年苦心的代表之作。小說描寫當時一個貴族青年奧涅金感到上層生活空虛無聊,來到鄉間。他拒絕了外省地主的女兒達吉雅娜的愛情,在決鬥中殺死摯友連斯基。他漫遊全國之後回到彼得堡,又遇見已成為社交界貴婦人的達吉雅娜,他追求她,但遭到拒絕。 奧涅金是俄國文學中第一個“多餘的人”的典型。他受過啟蒙思想的熏陶,喜愛拜倫頌揚自由和個性解放的詩歌,並且對科學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發生興趣。他也曾有過熱烈的夢想,希望俄國會發生新的變革。可他眼中的俄國到處是愚昧落後。而在貴族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奧涅金又遠離人民,看不到社會變革的希望。結果,熱情消失,夢想破滅,沉溺於舞會、劇場、醇酒與美女之中,以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奧涅金蔑視俄國貴族社會,卻又無力與這個社會決裂。赫爾岑說:“奧涅金是一個遊手好閒的人,因為他從來不做什麼事,他在他所處的範圍內是一個多餘的人。”“多餘的人”典型是時代的產物。這些貴族知識分子對社會有一定批判能力,但是遠離人民注定一事無成。普希金的這部作品實際上是譴責了專制農奴制社會。

這部詩體小說主要描述20年代俄國的上層社會生活,它表現了俄羅斯的民族習俗,諷刺了形形色色的城市貴族和鄉村地主,畫面廣闊,細節描寫精確,所塑造的人物及其環境都具有典型性,確立了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方向。 歷史小說《上尉的女兒》是普希金最後的重要作品。 貴族青年格里涅夫帶著僕人薩威里奇去軍中服役。他坐著馬車,路遇暴風雪,迷了路,被陌生人帶到一個旅店。在旅店,格里涅夫見陌生人很冷,就將自己的一件兔皮襖給了他。這人就是普加喬夫。格里涅夫到奧倫堡後,愛上了米羅諾夫上尉的女兒瑪麗亞。不久,普加喬夫的起義軍攻占了要塞,殺死上尉。普加喬夫起義失敗之後,格里涅夫因通敵罪被捕入獄,瑪麗亞向沙皇葉卡捷琳娜說明真相,格里涅夫被釋放。

這部小說以格利涅夫的個人命運為線索,通過第一人稱的敘述,再現了普加喬夫起義的歷史事件。歌頌和讚美了農民起義領袖普加喬夫,把他塑成一個自信、樂觀、和藹可親、酷愛自由從而深受人民擁戴的英雄。同時,還譴責了沙皇的專制和殘暴。 普希金是生活於俄國解放運動中的貴族革命階段的人物。他的創作既反映了當時進步貴族知識分子對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博愛的強烈追求,又反映了他們本身的階級局限性。從藝術成就上看,普希金的創作對俄羅斯民族文學的形成、現實主義的確立和文學語言的豐富與提高作出了重大貢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