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文學

第36章 建築自由廟宇的偉大詩人——席勒

知道點世界文學 邱立坤 1063 2018-03-20
全世界都感謝他的教誨; 那專屬他人的東西, 早已傳遍了人類。 他像行將隕滅的彗星,光華四射, 把無限的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聯繫結合。 ——歌德《悼席勒》 海涅曾經說過:“他為革命的偉大理想而寫作,他摧毀精神的巴士底監獄,他建築自由廟宇,他建築那個把各民族團結為一個唯一的兄弟集體的偉大廟宇。”這位被海涅給予崇高評價的詩人便是席勒。 席勒1759年11月10日生於德國內卡河畔的馬爾巴赫。從1776年起,席勒即在雜誌上發表一些抒情詩作。 1781年《強盜》的出版使席勒成為當時文壇上的一顆新星。 作者稱劇中主人公卡爾為“通過自己的心靈,學習莎士比亞的風格寫成的”一個形象。卡爾因弟弟弗蘭茨的離間,不容於家庭而淪為強盜。作者用濃烈的色彩,歌頌了哥哥的正直豪俠,揭露了弟弟的陰險凶狠。作品揭露了當時政治和宗教的腐敗黑暗。恩格斯稱這部劇是“對於一個敢向全社會公開宣戰的胸襟豁達的青年的讚美”,它是一部“暴君見了定要焚毀的書”。演出的成功使已經平靜下來的狂飆突進運動又掀起了新高潮。

當地的公爵禁止席勒繼續創作戲劇,席勒逃到曼海姆附近的一家小客店,用了7個星期的時間,寫成第三部劇本《路易絲·密勒林》,後改名為《陰謀與愛情》。 《陰謀與愛情》在1784年4月演出。 《陰謀與愛情》的演出重現了《強盜》演出時的盛況。這部市民悲劇描寫某邦宰相兒子斐迪南愛上了樂師女兒路易絲。宰相和秘書用陰謀破壞倆人的愛情。斐迪南中計,毒死了自己和路易絲。宰相歸罪於秘書,秘書揭發宰相害死前任的罪行,兩個歹徒暴露了彼此的兇殘面目。這是席勒青年時代最成功的一部劇本,反映了當時德國統治階級政治的腐敗,生活的侈糜,精神的空虛,宮禁的穢行。這部劇演出的成功給處在困境中的席勒以精神上的鼓舞。 此後席勒到了詩人匯集的文藝中心魏瑪,在這裡席勒與歌德相識。他們在一次科學報告會之後相遇,成為深交。歌德已經衰憊的創作精力經席勒的激盪而又旺盛起來,開始了“第二次青春”;席勒在歌德的幫助下開始面對現實寫作。

1799年席勒完成了劇本《華倫斯坦》三部曲,這是席勒最長的一部歷史劇,取材於30年戰爭史。劇本忠實地描寫客觀史實,控訴了戰爭罪惡,表達了德國人民要求建立和平統一的國家的願望。 1803年,席勒完成他的最後一部劇作《威廉·退爾》。當時拿破崙的侵略戰爭激發了席勒對祖國和自由的熱愛。他把1307年冬瑞士人民結盟推翻奧皇統治的史實和瑞士民間關於退爾的英雄傳說巧妙地結合起來,塑造出一個反抗異族統治和封建統治、進行解放鬥爭的英雄。它是一部有高度現實意義的愛國劇本,喚起了人們的民族意識和反抗外侮的有力呼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