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世界哲學

第150章 菩薩

知道點世界哲學 李义天 619 2018-03-20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略稱。 “菩提”意是覺悟,“薩埵”義是有情,凡是求覺悟的有情的都可以稱為菩薩。在佛教中一般習慣對印度的弘揚佛法、建教立宗的大德法師都稱為菩薩,如馬鳴菩薩、龍樹菩薩、護法菩薩等。因為這些菩薩是印度佛教歷史上的具體人物,所以這些菩薩的畫像都屬於高僧像之類。這裡所說的菩薩像是指佛經中所提出的,與佛同時共弘教化的菩薩的畫像。 為什麼拜菩薩?因為在佛教看來: 一、彌勒菩薩:包容、歡喜。彌勒菩薩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他代表什麼意思呢?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滿面笑容,他所代表的意義就是具備什麼資格才可以入佛門: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歡喜心接待一切眾生。所以彌勒菩薩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悅相。佛教認為以清淨平等的心對待一切眾生,以滿面笑容接待一切大眾,這是入佛門必備的條件。

二、地藏菩薩:孝順、恭敬。地藏菩薩所表示的是孝親尊師,一部《地藏經》就是佛門的《孝經》。無論哪一個宗派,哪一個法門,都是從孝親尊師做起。 三、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觀音菩薩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樂,悲是幫助他人解脫煩惱和痛苦。慈悲一切、憐憫一切、救護一切眾生,就是大慈大悲。佛教認為的拜菩薩,就是以菩薩為榜樣,常養自己的慈悲心,利益他人,造福社會。 四、文殊菩薩:智慧、善巧。文殊師利菩薩,代表的是大智慧,圓滿的智慧,絕對不是迷惑顛倒,感情用事。 五、普賢菩薩:應用、實踐。普賢菩薩代表實踐,把孝敬、慈悲、智慧,應用和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