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歷史

第62章 皇帝的稱呼

知道點中國歷史 邱立坤 3108 2018-03-20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自以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便確定了“皇帝”稱號,並且稱自己為“始皇帝”,子孫後代世世相傳,二世、三世至萬世以至無窮。 “皇帝”稱號的確立,只是古代帝王在稱呼上神話自己的第一步。此後各朝各代又有許多新的花樣,所以古代皇帝的稱呼今天表面上看起來就有些混亂,實際上卻是有著一定的規律。 自夏商周以來,全天下的君主稱為“天子”。秦始皇在創立了“皇帝”的稱號以後,仍然保留了“天子”的稱號。所謂天子,意思是說,天猶皇帝之父,地猶皇帝之母,皇帝即天地之子,替天行道統治天下。皇帝自稱“朕”,謙稱“寡人、不穀”,也都是從秦始皇開始的。秦始皇之子胡亥繼位稱二世,遵從了秦始皇當年立下的規定。 皇帝除了名號以外,生前死後各有一些其他的名號,生前加尊號,死後加諡號。諡號相傳為周公所創,也就是根據歷代帝王生前事蹟、功過等給予的一種號,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都廣泛地使用諡號。秦王政稱帝以後,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不成體統,遂廢除了諡號。到漢代的時代才又恢復起來,並為以後歷代沿用不絕。

諡號大致可以分為褒揚、批評和同情三種。表揚皇帝功勞的有:經緯天地為文,布義行剛為景,柔質慈民為惠。批評的有:亂而不損為靈,好內遠禮為煬,殺戮無辜為厲。表示同情的則有:恭仁短折為哀,慈仁短折為懷,在國遭憂為愍。 比如漢高祖之子即位後,為人柔弱,國家大事都由呂后決定,呂后雖然任用自己的親屬,但基本上還是沿襲了黃老無為、與民休息的政策,政治上比較清明,所以後來皇帝被謚為“惠”,史稱漢惠帝。此後兩朝則先後謚為文、武,即漢文帝、漢景帝,這兩位皇帝當政時,國泰民安,百姓富足,史稱“文景之治。” 東漢靈帝時,宦官專權,朝政昏亂,但還沒有造成太大的動亂,故謚為“靈”。隋煬帝楊廣則奢侈荒淫,窮兵黷武,破壞禮儀,遂謚為“煬”。週厲王殺害無辜,不許大臣進諫,禁止人民議論國事,後謚為“厲”。表示同情的如西晉懷帝、愍帝、東晉哀帝。這幾位皇帝基本上都是年幼即位,國家大權為大臣所把持,後世表以同情,故謚為“懷”、“愍”、“哀”。

帝王死後後代在宗廟祭祀時又追尊一種稱號,是為廟號。廟號從商代就產生了,如太甲為太宗,武丁為高宗。按規定,各朝第一代皇帝的廟稱“祖”,有太祖、高祖、世祖等,以後則一般稱為“宗”,有太宗、世宗、穆宗等。這樣,一個皇帝死後,即有廟號,又有諡號。例如劉邦的全號是“漢太祖高皇帝”,劉恆的全號是“漢太宗孝文皇帝”,劉徹的全號是“漢世宗孝武皇帝”。但是,到了明清,非第一代皇帝也有稱“祖”的,如明代朱棣為第三代皇帝,他的廟號為“明世祖”,清朝順治帝也非開國之君,也被稱為“清世祖”。 諡號和廟號都是死後才有的,一個用於評價功過,一個用於祭禮。從唐代起,為了神化皇權,皇帝又開始使用尊號,並且是在生前就已經開始使用。不管皇帝是聖明君主,還是迂腐昏君,乃至荒淫殘暴,都可以加上大聖大德的尊號,並且尊號有愈來愈繁的趨勢。唐太宗李世民尊號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諡號為“文皇帝”,廟號為“太宗”。唐懿宗在位時罷黜賢良大臣,任用奸佞小人,乃至天怒人怨。但就是這樣一個昏君,生前尊號竟然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比其祖宗李世民尤有過之。以後歷代又越加越多,如清聖祖康熙的尊號多至二十三字,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這樣的尊號完全成了讚美詞的堆積,除了為皇帝歌功頌德,美化、神化和麻痺皇帝之外,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

從漢武帝以後,皇帝開始使用年號,以後每逢新君即位均更改年號,稱“改元”。漢武帝即位第一年,年號為“建元”。以後的三十六年裡,每隔六年改元一次,計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等六個。再往後每隔四年改元一次,計有太初、天漢、太始、徵和等。至此,漢武帝一共使用年號達十個之多。此後歷朝皇帝年號使用時間不等,有數年的,甚至達幾十年的。明代以後,皇帝在位期間基本只用一個年號。如朱元璋時的洪武,朱棣時的永樂,清高宗時的乾隆。 後世稱古代的皇帝,唐以前一般用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等,此時諡號一般都能簡明扼要地評價皇帝一生的功過得失;唐以後則用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明清以後,由於一個皇帝一般只使用一個年號,因此年號也常用來指稱皇帝,如萬曆、康熙、雍正,此時皇帝的廟號、諡號和尊號反而鮮為人知了。

誰是宰相? 誰是宰相?這個問題看似荒謬,其實不然。歷代有丞相、相國和宰相各種稱呼,甚為混亂,許多人以為它們指的就是同一個職位,只是稱呼不同而已。其實,宰相與丞相和相國不同,它並沒有成為一種實際的官職,只是對位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輔佐皇帝處理軍國大事的大臣的泛稱而已。而從秦始皇創三公九卿制度一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一職,“丞相”在多數情況下就一直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官職,當他掌握實權的時候,就等於宰相;不掌握實權時,就只是一個虛銜,地位雖高,卻無實際職務。 宰相稱呼屢經滄桑、多有變化,反映了皇權和相權激烈競爭的歷史事實。秦始皇草創三公九卿制度,到漢朝以後逐步得到完善。劉邦奪取天下,蕭何立下大功,可謂勞苦功高,於是被任命為丞相,並尊稱“相國”。此時丞相僅一人,掌握軍國大權,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蕭何之後,曹參、陳平、王陵相繼為相。但到了呂后掌權時,就增加了一個丞相,分別稱左丞相和右丞相,以右為尊。呂后增加丞相數目是為了分割丞相權力,使之互相牽制、彼此監視,無形中就加強了皇權。

漢武帝即位後,情況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漢武帝好大喜功,對權力有極大的慾望,無法容忍地位尊崇的丞相在下面約束他的行為舉止。他召集了一批文學賢良之士,任命為尚書,隨侍左右,以備顧問,並幫助起草詔令,商議國家大事。權力漸漸集中到地位低微的尚書身上,丞相地位雖高,卻無決策權,只有聽命行事的份兒。到了東漢,更是成立了尚書台,專門負責起草詔令,決策軍國大事,丞相反成虛職。大臣要參預管理決策國家大事,非加“錄尚書事”銜不可。到了這個時候,大臣中只有加上“錄尚書事”銜的人方可稱得上是宰相。 經過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發展,到唐朝的時候,三省六部製日漸完善起來。中書省負責決策,門下省審議決策,有權駁回中書省的決策,尚書省則負責執行,三省互相牽制。此時可稱為宰相的人就大大增多。中書省有中書令二人,門下省有侍中二人,尚書省有左右僕射二人,這些人都是宰相,他們集中在政事堂中,組成議事機構,共同決定國家大事。眾多宰相之中,又以一人為首,稱為宰輔,奸相李林甫、楊國忠均曾擔任過這一職務。從一個宰相到多個宰相,避免了一人專權獨斷的局面,是歷史的進步。丞相只作為優禮大臣的崇高官位,不甚假以事權。

一直到南宋孝宗以後,才又採用左右丞相名稱,遼金元亦同。宋元朝時國家權力集中到中書省,中書省的長官為左右丞相,其助手參知政事則為副相。朱元璋建立明朝初期,仍然沿用元朝的製度,設丞相一員。丞相位高權重,與朱元璋集中權力於皇帝一身的理想產生矛盾,於是朱元璋借胡惟庸陰謀作亂之機,徹底廢除丞相一職,並約束子孫後代不可再設丞相一職。丞相作為官職至此壽終正寢,但是宰相仍然存在。 明成祖朱棣設置內閣,到明中葉以後,內閣大學士之首稱首輔,漸為百官之首,與前代丞相無異,也可稱為宰相。清代雍正以後,設軍機處處理軍國大事,則僅有軍機大臣可稱宰相。 歷代宰相稱呼的變化,是皇帝集中權力的結果。皇帝莫不想將國家權力集於一身,但以一人之力治理天下,不免力不從心,不得已在宮內召集一批地位卑微有學問的人作為顧問,使他們參預朝政,以與外朝的宰相抗衡。但時間一久,宰相的權力不免又轉移到這批人身上。東漢的尚書台,魏晉的中書省、門下省,再到後來的內閣學士、南書房、軍機處,莫不是這種權力轉移的結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