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歷史

第5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

知道點中國歷史 邱立坤 1385 2018-03-20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大風歌》 一首《大風歌》吟出了劉邦的豪情壯志和雄圖遠略,吟出了大漢王朝四百載綿綿帝統。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江蘇沛縣的亭長劉邦奉令押送一批民夫往驪山修築陵墓,途中,民夫邊走邊逃,愈來愈少。他乾脆將他們全都放走,隱藏在芒碭山,等待時機造反。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劉邦在蕭何、曹參等支持下,起兵響應,佔領了沛縣,被推舉為沛公。陳勝死後,他和項羽領導的起義軍成為了反秦的主力。秦王子嬰元年(公元前206年),劉邦率10萬大軍抵達灞上,子嬰投降。劉邦進入秦都咸陽,秦朝滅亡。他廢除秦朝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償命,傷人者法辦,偷盜者治罪,因而深得民心。後項羽率40萬大軍趕來,駐紮於鴻門。劉邦退讓一步,被項羽封為漢王,佔有巴蜀、漢中之地。這以後,他在張良、蕭何、韓信等人的輔佐下,出兵關中,和項羽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漢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在垓下擊敗項羽,即皇帝位,後定都長安,國號漢,史稱前漢、西漢。

劉邦從一介布衣起事,最終登上皇帝的寶座,他的長處在於知人善任,不拘小節。天下安定之後,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行宴會,招待群臣。正當大家酒酣飯飽之時,劉邦問眾人:“各位愛卿,請大家坦率地無所隱瞞地說出心裡話,來回答我的兩個問題。我劉邦之所以得天下原因何在?項羽得天下而又失天下原因又是什麼?” 高起、王陵回答說:項羽性情傲慢,喜歡侮辱別人;陛下性情仁厚,注意愛護別人。但是陛下攻城略地,土地都分封給眾將,財物均與大家共享;項羽卻嫉賢妒能,對賢能的人不能信任,對有功的人不加賞賜,得到土地不願分封功臣,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劉邦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須知治國興邦,以人為本。運籌帷幄之中,決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應軍需糧餉,我比不上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戰則必勝,攻則必取,我又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之傑,我卻能夠任用他們,所以能夠取得天下。項羽有范增這樣的賢人卻不能用,所以失去了天下。”

劉邦把勝敗得失歸於用人,的確抓到了根本,不愧是一代開國之主。古往今來,稱雄天下的英雄們不一定文可以安邦,武足以定國,但卻沒有哪一個不善於識別人才和任用人才。正所謂得人者得天下,不得人者失天下。諸葛亮智絕千古,卻在人才上面栽了跟斗。魏延有大將的才華,不得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反而被逼謀反。馬謖只會紙上談兵,卻為諸葛亮重用,以致街亭失守,全盤皆輸,這恐怕也正是諸葛亮七次北伐而無功的原因吧。 劉邦即位後,面對天下殘破的局面,他實施了一系列安定社會,休養生息的政策:重本抑末,打擊商人;招撫流亡,釋放奴婢;輕徭薄賦,發展農業生產。同時,命令蕭何修改秦律,制定《漢律》九章。廢除了殘酷的夷三族和連坐法,又令韓信審定軍法,張蒼制定章程,叔孫通制定禮儀。在對外關係上,與匈奴約為兄弟,實行和親政策,把漢室公主嫁給單于,保證了邊境的安寧。這些措施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中央集權的鞏固,給以後漢朝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劉邦先後消滅了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王,立了許多同姓王與異姓王對抗,這一來卻為子孫後代埋下一顆定時炸彈,漢王朝險些因此傾覆,顯然是大大出乎劉邦立同姓王的本意了。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死於長樂宮,葬於長陵,廟號為太祖,諡高皇帝,歷史上習慣稱他為漢高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