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化

第331章 求籤

知道點中國文化 徐亮 666 2018-03-20
在五代時,有位宰相叫盧多遜。在他年幼時,父親帶他到雲陽觀與小朋友們一起唸書。雲陽觀是一個道觀,觀內廢壇上有一筒簽,年代很久遠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被人扔在那裡。盧和小朋友們競相拿來玩。當時盧的年紀很少,識字不多,得到了一支簽,回家給他父親看。盧父一看,籤上的詞句是:“身出中書堂,須因天水白。登仙五十二,終為蓬海客。” 父親很高興,認為這是吉兆,就把簽珍惜地收藏起來。後來盧真的做了宰相,應了“身出中書堂”;而他的失敗則是因為派手下趙白與秦王廷美聯絡,應了“須因天水白”;事發後流放南方,五十二歲死於朱崖。應了“登仙五十二,終為蓬海客”。簽中的話竟然一字不差。 這當然只是傳說,求籤是在生產力尚不發達的時代,群眾迷信的產物。那麼,求籤究竟是什麼形式,又是起於何時呢?

求籤首先起於道觀,在道觀裡,經常有籤筒,裡邊放著細長的籤條,籤條常用竹木片製成,上邊寫有辭句。求籤的人可以從中隨機抽取一條,依其上所載辭句,判斷吉凶,體會神意。 在抽取之前,當事人應持籤筒,在神前禱告,然後搖動籤筒,直至有一根從中跳出,即算是神賜之簽,也可用手去取。求籤是古代民眾經常到道觀中進行的一項占問吉凶禍福的活動。 求籤至遲產生於唐朝末年的道觀中,後來幾乎遍及一切神廟、宮觀和寺院。求籤活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具體年月不大容易確定。但最遲應當出現於唐末。五代時間很短,盧多遜實生於唐末,他幼時廢壇上已有古籤筒,足見籤的出現尚在此前。 產生於道觀中的簽,後來被普遍採納,佛教的寺院,民間的神廟,也都擺上簽,供人抽取。再後來,走街串巷擺地攤的相面的、算卦的,也都帶上一筒子簽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