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化

第256章 避諱趣談

知道點中國文化 徐亮 681 2018-03-20
《辭海》裡的“避諱”一條是這樣說的:封建社會對於君主或尊長的名字,避免寫出或說出叫避諱。 避諱始於週,興於漢代以後,直至清朝滅亡。 避諱按不同級別分成三種形式。第一是“國諱”,第二是“聖諱”,第三是“家諱”。如避“國諱”,漢高祖劉邦,漢代人遇到“邦”字,就用“國”字代替。又如避“聖諱”,姓邱的“邱”本應為“丘”,因犯了孔子的“聖諱”,被改為“邱”。再如避“家諱”,杜甫的母親名海棠,杜甫一生不作詠海棠之詩;蘇軾的祖父名序,蘇軾寫文章,將“序”都改為“敘”。 有時為了避諱,連姓也要改。楚霸王項羽名籍,那時的“籍”姓人士只好改姓“度”。漢宣帝名詢,荀詢同音,姓“荀”的只得姓“孫”,連戰國時代的荀卿也被改成孫卿。

魏帝曹髦曾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司馬昭死後數月,被追尊為晉文帝,東晉人因此不敢名昭,連漢代的王昭君也被改為王明君,《昭君曲》亦隨之變為《明君曲》。 唐代避諱之風大發。唐代帝王姓李,竟明令天下,禁食鯉魚。唐玄宗因叫了李隆基,於是以“盛”字代“隆”字,以“本”字或“根”字代“基”字。 宋代避諱的情況也很嚴重。月中的嫦娥,本名妲娥,宋真宗趙恆繼位後,逼妲娥改名為嫦娥 明朝開國皇帝的朱元璋,元姓因此在人間匱跡多年。而且在明朝,怎麼能讓元朝捲土重來?所以“元來”一詞被改為“原來”並一直用到現在。明武帝朱厚照更為避諱,發文在全國禁止養豬,禁食豬肉。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原本叫“啟蟄”,是避漢景帝劉啟諱而改稱的;野雞本叫雉,漢高祖呂后名叫呂雉,所以這種鳥才有野雞的名字。

避諱是時代的產物,人們又能反過來利用它去辯別古書、文物的真偽,敲定書籍版本的確切年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