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化

第101章 嗩吶的歷史

知道點中國文化 徐亮 564 2018-03-20
嗩吶,俗稱“喇叭”,是我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它的發音高亢、嘹亮,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得非常普遍。經過很多年來不斷的發展,嗩吶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現在,它已成為我國民族音樂中一件獨具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嗩吶的歷史很長,最初的嗩吶流傳於波斯、阿拉伯一帶。嗩吶為古代波斯語音譯。 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嗩吶出現在中國,在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中,已有吹奏嗩吶的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嗩吶傳到了我國中原地區。 但是,嗩吶出現在古書中,進入文字記載,則是近幾百年的事。在明代,古籍中開始有嗩吶的記載。

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年),嗩吶已在我國普遍應用。明代著名的愛國將領戚繼光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 明朝王磐的小曲《朝天子·詠喇叭》是描述嗩吶最好的韻文: 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甚麼真與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最晚到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 到了清代,嗩吶稱為“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今天嗩吶已為我國各族人民所使用。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