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化

第10章 龜甲上的文字

知道點中國文化 徐亮 630 2018-03-20
甲骨文是商代的人用青銅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文字是以契刀刻劃的,故又名“契文”或“契刻”。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陽縣(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稱為“殷墟文字”。 商代的人們怎麼會把文字刻在甲骨上呢? 原來,當時占卜之風盛行,不論大事小事,如戰爭的勝負、打獵的收穫、疾病的輕重、莊稼的收成、有無風雨、生孩子是男是女等等,奴隸主貴族都要進行占卜,向鬼神詢問吉凶禍福,以便決定行止。占卜的方法是先在甲骨上鑿出橢圓形的小槽,或者鑽個孔,然後用火烘烤。甲骨鑿過或鑽過的地方在烘烤時會出現一些裂紋,人們認為裂紋表示鬼神的意志,就根據裂紋的形狀判斷吉凶。 占卜結束後,人們即把所問的事情和占卜的結果用文字刻在甲骨上,以後又把應驗的情況也刻在甲骨上。

由於甲骨上刻的都是占卜的記錄,所以今人稱它為“卜辭”。卜辭短的一、二個字,長的可達幾十個字。 甲骨文字,目前發現的有四千多個。經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考釋出來的將近一半。甲骨文字的造字方法已是多種多樣,不但有像形字,也有會意字、形聲字、假借字和指事字。這表明,甲骨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文字。夏代雖然出現了文字,但就目前的資料來看,數量極少,因而商代的甲骨文,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 而且,文字只有到了甲骨文的時代,才稱得上是書法。因為甲骨文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用筆,結字,章法。而此前的圖畫符號並不全有這三種要素。甲骨文字大體上有契刻體與筆寫體兩種書體,文字風格衍變可以說是由契刻體向筆寫體方面發展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